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

2017-11-14 4页 doc 16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5...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 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预后与大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便秘患者58例(65.9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43例(48.86%),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5例(17.04%);合并结肠息肉25例,其中管状腺瘤性息肉12例,增生性息肉5例,炎性息肉8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可能与长期便秘及服用泻药有关,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结肠黑变病; 便秘;泻剂; 结肠癌 作者单位:453002 河南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段秀芳),病理科(徐伟丽)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 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 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疾病,1,。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2180例患者,发现结肠黑变病88例,占同期检出率的4.0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男26例,女62例,发病年龄21,87岁,平均51.2岁,其中50岁以上58例,占65.91%(58/88)。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不适、憋胀、下腹痛、便秘、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等。便秘史最长22年, 最短6个月。其中56例,占63.6%(56/88)有便秘的患者均服用过泻药,如芦荟胶囊、番泻叶、减肥茶、排毒养颜胶囊等。这些药物含番泻苷或大黄酸, 均属蒽醌类, 用药时间1个月至20年不等。 1.2 诊断方法 我们用olympus电子结肠镜(型号 CFV 701)进行全结肠检查,发现病灶均取材,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内镜下现 本组88例患者镜下均以肠黏膜色泽改变为主,肠黏膜呈棕色、褐色或黑色,期间可见灰白色网状、条状纹, 似虎皮纹状,蛇皮样弥漫性分布于大肠黏膜上,部分色素呈颗粒状, 血管纹理模糊甚至消失, 内镜下视野暗淡或呈黑色。其中累及全结肠者36例,占40.91%; 仅累及直肠者30例,占34.09%; 局限于左半结肠者16例,占18.18% 局限于横结肠及右半结肠者6例,占6.82%; 合并有结肠息肉者25例; 合并结肠癌1例。 2.2 病理结果 本组8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提示:黏膜上皮细胞基本正常,可见大量含有黑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分布在固有层内,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一致的黑色素颗粒, 黑色素染色(Fontana银染色)阳性, 铁反应阴性, 重者色素颗粒见于细胞外。其中伴有25例肠息肉患者的病理是:12例患者为管状腺瘤性息肉I?级表现,5例患者为增生性息肉,8例患者为炎性息肉表现。 3 讨论 MC是大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褐色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也是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病变。目前公认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所致。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结肠镜下表现结合病理检查发现。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近6年来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的2180例患者,发现MC88例,占同期检出率的4.03%,与国内文献报道检出率为0.06%,5.90%,2,基本相符。本组88例MC患者以女性及中老年患者居多。有长期便秘史及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史者58例,占65.91%,目前多数学者认为MC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典型的脂褐色或其他色素,这些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发展成典型的MC。但也有部分从未服过蒽醌类泻剂的患者也发 生了结肠黑变病, 本组15例(17.04%)便秘患者无明确服用泻药,考虑可能与结肠内粪渣中有害物质刺激、结肠癌术后用化疗药物等有关, 因此结肠黑变病发生的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可看出, 病变部位多见于近端结肠, 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35,。本组资料累及全结肠者为40.91%;仅累及直肠者为34.09%;局限于左半结肠者为18.18% 局限于横结肠及右半结肠者为6.82%; 合并有结肠息肉者25例;合并结肠癌1例。本组88例患者结肠镜下均可见结肠黏膜颜色变深呈褐色、棕色、黑色,似虎皮纹状,蛇皮样改变,病理可见黏膜上皮细胞基本正常,固有层内含有大量黑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一致的黑色素颗粒, 黑色素染色(Fontana银染色)阳性, 铁反应阴性, 重者色素颗粒见于细胞外。通过对本组资料结果分析,我们认为MC女性、老年居多,不仅与长期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药史有关,而且与结肠息肉密切相关。内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MC的主要手段,对易患人群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停用蒽醌类泻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结构,增加水及纤维素类食物的摄入;对于老年性顽固性便秘患者应改用润滑性泻剂、胃肠道动力药和/或微生态制剂来调整排便,从而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逐渐逆转MC的发展。对伴发息肉及炎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定期复查肠镜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黄跃南, 郭欣, 王夫景. 结肠黑变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 13: 28622865. ,2, 纪小龙, 朱成, 李向红. 结肠黑变病的病理探讨. 中华消化杂志, 1994, 14: 3839. ,3, 李长锋, 王哲, 张斌, 郑玉贵. 结肠黑变病70例临床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 828, 832. ,4, 朱志华, 杨泽云. 结肠黑变病17例临床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 20: 608. ,5, 薛玲珑. 结肠黑变病24例临床病因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 522523.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纤溶系统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长QT间期综合征后再发Tdp1例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4例体会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头痛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89例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的影响研究 经内环口下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分析 30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耐药性分析 叩诊肝浊音界在胆囊 *本文收集或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论文中心】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
本文档为【88例大肠黑变病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权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