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

2019-05-25 7页 doc 24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以《道德经》的英译为例 张帆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摘要:由于文化的差异,文化意象在不同文化间的传递中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亏损。文化亏损不仅包括生搬硬套造成的交际失败,还包括为达成寓意的交际意图而造成的物象信息的失落。了解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尽量减少文化亏损的程度是译者的职责。本文通过对比韦利和辜正坤对《道德经》英译的两个版本,从意象的错位、喻体意象的差异、及意象的缺失三个方面探析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意象;文化亏损;《道德经》英译 本项目是河...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
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以《道德经》的英译为例 张帆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摘要:由于文化的差异,文化意象在不同文化间的传递中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亏损。文化亏损不仅包括生搬硬套造成的交际失败,还包括为达成寓意的交际意图而造成的物象信息的失落。了解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尽量减少文化亏损的程度是译者的职责。本文通过对比韦利和辜正坤对《道德经》英译的两个版本,从意象的错位、喻体意象的差异、及意象的缺失三个方面探析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意象;文化亏损;《道德经》英译 本项目是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831,项目名称:中原传统文化典籍对外译介策略研究——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活动并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是不同语言世界的文化的传递。由于各民族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差异,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认知方式及思维习惯。在历史的传承中,这些不同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渐渐固定了下来,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并以文化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正如谢天振所说,文化意象“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1](p180)同一民族的人们对自己文化系统内的意象往往能心领神会,然而,该意象在其他民族往往会造成交流障碍。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文化思维习惯对语言进行解读,进而进行认知推理。若译者忽略了文化意象在不同民族产生的交际差异,目的语人们的思维定式会对理解原文的交际意图产生负面影响,且意象的寓意也无法传达,这就造成了文化亏损。文化亏损的表现形式不仅包括生搬硬套造成的交际失败,还包括为达成寓意的交际意图而造成的物象信息意图的失落。《道德经》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寓意深奥,又加之其历史久远,任何一个翻译版本都要面对文化意象传递的难题。由于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源发语的文化意象很难在目的语得到对等建立,即使原文意象的交际意图得到实现,源发语的意象信息也多少会留下亏损的遗憾。本文将从意象的错位、喻体意象的差异、及意象的缺失三个方面探讨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 一、相同意象的错位 有些文化意象由几个民族所共有。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却赋予同一意象以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用语言学家的话来说:“世界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却给它‘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意象的错位。[1](p182)“水”是全世界民族共同看到的客观现象,而不同民族中以“水”为中心形成的文化内涵却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中华民族崇尚“水”文化,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喜欢用“水”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比如:中国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好;“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起飞”的大气;“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也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思念;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伤感。在《道德经》中,面对再普通不过的“水”的意象,老子更是赋予其最高的评价,正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第七十八章的“天下莫柔弱于水”等。而在英语中却鲜有用“水”来指代美好的事物。由于欧洲北临北冰洋,西频大西洋,南隔地中海,所以在欧洲,人们一提起“水”便自然而然联想到大海;再者,欧洲信奉基督文化,在《圣经》中,当上帝惩罚人类的时候,便用洪水来淹没世界。因此,英语中“水”的意象与洪水有所关联,例如:英语的习语中只有一个与水有关的隐喻”water down”,该词字面意思为“洪水退却”,人们常用的引申意义为“减弱”。因此,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水”没有认知基础,若在他们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对中国的“水”意象进行传递的话,会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的偏差。辜正坤教授在翻译《道德经》第八章时便充分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理解及原文物象保留的问题,实现了文化意象的成功传递,不失为翻译之典范。 原文 辜正坤译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天尤 The perfect goodness is like water. Water approaches all things instead of contending with them. It prefers to dwell where no one would like to stay; Hence it comes close to the Tao. A man of perfect goodness chooses a low place to dwell as water, He has a heart as deep as water, He offers friendship as tender as water, He speaks as sincerely as water, He rules a state as orderly as water, He does a thing as properly as water, He takes action as timely as water. Like water, he never contends with others, So he never commits a mistake. [2] (p77)     原文除了第一句话使用了明喻,说明“上善”与“水”有关外,作者采用一系列隐喻说明君子如水般的七种美德。对于中国人来说,水与君子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即使作者不明确提出,读者也会心照不宣。然而,西方读者缺乏这种文化常识,若按原文字字对应的翻译,西方读者很难把其对水的认知与君子的做事风格联系在一起。辜正坤教授把原文七个隐喻全部转化成明喻的形式,更加明确地说明君子与水之间的关系。这样既保留了原文“水”的意象,又为西方读者补充了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让读者理解了君子和水到底在何处有相同之处。 再看韦利的翻译: And if men think the ground the best place for building a house upon, If among thoughts they value those that are profound, If in friendship they value gentleness, In words, truth; in government, good order; In deeds, effectiveness; in actions, timeliness- In each case it is because they prefer what does not lead to strif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go amiss. [3](p17) 对于原文七个隐喻,韦利只是平铺直叙地表达了君子的七种美德,并没有明确提示出水与君子间的联系。虽然译者直接表达了原文的寓意,达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但却留下了丢失文化物象的遗憾,忽视了原文的信息意图,造成了一定的文化亏损。 二、 喻体意象的差异 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语言的表达方式。即使表达同一个意思,各民族所使用的比喻的喻体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是表达事物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景象,中国用“雨后春笋”做比喻,而西方却用蘑菇作比;同是说一个人瘦,中文会用“猴子”做喻体,而英文会用“影子”做喻体(as thin as a shadow);中文说“三个和尚挑水喝”喻指管事的人太多反而做不好事,而英文却说厨师太多难做汤(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等。 老子善用比喻,《道德经》中不仅有大量的隐喻,还有很多新奇大胆、富有特色的明喻。这些比喻的喻体新奇大胆,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意象。例如,为了更好地老子把世间柔弱的事物比作“婴儿”; 把世间的“上德”比作山“谷”;把世间的“上善”比作“水”;把“治大国”看作“烹小鲜”;把得道之士的行事方式比作冬天履冰涉川;由车毂和器皿联想到“有”和“无”的关系;由“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联想到“圣人无为”等等。而这些比喻对西方人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若没有相关的文化积累,他们很难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翻译《道德经》的过程中,译者既不能不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生搬硬套地传递信息,也不应只顾读者的理解而忽视这些独特的喻体带给读者的一缕文化的清新之气。下文以《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英译为例,来探讨喻体文化意象传递的问题。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 韦利译文:Ruling a large kingdom is indeed like cooking small fish. (The less one handles them the better) [3](p127) 辜正坤译文:Ruling a large state resembles frying a small fish. (It is inappropriate to turn it over frequently) [2](p243) 韦利和辜正坤都对原文进行了直译,保留了原文的喻体意象,但同时,二者都加上了注解,进一步地阐述治大国与烹小鲜的相同之处,帮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二者都在达意和保留原文文化意象方面做到了两全。刘法公提出“文化喻体直译+内涵‘解’”的翻译方法,其中,文化喻体直接传递到目的语语境,同时“解”译出文化意象的文化内涵,对喻体意象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翻译策略。[4] 三、目的语意象的缺失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及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这些具有独特文化意象的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含义精辟、形象生动、表达生动、民族特色鲜明等特点,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表达。因此,在翻译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某种特定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语境中缺失对等意象的现象,这就是目的语意象的缺失。例如,中国有“红白喜事”,然而西方人却不会有“白喜事”的概念;中国有“龙王”、“灶神爷”、“阎王爷”等,但西方人却只有圣经中的上帝或希腊神话中的各种神,而前者和后者是不能对等的。 在《道德经》英译的过程中,译者也会遇到汉语文化独有的文化意象,比如“象”、“道”、“朴”、“刍狗”、“尚左”、“尚右”等。译者在翻译这些特有的文化意象时常出现以下弊病:意象被略去不翻、意象被过度引申而遭破坏等。当韦利在翻译《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时,便把“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这两句省略了,造成严重的语义和文化亏损。辜正坤教授对该句的译文为: On occasions of auspicious celebration the left is favored; On occasions of mourning the right is favored. A lieutenant’s position is on the left; A general’s position is on the right. [2](p151) 辜教授直接传递了“左”、“右”的意象,虽然此处没有对该意象的解释,但是在前文有“左”、“右”出现的地方,译者已经做了注解:Ancient Chinese thought the left stood for the Yang (positive, male, ect.), while the right for the Yin (negative, passive, female, etc.)。这样一来,“尚左”、“尚右”这两个意象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而且文化意象也得到了保留。 “朴”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意象,在《道德经》中,“朴”这一概念多次出现。其中,在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朴”的文字信息与“树”有关,而其文化内涵是要表达一种空虚、质朴的状态,与具体的事物、所谓的“器”相对。韦利将其翻译为“Uncarved Block”,并没有表达出醇厚质朴的状态。而辜正坤教授将其直接翻译成“simplicity”,虽表达出其内在的引申意义,却丢失了物象信息,造成了一定的文化亏损。然而,汉语是一种形象语言,而英语是一种重视逻辑思维的语言。若译者不可避免地无法做到形象和寓意的两全时,可以采取释译法,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准确地传达原意。[5]这里,辜正坤教授牺牲了“朴”的形象,直接译出其引申含义,更利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
/
本文档为【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亏损的原因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