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

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

2018-02-01 10页 doc 170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 虛實光影於彩墨山水畫之創作研究 馮美玲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Abstractness vs. Concreteness and “unreal light and real shade ”by Color-Ink landscape Paintings 本文旨在探討虛實光影於彩墨山水畫之創作研究,係從大自然的意象出發,以彩墨詮釋山水畫「虛實光影」跡象在繪畫創作中的寫生表現,並探索藝術生活各式光影在景秀山水中立體、空間感、含深廣度以及層次感之存在應用。...
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
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 虛實光影於彩墨山水畫之創作研究 馮美玲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Abstractness vs. Concreteness and “unreal light and real shade ”by Color-Ink landscape Paintings 本文旨在探討虛實光影於彩墨山水畫之創作研究,係從大自然的意象出發,以彩墨詮釋山水畫「虛實光影」跡象在繪畫創作中的寫生現,並探索藝術生活各式光影在景秀山水中立體、空間感、含深廣度以及層次感之存在應用。藉由綜合美學理念及創作實踐之驗證,期望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重點概述如下:第一章為緒論,分別為研究動機與目地、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以藝術史研究法、作品分析法、品質思考創作研究法印證本研究的重點與發展性。第二章首先探究中國傳統理論對虛實光影之看法,其中包含觀念形態源起、虛實光影制約、筆墨辨識形質陰陽及敷彩設色表現等子題。進而從中西繪畫光影形態之探討中,比較透視法及意象色彩在畫面空間的運用,最後藉圖像分析當代水墨畫家運用筆墨、以西潤中的表現章法營造出光影視覺動力的美感。第三章著墨於創作理念與實踐,首先闡述光影藝術之意境探釋,汲取形、色、光之特點融通,應用不同以往的媒材形式與光影的質感表現,融合「虛、實」所建構之美學思維淺談光與影的對話,以對景創作的審美觀來探尋隱涵自然視覺的動向。第四章則為創作品詮釋解析,將筆者學習歷程及研究期間之創作品各階段創作概述,再從本創作研究中,挑選七件系列作品,分從創作理念、學理基礎、內容形式、材料技法、總體表現等五個層面加以解析。第五章則為創作研究之心得與結論,以及後續創作方向之期望與理念的省思。 本研究經論文與系列作品之理論和創作實務交互探討後,歸納出以下結論: 1 1、經由文獻與圖像作比較研究,以前人畫論、文獻為經;中、西歷代留存的藝術作品取樣為緯,建構出個人學理基礎與創作理念,及其對於後世虛實光影創作應用的對照關係與影響。 2、在創作理念中藉由對中國畫當代性的思考與探索,個人創作品能表現出中國畫意象且與西方自然主義的審美元素能形成共感。 3、在創作實踐中累積經驗找尋風格,畫面中加入光線以營造吸引觀者目光的氣氛,以在光影所呈現的強光、倒影、陰影等為創作構成主軸。 4、構圖採對景創作,畫面結構的平面分割及傳統的「布白」、「均角透視」、「散點透視」等及實驗水墨抽象式構圖等均無法表現。色彩視覺上的表現性較強,意境的氛圍相對較弱,較缺乏主觀本體色的自我抒發表現。 研究發現與收穫:光線不斷變動,閃爍、明滅、突發,交錯的光影在構圖中運用軌跡,可以反應出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景象來,有效地營造了畫面的動感。著墨時運用素描工夫與調和金、銀色來深入刻劃光影的反光及高光處,可以跳脫傳統突出整體設計效果。 後續創作研究與發展方向:將以虛實光影之研究心得為基礎,朝向多元性風貌之題材與多樣性媒材的發展,再踏實專業基本工夫之鍛練,提高造型能力及專業的表現技法,才能培養出自己發現題材、意境、特徵及美感等方面的能力。從寫生中直接段練和培養個人速寫、深入刻畫及想像畫能力,從自然形態向藝術形態轉化,使作品呈現設計感之創作觀。筆者深刻地領悟到學習西方的藝術是為了豐富自己,期許自己在未來的創作上,結合東方韻味的意境 創作品詮釋解析 進一步研究虛實光影於彩墨花鳥畫,進而實驗出 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2 作品一、《清音靜對》2006 宣紙、水墨設色 75x78cm 作品一、創作理念 在本件作品中筆者希望在構圖時強調「水中倒影」,來表現出樹的虛實的意境。並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用水墨寫生的方法傳達大自然的美景。(清)笪重光在其《畫筌》中提到:「山之厚處即深處,水之靜時即動時。林間陰影無處營心,山外清光何從著筆,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 1 作品創作時,不至於一昧地將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實境畫出,而要考慮虛實相生的道理。使人觀後有美的誘惑和想像的空間條件。 作品首先以墨線勾勒,墨線由前景至遠景採濃?淡來分色,疊染各種濃淡墨色後,再以顏料填彩。畫樹及葉時當下注意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基本觀念,特別強調左前上方的樹幹葉子以凸顯出「實境」。在前景表現技法上採用的「濕染法」來處理,注意下筆水份含量要少,以製造出倒影的質感。尤期在紙面半乾時以乾筆表現倒影可將樹桿、樹梢自然畫出又保有溼潤美感。 1 (清)笪重光:《畫筌》。:在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第106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民91年:,頁192。 3 作品二、《天邊看綠水》2006 宣紙、水墨設色 78x118cm 作品二、創作理念 晨曦中,陽光從遠處照射,穿過叢林枝葉,在稀薄的區域形成半透明的逆光映像,如果再有明水如鏡,上下交輝,更是倍加光采奪目。令觀畫者受筆歌墨舞的引導而心動,此筆情墨趣也。中國傳統繪畫中,清蔣驥《讀畫紀聞?濃淡》提出:「畫法以濃淡分先後,樹近則濃,遠則淡。山亦近則濃,遠則淡。然淡遠之外仍可作濃 4 「樹近則墨,蓋日影到處則明,不到處則黯黑,此景於早晚時遊觀可得見焉。」濃,遠則淡。山亦近則濃,遠則淡。」正是空氣遠近法的寫照。明暗光影之漸層作用也可產生空間感,越近光源處越亮,以造形最亮點向最暗處作漸層變化。所以濃、淡墨使用得宜,表現物象空間、透視感就愈得心應手。 靜止的水面和波動的水面中的倒影托出了明亮的天空,這是畫面中渲染最大的一塊,而且是觀者視線進入畫面的入口,所以要表現得概括。這幅圖明顯的特徵是湖面特別大,水面平靜如鏡,加之虛實、墨色的對比,畫面給人十分豐富的層次、空間感。即景帶來的臨場感,是相片難以取代的,樹木構圖的節奏和韻律的表現,使我領悟到了一種質樸秀麗的氣質所在。 4 (清)蔣驥:《讀畫紀聞?濃淡》。(見,中國畫論類編,上冊),頁318。 4 作品三、《月下江流靜》2007 宣紙、水墨設色 78x103cm 作品三、創作理念 這是一幅相當認真、刻劃深入的作品,特別是草木的婆娑妙姿、月色的濃重,都令人如身臨其境,喚起類似的遊歷經驗。前景石頭及部份枝葉反射月光,畫中透亮的感覺很美。面對自然風景不僅僅是記錄眼睛見到,同時還要表現出聽到和身體觸覺到的。寫生為寫胸中之意,有感而發,色彩的微妙對比產生出細節的錯覺。用柔和、對比較弱的肌理形成了安靜、悅目的空氣感。 9本幅作品名稱取自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道》:「月下江流靜 荒村人語稀」 此詩句中「月下江流靜」。此句形容山中較為僻靜的一角,月光覆蓋下的景物變得純淨而美麗,非常適合。感悟自然與生活的和諧之美。面對真情實景,通過繪畫中物象來抒發此時此刻的心境,畫草石先用線條寫其形,線條頗有行書的秀麗感。然後藉濕墨寫染流水、倒影而近於寫實,行成水與草石虛實對比的效果。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非常美,而且這是一種極富個性的美,這種美僅存在此時此地,以及當時的感受之中。 9 參閱章晴、一彬編:《書法常用詞語形制手冊》,頁157。 5 作品四、《晴光轉綠蘋》2007 宣紙、水墨設色 78x103cm 作品四、創作理念 在本件作品中筆者希望在感受和洞察力的視覺導向基礎上,以對景寫生表現「強烈頂光」的藝術視象,在下意識中就這樣將自然形象在頭腦中轉換為視覺藝術形象,並加以選擇與提煉,依靠特別色彩的配置和節奏,以各不相同的墨色大小、前後、強弱、虛實、對比來產生整體的和諧。 寫生是對現實的一種創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含有豐富的想像力、創造性,並具有美的視覺效果。以西畫觀點創造強光與逆光同時在一畫面的近景式溪流為題材,運用各種繪畫跡象的表現技法,於作品中展現一股休閒雅緻之意境。 畫中清澈的山澗小溪與兩旁受陽光照亮的石頭,表現的是如晴天日正當中的自 12然景色。本幅作品名稱取自杜審言《和晉陵陸承早春游望》:「淑氣轉催黃鳥 晴 此詩句中「晴光轉綠蘋」之函意與本創作有寄情於景之義,猶如置身光轉綠蘋」 清境之地進行一場森林浴。強烈的光線會產生暗且銳利的影子;柔和的光線則產生更細緻豐富的中間灰色調子。 12 參閱章晴、一彬編:《書法常用詞語形制手冊》,頁153。 6 作品五、《風輕樹桬聲初緊》2006 宣紙、水墨設色 84x74cm 作品五、創作理念 在本件作品中筆者希望能表現在強烈陽光照射下的樹桿與其陰影。強調「前實,樹桿」、「後虛—陰影」的樹影變化。達文西認為「陰影是物體及其形狀的表白,如果沒有陰影,物體就不能將它的形狀的品質傳給知覺」。所以西洋繪畫中的陰影是十分重要的形式因素,而相去甚遠的國畫處理卻是畫陽而不畫陰。在中國繪畫中,即使表現特定環境中的人物亦作結構處理,從不施陰影,(如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若出現影子,觀者往往指摘是著灰一片。基此,本人嚐試著重陰影表現以突顯實景氣氛:一來有鑒於傳統水墨在陰影上的局限思維,不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強烈要求而有所彌補;二來採行中西合璧觀念以表現出氣韻生動之美。 本幅作品名稱取自陸游《八月九日晚賦》:「風輕樹桬聲初緊,月入門扉影正方。」此詩句是說風吹動樹葉,葉子不斷拍擊引起陣陣沙沙作響聲,而月亮的光影正照在門扉上方。因本畫內容主要有虛懷老樹、繫幽藤枝、清風樹影等要素,所以取其中「風輕樹桬聲初緊」為本作品名稱。 7 作品六、《落日動湖光》2007 宣紙、水墨設色 76x64cm 作品六、創作理念 特定的氣候、季節、光線中的同一景觀,常常可以給人們很不同的感受。從叢林中探索光的表現,樹葉是多層次的,濃淡墨點中所留出最透明的部份,傳達陽光從對面穿過樹林而造成的逆光效果。這種表現方法,是從觀察生活中提昇出來的獨特創造。這幅圖可以明顯看到剪裁、加工的藝術處理,並不是完全畫所見,畫的重心是倒影、交疊的樹梢。畫面中林木遠近層次豐富,逐漸向畫的四邊,筆墨越來越簡,令觀者視線集中於近景倒影處,亦有引導作用。 光影會依大自然四時、晨昏、氣候等的性質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形態。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則明亮,要以淡墨繪之。反之,未照射到的地點則陰暗,則以濃墨繪之。另外「日影到處則明,不到處則黯黑。」明暗光影之漸層作用也可產生空間感,越近光源處越亮,以造形最亮點向最暗處作漸層變化。所以濃、淡墨使用得宜,表現物象空間、透視感就愈得心應手。 8 作品七、《江水映悠悠》2007 宣紙、水墨設色 64x76cm 作品七、創作理念 這幅寫生,畫所見為主,岩石部份用墨較多,稍有借鑒水彩畫的辦法。因為是寫生,最難得是補捉到當時的視覺印象。天空的雲彩與海面上的水波一樣,似乎仍在游動。以曲線的乾濕、濃淡、虛實等變化,畫出水的流動,及落日下波光粼粼的真實景象。 從天空表達光線描繪天空或氣氛,海浪雖是一刻不停地變化,但在某一瞬間是有體積和形狀的,人的眼睛所見、照相機攝影才能得到這樣的透視效果,筆者無意減弱焦點透視中近大遠小的變化,遠近交界處最重要,非常微妙,渲染的天空只有輕盈的墨彩,無乾擦的用筆。全圖的氣氛集中在一抹金色波光,是特意安排的。 18本幅作品名稱取自宋?王維《送康太守》:「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鐃吹發夏口,使君居上頭,郭門隱楓岸,侯吏趨蘆洲,何異 此詩句中的「江水映悠悠」描寫日落黃昏映照水面,波光閃臨川郡,還勞康樂侯」 爍正符合此景。 18 古趣盎然:~huanyin/anfa_tong_paichui_5.htm。 9
/
本文档为【彩墨画中光影虚实迹象之创作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