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2017-10-14 25页 doc 66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张海鹏 2011年08月18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核心阅读 对于普及历史知识这项工作,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中普及历史知识,引导社会大众提高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而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素质,应该是我们在普及历史知识时的共识。而这一共识的核心是: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时下,各种历史讲坛吸引了不少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收视率往往很高。在此基...
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张海鹏 2011年08月18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核心阅读 对于普及历史知识这项工作,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大众中普及历史知识,引导社会大众提高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进而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素质,应该是我们在普及历史知识时的共识。而这一共识的核心是: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 时下,各种历史讲坛吸引了不少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收视率往往很高。在此基础上制作的书籍、光盘,发行量也很大。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大众对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视程度。我 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历史文献浩如烟海,近现代的历史记载更是不可胜数。利用这些历史记载撰写通俗的历史读物或者制作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对社会大众做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实现历史知识的社会化,是很有意义的。这项工作只能抓紧,不能轻忽。但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必须把握的一点是尊重历史真实。 人人都需要历史知识 谈古论今,知古鉴今,中国人自古就有这种传统,哪怕是底层劳动者也不免如此。或许有人会说历史无用,自己不了解历史也照样生活和工作。这显然是一种浅薄之见。其实,人人都需要历史知识,人人也都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无论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每个人都可能运用个人的成长史观察自己所在的团体与社会,确定自己的前进道路。这就是历史知识、历史意识在起作用。所以,每一个对社会负有某种责任的人都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没有相关历史知识作支撑是绝对承担不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的。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处理国家公务中,一个人有没有历史知识大不一样,高下判然。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都是离不开历史知识的。 当前,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不再为每日三餐发愁,往往更注重追求精神上的充实与享受。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有知识、有阅历的现;茶余饭后讲点历史故事,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上的充实。当然,许多人了解历史的目的远不止于此,他们还希望通过了解历史,帮助自己在前进时少走弯路,做到知古鉴今。可是,毕竟每个人都成为历史学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个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精通所有历史时段、所有历史领域。从这个角度说,人人都需要接受某些历史知识的熏陶,成为历史知识普及的对象。 在人人都需要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历史知识的普及需要面对不同的层次、开展不同的工 作。首先一个层次是大中的学生。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历史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或者说是历史方面的常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次一个层次是社会大众。社会大众的组成极其复杂,接受历史知识的能力、爱好与习惯都不相同。这可能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也可能与他们的工作性质有关,还可能与他们的生活境遇有关。粗分起来,除了专业的历史研究和教学人员,其他人群都可归入社会大众之列。但细分起来,专业的历史研究和教学人员只是在他所专长的那部分历史时段或领域是专家,在其他的时段或领域他们可能并不算专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学者敢说他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很精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研究和教学人员也可以归入社会大众之列。 普及历史知识时错误倾向危害极大 普及历史知识,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历史教科书、专业的史学论著,可以是普及历史知识的小丛书、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甚至是历史小说,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历史讲座或者论坛,也可以是影视剧或者政论片。但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有一点应是共同的,即在处理历史题材、普及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尊重历史真实,需要对历史发展的大势抱有畏惧之心,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凭自己的喜好去“创造”。历史唯物主义讲究尊重历史真实、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学习历史和普及历史知识时,都既要注意历史的多姿多彩,更要尊重历史真实,重视历史的本质。 然而,在近年来普及历史知识的尝试中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历史真实的倾向,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关辛亥革命的历史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为此,有必要再次指出前些年一部以“共和”为名描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正剧”的错误倾向。这部电视剧在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学生中留下深刻印象,可以算是普及历史知识的有效形式。但这种印象却是颠覆历史教科书的,是对正确历史知识的歪曲。例如,这部 “历史正剧”虚构了李鸿章与孙中山对谈的情节,虚构了袁世凯与宋教仁在洹上村饮酒对酌、共议“反正革 命”的故事,试图通过这些虚构的情节告诉观众,不论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在谋求中国的出路,都在走向“共和”。这些虚构的情节事实上并不存在,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本质的,在历史观上是错误的。说它在历史观上错误,绝非夸大其词。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所造成的腐败与落后是中国社会难以进步的基本原因。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群众在先进阶级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腐败统治的斗争历程是走向共和的历史,而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是维护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反对共和的历史。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历史。近代中国不同的阶级和集团是在寻找不同的出路,而不是一个共同的出路。如果认为不论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在为中国找出路,并且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一个“共和”的出路,那是违反历史真实、违反历史本质的。这部“历史正剧”错误地引导了观众,引起观众历史知识的错乱,起到了不好的作用。这样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很可惜的,也是要不得的。 还有一部力求普及世界近代史知识的电视片,用意甚好。但是这部电视片的策划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以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为例,大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和平的、是妥协的。那篇文章说,中国人只知道斗争,不知道妥协。如果国人看了这部电视片,懂得了什么叫妥协,那就谢天谢地了。用这样的历史观指导电视片的制作,很容易把电视片引向歪路,给观众普及的是错误的历史知识。事实上,英国人不是只讲和平、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阶级斗争,是国王被杀头。和平是斗争的结果。中国人只讲斗争、不讲妥协吗,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仅以平津战役为例,解放天津是斗争方式,解放北平就是和平方式。和平也是斗争的结果。可见,说英国只有妥协,说中国只有斗争,都不符合历史真实。 把尊重历史真实作为普及历史知识的生命 之所以列举两个电视片来反思当前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中的不良倾向,是因为电视的传播 力较强。尤其是一些历史正剧当下正成为社会大众认识历史的重要手段,其倾向是否正确事关重大。 所谓历史正剧,应是以严肃的重大的历史题材为内容的剧本。作为剧本,它可以在某些故事情节上进行创作,讲究剧情安排。但是,由于事涉严肃的重大的历史题材,其情节的创作应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与本质,更不能撇开已有的历史事实另行创作。历史正剧既要以生动的情节来演绎历史,使观众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要表达严肃的历史观点,使观众得到正确的历史知识。而且,精神上的愉悦本身就应该包括接受正确历史知识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而不是单纯的感官刺激、娱乐消遣。扩而言之,任何以历史为题材的创作包括“戏说”作品在内,既然历史人物是真实的、时代是真实的,就应该尊重大的历史背景,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广大受众担负一定的教化作用。否则,就会与普及历史知识的目的背道而驰,对社会产生副作用。 普及历史知识,推进历史知识社会化,是很重要、很严肃的工作。不仅历史正剧首先要想到表现历史题材时不能改变历史真实,其他一切形式的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也要首先考虑如何尊重历史真实。出于普及的目的,我们可以合理改编,但不可以随意改变。只有做到这一点,历史知识普及工作才对今人有教育作用、有启示作用、有借鉴作用、有鼓舞作用。历史真实既是历史研究的生命,也是普及历史知识、推进历史知识社会化的生命,万不可玩忽大意。 倒挂、剩女、空有文凭„„ 大学生坚信考研后能出头 浙江在线?教育08月16日讯(实习生 胡莹 见习记者 俞雯祺)“高不成、低不就”、“年龄大”、“没经验”„„漫天的“丑闻”挡不住年年暴增的考研大军。“考研不是无间道,而是开往春天的地铁”,这句考研名句究竟代表了什么,或者只有正在奋斗的考研族们才能告诉我们。 驳斥“倒挂说” 研究生选择范围更大 近日,记者走访了杭城几大高校,采访了不少考研族,从他们口中得知,考研最大的“诱惑”就是挑工作的范围更大了。 法律专业的小金告诉记者,考上研究生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单位,“一些大型优秀的事务所并不招聘本科毕业生”。 “我个人认为,未来20、30年,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不会高过研究生,如果能去拿这个学历,以后就不担心过不了学历这一关。相对本科生而言,工作肯定会好找一点”。机械专业的秦川说。 在考研族中,还有一类是为了考公务员而考研的,小马就是其中之一,“本科生选择的范围相对狭小,研究生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对于研究生找工作不如本科生,她也是很不以为然。 在浙江工业大学,记者遇到了不少考研学生,他们中有不少表示,从学长学姐的亲身经历来看,研究生的工资会比本科生高不少,因此对于自己目前的“进修”之路也是信心满满。 驳斥“剩女说” 考研能遇到更好的人 在许多人眼中,女研究生是一个“敏感”的词:高学历、高姿态、高年龄。女大生考研要比男大生承担更大的风险: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生育问题往往会将女研究生拒之门外;更关键的是,谁又能保证遇到的“有情郎”能承受得起她们的“高学历”,一不小心就容易沦为剩女。然而,在考研族心中却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父母不反对我考研,也不会觉得女生考研以后结婚什么的会有影响,毕竟考上研以后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一心要靠浙大的小陈对于“剩女说”可是相当不屑。一旁的小杨也表示:本科生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研究生门槛相对高,人的素质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在这样的圈子里,才能有机会遇到更好的人。 驳斥“文凭说” 学历比能力体现得更快 我们常说,能力决定一切,一张文凭并不代表什么,从不少报道和数据中,也不难找到高职生PK掉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例子,但是在考研族口中,记者也得到了不一样的回应。 “也许有人会说最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但是能力这个东西是体现不出来的,你不能说我有能力就能马上证明的。”小杨说:“最起码,你有了学历,证明你是学了东西的。况且,在你有能力的时候用学历再体现出来不是更好么”。 小沈告诉记者,像动画这种专业只要学点软件就能马上找份还不错的工作,但是真正要在这个行业扎实的做下去,本科生这点知识是不够的,“本科生只能干技术活,根本不能做设计,并且还没学扎实就进入行业,很难有大作为。” 据了解,在考研大军中,单纯为了进修的学生们也占了不少数,他们往往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对于踏入社会并不急于一时,对于同龄本科生更具经验也并不担心,称“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应对长远的职业挑战,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和课外实践也同样能斩获不少经验”。 解读考研:出路与退路的纠缠 2011年08月04日 17:45 来源:宜宾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再度攀升,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应届本科毕业生依然是考研 “主力军”。据报道,1月9日,四川省48562名报考者共在16个考点参加考试,全省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了10.4%,而在宜宾,近两年考研人数也有所增加,有应届毕业生,也有社会在职人员。大部分应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压力大,读研可以退而求进,实现“曲线就业”;也有的想去实现高考未实现的梦想,还有的则是职业发展需要和对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尽管努力的目标一样,但想法却不尽相同。 漫漫考研路 “这两天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还没有时间休息和梳理考研心得。”1月16日,在宜宾学院教学楼前,记者遇到刚参加完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四学生刘欣(化名),谈起考研备考的心路历程,她表示,考研是实现理想的捷径和出路,现在就业竞争近乎“白热化”,本科生的就业薪酬普遍下降,“挑位子”正在走向“抢位子”,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敲门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有喜悦,有悲伤,也有无奈。总之,一言难尽。”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刘欣说,本科生供过于求,所以促使大家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一个班30多人,最初准备考研的人数近20人,慢慢的,庞大的队伍就自动缩减了。” 完成网上报名后,2009年11月6日,自贡市招办在宜宾学院硕勋楼现场办公,宜宾区域内选择自贡考点的考生直接在现场验证、照相、交费。刘欣说:“到缴费确认,甚至到最后参加考试时,不少同学退却了。不过,去年学校考上了200多人,创历史新高,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今年学院报考的人数还是有好几百人。” 2008年暑假开始,即将进入大三学习的刘欣和许多准毕业生一样,着手准备考研,上网查找资料,浏览各院校历年来招生简章,定位专业方向……“在学校附近租房,主要是方便,也有学习氛围。”刘欣说,每天清晨7点多,她背上厚重书包,里面除了考研复习资料,还有水杯、饭盒,步行到教室上自习,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后,继续到学院图书馆看书,下午吃饭回来后,继续学习到深夜十一二点。这样,整天忙碌于书山题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简单而又忙碌,身边和她一样,有着一批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在她们平时学习交流之中,无论熟悉或者陌生的同学,在考研学生中有一个流行的称谓:考友。 2009年春节,刘欣没有回老家过年,为了利用好时间较为宽裕和集中的寒假,安心复习,应对考试,她和几位“考友”一起在高客站附近的龙泉小区合租了一套房子,三个小单间,她和其他两位女生便朝着考研的目标进发。刘欣告诉记者,考研租房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宜宾学院附近的龙泉小区,学府花园,育才路纸厂老宿舍、体育馆后的居民房,都是考研学生聚集的“考研村”。刘欣戏言,考研村的大部分人除了当地居民,其余就是来自各院系的考研学生。他们来自校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这里,这个目标就是考研。 眼看周围的同学在为求职忙碌,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许多考研的学生也心怀惴惴,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但她表示,没有想过放弃。一年多,就蜗居在这间不足10平米的出租房里,房间的三面墙壁上都张贴着上届考研过来人留下来的“书法”和涂鸦,她笑着说“这也算是对我的激励吧~”小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和试卷,还有厚厚的一叠收集好的资料,门背后则是自制的一本挂历,上面是考研“倒计时”和学习计划,旁边简易橱柜里则放着几件补品, “这都是父母特意邮寄过来的。”她说,“我真的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不仅给我精神上的支持,还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家人是我考研的后盾。” 而立之年的奋斗 近年来,在百万考研大军中,除了作为“主力军”的应届毕业生外,还有一批特殊的群体:社会在职人员。而这些社会人员中,又以自认为“处境不佳”的基层工作者为甚,其中有不少是偏远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在宜宾某乡镇初中教政治科的教师宋黎辉便是其中一员。 宋黎辉今年32岁,2010年已是他的第二次考研。上世纪90年代末,宋黎辉师范中专毕业,先后通过自考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一直留在乡镇教书,这花去了他近10年的时间。辛苦是为了“用知识改变命运”。几年前,他的妻子参加宜宾市事业单位招考进入翠屏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分居两地,带来了诸多不便。几次调换工作不成,考研,也就成了他进城工作的最大希望。他说,“从事思想政治教学多年,报考了法学专业,相对来说有优势,我选择了西南政法大学。” 2009年初,宋黎辉第一次考研结束后,背着行李,提着两大箱子差不多30公斤的书籍资料踏上了回宜宾的汽车,但因英语成绩没有上线,败北。2009年暑假,他索性提出辞职,离开妻儿,再次提着同样的“装备”回到了重庆,一头扎进书中,背水一战,朝着理想进发。 “这次我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了,一门心思扑在考研上。希望今年能有个好结果。”他说,抱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态度,大家挤住在周边居民房里,为节省开支,而每天早上起来,在街边摊点上,他只要一碗2元钱小面,上面放着几根小菜,油料将面条染得通红。半年时光,他就是以上百碗小面为食物走过了半年考研之路。 高学历增加就业砝码 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各大高校和教育网站上弥漫的考试“硝烟”还未散尽…… 宋黎辉说,就业与考研,国家包分配以前不存在考研与就业之间的交叉现象。而现在,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扩招后,本科生就业的市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大批本科生往考研的路上转移,从2007年后,这一“战略转移”似乎愈演愈烈,考研好像成了逃避就业的避风港。“对部分应届生而言可以说是激情,但对更多人而言,则是一种无奈。” 一些高校教师也认为,如今考研、考博不再仅仅具有单纯的学术意义,或者说学术意义正在淡化。新形势下大学扩招及考研大军日益增加与就业市场增长的矛盾,产生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考研大军中,有的为了规避艰难的就业形势,有的为了学历升级以提升自己就 业的价码,还有的为了有一个高的起点和好的归宿……不一而足。“而我,就少了这样一块敲门砖。”宋黎辉如是说。 经济负担难以承受之重 “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这是当前号称“考碗”一族之间相互调侃的一句话。2010年考研人数达到140万。考研大军气势磅礴,大有扩军之势。面对这“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人人都想把自己全副武装好。 在校园里,考研出租屋、供应早点、代洗衣服、整理宿舍、宵夜大排档……考研一条龙服务被经营得红红火火。此外,各类辅导培训班招生信息也是满天飞,校外的辅导机构风生水起,考试经济应运而火,城区不少书店更是将考研资料作为主营产品推出。 每月房租和生活费用,加之考研复习班、书本材料等各种费用,刘欣说,从自贡考试回来,自己初步估算,这一年多来在考研上至少已经花了8000多元。与报考本专业的“考友”相比,跨专业考生的复习任务无疑更重。一位考生表示,经常和所报专业的学生交流,并借阅他们的课堂笔记,特别是自己所报导师的课堂笔记;关心所报老师的学术活动,留意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近期研究方向等,而这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资料,则要通过这些学校的在校生或者上届考上同专业的学生提供,费用或多或少也要花上几百元。前后所有的学习费用不下一万元。 考研花费不菲,学费更是逼人,而学费以外的其他支出足以让人紧张。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表示,考研前后,有的考生为博得未来导师的好感,尤其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送礼之风也在复试竞争者中蔓延。于是,新一轮的竞争又开始了。 “避风港”背后的思考 研究生考试成了每年继高考之后的另一场 “大戏”。每个大学生的考研表情都不同,有人铆足了劲非考上不可,有的则因为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发展方向,无奈借考研拖延时间,再度寻找机会…… “考上也难,考不上更难。”某大学研究生胡晓雅认为,对于考研与就业的争议由来已久,不否认很多人将考研当成延迟就业的“避风港”。考不上,毕业后再回头找工作,显然心理压力增大;考上了,但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形势又将是怎样一番现状,在很多就读的学生中,也显得很茫然。 宜宾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世伟表示,2009年宜宾学院共有200多名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为历年来最多,女生比男生多。学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考研,也出台了相关鼓励 措施。以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例,今年报考者为36人,基本上与去年持平,去年考上了10多人,今年还有待成绩揭晓后看复试后的录取结果。大学校园流行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站在学校的角度说,很现实的一种考虑则是学校考可以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视为就业,以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其次,一个学校一年能考上多少研究生,也可以看出这所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此外,也有学生自身的考虑,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或对某一学科领域有研究兴趣,也促使许多大学生热衷于考研。 记者了解到,考试结束后,评卷、统分工作将在2月10日前完成,考生有望在春节前得到成绩,复试将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录取工作在6月上旬完成。 【新东方在线】考研英语语法10天速成 2012年考研专业选择之“冷门”与“热门”预测 2011年02月12日 10:19 来源:考研教育网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春节过后,准备参加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也要开始做一些准备了。这段时间是大家确定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的时候,也是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的时候。也有很多同学在这段时间已经开始了考研基础课的复习。这里我们考研教育网的老师谈一谈考研专业选择过程中常见的冷热之争的问题,希望能够对2012年考研的同学在专业的选择上有一些帮助。 专业的选择是考研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怎么选择考研专业呢,这是值得每个同学思考的问题。在考研专业选择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考研专业也有冷热之分。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 什么是冷门专业、什么是热门专业呢, 对于专业冷热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该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划分的。冷门专业主 哲学、历史学、要是讲就业比较困难,一般主要适用于学术研究,实际运用比较差。比如:宗教学,等等。热门专业是符合当前的就业趋势,就业比较好,有发展前途。如工商管理类、经济类、软件工程,等等。 如果同学们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在专业的选择上还是应该选择一些就业率比较高、发展前景比较大的专业。如果考研是为了做学术研究,可以考虑冷门专业,相对来说这些专业竞争小一些,考研成功机会大一些。 不过专业的冷与热还要针对自身本科专业来讲,从这个角度来看,冷热专业又是怎么回事呢, 冷门专业主要是从与自己本科所学专业跨度比较大的专业,比如自己以前所学的是理工科,而报考研究生专业却是文科专业。这就比较冷门了,一般而言跨度很大的报考失败的可能性都比较大,所以称这样的选择为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是选择与自己本科所学专业比较相近或者一致的专业属于热门专业。一般这样的选择大多难度较小,复习起来比较容易。称这样的选择为热门专业。 以上从与自己专业的相近度以及就业率的高与低分析了什么是热门专业、什么是冷门,考虑到现实的就业问题,我们还是建议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选择热门专业,当然了,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在此也是为更多的要考研的学生提供意见。希望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以此为考研目标精心准备2012年考研。 全国一共有13所大学开设了考古专业,分别是: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山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其中较强实力的国内高校: 1郑州大学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含文物鉴定) 2陕西师范大学 博物馆与文物研究 3南开大学 古代文物、古文字研究与鉴定 4中央民族大学 古代文物研究与鉴定 文物鉴定与保护 5北京大学 文物保护科学 6西北大学 文物鉴定 7景德镇陶瓷学院 古陶瓷鉴定 8复旦大学 文物保护与 文化遗产理论和管理 9吉林大学 文物研究(陶瓷、玉器研究)文物保护 10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文物鉴定与修复 北大考古学老大的地位是很难动摇的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现在比较偏向于边疆考古 西北大学科技考古在全国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四川大学是老牌的考古名校之一,冯汉冀、童恩正等著名专家曾先后主持 南开大学属于文物学领域 中山大学人类学方向绝对全国领先 最先具有考古学博士点的四所高校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 学。这四所高校为老牌的考古高校。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转帖 1 , 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暨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201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试题(记忆)一、名词解释(80分) 李济 陶衣 青州龙兴寺窖藏 青白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典型器物 二、简答题(140分) 1.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 2.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 3.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 4.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 5.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6.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 三、论述题(80分) 1.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的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都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想。 2.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论述北魏帝陵的基本特征。 (名词解释一共8个,我忘了两个。简答忘了一个。希望能给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一 名词解释(6*10') 金石学 峙峪遗址 嘎仙洞遗址 大汶口文化 侯马盟书 匣钵二 简答题(5*30) 1、简述简牍的分类 2、史前铜器的发现与意义3、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墓葬的形制及演变4、史前时期房屋的分类 5、唐代城址的分类6简述西北地区史前青铜文化7、简述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其中2、5是论述题,每题是45分) 以上是本人回忆的,应该没错。(转)西大秦风论坛 公孙氏之帖 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 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铭《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 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7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 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 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4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5 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 6 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 7 什么是黄肠题凑? 8 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 9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 10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 11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 12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 13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 14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 15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请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 二 论述题(任选5题回答,每题30分 共150分) 1 论述铜石并用时代? 2 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演变。 3 试论秦汉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 4 试论考古学地层学的原理。 5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理。 6 在文物修复实验中,如何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 7 2006年夏,西南某城出土了10具大型楠木船棺,其材质较好,重量一般在4吨以上,请提出出 土后环境控制方案及脱水技术路线? 8 墓葬壁画对外开放后,一般会有哪些演变?分析它们的成因,提出你的建议 09年考题 (回忆版) 1. 名词解释:金石学,寺裕遗址,大汶口文化,侯马盟书,匣钵,嘎仙洞 2. 简答题 1)如何判断遗物的绝对年代 2)史前时期房址种类 3)西北地区几支青铜文化的分布 4)汉代简牍的种类 5)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墓葬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征 3. 论述题 1)根据考古发现分析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发展 2)论述隋唐时期的城址类型 2009年复试(共300分:笔试150,英语50,专业面试100)(根据个人回忆,大家可以咨询一下 其它参加过复试的同学) 1.笔试:大体和初试相似,就是多了科技考古的一点内容,但不是重点 2.英语:根据个人情况会问不同的问题,大体是:自我介绍,和专业问题,或根据个人情况而问不同问题。但不难 3.专业:根据个人情况会问不同的问题,各网上有关复试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
本文档为【普及历史知识首先应尊重历史真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