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2017-12-19 17页 doc 35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 一、货币的起源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
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现的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形成的 一、货币的起源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价值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价值形式 形式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商品交换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商品交换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会出现剩余产品的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会出现剩余产品的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最早的商品交换 在另一种商品上——最早的商品交换 比如,1 只绵羊 = 2 把斧子 比如,1 只绵羊 = 2 把斧子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等号左边的商品绵羊主动要通过商品斧子相对地表现自己的价值,即相对价值形式 等号左边的商品绵羊主动要通过商品斧子相对地表现自己的价值,即相对价值形式 等号右边的商品则被动地作为价值的表现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即等价形式 等号右边的商品则被动地作为价值的表现材料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即等价形式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绵羊与斧子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凝结了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绵羊与斧子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凝结了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价值内容 价值内容 一只绵羊能够同两把斧子交换,表明二者具有相等的价值量 一只绵羊能够同两把斧子交换,表明二者具有相等的价值量 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 只绵羊 =2 把斧子 等式表明,如果生产 1 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100 小时,则生产 1 把斧子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 50 小时 如果生产 1 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 1 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 25 小时,则1 只绵羊 = 4 把斧子 一种商品和别的商品交换时实现的价值量是一种相对价值量 等价形式(等价物、价值镜):某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征: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直接形式的社会劳动 (一)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此时,商品交换是偶然的,等价物是个别的?简单价值形式依然很不充分 此时,商品交换是偶然的,等价物是个别的?简单价值形式依然很不充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交换的商品的种类增多,交换的范围扩大,简单的价值形式便逐渐地过渡到扩大的或总入交换的商品的种类增多,交换的范围扩大,简单的价值形式便逐渐地过渡到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和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此时,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 作为等价物的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特殊等价物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比简单的价值形式更加充分: 绵羊的价值可以和各种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相等 各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自然地和他们各自的价值更为接近 绵羊的价值量能够更为正确地反映出来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但仍存在许多缺陷: 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系列商品,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 商品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扩大的价值形式必然会被一种新的价值形式即一般价值形式所取代 (三)一般价值形式 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产生了一种客观要求,就是需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产生了一种客观要求,就是需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 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用它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 们用它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 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商品的交换方式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 一般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贝壳、兽皮、盐?金银(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商品上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 (四)货币形式 金银取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其自然属性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 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计算 质地坚固,不易损坏,宜于长期保存 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四)货币形式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世界分裂为对立的两极 表示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表示商品价值的货币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以物物形式交换的困难,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四)货币形式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货币的起源,货币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一般商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不管货币形式怎样变化,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作用不会改变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固定地充当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这一本质,是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的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相继出现了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一)价值尺度 即用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此时货币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即给商品标明价格 (一)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客观上要求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价格,即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用以计量商品的价格,如克、盎司、银两等 (一)价值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又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二)流通手段 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功能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的物物直接交换。对交换双方来说,买和卖同时完成 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W——G——W 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 (二)流通手段 这种以货币为中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 W-G,G-W,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商品交换在时空上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二)流通手段 金属铸币,即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块 如我国古代的刀币、布币、圜钱、五铢钱以及近代的银元等 (二)流通手段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如北宋(960-1127)的交子,金国(916-1125)的交钞和南宋(1127-1279)的会子 而在欧美国家,直到 17 世纪末才开始出现纸币 (三)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贮藏起来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贮藏手段,因为 是一般等价物,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可以贮藏起来,并随时可以变成其他商品 (三) 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需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需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用货币符号代替 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用货币符号代替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金属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金属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即用来执行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即用来执行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 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如债务链 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如债务链 (五)世界货币 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 用,于是货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用,于是货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在很长时期中一般只限于贵金属 ( 金和银 )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在很长时期中一般只限于贵金属 ( 金和银 ) (五)世界货币 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 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 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其他 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国外去 (五)世界货币 随着世界经济和货币形式的发展, 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形式己大大减少 某些经济发达从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的货币,例如美国的美元,尽管已不再有黄金作为其 物质基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世界货币的作用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二、信用货币 三、外汇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金块或银块 核实重量、检验成色 磨损?名义含量与实际含量相分离,即“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同作为价格标准的金偏离了” 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铸币出现 铸币是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这种偏离预示着某种可能性: 这种偏离预示着某种可能性: 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执行铸币的职能 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执行铸币的职能 ?铸造铜、铁铸币作为辅币 ?铸造铜、铁铸币作为辅币 仅作为价值的记号 仅作为价值的记号 ?纯粹的象征性质的纸币出现 ?纯粹的象征性质的纸币出现 因为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就够了 因为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就够了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纸币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条件: 必须代表金量,才能成为价值符号 必须获得社会公认,只能由国家通过法定途径发行 二、信用货币 由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 银行券、商业票据等 银行卡、网银等电子货币 形式上是一种纸质(塑料)货币?无纸化 实质上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定义: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 好处:节省流通费用,方便携带和结算 三、外汇 通常的含义: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以外币表示资产 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 三、外汇 外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购买手段 国际支付手段 国际储备资产,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储备 调节国际资金余缺,促进货币信用国际化 三、外汇 外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也叫汇率或兑换率 外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也叫汇率或兑换率 实际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价格?汇价 实际是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价格?汇价 早期的汇率是固定汇率,以货币含金量的比例来确定货币之间的汇价,汇价的波动被限制早期的汇率是固定汇率,以货币含金量的比例来确定货币之间的汇价,汇价的波动被限制 在一定的区间内 在一定的区间内 浮动汇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 浮动汇率:一国货币同别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浮动 三、外汇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顺差国汇率? 国际利率差距:资本流入国汇率? 一国物价水平:物价低,产品竞争力高,顺差 一国利率政策:提高利率,货币内流 一国外汇储备:储备多,对外币需求?,汇率? 一国财政赤字:赤字过大,政府信誉?,汇率?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层次 二、货币乘数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一、货币的层次 随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一定时期货币量的构成便复杂起来,于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一定时期货币量的构成便复杂起来,于 是就出现了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是就出现了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M0=现金(纸币+硬币) M0=现金(纸币+硬币) M1=M0+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M1=M0+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保单) M4=M3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商业票据、公司债券、保单) 一、货币的层次 通常把M0+M1 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代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 通常把M0+M1 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代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 通常把M0+M1+M2+M3+M4 称为广义货币 通常把M0+M1+M2+M3+M4 称为广义货币 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 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 广义货币是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变现过程才会对经济运广义货币是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变现过程才会对经济运 行产生影响,所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狭义货币 行产生影响,所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狭义货币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货币乘数: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 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乘数 = 货币存量 / 基础货币存量 货币乘数 = 货币存量 / 基础货币存量 K = D / R K = D / R 表示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的倍数 表示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的倍数 一般情况,K,1 一般情况,K,1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社会公众持有通货还是存款的决策 中央银行对银行体系法定准备金的规定 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决策 二、货币乘数 商业银行货币乘数的创造过程,假定: 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 公众均利用活期存款签发的支票进行交易 商业银行仅仅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种 法定准备率 r = 20% 银行吸收一笔存款 R = 10000元 法定准备金=10000×20%=2000(元) 新增存款的其余部分8000元作为贷款贷出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银行名称 存款增加数 准备金 派生存款 A 10000 2000 8000 B 8000 1600 6400 C 6400 1280 5120 D 5120 1024 4096 „ „ „ „ „ „ „ „ 总额 50000 10000 40000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 K = D / R K = 50000 / 10000 =5 即, 简单货币乘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K = 1 / r =1 / 20% = 5 货币乘数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作业题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7%,则新增10000元存款的货币创造过程如何,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7.5%,货币乘数和存款总额各有何变化,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同时也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且服务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 但二者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货币要经常留在流通领域,媒介着不同商品的交换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 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纸币制度下,上述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纸币流通规律以贵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 如果流通中货币需要量是10亿金币,但纸币发行额是20亿,那么1元纸币只能代表1/2块金币进行流通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购买力同它发行的数量成反比 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支配,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纸币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本质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货币现象 金本位条件下,过多的金属货币会自发地退出流通而贮藏起来,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而过多投入流通的纸币则只能通过减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来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相适应,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但信用货币的流通还有自身的特点: 信用货币作为媒介,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节省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信用货币的流通速度更快捷 信用货币的数量可以由银行调节,不会像纸币一样导致贬值,但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银行券 银行券早在17世纪出现在欧洲。当时发行银行券是因为银行没有足够的金属货币用于发放贷款,于是银行就发行银行券向商人贷放,作为金属货币不足的补充 以银行信用作保证,并且可以随时到银行兑换金属货币 好处:节约金属货币,方便交易 30年代大危机后金本位制被逐步放弃,银行券变为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 外汇储备 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狭义而言,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功能: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
本文档为【3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