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

2020-03-08 11页 doc 28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战略及成就 苏联在经历了一战,革命和国外势力的联合干涉以及国内反动势力反扑等重重困难后,作为一只熬过漫长严冬的巨熊,它的苏醒和体力恢复都是令人既佩服又畏惧的.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抑或在什么阶级的眼中,这一切都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奇迹. 1.工业方面 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大约是从1925年开始的.在1926年~1940年这段新生的时间里,苏联一方面实现着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其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战略及成就 苏联在经历了一战,革命和国外势力的联合干涉以及国内反动势力反扑等重重困难后,作为一只熬过漫长严冬的巨熊,它的苏醒和体力恢复都是令人既佩服又畏惧的.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抑或在什么阶级的眼中,这一切都是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奇迹. 1.工业方面 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大约是从1925年开始的.在1926年~1940年这段新生的时间里,苏联一方面实现着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其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相辅相成的两个手段,真可谓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925年12月,联共(布)党中央第14次代表大会中提出了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那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力争在短期内赶上并超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在这样的政策方针下,其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1) 重工业突出. 从1926年~1940年,其重工业资产增长了18倍,比轻工业快2倍,比农业快14倍.在重工业上的投资占了总投资的30%以上. 2) 高速. 从1926年~1940年,苏联工业发展增长了10.7倍,年均增幅18%,其中重工业为22%. 3) 高积累,低消费,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工业资金. 当时的高积累低消费主要体现在提倡全民节约,节省,通过鼓励存款和购买国债等方式吸收和积累社会闲散资金,我国后来的做法也比较接近.通过这一系列手段,使得工业部门利润积累率达30%. 另一方面,则是从农民身上获得的,被称为"贡税"或"超额税".主要是减少农业投资,利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剪刀差",即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使得农民不得不用更多的农产品换取他们需要的工业产品或专业到急需人力的工业部门.通过各种手段,从农民身上获得的资金占工业总投资的30%. 苏联工业以压倒一切的强大势头发展着,并不惜一牺牲或削弱国民经济其他群体的利益和实力为代价,再加上苏联工人空前高涨的建设热情,使得苏联工业创造了奇迹.1926年~ 1938年12年的时间,苏联就完成了工业化.1937年,苏联生铁产量1450万吨,钢产量1770万吨,钢材产量1300万吨,煤产量12800万吨,总发电量362亿度,工业总产值达951亿卢布,占工农业总产值77%以上.从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 但是过度地发展重工业,使得轻,重工发展失衡;农业,工业发展失衡.使国民经济发展畸形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许多问题埋下了隐患.但却是苏联急速壮大,扩张所必需的. 2.农业方面 和工业化有些类似.苏联在农业发展上口号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在广大农村推行社会主义的新农业制度~建立"集体农庄".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16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在合作劳动的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形式."但是由于旧时代的农业形式和思想的积存,要推行它们并非易事.到1928年底,苏联仅有6.5万个农业合作社,社员950万;集体农庄3.3万个,仅联合农户1.7%.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斯大林要求快速发展, 赶超列强的急切心情下. 1929年4月,联共(布)第16次代表大会决议提出了"加速整村,整乡集体化的措施".同年5月,中央又通过,《了关于大力支持整村,整乡集体化决议》.然后,带有左倾冒进色彩的"集体农庄化运动"就从1927年7月开始,到1934年基本实现.截至1934年7月1日,集体农庄达23.3万个,农户1572万户,占71.4%,集体化播种面积达87.4%. 这场运动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使得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化,也大大地机械化了.到1937年,农业中使用的中等马力拖拉机达56.1万台,联合收割机12.9万台,载重车辆14.6万辆.所有机械动力占农业总动力的66.7%,机械播种面积达54%,机械收割面积占44%.1937年,农产量较1933年增加33%.可以说,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让人难忘,由于集体化过程中违反了列宁曾许诺的自愿原则,出现了冒进和极端现象.发生了强行集体化农民住房,家禽,牲畜等私有财产,关闭农贸市场,禁止农副产品上市等现象.还出现了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将在后文讲述).直到1930年3月1日,《农业劳动组织合作示范章程》颁布才开始缓颊,但是对所谓"富农"的镇压政策仍然没有改变. 3.财政概况 在战前的这一段时间,不管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政策,苏联的财政经济还是取得了不可否认的巨大成就. 其财政情况纵向对比为: 1932年是1913年的2.17倍.1932年苏联国民收入455亿卢布.第二个五年的国民收入为4105亿卢布,是第一个五年计划916亿卢布的4倍多.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政治形势 1)集体化农庄运动的阴影 ◆集体化的开端 由于历史原因,农民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沧桑.在十月革命之后,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纠其原因,他们的革命和我们不同,农民阶级不是革命的主力.所以在分享胜利时也不得不站到一旁.加上苏联经济策略对工业的极端重视,同工业化的巨大成就相比,农村就显得更加落后.在斯大林的眼里,农民全然不是先进和革命的阶级,而是封建落后的代表.所以,对农村的改造"迫在眉睫". 1927年12月,在联共(布)中央第15次代表大会上,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在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布哈林(1888~1938)同斯大林有分歧,他主张工农,轻重工业,积累消费,政治经济要平衡发展.反对盲目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而忽视农业,轻工业以及一些政治上的强硬措施,主张通过价值规律调整市场(显然,他的观点要引起斯大林的不满,也注定将在大清洗中落得个悲惨命运).很快,他就被打成"反党右倾投降集团".1929年4月,对哈布林批判一告落,农村集体化运动就开展了起来. 1929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推进全盘集体化的特设委员会.1930年1月5日又出台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其中规定: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北高家索主要产粮区应该在1930年秋完成集体化,最迟31年春完成。其它地区应在1931年秋,最迟32年春完成。 本来集体化是好件事,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应该通过思想宣传和教育改变农民的观念,但是在当时冒进的思想主导下,强制手段成为了万能的尚方宝剑,也成为了一切灾难的根源。 ◆集体化措施 1930年1月21日,斯大林在《论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一文中说“从限制农村资产阶 级分子的旧政策向消灭富农的新政策转变。”他认为富农是集体农庄运动的死敌。 1930年1月26日,《关于在全盘集体化地区消灭富农经济的措施》规定:对反革命富农立即逮捕,送入劳改营,直至枪决;对反对集体化的富农,流放到边远地区或北部地区;其他则迁到专门划出的集体农庄以外的地段。 ◆农民的命运(受害者数量估计) 他们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如果不是冒进,官僚主义和浮夸也许情况会好些。原来中央认定的3%~5%的富农,在实际的集体化中被严重扩大了,有的地区竟高达15%。仅30年春,西伯利亚有5.19万农户被镇压,北高家索地区有3.97万户被镇压,伏尔加河中游有2.8万户被镇压.1930年到1931年间,有60万农户被剥夺,24万户以及其100~150万家属被流放. 1937年底,苏联共有24.37万个集体农庄,1850万农户,联合农户93%.按照这样计算,集体化后苏联总农户应该在1990万户左右.保守地按消灭富农占10%计算,则集体化前总农户为2210万户,被镇压农户数约220万~230万,如被镇压农户按照每户5人计算,那么被镇压人数将达1100万以上.由于富农划分被人为扩大化,导致许多中农受到牵连,在农村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也损害了苏联共产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农村中不满和反抗的情绪在迅速滋长,并发展成为农民反对反"富农"的暴力,反对"集体农庄"的群众行为.这样的行动在1930年1~3月间就发生了2200起,参加的人数多达80万人.反抗最激烈的地方正是那些"全盘集体化"硬指标制订最高,完成时间最短的地区. 另外,由于集体化而人为造成的30年代初空前的大饥荒更是使无数的农民死于非命,数量难以估计. 2)肃反运动和大清洗 ◆概况 "大清洗"这一词最早来源于史学家罗伯特?糠奎斯特的《大清洗》一,是他将有关30年代苏联对"阶级敌人"的全国性镇压的材料汇编而成.而在苏联国内,直到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时,才首先使用了"大清洗"这个概念. 关于肃反和"大清洗"这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界定有这多种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仅局限于1936年9月到1938年11月;有人认为应该是从34年底基洛夫遇刺到1938年底;还有人干脆认为是整个30年代. 我认为第二种观点比较合理.因为尽管肃反行动长期以来都有进行,但是大规模的空前的肃反运动--"大清洗"却是由基洛夫事件引起的. 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1886~ 1934)被暗杀.当天晚上,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就赶赴列宁格勒处理案件,斯大林亲自主持了审理.12月22日,中央发表了关于基洛夫案件的通报,凶手为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并将原反对派(注意:不是反动派)季诺维耶夫等成员列为幕后"恐怖组织".很快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1883~1936)等10名反对派成员被捕.经过突击审讯,尽管被告极力否认,同时法庭也证据不足,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仍分别被判10年和5年,凶手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被处决. 事情没有就这样轻易过去,斯大林越想越觉得形势严峻,危机千钧一发,内部的敌人随时可能阴谋颠覆苏维埃政权,所以他觉得一场全面,彻底的清洗迫在眉睫. 1936年夏,又重新对原被告进行了审判,内务部采取了残酷的刑讯逼供.8月24日,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等16人被判死刑.并于25日迅速被处决 后来,斯大林起用叶诺夫任内务人民委员部委员长.他首先就对内务部进行了大清洗.仅37年,就有3000多内务部干部被处决. 不仅如此,各共产国际在苏联的领导人也难逃厄运.波兰共产党,南斯拉夫,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被镇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领导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库恩?贝拉1937年6月24日被捕,1939年11月30日被处决. 第17次党代会的71名委员中有51人被处决.列宁建立的 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包括列宁在内共15人,其中有8名被处决或死于监狱,另有1人被驱逐. 大清洗很快就蔓延到了军队,并对红军的战斗力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可怕损失.从1936年下半年至37年上半年,军队中被逮捕了第一批将领.其中有当时的著名将领和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加尔卡维,士罗夫斯基,加?德?加伊,萨不林,施米特等.1937年6月,又有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费尔德曼,科尔克等名将被捕,并在极其简短的审讯后统统被处决. 而这还仅是开始,从37年下半年到38年,大清洗越演越烈.苏联国防委员会中央机关,工农红军政治部,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及各军区,海空军,大部分军,师,旅,团的主要领导都遭到"清洗".造成了极其惨痛的损失:其中有5名元帅中的3名,他们是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柳赫尔;4名一级指挥员中的3名;12名二级指挥员中的全部;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名;199名师长中的136名;397名旅长中的221名;2名一级舰队指挥员的全部;15名二级舰队指挥员中的9人;2名一级集团军政委的全部;28名军级政治委员的25名;97名师级政治委员中的79名;36名旅级政治委员中的35名.中下级军官也损失惨重.这一切使得它们丧失了大批优秀,富有经验的各级骨干,严重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特点及后果 这场空前的灾难不仅局限于高级的领导层,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彻底"清洗",被处决的基层人员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场运动就象"直接工业化"和"农村集体化"一样是有"指标"的.就好比中央规定"一级富农"枪决,"二级富农"判刑8~10年等等一样,每个工厂.每个单位都要揪出多少"破坏分子"和"隐藏的阶级敌人",而且都是有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而面对这样的"指标",各部门就象以往完成工农业指标一样,要快速,超额,提前完成.甚至成为了一种浮夸式的"竞赛",一种等同于生产多少粮食和钢铁的"竞赛".各个部门不是以存在多少"阶级敌人"为耻,反以"消灭"多少"阶级敌人"为荣.顿时冤假错案满天飞. "大清洗"是由斯大林以及其赋予全权的内务人民委员部(我看应该叫内务人命委员部)简称"内务部"来推进的.这一期间,叶诺夫在任时间最长,当时的一切重大案件都是他亲手处理的,他一套固定的方法来进行"清洗":编造罪名,制造假案,刑讯逼供,秘密逮捕,快速处决,并株连亲属.其实这一切也可以说是没有程序,不需要程序的.因为斯大林赋予了内务部极端的权力:对被告人剥夺其一切的辩护权,上诉权,甚至可以不仅审判直接处决.这一残酷的手段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了极度恐慌之中. 这一切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粗暴地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全世界范围内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在国内,严重动摇了群众对中央的信任,导致了普遍的不满.而且在新的一批领导班子中拨下了腐败的种子:使各部门机关领导养成了报喜不报忧,拉帮结派,盲目跟风等恶习.在苏德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有根本的影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军事战略及形势 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都是实现国家战略的手段.有时,我们把带有明显军事色彩的外交手段也称作"军事外交",可见在某些情况下,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长远来看,苏联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一等强国,实现民族的宿愿和扩张的野心.从各阶段的眼前形势来看,战争前夕苏联的国家战略目标已由"抵御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独立自主,维护苏维埃政权,摆脱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依*"向"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目标迈进. 由于希特勒的积极反共和西班牙内战等影响,斯大林早把德国作为其向西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主要对手,而同时西方又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苏联作出了各种手段以改善其对德国的战略形势. 1)军事外交 先从几个例子来看看苏联在西方采取的措施. ◆1935年5月,苏联与法国签定了《苏法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如任一缔约国成为"任何欧洲国家进攻对象"时,对方应"立刻支援".很显然,这个"任何欧洲国家"暗指的就是德国,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欧洲国家敢于挑起这样的战争. ◆1935年5月16日,苏联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定了《苏捷互助条约》,其同上,但在议定书中附有规定"只有在法国对被侵略国采取援助时,缔约双方才应互相援助".显然,捷克只是一颗小小的棋子,苏联不会为了它而单独加入战争的.(但是由于希特勒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外交手腕,利用列强间相互利用,相互猜忌的心理,遂将"反德联盟"一一化解.例如,1938年德国吞并苏台德,由于法国拒绝援助,《苏捷互助条约》未能付诸).到了1938年以后,强大起来的苏联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已经敢于使用武力手段了. ◆1939年9月1日,德波战争爆发.9月17日,作为德国盟友的苏白俄罗斯方面军(科瓦廖大将,下辖第3,10,11集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铁木辛哥大将,下辖第5,6,12集团军)开进波兰东部.至10月6日,共死亡737人,伤1359人.10月27日,波兰东部地区"要求"通过"投票"并如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苏芬战争大家都很了解,我就不再多说.就介绍一下《苏芬和约》.1940年3月12日在莫斯科签定,其中说:"缔约双方保证彼此见不向对方发动任何攻击,并不订立或参加反对缔约国另一方的同盟或联盟;苏联取得卡累利阿地峡及维堡等地,并以年租金800万芬兰马克取得汉科半岛及邻近岛屿的30年租借权. ◆9月28日,10月5日,10月10日.苏联分别与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签定了"互助条约",并规定将3国领土作为苏军基地.此外,立陶宛还将维尔纳地区割让给苏联.1940年6月12日,16日,苏联向该3过发出最后通牒,出兵占领其全境,并部署兵力于其西翼边境.波罗的海3国遂名存实亡.并于7月12日并入苏联. 6月26日,苏向罗马尼亚提出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北部地区的最后通牒.罗马尼亚于6月27日接受.6月28日~7月1日,苏军占领上述地区. 以上一系列部署针对德国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带有强烈的进攻味道.为此时德国正在西线进行着一系列西欧战役. 接下来再看看东线的情况.虽然苏联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中严重挫败了日军,但是苏军在东线仍然保持着克制和忍让,并不断寻找确保暂时和平的机会. ◆"诺门坎"事件后,1939年9月15日.苏日代表在莫斯科签定了《苏日停战协定》. ◆1940年夏,日本欲南进,为求北部稳固,同时为促使苏联停止援华,遂向苏联提出和平建议.苏联此时也面临着德国的危险,力求东线平稳,同时通过援华以束缚日本.最终,双方于1941年4月12日在莫斯科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双方互不侵犯,在一方受到进攻时保持中立;苏联宣称尊重"满洲国"主权,日本宣称尊重"蒙古国"主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利益和德国的利益)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发展也正好应证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即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在一个方向发展或扩张时,在另一个方向上应该保持静止或相应后退,只要后退的速度小于另一方向的发展速度即可.从中更能看出,斯大林早已盯上欧洲,并早已把德国列为其最主要的对手.通过外交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铺垫措施.真正的军事战略才是根本.苏联的战略对手显然是德国.通过一段时间的外交努力和军事胁迫,已经获得了更好的战略形式.在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获得了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港口,加上汉科半岛的租界,整个芬兰湾都在其控制之下.对波兰的瓜分使苏联获得一个既可前进又可缓冲的地带.而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扩张又使得苏联能够进一步威胁到罗马尼亚等德国的"后花园".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势必会使德国陷入半包围的不利形势,也会动摇其盟国保持忠诚的信心和决心.这也许是希特勒急于发动对苏作战的原因之一,因为战略形势正在向苏联倾斜 2)国防战略
/
本文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战略形势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