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分析 毕业论文

2017-12-27 16页 doc 18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分析 毕业论文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分析 毕业论文 山西八大套音乐的曲牌构成分析 摘要:“八大套”是在流传较广的民间音乐曲牌以及佛教音乐曲牌、戏曲曲牌的基础上,经过乡村知识分子的改编和整理从而成的器乐套曲。尽管八大套形成的时间并不久远,流行区域也不十分广阔,但并没有影响八大套实际应有的价值。也正因为有了八大套,才使得明清时期,甚至更早以来流行的各种曲牌得以保存。我们今天之所以研究“八大套”的目的在于继承它、运用它、发展它,通过对其产生、发展、兴盛以及衰落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从而让我国民间器乐套曲的形式有更...
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分析  毕业论文
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 毕业论文 山西八大套音乐的曲牌构成分析 摘要:“八大套”是在流传较广的民间音乐曲牌以及佛教音乐曲牌、戏曲曲牌的基础上,经过乡村知识分子的改编和整理从而成的器乐套曲。尽管八大套形成的时间并不久远,流行区域也不十分广阔,但并没有影响八大套实际应有的价值。也正因为有了八大套,才使得明清时期,甚至更早以来流行的各种曲牌得以保存。我们今天之所以研究“八大套”的目的在于继承它、运用它、发展它,通过对其产生、发展、兴盛以及衰落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从而让我国民间器乐套曲的形式有更好的发展。就针对八大套的研究,国内的一些学者也陆续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音乐论著。但主要有韩军的《五台八大套的形成、流传于发展》,景蔚岗的《山西八大套名实辩正》,孔繁洲的《山西八大套考略》,王少华的《山西八大套的套曲结构》等,这些著作讨论的主要问是八大套的结构、形成时间、师承关系、流传范围、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等,而关于八大套的曲牌问题却研究甚少,那么我将主要针对“八大套”音乐的曲牌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山西八大套;器乐套曲;曲牌构成分析 山西“八大套”是山西鼓乐的代表,是我国影响较大的传统器乐套曲,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特定的乐种名称,主要流传于五台、定襄等地。 八大套,是由八首大型的套曲组成而得名,简称为“八大套”,据民间艺人所说,八大套至少在清初已在民间形成,二十世纪初,达到极盛阶段。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使八大套受到严重的摧残与破坏,不少乐谱和相关文字资料散失了,演奏也逐渐消沉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对八大套的重视,才使得八大套的音响资料得以抢救和保存下来。 八大套是传统的大型器乐套曲,每套由多首曲牌按固定顺序联缀演奏,往往以每套第一首曲牌的名称作为该套曲的名称。如《扮妆台》套曲包含有:《扮妆台》、《柳摇金》、《到春来》、《到夏来》、《万年花》、《到冬来》、《月儿高》、《西方藏》、《到秋来》九首乐曲组成,这套套曲便采用第一首曲牌作为名称.其余七套名称为《青天歌》、《推轱辘》、《十二层楼》、《大骂渔郎》、《箴言》、《鹅郎》、《劝君杯》。八大套的曲调采源主要是民间器乐曲,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五台山佛教音乐和当地的民间歌曲。 一、山西鼓乐八大套的源流 山西八大套是从鼓吹乐中分离出来的。唐代以后,随着我国佛教音乐的极大 1 兴盛,流传于山西北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鼓吹乐逐浙被香火渐盛的五台山寺庙所吸收采用。据《清凉山志》所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合山已有寺庙建筑。之后,由于佛教的推广各朝各代都有大规模的修建寺庙。随着寺院的不断扩建,各代的皇室家族、佛门僧徒、文人香客甚至一些帝王君主,也时常前往朝山礼佛。唐代开始盛行的庙会更为民间音乐与寺庙音乐的交流提供了绝好的场所;此后的数百年间,鼓吹乐所以能在民间和寺院同时流传且互相吸收,与此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五台山寺庙,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历代战乱的侵扰,对保存和传授民间音乐起了重大作用。 从关于清代光绪初年,五台县槐阴村赵承贵先生,曾经到五台山寺庙住了很长时间,学习鼓吹乐曲的有关记载,和他后来整理、传授《山西八大套》的一段历史可以证实:五台山寺庙对鼓吹乐曲的保存和发展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山西八大套》流行于古楼烦和五台山周围的五合、定襄 、忻县、原平一带,与此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鼓吹乐的故乡。纵观《山西八大套》鼓吹套式和各套乐曲的名称,是与我国历代传统音乐,特别是唐以来音乐的形式和是分不开的。从以下对《山西八大套》的所保留的的古老曲牌的分析研究中更会有所启迪。 (一)八大套的形成 山西八大套是清光绪初年在五台县槐荫村赵成贵的私家乐坊初步形成的。赵成贵从小爱好音乐、业医,自己开一家药铺,除行医之外,几乎毕生精力都投入嗜爱之中。他不但吹、拉、弹、打样样精通,并能不辞劳苦四处寻找和收集曲牌。有能者,必求之,请回来专门教习,有的几乎养起来。久而久之,便积累了大量的曲子。他把这些支曲或可能已有套路雏形的曲牌整编成套,整理出“八大套”及百首小曲。 还有一位与赵同时的民间鼓吹艺人牛为贵,会的曲子很多吹得的也好。赵成贵经常请牛为贵至家中,请教,研究。从现在调查老艺人的情况看,民间鼓吹手除杜万层山为赵成贵亲传外,其他能吹下来的大多为牛为贵所传,牛为贵很有可能是八大套的曲牌的主要提供者及八大套整理过程中的知情者。 赵成贵以乐会友,设私家乐坊。他向民间鼓艺人梁福祥、牛为贵请教和学习,与各地乐师艺人、本地好乐者广泛交友,广事收集民间乐曲、庙堂乐曲、俗曲小调编成《八大套》 ,演奏自娱。后人张汝琳等又对八大套加以补充,民间有出自文人之手的不同版本的八大套工尺谱或俗字谱传世。八大套本来是在民间私家 2 乐坊、学堂流传的雅集型传统音乐,后来流传到五台县民间少数几个鼓坊,在民间婚丧嫁娶乐事中演奏。主要在五台、定襄、原平、忻州等地流传。 (二)八大套的流传 八大套形成后,是以乡村知识分子为主,民间艺人为辅两条渠道进行传播的。艺人是线性传播,他们为生活竞争,竞争造成只传家人或师不能倾教于徒的单线传播,是保守型的。而乡村知识分子是面型传播,他们为自娱,一批交一批。这一批有能产生另外一大批。这样在乡村知识分子中的传播是开放型的,再加上他们有文化,方便记录、整理,并在后来有所发展,所以有些曲子就会随着知识分子的能力记下而得以流传后世。 然而,流行地域却和传播方式相矛盾。艺人们随着自己的活动地域而流传,是属于块状的,都在自己尽可能达到的地域中流传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八大套实用价值的降低而逐渐缩小。乡村知识分子们随着自己的足迹,使八大套的流传成点状。哪儿有从这儿出去的几个人,哪儿就八大套的声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点越来越少了。 (三)八大套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经历了形成、顶峰、衰落的发展过程。八大套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音乐、五台山佛教音乐、戏曲曲牌等各种曲牌是八大套形成的文化物质基础。经赵成贵之手得以整理成套。从赵成贵20岁到40岁,即清同治中至光绪初为八大套形成的时期。 八大套形成后,就以两条渠道开始传播。从此之后,就进入了八大套的流传发展时期。首要以规范的形式向后人传播,人们接受学习需要一个阶段,这便称之为“保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教习为主。随着八大套逐渐被后人掌握,人们的审美趣味逐渐提高八大套的流传进入了第二阶段,既突破原来的格式,开始逐渐增加一些新的民间曲牌及戏曲曲牌。乡村知识分子把当时能收集到的各种曲牌记录下来,并将其充实到八大套当中去。这阶段的各种谱本也逐渐多了起来。民间鼓坊在这时也多了起来,在这一阶段,乡村知识分子与和艺人两方面已经逐渐融合。这阶段时间约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可称为“开发发展阶段”也就是八大套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却使八大套走上了衰落的道路,使八大套随着民间鼓坊的衰落而逐渐销声匿迹。乡村知识分子的这种雅兴也随着国破荡然而失,但好在这批人大部分还在,解放后八大套也曾旧音重响,但由于欣赏观念的改变,八 3 大套终未能重新在复苏起来。我将根据八大套流传下来的一些资料对它进行粗浅的探索和分析。 一、 八大套音乐的构成 (一) 音乐的基本情况 八大套有八个大型独立的套曲,八套共包含各种乐曲七十九首,除去重复部分,还有六十一首曲目。一般分为祭祀、婚嫁、殡葬、庆典、庙会等几种场合。 第一套《青天歌》套:包含有:《采访》、《青天歌》、《驻马厅》、《山坡羊》、《朝天子》、《掛枝儿》、《柳叶青》 。演奏《青天套》所用的主奏乐器有管子、笙、笛子、海笛;打击乐器有板鼓、小镲、云锣。伴奏时板鼓何云锣,可能节奏自由发挥。小镲1至4曲每强拍打一下。5至7曲每拍打一下。该套庄重典雅,在祭祀时多用。 乐曲本调为E调,其余各调均为本调的上5度不断移宫。 第二套《傍妆台》套包含有:《傍妆台》、《柳摇金》、《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万年花》、《月儿高》。消遣自娱时则多用此套。 第三套《推轱辘》套包含有:《推轱辘》、《进兰房》、《铺地蜂》、《寄生草》、《跌断桥》、《茉莉花》、《掉棒槌》、《读儿郎》、《扑官帽》、《急毛猴》、《八板》。红火时多用热闹活脱的推轱辘套。 第四套《十二层楼》套:包含有:《十二层楼》《麦穗黄》、《雁过南楼》、《王大娘》、《三头五合东》、《二亲相骂》、《磨砚》。消遣自娱时则多用此套。 第五套《大骂渔郎》套:包含有:《大骂渔郎》、《霸王鞭》、《醉太平》、《采茶》。多用于古庙会开戏前吹奏。 第六套《箴言》套:包含有:《吾方悟》、《爬山虎》、《箴言》、《五声佛》、《丢落金钱》、《上坂原》(又称《散八音》)、《看灯山》、《八拍子》、《末了词》 。殡葬以悲哀为重则多用箴言套 第七套《鹅郎》套:包含有:《鹅郎子》、《普庵咒》(大、小)、《爬山虎》、《剪灯花》、《八拍子》、《末了词》 。 《鹅郎》套是八大套中个性较强,形象鲜明,结构与手法较有特色的一首套曲。不用管子为主奏乐器,而以高低两支唢呐为主奏乐器。乐曲以“海青拿天鹅”为题材,表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消遣自娱时则多用此套。 第八套《劝金杯》套:包含有:《劝金杯》、《棉达絮》、《净瓶儿》、《走马》、《鱼儿乐》、《采茶歌》。该套欢乐愉悦,多用于婚嫁喜庆。 以上八个套曲的曲名均以第一首曲牌或某一曲牌为名。 4 乐曲一般以慢、中、快速度层次贯串全曲。演奏风格古朴爽朗,快板段落活泼欢快,各曲调之间常奏锣鼓段,气氛热烈。 《八大套》的结构可分为支曲和成。支曲是套曲中相对独立的段落单位。由“正身尾声”两部分构成。正身是支曲中的主体 ,是一个完整的可任意反复的音乐段落。一般由一首曲牌充任。正身的构成主要有 以下四种形式规整式即某一正身从头至尾,为中间没有任何结构变化的可无限 反复的音乐段落。抛头式即正身分两个部分,反复时抛掉前面部分,只在后部作无限反复。叠句式即正身中包含若干反复句,在正身每次作从头至尾的大反复时 , 这些反复句都要作固定的反复。这些段落在演奏中依一定的次序排列而成为一个有序的结构。 (二)曲牌的构成 从山西八大套个套乐曲的曲名和旋律特色上来看,八大套中的许多曲牌,都是从唐代燕乐;宋、元散曲;明、清戏曲和民间小曲以及五台山上的寺庙音乐中摘引过来的。 唐朝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燕乐”在唐代空前繁荣“燕乐”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多部乐于歌舞,而且包括鼓吹和散乐。这两类音乐,都是在宫廷宴会中间,在多部伎之后接着表演的。当时,诗人们以自己的诗能入乐为荣,所以,不少著名诗人也参加了“曲子”的创作,由于他们和当时一些有着高深技巧的专业音乐家乐工、舞伎的共同劳动,使唐代“曲子”的艺术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唐代大诗人李白,世称“诗仙”,不但精于写诗,而且善通音乐,在他的一些歌词中,唱出了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比如他写的《子夜四时歌》四首,诗中那质朴、情深意切的歌词,令人读之心动、闻之断肠,从唐以来,该诗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几乎家喻户晓,代代咏唱。山西八大套第二套中恰好也有《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四首“四时歌”,其曲调古朴典雅,娓娓动听,且有吴歌的痕迹,与明、清以后流传的市井小调截然不同,,固该四首乐曲疑为唐代乐曲《子夜四时歌》的遗音。据民间艺人相传,这四首歌也是来自唐代宫廷歌舞大曲。 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力量更加壮大。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对于曲子的创作和大型新曲式的创造,也有着一定的推动,出现了由多曲组合的新曲式。对照《山西八大套》每套由多少曲牌,按固定顺序连缀演奏的形式,不但进一步沿用了宋以来多曲组合的形式,而且在曲牌中,仍保留着[驻马厅],[万年欢],[柳摇金],[醉太平]等宋代“曲子词”中的曲牌名 5 称。 金、元时期,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充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社会现实生活,成了当时音乐艺术中重要的主题,也推动了当时音乐艺术的发展。兴盛的金元散曲和杂剧,便是集中的反映。《山西八大套》不仅吸收了金元散曲“套数”的特点,更强化了由多曲组合成套数的演奏形式,而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象[山坡羊],[朝天子],[傍妆台],[挂枝儿],[八板儿]等金元散曲和杂剧中的曲牌名称。特别是其中的《鹅郎套》,它是描写《海青拿天鹅》的故事情节的,是描写狩猎生活的一首元代名曲。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从明代中期开始,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受到城市艺人的利用和加工,也引起城市知识分子的注意。自此,经明代末期和清代出现的民歌、小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甚至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被当作这一时期文艺的代表。民间鼓吹《山西八大套》在这一时期,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先存的《山西八大套》各套曲牌和曲调结构上看,除了上述所列举的一些古老曲牌之外,绝大部分是吸取了明清两代的小曲和民间 [霸王鞭],[扑地峰],[急毛小调。如[跌断桥],[推轱辘],[进兰房],[剪灯花], 猴],[王大娘],[吊棒垂],[跌落金钱]等。 还有一部分曲牌则是出自五台山寺庙,禅门佛事赞偈仪式的乐曲。如[箴言]、[普庵咒]、[西方赞]、[五声佛]、[吾方悟]等。 二、 八大套音乐的曲牌构成分析 我国民间大型的传统乐曲,往往都是根据表现得需要,选择和吸收已经流传的曲调,通过重新整理和和改编,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更趋器乐化,综合化,最后成为一首新的曲目。由于这种创作方法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音乐成果(大多是现成的乐曲),适应了人们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且大多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发挥了原有的表演基础(大多是人们平时会演唱、演奏的乐曲),因此具有较强的通俗性和普及性。这是民间大型器乐一种很重要的创作方法,也是山西八大套的创作方法。 (一)唐宋曲的沿袭 “万年花”、“驻马厅”“掛枝儿”为古代乐曲,传说“万年花”一曲,是唐“霓裳羽衣曲”中的一个曲牌。《子夜四时歌》四首,诗中那质朴、情深意切的歌词,令人读之心动、闻之断肠,从唐以来,该诗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几乎家喻户晓,代代咏唱。山西八大套第二套中恰好也有《到春来》、《到夏来》《到秋 6 来》、《到冬来》四首“四时歌”,其曲调古朴典雅,娓娓动听,且有吴歌的痕迹。 谱例:古曲《到春来》 八大套中的《到春来》 7 两组曲子的分析比较: 由以上图示可以看出八大套音乐中的《到春来》与古曲《到春来》的骨干音是相同的,八大套音乐中的《到春来》是将古曲《到春来》的节奏作了变化,并进行加花形成的。 (二)金元散曲的吸收 《山西八大套》不仅吸收了金元散曲“套数”的特点,而且至今仍保留着像 8 【朝天子】、【山坡羊】、【扮装台】、【桂枝儿】【八板儿】等金元散曲和杂剧中的曲牌名称。如金元散曲《朝天子》与八大套中的《朝天子》对比如下; 谱例:金元散曲《朝天子》 八大套中的《朝天子》 两组曲子的对比分析: 9 通过这两组谱子的对比可以看出它们的强位以及高音都大致相同,可见八大套中的《朝天子》是从金元散曲《朝天子》改编、发展而来的。 (三)民间歌曲的吸纳 从八大套各套曲曲牌和曲调结构上看,除了上述所举的一些古老曲牌之外,绝大多数是吸收的明清时期的小曲和民间小调。如【茉莉花】、【跌断桥】、【推轱辘】、【柳叶青】、【王大娘】等。 谱例: 10 两组曲目的对比分析: 由图示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八大套中的《茉莉花》是由民歌《茉莉花.》演变而来的,它们不止骨干音相同,甚至连节奏都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四)借用五台山上的庙堂音乐 八大套中像【西方赞】、【箴言】、【吾方悟】、【普庵咒】、【五声佛】等从名 11 称上看是来源于佛教曲牌中的音乐。 谱例: 八大套中的《西方赞》 两组曲目的对比分析: 12 通过这两组谱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轮廓大致相同,结构非常的规整,只是节拍不同以及部分音稍作变化而已。 四、小结 本文通过上述对《山西八大套》粗浅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出《山西八大套》是山西北部一带流行的一种古老乐种, 其结构庞大,源远流长。从汉代鼓吹自楼烦一带兴起以后, 在山西北部这块上地上,开始孕育,历经唐、宋 、 元、明各代。不断辗转、交迁。沿袭发展,直至清代末年逐渐趋于完善。成为 中华民族音乐艺苑中一枝光彩夺目的明珠。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传统 、民族音乐文化发达的国家,其某一代表乐种的形成总是伴随着它那音乐文化发展的光辉历史长河中流过来的。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它不仅吸收了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的绚丽光彩,同时也必然经历了与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汇融合、吸收借鉴的过程。尽管这种发展过程变化万千、曲折蜿蜓;但总是循着它自身的规律前进而发展。形成了与乡村民俗事项有密切依存性的特征,也因此形成了演奏有先对固定的程序性的特征。 今天我们研究“八大套”,目的在于继承它、运用它、发展它,通过对其流传途径及兴衰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背景的研究,为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可能的材料,从而让我国民族民间器乐套曲形式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蔚岗.山西“八大套”名实辩正[J].音乐研究,2004,03. [2]孟奋臻.五台民间吹打乐[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09. [3]韩军.“八大套”结构分析[J].中国音乐,1987,03. [4]孔繁洲.《山西八大套》考略[J].山西大学学报,1989,07. [5]王少华.山西《八大套》的套曲结构[J].音乐研究,1980,03. 13 Shanxi Eight Sets Of Music Tunes Composition Analysis Abstract: "Eight sets" is a wider spread Buddhist folk music tunes and music tunes, opera tunes, based on an adaptation of intellectuals through villages and organize so as instrumental divertimento. Despite the formation of the eight sets of time is not long, not very broad endemic regions, but did not affect the eight sets of actual proper value. Is also because of the eight sets, which make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even earlier, since a variety of popular tunes preserved. Our research today is "eight sets of" aims inherit it, use it, develop it, through its production,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lk music to provide some useful material, so that Chinese folk instrumental music divertimento the form of better development. Eight sets of respect for the study of som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a number of influential music treatises. But mainly Han Jun, "the formation of five sets of eight, spread in development", Jing Wei Gang's "Shanxi eight sets were real debate is," Fan-continent "Shanxi eight sets Dynasty", Wang Shaohua's "Shanxi eight sets divertimento structure ", these writings discuss the main problems is the eight sets of structure formation time, studying relationships, spread range, an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etc., and about eight sets of tunes problems are little studied, then I will be focused on "Eight sets of" musical tunes to expand the research. Keywords: Shanxi Eight sets; Instrumental Divertimento; Tunes Composition Analysis 14 致 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刘晓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刘老师知识渊博,教学认真负责,而且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对我影响很大,在他的引导下,我们从选题到找资料,在到归纳,以及归类分析最后到论文成形,以及中间的修改,每一步都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他不仅交给我们研究音乐的方法,还教会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再次我谨向我的恩师刘晓伟老师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我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15 16 17
/
本文档为【山西八大套的曲牌构成分析 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