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2017-11-19 5页 doc 28KB 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争论一】法学院变成了司考班VS可以扩大就业几率 这些天,三度征战司法考试三度败北的钟明在考虑今年9月是否再次上阵。这次,他可能面临更多的对手。 司法部日前发布2008年考试公告,普通高校2009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今年的司考。这意味着,浩浩荡荡的“大三”军将在今年9月登陆司考战场。 这是统一司法考试自2001年实行以来,首次向在校生开闸。 中文系毕业的钟明现为某私营企业的行政人员。他戏称自己是司考非正规军的一员。...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 【争论一】法学院变成了司考班VS可以扩大就业几率 这些天,三度征战司法考试三度败北的钟明在考虑今年9月是否再次上阵。这次,他可能面临更多的对手。 司法部日前发布2008年考试公告,普通高校2009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今年的司考。这意味着,浩浩荡荡的“大三”军将在今年9月登陆司考战场。 这是统一司法考试自2001年实行以来,首次向在校生开闸。 中文系毕业的钟明现为某私营企业的行政人员。他戏称自己是司考非正规军的一员。为了改变人生,钟明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司考。依他的经验,历年参加司考者中不乏各路神仙,但在校生在应对司考上优势明显,“毕竟考的都是他们刚学过的”。 相比之下,这个新政策受到了法学在校生的普遍欢迎。南方周末记者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法律院校的学生了解到,面对即将来临的司考,几乎所有大三学生都跃跃欲试。对他们来说,能在毕业前通过司考,找工作时便多个砝码。有人认为“不考白不考”,即便只剩两个多月复习,也要试一试。 中国政法大学的小刘本想暑假到律所实习,但现在改变了主意。“(找工作时)有证比实习经历管用多了。”他打算从现在开始,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好好复习,争取一役通过。 对年底就要开始找工作的大三学生们来说,这次司考政策的调整显得非常及时。 按以往规定,除中西部地区外,只有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方能报考。但实际上,毕业生找工作通常都是在毕业前,如果没有司考证书,很多司法机关和律所都将其拒之门外。数年来,这种状况一直困扰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在校生能不能参加司法考试,据记者了解,司考政策制定之初,在这个问上,高校和司法部门就有分歧。 参与过相关工作的学者霍宪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高校方面认为允许在校生报考,容易使本科教学围着司考转;司法部门则认为可以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对接。 最终,考虑到法学教育的现状和司法考试刚刚起步,政策制定者采纳了学校的意见,规定本科毕业才能报考,在校生被排除在外。 时至今年,司考在运行7年后,最终还是向在校生开放了。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丁露解释,这将有利于解决基层法律职业人员短缺,使优秀法科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多优先选择法律职业。 在校生的注意力可能因此更早发生转移。” 有学者担心此举将加剧法学教育的功利主义。“ 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文永观察,因为过分注重司考,有的学生实际上学三年或两年半,第四年的选修课基本就不上了。一些院校基本成了司考培训班。 【争论二】严格司考标准西部法院将瘫痪VS让不合格的人当法官比缺一个法官更危险 梁文永认为,让在校生参加司考,不可能根本解决基层法律职业人员短缺问题,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恐难实现。因为当前一些地方的状况是,“当法官、检察官的,未必已过司考;通过司考的,未必进得了司法机关。” 统一司考虽已实行七年,但实际上,通过司考才能进入司法机关的理想状况尚难实现。 一位西藏地区的基层法官说,“只要是考试,我们就过不了。”如果严格按“初任法官必须通过司考”来,有些基层法院将面临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尤其是中西部基层法律职业人员短缺,职业化的要求不得不作出让步。它也自然成为近年来司考政策调整重点考虑的因素。在今年的考试公告中,无论是让在校生参加考试,还是延续去年政策、将中西部地区的报考条件放宽为专科学历,都为“解决基层司法人才 。 匮乏” 除了放宽学历要求,在过去的几年中,司法部曾通过不同幅度的降分为中西部争取司法人才。为了享受降分优惠,钟明甚至想过当一回司考移民,从广州跑到青海报考,后来因技术原因作罢。 降分政策收效甚微,还备受质疑。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司考本为淘汰达不到职业要求的人,放低要求与司考目的南辕北辙。“让一个不合格的人当法官比缺一个法官更危险。”梁文永说,对基层司法实践有更深入了解的延安中院副院长雷钧也同样坚持,对中西部地区不能放低标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剑锋认为,法律人才“西部断档”不应仅由司考埋单。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宏观问题。例如,日本法官全国同酬,而这在中国就做不到。 【争论三】不能剥夺非法律专业考试权VS法律专业门槛是各国普遍标准 一些学者认为,和其他职业准入考试不同,司考将决定国家把维护公平正义的权力交到何种人手里。基于这个原因,司考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不能打折扣。 一位曾参与命题的人士透露,命题者面临来自组织部门、考生以及同行的巨大压力。命题过于僵化,不灵活的题目,被认为水平不高;题目灵活,容易产生歧义,不惟一。另外,在某种程度上,命题人还须兼顾在岗司法人员的通过率,有时甚至会舍弃题目的质量,舍弃对法律思维的考察。 专业人士认为,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很难在一张试卷中体现出来。而这些,恰恰是法律职业者最重要的素质。 梁文永认为,必须为报考资格设定专业背景的要求,以弥补这种“不可试性”。“虽不能保证所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人都有法学素养,但他们比没经过专业教育的更容易具备上述素质,更容易认同法治精神和理念。”梁说。 梁文永所在的法学教育评估与研究中心刚启动司法考试改革的课题,课题组的核心意见是,只有法学专业出身,才有资格报考司考。 该中心主任曹义孙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取消非法学专业人员司考报考资格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乏讨伐声。 然而作为非“法”专业的钟明表示,自己考了那么多年试,也算半个学法律出身的了。他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非法学专业报考者的意见。 对司考政策制定部门来说,目前设立专业门槛面临的舆论压力,远大于技术上的困难。近年来,一有人提出加强司考设专业门槛,就会被扣上精英主义的帽子,甚至被指剥夺非法学专业考生的考试权。 此前传言今年将规定只有法学专业出身才能报考,小刘说,他和同学们都很期待。 不可否认的是,要求法律专业毕业才能从事法律职业,是两大法系国家的共同要求。日本、韩国和欧盟成员国近年来的司法改革,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调整。 鉴于过渡期的现实,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潘剑锋也认为,“精英化”设想为时过早。因此,他不主张从门槛上卡住非法学专业报考者。他的设想是,尽量把考试成“让学过法律并且学得好的人通过,尽可能让没系统学过法律的人通不过”。 南方周末
/
本文档为【大三生获准司法考试引发法学教育越来越功利的讨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