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2017-10-13 5页 doc 1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月经后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为“经期错后”或“经迟”。一般认为要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者方可诊断。若每次仅延后3~5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此外,青春期月经初潮后1年内,或围绝经期绝经前,周期时有延后,且无其它证候者,亦不作病论。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伴有经量过少,常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精血不足,无以濡养...
[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月经后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为“经期错后”或“经迟”。一般认为要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者方可诊断。若每次仅延后3~5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此外,青春期月经初潮后1年内,或围绝经期绝经前,周期时有延后,且无其它证候者,亦不作病论。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伴有经量过少,常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精血不足,无以濡养胞宫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病史先天不足,初潮来迟,或有感寒饮冷,情志不遂史。 2、症状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延后3~5个月一行,但经期基本正常者。或可伴有经量及经期的异常,一般认为需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3、辅助检查通过BBT测定、阴道细胞学、宫颈黏液结晶等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了解性腺功能。B超检查以了解子宫、卵巢的发育和病变。先天不足者,多有发育不良的体征。 二、中医辨证要点 本病的辩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结合全身证候及苔脉辨其虚、实、寒、热。本病以月经后期错后7天以上,但经期基本正常为辩证要点。 1、一般以后期量多、色黯淡、质清稀、腰酸腿软为肾虚。 2、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悸为血虚。 3、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为虚寒。 4、后期量少、色黯或色块、小腹冷痛拒按为实寒。 5、后期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块、小腹胀而痛为气滞。 本病若伴经量过少,可发展为闭经。临证时应重视经量的变化。 三、鉴别诊断 1、早孕 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不来,应首先排除妊娠。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子宫体增大、变软、宫颈着色;妊娠试验阳性反应,B超盆腔扫描可见子宫腔内有孕囊。月经后期者则无以上现,且停经前多有月经失调病史。 2、月经先后无定期 两者月经周期都不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者,月经时而提前,时而延后1~2 周。本病的月经周期没有提前,只有推后,甚至延后3~5个月一行。 3、妊娠期出血 月经后期伴有阴道流血,量、色、质异于平时,或伴小腹疼痛者,应与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异位妊娠相鉴别。可通过妊娠试验及B超等排出妊娠。 4、虚寒证与实寒证须鉴别 血寒型月经后期有虚寒和实寒之分,临床辨证主要从月经的量、色、质以及临床相关症状着手。虚寒证月经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实寒证月经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调整周期为主,应重在平时。治法应本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虚证治以补肾养血,或温经养血,实证治以活血行滞,理气行滞。虚实夹杂者,分别主次而兼治之。本病属虚属寒者多,不宜过用辛燥及破血之品,以免劫阴伤津或损伤气血。 二、分证论治 月经后期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的改变,延后超过7天,要连续2个周期以上。可伴有经量减少。 、肾虚证 1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淡,质清稀,或带下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治以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方用大补元煎、当归地黄饮。常用药物:如人参、当归、熟地、山茱萸、怀山药、杜仲、枸杞子、怀牛膝、炙甘草等。 若月经量少者,加紫河车、肉苁蓉、丹参养精血以行经;带下量多者,加鹿角霜、金樱子、芡实固涩止带;若月经错后过久者,加肉桂、牛膝以温经活血,引血下行。若肾气不足,日久伤阳,症见腰膝酸冷者,可酌加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等,以温肾阳,强腰膝;带下量多者,酌加鹿角霜、金樱子温肾固摄止带。脾气不足者,加黄芪、升麻、白术。 2、血虚证 主症: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空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治以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方药:常用大补元煎、人参养荣汤。常用药物:如人参、怀山药。、甘草、当归、熟地、枸杞、山萸肉、杜仲、五味子等。 若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者,去当归,酌加白术、扁豆、砂仁,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力;心悸少寐者,加远志、五味子,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如血虚阴亏,兼潮热、盗汗、心烦者,加女贞子、墨旱莲、地骨皮,以养阴清虚热。若月经过少者,去五味子,加丹参、鸡血藤;若经行小腹隐隐作痛者,重用白芍,加阿胶、香附。 3、虚寒证 主症:月经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小腹隐痛、喜暖喜按,面色晄白, 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脉沉无力。 治法:治以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方药:常用方剂为金匮温经汤或艾附暖宫丸或大营煎。常用药物:如生地、川芎、芍药、阿胶、丹参、桂枝、肉桂、黄芪、人参、白术、红枣、甘草、牛膝等若阳虚甚,症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者,酌加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等,以温肾助阳;若经行小腹痛者,加巴戟天、小茴香、香附。 4、湿寒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治法:治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方药:常用温经汤。常用药物:如桂枝、茯苓、高良姜、当归、熟地、阿胶、红花、莪术附子、白术、胡椒、小茴香等。 若经量过多,则去莪术、牛膝活血祛瘀之品,酌加炮姜、艾叶炭以温经止血;若腹痛据按,时下血块者,加蒲黄、五灵脂以化瘀止痛。若经行腹痛,气滞明显者,加香附、乌药、延胡索,以散寒行滞止痛;若月经过少者,加丹参、益母草、鸡血藤,以养血活血调经。 5、气滞证 主症:月经周期延后、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或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数者。 治法:治以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方药:常用方剂为乌药汤。常用药物:如香附、乌药、延胡索、川楝子、川芎、广郁金等。 若经量过少者,加鸡血藤、丹参、川芎,以活血调经;若小腹胀痛甚者,加获术、延胡索,以理气行滞止痛;胸胁、乳房胀痛明显者,酌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王不留行,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止痛;若月经量多,色红,心烦者,为肝郁化火,行经期酌加茜草炭、地榆、焦扼子,以清热止血。 6、痰湿证 主症: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豁,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治以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方药:方用芎归二陈汤。常用药物:如川芎、当归、青陈皮、半夏、瓜萎、苍白术、茯苓等。 若脾虚食少,神倦乏力者,加人参、白术;脘闷呕恶者,加砂仁、枳壳;白带量多者,加苍术、车前子。
/
本文档为【[探析]月经前期(月经延后)的辨证要点及辨证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