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刻骨吸髓始得味

2017-09-21 7页 doc 20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刻骨吸髓始得味刻骨吸髓始得味 “敲骨吸髓”始得味 ——我的治学之道 丰南职教中心 赵秀山 治学以读书为本,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但对于书究竟该如何来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人主张速读,并且将速读同驾车、英语、电脑三者并列起来,视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必备素养。我却不以为然。的确,通过速读可以用极少的时间获取大量信息,当然是有益的。据说,在韩国每年都搞全民速读比赛,冠军的成绩在47万字/分钟。韩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博士率最高的国家,很可能与之有关。 我并不泛化地反对速读,但如果讲到做学问,那么,我认为速读不是((((((( 个好...
刻骨吸髓始得味
刻骨吸髓始得味 “敲骨吸髓”始得味 ——我的治学之道 丰南职教中心 赵秀山 治学以读书为本,这是人人尽知的道理。但对于书究竟该如何来读,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人主张速读,并且将速读同驾车、、电脑三者并列起来,视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必备素养。我却不以为然。的确,通过速读可以用极少的时间获取大量信息,当然是有益的。据说,在韩国每年都搞全民速读比赛,冠军的成绩在47万字/分钟。韩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博士率最高的国家,很可能与之有关。 我并不泛化地反对速读,但如果讲到做学问,那么,我认为速读不是((((((( 个好。我不仅主张精读、细读,而且力主精到极至、细到极至。也就是我在题目中写到的,须“敲骨吸髓”般地来读。 “敲骨吸髓”本来是个贬义词,——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我这里是说读书要有这种“刮尽地皮”的劲头。我所谓“敲骨吸髓”式读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由皮毛而肌肤,由肌肤而骨髓,吸尽取竭文字全部精华,二是因做到上面一点,才有可能做到善于察觉蛛丝马迹,进而顺藤摸瓜,有所发现。 我极不赞成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读法。有人可能会抬出汉末诸葛亮和东晋陶渊明两位大人物的读书法来反驳我。诸葛亮的“观其大略”和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想必速度不会太慢,当接近于现今所谓“速读”的情 1 形。他们也的确从这种读法大获其益。但不要忘记,这两个人平生所长都不在治学,他们其实都不是学问家。诸葛亮是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他的读书不需要“敲骨吸髓”,“观其大略”足矣。常年的行军打仗,环境也不允许他“敲骨吸髓”。陶渊明是个诗人,感性体验是主要的,读书只要偶有会意就足够了,也不需要“敲骨吸髓”,有时候“不求甚解”也无碍于他成为杰出的诗人。 古今大学者却没有这样读书的。孔子读《易经》,韦编三绝,这才撰写出了《易大传》(《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称"十翼"。)这样的学术著作。朱熹强调心、眼、口“三到”读书法,才有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样巨大的学术贡献。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刘心武先生,自称之所以能够在红学领域开创一门“秦学”(以秦可卿的历史原型为突破口的《红楼梦》研究方法。)完全得益于文本((细读。 (( 现在我要举出自己这样读书的一二所得,请您明鉴。 朱熹写的诗《观书有感》(共两首,这里只引用第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连小学生都会背诵,但大多数人对它的内涵却“不求甚解”。一般人只满足于对字面的理解: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能够进一步悟出这是在以比喻的方式谈读书的感受就已经不错了。我 2 却通过“敲骨吸髓”法,读出了更多的旨味。 一般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渠”字的注解是:“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我却坚定地认为“渠”除了指方塘之水外,另有两层内涵:一则是指朱熹出生地的一条溪——尤溪,再则还是朱熹自指,这句诗可以这样来译:“您要问我朱熹何以有这样鲜活通透的学问,我告诉你,那是因为我不断地读书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学问哪~”。 怎么回事,待言其详—— 束景南教授的《朱子大传》中说,朱熹出生在闽中尤溪县,该县因在尤溪西岸而得名。尤溪古称沋溪。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个《文选》烂熟于胸的人,一下子想到枚乘名赋《七发》中的句子:“沋沋湲湲,蒲伏连延。”,于是给他这个出生在沋溪河畔的季子取小名沋郎。后来,人们一直以为他小名沈郎,实际是字误传讹。 可见,朱熹的名字与那条尤溪大有渊源,我甚至疑心“朱熹”之“熹”也是特意找出的 “溪”的同音字。因何不径用“溪”字,大约是朱熹生辰五行缺火,而并不缺水,所以舍掉水字旁(三点水)的“溪”,而替换为一个带有火字底(四点底在篆书中就写作“火”)的“熹”。这样的猜想,用胡适先生的教导说,叫“大胆假设”,还得“小心求证”呢~于是费了一番周折,从朱熹的父亲在他刚出生后写给朱熹外祖父的信(《韦斋与祝公书跋》)中找到这样一句话:“小五娘九月十五日午时娩娠,生男子,幸皆安乐。„„”又知那一年是建炎四年(合公元1130年),于是得到朱熹的具体生辰是: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午时(合公元1130年阳历10月25日中午12点许)。又费一番周折,知 3 道他的生辰八字乃:庚戌、丙戌、丁卯、丙午。又费一番周折,才知道八字五行个数分别为: 1个金、1个木、0个水、4个火、2个土,五行中亏缺的是水,而不是火。可见我关于朱熹生辰五行缺火的假设是错误的,但这并不能充分否定“熹”字源于“溪”的可能。 您可能问我,你说了半天,又是“沋”,又是“溪”的,可是诗中是“渠”呀~你把“渠”找出来~好,马上就出来。 在郑氏馆舍中,沋郎伴随着金人南侵的鼙鼓、叛兵骚扰的火光和农民起义的呼啸声降生人世。就在沋郎降生的第三天,按照习俗,其父朱松为其操办了“三朝洗儿会”,诸位亲友前来贺喜,有人还当场赋诗为赠。朱松忧喜交集,也吟出两首黯然神伤的洗儿诗: 其一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 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儒冠, 其二 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掀须。 厌兵已识天公意,不忍回头更指渠。 ((((((( 朱松世代业儒,从小苦读经书,自以为胸藏经邦治国之道,如今才悟出不过是无用的屠龙之技。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年岁,他仅指望沋郎做一名助国家征戍的壮丁而已;但想到金国如日丽中天,宋朝存亡若线,让沋郎弃儒从军、舍文就武,一种厌战情绪又使他不忍回头多看((((((沋郎一眼。 (((( 请着眼我上边加点的字:“不忍回头更指渠——不忍回头多看沋((((((((((((((郎一眼。”。很显然,“渠”,就是指沋郎。 ((( 4 您可能还要问,这里的“渠”是指沋郎不假,你怎么就敢断定,《观书有感》里的“渠”也是指沋郎——朱熹呢, 这里边有一个中国文人特有的“念祖”现象,也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意借用或化用自己先人的诗词文句。朱熹这一首《观书有感》中,不只一处念祖。朱熹父朱松曾作《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其中有句:“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半亩方塘一鉴开”这一句中就有两处念祖:“方塘”一词径用 “清晓方塘开一镜”中的“方塘”,“一鉴开”乃化用同一句中的“开一镜”(鉴就是镜)。说到此,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的“渠”径用父亲“不忍回头更指渠”中的“渠”就很好理解了。 我认为,做学问,除了要依靠材料做理性的思考、客观的考证外,悟性也十分重要。悟,觉也。(《说文解字》)就是内心获得深知。当然,悟性绝不是天生的,它是读书中长期“敲骨吸髓”,有意保持警觉而练就的本领。 我刚说了,自己疑心 “朱熹”之“熹”当取自“溪”这一字音。朱熹之父朱松为什么对“尤溪”情有独钟,单是因为他的出生地紧靠尤溪吗,未必。这里仍然可以考虑谐音:“尤溪——忧喜”,前边说了,朱松是在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时候,“喜”得贵子,所以“忧喜交集”,才吟出《洗儿二首》的。中国读书人有如此联想,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由敲骨吸髓地读书而培养善察能悟的本领,由善察能悟的本领而鼓足大胆假设的勇气,最后通过小心求证,或确立自己,或推翻自己,都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5 三年前读明代学者洪应明的《菜根谭》,其中有这样一句:“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书下对“火内栽莲”有一处注解—— 火内栽莲,出自佛经《维摩诘经》 “火内生莲花,是可谓稀有。”比喻身陷火坑,而能洁己不毁。 我当即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字摩诘,恰是将这经名给拆开了,又知其被称为“诗佛”,更证明,这名字一定是源于这本佛经。进一步思考,王维之所以被称为“诗佛”,乃是因为成年后的他喜好佛法,精研佛理之故。而他刚刚出生之时绝不会就注定将来会有这样的志趣。所以,我认为王维的名和字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而不是刚出生时他父亲给起的。我执此见三年,颇有自得之意。 昨天晚上终于在电脑前又想起这件事来,便彻头彻尾的查了一查。结果在一份最寻常易得的材料中就记有“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可见,这并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重大发现,不过它也证明了我关于王维名字由来的猜测是正确的。 至于其名是否为自己所起,须继续深入探寻。《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王维传》,词句不同,有互补。但都记有王维兄弟好佛之事——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6 ——《旧唐书?王维传》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新唐书?王维传》 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中又有一段极重要的话:“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这就清楚了,王维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王维、王缙兄弟俩如此钟情于佛法,必定是深受其慈母的影响。而关于王维的父亲的史料又奇缺,只在《旧唐书?王维传》中有几个字:“父处廉,终汾州司马”。他是否也事佛,无记载,当无,若是,照理当与其母事一并记之。可见,王维弟兄事佛完全是受母熏陶。王维的名字很可能是他母亲崔氏给起的。 一下吧:我的治学之道就是主张精读、细读,且须边读边做深层思考,读的过程中须始终处于警觉状态,以便随时有所发现,有所顿悟。有所发现之后,再耐心地加以求证,可以寻求人证、物证、事证、旁证,甚至反证,就是不能寻求伪证。求证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像前边我提到的给朱熹算一卦这样的方法也未尝不可一用。 用这样的方法读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于字句间察前人之未察,而后述之以文,发前人之未发,会有一种极大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不仅可以获得思辨的快乐,而且可以训练出一种敏捷而缜密的思维品质,得法于读书,而受益于书外。 作为一个喜欢动笔写点儿什么又喜欢将拙作示人以征询意见的人,我常常于心底发出这样的慨叹:天哪~我灌注全部心血写就的东西,我 7 亲爱的读者,您才读出了几分哪~完全是我的罪过吗,完全是因为我的笔法尚且稚嫩,不足以顺畅、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还是您并没有用心来读,我想两条原因都有。于是乎将心比心,作为读者,我发誓读书一定要对得起作者的苦心。后来发现我这样做是对的,于是将经验整理成了这篇文字,再次诚恳地送到您的眼前,接受审阅。 2012-4-19 8
/
本文档为【刻骨吸髓始得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