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2017-12-12 3页 doc 13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0070

暂无简介

举报
[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
[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标准。对此,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种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种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庄子混同是非,齐一万物的观点在这里论述得很充分。这体现相对论之思想—利害。 生死:“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这则寓言主要表达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庄子认为,既然古今千变万化的事物原本都是春意不变的整体,彼此如一,是非如一,利害如一,那么生与死的转换也就算不了什么。这也就是说,生死亦如一(从永恒不变的大道角度来看,生和死都是自然的变化,短暂的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人们大可不必贪生怕死,总抱着那些浅陋的东西不放。) 成毁:“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旧事物的分解,亦即新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形成亦即旧事物的毁灭。所有事物并无形成与毁灭的区别,还是相通而浑一的特点。)”“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是与非的显露,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也就因此出现亏损和缺陷,理解上出现亏损与缺陷)。 有用与无用:“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所谓平庸的事理就是无用而有用;认识事物无用就是有用)。”这里说明万物都是对立的,有用与无用也是相对立的。“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猴子的朝三暮四说明猴子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是”,对自己无用的就是“非”。有用与无用对立,是与非对立。 事物的彼与此,是与非、肯定与否定都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所以人们应该超越这些对立,放弃固守的成见,用空明之心去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主旨要否定世俗的是非观、主张因任自然。长梧子以梦为喻,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到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清醒地看问题。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 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 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万物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
/
本文档为【[哲学/历史]《庄子·齐物论》——相对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