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关于整容

关于整容

2017-10-18 15页 doc 33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整容关于整容 一、正方观点 《环球时报》2005年4月25日,《市场规模世界第二 整容风席卷中国》一文中报道:上海一家私人整容诊所的负责人张先生说:“如今中国社会已经开放到能够接受整容手术的程度,很多中国人认为整容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体现。”整容打破了丑与美之间古老而绝对的对立。在上海举办的名为“寻找灰姑娘”的活动中,一位姓张的小姐成为了幸运儿,在一家媒体的赞助下,她免费接受了总共12次、耗资1.2万美元的整容手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过去的我不美,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如今我的生活已经完全改变了。”此外,在对离异女性多少...
关于整容
关于整容 一、正方观点 《环球时报》2005年4月25日,《市场规模世界第二 整容风席卷中国》一文中报道:上海一家私人整容诊所的负责人张先生说:“如今中国社会已经开放到能够接受整容手术的程度,很多中国人认为整容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体现。”整容打破了丑与美之间古老而绝对的对立。在上海举办的名为“寻找灰姑娘”的活动中,一位姓张的小姐成为了幸运儿,在一家媒体的赞助下,她免费接受了总共12次、耗资1.2万美元的整容手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说:“过去的我不美,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如今我的生活已经完全改变了。”此外,在对离异女性多少有些排斥的中国,整容便成了她们解决问题的“另类手段”。46岁的孙青梅(音)说:“我做整容手术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可靠的丈夫。” 《今日早报》2005年8月16日,俞冰清、吴亚芬《李宇春这张脸人气最旺,剖析青少年整容热背后》一文中报道:孟一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男)认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了解一个心灵美的人需要一定时间,而外表美不美一眼就可以看出。就实际来看,起先被大众所接受的往往是后者,而实际的能力往往要很久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整容使得自己容易被社会最快接受的想法,可以说是必然的。同时,就审美观来说,最根本的审美观一定是对思想的审美,所以不必担心“改头换面”的整容会颠覆社会对审美观的认识。高汶(上海师范大学女)认为:如果真的是容貌上有极大的缺陷,支持整容。特别是即将踏上社会,树立自信很重要,如果因为外表而变得自卑,会活得很不开心。另外社会上的人复杂,常常以貌取人,第一印象很重要。 中华美容网,《风险共在 整容变脸先考虑》一文中报道:整容的系列效应,同样也激发了男性对“变脸”的渴望。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中国仅有17,的男性对整形表示认同,而到2003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73,。 医院在线,2004年9月4日《专家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慎待整容手术》一文中报道:整容也有许多正面的报道,荷兰学者对数名12,22岁接受整容手术的青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青少年在整容后,对自己的外表更有信心了;而相比来说,对照组里那些对自己相貌不满意且没接受整容手术的青少年却没产生这样的自信心。 二、反方观点 《今日早报》2005年8月16日,俞冰清等《李宇春这张脸人气最旺,剖析青少年整容热背后》一文中报道:青少年不仅发育尚未成熟,脸部轮廓和体型都没有完全定型,此时做整形手术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很可能会对身体器官的进一步发育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整容又不像雕刻,不行可以重来,而是具有不可回复性,并且会留下一定的烙印和创伤。特别要强调的是,青春期受激素分泌的影响,青少年全身各系统发育均较迅速,可这一阶段面部的发育却相对迟缓。不少青少年虽然已呈成年体型,却依然有着一张“孩子脸”。如就鼻子来说,儿童时期由于鼻背及鼻根部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好,外观看上去鼻梁低平,眼距较宽,这种现象要到青春期后方会有所改变,鼻梁才会逐渐隆起。如果青少年在青春期就做了隆鼻术,植入的人工鼻梁体就有可能会影响鼻子的后期发育。因此,专家呼吁,青少年应尽量避免隆乳、吸脂、隆颏等与年龄不太适宜的手术。青少年整形带来的另一项问题则是社会家庭问题。因为他们将来的路还很长,交友,结婚,生子„„当你结婚后有一天,丈夫忽然发现生下的孩子谁都不像,这样的尴尬和纠纷又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 新华网,2004年12月29日,《青少年整容成时尚》一文中报道: 辅导中心的辅导员针对越来越多青少年整容的事件提出看法。他们认为,这些青少年可能是因为没有自信心,或是想要以美丽的容貌引人注目,所以才想到要去整容。辅导员都表示,如果外表上没有缺陷,其实不应该鼓励青少年去整容。“如果可以鼓励他们把看重外貌的注意力转移到注重内心的发展,那会更理想。” “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任何想要整容的年轻人,不是为了跟随潮流而这么做。此外,我们也应该让他们了解,整容手术可能带来的痛楚及副作用。” 大洋论坛,2001年8月31日,《漂亮的致命诱惑:今夏学生整容忙》一文中报道:“虽然说每个人拥有整容的权利,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仍存在很多关于美的误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副主任王锋说“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美的辨别能力以及成功概念还相对片面,在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时去做整容手术是相当危险的。” 《北京晨报》2002年8月24日,李梅 王雨婷《学生假期整容热 医生:过早整容弊大于利》一文中报道:郭主任认为,出于找工作或谈恋爱而忽视健康,盲从整容的观念急需正确引导。从医学角度来说,青少年仍处在发育阶段,骨骼未成型,软骨手术反而不利于骨骼生长,从而影响整个面容。对于年轻学生追求完美、过早整容的做法,他们并不支持。他说,医学整容是科学,不是想怎么整就怎么整的。 《羊城晚报》2004年7月28日,欧阳四平等《先美容再找工作 大中学生暑假纷纷掀起整容热》一文中报道:一位在 深圳人才大市场负责招聘的单位负责人表示,在对外貌、仪表有一定要求的岗位,他们重貌同时重才,但对于技术方面要求很强的工作,他们更看重实际能力,一个长得漂亮、打扮入时但求职材料显示能力平平的人,会给人“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三、专家态度 《今日早报》2005年8月16日,俞冰清等《李宇春这张脸人气最旺,剖析青少年整容热背后》一文中报道:专家呼吁,16岁以下的女孩子,18岁以下的男孩子,一般都不提倡做整形手术。 医院在线,2004年9月4日,《专家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慎待整容手术》一文中报道:不过近来不少专家发表看法,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应谨慎对待整容手术。美国布鲁克林Maimonides医疗中心的小儿科大夫说:“不容置疑,畸形的耳朵和鼻子的确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外表,而整形手术在解决此类问题上也十分有效。不过,就我看来,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隆胸的确是不可行的。”即便整形手术是有理由的,也要符合青少年发育的具体情况。洛杉矶的Peter B。 Fodor认为:“直到一个女孩胸部发育停止之前,做隆胸手术是不合适的。一般来说,女孩发育停止的时间是17岁,有时可能是16岁。”整容医生一般等到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再给他们做隆鼻手术,就是考虑到这些孩子的鼻子正处在生长阶段,整形手术很可能让其鼻子最终落下个畸形的下场。可事实是,许多医生并不严格遵守这种规定,而是在正在发育的小孩子们身上动刀,其结果可想而知。 《沈阳晚报》2005年8月18日,《暑假孩子都在忙些啥,美容院女孩排队等变脸》一文中报道: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科刘晓燕主任指出,18岁以下未成年人慎做整形手术,因为其皮肤、器官、骨骼等组织都未发育成熟,这时做任何整容手术都可能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未婚少女慎做隆胸手术,不管做隆胸手术的材料如何好,未哺乳的女性做隆胸术很容易阻塞乳腺导管,影响乳腺发育,以至影响将来给孩子哺乳。 《凤凰卫视》2003年6月18日,《大考结束后广东青少年学生兴起整容减肥潮》一文中报道:面对青少年以整容手法完成爱美的心愿,专家表示,青少年发育尚未完全定型,若没有特殊情况,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好不要动美容手术,因为手术可能会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效果也没有成年人好。 《北京青年报》2003年2月17日,赵新培《大中学女生寒假忙整容专家:18岁以下慎做》一文中报道:对此整形医生提醒爱美女孩,面对整容应多些理智,由于未成年人身体各部位仍在发育,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慎做隆胸、抽脂、割双眼皮、隆鼻和嘴唇 造型。 《今日早报》2005年8月16日,俞冰清等《李宇春这张脸人气最旺,剖析青少年整容热背后》一文中报道:青少年对美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往往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而做出“短视”行为,如盲目追星、追逐时尚„„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和升华,也许若干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整形,可能又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选择。而且青少年是未成年人,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手术后可能会承担的风险也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专家强调,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没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做手术,本人和家长要慎之又慎。 《工人日报》2003年9月2日,杨霞《广州青少年暑期“整容热”》一文中报道:据广医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王肃生说,医生对于选择整容的青少年,一定要认真研究是否适合,其要求是否合理。他强调,毕竟整容具有雕刻性,会留下一定的烙印和创伤,无论如何,青少年进行整容一定要慎之又慎。 《新闻晨报》2001年9月13日,韦蔡红《专家告诫:青少年忌盲目整容》一文中报道: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科杨医生告诫,青少年发育还尚未完全成熟,对美的理解也处于不稳定期,如果不是生理缺陷(肤色暗、单眼皮不属生理缺陷),采取整形手术是不科学的。父母也应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 中华美容网,《风险共在 整容变脸先考虑》一文中报道:“整容与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关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钢认为,整容主要是一种心理需要,通过整形增加自信,改善外界的接受度。“美容本身是个人在物质生活提高后的一种精神需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博士陈焕然分析说,但当“丑陋,整容,美丽,成功”被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推波助澜,灌输给了公众时,美容就偏离了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心理疾病的元凶。一些人把求职失败、婚姻破裂、恋爱受挫与外貌联系起来,认为是容貌阻碍了他们成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则把这归结为“是一种社会浮躁心理的表现”。“整容就是现代裹小脚。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残害身体。”周孝正说,其实美从来不是客观的,美的不断在变化。就像古代社会以“小脚”为美、唐代以胖为美一样,各个时代的美丑标准都是相对的,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还是一个男权社会,由男人们制造出一种美,女人们就莫名其妙地被裹夹进 去了。” 《中国青年报》2003年 12月 19日,任常青等《女大学生整容热》一文中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的陈焕然博士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做整容手术的女孩中,本身相貌中等偏上的居多,“丑女孩”却非常少见。他猜测,也许相貌中等的女孩更能看到漂亮的价值,从而认为更美就会受益更多,对于爱美的愿望,整形美容医生都能理解。但不因为某种病灶而动刀子,自然十分慎重。滕利医生说,像割双眼皮、隆鼻梁,也许操作只需要半个小时,但是术前术后的咨询、相互交流却需要两三个小时。有些学生对整容的期望值过高,口口声声要把眼睛整成范冰冰那样的,把下巴弄成周迅那样的,对于这样的要求,很多整容医生都会给她们泼冷水,给这些狂热的念头降降温。专家指出,不管是因追星整容,还是因为过度担忧自己的容貌而整容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自信。长得像明星,或是个人人羡慕的美人,固然能令人感到荣耀,但人类除了有“趋同性”之外,还具有追求差异性的本能,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更提倡个性的张扬,生怕自己处处跟别人一样。其实,我们为什么非要长得像××呢,滕利医生说,事实上,年轻和自然是最美丽的,即便给你一张玛丽莲?梦露的嘴,但你也未必拥有她的气质,更何况别人颇具特色的、甚至是夸张的五官,未必与你的气质、性格、职业、工作环境等相匹配。他说,很多人从整形医院出来,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来的特点,成了“整容手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美女,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失败。在美女满天飞的世界里,在“美貌能获得更多机会”的传说中,保持理性是不容易的。如今,我们不再一味指责追求美貌是“爱慕虚荣”,但在冲动面前,至少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哪些真是容貌本身出了问题,哪些只是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 《北京晨报》2004年9月6日,代小琳《陈焕然的矛盾:整容专家“反对整容”》一文中报道:盲目从众者,不能整。因为这些女孩为了赶时髦而盲目地找医生。另一类是“追星一族”坚决不给整~这些女孩往往渴望自己的某个部位变得与偶像一样。再有就是,情感受挫的人不能整,因为这些女孩是为别人整容。至今让陈焕然痛心的是1998年,一个女大学生找他,第一次说要整一个周迅的下巴;第二年她找了个喜欢成熟型的男朋友,又说要换成林青霞的下巴;快毕业的时候,她想要出国,外国人不喜欢整容,她第三次来找陈焕然,要求把做过的下巴去掉。“这个案例让我觉得失败,当初的确不应该给她做手术。因为她并不是缺一个好 下巴,而是缺少必要的心理疏导。”其实,来做整容的首先必须要过心理关。陈焕然每周基本都会向精神病院开两张转诊单,建议“求美者”先去看心理医生。陈焕然说,国外临床整容门诊的第一关就是求美者和心理医生接触,但现在国内没有这道程序。目前,国内临床整容者30,或多或少有心理问题。陈焕然还记得一个整容成功者遭遇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一年,他给一个电视台主持人做了整容,手术非常成功,但这位主持人每次面对镜中新的自己,都感到莫名的恐慌,特别是每当看到女儿面对自己时那陌生的眼神的时候„„后来她去安定医院接受了治疗。“有的人虽然声称要整容,但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整后的改变。所以整容之前必须要慎重又慎重。” 《扬子晚报》2005年2月25日,《学生整容当心四大误区》一文中报道:面对学生整容热,江苏省重点学科的中大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黄金龙副主任医师特别强调,由于大中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往往容易陷入误区,整形美容应注意避免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未满18岁,急着要整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一些未成年人也开始热衷整形,并动员家长提供经济后盾。广州出现过13岁女孩隆胸,南京也有一位12岁的女孩割双眼皮。一些思想和身体还未成熟的青少年,置个人条件于不顾盲目整容,花钱不说,如果整容失败,将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巨大影响。对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整形,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因为青少年对于美的辨别能力还比较片面,在缺少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时去做整形美容手术是相当危险的。 误区之二:学生追星,要整“明星脸”。在热热闹闹的“学生整形热”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拿着自己崇拜的明星照片,要求医生为自己整个“明星脸”。黄金龙副主任医师指出,整形美容并不是“克隆术”,不是把自己的脸庞进行“剪切”,再把明星的脸庞“复制”上去这么简单。整形手术要跟原有脸型、五官相貌搭配才能相得益彰。如果仅凭自己的美好想象要求整形美容,其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误区之三:已经很美,还要整形。在门诊咨询中,有些女生其实已经很美了,但为了搭上整形这趟时髦车,也盲目“随波逐流”。完美的标准应是多元的,不仅仅是外表的。专家特别提醒爱美的少女,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整容上,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态对整容者非常重要。 误区之四:整形美容“随心所欲”。不少学生认为整形美容是很随便的事情,以为整形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做不 好再改很容易。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大部分失败手术造成的后果是很难补救的,整形美容会受到自己基本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比如面部的骨架结构、肌肉、软组织、皮肤等,整形不是重建,而是改造,不可能想整什么样就整什么样,广大学生一定要慎重选择,到正规大医院向专家全面咨询。 四、学界态度 《今日早报》2005年8月16日,俞冰清等《李宇春这张脸人气最旺,剖析青少年整容热背后》一文中报道:有法律界人士也指出,一些青少年由于担心整容被家庭或学校反对,往往背着父母亲,虚报年龄或挂号用假名前来做整形手术(规定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整形需家长陪同并签字),这也是一种极为不明智的举动。一旦用了假名,那么手术后的风险值就大大提高。如果因医疗事故而产生法律纠纷,连名字都不敢用真名的消费者毫无疑问将处于劣势。 《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11月,倪赤丹、董海军《青年整容:我为美丽而献身》一文中说:这股消费时尚其实质就是身体消费,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性别文化现象,其内核就是性别本质主义。“性别本质主义就是性别问题上生物决定论,即认为两性及其特征是截然分开的,女性特征被绝对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男性特征则被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客观的、擅长抽象思维能力的。”这种观点强调了男女两种性别特征是自然的和稳定的。而基于性别本质主义出发的性别结构就是男尊女卑,即男性身体及其特征所具有的价值高于女性身体及其特征。女性的价值在于美丽的身体及隐含其后的性器官,其精神世界是毫无价值的,女性化的身体是男性宠爱的内涵。从而把女性归于低级的自然范畴,把男性归为高级的文化范畴。性别本质主义就是一种维护男性文化控制女性的基本手段,其中包括对女性身体的改造和消费。男性至上文化潜在或显在地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尽管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去粗取精”的新文化运动,尽管随着西风东渐,女权运动的兴起波及华夏大地,我们也喊出了女性解放的口号,还有一些人在为女性解放而奔走,所有这些都隐藏着一个前提:即女性仍是被压抑的,所以她们需要解放。男性至上的文化列车仍然在它的慢车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行。总之,男性至上文化潜在或显在地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鲍德里亚指出:“现代社会,哪怕女性主义者呼声很高,但男性范例仍以体格和社会成功为中心,而女性范例却是以美和魅力为中心的。 ”我们可以看到男性至上文化通过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控制和引导了女性身体及其精神世界,反映了男女之间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引导与被引导的权力关系。在男性占主导的社会,女性的行为模式是以男性的行为取向为依附的,古代曾有“楚灵王好细腰,举国多饿人”的惨剧,中国妇女曾为“三寸金莲”而裹脚,这些尽管是不同的行为方式,遭到不同的价值评判,但却深刻而直观地反映了男权文化的变迁,隐藏着同样的事实:女性身体是男性文化的消费对象,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是一个过程,首先是感官与视觉的满足,然后才是性的占有和使用。而对于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现代都市女青年来说,如何取悦异性,赢得高“回头率”不得不成为她们的一个生存技巧。在大学校园里,还广泛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寄托给自己的容貌和未来的“男人”。“女为悦己者容”依然没有过时,它甚至成为女性表露衷肠的委婉方式,而整容则是“女为悦己者容”在现时代的经典运作。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6月,张敏《对女大学整容现象的思考》一文中说:中国医学院整形外科专家陈焕然博士说:“每个人都有享受科学进步和社会文明成果的权利,美容是人们审美意识增强的表现,所以为了美容而来做整容的人,我们都不把他们当作病人”。虽然每个人都拥有整容的权利,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因为各种因素,女大学生整容存在很多误区。所以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整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加强女大学生美育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当今社会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社会文化也将女性形象角色定型或格式化加以宣传引导,把女性当成花瓶装扮,如何化装,如何减肥、如何健美、如何使自己的肌肤年轻白嫩,如何使自己的三围达到标准等等,使许多女性丧失自我个性。加强女大学生美育教育,提高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提倡美育最多的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是对美育高度的概括。具体地说: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加强女大学生美育教育,使女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她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女大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也就越深刻;加强女大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女大 学生在鉴赏和品味美的过程中,显示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从而培养女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女大学生美育教育,使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中,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产生美的追求,培养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总之,美育教育关系到女大学生的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女大学生成材,学校通过美育,可收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陶情、以美健体的效果。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世纪女性新观念“自信、自然、健康快乐”,这样就可以避免女大学生盲目整容。 第二,培养女大学生健康的成才心理,开发自身潜力。一方面,女性健康的心理品质,既是女性立足于社会、并获取成就的内在动力,又是女性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发挥女大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女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环境,增强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另一方面,每位女性都是独立的有别于他人的一个个体,每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身上,都会具有某种特征和优势的个性。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女大学生培养健康的成材心理,引导女大学生挖掘与发挥属于自己身上的特征、优势,开发自身潜力。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健康的成材心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价。具有良好自我观念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喜欢和接纳自己,保持心情愉快,对自己充满信心。良好的自我观念是成就事业的心理基础。正如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际越接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一个人能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相对自卑心理会弱一些。(2)善于自我激励。由于成功永远只属于一部分人,大部分人只能被排斥在成功之外。因此,女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并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让自己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3)具有与经济开放相适应的心理开放度。开放使女大学生不被旧的观念束缚住,而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学习新东西,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追求。 第三,加强女大学生“四自”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对女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格培养中,还应进行“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教育,树立“四自”精神。一方面要培养女大学生在学习中有顽强的毅力,为实现理想,即使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身处逆境,仍坚忍不拔。不被传统中“女性是弱者”的观念所束 缚。在就业过程中,要有自信心,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的不良心理状态;实践上,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改变人们对女生“高分低能”的偏见心理;在行为上,要活泼而严谨,仪表端庄而不随便。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正确定位。避免在择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或过分追求眼前物质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的现象,导致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还要善于开发、利用自身的特有资源。随着经济的高度繁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丽经济”的价值。女大学生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群体,又处在提倡个性张扬的社会里,她们接受整容,希望自己在求职第一关时就能在服饰、外表方面达到“羊群里头跑骆驼”的效果,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拥有一个收入的预期值,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应提醒要进行整容的女大学生,不要让美貌第一占据思维。只重容貌还是少数人的思想,而重美德才智,才是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作为现代知识女性,千万不要把美貌当成万能的,要利用美丽,而不要出卖美丽。 第四,规范整容市场,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在泰国,法律要求20岁以下的人,必须在父母的陪同下做整容手术。在美国,整容者与医师不仅要签书面,还必须录音、录像以备产生纠纷后作为供证。(1)目前在国内,没有关于整容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整容市场的管理显得滞后。据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王羽介绍,近10年来,全国就发生各类美容毁容案件20多万起。(2)2002年5月1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虽然对整容机构作了要求,对整容的项目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从事整容的医师的资格也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目前整容市场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整容消费人群逐年增加,整容行业利润高,加之缺乏严格标准控制,医疗美容市场相当混乱,社会上一些不具备资格和条件的机构和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开展医疗美容活动,个别美容、美发店甚至聘请医师到店内做整形外科手术。美容医师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也十分严重,整个整容市场的管理还缺乏法律支持保护。因此规范整容市场,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减少整容事故,提高整容安全、质量,保障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全社会都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五,引导女大学生加强整容安全自我保护意识。(1)作好整容前的调研工作,不盲目整容。(2)选择有整容执照,且 设施先进、完善的正规医院做整容手术,以保证有一个卫生、安全、可靠的整容环境。(3)检验整容师的资格证。(4)作好整容前的心理准备工作,以配合整容师进行手术。(5)树立法制观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存好整容期间与医院、整容师所发生的相关的资料(包括住院证、医疗诊断书、缴费清单等),以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后无据可查,而无法索赔。 人民网,2005年3月11日,马国川《法制晚报:整容业需要法律的“整容”》一文中说:一名定居香港的挪威人士甘茜莲写了一篇文章,表示对中国日渐升温的整容热感到不可思议,惊叹“整容之后我看不到中国人的灵魂”(《青年参考》2005年3月7日)。确实,短短几年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整容手术一下子冒出来了,整容行业日渐兴盛,少女们去整容,大学生去整容,家庭主妇去整容,甚至深圳幼儿园的小孩都在考虑去整容。但是,法律对于整容缺乏规范,有许多让我们感到忧虑的地方。一是整容的低龄化。在泰国,法律要求20岁以下的人必须在父母的陪同下做整容手术;在美国,未成年人整容也必须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而且不仅要与医师签订书面协议,还必须录音、录像,以备产生纠纷后作为证据。可是,我国法律却没有对未成年人整容有任何的限制。据《法制晚报》登载的文章,整容在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低龄化趋势,自1997年至今的数年时间里,18岁以下青少年做美容整容手术的绝对数量增加了5倍以上,女孩早至十三四岁就整容的现象越来越多。假如法律不对未成年人整容做出限制,就可能会使一些未成年人受到伤害。二是整容的风险问题。整形手术风险很大,在全球范围内,只是因为去眼袋这种小得不能再小的手术,就有几百甚至上千的人死在手术台上。在中国过去的10年中,有大约20万人因为整形而毁容。整容机构不规范,在目前的市场上是屡见不鲜的,对于医疗整容机构到底由谁来监管也不是很明确,使得国家和社会对医疗整容机构监管的主体缺失。三是整容市场不规范,可能为部分不法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提供了隐性的“保护伞”。目前,不规范的医疗整容市场对接受服务人员的原始相貌和资料几乎都没有设立美容医疗登记备案,上门来接受服务的人员的“原貌”在进行改造后基本遗失。因此,犯罪分子完全可以通过整容或者变性手术把面部或者性别特征进行转换,这使警察对犯罪分子的侦查难度明显加大,为我们有效打击犯罪“人为”地设置了一道屏障,这些问题需要法律做出回应。整容业也需要法律的“整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爱 美人士”的切身安全,才能维护社 会秩序,使整容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 编辑: 有光 来源: 青少年研究 更多 的精彩内容 如果您在我网站发现错误,请先标出来错误,然后同时点击“CTRL”与“ENTER”按钮,将 错误通知我们。 相关新闻: 关于青网 | 联系我们 | 安全规则 | 网站地图 Cycnet.com,Youth.cn. 版权所有: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
本文档为【关于整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