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2017-09-20 20页 doc 118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于润洋教授系列讲座综述(一) 2006年4月1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楼703教室里,我们终于见到了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润洋教授,这是一个让人期盼已久的讲座,不光是敬仰于教授的学术声誉,还深深地被“悲情肖邦”之题吸引,于是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于教授在这样热切的听众中,进行了他长达3个小时的讲座。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一、为何以“悲情肖邦”为题。 “众所周知,肖邦的一生坎坷不平并...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 ——于润洋教授系列讲座综述(一) 2006年4月1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楼703教室里,我们终于见到了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于润洋教授,这是一个让人期盼已久的讲座,不光是敬仰于教授的学术声誉,还深深地被“悲情肖邦”之题吸引,于是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于教授在这样热切的听众中,进行了他长达3个小时的讲座。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一、为何以“悲情肖邦”为题。 “众所周知,肖邦的一生坎坷不平并且英年早逝,但历史证明,肖邦的音乐无论从情感还是深度都远超过了那些同时代的、曾光鲜一时的音乐家们。在他的音乐中,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悲情色彩,这些悲情的旋律、片段哪怕是音符,都摄人心扉,令人回转千肠。——这是那些明快的、温暖的、幽默的、热烈如火的乐章都无法企及的。出于个人对肖邦,特别是对那些悲伤的音乐的喜爱(于教授曾留学波兰),此次讲座,就二十多部能代地体现其悲情色彩的作品,进行解析,从而了解肖邦之‘悲’肖邦之‘情’。 在此很惋惜地提一点,虽然国内外对于肖邦的研究专著已不胜枚举,但目前为止,以肖邦的音乐中所折射的‘悲情’为专题的研究并未出现,这是很遗憾的。也希望今天这样的讲座,能激起更多后生继续研究。”于是,于教授将目前国际上研究肖邦的著名音乐学者与著作大致的介绍给我们,让我们了解到前人与前辈们所作的成就,并希望我们能沿着前人的脚步走下去以达到新的高度。 二、为何选择“悲情”这一角度讲肖邦。 1、“悲”是一种最高的审美情趣。 “不光音乐艺术,任何艺术真正可以深入人心的,往往是悲剧性的。”于教授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审美观点,并且引用了日本文人的一句“在人的种种情感中,只有苦闷、忧郁、悲哀才是最无法忘怀”说明了日本民族空寂、幽玄的美学观。于教授认为:“苦难与死亡不可避免,只有体会悲伤才能体会生活与生命的本质。因此,当艺术触及此地时,人们的内心就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于是有了感悟有了反思„„悲是美学的范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有‘悲’能从生活上升到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康德曾说‘凡是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 2、将“悲”作为美,在西方艺术中占重位。 “基督教文化隐藏着很强的悲剧性,西方人从基督的苦难中领悟人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虽然对这样的悲剧力量有所削弱,但基督教的悲剧宗教意识长存与心,仍作为传统保留至今。至浪漫主义时期,人们的悲伤已不仅仅来自宗教的源头,更多来自其他方面,特别是如肖邦一类的艺术家们,这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社会、情感上的‘悲’,它远胜于‘哀伤’,而更多地蕴藏矛盾的冲突与挣扎。因此,19世纪,整个西方社会的悲情发展得很严峻,而艺术家们对于悲剧美的追求也随着个人因素与时间因素转变,形成各自的特色。” 3、 对“肖邦的音乐是沙龙音乐(女性音乐)”之说的反驳。 “历史上,有很多评论,将肖邦的音乐视为‘沙龙音乐’,认为其无非是为了迎合当时贵族阶层、特别是女士们的喜爱,因此还有人称其为‘女性音乐’。我并不否认肖邦的音乐中有‘沙龙’或‘女性’的部分,那毕竟是一个时代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所致。但,那绝不是肖邦音乐的主流,开头说过,肖邦音乐有很深的情感深度。” 三、肖邦音乐中的悲剧性。 “肖邦音乐中的悲伤感,是一种纯心灵的流淌,没有情节的触动,毫无掩饰。这种深植在肖邦心中的悲伤感有着种种因素的造就,大致有以下四点: 1、 民族情结。肖邦是个流亡的人,波兰当时已不复存在,但他内心的情感始终忠于波兰民族,可是直到死都没有能够回国。 2、 思乡情节。在我国的唐诗中体现忧愁情绪的有一大半来自思乡,可见,无论古今中外,艺术家思想之情是普遍的。 3、 对家人的眷恋。据考,肖邦的母亲是贵族的管家,父亲是具有激进思想和文化的法国人,肖邦从小生活幸福,受到文学、语言、趣味培养、良好习惯等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因此,肖邦对家人的眷恋很多,其一半的书信都是致家人的。 4、 感情生活的坎坷。年轻时,肖邦曾有过一段甜蜜的恋爱,甚至到了谈婚论家的地步,但由于女方家人反对等多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成名后,与大名鼎鼎的女作家乔治?桑的亲密恋情众所周知。这位极富才华与魅力的女作家还具有激进的思想和政治的头脑,这虽与肖邦内敛羞怯的性格大相径庭,但两人感情甚笃,同居了8年之久。而从史料看,1847年两人分手,1848年正式断绝联系,1849年肖邦及去世,因此乔治?桑对肖邦的影响从音乐到整个人生。另外还有一些小插曲,肖邦临死前,曾有一位女士对他钟情不二,而肖邦自知命不久矣,断然拒绝。以上种种可见,肖邦仅个人纯粹的情感历程就充满了悲伤与周折。 综上四点,在肖邦的一生中,有着太多因素使他悲伤,李斯特在1850年著书中称‘肖邦是个孤独的彻底的人’,因此,其音乐注定具有如此哀伤的整体基调。” 四、作品中的悲情因素。 由于这次所选作品较多,跨越的创作时间较大,于教授表示基本按作曲年代并结合体裁划分,进行作品产生共因、基本心绪情感、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及音乐表现手法、作品艺术价值几方面的解析。 1、 谐谑曲,b小调,OP.20 于教授先让大家听了一遍CD,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结合谱例,进行了如下分析: 背景:波兰是个伟大的民族,却是个悲惨的国家。至16世纪末,曾经极为强盛,可与俄国比肩,而几百年来与俄国存在着民族矛盾。18世纪下半叶,却遭到三次灭亡,直至1794年波兰国家被彻底瓜分,民族灭亡。而肖邦出生时波兰已是俄国的领土。 此作写于肖邦1830年离开波兰,到达维也纳一月不到,听闻波兰人民起义反抗沙皇俄国之时。当时的肖邦在维也纳已有小成,但听到起义消息后强烈要求回国加入抗争,心情亢奋不已。因此,此作是体现肖邦民族情结与激愤心情的代表。 情感基调:此曲具有强烈的情感爆发,又有着阴郁、压抑、沉重之色,这是他之前的作品中不曾有过的。 体裁:谐谑曲。虽然这一题材并不是新生的,但一直作为大型器乐的一个乐章,直至浪漫主义时期才成为可以表现更多思想的独立性器乐体裁。但是,谐谑曲一直以轻快、富于幻想的音乐为特征,肖邦却首次赋予它严肃而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内容。 曲式:典型三部曲式,有强烈对比的A B A结构。 和声:,(以极强的b小调二级三和弦进入,音响极不和谐,十分突然,接着进行到属七和弦,然后进入主旋律。如此独特的开头,将人引入强烈的乐曲氛围。 ,(充分发挥简单和声技法的功效,整部作品的和声表现并不复杂,仅以主、属、下属、从属等基本和声手段,最多在音乐中部由,小调转至,大调,但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音响效果。 ,(属和弦常用三度音代替,且毫无准备,直接解决到主和弦。这是肖邦和声的一大特点,其他作曲家没有,也并非偶然。其音响效果带有独特的忧伤的感。(在《肖邦的和声研究》中有系统的论述。) 织体:及其钢琴化,音域跨度已达极致。旋律线很弱,以激烈的速度、节奏、音区对比和力度推动乐句发展,而旋律隐藏其中。 音乐特征: ,(开头与结尾速度极快。(最快的一部) ,(短短20小节的尾声将不可遏止的激昂情感发展到极致。震撼人心,用fff的力度标记演奏五级从属九和弦,虽不复杂,但不谐和感极为饱满。 ,(音乐内在充满张力,情感宣泄自如、狂放不羁又精巧、一气呵成。 ,(第二部分运用民歌素材。肖邦并不支持利用民歌作曲,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纯粹的民歌素材。他更多以民族的精神与情感进行全新的创作描绘。而此作是个特例,在第二乐章用了一段完整的民歌旋律,此段旋律是他儿时入睡前母亲所唱的宗教歌曲,发展后更为美妙,将民族之美上升到另一个高度,最后才回到强烈的主题 ,(主题再现部的进入极为巧妙,第二乐章的“摇篮曲”仍在继续,低吟部已开始进入,两者叠置进行,造成十分完整的效果。 结合上述解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此作给人的强烈泵波的情感冲击,同时夹带着丝丝忧虑,肖邦在创作时有多封信件谈及此曲,其中一封说道:“假如我能够的话,我要将那些疯狂、莽撞的情感全部表现出来,好让它如同当年英雄的凯歌般飘荡在多瑙河畔„„” 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是年轻时的充满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的肖邦何等的愤慨与悲壮,也许只有练习曲OP.10 NO.12“革命”所表达的情感可以与其相较,而由于时间关系,于教授将于下次讲座进行“革命”练习曲的解析。 最后,于润洋教授再次让我们聆听了这部作品,并用这样的一段叙述结束了讲座:“曾经,有人这样劝解肖邦‘作为艺术家,都应是世界主义者。’但肖邦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仍在摇篮里,但作为一名波兰人,我已经活了20年了„„’” 肖邦叙事曲、前奏曲、奏鸣曲 一、叙事曲(续前次) 《F大调第二叙事曲》,1839年完成,次年出版。作品是肖邦在1836—1839年之间创作的,舒曼曾在莱比锡听过肖邦自己的演奏,并进行过评论。与第一首叙事曲不太一样, g小调是一首长诗,悲剧,感到悲剧气氛很浓厚,特别是在展开主题时的对英雄崇高形象的赞美。但这两首叙事曲都受到密支凯维茨影响。 舒曼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肖邦的《F大调叙事曲》,确实体现了肖邦天才与灵感;舒曼把这件事情对肖邦讲了之后,肖邦沉默一会儿说:这部作品恰恰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有两首长诗的内容被认为可能与这首叙事曲有关。其一,斯维切什湖边的女孩子,这是一个民间传说,男孩子在湖边认识女孩子,海誓山盟,最后男孩子看见了更漂亮的女孩子,最后漂亮的就是以前的。二人最后同归于尽。另一首诗也是斯维切什,很长,我国大陆的密支凯维茨诗选中有翻译。所表现得是立陶宛人和俄国沙皇的矛盾,立陶宛人后遭惨重屠杀。 学术界普遍同意肖邦的这首叙事曲与第一个故事接近,但是俄罗斯的西蒙诺夫斯基和西方钢琴家沙利认为受后一首长诗的影响较大。 而钱仁康先生认为:这首叙事曲不是标题音乐、也不是纯音乐,如果完全与这些长诗一一对应是不可取的。于润洋先生的观点也有变化:以前倾向于第一种,但是现在比较同意钱仁康先生的观点。第二首长诗涉及到民族矛盾,因此很多人避免这种解释。重要的是,肖邦并不一定是要和一个带有情节的诗歌密切联系,但是可能会和某首诗更接近。 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一般都强调一点,即诗意,很诗化。肖邦同时代的人和现代人都强调这一点。的确在叙事曲中展示出一种内心剧烈的矛盾,包括后来任何的叙事曲中都没有再出现这种矛盾冲突的高度,这种甚至这部作品所呈现出的高度难以逾越。这个乐章有两个鲜明的主题:一个明净、柔和、温存、柔美、质朴;另一个则具有暴风雨般的激情,无法遏制的内心矛盾,表现出了男女主人公悲剧的感情冲突以及艺术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当然,这个主题也可以理解成更深层的对立陶宛民族灾难性的、惨烈的景象。简而言之,这两个主题一个是和平幸福的、一个是惨烈的。所以,提出是从第二首叙事诗中获得的创作灵感的看法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抒情意味,是浪漫主义作品中很典型的例子;此外,它还带有史诗性的因素。这种抒情性和史诗性的对比的确让人感觉肖邦是在表现一些戏剧场景。当然,这个作品还具有戏剧性,如果在一个戏剧结构中没有矛盾冲突就很难形成戏剧性结构。从上述几点来看,这部作品是抒情性、史诗性和戏剧性因素的融合。 而在肖邦生活的时代,当时的人就对这部作品有了一些评论,这涉及到作品的接受问题。1841年,出版当年,李斯特在文章中谈到:《F大调叙事曲》有一种阴暗而连续的痛苦,一种向外在世界显示出来的矛盾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表现了波兰人粗犷的大胆的音乐结构。舒曼则说:密支凯维茨在听到这首叙事曲后,或许会在这首叙事曲基础之上再写出一首更打动人心的诗歌。 密支凯维茨是一位浪漫派诗人,鲁迅先生很喜欢这位波兰诗人,他说这些人的诗体现出了波兰人被异族统治下的心情,而我们中国人很能体会这种心情。这两首诗是密支凯维茨最早的作品之一。密支凯维茨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强烈的情感、朴素直率,表现民族精神。 这部叙事曲可分5个部分,第一部分非常宁静,体现出肖邦内心中平静的一面。第二部分音乐突然爆发,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第三部分中,音乐有着很宽阔的发展,情绪变得更加复杂,音乐的进行不时地被打断。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再现,但是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最后的尾声(Coda)也很长大,音乐的结束很意外:在全曲结束之前又出现了宁静的场景,但这个时候很微弱,像是回声一样。肖邦在这首叙事曲中用强烈的音乐来反衬宁静的音乐。这么强烈的对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在贝多芬时代就有,但是是在浪漫主义时期将其推向高峰。肖邦,一个文弱的人,内心情感一旦爆发出来,是不可抑制的。当一种体裁样式给其创作产生束缚的时候,肖邦就大胆加以突破,采用一种大胆的表述方式。在整体结构上,分5部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重要的问题,肖邦对对于体裁发展的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对体裁的融合,而且融合得天衣无缝、非常自然,这种融合本身就体现出肖邦要冲破某种束缚。因为按照原来奏鸣曲 式的格式进行创作,肖邦已经不满足,他所要表现的从痛苦到宁静的戏剧性变化要求他改变原有的曲式。因此,这部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对比是剧烈的。钱仁康先生认为这部作品是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合,这个观点是有说服力的。奏鸣因素体现在强烈的对比主题上。调性 b变化较远,改为4声部复调织体,到B大调达到高潮(第112小节),之后立即进入B大调(第114小节),第119小节到E大调,没过3小节之后立即进入到C大调。另外作品中出现的半音调也很有特色;而且肖邦通过这部作品显示出了复杂的调性变化是如何推向其最终的“目的地”的。 肖邦大型曲式总有一个庞大的Coda。作品最后从180小节开始,低音一直半音下行,第184小节又开始半音上行,而接下来的半音进行就更急迫了。低音的进行始终伴随着情绪的波动。最后的和声进行给人一种突然中断的感觉,最后就像是诗歌中的话:“这个姑娘是谁呢,我不知道。”而最后的一句音乐正像是在疑问。总之,这部作品为了表述复杂的情感而采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段。 二、前奏曲 有人说前奏曲是肖邦作品中的珍珠,体现出艺术家瞬息之间的感情变化。将前奏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体裁是肖邦的创造。这也是浪漫主义发展的一个结果:向短小题材的发展,交响乐庞大的体裁开始弱化。 肖邦前奏曲的结构短小,甚至是乐段构成的,但是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其中表现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各种情感的类型都非常丰富。有的很壮烈、有的很沉重。 舒曼的评论前奏曲时说:从中看到肖邦很骄傲,但是有富于诗意。但是舒曼的评论也有批评的成分,比如他说这些前奏曲中也有不完美的,甚至是病态的。但无论如何,这不是庸夫俗子的作品,因为作品要根据人的心灵来创作,而前奏曲正是肖邦心灵的产物。有人认为这是肖邦创作中达到顶峰的体裁之一,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来表现深刻的音乐内涵。也有人做很隐蔽性的解释,比如将每一首前奏曲与唐诗一一联系起来。 前奏曲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人都写过相同的体裁,甚至发展到乐队作品,但是性质变化了,如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1( 第24首。 这是肖邦去巴黎之前的作品,在斯图加特路上,最后的完成是在巴黎。这首前奏曲一气呵成、充满了戏剧性的冲击力量,悲愤、愤懑的情绪,音乐很严峻,给人凛然的感觉。肖邦音乐中这么严峻的作品也不多见,而且是在这样短小的作品中。高潮处像是肖邦在呐喊,给人撕心裂肺的感觉。音域很广,高音谱号上加四间到低音谱号下加六间。低音音型始终没有变化,而旋律声部尽情发挥。显示出了艺术品高度的凝练。 2( 第4首。 非常具有悲剧性的作品,但是没有激昂愤慨的情绪,完全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之中。肖邦下葬的时候就曾将这首作品改编为管风琴作品在葬礼上演奏。乐曲基本结构是一个大乐句的反 复,第16小节开始的变化是这首作品的高潮。作品的半音化是这部作品主要的特点。作品创作于30年代中期。 3( 第18首。 这部作品舒曼认为是不完美,病态、狂热,难以令人接受的。舒曼提出批评的另一首前奏曲是第16首。第18首前奏曲的篇幅很短,但是很令人震撼;整首前奏曲表现出不安、极度焦虑的心情。作品分四个乐句:第一乐句:1—4小节,第二乐句:5—8小节,第三乐句:9—12小节,第四小节:13—19小节。但是这首前奏曲几乎没有旋律的感觉,只是到第4乐句像是“呼喊”。第15小节低音开始半音上行,并逐渐急促,将音乐推向高潮。 4( 第20首。 这是一首很沉痛的前奏曲,很像肖邦在音乐体现出的对民族的沉痛的情感。乐曲很凝重,非常简练,很短,但是却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不幸遭遇的情感。其主题被后人发展成较大规模的作品,如布佐尼的《变奏与赋格》就用了这个主题,拉赫玛尼诺夫1903年写了Op.22的《22首变奏曲》,也是用了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简练朴素单纯,非常适宜作为变奏曲的主题。 4小节的第3拍,典型的肖邦和弦:D的属七和弦中A音被B音所代替。 三、第2钢琴奏鸣曲 Sonata形式其最高峰时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中,向浪漫派过渡的时候。在启蒙运动的时候,黑尔格哲学强调矛盾对立,艺术当中的辩证法,这对德国人的音乐思维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的《美学》中就有谈音乐的章节,而贝多芬音乐中矛盾冲突与黑格尔是完全符合的。德国人是喜欢哲学的民族,渗透贯穿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后来就趋向于衰落,尽管后来出现了像布拉姆斯这样的大师。 后人一直在探索奏鸣曲的发展问题。欧洲音乐有一种不断否定的趋向,但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是在继承基础上的超越,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特色,这种建立在传统上的创新推动了这个欧洲音乐的发展。在中世纪,个人风格很难辨别,当时还没有很明显的个人风格,甚至作品不署名。作曲家对于作品面向社会“说话”的观念还不强。个人主义的驱动力、价值观在历史发展中起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个人风格在莫扎特早期都很难区别。莫扎特生活经历与海顿不一样,所以莫扎特后期音乐中显露出来的痛苦的因素是海顿作品中没有的。奏鸣曲式在19世纪早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于舒伯特来说,由于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曲作家,而这些优美的旋律不太适合交响曲创作,奏鸣曲式需要短小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动机。 肖邦正处于这样的时期。他并没有放弃传统奏鸣曲的创作,而这是当时很多作曲家所没有的。很多人认为这部奏鸣曲在肖邦全部的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有人曾这样来介绍肖邦,那 b位“创造了伟大的《B小调奏鸣曲》的作曲家。 第一乐章是一种自身力量的体现。李斯特说过肖邦的这首钢琴奏曲“意志多于灵感”,他佩服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个乐章中更多的是一种痛苦的挣扎。副部主题是强烈的悲哀的深切流露,优美的旋律。这两个主题的冲突成为这个乐章发展的基础。 第二乐章很强悍。有一些段落表现的是斯拉夫民族的舞蹈。 第三乐章是最能体现作品内涵的乐章,这个乐章在这部奏鸣曲完成2年之前就完成了,这种葬礼的场面一直萦绕在肖邦心中。突出了整部奏鸣曲的主导思想。在奋斗、叛逆、抗击的道路上经历的痛苦的情景。在这些过程当中,他总是经过内部的对照来反衬这些心情,如在中段出现很感人的音乐,这种反衬使人觉得更加悲哀。所以这部作品的这个乐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这个奏鸣曲的主题突出出来。需要强调的是,葬礼进行曲所表达的并不是个人的情感,而是民族情感。 最后一个乐章所表现的内容众说纷纭、争议不休,不过这确实很难令人理解。一般最后一个乐章都是一个结论,但是在肖邦的这部作品中是没有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这个乐章是凄凉的坟墓前,秋风萧瑟;而有的钢琴家认为是描写鬼魂。无论是怎么样的评论,其结束是谜一样的结局,这一点是肯定的。 第一乐章。 总体结构: 呈示部 引子:1—4小节。 主部:5—41小节。 副部:41—80小节。57小节重复,织体变化,音乐丰满。 结束部:81—105小节。非常庞大的结束部。 展开部:106—169小节:是奏鸣曲乐章中最为精彩、力度最强、最能体现其魄力的部分。篇幅很长。 再现部:170—小节。再现部没有再现主部,主部根本没有出现,而只是再现了副部。 Coda: 这个乐章从强烈的和弦开始(重属解决到属),这是作品的因子。偏好半音进行使得肖邦在 #b接下来写了C和D的等音。主部主题陈述之后,有很多的力度和重音的变化;副部的反复是肖邦典型的成熟。副部发展到高潮富有特色:音域很高、节奏很自由,有很多“四对三”的音乐进行。 #展开部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调性和动机方面,开始是f小调(等音转调,主部动机和引子结合在一起)并开始高半音模进,之后进入到c小调(第122小节。三个层次:最低是引子动机,中间是副部主题动机,但是旋律进行方向变了,最高为新的旋律),后来左右手转换,左手的动机到了右手,第138小节进入到f小调(ff,很不稳定,不断变换和弦,是展开部 b的高潮),第154小节进入C大调。从第166小节开始属持续音的准备,在第170小节中进入再现部。展开部得音乐进展的很快,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这是肖邦精心构造的。 音乐最后的尾声(Coda)给人突然结束的感觉,很急促,半音进行在低音声部仍然保持着,这种和声构成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却营造了一种不停歇、不喘息的气氛。 第三乐章。 这是肖邦最沉痛的一个乐章。李斯特有一段评论:“这里悼念的不是一个英雄的死,而是一整代人,留下的只是妇女小孩。这种不平凡的、惊心动魄的情感,只有在哀悼一个民族的悲剧的时候,哀悼一个全民族的葬礼的行列中才能出现”。 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A)的中间出现了很激昂的段落,很响亮,表现的是英雄气概;使人最感动的是中部,是与悲哀情绪相对照的极端宁静安静凄凉的情感。有人认为这是回忆了自己的过去。肖邦说在痛苦时刻回忆过去美好的过去是最令人痛苦的。这种凄凉的感觉让人难以形容。这个乐章把这首奏鸣曲最核心的内容表达了出来。肖邦的朋友曾说:“肖邦常常晚上在家里演奏,一直没有完,由于肖邦身体不好,朋友想制止他。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停止肖邦,就是弹这个葬礼进行曲”。肖邦会在弹完这个乐章后起身离开。从这个轶事中可以看出肖邦对这个乐章所灌注的情感。听这个乐章的时候会让人产生难以自制的情感。 于润洋教授在我系举行的系列讲座活动于今天下午结束。在最后一场讲座中,于教授谈到的是肖邦的夜曲、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并对肖邦的音乐进行了总体性的。 于教授首先谈到了肖邦创作的夜曲。夜曲这种体裁很早就有,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才得到很大的发展,而真正为这一体裁创造艺术享受和强烈美感的则是肖邦。肖邦的夜曲中有六首写于华沙,剩余的都在巴黎完成。在创作上,肖邦的夜曲有以下几个来源:1、受到Field的作品影响,Field的很多作品也是单乐章,通常左手为分解和谐,右手有大气息的旋律,音乐处理细腻;2、受到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奏鸣曲慢乐章中悠远、亲切、宁静风格的影响;3、受到意大利歌剧中咏叹调的影响,如歌剧曲式的中间部分常富于变化及旋律中悠长气息对肖邦的影响都很大。此外,肖邦和贝里尼还是好朋友,但在肖邦之前就去世了。贝里尼的歌剧朴素无华,且很有情感的深度,这些是肖邦所喜爱的。上述几点是影响肖邦夜曲创作的主要原因。 尽管肖邦早期的夜曲有点像贝里尼的,但后期有成熟的风格。肖邦后来追求情感上的跌宕起伏,音乐中情感的变化和内在冲突。和声语言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丽莎认为贝里尼写不出肖邦的和声,也无法做到诗化的境界。舒曼认为很难看到如此充满诗意的大师,虽然早期装饰的沙龙味浓重,但后期作品具有朴素、单纯、优雅、精致的风格特点。肖邦夜曲很难仅仅用“多愁善感”来形容,因为当中有很深沉的感情内容,同时和对故乡的回忆思念有关系。重要的是忧郁的情绪,这里不是一般的感伤,感情的深度远远超过当时沙龙气息的矫揉造作。在音乐形式上,肖邦虽然左手常采用分解和弦形式,但并不令人乏味,和声语言丰富,旋律精致、细腻、常有很自由的展开,精细的变奏的手法展开旋律,这都是新的特点。 就结构上看,夜曲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采用的是三部性结构,柔美,深沉,具有想像的意味,中部往往掀起感情的波澜,很激动,但也有一个主题唱下来,有的则很复杂,难以进行概括,有的像回旋曲,变奏曲,因此不是用一种范式将其束缚。与其说夜曲中能够看到其他的曲式结构,不如说能从其他作品中看到夜曲的影响,如叙事曲、谐谑曲都能看到夜曲的风格,尤其是在慢乐章中。两部协奏曲的慢乐章或主要部分可以说是夜曲。此外,舒曼艺术歌曲的伴奏受到肖邦的影响,李斯特的“爱之梦”显然也受到肖邦夜曲的影响,无论从格调、织体写法都可以看出,一直到19世纪末,大的交响乐中都能看到肖邦。 在肖邦的夜曲中还有一种具有悲剧性的冲突,有感情激烈表现,似情感的风暴,这在过去的夜曲是没有。于教授选出了两首作品进行讲解,它们不能用优美的夜景来概括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对比性质强烈,包含有戏剧性,表现激情的情感状态。 第一首是op27之1,整体结构布局为:1,28,29,83,84,。该作品中织体的丰满,力度的变化在当时是全新的意识。中间的织体有点像贝多芬。第20小节开始主要是重复,但出现了新的声部,肖邦很少写纯粹复调的作品,但这中间闪烁着很短的复调的样态则出现了新的旋律因素,这也证明肖邦在处理旋律反复是所具有的灵活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从第29小节开始的中部。中部一开始力度为p,但音乐强大的发展到ff,fff的力度。音乐表现出来的往前冲的张力主要是通过和声的手段实现的,E,降A,降e,f,调性不断在游离。65小节进入降D大调,音乐有些振奋,似乎要摆脱前面所笼罩的气氛,而且是很明亮的大调。73小节时转入C大调,远关系转调,后转回升c小调。Coda是升c小调,最后转为升C大调。并使用大节奏的切分音。 另一首作品则是op48之1。该作品彻底摆脱了技术手段,看不到外在、华丽、沙龙趣味的东西,是夜曲中最成熟,分量最重的一首。主题极其朴实无华,充满了悲哀的氛围,中间部分形成对比,进入另一个可能与宗教有关系的意境,旋律进行、和弦写法都类似于圣咏。前一个部分有如客观景色的描绘,后突然进入教堂。该曲更大的价值在于,将严肃悲哀发展为激昂慷慨不能制止的地步,被西方人称为“戏剧性的夜曲”,旋律在反复时性质完全变了,是其夜曲中的一个精品,既是抒情性的,又是戏剧性的,焦虑不安到最后悲愤交加的情绪,有动力。从这首夜曲中可以看到他如何最后摆脱沙龙气息的。 该曲头尾部分曲调没有变化,但织体变了,情绪上有很大的变化。这是一首典型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一个小三部曲式,c小调,中间变为C大调,圣咏,自然音调。最后发展为热情不可抑制地步。此外,该曲的戏剧性还表现在众多的细节上,如69,73,力度迅速由pp,ff。 其后,于教授谈到了肖邦的波兰舞曲。波兰舞曲这种体裁来自于民间,巴赫、贝多芬都曾涉猎过这一体裁的创作,而19世纪末又成为盛行于波兰的音乐体裁。在肖邦之前,波兰舞曲主要局限于一些歌曲,艺术水准不是很高。真正将其推到艺术高峰的是肖邦。肖邦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波兰舞曲,写于10岁。在肖邦的波兰舞曲中,有些没有作品号,有些是死后才出版的。早期的波兰舞曲为华丽风格,后期风格上有一种很强烈的民族精神,豪迈,思乡感情表现得很深刻,艺术技巧表现成熟。体现其对民族深刻的感情非常直接,节奏型、体裁都是波兰,很容易让人理解其中的民族感情。 肖邦的波兰舞曲最重要的特点是,结构一般为三部曲式,且常为复三部,音响的织体非常饱满,和声填充密集,有乐队的效果,追求宏伟的音响。接着,于教授分析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波兰舞曲。 第一首为Op40之2,创作于巴黎,这是肖邦创作最成熟的时期。该曲于1840年出版,华沙大学一位教授对其评价为: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失败的、沦陷的,被奴役的民族的悲剧。音乐中沉重、压抑,又有解脱的欲望和情感。该曲大致结构:第一部分1,55,波罗乃兹的节奏在该部分最后才体现出来;56,100小节第二部分,音乐有向前发展,显得很激动,有过渡的性质,形成一个很痛苦、沉重的情绪,但多少和前后两个部分形成对比;最后是一个非常精练的结束。 肖邦的音乐是很有逻辑的,经过理性的观察能够看成逻辑整体。中间的部分56小节为降A大调,57,58突然变成A大调,造成音乐色彩的突然变化。这种和声的转变在肖邦的音乐中非常常见。59,60小节调性回归。从调性逻辑上看是升G大调。70小节是典型的波罗乃兹节奏,从听觉上难以把握,和民间的波罗乃兹有点距离。中间的中部在情绪上有些提升,显现出力量的转变。中部是三部曲式,中部的中段又有强烈的对比。在100小节中部的旋律还没有陈述完毕,101小节低音旋律就已经出来了,造成旋律的叠置,结构上显得非常精致。 第二首作品为Op44。将贵族和民间的曲子融合在一起,这是本曲最大的特点。该曲结构比较庞大,中间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插部。结构和情感发展的逻辑,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前8小节是引子,从很轻发展到ff。主题为升f小调。从83小节开始音型非常统一,调性在A大调上,这一段中有很多远关系转调,功能和声被削弱。从前面铿锵有力的情绪到这一段音型的转变,在情绪上也造成变化,中间137小节开始的玛祖卡是很慢的速度,表明他的思绪又回到过去,幽静、明朗,更加反衬出两边的情绪。玛祖卡还处在微弱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半音阶的八度,这个过渡很有意思,带有戏剧性,一种已经构思好的,和平的景象又回到严峻的现实中。玛祖卡一个主题出现了四次:127,148,149,187,调性由A转为E,188,206又回到E大调,207小节开始为八度进行,力度加大,调性上为远关系调。该曲表现一种强烈的力量,中间又充满着柔情和思念的内涵。 最后谈及的体裁是玛祖卡。于教授认为肖邦创作的许多玛祖卡都是光辉明朗的,简单的音调,却很生动地表现民间性。但有两首玛祖卡却充满了悲哀的情绪。这说明肖邦即便在这种体裁中,也能将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 其中一首为Op24之2,节奏为玛祖卡,但重音不明显,表现痛苦的心情,速度较慢,带有忧郁的色彩,表现内心痛苦忧郁的心情。 另一首Op68之4,是肖邦和生活告别的心声,有人称为“天鹅之歌”。他的一位好朋友声称这是肖邦灵感最后的结晶,肖邦的生命就是在弹奏玛祖卡当中结束的。另一位诗人说道,这个作品是伟大作品家最后十日的憧憬,证明了他直到最后瞬间都是真诚面对使他痛苦的祖国的土地。该曲中没有很鲜明的旋律,但创作的气氛和作品的整个意境是沉重悲伤的,带有生命临终前的。旋律已经非常微弱,半音和声已经得到运用,有“特里斯坦和弦”,通过每个简短和弦的模进进行转调。从和声上看,这是一个很精致的作品。 在对肖邦音乐进行总体评价时,于教授认为,肖邦的痛苦和哀伤中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情,而且始终没有离开对自己祖国、家园、同胞、亲人、朋友的思念和眷恋。在音乐形式上,肖邦使用了非常大胆的处理手段,使美融为一体。在肖邦的作品中,美不是漂亮,而是精神层面的最高的惆怅、忧伤和遗憾,正是这份“复杂的惆怅”才使人感到美。此外,肖邦的音乐中有浓厚的意境和安宁的气氛,这恰好和中国最高的美学范畴相呼应。 尽管本期讲座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但于润洋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清晰的语言逻辑给所有在场的师生们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于教授从肖邦的生平、创作背景、音乐形式本体、书信及评论资料、肖邦研究成果等方面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肖邦音乐,并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对音乐进行了准确适当的评价。通过讲座活动,不仅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肖邦,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并理解从其灵魂深处婉婉流淌出来的肺腑之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习了音乐学研究中严谨的治学方法,全面深入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为我们今后的音乐学研究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
本文档为【记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届钱仁康学术论坛之“悲情肖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