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合唱校本教材

合唱校本教材

2017-11-15 42页 doc 300KB 6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合唱校本教材合唱校本教材 石梁小学合唱校本课程—— 优美的童声 黄岛区石梁小学 2016年3月 --《合唱?序言》 合唱是一门群体的艺术,,它讲究人声音响的融合性,对各声部音准、音色和音量上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优秀的合唱歌曲可以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们的成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合唱艺术还可以教给孩子什么是美,如何追求美,表现美。提升孩子们在艺术方面的修养,提高他们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以及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相互尊重、协同合作的良好品质。 小时侯,一首喜爱的合唱歌曲,其美妙的旋律、丰满的和声及丰...
合唱校本教材
合唱校本教材 石梁小学合唱校本课程—— 优美的童声 黄岛区石梁小学 2016年3月 --《合唱?序言》 合唱是一门群体的艺术,,它讲究人声音响的融合性,对各声部音准、音色和音量上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优秀的合唱歌曲可以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他们的成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合唱艺术还可以教给孩子什么是美,如何追求美,表现美。提升孩子们在艺术方面的修养,提高他们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以及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相互尊重、协同合作的良好品质。 小时侯,一首喜爱的合唱歌曲,其美妙的旋律、丰满的和声及丰富的音色,经常萦绕耳边,多时不去;长大了,再唱起学生时代的合唱歌曲,能够唤起孩子美好的记忆,回到多彩的学生时代。 为我校学生编写一本《合唱教程》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作为一名合唱教师,我的心情由衷地 高兴。于是结合自己工作几年来 的实践,尝试着编写了这本最初 级的合唱基础教程。在编写过程 中,我仔细阅读了平时训练时用 到的籍《童声合唱训练学》(杨 鸿年著)、《声乐教学笔记》、 《歌唱与声音训练》、及《中小 学合唱实践教程》(钟维国著) 及大学时自己的学习笔记,提炼出其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与方法,结合自己的演唱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及解决的方法,力求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引导学生们少走弯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进步。希望这本薄薄的书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合唱的入门教材,让歌唱伴随他们的一生~ 目录 一、校本课程纲要????????? 1 二、合唱的历史 ????????? 3 三、指挥的基本知识????????? 5 四、合唱的演唱基本要求?????? 21 五、音准的训练 ????????? 25 六、合唱排练 ????????? 32 七、合唱排练 ????????? 34 八、合唱排练 ????????? 35 《合唱》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合唱 课程类型:艺术类 课程资源:自编 主编教师:张瑞雪 主审核员:董本敬 审核教师:苏德志,宋丹丹,王淑云,朱峰 学习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周1课时,共15课时 一、 课程背景: 1、教师和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对歌唱的向往; 2、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 3、教师的深入研究和学习; 4、学校提供了专门的合唱教室。 综合上述条件,成功开设了合唱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通过学习合唱,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亲身参与合唱音乐的过程中喜欢音乐,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繁荣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对各不相同的音色特点且又未受过合唱训练的同学,做到集体的声音和谐统一,融于一体,最终达到“合”的境界。同时在 歌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激发、振奋同学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友谊。 (三)、通过学习合唱,学生能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三、学生对象 热爱合唱艺术,具有一定的音准节奏,嗓音甜美的学生进行训练.学生人数大概20人。 四、课程实施时间:(14周,27课时) 五、课程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其中还包括了声音训练、音准、节奏、听音等多种因素。 难点:掌握科学发声技巧即歌唱技巧的(或称发声方法)与合唱技巧(或称合唱与指挥的配合)为主的基本训练。 六、课程安排: (一)、介绍合唱,欣赏合唱 (二)、指挥的训练 (三)、合唱队的组成、合唱的声音训练。好的合唱音质是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兴奋的歌唱状态和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张开两指大的口形,抬高软腭,以半打哈气的状态进行发声。具体做法:1、 起声训练;2、高位置训练;3、头腔共鸣训练;4、扩展音域训练;5、流畅性训练;6、顿音训练;7、连音训练;8、和弦听唱训练等。 (四)、合唱的音准、节奏的训练。其中包括三个具体条件:“音色”、“音量”、“音准”。主要训练进行为:1、有控制的歌唱;2、恰当处理合唱的层次关系;3、培养学生合唱意识的形成;4、经常做无伴奏的合唱练习等。 (五)、合唱歌曲选材。歌唱《感恩的心》、《同一首歌》. (六)、合唱歌曲的选材。主要求旋律的流畅性和和声的简洁性。 实施建议: 在每一个学期中都将给学生多次艺术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其展示自我的才能,使学其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七、课程评价 指导思想:课程评价从促进学生发展入手,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 评价类型:日常学生评价、阶段性学生评价、期末或学生参加演出评价。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主要评价等级:“真棒~”“还行~”“加油~” 具体评价文案: (一)日常学生评价 1.课堂学习:通过学生学习态度,课内表现和反映,随机打分记下平时成绩。 2.平时歌唱作品表现:根据课内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给出成绩,随机评分。 (二)阶段性评价 1.小组评价,评出组内优胜者。 2.定期进行歌曲作品展示比赛 (三)学生期末评价 评价分四部分,自评部分、互评部分、师评部分、家长评部分。 自评部分:20分(自我评价,为自己的作品打分); 互评部分:20分(同伴之间互相打分); 教师评价部分:30分; 家长评部分:30分 第一课时 一:合唱的历史: 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到处可见它留下的印迹。外国合唱音乐历史起码有500――700多年,从15世纪就有了。 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故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中国合唱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 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沈心工、李淑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1927年,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 第三期,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专业技法)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 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50―60年代是辉煌期,50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歌》;70年代有政治合唱。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最近20 年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突破,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一的《祖国母亲》等等大量合唱作品。 二:合唱的魅力: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无论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还 是用于歌剧、戏剧、电影、电视以及专门音乐会和群众文娱活动都仍保 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而不失其光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合唱便于施行,易于接受--- 合唱比其它音乐表演艺术,特别是器乐来说,更易于掌握、更易被人接受。合唱队员的“乐器”就是自己的嗓子。只要有简单的条件,如场地、伴奏,就可以开始排练。合唱队的人数伸缩性大,少则十来人,多则数百人以至千人都可以容纳,适应性强,容易推广。 此外,由于合唱是声乐艺术,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均是由人声表达,故对音乐的感情表现较乐器更为直接,加上大部分合唱都有歌词,是很易被人接受的。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合唱团已有数千个,每年的歌咏活动,合唱比赛,都吸引无数的热衷者参加。合唱振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烈的感染力量,以及便于组织,雅俗共赏的优点,都是其它音乐表演艺术无法相比的。 (二):合唱宜于培养和发展音乐素质 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其中每个声部都接触到音乐的旋律、和声,这对于训练音乐的基本能力如:音准、节奏有很大的帮助;此外,置身于合唱队中,不但要演唱自己的声部,还要兼顾其它声部以协调自身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参加合唱对于训练音乐的复杂能力如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对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控制能力,以及利用对各种音乐风格,作家的了解来培养和发展音乐感。都有极大的好处。因 而,合唱在音乐教育中,一直具有特殊的功用。 (三)参加合唱既是音乐创造,又是音乐欣赏 古今中外五光十色的合唱作品,是音乐文化的结晶,它们的形式美、内容美,必然要通过演唱才能反映出来。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队员们要运用理性、感性知识去解决一系列技术的和艺术的问题,在理解了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在这一层次上,每个声部的队员必然受到音乐整体的熏陶,这种深入到音乐内部的音乐“欣赏”是与听众完全不同的。并且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由于受到台上、台下演出气氛的影响,感情的起伏也较为剧烈,在这样的“动人心弦”的环境里,演员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心灵的境界常常同音乐一起得到升华。因此一次好的排练或者是演出,往往成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所以,许多人宁愿牺牲休息时间,也要去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这正是参加合唱“身临其境”进行创造和欣赏的双重趣味的吸引。 第二课时 合唱简介: 合唱这种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演唱,但它同齐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合唱中也常出现几个声部的齐唱,但合唱却不以齐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齐唱在合唱中,仅仅是对多声部的合唱起衬托和对比的作用。 合唱的“合”字,带有拼、凑、结合的意思,因此合唱具有不同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所以,最简单的合唱也起码有两个声部。 此外,合唱又与独唱、重唱相区别。一般来说,合唱的人数不能低于12人,这样,如果是四部合唱,每个声部可以有三个人参加,这样仍然可以形成声部的特点,人数太少就有可能同重唱的形式混淆。 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分为两类,即是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 童声合唱是由同类的人声组成,它包括三种形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混声合唱由女声与男声声部组成,其基本声部是高声部与低声部。一般的混声合唱都有四个声部,即: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也有全部由童声(代替女声)与男声组成的混声合唱。 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无伴奏的合唱是纯声乐的艺术,难度大,最能显示出人声的表现力,它往往体现出一个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欣赏合唱: 1、童声合唱《我们的田野》 词:管桦 曲:张文纲 作曲家张文纲1939年在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声乐和作曲理论,1943年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解放后先后在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创作。《我们的田野》是他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合唱曲,原是儿童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因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而又成为一首独立的抒情独唱曲。几十年来,它始终被公认为儿童喜爱,至今传唱不衰。 歌词本身是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就像一幅清新的水彩画。这首仅以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采用连环式的旋律发展手法,即使音乐素材简练,又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叹语气,仿佛在赞叹。全曲旋律起伏较大与所表现的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浪、翱翔的雄鹰等形象十分吻合。合唱声部用哼鸣烘托,跌宕回旋,令人深感祖国一望无垠的广阔田野一派勃勃生机。 1、 无伴奏合唱 《伏尔加船夫曲》 这部作品原为俄罗斯民歌,后改为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歌曲以“嘿哟吭”的劳动节奏为基调展开。经过三次不同的声部 变化达到高潮后,又用不同的声部组合把第一个四小节重复四次 并减弱下来,留下男低音唱完尾声。这个结构pp,p, mf,f, ff,mf,p,pp的力度相结合,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幅船夫在伏 尔加河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第三课时 指挥的基本知识 (一):指挥的职责、要求与条件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艺术的指导者。指挥者的职责是不断学习,掌握纯熟的指挥技术。在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图式与动作相结合,音乐作品处理与排练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体现在舞台上。 指挥的要求:简单的讲,可用“省”“准”“美”三个字概括。“省”是指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的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语气。“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既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美” 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因为指挥不同于导演,导演是导完戏即可下台看戏。指挥既承担着导演的任务,又扮演着演员的角色,所以他的一切形体与指挥动作都要注意美观。但是必须说明,姿势美与不美,关键在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一切从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掌握好准确的指挥图式,将动作变为下意识的用心投入,它的感染力就强,用外在的手法去指挥 ,必然会产生许多弊病,不会有好的效果。 指挥应具备的条件,一是乐感特别是节奏感,二是耳朵听音的敏感。在合排中多声部、多层次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音乐的发展变化、音乐的曲式结构、 调性布局、音响层次对比及作品的风格,演唱、演奏的合作等方面的问题,都要通过听觉去发现和改进。所以,平时要多欣赏比自己指挥水平高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提高听辨水平,增强指挥的全面修养。 (二):指挥的基本动作与姿势 在合唱指挥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合唱指挥基本姿势是非常重 要的,双手的动作是最主要的指挥手段,在运用这一指挥手段指挥合唱 作品时,双手的动作要能够做到又紧又松、有收有放。但往往刚开始进 行学习的学生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原因有三: 第一,手腕的控制力量过于僵硬不够灵活放松。 第二,手臂的控制力量过于收紧而不伸展。 第三,双脚站立的姿势过于放松而不紧张。 这三点就导致了学生在练习指挥动作过程中随意性过大,点线不够清晰,图式不够清楚,身体的晃动程度过大,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左右摇晃、弯腰曲背等不良指挥习惯。要想克服以上这三点,就要找到这三点之间放松与紧张的平衡状态,力求在练习指挥动作中做到放松、自然、落落大方。 1、腕、手臂、双脚站立放松与紧张的关系 ?. 手腕的放松。双手的动作在合唱指挥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指挥手段。因为手的动作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和富于表现各种情感的,能够给人以真实、细致和直接的感受,因此指挥的手势及动作漂亮,则会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享受。在进行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主要是运用手腕与小臂运动,从细节上划分起来手腕、手掌、手指、小臂、肘 部、大臂、肩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主要起主导作用的是手掌。但在指挥过程中只要是举起手来,无论手的动作是在动作中还是不在动作中,手的姿势都应使手背略高于手腕,以支持手掌及手背。在指挥过程中手型应该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姿势,指挥时手型的状态应该是无名指、中指、小指略微张开,大拇指、食指要保持稍微弯曲的动作,大拇指后面的手掌面应尽力与手腕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小拇指、中指、无名指后面的手掌面应尽可能地再抬高一些,与大拇指后面的手掌面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各手指自然弯曲的程度,与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状态几乎相同,在进行合唱指挥基本姿势的练习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每个手指的关节都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表现形式上手的语言是相当丰富的,食指稍微突出而五指稍微分开,可使指挥的动作相对放松,这种指挥动作多用于情感较为抒情的合唱作品。如:《黄水谣》,此曲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为女声二部合唱或是混声四部合唱,原稿为齐唱,是一首具有歌谣式的A+B+A’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合唱作品。前奏部分的旋律宽广、优美而又流畅,展现了黄河两岸人民丰衣足食的美好景象;应注意用较为明亮的音色和欢快的情绪来进行演奏。在指挥这个部分时应注意将音乐放在手掌的中心,用这个手掌心的点来带动手的指挥状态,使音乐能在手上流动。 节奏较为中速、慢速的合唱作品如:《可爱的家》,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在一起,而五指稍稍分开放平,这种指挥动作多用于音乐较为轻快、连贯性强的合唱作品。 如:《阿拉木汗》。是作曲家谢功成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作品。此曲为单三部的曲式结构,图式:A+B+A’。 谱例1: 前奏部分的力度术语为强,要求进入时要轻快同时连贯性要强,律动感要分明,而很明显的节奏感则给人以热烈而又欢腾的舞蹈感受。在指挥这个部分时应注意将音乐放在手腕处,用这个手腕处的点来带动手的指挥状态,使音乐能在手的语言运用上给出轻快而又富有动感的、带有跳跃性的舞蹈般的感觉。 在练习击拍的过程中,手腕的放松是非常重要的,手腕如果不放松,就会造成手指不必要的紧张,也因此会影响指挥动作的美观、大方和感情的表达。在指挥过程中,当手腕放松时向上击拍,则手掌的动作也随之向上,而向下击拍时,则手掌的动作也随之向下。所以在指挥中只有保持放松状态,才能使指挥动作表现得美观而又落落大方。 ?. 手臂的放松。指挥时两手挥动的方向多为上下、左右挥动,因为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因此手臂在向下挥动时不宜过于用力,应保持松弛状态自然下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与效果。当手臂在很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击拍动作时,会感觉到到达“拍点”后双手会自然地反弹回来,不是非常用力反而会出现一个好的效果。在学习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的放松有助于指挥动作的灵活多样,也可以得到指挥动作的线条美,更可以做持久的指挥动作而感觉不到累。但在指 挥动作中的放松是指不要僵硬,而并非绝对放松,因此作为一名指挥者在指挥的过程中应是集中而有理智的,思想上始终不能松劲。 手臂的放松与紧张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肩部的放松与紧张状态而造成的。在指挥动作中肩部如果不放松而又抬得过高,势必会影响手腕、手掌的放松,在视觉效果上则给人以极不雅观和不稳定之感。 ?. 双脚站立的放松。双脚站立的姿势不宜用“立正”或者“八字”的姿势站立,这样很容易使身体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工作,最好的姿势应是两脚稍为分开一些,同时一脚稍微往前一些一脚稍微往后一些,这样两脚可以平均用力,也能使身体非常放松,无论站多长时间排练,双脚都不会感到非常疲劳,同时也会很好地完成指挥动作。 2、“拍点”击拍时的准确性 合唱指挥动作要想达到准确、放松、美观大方的状态,首先应掌握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养成在每一次击拍时都要击拍在“拍点”上的习惯和技巧,因为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每一拍都是从“拍点”开始,这就要求合唱指挥在音乐开始时就能很准确地将这一点做出来;其次要能很松弛地完成“拍点”击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手腕关节的运用自始至终要保持手掌略微朝上、手心向下的手形状,要在击拍过程中能够感觉到手腕关节不支持时,手腕下坠,立刻再反射弹回来的感觉,这个下坠与反射弹回来的瞬间即是“拍点”完成的过程。 音乐在表现过程中每一拍的击拍点都是从强到弱的一个循环过程,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练习“拍点”击拍过程中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自始至终每一拍的拍子都要从“拍点”开始而不是从开始击拍时的起 点开始。在起拍的瞬间要根据作品所给出的速度力求“拍点”到位,图式清晰准确,只有这样音乐才能在进行过程中准确无误而又严格按作品所给出的速度来进行的。如果指挥在击拍过程中没有“拍点”的产生,那么合唱队员对拍子的感觉很可能就会非常模糊而不清晰,表现作品时也一定会出现前后参差不齐的现象,那将会导致合唱队在进入时必然是十分混乱的。因此要想准确地表现“拍点”,首先是在于手腕关节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手掌要注意平放、手心略微向上,手腕关节要支持才能准确地表现这一动作。当手腕关节放弃支持时,手腕会立刻下坠,同时立刻再反射弹上来,在这下坠与反射弹上来的瞬间,也就是“拍点”完成的过程。如果在下坠与反射的过程中出现了时间上的差距,那就无法形成点,当然也就不能称为“拍点”。所以这就要求指挥在指挥过程中每一拍的击拍都必须要有“拍点”的存在,每一位从事指挥专业的指挥都应具备强烈的节奏、节拍感和内在的律动关系,只有这样当运用手的语言与合唱队员进行交流时既能充分地表达作品,也同时能够使合唱队员清晰而又准确地接受所给出的节奏、节拍感,使合唱队员在演唱合唱作品时能够充分而又十分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表现合唱的节奏、节拍感。 3、合唱指挥动作的协调性 在指挥过程中手上动作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双手要有合作动作,也要有分工动作。刚开始学习指挥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运用双手来进行练习,因此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清楚双手对称的动作也只是指挥动作其中的一种类型。在指挥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的 运用,既会很单调同时也会感到非常乏味,也不能很好地运用指挥语言来充分表现作品,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双手动作的发挥,更不能充分表达自己所要追求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双手协调性的重要性向学生解释清楚,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双手而完成更多的任务,拓展指挥的手段,求得更好的音乐表现空间。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最为基本的指挥动作和基本图式以后要尽快进入双手分工的学习过程,要掌握好双手既要有合作动作,也要有分工动作;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分工协作这样一种协调性,这对于能否很好运用指挥语言和准确掌握指挥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指挥动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达到指挥中的协调性,要力求在指挥动作上追求简洁、准确、美观,要通过简练而又非常大方的动作使合唱队员清楚和明白指挥的用意,以及所要表达音乐作品思想内涵及演唱感情的运用。 作为一名指挥者,应该追求的是对音乐作品思想内容表达有益的指挥动作和美观大方、放松、准确无误的“拍点”击拍动作。要清楚一名优秀的指挥者不是靠过多的粉饰性的动作、过于华丽的不切实际的和矫揉造作的外型来指挥作品的,而应在注重其自身音乐修养、文化修养上,不断提高和完善指挥动作,只有在完全放松自我的前提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指挥当中去。 第四课时 指挥图解 1、各种拍子的图解: 二拍子(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 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 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 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三拍子(3/2、3/4、3/8),强拍,弱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 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 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 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第五课时 四拍子(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第一拍强拍,两手应保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 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能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 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第六课时 六拍子(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 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 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 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六拍弱拍,顺着第五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 准备~预示和起拍: 请在前奏中把握好节拍,在将要开始的时候把手先端起来,摆好位置,大家一起集中注意力——是为“提示”:“喘口气~准备开唱啦~第一个动作往往太突然而使合唱队措手不及,那么我们需要在正式拍节之前加一个小小的提示动作——预示拍。 所谓预示拍,通常是在第一个音符的前半拍,正式动作的前半口气,向正式动作的相反方向先小小的划一下。比如第一个动作向右, 那么预示拍就是向左先漂移一下下,然后“反射出”第一个正式动作——专业术语叫起拍。 合唱开始需要起拍,如果中间有间奏分割成两个段落,那么需要收拍并在下一个段落再次起拍。准备的时间不是很严格要求,如果大家反应都不灵敏的话,能抓好节拍达到预示的目的就行,还有要练习熟,别有人在预示拍就神经过敏抢唱了…… 起拍又分强起与弱起大多数歌曲是强起拍,也就是真的像图上说明的“第一拍,强”,那么毫无疑问要从第一拍的动作开打,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一定能漂亮地收束回来~ 而有些曲子我们将遭遇所谓“不完全小节”,第一拍不是强~如果还从第一拍动作开始打,那么一小节结束后发现:没收回来。例如《国际歌》,如果第一个动作先向强拍(外)打的话,请注意“奴……隶……受苦的……人”字,看看您的手在哪里, 这样的歌曲由于是“弱起”,就不能先做强拍动作。例如《国际歌》,预示拍向外,先向内走第二个点作为第一个动作,就是“弱起拍”。那么一小节后,就找回来了。“受苦的人”,手在里边,就对了。 第七课时 一、合唱队的组成 1、合唱队的声部划分 合唱的最基本单位的声部。合唱声部是指具有大致相同的音区与音色的合唱者的分组。多声部的演唱是合唱的特点。因此,组成合唱队,就是建立相应的声部。最常见的声部组建是以四个声部为基础,即: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 2、合唱的队形 ?合唱队的队形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但一般有以下形式。 男高 , 男低 女高 , 女低 ?以舞台造型为主的队形 又称“站位合唱”。各声部无固定位置,用扩音设备调整音色、音量的平衡。以艺术造型为主。 ?在人员音准较好的情况下的队形 男高 , 男低 , 男高 , 男低 女高 , 女低 , 女高 , 女低 二、合唱的演唱基本要求 1、姿势 合唱的训练一般采用坐姿。由于合唱靠呼吸发声,在训练中,胸、腹、声带有较大的运动量。故必须用上身正直、浅坐的姿势。 身体坐在凳子三分之二的部位,体味微向前顷,不能靠在椅子的靠背上。两脚平放地面,两眼平视,稍提眉,略带笑容以便脸肌上提。全身自然放松,但应该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以便随时能做出歌唱的一系列动作。 2、呼吸 合唱必须有统一呼吸的时间与呼吸的方式。呼吸时间的统一是指每个人呼吸的起点一致,以形成准确整齐的起声。呼吸方式的统一是指采用“慢吸慢吐”、“快吸慢吐”、“快吸快吐”等不同呼吸方式的统一,以求得起声上的一致和情绪上的统一。 要做到呼吸的统一,除掌握各种呼吸方式外,看指挥是很重要的。指挥的起拍手势往往可预示出呼吸方式,呼吸方式上的正确与一致是表达音乐的前提,因此呼吸的统一同歌唱的统一联系起来进行要求。 3、其他问题 无论是平时的排练,或是彩排和正式的演出,合唱队的纪律十分重要。合唱艺术是集体共同创造的艺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协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人认为已经会唱自己的声部,就不按时参加排练,或者在排练中不认真积极地与指挥配合,结果在演出中跟不上集体甚至出现“放炮”现象。 总之,合唱是一个整体。大到突出的声音、表情、姿态,小到衣服穿戴、纽扣,都有可能极大地影响整体。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艺术创造的热情与主动精神,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问题。只 有当合唱团成为一个有严密纪律的、团结而和谐的整体,才有可 能表现出真正的艺术。 第八课时 合唱的声音训练 1、合唱训练对演唱者的作用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乐艺术,是用个别成员声音的组合及集体的音响声音发出的总和来表达艺术的形象塑造。古人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由此可见,人的声音所表达的感染力是如此的强烈和丰富。 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嗓音在集体的合唱队中能协调和控制并达到统一的共性。在音量、音色、音准上能把握自如,将声音的美在瞬间传达给听众。这需要多方位的音乐综合训练过程。 合唱训练包括了和声、复调、音色、音量、音准、气吸、吐字、声音共鸣、强弱的控制、动与静、纵与横、连与跳、松与紧、刚与柔、快与慢、起与收的统一训练。它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和综合艺术修养培训。因此,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对独唱演员要求更高。 在训练演唱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中,我们不但能了解和掌握音乐创作的风格,也能从中了解到音乐的文化特点、风土人情及音 乐创作的艺术手段。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潜在艺术造型,往往会给人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潜移默化对音乐修养的提高。对于合唱训练每个指挥都会有他的不同的侧重点,也是因人而异,因队而异。在十几年的对少儿与成人合唱训练过程中,笔者粗浅地总结了几点合唱声音训练的手段,有如下几点: 2、歌唱的状态 歌唱的状态是打开声音通道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和面部肌肉往往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而在歌唱中,我们要求是有准备的、积极的、内紧外松的歌唱状态。头腔、胸腔、口腔、鼻腔都呈一种向外膨胀的兴奋和积极的状态。我们把它比作是哭泣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的哭泣。声音仿佛是从眼睛里流淌出来,上唇和脸颊的笑肌都要积极地向上提起,把打哈欠的瞬间状态保持下来。让你的脸与骨骼之间充满“空间”,这就是美声唱法所讲的“面罩”。另外歌唱的兴奋状态直接影响着声音共鸣的位置、音色的明暗与质量。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做到自身腔体的积极与兴奋歌唱状态,也直接影响着合唱队声音的整体发挥和演唱的质量。 3、歌唱时的站立姿势 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而是在歌唱站立时,它必须要作到一种“对抗”,包括身体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抗,即胸与背的对抗,臂部与小腹的对抗,脊椎的直立,腰胸的直立,声音与气吸的对抗等。 这些都是要在一种积极兴奋、内紧外松的自然状态下去完成的。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肌肉的对抗,外表则是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美好的声音和较好的呼吸都来自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因为有了对抗才能找到支点和重心。 4、气吸的掌握与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命脉,呼吸与起音、触音、音量、音色、音质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每个人的生理器官部位有大小不同的差异,但正确的歌唱方法是能解决共同存在的弊病和调整声音的不统一。离开了呼吸就无从发声,无正确的发声就不会有正确的声音高位置共鸣。 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无需做任何准备工作的。由于歌唱有了乐句的长短,所以需要的气量相对就要更充足更深,需要一种胸腔肋骨的扩张,后背的腰腹的扩张。歌唱时多用急吸缓呼,我们要想刹那间把气量吸深吸足,一定要学会用状态吸气,不要张嘴大口吸气,吐净前一句,刹那吸进下口气,排气与呼吸是在同一时间里,用歌唱的状态去呼吸,少用嘴多用鼻子,呼吸时鼻梁仿佛长在鼻子外面,所有的发声起音是在状态里同时前后完成,我们可以把吸气分为以下几步: ?.呼吸要在一种前后、上下对抗的状态下去完成。呼吸要随着音乐作用的快慢、力度、强弱而变化调整。 ?.呼吸在歌唱的音乐时值里,呼吸时要眉骨向上鼻梁向外鼻尖 向下。吸气时喉头放松下沉,就像张开嘴喝水前的动作尽量用鼻子吸气。声带要有阻气作用。 ?.吸气时不易过满,即深不是满,足不是撑。声音与气吸同时走动循环,气向下声向上。 ?.吐干净前一句,才能更深地吸进下一句,而不至于把气吸得太浅,形成不良的循环。 ?.合唱队员要在指挥的统一乐句与气口上呼吸来控制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轻重缓急。 第九课时 呼吸练习: A:慢吸慢吐练习 要点:吸气时小腹两侧向外扩张,气要尽量吸满,发s时要均匀,保持时间越长越好。 ‖:,–––,,–––,,–––,,––– :‖ S„„„„„„„„„„„„„„„ B:慢吸慢吐练习(也可用快吸慢吐来练习) ‖:,–––:‖ u„„„„ a„„„„ C:快吸慢吐练习 ‖:, , , ,„„,,–––:‖ u„„„„„„„„ u a„„„„„„„„ a 要点:母音正确,由慢到快;腹部有弹性收缩,随速度加快而加快收缩频率。 D:快吸快吐练习 ‖:, , , ,,, , , ,:‖ u„„„„„„„„„„„„„„ a„„„„„„„„„„„„„„ 要点:母音正确,每小节将气息用完,快速吸气唱下一小节,重 音突出。 E:快吸快吐练习 ‖:, O ,, O ,, O ,, O :‖ u u u u 要点:每个u音将气用完,吸气迅速。 5、合唱歌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完美的合唱总是以清晰、动人的音乐语言作为重要标志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合唱队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以共性为基础的,集体的和声音响是所有个别成员声音的总和。而这个共性的基础是以把握吐字和咬字的统一和语音的音素来决定的。歌唱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是语言的美化与夸张。 中国字的汉语发音单位是:音节、音素——声母与五音——介母、韵母与四呼——归韵、混合韵母与收声。我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发音的规律和特征,才能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我们通常把汉字的发音在歌唱中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声、保持、收声。字头是声母为起声,字腹为韵母保持,字尾为收声。声母又分为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这五个部位叫做“五音”,我们要通过“五音”将单字的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通过“开、齐、撮、合”“四呼”着力,将单字的韵母吐出来,所以,咬字指声母,而吐字指韵母。在歌唱时我们要做到“说声母,唱韵母”,虽然声母不能发出乐音,但在开口发声时我们必须要做到用韵母的发 声形态和口腔状态瞬间送出声母来,声母的发音状态保持在韵母中。声母就像一把钳子,韵母就好比一个被钳子夹住的葡萄,既不能把葡萄咬破,又不能让它掉下,所以,我们唱声母要做到准而紧,韵母做到长而润,收声做到齐而清。而归韵时口腔的韵母状态不能关闭。做到瞬间字头,保持字腹,短收字尾。由于中国的汉字太复杂,在训练时我们把它简化为:1.宽母音窄唱,如“啊”“花”“妈”“沙”“搭”等。2.窄母音宽唱,如“依”“七”“哩”“米”“于”等。3.扁母音圆唱,如“编”“偏”“天”“烟”“尖”等。4.横母音竖唱,如“山”“俺”“满”“班”“婵”等。5.后母音前唱,如“喔”“波”“国”“播”“卓”等。6.前母音后唱,如“擦”“洒”“塞”“思”等。7.唱低音想眉头。唱高音想脚下(即低音高位置唱,高音低气息唱),无论是前后、横扁宽窄的母音和子音一定要归位在头腔面罩里。 第十课时 合唱发声的触音 触音即起音,就好比弹钢琴的触键,它关系到在瞬间发出声音的深浅、力度、音色和声音的位置。歌唱开口一定是要吸气的,而气息的深浅适度是靠你的意会来控制,我们把这一瞬间比作“穿针引线”,字先想到位,声音才能唱到位,否则就是“穿大麻绳”,声音就会粗制滥造。所以深呼吸和扩张是要有度的,否则会导致声音的僵化。歌唱者在进气的刹那首先是应该把体内的气吸排掉,只有吐干净才能吸深,在呼吸正常有控制的循环下,起音才能在正确的位置。在我们触音的一瞬间,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歌唱的状态,好的吐字咬字和高位置的共鸣都是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内紧外松良性的呼吸循环下而产生的。我们可做哼鸣的练习。哼鸣产生于面罩的高位置,我们不妨把所有的字头都要放在哼鸣的位置上去触音,这样可以让你放松喉头。触音要做到以下几点:1.音在高位、气在底点。气息“点地”,声音“点天”。2.笑肌上提、拉起上唇呈一线,字聚焦点。3.叹气触音、打开牙关。“纳米”点字、气声流动、自如循环。4.音走上像“风筝”,气走下像牵着“风筝”的“绳线”。 5.咬紧声母,速推韵母。“笑掐”字音,“哭吐”母音。细腻精致,不留痕点。 以上我们所强调的都是一种状态,歌唱是在状态下产生对抗支点的,没有对抗,声音就没有支点,就会发空、发虚、发暗、发白没有根基。生活中对抗的作用很多,如起跳,搬重物等。所以体会对抗的支点对每个合唱队员的发声尤为重要。 一切良好的素质都起源于基础的训练和提高,好的合唱艺术在于你对音乐作品的控制和把握, 更重要的还有每个队员的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好的听觉能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所以,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尤为重要。声音是基础,但绝不是全部,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在其他方面的逐步提高,才能使合唱艺术达到更完美。 第十一课时 合唱训练 一、音准的训练 没有每个合唱成员的音准,就谈不上声部的统一,没有声部的统一,也就谈不上声音的协和,谈不上音色的透明性,更谈不上感情的表现。欧洲自古以来,训练唱诗班成员的每一项要求,是要进行好几年十分严格的视唱练习。他们即使在练声或唱练声曲时,也不用乐器帮助,只是开始时定一个音高,唱完之后再对一下音。可见音准的重要性。 我们的学生视唱能力较差,有多数音准不好。有的学生音不准不敢唱,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音不准,还大声唱,结果把其他音不稳的人也拐跑了。根据学生的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强调加强音准练习,每次上课都要进行音阶、半音阶练习,各种音程的训练。在唱合唱曲谱时,先分声部练,每一遍都及时纠正不准的音和节奏。练熟之后,几个声部合唱时,就一团糟了,学生们一听其它的声部,自己的音就唱不准确了,害怕其它声部的干扰,各自就大声唱各自的声部,结果声音极不协和、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让学生用哼鸣视唱各自的声部,让学生不但唱准自己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听其它的声部,这样声音才能协和,音量才能平衡。搭上合唱的架子之后,再分别轻声用“u”、“a”来代替唱名视唱曲谱。经过这样反复视唱,即不乏味,又能加强熟练程度,直到能背唱曲谱。同时又能感受合唱的立体效果,并用自己的声音发出美妙的和声。逐渐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能 在互相配合中得出一点体会;合唱不仅要唱,而且还要听,这样才能配合默契。默契的关键不是在“唱”,而是在“听”。不仅要听本声部,还要听其它声部(尤其是内声部),不仅听音准,还要听音量平衡和音色协和,在听中使他们认识到会听才会默契,才能掌握歌曲进行的内在节奏感,才会有乐曲的整体感,才会更好地突出声部的音色对比和音型特点。 二、歌唱的起音 在合唱教学中,每节课的发声练习,不能当成一种形式,要指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正确的呼吸。首先,起音就要正确。因为起音是良好发声的基础,是调整气息,及喉头状态以及集中共鸣的最基本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发声练习或唱歌曲时,起音总是参差不齐,这是由多种不正确的发声方法所至。我把这种现象和原因讲述给学生。有的学生在唱合唱时,起音显得很笨拙,出现上滑音,这是因为舌根及喉头下压得过低,声门开得过大造成的;有的学生起音很窄,而且发干,这是挤着嗓子唱的,喉头上提,音色虽然明亮,但气息不通畅;有的学生起音无力,缺乏光彩,而且容易偏低,这是气息不够有力;有的学生起音粗糙、生硬,这是气息过猛冲击……这些种种不良的起音,破坏了声音的连贯性,没有声音的连贯性,就没有美的旋律线条,声音就不协合、不统一。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合唱效果。解决的方法必须强调正确的呼吸,形成一个良好的、统一的歌唱状态。要求学生做打哈欠状,深吸气,但不要太满,自然地把气沉到腹底,吸 气的同时打开面部窦穴,呼气的同时发出声音,音量不要太大,从容舒展地唱出,感觉体内流动的气息,像托一颗珍珠一样,把声音送入头腔,在一个长音上做渐强渐弱的练习。如此反复,学生们的歌唱状态就会大有好转。学生大多是初学者,要克服声音的个性,最适宜练软起音,这样,可以使声音有弹性和有持久力,并能经济、合理地使用声带,使之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发声效果,待声音稳固后,再偶尔用一些硬起音。例如,练唱《祖国,慈祥的母亲》一曲,A段开始的起音就是软起音,一直很平稳,音量不大,像是在深深地怀念母亲的恩情;B段开始可以用硬起音,力度较强,抒发对祖国热爱的激情,然后,弱下来,情绪又回到对母亲的怀念之中。 三、声音的协和 声音的美是一种高品位的要求。合唱力求消灭或削弱每个歌者的特殊音色为目的,统一对共鸣的要求。追求音质的美,最后达到声部的协和平衡。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各自嗓音的不同,首先,不要追求音量和力度。追求音质,音量自然会有。为求得声音的协和,就选用了一些力度不强,节奏和色彩变化也较平淡的、善于表现协和、宁静、明朗的,或有着淡淡的哀愁情绪的歌曲。例如《多年以前》、《花非花》、《送别》等。要求学生用脑去唱,全身心投入地去唱,唱的同时,做到眼前要有景,声音要有情,唱词要达意,思想要入境。这样唱出的声音,就能是柔和而甜美,细腻而舒展,幽婉而恬静的。正因为这种优美、柔和的演唱风格占了主导地位,也就防止了初学者声嘶力竭地 大喊大叫,较容易达到协和。但是这种协和轻声时尚可,强声就差;暗母音尚可,明亮的母音就差;中低声区尚可,高声区就差;柔和的作品尚可,力度强烈的作品就差。虽然音色较暗淡,学生都在唱的过程中,注意了和声的纵向关系,各声部之间就没有粗涩和尖锐刺耳的不协和音,使学尘终于走入合唱的境地。 这三个步骤,只是训练合唱的初级阶段,待到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视唱练耳水平相对提高了,再做积极的训练,还要强调音量的控制,声音的连贯,声区的统一,声音的灵活,优美的音质等,用种种声音技巧表现作品的音乐形象。 注意:课程开始时可加入一些音准、节奏的视唱训练 第十二课时 一《赶圩归来啊哩哩》 - 简介 《赶圩归来啊哩哩》,旋律欢快优美,明朗洗炼,富于民族特色,犹如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彝家姑娘的美丽活泼,热爱生活,在赶圩归来时的愉快心境。此歌曲不仅作为独唱歌曲受到人们的喜爱,还由孙宝林编配为合唱而得到更为广泛的演唱和欢迎。 《赶圩归来啊哩哩》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巨大成功,轰动了中国音乐界,广西的歌曲唱响了全国。 现在,这首歌曲已被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亚太地区教材,至今仍是全国许多歌手的首选演唱曲目。著名歌唱家曲比阿乌曾经在“澳门回归庆典晚会”等大型活动中多次演唱;在第二届国际民歌节上,轮回乐队将其用摇滚唱法演绎,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赶圩归来啊哩哩》 - 风格特色 《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首描写彝族姑娘赶圩归来时的欢乐心情,引子部分要唱得悠扬婉转,要有强弱对比,中间欢快的部分要唱得跳跃活泼轻松,整首歌曲要注意气息的运用,还有演唱的高位置,采用中上的小支点演唱。 二、《赶圩归来啊哩哩》 - 创作背景 《赶圩归来啊哩哩》演唱会 1979年冬天,壮族词作家古笛 等一行到隆林德峨乡体验生 活。当时正值圩日,只见彝族 姑娘们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 欢天喜地地选购自己喜欢的布料、小工艺品,然后结伴走回山寨。姑娘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古笛与歌舞团的几位编导深受感染,决定以姑娘们赶圩归来路上的情景作为切入点,编排一个彝族舞蹈,体现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出党的好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于是,古笛和黄有异写出了《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个舞蹈的主题曲。 三、《赶圩归来啊哩哩》 - 荣誉 1985年全国举办首届少数民族声乐比赛,当时全国声乐赛事少,各路歌手跃跃欲试。大学刚毕业的广西歌手唐佩珠,很幸运地通过选拔进入复赛。根据唐佩珠的声音特点,黄有异将舞蹈《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主题曲改编成独唱歌曲。在这首歌曲中,采用彝族音调作为发展素材,衬词“啊哩哩”更是运用巧妙,舞蹈性节奏强,表现出彝族姑娘赶圩归来喜悦、欢快的心情。唐佩珠不负众望,荣获“银雀奖”,成为广西第一位获得全国声乐奖的壮族歌手。1987年12月,同样是一 曲《赶圩归来啊哩哩》,使她力压群芳,获得了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声乐比赛金奖。 四、《赶圩归来啊哩哩》 - 关于作者 词作者简介 古笛:壮族,1932年出生,国家一级作家,歌舞剧《刘三姐》的执笔者之一,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词作者,并以这些优秀作品享誉国内外。 曲作者简介 黄有异:广西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打击乐专家、国家一级作曲。从事艺术创作已有55年,至今,已发表作品多首(部)。 五、《赶圩归来啊哩哩》 - 教学意义 广西人民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 广西肥沃的民歌土壤滋养着 音乐工作者不断创作出圩是 农村贸易集市地点,民间称为 “圩”或“集镇”。赶圩,又 名“赶闹子”、“逢闹子”,是 农村的交易习俗。至今,广西壮族还保留着很古雅的传统风俗,盛装赶圩。广西各地依然保留着赶 歌圩的民间传统。每赶歌圩,成千上万的人就聚在一起引吭高歌,场面蔚为壮观。人们还用歌传情、以歌择偶。彝族的语言中“啊哩哩”是“,,”的意思,“啊哩哩”也是广西百色隆林的方言,意思是“姑娘”,“啊哩哩”也是当地的民族音乐的一种曲调,这首歌因此取名“啊哩哩”,既有民族特色,也能让大家记得住。 第十三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学唱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 加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十四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 加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十五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 加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十六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 加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十七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 加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十八课时 一:歌曲创作背景 曲目《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的原型是30年代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音乐人在上海沦陷后创作的。时逢国难当头,很多人梦想和希望破碎,生离死别。作者创作该曲,并配上词。以此激励自已和身边的人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可当时的局面无法让这首歌传唱。据说作者后来去了延安就沓无音信了。他的作品就此积压在音乐学院的资料堆中。到了80年代末才被陈哲等人发掘,整理,重新改创推出。 二、简介 词:陈哲 曲:孟卫东 创作于1990年,当时由歌手刘畅首唱, 杭天琪与香港歌星甄妮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共同演唱《同一1991年 首歌》,这也是《同一首歌》第一次公演,成为回顾历届春晚经典歌曲的曲目之一,2000年央视举办《同一首歌》栏目,蔡国庆、毛阿敏等多人作为该栏目的压轴演唱。 三、歌曲学唱 1(模唱旋律:随琴声用“噜”分别模唱两声部的旋律, 2(二部合唱:练习时,开始先分别学会第一和第二声部,然后轻声同老师合唱,声部巩固后再由学生自己合唱。最后做到准确而 情地歌唱,注意声部的和谐统。 同一首歌 第十九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学唱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一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二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三课时 捷克歌曲《牧童》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3、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歌曲学唱 1(模唱旋律:随琴声用“噜”分别模唱两声部的旋律, 2(二部合唱:练习时,开始先分别学会第一和第二声部,然后轻声同老师合唱,声部巩固后再由学生自己合唱。最后做到准确而 情地歌唱,注意声部的和谐统。 第二十四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五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六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第二十七课时 合唱排练 一、声音的训练 1、音阶的练唱 2、发声练习 二、音准的训练 针对歌曲中较难掌握的音进行练唱 三、歌曲巩固 四、合唱排练 注意:?排练需要加入声音和节奏、音准的训练 ?分步骤进行排练:先各声部视谱,唱熟悉后各声部配合,加 入歌词,各声部再次合作。进行歌曲处理。 后记 本教材在编辑过程中,参考了《中外音乐作品欣赏》、《美声唱法卷》等。由于时间紧迫,编辑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大 家的批评指正。在本教材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
本文档为【合唱校本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