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药 活血化瘀药

中药 活血化瘀药

2017-09-19 50页 doc 121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药 活血化瘀药中药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性味多为辛、苦、温,部分动物类药味咸,主入心、肝两经。味辛则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血实者宜决之”之法。活血化瘀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癥等。 活血化瘀药适用...
中药 活血化瘀药
中药 活血化瘀药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活血化瘀药,性味多为辛、苦、温,部分动物类药味咸,主入心、肝两经。味辛则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血实者宜决之”之法。活血化瘀药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多种不同的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消肿、活血疗伤、活血消痈、破血消癥等。 活血化瘀药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且致病的病种广泛。所以活血化瘀药的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外、妇、儿、伤等各科。如内科的胸、腹、头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体内的癥瘕积聚,中风不遂,肢体麻木以及关节痹痛日久;伤科的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外科的疮疡肿痛;妇科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等。 活血化瘀药,依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破血逐瘀之分。因本章药物数量较多,按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四类。 临床上在应用活血化瘀药时,除根据各类药物的不同效用特点而随证选用外,尚需针对引起瘀血的原因进行配伍,以标本兼治。如寒凝血脉者,当配温里散寒、温通经脉药;热灼营血,瘀热互结者,宜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痰湿阻滞,血行不畅者,当配化痰除湿药;风湿痹阻,经脉不通者,应伍祛风除湿通络药;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则配补益药;癥瘕积聚,配伍软坚散结药。由于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使用活血祛瘀药时,常配伍行气药,以增强和提高活血散瘀的功效。 本类药物行散力强,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对于孕妇尤当慎用或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以促进病理变化恢复的作用;具有抗凝血的功能,以防止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能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促使组织的修复、创伤、骨折的愈合;能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灶的消退和吸收;能改善结蒂组织代谢,既促进增生病变的转化吸收,又使萎缩的结缔组织康复;又能调整机体免疫,有抗菌消炎作用。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活血每兼行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主治气血瘀滞所致的各种痛证,如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肢体痹痛、跌打损伤之瘀痛等。也可用于其他瘀血病证。 活血止痛药各有不同的特点,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病因和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的配伍。如肝郁血瘀者,选兼理气疏肝之品,并配疏肝理气药;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者,则选兼消肿生肌药,并配活血疗伤之品;妇女经产诸痛者,选兼活血调经药,并配养血活血调经之品;外科疮疡痈肿,选兼活血消肿之品,并配清热消痈解毒药。 川芎Chuanxiong 《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 以四川产者质优。系人工栽培。5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炙。 【性能】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应用】 1(血瘀气滞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若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若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如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 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 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如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若治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错后,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 2.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故李东垣言“头痛须用川芎”。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配菊花、石膏、僵蚕,可治风热头痛,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配当归、白芍,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可治血虚头痛,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本品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常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2(《本草汇言》:“芎艹穹,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3(《本草新编》:“川芎„„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脂、香烩烯等),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甾醇,脂肪油等。 2( 药理作用: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含阿魏酸的中性成分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子宫平滑肌;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有抗组织胺和利胆作用。 3( 临床研究:川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用川芎、红花各等份压片,每天口服3次,每次4片(每片含川芎、红花各1.25 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83例有效。(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资料汇编(第二辑),1972,12)。每日用川芎嗪80—10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滴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66例,恢复期154例,后遗症期47例。结果:急性期有效率100%,恢复期有效率95.4%,后遗症期有效率70.2%。(陕西中医,1988.(9):408)。用川芎24—28克,白酒30毫升,水250毫升,浸泡1小时后,加盖用文火炖煎分2次服,不饮酒者可单加水炖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9例,均有效(陕西中医,1990,11(4):150)。 延胡索Yanhusuo 《雷公炮炙论》 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的块根。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野生或栽培,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炙用。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 【应用】 用于气血瘀滞之痛证。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薤白、瓜蒌等药同用;若配川楝子,可治热证胃痛,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寒证胃痛,可配桂枝(或肉桂)、高良姜,如安中散(《和剂局方》);治气滞胃痛,可配香附、木香、砂仁;若治瘀血胃痛,可配丹参、五灵脂等药用;若配党参、白术、白芍等,可治中虚胃痛;若治肝郁气滞之胸胁痛,可伍柴胡、郁金;治肝郁化火之胸胁痛,配伍川楝子、山栀;治寒疝腹痛,可配小茴香、吴茱萸等药用;治气滞血瘀之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当归、红花、香附等药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乳香、没药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秦艽、桂枝等药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古籍摘要】 1(《雷公炮炙论》:“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2(《本草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 3(《本草经疏》:“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现代研究】 1(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20余种,主要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庚素、辛素、壬素、寅素、丑素、子素等。 2( 药理作用:延胡索乙素有显著的镇痛、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甲素和丑素的镇痛作用也较为明显,并有一定的催眠、镇静与安定作用;醇提物能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总碱能对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全碱有抗溃疡、抑制胃分泌的作用;乙素和丑素有肌肉松弛的作用。 3( 临床研究:以延胡索止痛片(延胡索、白芷),每服6片,日3次,5天为1疗程,治疗浅表性胃炎127例。结果显效率74.4%,总有效率94.4%(中成药,1989,11(5):25)。以醋制延胡、广木香、郁金各等份研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5g,每日3次,治疗急慢性扭挫伤321例,其中腰部、胸背部及四肢急性挫伤153例,慢性扭挫伤168例,结果全部获愈(浙江中医杂志,1988,23(3):114)。以延胡索醇浸膏片(可达灵)治各类冠心病575例,其中心绞痛424例,急性心肌梗死148例。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 83.2%,显效率44.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52.9%,显效率26.8%;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从32.2%降低到14.1%(中草药,1980,11(4):192)。另有用单味延胡索粉治疗各种心律失常48例,总有效率为84%(北京医学,1984,6(3):176)。 郁金Yujin 《药性论》 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longa L.、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phaeocaulis Val.的块根。温郁金主产于浙江,以温州地区最有名,为道地药材;黄郁金(植物郁金)及绿丝郁金(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野生或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摘取块根,除去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矾水炙用。 【性能】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应用】 1(气滞血瘀之胸、胁、腹痛。本品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故治气血瘀滞之痛证。常 与木香配伍,气郁倍木香,血瘀倍郁金,如颠倒木金散(《医宗金鉴》);若治肝郁气滞之胸胁刺痛,可配柴胡、白芍、香附等药用。若治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可配瓜蒌、薤白、丹参等药用;若治肝郁有热、气滞血瘀之痛经、乳房作胀,常配柴胡、栀子、当归、川芎等药,如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女科》);若治癥瘕痞块,可配鳖甲、莪术、丹参、青皮等。 2. 热病神昏,癫痫痰闭。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可配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癫痫痰闭之证,可配伍白矾以化痰开窍,如白金丸(《摄生众妙方》)。 3. 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郁金性寒清热,味苦能降泄,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降气止血,用于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倒经,可配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解郁降火,如生地黄汤(《医学心悟》);用于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可与生地、小蓟等药同用,如郁金散(《普济方》)。 4. 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可治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配伍金钱草可治胆石症。 【用法用量】 煎服,5,12g;研末服,2,5g。 【使用注意】 畏丁香。 【鉴别用药】 香附与郁金均能疏肝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然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善疏肝行气,调经止痛,长于治疗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而郁金药性偏寒,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痛证。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癫狂。” 2(《本草汇言》:“郁金清气化坛散瘀血之药也,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上达高巅,善行下焦,为心肺肝胃,气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验。故治胸胃膈痛,两胁胀满,肚腹攻疼,饮食不思等证;又治经脉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此药能降气,气降则火降,而痰与血亦各循其安所之处而归原矣。” 3(《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莰烯、樟脑、倍半萜烯等)、姜黄素、姜黄酮等。另含淀粉、多糖、脂肪油、橡胶、水芹烯等。 2.药理作用:郁金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细胞纤维化的作用,能对抗肝脏毒性病变。姜黄素和挥发油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少尿内鸟胆元;煎剂能刺激胃酸及十二指肠液分泌。水煎剂能降低全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醇提物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水煎剂、挥发油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郁金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对革兰氏阳性菌。郁金也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此外郁金还有抗早孕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金蒲丹(郁金、石菖蒲、丹参各40g,香附20g),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2.8g,口服,每次1,25片,日2次,配小剂量抗精神病西药,6周为1疗程,治疗精神分裂症204例。结果治愈64例,显著进步70例,进步49例,无效21例,且副作用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9):529)。川郁金粉(或片),每次5,10g,日服3次,如无不适反应加量至10,15g,日服3次,3个月为1疗程,治疗室性早搏52例,结果:基本治愈14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5%(北京中医,1984,(3):18)。用白金丸(郁金与明矾按7:1的比例,加50%蜜水制丸),每次服6g,饭后服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治疗高脂血症344例。结果胆固醇有82.8%降低,甘油三脂71.2%降低(江西中医药,1981,(1):1)。另有用郁金传染性肝炎、血管神经性头痛、肝血管瘤、胆囊炎、胆石症和急性乳腺炎等。 姜黄 Jianghuang 《新修本草》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L.的根茎。主产于四川、福建等地。野生或栽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切厚片,生用。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 1(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胸、胁、腹诸痛。姜黄辛散温通,苦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治胸阳不振,心脉闭阻之心胸痛,可配当归、木香、乌药等药用,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肝胃气滞寒凝之胸胁痛,可配枳壳、桂心、炙草,如推气散(《丹溪心法》);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同用,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苏木、乳香、没药,如姜黄汤(《伤科方书》)。 2. 风湿痹痛。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尤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常配羌活、防风、当归等药用,如五痹汤(《妇人大全良方》)。 此外,以本品配白芷、细辛为末外用可治牙痛,牙龈肿胀疼痛,如姜黄散《百一选方》;配大黄、白芷、天花粉等外敷,可用于疮疡痈肿,如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单用本品外敷可用于皮癣痛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鉴别用药】 郁金、姜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均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证。但姜黄药用其根茎,辛温行散,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好,且可祛风通痹而用于风湿痹痛。郁金药用块根,苦寒降泄,行气力强,且凉血,以治血热瘀滞之证为宜,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而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 2(《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跌仆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 3(《本草纲目》:“治风痹臂痛。”“姜黄、郁金、述药(莪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述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姜黄酮、芳姜黄酮、姜烯、水芹烯、香桧烯、桉油素、莪术酮、莪术醇、丁香烯龙脑、樟脑等;色素物,主要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以及胭脂树橙和降胭脂树素和微量元素等。 2.药理作用: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水煎剂、姜黄粉石油醚、乙醇和水提物有抗早孕作用;姜黄素、水提物及有效成分有抗肿瘤作用;姜黄素、醇或醚提取物和挥发油能降血脂;姜黄素又有抗炎作用;姜黄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而挥发油则对真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烯等都能利胆;姜黄素有短而强烈的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有抑制作用;姜黄素能保护胃粘膜,保护肝细胞。 3.临床研究:用姜黄、郁金、茵陈、木香、大黄组成的复方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3日内显效77%,2周内显效达99%(中医药研究,1994,4(3):13)。用姜白软膏(姜黄、白芍、天花粉、赤芍)贴敷患处,2—3日换药1次,共治20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结果显效124例,有效73例,无效3例(时珍国药研究,1992,3(1):11)。用黄芪、姜黄、赤芍、板兰根、山药、茯苓组成的复方治疗172例慢性乙肝,结果显效88例,有效65例,无效19例(江苏中医药,1985,(10):7)。用姜黄浸膏片(每片含生药3.5g),每次5片,日3次,治疗16例高脂血症,经12周观察,血胆固醇平均比治疗前有下降(重庆医学院学报,1979,(1):88)。 乳香Ruxiang 《名医别录》 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野生或栽培。春夏季采收。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使树脂渗出,数天后凝成固体,即可采收。可打碎生用,内服多炒用。 【性能】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 1(跌打损伤、疮疡痈肿。乳香辛香走窜,入心、肝经。味苦通泄入血,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痈,祛腐生肌,为外伤科要药。治跌打损伤,常配没药、血竭、红花等药同用,如七厘散(《良方集液》);配没药、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可治疮疡肿毒初起,红肿热痛,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痈疽、瘰疬、痰核,肿块坚硬不消,可配没药、麝香、雄黄以解毒消痈散结,如醒消丸(《外科全生集》);治疮疡溃破,久不收口,常配没药研末外用以生肌敛疮,如海浮散(《疮疡经验全书》)。 2(气滞血瘀之痛证。本品辛散走窜,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能透达经络,可用于一切气滞血瘀之痛证。《珍珠囊》谓其能“定诸经之痛。”治胃脘疼痛,可与没药、延胡索、香附等同用,如手拈散(《医学心悟》);若治胸痹心痛,可配伍丹参、川芎等药用;治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常配伍当归、丹参、没药等药同用,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同用,如蠲痹汤(《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 2(《本草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治妇人难产,折伤。”“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耳。” 3(《本草汇言》:“乳香,活血祛风,舒筋止痛之药也。„„又跌仆斗打,折伤筋骨,又产后气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树脂、树胶和挥发油。树脂的主要成分为游离α,β-乳香酸,结合乳香酸,乳香树脂烃;树胶主要成分为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西黄芪胶粘素;挥发油含蒎烯、α,β-水芹烯等。 2.药理作用:乳香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并能加速炎症渗出排泄,促进伤口愈合;所含蒎烯有祛痰作用;乳香能明显减轻阿司匹林、保泰松、利血平所致胃粘膜损伤及应激性粘膜损伤,减低幽门结扎性溃疡指数及胃液游离酸度。 3.临床研究:用炙乳香、青皮、昆布、夏枯草、贝母等,每剂煎成50ml,分2次服,每月服药20天,经期停服,共治125例乳腺增生病。经治2-6个月后,痊愈78例,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1.2%(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20(4):309)。以乳香、没药、鳖甲、五灵脂组成的中药浓缩剂,浸湿数层纱布,热敷于肝区,与加热的石蜡,外加毛毯保温,每次半小时,每日1次,治疗32例肝炎后肝区疼痛。结果痊愈21例,显效6例,进步3例,疗效不显著2例(江苏中医,1962,(8):39)。3(3()。以乳香、没药、冰片共研细末,加蜂蜜调成糊状,外涂,每天1次,共治40余例烧烫伤患者。结果对?-?度烧烫伤,一般5-10天可愈,稍重者20天内痊愈。对?度烧伤效果不理想(新中医,1985,(1):14)。 4(不良反应: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此外,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胃脘不适、乏力、发热、卧寐不安、皮肤潮红、红疹瘙痒、烦躁不安、耳部红肿等。因此,临床上,孕妇、胃弱及痈疽已溃者忌用。可用阿托品、维生素c、氟派酸等治疗胃肠刺激症状,必要时可用抗过敏药和激素类药。 没药Moyao 《开宝本草》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印度等地。野生或栽培。11月至次年2月,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 坚块的油胶 树脂。拣去杂质,打成碎块生用,内服多制用,清炒或醋炙。 【性能】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 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痛证。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同乳香。 【古籍摘要】 1(《医学入门》:“此药推陈出新,故能破宿血,消肿止痛,为疮家奇药也。” 2(《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3(《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经腹疼,产后瘀血作痛,月事不能时下。其通气活血之力,又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或其疮硬不疼。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开通之药,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没药含没药树脂、挥发油、树胶,少量苦味质,并含没药酸、甲酸、乙酸及氧化酶。挥发油含丁香酚、间甲基酚、蒎烯、柠檬烯、桂皮醛等。树胶与阿拉伯相似,水解则生成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 2(药理作用:没药对离体子宫先呈短暂的兴奋,后呈抑制现象;含油脂部分具有降脂、防止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挥发油能轻度抑制霉菌;有局部刺激作用,能兴奋肠蠕动。 3(临床研究:以没药胶囊(每药含没药浸膏0.1g),每次2-3粒,日3次,疗程2个月,共治52例高脂血症。结果没药有明显的降胆固醇的作用,总有效率为 65.7%,并能明显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中医杂志,1988,(6):45)。用没药、金银花制成煎液,以5-8层纱布浸取药液,外敷患处,治疗192里皮肤病患者,其中急性湿疹67例,慢性湿疹急性发作42例,接触性皮炎52例,脚癣合并感染26例。结果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8):492)。此外,没药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急慢性软组织扭伤等。 4(不良反应:没药对局部有较强的刺激性,未经炮制或排制不当,可引起胸中烦闷、卧寐不安、呕吐、腹痛腹泻等。制没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表现为周身不适、面部潮红、全身皮疹、瘙痒等。因此,孕妇忌用,胃弱者慎用。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即停药,并予抗过敏等对症处理。 五灵脂Wulingzhi 《开宝本草》 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粪便。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许多粪粒凝结成块状的称“灵脂块”,又称“糖灵脂”,质佳;粪粒松散呈米粒状的,称“灵脂米”,质量较次。生用或醋炙、酒炙用。 【性能】 苦、咸、甘,温。归肝经。 【功效】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应用】 1(瘀血阻滞之痛证。本品苦泄温通,专入肝经血分,善于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常与蒲黄相须为用,即失笑散(《和剂局方》)。如治胸痹心痛,常与川芎、丹参、乳香、没药同用;若治脘腹胁痛,配伍延胡索、香附、没药等;若治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则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治骨折肿痛,可配白及、乳香、没药,研末外敷。 2. 瘀滞出血证。本品炒用,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止血。故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如《永类钤方》五灵脂散;又可配伍其他药同用,如《玉机微义》五灵脂丸,以本品与神曲同用;临床常配伍三七、蒲黄、生地等药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包煎。 【使用注意】 血虚无瘀及孕妇慎用。“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心腹冷痛,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 3(《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常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尿素、尿酸、维生素A类物质及多量树脂。 2(药理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耐寒和耐高温能力;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增强正常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实验性微循环;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结核杆菌。 3. 临床研究:以五灵止痛散(含冰片、五灵脂、炒蒲黄等药),每次0.3—0.6g,口服或舌下含服,痛时即服,治疗急性痛证554例。结果显效194例,有效298例,无效62例。止痛服药后最快10分钟,完全止痛一般30—60分钟。止痛时间服1次药后可维持30分钟—12小时,多数能维持2—3小时(新编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84)。 【其他】五灵脂与人参的配伍关系研究。对毒性的影响:以人参与五灵脂合煎后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未见小鼠死亡。以人参五灵脂煎液在相当于成人剂量300倍的情况下灌胃不具毒性,但腹腔注射则有毒性增加趋势。对药效的影响:人参五灵脂煎液以80g/kg灌胃对小鼠的游泳时间、耐缺氧能力分别小于红参和五灵脂单用的作用。两者合用既不增加 CC1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毒性,也不降低人参的护4 肝作用。两者配伍能显著增强正常小鼠免疫器官发育、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形成等。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胸腺、脾脏重量以及溶血素抗体形成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又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能显著改善血瘀模型动物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临床应用:人参五灵脂配伍治疗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性炎症、慢性结肠炎均获较好疗效,且无1例出现任何毒副反应。两者配伍治疗冠心病也取得满意效果。此外,临床上两者相配用于治疗肿瘤,五灵脂与党参配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妇科出血、月经不调、跌损骨折等。 夏天无Xiatianwu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Thunb.)Pres.的块茎。主产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等地。每年4月上旬至5月初待茎叶变黄时,在晴天挖掘块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性能】 苦、微辛,温。归肝经。 【功效】 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祛风除湿。 【应用】 1(中风半身不遂、跌仆损伤及肝阳头痛。本品既能活血行血,又能舒筋通络,且有一定的平抑肝阳的作用,用于治疗中风偏瘫,手足不遂及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常与夏枯草、钩藤、桑寄生,地龙等药同用。用于跌仆损伤,瘀肿疼痛,既可单用,也可配伍鸡血藤、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2(风湿痹痛,关节拘挛不利。本品既能舒筋通络,又能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不利,可与当归、羌活、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或研末服,1,3g。亦可制成丸剂使用。 【古籍摘要】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行血,活血,止血,止痛,镇痉。”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湿,降血压。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引起偏瘫。”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空褐鳞碱、藤荷包牡丹定碱等多种生物碱。 2(药理作用: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形成;对子宫平滑肌和肠平滑肌具有松弛和解痉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夏天无针剂及片剂治疗200例患者,其中风湿性关节炎76例,坐骨神经痛5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高血压8例,脑血管意外5例,其他病例49例。结果痊愈113例,显效57例,好转27例,无效3例(福建医药杂志,1979,(4):63)。用夏天无制成眼药水(每1ml含生药1g)治疗青少年近视眼,在1小时内,每隔15分钟滴眼1次,连续滴眼4次后,检查视力变化。若视力未达到1.0,则在第2,3日继续按上法治疗,共观察188人347只眼,治愈232只眼,治愈率66.9%,有效率97.7%(中草药通讯,1976,(11):37)。 枫香脂Fengxiangzhi 《新修本草》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7,8月间割裂树干,使树脂流出,10月至次年4月采收,阴干。 【性能】 辛、微苦,平。归肺、脾经。 【功效】 活血止痛,止血,解毒,生肌。 【应用】 1(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本品辛行苦泄,能活血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痛,可配伍草乌、地龙、当归、乳香等为丸,如一粒金丹(《宣明论方》)。治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可与乳香等制成膏药外帖局部,如白胶香膏(《鸡峰普济方》)。 2(血热吐衄。本品有散瘀止血之功,用治吐血、咯血、衄血,单用为散调服有效;若治血热出血证,常配生地黄、玄参、赤芍等药用。 3(瘰疬、痈疽肿痛。本品能解毒、散瘀以消肿,既可痈疽肿痛初起,又可用于痈疽肿毒已溃之证。如治痈疮溃烂,痛不可忍者,可以本品配乳香、没药等为丸内服,如乳香丸(〈〈证治准绳〉〉);只瘰疬、痰核等证,可以本品与草乌、地龙、木鳖子等配伍,如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4(臁疮不愈。本品既能解毒,又能生肌,用治臁疮日久不愈,可研末外敷,方见《袖珍方》。 【用法用量】 1.5—3g,宜如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瘾疹风痒浮肿,赤痛。” 2(《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疮疹,金疮,吐衄咯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牙无疾。” 3(《本草汇言》:“树香脂,究其味苦,能凉血热,辛平,能完毒疮,粘腻,能去风燥,为散、为膏、为丸,外敷内服,随证制宜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中桂皮酸类约占6.4%,萜类约占84.4%,其他成分为9.2%。 2(药理研究:本品及挥发油有抗血栓作用。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凡以调畅血脉,通经止痛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调经药。本类药物性能大多辛散苦泄,主归肝经血分,具有活血散瘀之功,尤善通畅血脉而调经水。主治血行不畅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产后瘀滞腹痛;亦常用于瘀血痛证,癥瘕,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妇女瘀滞经产之证,多与肝之疏泄失常有关。故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疏肝理气之品。同时须根据引起瘀滞的原因而选用不同的活血调经药,并进行适当的配伍。 丹参 Danshen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多为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生用或酒炙用。 【性能】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 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丹参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缓,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因其性偏寒凉,对血热瘀滞之证尤为相宜。可单用研末酒调服,如《妇人大全良方》丹参散;亦常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药用,如宁坤至宝丹(《卫生鸿宝》)。若配吴茱萸、肉桂等用,可治寒凝血滞者。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及风湿痹证。本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病证。如治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可配伍砂仁、檀香用,如丹参饮(《医学金针》);治癥瘕积聚,可配伍三棱、莪术、鳖甲等药用;治跌打损伤,肢体瘀血作痛,常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风湿痹证,可配伍防风、秦艽等祛风除湿药用。 3.疮痈肿毒: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引起的疮痈肿毒,常配伍清热解毒药用。如治乳痈初起,可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消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4.热病烦躁神昏及心悸失眠。本品入心经,既可清热凉血,又可除烦安神,既能活血又能养血以安神定志。用于热病邪入心营之烦躁不寐,甚或神昏,可配伍生地、玄参、黄连、竹叶等;用于血不养心之失眠、心悸,常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反藜芦。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养血定志,通理关节,治冷热劳,骨节烦痛,四肢不遂;排胀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病犯闷。” 2(《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3(《本草便读》:“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 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酮?、丹参酮?、丹AB参酮?,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丹参新酮、丹参醇?、丹参醇?、丹参醇?、丹参酚、丹参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2.药理作用: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能保护红细胞膜。能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促进骨折和皮肤切口的愈合。能保护胃粘膜、抗胃溃疡。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某些癣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丹参舒心片(每片含丹参提取物0.2g),治疗冠心病323例,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9%,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为57.3%(心血管疾病,1974,2(1):5)。复方丹参注射液4ml(含丹参、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40ml缓慢注入瘫痪肢体对侧颈动脉内,隔日1次,共治疗5次。共治疗脑溢血10例,脑血栓19例,脑栓塞1例。结果总有效率96.7%(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6)。以丹参注射液(每ml含生药1.5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5,20ml,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104例,痊愈85例,总有效率97%(陕西中医,1980,(6):15)。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加入0.9% 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20天,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325例,结果使其症状明显改善,疗效81.8%(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2):504)。此外,丹参在临床上还广泛地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脉管炎、硬皮病、流行性出血热、过敏性紫癜、精神分裂症、肺炎、血管性头痛、鼻炎等。 4.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在丹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胃痛、食欲减少,口咽干燥,恶心呕吐,与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宜停药,并可口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个别晚期血吸虫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应停用丹参,并给予止血剂、维生素等。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皮疹、寻麻疹,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则恶寒、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过敏药,同时用中药生脉散加减调理。 红花 Honghua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夏收开花,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 【性能】 辛,温。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应用】 1. 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红花辛散温通,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治痛经,单用奏效,如《金匮要略》红蓝花酒,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亦可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治经闭,可配伍当归、赤芍、桃仁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可与荷叶、蒲黄、牡丹皮等配伍,如红花散(《活法机要》)。 2. 癥瘕积聚。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消徵,可治疗癥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药。 3. 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本品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若治胸痹心痛,常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用;治瘀滞腹痛,常与桃仁、川芎、牛膝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可与桃仁、柴胡、大黄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4. 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善能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药用;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 5. 瘀滞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滞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用,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此外,红花还可用于回乳、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3(《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和黄色素。另含红花油,油中包括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等。 2(药理作用: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红黄色素分离物能对抗心律失常;煎剂、水提液、红花黄色素等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注射液、醇提物、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煎剂对子宫和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红花黄色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此外,红花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作用;红花黄色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以50%红花注射液15ml(含生药75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137例脑血栓,总有效率94.7%(山西医药杂志,1983,12(5):297)。以红花注射液15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半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5日,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62例冠心病。结果心绞痛有效率为76.7%,心电图有效率为65%,血粘度也有显著改善(中医药研究,1990,(5):33)。用0.5%红花酊局部外敷,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局部充血、肿胀775例。结果痊愈347例,好转399例,无效29例。红花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精神分裂症、胃溃疡、骨质增生、静脉炎、神经性皮炎、突发性耳聋等疾病。 4(不良反应:临床红花应用不当会有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附药 番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花柱头。又名“藏红花”、“西红花”。产于欧洲及中亚地区。以往多由印度、伊朗经西藏输入。现我国已有栽培。常于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与红花相似,临床应用也基本相同,但力量较强,又兼有凉血解毒功效,尤宜于斑疹火热,疹色不红活,及温病入营血之证。因本品货少价贵,用量宜小,1.5,3g。孕妇忌用。 桃仁Taoren 《神农本草经》 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成熟种子。桃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山桃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野生。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去皮,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 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应用】 1(瘀血阻滞病证。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治瘀血经闭、痛经,常与红花相须为用,并配当归、川芎、赤芍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炮姜、川芎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瘀血蓄积之癥瘕痞块,常配桂枝、丹皮、赤芍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或配三棱、莪术等药;若瘀滞较重,须破血逐瘀,可配伍大黄、芒硝、桂枝等药用,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药用,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2(肺痈、肠痈。取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等证。治肺痈可配苇茎,冬瓜仁等药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配大黄、丹皮等药用,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3(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故可用于肠燥便秘证。常配伍当归、火麻仁、瓜蒌仁等,如润肠丸(《脾胃论》)。 4(咳嗽气喘。本品味苦,能降肺气,有止咳平喘之功,治咳嗽气喘,既可单用煮粥食用,又常与杏仁同用,如双仁丸(《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煎服,5,10g,捣碎用;桃仁霜入汤剂宜包煎。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2(《珍珠囊》:“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 3(《本草经疏》:“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行不止,损伤真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 2(药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桃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扁桃仁苷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隔日1次,观察2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结果患者乏力、体力、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好转或改善;肝脏缩小3cm以上者11例(55%),且肝左叶肿大明显缩小(中医杂志,1986,(6):24)。以通脉冲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口服,治疗气虚血瘀之脑血栓患者46例。结果基本恢复29例,显效14例,好转3例;伴有高血压者23例,治疗后半数以上血压下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4):212)。用二仁一皮汤(桃仁、乌药、丹皮等)治疗阑尾炎83例,结果76例痊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0):465)。桃仁或含有桃仁的复方在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脉管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炎、精神病症、肺炎、冠心病等。 4(不良反应:桃仁中的苦杏仁苷在体内分解出较多的氢氰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其中引起呼吸麻痹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氢氰酸对皮肤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桃仁中毒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继则神志不清、抽搐,并引起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也有引起皮肤刺,出现红疹块等皮肤过敏的报道。桃仁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因口服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因此,临床用量不宜过大,并应禁止儿童食用。同时,孕妇,血虚血燥及津液亏虚者慎用。桃仁中毒时根据其轻重反应,可用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高锰酸钾或双氧水溶液洗胃等方法救 治,亦可用中药甘草、大枣、绿豆等煎汁频服。 益母草Yimucao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野生或栽培。通常在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后干燥。生用或熬膏用。 【性能】 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功效】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应用】 1(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本品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活血调经,祛瘀通经,为妇产科要药,故名益母。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可单用熬膏服,如益母草流浸膏,益母草膏(《上海市药品.》1980年版);亦可配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等药用,如益母丸(《集验良方》);治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或难产、胎死腹中,既可单味煎汤或熬膏服用,亦可配当归、川芎、乳香等药用,如送胞汤(《傅青主女科》)。 2(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宜用于水瘀互阻的水肿。可单用,亦可与白茅根、泽兰等同用。用于血热及瘀滞之血淋尿血,可与车前子、石韦、木通同用。 3(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皮肤瘾疹。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可与川芎、当归同用;治疮痈肿毒,皮肤瘾疹,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用法用量】 10,3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 2(《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难产,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3(《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惟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不得以益母之名,谓夫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亚麻酸、β-亚麻酸、油酸、月桂酸、苯甲酸、芸香苷及延胡索酸。 2(药理作用:煎剂、乙醇浸膏及所含益母草碱对多种动物的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小鼠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益母草碱小剂量使离体肠管紧张性施缓,振幅扩大;大剂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临床研究:取益母草、马齿苋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9剂,治疗100例妇科出血性疾病。结果痊愈率为83%,总有效率为96%(中医杂志,1990,(7):47)。用大剂量益母草(90,120g,鲜品加倍,小儿减量),治疗急性肾炎水肿患者80例,全部治愈(中医杂志,1966,(4):26)。用益母草注射液8支(每支含生药4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100例。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4%;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1%(中医杂志,1985,26(3):29)。另有用益母草治疗高粘血症。 4(不良反应:临床上益母草会出现一些中毒反应。益母草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麻醉作用, 特别能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具有箭毒样作用,使肌肉不再收缩而松弛;益母草碱有麦角碱样收缩子宫作用;能扩张小动脉,使血压下降。一般在服药后4-6小时出现中毒症状,中毒量为90,150g。主要表现为突感全身乏力、疼痛酸麻,下肢呈瘫痪状态;重者伴有大汗、血压下降,甚或虚脱。呼吸增快、增强,甚则呼吸麻痹。此外,尚有腰痛、血尿、孕妇中毒可引起流产。 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超剂量用药和孕妇误用。因此,控制用量和孕妇慎用是预防益母草中毒的关键。发生益母草中毒时可以催吐、洗胃以及对症处理的方法。亦可用一些中药如赤小豆、绿豆、甘草等以解毒。 泽兰 Zelan 《神农本草经》 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地上部分。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黑龙江、辽宁、浙江、湖北等地。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除去杂质泥土,润透,切段,干燥后生用。 【性能】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应用】 1(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本品辛散苦泄温通,行而不峻,善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瘀血病证的常用药,常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药用,如泽兰汤《医学心悟》。若血瘀而兼血虚者,则与当归、白芍等同用以活血补血,如《济阴纲目》泽兰汤。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疮痈肿毒。本品能活血祛瘀以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单用捣碎,亦可配伍当归、红花、桃仁等药用,如《医学心悟》泽兰汤;治胸胁损伤疼痛,常配丹参、郁金、延胡索等;治疮痈肿毒,可单用捣碎,亦可配伍银花、黄连、赤芍等用,如夺命丹(《外科全生集》)。 3(水肿、腹水。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水消肿,对瘀血阻滞、水瘀互结之水肿尤为适宜。《随身备急方》以本品与防己等份为末,醋汤调服,治疗产后水肿。治腹水身肿,配伍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血虚及无瘀滞者慎用。 【鉴别用药】 益母草、泽兰均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常用于妇科经产血瘀病证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疮痈肿毒、水肿等证。然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较强,性寒又能清热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较泽兰为强,临床应用亦更广。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种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疮度。” 2(《日华子本草》:“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徵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3(《本草纲目》:“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涂痈毒,破瘀血,消徵瘕,而为妇人要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葡萄糖苷、鞣质、树质,还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皂苷、泽兰糖、水苏糖、半乳糖、果糖等。 2(药理作用:水煎剂能对抗体外血栓形成,有轻度抑制凝血系统与增强纤溶活性的作用。全草制剂有强心作用。 3(临床研究:泽兰叶30—60g,水煎服,加红糖适量,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产后腹痛20例。结果治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赤脚医生杂志,1977,(1):33)。以泽兰陈皮汤(以泽兰为主)治疗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取得满意效果(黑龙江中医药,1989,(3):46)。以活血黄兰汤(大黄、 泽兰、赤芍、鱼腥草)水煎外用熏洗,外涂新加双柏膏(大黄、泽兰、薄荷、冰片,研末,水蜜调成糊状),共治痔疮54例。结果治愈30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新中医,1981,(11):22)。 此外,泽兰或含有泽兰的复方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流行性出血热、软组织感染等。 牛膝Niuxi 《神农本草经》 为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和川牛膝(甜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根。以栽培品为主,也有野生者。怀牛膝主产河南;川牛膝主产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冬季苗枯时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酒炙用。 【性能】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应用】 1(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扑伤痛。本品活血祛瘀力较强,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其活血祛瘀作用有疏利降泄之特点,尤多用于妇科经产诸疾以及跌打伤痛。治瘀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常配当归、桃仁、红花,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胞衣不下,可与当归、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牛膝汤(《千金方》);治跌打损伤、腰膝瘀痛,与续断、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 2(腰膝酸痛、下肢痿软。牛膝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兼能祛除风湿,故既可用于肝肾亏虚之腰痛、腰膝酸软,可配伍杜仲、续断、补骨脂等同用,如续断丸(《扶寿精方》);又可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痛,常配伍独活、桑寄生等,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若与苍术、黄柏同用,可治湿热成痿,足膝痿软,如三妙丸(《医学正传》)。 3(淋证、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性善下行,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活血祛瘀。治热淋、血淋、砂淋,常配冬葵子、瞿麦、车前子、滑石用,如牛膝汤(《千金方》);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地黄、泽泻、车前子,如加味肾气丸(《济生方》)。 4(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本品味苦善泄降,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可与代赭石、生牡蛎、生龟板等配伍,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可配地黄、石膏、知母等同用,如玉女煎(《景岳全书》);治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可配白茅根、栀子、代赭石以引血下行,降火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6,15g。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鉴别用药】 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两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2(《本草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 3(《医学衷中参西录》:“(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曲伸,或腿痿不能任地。兼治女子月经闭枯,催生下胎。又善治淋疼,通利小便,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牛膝含有三萜皂苷(经水解后成为齐墩果酸和糖)、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紫茎牛膝 甾酮等甾体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此外,牛膝还含有精氨酸等十二肿氨基酸以及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和铁、铜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牛膝总皂苷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怀牛膝苯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生育、抗着床及抗早孕的作用,抗生育的有效成分为脱皮甾醇。牛膝醇提取物对实验小动物心脏有抑制作用,煎剂对麻醉犬心肌亦有抑制作用。煎剂和醇提液有短暂的降压和轻度利尿作用,并伴有呼吸兴奋。怀牛膝能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并有抗凝作用。蜕皮甾酮有降脂作用,并能明显降低血糖。牛膝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呈抑制,对豚鼠肠管有加强收缩作用。 3(临床研究:用川牛膝每日30,45g,水煎顿服或分两次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3例,一般连服2-4日后血即止。病程较长者,血止后减量续服5-10日,以资巩固。23例中除2例子宫内膜炎加用抗生素取效外,其余均单用牛膝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82,17(2):86)。以牛膝90,120g配伍芹菜种子45,60g治疗21例乳糜尿。久病体弱者改用怀牛膝,症状控制后,可加用补中益气丸或金匮肾气丸以善后。结果总有效率86%(山东中医杂志,1989,(6):40)。用牛膝、代赭石、仙鹤草三味等量为主,治疗急性鼻衄110例,均获痊愈,一般服10剂左右,鼻衄停止(浙江中医杂志,1984,19(7):305)。 鸡血藤Jixueteng 《本草纲目拾遗》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野生。秋、冬两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及杂质,润透,切片,晒干。生用或熬膏用。 【性能】 苦、微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应用】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拾遗》:“其藤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瘫。”“壮筋骨,已酸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证;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妇人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妇人干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 2(《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3(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疼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如刺芒柄花素、大豆黄素等,三萜类化合物如表木栓醇、木栓酮等以及甾体类化合物如β-谷甾醇、胡萝卜素苷、油菜甾醇、鸡血藤醇等。 2(药理作用:水提醇沉制剂能增加实验动物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水煎剂可降低动物胆固醇,明显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水提物及酊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功能;酊剂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注射液或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鸡血藤尚能促进小鼠肾总磷代谢,促进小鼠子宫24小时总磷代谢。 3(临床研究:用藤川合剂(鸡血藤、川芎)治疗冠心病38例,对心电图ST段改变及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疗效(新医学,1978,9(4):176)。以鸡血藤、土大黄、仙鹤草为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症30例。结果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升至正常者19例,部分缓解者10例,无效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9,24(8):349)。用鸡血藤为主制成糖浆口服,治疗血虚闭经33例。结果痊愈26例,好转4例,有效率89.1%(闽东医药,1978,(3):26)。以鸡血藤为主,辅以麦芽、山楂、通草,制成冲剂。每次一包(相当于生药30g),日3次,共治860例乳腺增生(含男性22例)。结果近期总有效率99%(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5):301)。 王不留行Wangbuliuxing 《神农本草经》 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Neck.)Garcke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江苏、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以产于河北邢台者质优。多为野生,亦有栽培。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 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 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应用】 1(血瘀经闭、痛经、难产。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走而不守,用于经行不畅、痛经及经闭,常配当归、川芎、香附、红花等药用。治妇人难产,或胎死腹中,可配酸浆草、五灵脂、刘寄奴等药同用,如胜金散(《普济方》)。 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本品归肝、胃经,走血分,苦泄宣通,行而不留,能行血脉,通乳汁,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常用之品,常与穿山甲等同用,如涌泉散(《卫生宝鉴》);若与黄芪、当归或当归、猪蹄同用若治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取本品活血消痈、消肿止痛之功,亦常用治乳痈肿痛,可配蒲公英、夏枯草、瓜蒌等,如《本草汇言》治乳痈初起方。 3(热淋、血淋、石淋。本品性善下行,能活血利尿通淋,善治多种淋证,常与石韦、瞿麦、冬葵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2(《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3(《本草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王不留行皂苷A、B、C、D四种;又含黄酮苷,如王不留行黄酮苷、异肥皂草苷;另含植物酸钙镁、磷脂、豆甾醇等。 2(药理作用:水煎剂对小鼠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并能促进乳汁分泌。王不留行的水提液和乙醚萃取液具有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用王不留行15g,穿山甲25g治疗缺乳症,辅以清炖猪蹄,每晚临睡前吃肉喝汤。血虚者,加服四物汤。治疗5例无乳症,均获不同程度的下乳效果(赤脚医生杂志,1975,(8):26)。以蒲公英50g,王不留行25g,水煎服,共治2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结果皆服1剂明显好转,2-3剂痊愈,无1例化脓(江西中医药,1986,(2):46)。用二子化瘀排石汤(王不留行、急性子、川牛膝、生鸡内金等)治疗泌尿系结石95例,治愈65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4%(中医杂志,1986,27(11):36)。 4(不良反应:有报道内服王不留行煎剂致光敏性皮炎1例,临床表现为日光下引起面部、眼睛及双手明显水肿性皮炎,经对症处理恢复。 月季花Yuejihua 《本草纲目》 为蔷薇科植物月季Rosa chinesis Jacq.的花。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主产于江苏、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以江苏产量大、品质佳。全年均可采收,花微开时采摘。阴干或低温干燥。 【性能】 甘、淡、微苦,平。归肝经。 【功效】 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 【应用】 1(肝血郁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本品质轻升散,独入肝经,既能活血调经,又能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常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可单用开水泡服,亦可与玫瑰花、当归、香附等同用。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本品功能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可单用捣碎外敷或研末冲服;治瘰疬肿痛未溃,可与夏枯草、贝母、牡蛎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2,5g,不宜久煎。亦可泡服,或研末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用量不宜过大,多服久服可引起腹痛及便溏腹泻。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活血,消肿,敷毒。” 2(《泉州本草》:“通经活血化瘀,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疽肿毒,妇女月经不调。”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大部分为萜醇类化合物: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等。此外还含有没食子酸、苦味酸、鞣质等。 2(药理作用:所含没食子酸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 3(临床研究:用月季饮(月季花30,90g,公鸡1只,炖服),每月1剂,经前服用,治疗痛经、闭经以及不孕有一定的疗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8,(4):46)。 4(不良反应:过量服用月季花可引起剧烈腹痛,头冒冷汗。停药或减量则消失。 凌霄花Lingxiaohua 《神农本草经》 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K.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花。全国各地均产,多为栽培,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以江苏苏州的产品最优。夏、秋两季花盛开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性能】 辛,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破瘀通经,凉血祛风。 【应用】 1(血瘀经闭、癥瘕积聚及跌打损伤。本品辛散行血,能破瘀血、通经脉、散癥瘕,消肿痛。治血瘀经闭,可与当归、红花、赤芍等同用,如紫葳散(《妇科玉尺》);治瘀血癥瘕积聚,可配鳖甲、丹皮等用,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捣敷,亦可配乳香、没药等药用。 2(风疹、皮癣、皮肤瘙痒、痤疮。本品性寒泻热,凉血祛风,宜用于血分有热者。治周身瘙痒,《医学正传》单以本品为末,酒调服,亦可与生地、丹皮、刺蒺藜等同用;治风疹、皮癣,配雄黄、黄连、天南星等为末外搽,如凌霄花散(《证治准绳》)。 3(便血、崩漏。本品性寒清热,凉血止血,对于血热便血、崩漏,可单用研末冲服,亦可与地榆、 槐花、生地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闭,寒热赢瘦。” 2(《本草纲目》:“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3(《本经逢源》:“凌霄花,癥瘕血闭,血气刺痛,疠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芹菜素、β-谷甾醇、辣红素、水杨酸、阿魏酸等。 2(药理作用: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芹菜素对平滑肌有中度解痉作用,并能抗溃疡。β-谷甾醇有降血胆固醇、止咳、抗癌、抗炎等作用。 3(临床研究:有报道临床上应用凌霄花治疗原发性肝癌、红斑狼疮、酒齄鼻、头痛、胃肠道息肉、寻麻疹等,取得一定疗效。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凡以活血疗伤,治疗伤科疾患为主的药物,称为活血疗伤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辛、苦、咸,主归肝、肾经,功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等伤科疾患。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证。 骨折筋伤病证,多与肝肾有关,故使用本类药物时,当配伍补肝肾强筋骨药以促进骨折伤损的愈合恢复。 土鳖虫Tubiechong 《神农本草经》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雌虫的全体。全国均有,主产于两湖、江苏、河南,江苏的产品最佳。野生者,夏季捕捉;饲养者全年可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性能】 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应用】 1. 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本品咸寒入血,主入肝经,性善走窜,能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疗伤,为伤科常用药,尤多用于骨折筋伤,瘀血肿痛。可单用研末调敷,或研末黄酒冲服;临床常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等同用,如接骨紫金丹(《杂病源流犀烛》);骨折筋伤后期,筋骨软弱,常配续断、杜仲等药用,如壮筋续骨丸(《伤科大成》)。 2. 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本品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而消积通经,常用于经产瘀滞之证及积聚痞块。治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同用,如下瘀血汤;治干血成劳,经闭腹满,肌肤甲错者,则配伍大黄、水蛭、 虫等,如大黄庶虫虫丸(《金匮要略》);治 积痞块,常配伍柴胡、桃仁、鳖甲等以化瘀消癥,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 2(《本草纲目》:“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重舌,木舌,小儿腹痛夜啼。” 3(《本草经疏》:“治跌打扑损,续筋骨有奇效。乃厥阴经药也。咸能入血,故主心腹血积癥瘕血闭诸证,和血而营已通畅,寒热自除,经脉调匀,„„又治疟母为必用之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和砷等28种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甾醇和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2(药理作用:提取液及水提醇沉液分别有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提取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率,减少聚集数;总生物碱可提高心肌和脑对缺血的耐受力,并降低心、脑组织的耗氧量;水煎液具有调脂作用,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取物可抑制D-半乳糖所致的肝损害而有保肝作用。 3(临床研究:用土鳖虫、水蛭等量研末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25g,每次服4粒,一日3次,治疗高血压,结果有效率为90.6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38)。此外,临床上单用土鳖虫或土鳖虫为主的复方用于治疗冠心病、骨折、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劳伤性胸痛以及晚期肿瘤等。 马钱子Maqianzi 《本草纲目》 为马钱科植物云南马钱Strychnose pierriana A.W Hill,或马钱S.nux-vomicaL.的成熟种子。前者主产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后者主产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野生或栽培。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炮制后入药。 【性能】 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 【功效】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应用】 1(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本品善散结消肿止痛,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可配麻黄、乳香、没药,等分为丸,如九分散(《急救应验良方》);亦可与穿山甲等同用,如马前散(《救生苦海》、青龙丸《外科方奇方》)。 2(痈疽疮毒,咽喉肿痛。本品苦泄有毒,能散结消肿,攻毒止痛。治痈疽疮毒,多作外用,单用即效。治喉痹肿痛,可配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喉,如番木鳖散(《医方摘要》)。 3(风湿顽痹,麻木瘫痪。本品善能搜筋骨间风湿,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止痛强,是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之常用药,单用有效,亦可配麻黄、乳香、全蝎等为丸服;或配甘草用,如《现代实用中药》用本品与甘草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服,以治手足麻木、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内服不宜生用及多服久服。本品所含有毒成分能被皮肤吸收,故外用亦不宜大面积涂敷。孕妇禁用,体虚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肿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2(《得配本草》:“散乳痈,治喉痹。涂丹毒。” 3(《医学衷中参西录》:“开通经络,透达关节,远胜于它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总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伪番木鳖碱、马钱子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α及β—可鲁勃林、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等。 2(药理作用:所含的士的宁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机能。马钱子碱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镇咳祛痰作用,其镇咳祛痰的作用强度超过可待因,但平喘作用较弱。士的宁具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机能和食欲。水煎剂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以及许兰氏黄癣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将由马钱子1g,樟脑粉0.3g,膏药脂4g制成的面麻膏治疗面神经麻痹。用时将膏 药烘软并贴在患侧耳垂前面神经干区域,4天换药1次。100例患者,经过4—32天的治疗后,痊愈98例,好转2例。(江苏中医,1988,(6):31)。用风痛散(含马钱子和麻黄等量)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58例,减轻18例,缓解17例;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减轻9例;慢性肥大性关节炎5例,有效3例;一般性关节酸痛24例,有效13例;平均有效率61.4%(新医学,1985,16(2):35)。取马钱子、密陀僧各3g,浸于80%甲酚皂溶液200ml中,用棉签蘸药水少许,轻轻涂擦患处,每周涂药2次。共治疗100余例神经性皮炎,一般涂药5-6次即可痊愈(湖北卫生,1977,(7):43)。另有用马钱子治疗手足癣、三叉神经痛、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痹、慢性支气管炎、精神分裂症、癫痫、漏肩风等。 4(不良反应:成人一次服5,10mg的士的宁可致中毒,30mg致死。死亡原因为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及窒息死亡。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头痛和胃肠道刺激症状。亦见心慌、肢体不灵、恐惧、癫痫样发作。如一次误服士的宁0.03,1g以上,开始出现嚼肌及颈部肌有抽筋感觉,咽下困难,全身不安,随后出现强直性惊厥,并反复发作,患者可因窒息而死亡。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戊巴比妥钠等药物静脉注射,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肠以制止惊厥,惊厥停止后,如认为胃中尚有余毒,可用高锰酸甲溶液洗胃。 自然铜Zirantong 《雷公炮炙论》 为天然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主产于四川、湖南、云南、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集。采后除去杂质,砸碎,以火煅透,醋淬,研末或水飞用。 【性能】 辛,平。归肝经。 【功效】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应用】 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瘀肿疼痛。本品味辛而散,入肝经血分,功能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尤长于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伤科要药,外敷内服均可。常与乳香、没药、当归等药同用,如自然铜散(《张氏医通》);配伍苏木、乳香、没药、血竭等,以治跌打伤痛,如八厘散(《医宗金鉴》)。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入丸、散,醋淬研末服每次0.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宜久服。凡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止惊悸。” 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本草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并混有铜、砷、锑等物质。 2(药理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表现为骨痂生长快,量多且较成熟;对多种病原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3(临床研究:对骨折患者,以手法复位后,外敷接骨丹(自然铜、骨碎补等),治疗骨折106例,疗效良好者79人,尚好者15人,欠佳者9人,中断治疗者3人(江苏中医,1958,7:33)。 苏木Sumu 《新修本草》 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心材。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地,以广西的产品为佳。野生或栽培,全年均可采伐,取树干,除去枝皮及边材,留取中心部分,锯段,晒干。炮制时,将其刨成薄片或砍成小块,或经蒸软切片用。 [性味] 甘、咸、辛,平。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应用】 1(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本品味辛能散,咸入血分,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日华子本草》谓其治“扑损瘀血”。常配乳香、没药、自然铜等药用,如八厘散(《医宗金鉴》)。 2(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痛经,心腹疼痛,痈肿疮毒等。本品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为妇科瘀滞经产诸证及其他瘀滞病证的常用药。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常配川芎、当归、红花等药用,如通经丸(《类证治裁》);治心腹瘀痛,常配丹参、川芎、延胡索等;若配银花、连翘、白芷等,可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和孕妇忌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 2(《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褥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 3(《本草纲目》:“苏方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巴西苏木酚、挥发油(主要为水芹烯、罗勒烯)及鞣质。 2(药理作用:煎剂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增强,水煎醇提液可增加冠脉流量,促进微循环;巴西苏木素和苏木精可抑制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煎剂有镇静、催眠作用,并能对抗士的宁和可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煎液和浸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苏木还有消炎、抗癌等作用。 骨碎补Gusuibu 《药性论》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或中华槲蕨D.baronii(Chrise)的根茎。前者产于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后者主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全年均可采挖,以冬春两季为主。除去叶及鳞片,洗净,润透,切片,干燥。生用或砂烫用。 【性能】 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1(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本品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以其入肾治骨,能治骨伤碎而得名,为伤科要药。治跌扑损伤,可单用本品浸酒服,并外敷,亦可水煎服;或配伍没药、自然铜等,如骨碎补散(《圣惠方》)。 2(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本品苦温入肾,能温补肾阳,强筋健骨,可治肾虚之证。治肾虚腰痛脚弱,配补骨脂、牛膝,如神效方(《圣惠方》);治肾虚耳鸣、耳聋、牙痛,配熟地、山茱萸等;治肾虚久泻,既可单用,如《本草纲目》以本品研末,入猪肾中煨熟食之;亦可配补骨脂、益智仁、吴茱萸等同用以加强温肾暖脾止泻之效。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斑秃、白癜风等病证的治疗。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擦患处。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血虚风燥慎用。 【古籍摘要】 1(《药性论》:“主骨中疼痛,风血毒气,五劳六极,口手不收,上热下冷,悉能主之。” 2(《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2(《本草纲目》:“治耳鸣及肾虚久泻,牙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柚皮苷、骨碎补双氢黄酮苷、骨碎补酸等。 2(药理作用:水煎醇沉液有预防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并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 用;骨碎补多糖和骨碎补双氢黄酮苷够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改善软骨细胞,推迟骨细胞的退行性病变。此外,骨碎补双氢黄酮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3(临床研究:报道用骨碎补治疗传染性软疣。以70%乙醇浸泡骨碎补,48小时后洗滤,涂于疣体上,每日2次,治疗27例软疣,16例治愈,8例好转,无效3例,总有效率88.9%(陕西中医,1986,7(10):460)。也有用骨碎补治疗链霉素副反应的报道:每日用骨碎补30g,菊花12g,钩藤12g,治疗53例,有效率98.1%(新中医,1986,(11):30)。 此外,骨碎补外用治疗寻常疣和鸡眼。 4(不良反应:大剂量煎服会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口干、多语、恐惧感、心悸胸闷,继则神志恍惚、胡言乱语、时而欣快,时而悲泣(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 血竭Xuejie 《雷公炮炙论》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的果实及树干中渗出的树脂。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国,我国的广东、台湾等地也有种植。多为栽培。秋季采收。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打碎研末用。 【性能】 甘、咸,平。归肝经。 【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应用】 1(跌打损伤、瘀滞心腹疼痛。本品入血分而散瘀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乳香、没药、儿茶等药用,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其他瘀血心腹刺痛,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止血不留瘀,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病证,如外伤出血,血痔肠风等。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有敛疮生肌之功,可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如血竭散(《圣济总录》)。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使用注意】 无瘀血者不宜用,孕妇及月经期忌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疮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在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3(临床研究::口服血竭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g/次,每日4次,温开水调服。致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1g。共治疗270例,有效249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92.2%(浙江中医杂志,1984,(7):303)。用复方血竭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机梗死兼心绞痛19例,有效率84.2%(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4):216)。162)。另有用血竭粉治疗急性外痔、慢性结肠炎。 儿茶Ercha 《饮膳正要》 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L.)Wild.的去皮枝、干的煎膏。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膏,浓缩,干燥。打碎生用。 【性能】 苦、涩,凉。归心、肺经。 【功效】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应用】 1(跌打伤痛、出血。本品性涩,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多种内外伤出血病证。治外伤出血,可与血竭、降香、白及、龙骨等同用,如止血散(《实用正骨学》);治内伤出血,如吐血、便血、崩漏等,既可单用内服,又可配大黄、虎杖等同用。 2(疮疡,湿疮,牙疳,下疳,痔疮。本品苦燥性凉,能解毒收湿,敛疮生肌,故外用可治疗多种外科疮疡痔疮等病证。治诸疮溃烂,久不收口,可与乳香、没药、冰片、血竭、龙骨等同用,研末外敷,如腐尽生肌散(《医宗金鉴》);治皮肤湿疮,配龙骨、轻粉等;治口疮,可配硼砂等份为末,外搽患处;治下疳阴疮,单用研末,或配珍珠、冰片,研末外敷;治痔疮肿痛,以本品为末,配少许麝香,调敷患处。 3(肺热咳嗽。本品性凉苦降,内服能清肺化痰,可治疗肺热咳嗽有痰,配伍桑叶、硼砂、苏子等,如安肺宁嗽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用法用量】 内服:1—3g ,多入丸、散;入煎剂可适当加量,宜布包。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古籍摘要】 1(《饮食膳要》:“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2(《本草纲目》:“清膈上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 3(《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疳,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酚酸性成分和多聚糖。酚酸包括儿茶鞣酸、赭扑鞣酸以及瑟色素等;多聚糖包括半乳糖、鼠李糖等。还含有Ca、P、Si等微量元素,纤维素。 2(药理作用:具有收敛、止泻、降压等作用;右旋儿茶精对离体心先抑制后兴奋;能抑制酪氨酸脱羧酶之活性,抑制透明质酸酶,胆碱乙酰化酶,能抑制链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体外试验对多种皮肤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煎剂在体外能伤害腹水细胞。 3(临床研究:用儿茶配白及、阿胶、三七等制成止血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20例,有效207例,总有效率94.1%(江苏中医,1991,12(7):41)。用胃疡散(儿茶、鸡内金、痢特灵)空腹服,日2次,每次25g,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99例,治愈91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愈率92%(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128)。用儿茶、冰片、明矾各30g,麻油调糊,外涂患处,每周2次,治疗18例宫颈糜烂。结果:治愈15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83.33%(辽宁医药,1977,(4):46)。儿茶还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 刘寄奴Liujinu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的全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均为野生。8—9月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晒干,切段入药。 【性能】 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 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 【应用】 1(跌打损伤,肿痛出血。本品温散善走,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疗伤。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研末以酒调服;亦可配伍骨碎补、延胡索等,如流伤饮(《伤科秘方》);治创伤出血,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茜草、五倍子等,如止血黑绒絮(《伤科补要》)。 2(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本品辛散苦泄,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治血瘀经闭,可配桃仁、当归、川芎等;治产后瘀滞腹痛,配甘草等份为末,水、酒调服 3(食积腹痛、赤白痢疾。本品气味芳香,既能醒脾开胃,又能消食化积,适用于食积不化,腹痛泻痢,可单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亦可鲜品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 2(《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徵结,止霍乱水泻。” 3(《本草经疏》:“刘寄奴,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寻迅速故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香豆精,异泽兰黄素,西米杜鹃醇,脱肠草素,奇蒿黄酮,奇蒿内酯醇等。 2(药理作用: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作用;煎液能增加豚鼠灌脉流量,对小鼠缺氧模型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水煎液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单味刘寄奴干品50—100g,(鲜品加倍),水煎服,儿童减量。治疗轻、中、重型中暑16例,均愈(江西中医药,1982,(3):23)。用刘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g。成人每次6片,每日4次,5天为1疗程。治疗34例菌痢,全部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1)。此外,刘寄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痔疮、急性传染性肝炎、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疗效。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凡药性峻猛,以破血逐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破血逐瘀药。 本类药物味多辛苦,虫类药居多,兼有咸味,均主归肝经血分。药性峻猛,走而不守,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积,主治瘀血时间长,程度重的癥瘕积聚。亦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等症。 应用本类药物时,常配伍行气药以加强其破血消癥之效;或配伍攻下药以增强其攻逐瘀血之力。 本类药物药性峻猛,大都有毒,易耗气、动血、伤阴,所以凡出血证,阴血亏虚,气虚体弱者,及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莪术Erzhu 《药性论》 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或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et 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lee et C.F.Liang的根茎。野生。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温郁金又称温莪术,主产于浙江温州;广西莪术又称桂莪术,主产于广西。秋、冬两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地上部分、须根、鳞叶,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切片生用或醋制用。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 1(癥瘕积聚、经闭及心腹瘀痛。莪术苦泄辛散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散瘀,消癥化积,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常与三棱相须为用。治癥瘕痞块,常与三棱、当归、香附等同用,如莪术散(《寿世保元》),并可治经闭腹痛;治胁下痞块,可配丹参、三棱、鳖甲、柴胡等药用;治血瘀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红花、牡丹皮等;治胸痹心痛,可配伍丹参、川芎用;治体虚而瘀血久留不去,配伍黄芪、党参等以消补兼施。 2(食积脘腹胀痛。本品能行气止痛,消食化积,用于食积不化之脘腹胀痛,可配伍青皮、槟榔用,如莪术丸(《证治准绳》);若配伍党参、茯苓、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可治脾虚食积之脘腹胀痛。 此外,本品既破血祛瘀,又消肿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其他祛瘀疗伤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5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治一切血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 2(《本草经疏》:“蓬莪术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若夫妇人小儿,气血两虚,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用之反能损其真气,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即有血气凝结、饮食积滞,亦当与健脾开胃,补益元气药同用,乃无损耳。” 3(《药品化义》:“蓬术味辛性烈,专攻气中之血,主破积消坚,去积聚癖块,经闭血瘀,扑损疼痛。与三棱功用颇同,亦忽过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莪术中主要为挥发油类成分。其中温郁金含有α—蒎烯、β—蒎烯,樟脑,1,8—桉叶醇,龙脑,莪术醇,异莪术烯醇等。广西莪术含有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龙脑,樟脑,丁香酚,姜烯,莪术醇,莪术酮,芳姜酮,姜黄酮,去水莪术酮等。 2(药理作用:莪术挥发油制剂对多种癌细胞既有直接破坏作用,又能通过免疫系统使特异性免疫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从而具有抗癌作用。温莪术挥发油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1%莪术油对动物醋酸性腹膜炎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局部水肿、炎症有抑制作用。莪术油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水提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完全阻止微动脉收缩,明显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莪术水提醇液对体内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此外莪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莪术油有明显的保肝和抗早孕作用。 3(临床研究:用莪术、红花加工制成的莪红注射液40—60ml加入5%或10%的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50例,结果显效24例,改善8例,无效18例;43例心电图异常者显效11例,改善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1%。(河南中医,1988,(3):2)。用莪术油胶囊日服3次,每次0.3g,治疗消化性溃疡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64)。用1%莪术总油或2%莪术乳剂,局部注射用药,治疗宫颈癌165例,临床近期治愈52例,显效25例,有效41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71.4%,以早期宫颈癌疗效为好(新医药学杂志,1997,(3):13)。莪术还常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病、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皮肤溃疡、神经性皮炎、婴幼儿秋季腹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 4(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中部分病人可见头晕、恶心、面部潮红、呼吸困难、胸闷。个别有发热、发绀、心慌、乏力等或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 三棱Sanleng 《本草拾遗》 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 的块茎。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江西等地。野生或栽培。冬季至次春,挖取块茎,去掉茎叶须根,洗净,削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或醋炙后用。 【性能】 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应用】 所治病证与莪术基本相同,常相须为用。然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忌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 血,产后腹痛,血晕并宿血不下。” 2(《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癥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对苯二酚、十六酸,去茎木香内酯等以及多种有机酸。 2(药理作用:水提物能显著延长凝血酶对人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水煎剂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时间;能抗体外血栓形成,并使血栓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减轻,能使优球蛋白时间缩短。水煎剂对离体家兔子宫有兴奋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复方棱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35例,每次2ml,每日2次,结果总有效率82.8%(中草药通讯,1978,(8):27)。以三棱、莪术、丹参,配合川芎、地龙等,煎汤内服,共治疗中风不遂患者22例,一般服药7天,患肢开始有自主活动,二至四周可下床扶杖行走,上肢功能也随之恢复(四川中医,1990,8(2):13)。以化瘀尿石汤(三棱、莪术、赤芍、桃仁等)为主治疗上尿路结石,7天为1疗程(每次用药须间隔3天),共治100例,结果治愈73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7%(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0(3):183)。三棱还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盆腔炎、宫外孕等。 水蛭Shuizhi 《神农本草经》 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e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及柳叶蚂蟥W.acranulata Whitman的干燥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多属野生.夏秋季捕捉。捕捉后洗净,用沸水烫死,切段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用滑石粉烫后用。 【性能】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应用】 1(血瘀经闭,癥瘕积聚。本品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主要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等证。常与虻虫相须为用,也常配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等药用,如抵当汤(《伤寒论》);若兼体虚者,可配人参、当归等补益气血药,如化癥回生丹(《温病条辨》)。 2(跌打损伤,心腹疼痛。取本品的破血逐瘀之功,亦常用于跌打损伤,可配苏木、自然铜等药用,如接骨火龙丹(《普济方》)。治瘀血内阻,心腹疼痛,大便不通,则配伍大黄、牵牛子,如夺命散(《济生方》)。 【用法用量】 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于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使用注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无子,利水道。” 2(《别录》:“堕胎。” 3(《本草衍义》:“治折伤。”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及组织胺样物质。 2(药理作用:水蛭水煎剂有强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水蛭煎剂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能降血脂,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 起的心率失常或明显的T波、ST段的变化。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血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破坏。对皮下血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水蛭水煎剂对肾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对升高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此外,水蛭水煎剂尚有终止妊娠的作用。 3(临床研究:水蛭片(每片含生药0.75g),每次2—4片,日3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结果:显效34例,改善56例,无效9例,恶化1例。其中心电图恢复正常15例,改善44例,无效37例(天津医药,1980,(4):238)。生水蛭粉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25g )治疗高脂血症150例,每次4粒,日3次,饭后服,4周为1疗程。结果血清胆固醇平均由5.398?1.084mmol/L降为 4.953?0.923mmol/L(p<0.01);血清甘油三脂平均由 2.214?0.902mmol/L降为1.612?0.601mm0l/L(北京中医,1989,(1):21)。水蛭口服液(每10ml含生药3g),治疗脑梗塞50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8%(江苏中医杂志,1987,8(4):11)。另有用水蛭治疗偏瘫、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肝硬化、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一些男科疾病。 4(不良反应:妊娠7—11日小鼠每日灌服水蛭煎剂0.5、1.0g/kg,均可使胎鼠体重下降,有明显致崎作用,死胎和吸收胎比例升高,堕胎作用显著。 虻虫Mengchong 《神农本草经》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的雌虫体。各地均有,以畜牧区最多。主产于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地。5—6月间捕捉,沸水烫或稍蒸,晒干即可,一般去翘足炒过用。 【性能】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 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应用】 1(血瘀经闭,癥瘕积聚。本品苦泄性烈,独入肝经血分,能破血逐瘀,通利血脉。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脐腹作痛,可配熟地黄、水蛭、桃仁,如地黄通经丸(《妇人大全良方》);治干血成劳,血瘀经闭,瘀结成块,配伍水蛭、庶虫虫、大黄等,如大黄庶虫虫丸(《金匮要略》)。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本品有散瘀疗伤,消肿止痛之功,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千金方》以本品配牡丹皮为末酒送服,亦可配乳香、没药等。 【用法用量】 煎服,1,1.5g,;研末服,0.3g。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无瘀、腹泻者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2(《别录》:“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3(《日华子本草》:“堕胎。” 【现代研究】 1(药理作用:水提物在体外有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用,能显著延长出血时间,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粘度比和血浆粘度比,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血液流变学。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虻虫对家兔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内毒素所致肝出血坏死病灶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虻虫醇提物有明显溶血作用。 2(临床研究:用虻虫复方(虻虫、陈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8例,连续治疗30天。结果:心绞痛显效1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2.2%(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4):31)。 斑蝥Banmao 《神农本草经》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Linnaeus的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主产于辽宁、河南、广西、江苏等地。夏、秋二季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闷死或烫死,去头、足、翅,晒干生用或与糯米同炒至黄黑色,去米,研末用。 【性能】 辛,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 【功效】 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应用】 1(癥瘕、经闭。本品辛行温通而入血分,能破血通经,消癥散结。唱用治疗血瘀经闭,可配伍桃仁、大黄药用,如斑蝥通经丸(《济阴纲目》);近人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可用斑蝥1—3只置鸡蛋内煮食。 2(痈疽恶疮,顽癣,瘰疬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外用有以毒攻毒,消肿散结之功。治痈疽肿硬不破,《仁斋直指方》用本品研末,和蒜捣膏贴之,可攻毒拔脓;治顽癣,《外台秘要》以本品微炒研末,蜂蜜调敷;治瘰疬、瘘疮,配白矾、白砒、青黛等,研末外掺,如生肌干脓散(《证治准绳》)。 此外,本品外敷,有发泡作用,可作发泡疗法以治多种疾病,如面瘫、风湿痹痛等。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0.03—0.06。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禁用。外用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和大面积使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2(《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3(《本草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挡。”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斑蝥素,此外还含有油脂、蚁酸、色素等。 2(药理作用:斑蝥素有抗癌作用,尤其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及网状细胞肉瘤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分化。斑蝥素的各种衍生物能刺激骨髓而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斑蝥素还有免疫增强作用、抗病毒、抗菌作用以及促雌激素样作用。斑蝥丹灸对家兔实验踝关节炎有明显消肿作用。此外,斑蝥素可刺激人和动物皮肤发红起泡。 3(临床研究:用斑蝥素糖衣片(每片含斑蝥素0.25mg),治疗原发性肝癌,每服1—2片,日3次,饭后口服,服药期间多喝浓茶或开水,同时配以化疗或放疗。共治疗300余例,总有效率为65%(中华医学杂志,1975,(7):503)。用脂溶性斑蝥素片(含斑蝥素0.1mg,食用植物油20mg)每日口服o.o2mg/kg或者用万分之一斑蝥素油纱外敷肝区,1—2日更换一次。治疗甲型肝炎100例(黄疸和非黄疸型各半),用药后2—5天症状消失者占70%,其余30%在6—8天内症状消失。用药14—20天肝功能转为正常者65%,其余35%于21—30天转为正常。(自然科学,1980,3(6):458)。用斑蝥、巴豆各一份,研成细末,净水调敷患侧下关、太阳、四白、迎香或面神经运动点,治疗38例周围性面瘫,结果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2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7,(3):130)。另有用斑蝥治疗痛经、神经性皮炎,风湿痛,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寻常疣,甲沟炎等。 4(不良反应:斑蝥素的毒性最大,斑蝥酸钠次之,羟基斑蝥胺和甲基斑蝥胺的毒性很小。急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肾脏对斑蝥素的敏感性很高,无论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均可引起肾脏功能障碍。犬和小鼠还可以发生肝细胞浊肿、坏死及脂肪变,心肌浊肿及肺瘀血等。 正常人口服斑蝥的中毒剂量为0.6g,致死量为 1.3—3g。中毒表现为消化道、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口腔烧灼感、口渴、吞咽困难、舌肿胀起跑、气喘、多涎、恶心、呕吐、胃出血、肠绞痛,尿急、尿频、蛋白尿、管型、血尿、排尿困难以及头痛、头晕、高热、休克等。斑蝥素对人的致死量为30mg。 穿山甲Chuanshanjia 《名医别录》 为鲮鲤科动物鲮鲤Manis pentadactyia Linnaeus的鳞甲。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亦产于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尾部甲片药效大,以广西产品为佳。全年均可捕捉,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略烫,取下鳞片,洗净,晒干生用;或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或炒后再以醋淬后用,用时捣碎。 【性能】 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 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应用】 1(癥瘕,经闭。本品善于走窜,性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癥通经。治疗癥瘕,可配伍鳖甲、大黄、赤芍等药用,如穿山甲散(《妇科大全》);治疗血瘀经闭,可配伍当归、红花、桃仁,如化瘀汤(《经验方》)。 2(风湿痹痛,中风瘫痪。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麻木拘挛,常配川芎、羌活、白花蛇等药用;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可配大川乌等研末调敷,如趁风膏(《三因极一病方论》)。 3(产后乳汁不下。本品活血走窜,擅长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可单用研末,以酒冲服,谓之涌泉散(《本草纲目》);临床常与王不留行、木通、黄芪同用,如山甲下乳汤(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若配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补益气血之品,可治气血虚乳汁稀少;若配伍当归、柴胡、川芎等,可治因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如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4(痈肿疮毒,瘰疬。本品能活血消痈,消肿排脓,可使脓未成者消散,已成脓者速溃,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疮痈初起,常配银花、天花粉、皂角刺等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痈,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治疮痈脓成未溃则配黄气、当归、皂角刺以托毒排脓,如透脓散(《外科正宗》);治瘰疬,可配夏枯草、贝母、玄参以散结消瘰。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痈肿已溃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 谚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2(《本草经疏》:“性走,能行瘀血,通经络,故又有消痈毒,排脓血,下乳,和伤,发痘等用。” 3(《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硬脂酸、胆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数26和29 的二个脂肪族酰胺、L-丝-L酪环二肽和D-丝_酪环二肽以及挥发油、水溶性生物碱、18种元素、16种氨基酸和无机物。 2(药理作用:水煎液能明显延长小鼠和大鼠凝血时间,降低血液粘度;水提醇沉剂有直接扩张血管壁降低外周阻力,显著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水提液和醇提液有抗炎作用,水提液尚有抗心肌缺氧、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3(临床研究:用穿山甲散(炒穿山甲、醋炒莪术、醋炒三棱、醋炒五灵脂、醋大黄、麝香等)治疗8例卵巢肿瘤,取得满意效果(江西中医药,1981,(3):35)。以穿山甲复方(穿山甲12g、人参9g、川石斛12、生牡蛎30g)为主,结合其他排石通淋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29例次,排出结石13例,排石率为65%(山东中医杂志,1982,(5):276—279)。:以6:4的穿山甲、肉桂制成散剂的癃闭散治癃闭,每日2次,每次10g,蜜水冲服,20天为1疗程,共治癃闭(前列腺增生症)45例,结果近期痊愈29例,总有效率为93.8%(中医杂志,1982,(7):29)。此外,穿山甲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尿、手术后出血、复发性口疮、急性乳腺炎等。 4(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在无适应症情况下,自行服炮穿山甲15—20g,几分钟后出现腹胀纳呆,次 日出现目黄,身黄,肝功能异常(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2):550)。 (上海中医药大学 杨柏灿)
/
本文档为【中药 活血化瘀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