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2017-10-07 24页 doc 144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以复旦大学为例:“你身边熟悉的汉文化” 参与人员:黄一菡 杨洋 林南威 卫卓睿 指导老师:陈正宏 魏有美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摘要: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中,汉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汉文化理解为“泛汉族文化”,即以典型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本课题讨论之汉文化主要置于中国大陆汉语言文化体系之下。高校作为文化交流胜地,对汉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以复旦大学为例:“你身边熟悉的汉文化” 参与人员:黄一菡 杨洋 林南威 卫卓睿 指导老师:陈正宏 魏有美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摘要: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中,汉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汉文化理解为“泛汉族文化”,即以典型汉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本课题讨论之汉文化主要置于中国大陆汉语言文化体系之下。高校作为文化交流胜地,对汉文化的传播有着不可剥离的关联。本课题试图以复旦大学为例,探究、梳理、总结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了解身边汉文化传播的点滴。 关键词:汉文化;传播;高校 一(汉文化定义 随着人文科学研究活动的日趋活跃,汉文化的相关研究愈发受人关注。但事实上,汉文化定义与指向始终较为模糊。在揣振宇先生等主编,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汉文化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中,“汉文化”一词意指“汉族文化”;在陈江风先生等主编,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文化研究》中,“汉文化”则仅限于“两汉文化”。而张世民先生在《汉文化漫谈》里对汉文化这样谈到:“汉文化不单是指汉王朝的历史文化,而且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别称。”在另一些学者眼中,汉文化的概念范围甚至被扩展至与中国相邻的使用汉字的国家区域内。譬如,德国学者汪德迈将汉文化定义为“亚洲东部自中国本土向南延伸,其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行于四邻的汉字区域内的蒙古人种的文化”。 鉴于汉文化含义之丰富广博,学界向来观点各异,为厘清讨论对象,我们将在本课题中对“汉文化”加以定义。 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但在中华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中,汉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不断交汇、融合,从中得到继承、发展与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汉文化理解为“泛汉族文化”,即以典型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其辐射范围不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更在中国周边传播,广泛影响到周边如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作为其主流文化形态存在。陈庆浩先生就曾提出“整体汉文化”的概念,与此处所述之汉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就文化内容而言,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以此为依据,汉文化包含语言、文字、文学、饮食、服饰、艺术、宗教、法律等领域。 本课题着力于讨论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其现状,以复旦大学为个例进行分析。因此,此处汉文化传播范畴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文化体系之内,对海外汉文化表现形态不予赘述。 二(汉文化传播途径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21世纪国际化时代的信息高速万维网,各民族文化从相对隔绝走向交融碰撞,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与传播也成为一个国家走向强国所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文化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从文学作品到商贸往来,从教育传授到文化交流,汉文化通过异彩纷呈的传播方式逐渐为世界所了解。 1. 文学途径传播 “文以载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汉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认同作用。而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教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育。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异军突起,并进入世界文学主流之列,其理论随之也被英美高校的文学学科接纳,成为相关文学研究领域内被频繁引用和讨论的经典。与此类似,汉文化亦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得以传播。譬如,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将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五大洲,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了解汉文化的有效渠道。 2. 教育途径传播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教育一直是文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内容包括对汉语、汉字、文学作品、传统文化各个部分的教育。以汉语为例,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文化交流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自2004年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汉文化对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汉文化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 3. 商贸途径传播 自张骞凿空出使西域时起,汉文化就借商贸途径及于海外。商贸活动参与者将汉文化中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带到他国,产生广泛影响。汉代时,中原商旅将丝绸带到罗马帝国,一时间,上流社会竞相以穿着丝绸为尚,丝绸因此而价值千金。唐代之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将汉文化远播印度乃至非洲。从白瓷、青花瓷中,外国人体会到汉文化的质朴与厚重,成为海外人士感知汉文化的重要窗口。汉文化犹如青花瓷一样,虽则简约,却总耐人寻味。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汉文化更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商贸活动中,外国商人学习汉语更加主动地了解汉文化。在当下的中国,汉文化正借国际商贸蓬勃发展之力,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国友人。 4. 活动途径传播 文化交流活动是现代社会中汉文化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将汉文化内涵融入文化节、读书日、电影节以及一些其他文化活动形式中,不仅有利于将汉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譬如国家汉办曾开展汉文化巡讲、巡演和展览活动,集中展示中国书画、太极拳、茶艺等;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组织师生和市民游园、观灯猜谜、吃月饼,以汉文化的感染力拉近了两国民众的距离。 近五六年来,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为主题的文化年在法国各地举办;投资数百万美元、演职人员近千人的“中国文化节”登场华盛顿;“感知中国•韩国行”等汉文化宣传活动也相继启动,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文化活动运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铸造出汉文化品牌,展示了包括艺术、服饰、民俗等在内的汉文化的方方面面,让优秀的汉文化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感受汉文化。 三(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 作为文化传播、交流之胜地,高校在汉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复旦大学始终重视文化传播与交流,重视育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根本地位,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承、文化精神的弘扬以及文化环境的营造。因此,我们选择以复旦大学为例,探究、梳理、总结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了解身边汉文化传播的点滴。 1. 课程途径传播 2005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实行通识教育,组建包括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其中,“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两大模块可谓高校通过课程进行汉文化传播的代表性例证。“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课程主要为关于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史学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模块课程主要为关于中国文明及其它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打开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此外,在“哲学智慧批判性思维”和“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模块中,亦有部分介绍中国艺术(如传统绘画、书法、京剧、雕塑等)、中国哲学经典等课程与汉文化紧密相关。 下面,我们将着眼于近几年来核心课程中的“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两大模块的课程,通过比较来一窥课程对于汉文化传播的作用。 1.1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从2008年到2011年,“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的课程数量大约为10门。其中,2008-2009学年第一、二学期开课10门,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课8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课10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课9门,而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则开了史无前例的14门课。另外,2011-2012学年模块课程时间与之前亦有所变化。2011-2011学年前,本模块课程通常为同一时间段,或在很大程度上与专业课、英语课时间频频重复,导致部分同学只能“望课兴叹”。进行时段调整后,同学们实际上可以选择的课程数大大增加,了解汉文化的机会亦由此增多。 就内容而言,“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课程涵盖范围从古代文学至现代文学,并以国学经典居多。中国具有五千余年的灿烂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古人云:欲明大道,必先治史。研究汉文化就不能跳过史官与历史,而本模块与此相关的课程有“《史记》导读”、“《三国志》导读”、“《资治通鉴》导读”等。其中,“《三国志》导读”颇受理科男生欢迎。选修过这门课程的欧阳同学说,在选修该门课程之前,他所理解的三国史与《三国演义》等小说如出一辙;正是从这门课中,他才逐渐清楚了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小说的移花接木。另一选修“《周易》与中国审美文化”课程的林同学表示,之前以为《周易》系卜筮之书,与算命无异,修读此课程后才发现,《易经》中不乏真知灼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体现了汉文化传统中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内涵。而部分所谓的“迷信”其实也反映了中国古人某种朴素的价值观。下面以“《说文解字》与汉字渊源”课程为例,具体分析高校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进行汉文化传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之法不仅限于“言传”,更在于“身教”。在以课程为途径的汉文化传播中,教师风格对于传播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说文解字》与汉字渊源”课程中,授课教师仅凭一只粉笔,一本连封面都不见了的泛黄的《说文解字》,几张手写讲义。这几样简简单单的东西,已将老师那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展无余。老师上课娓娓道来,从某个汉字入手,为我们徐徐展开文字演进的历史画卷;老师诲人不倦、开启愚蒙的君子之风,使我们感受到汉文化传统的感染力量。学生们也似乎穿越千年时光来到了杏坛之下,摈弃现代的浮躁,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就课程内容而言,训诂学作为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意在解释文字的含义、来源等。若把中国的灿烂文明比成一座宏伟的建筑,文字即建筑之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字典,不仅在文化研究上意义重大,更是反映中国古代生活习俗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习俗文化亦是汉文化之组成元素。许慎之子许冲在《上说文解字表》里谈到:“慎博问通人,考之于逵(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在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除了解某一汉字之发展轨迹外,更能对古代的风俗有深刻的理解。而文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化,就藏在一个个小篆字的背后,从教师传到了学子们。 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传者与受者的共同合作。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掌握一定数量的小篆写法,并且学会使用《说文解字》一书来查字。许多同学因此学会了写自己的小篆名字。 1.2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这一模块的课程并非仅专注于汉文化介绍,而是放眼全世界,将汉文化置于全球视野之下,如“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等课程。一位曾修读过“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宋同学表示,自己曾有过出国交流的经历,每当外国友人问起关于中国的问题时,他尚能从容应答,但与别人深入探讨中西文化异同时,他便感到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作答。旁听了相关课程后,他逐渐意识到,文化的传播不限于口头陈述的方式,通过实物等形式亦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汉文化,如利用书法艺术作品将原本抽象的汉文化艺术具象化。 2. 讲座途径传播 复旦大学向来是学术重镇、精神殿堂,讲座的传统历史悠久。讲座是传播思想、交流观点、教学相长的重要渠道。根据讲座的主题及内容,此处将讲座大致分为理工、医学、法政、经管和人文等不同类别。在这些不同类别的众多讲座中,有不少涉及到了汉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与外缘条件等。从讲座来看上海高校的汉文化传播,是本部分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资料来自复旦新闻文化网,这里记录了复旦大学数量极其庞大的讲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我们详细统计了2010-2011学年全年一共80场讲座,并对这些讲座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统计工作。 讲座类别 讲座场次 所占比例 汉文化传播讲座场次 所占比例 个人专题与励志教育 8 10.00% 6 31.58% 人文 7 8.75% 4 21.05% 艺术 2 2.50% 1 5.26% 语言与翻译 6 7.50% 1 5.26% 法政 23 28.75% 2 10.52% 经管 16 20.00% 5 26.33% 理工 6 7.50% 0 0.00% 医学 10 12.50% 0 0.00% 其它 2 2.50% 0 0.00% 总计 80 100.00% 19 100.00% 严格说来,要对讲座进行分类是非常困难的,上述分类恐怕也会有很多值得商榷的余地,很多讲座从内容上来讲涵盖了多个学科,涉及诸多方面内容,尤其是如果将主讲者的学科归属和讲座系列的学科特征考虑进来的话,那么讲座分类就更加难上加难。我们在此勉为其难,以主讲者所讲主题和内容为主要依据,将讲座分为个人主题与励志教育、人文(包括文史哲)、艺术、语言与翻译、法政(包括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和社会学等)、经管(包括经济学、金融、贸易和管理学等)、理工、医学和其它等一共9个类别。尽管这样的划分可能会造成同一个系列讲座中的不同场次讲座会被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去,某一个例如经管类学科的老师所讲主题却被划入了人文类等问题,但我们认为从主题和内容来划分是最能区分讲座的性质,并且也将有利于我们从汉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和外援因素等几个角度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的阐发。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在上述类别中,涉及到了汉文化传播的有个人专题与励志教育、人文、艺术、语言 与翻译、法政和经管一共6个类别,其余如理工、医学等则不涉及汉文化传播。 在上述前6个类别中,直接涉及汉文化传播的讲座达到了19场,占总数的接近四 分之一,比例可谓相当之高。在此将讲座基本信息列表如下。 讲座类别 讲座系列 讲座题目 主讲嘉宾 个人 相辉讲坛 为人、为师、为学 张汝伦 个人 相辉讲坛 掌握“有字之书”,读懂“无字之书” 顾东辉 个人 相辉讲坛 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金力教授风金力 采展评会 个人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杨福家 个人 与六六谈“心” 六六 个人 眼见为虚——从《余震》到《金山张翎 蓝调》. 人文 中国深度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葛兆光 研究高级历史论述” 讲坛 人文 “法学博“悟(误)读中国人之‘好’” 唐林(律师) 学”讲坛 人文 中国深度试谈中文里的人道主义 黄乐嫣 研究高级 讲坛 人文 世界社会“尊严、平等、正义的中西比较” 弗朗西斯•福山 科学高级(Yoshihiro Francis 讲坛 Fukuyama) 艺术 研究生相游园人生,惊梦舞台——上海昆剧上海昆剧团 辉节 团艺术推广讲座 语言 吟唱歌谣学汉语 周晓康 法政 中国深度地缘理论演变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黄仁伟 研究高级 讲坛 法政 中国深度 “邓正来问题”深度检视 吴励生、魏敦友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研究席明 吴冠军、孙国东 纳 经管 复旦大学 “21世纪中国的经济与教育” William C. Kirby Panasonic 讲座 经管 世界社会 “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实力” 约瑟夫•奈 科学高级 讲坛 经管 新3108讲“中国奇迹”背后的骄傲与思考 石磊、沈丁立、肖巍 会 ——“中国模式”专场 经管 中国深度“‘中国经验’、‘比较优势’与高校温铁军 研究高级青年参与的乡村建设试验” 讲坛 经管 上海论坛中国及盯住美元汇率制度能否发挥罗纳德?麦金农 学术活动 全球稳定性的作用 在上述19场讲座中,个人专题与励志教育类别所占比重最高,占到了同类别讲座的四分之三,占到了涉及汉文化传播的讲座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入选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在于,主讲者无论作为教授还是文艺工作者,都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要内容,而他们的自身经历本身又多受以儒家为主的汉文化的深深浸染,这种浸染让讲座本身就带上了汉文化传播的色彩,成为汉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张汝伦教授为人、为师和为学的经历,还是顾东辉教授掌握“有字之书”,读懂“无字之书”的感悟,都体现了中国人在应对社会人生、个人角色与道德理想的时候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操和智慧。而旅加华裔作家张翎女士则在讲座中还展示了自己在写作研究中珍藏的加拿大第一批中国移民的资料照片,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带给在场师生极大的震撼,也让大家加深了对汉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之艰辛复杂的历史过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人文和艺术类的讲座占到了汉文化传播相关讲座总数的26%,它们充分挖掘了汉文化的历史、内涵和存在形式,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深刻。以唐林律师“悟(误)读中国人之‘好’”专题讲座为例,整个讲座围绕这面子与“好”问题展开:面子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好处是中国人的核心指南;恩情是中国人的核心感情;孝顺是中国人的核心手段。通过对“好”的解析来表达对中国人的悟(误)读。这场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到了中国传统与中国法制的深厚历史渊源,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黄乐嫣和福山两位教授的讲座尤其因为建立在跨文化思想比较的基础之上,让听者借助他者镜像,对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与独特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黄乐嫣指出中英文题目——“人道主义”和“Ways of Being Human”——的内涵有一定差异,她的演讲主要跟大家讨论的课题也可以叫做“humanism 是如何跟中文思维方式接轨的”。 虽然中国思想在二十世纪初也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现代启蒙,但是它在思想和文字的革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接受西方哲学里的认知主体。在现代中国思想里,人的概念还是保持很隆重的修身、培植、保养、养生等这些涵义。 福山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尊严、平等、正义等观念的哲学和宗教根源,以及它们同中国传统中的一些平行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并对这些理念如何根植在具体的政治建制当中以及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如何与西方道路相区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语言类讲座非常独特,无论总数还是直接涉及到汉文化传播的讲座数量都不多,但是作为对汉文化传播之基本媒介——语言——的直接研究,尤其是汉文化传播的媒介形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式——歌谣的创作于运用,让这一类别的讲座尤其显得非常独特而不可或缺。在这个类别唯一的一场讲座中,“晓康歌谣”编写者、澳大利亚优秀中文教师周晓康博士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周晓康博士着重介绍了自己、编写的“晓康歌谣”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她首先分析了在澳洲的中学进行汉语教学的难处,学生往往对汉语不够重视,觉得上课内容难学难记,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周晓康博士在多年辛勤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即把生词、句型编成歌谣教给学生。边唱边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还能帮助学生牢牢记住生词、句型,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周晓康博士不但自己编写歌谣,还常常鼓励学生自己写歌谣、为歌谣配画、编舞,使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周晓康博士还为歌谣配上生动有趣的动画画面,让学生边看边唱、边唱边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周晓康博士的专题讲座生动活泼,既让同学们全面地了解了歌谣教学法,更让同学们共同思考和探索国际推广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新路。 另外,与汉文化传播相关的法政和经管类讲座可能在数量上不如上述几个类别的讲座,但其数量亦占到了汉文化传播相关讲座的三分之一,它们之所以被我们关注,是因为它们处理了今天我们传播汉文化面临的具体的国际形势和环境,尤其对于中国经济奇迹、和平发展道路和中美关系等影响汉文化传播至为深远的现实问题有深入的分析。例如Kirby教授通过一系列生动珍贵的历史图片回顾了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历史,进而指出:中国政治的崛起实际上早从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中华民族的历史虽然有五千年之久,但“中国(China)”作为一个国家出现在世界各国的眼中,正是以19世纪30年代为肇始的。顺着时间的脉络,Kirby教授从服装制造、流行发型以及手机使用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事例,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迅速演变及其给其它国家人民留下的印象。其幽默风趣的点评引发了在座学子阵阵会心的笑声,在了解汉文化自身演变的同时,也让大家认真思考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变化,思考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汉文化传播方式。 通过对主讲者的来源的分析,我们发现,来自复旦大学的现任或退休教师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来自校外的人士则占到了三分之二左右,他们的身份包括了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律师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华人和非华人群体占到了相当高的比重,其中有相当多的来自世界一流名校的知名教授。这充分地体现了在走向国际化的复旦大学的广阔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晓康歌谣”编写者、澳大利亚优秀中文教师周晓康博士在狭义的意义上也可以毫无疑问地被当成是汉文化传播的直接推动者,并且在此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主讲者来源 主讲场次 比重 国内 13 68.42% 海外 华人 2 10.53% 非华人 4 21.05% 总计 19 100.00%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复旦关于汉文化传播的讲座,具有类别各异,内容全面和主讲者来源多样等特点,讲座既有学术的深刻性,内容的专业性,也有讲述的生动性和以切实的实践经历为基础的很强的说服力,其中众多讲座的主讲者将学术、创作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追求,这本身既是汉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也体现了、承载了汉文化最本质的精神特质。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3. 活动途径传播 文化活动对汉文化的传播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如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等。近年来,各大高等院校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精品社团活动、文化夏令营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发挥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传播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汉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 3.1 社团活动途径传播 《中国大百科全书》上对学生社团的解释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纪、院系甚至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功能,已经发展成为学校开展文化、科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兴趣相系志趣相同,大学生参与社团类学生活动主动意识强、积极性高。社团活动是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舞台,是了解与认识社会的窗口和桥梁,它也必然成为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此外社团一般都是跨院系的校级社团,社团成员来自不同院系专业,部分学生还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团,不同的社团成员又互相交叉重叠,信息传播速度快。 学生社团在各个高校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复旦大学自2000年起,着手实现支部进社团,2007年施行新的学生社团管理,扶持鼓励和管理原则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大力搭建活动平台,从组织规划、活动管理、经费投入、阵地建设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各类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为推动社团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团委充分利用学校浓厚的人文底蕴和依靠大量人文大师等师资力量和学院学科优势,积极创造多方条件,帮助传统文化类社团聘请相关知名专家、教授担任社团的顾问或指导老师,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和培训指导,培养传统文化后继人才和学生社团骨干,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知识、人才储备和精神力量支撑。 根据《中国教育报》统计,目前虽然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不等,但各类学生社团的总人次达到了学生总人数的85%。目前,复旦大学全校注册学生社团共200多个,每学期开展活动达到近1200次,预计总共吸引超过20000人次参与活动,其中与汉文化传播相关的社团包括博雅学社、复旦诗社、人文学社、北辰文社、古诗词协会、周易协会、少年中国学社、笛萧协会、燕园剧社、书画协会、余音社、陈式太极拳协会等,涵盖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戏剧音乐文化、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诸多领域。这些传统人文社团的积极发展充分地发挥了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为汉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我们将着重选择几个与汉文化传播相关度较高的社团进行个案分析。 3.1.1 博雅学社 复旦大学博雅学社创办于2001年,是一个以普及文博知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办社宗旨的人文类、学术类社团。“博雅”二字取义“博通上下,雅及古今”。学社依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拥有优势的学术资源;同时与上海博物馆、浦东文物保护署、豫园商城等单位保持长期的交流关系,为社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社的主要活动包括学术讲座、文化沙龙、展示展览与社会考察等。每年五月的“文博节”是博雅的品牌活动,陈燮君、徐湖平、黄永年、陆蓉之等一批专家学者与文化名人都曾在此期间作客博雅讲堂。博雅学社连续几年被评为复旦大学星级社团,在校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媒体影响力。博雅学社关注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思考如何让民俗民艺融入当代的生活,如何让古典精神滋养当代人的心灵。传统文化应当是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这正是博雅人所秉持的信念。因此,博雅社员在学习、接收知识的同时,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社团常规活动有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以追寻传统节日里的古老民俗。博雅沙龙探讨中国传统之书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画、琴艺、香道、服饰等。以此为平台,该学社开展学术讲座,讲座主题涵盖文物考古、博物馆文化、艺术品市场等;组织同学参观各类博物馆、拍卖行、古玩市场,探访古建筑,考察一地风土民情。 3.1.2 人文学社 复旦大学人文学社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复旦大学最早的学术性学生社团。人文学社旨在为人文精神在复旦校园的传播贡献学生的力量。社团最初的创立人,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王雷泉教授,将人文学社定位为复旦学生之间探讨人文知识和人文问题的重要平台。十八年来,人文学社一直坚守这一原则。同时,一大批热爱人文事业的人士从人文学社走出,将此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王雷泉教授、王德峰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复旦大学人文学社依托复旦大学文史哲和社会科学的 优势资源。人文学术性讲座和学术沙龙是人文学社的传统 活动,也是人文学社的品牌项目。曾先后有文史哲学科的 著名学者在人文学社所举办的讲座中展现风采,他们所闪 动着的思想火花也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获益匪浅。在人文学 社内,也经常由学术组举办学社内部的常规讨论活动,在 这些常规讨论活动中,学社社员间就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进行广泛地交流和讨论,在这些讨论中,有的同学经常 争执地面红耳赤,而就是在这些激烈地争论中使得一些问 题更加清晰并且更容易理解,这些讨论使得社团成员们都 大有收获,十分有意义和有必要。 3.1.3 古诗词协会 切磋诗道,以文会友,一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之 所好。自古以来,诗词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在中 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千年的积淀,中华 古诗词浩如烟海。其技法之精妙,奥义之深远,是现代 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却可以感受它,体会它,亲 近它,以参与到创作中来,享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舒 适与快乐。古诗词协会就是以此为目的,由复旦大学传 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群众组织。 新的古诗词协会成立于二零零七年,旨在为广大同 学提供一个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大家在拥有浓郁人 文气氛的复旦校园里,感受传统古诗词的魅力,并让传 统古诗词文化在复旦得以发展。社团开展有赛诗会、诗 词朗诵、三月三上巳诗会等特色活动。 3.1.4 书画协会 复旦大学书画协会成立于1978年,为 中国文革以后新时期第一个学生社团。 协 会在八十年代活动相当活跃,是当时上海 有名的高校民间团体。曾多次被评为星级 社团。协会旨在为校园内相关对艺术感兴 趣的同学提供交流与提高的平台;提高广 大书法与绘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准。社团活 动有中国书法、国画及素描、水粉自由练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习交流等。曾举办过“上海部分高校学生书画作品展”,并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的书画团体进行交流及采风等文化活动。目前社团 内常规活动多为书写训练,书画协会中也不乏国外留学生。 3.2 文化体验途径传播 除社团活动之外,复旦大学还在假期间举办了不少饶有趣味又不失充实的汉文化体验活动。这些汉文化活动包括短期或长期的汉语培训活动、中国传统武术体验活动、传统古建筑游览活动等诸多类型。下面以复旦大学2011年暑期短期汉语培训国际班为例进行分析。 暑期短期汉语培训国际班涵盖了汉语教学、书法研习、武术体验等活动。来自俄罗斯的安娜来自俄罗斯的安娜以学习太极拳作为了解汉文化的切入口之一,她表示,这样的活动生动有趣,也让她对汉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在汉文化传播中,这样生动有趣的活动颇受外国友人的欢迎。他们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感受汉文化的独特魅力。此类活动不失为汉文化传播的有力途径。 四(小结和反思 通过上述调研与分析,我们将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归纳为:课程传播途径、讲座传播途径和活动传播途径。从数量上看,高校汉文化传播相关课程、讲座、活动均呈现上升态势;从形式上看,汉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多样化,朝着更丰富、更有趣、更新颖的方向发展。 首届复旦青年论坛汉文化传播小组 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于潜移默化中采撷汉文化点滴、感受汉文化精神,体悟汉文化带给你我心灵的触动,系汉文化传播应有之意,亦是高校汉文化传播愿景之所在。为更好地在高校中进行汉文化传播,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原著的覆盖面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受汉文化的魅力。在“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等部分的课程中,加强文化之间的对比阅读和讨论,也可以考虑如姚大力老师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中所进行的与美国乔治城大学的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对方学校的老师来开课程讲座,让自己的学生与对方学校的学生共同承担研究课题,让学生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汉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汉文化传播的效果。 第二,吸引外国留学生参与到汉文化活动中来。在复旦的诸多讲座及节日活动中,可以将讲座和活动的通知翻译成英文等各种文字,贴到留学生生活学习的区域,以便让广大留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复旦大学汉文化传播中来;同时也应提供更多机会,让本国学生可以跟留学生一同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生活的无形之中将汉文化传播开去。传统节日时,可以在露天场合举办节日活动趣味展示,在增强节日氛围的同时,将留学生吸引到这些活动中来,使他们借由这些活动加深对汉文化的传统和内涵的直观理解。 第三,增加社团活动的投入,激发学生参与汉文化传播活动的热情,通过公开讲座、艺术节、展览和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汉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魅力,从而加强汉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只有在充分的参与和互动中,受众才能加深对汉文化的理解和感情。 在调研及写作本课题的过程中,对于汉文化内涵及精神的理解阐述,我们常有捉襟见肘之感。古人云: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汉文化传播存在于生活中的点滴之中,没有亲身体验回味,必然难以获得对其的真实感受。在上海博物馆的参观中,我们深感汉文化积淀之厚重与肩上责任之重大;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我们更知他们对于汉文化的强烈兴趣及热切期望。我们深知,囿于时间紧迫及学识的限制,此份中仍有诸多不当之处。在对讲座的统计过程中,难免有分类不精确、统计有疏漏之处;在上海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对很多文物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常感口语表达不够顺畅,言不及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唯冀以上不足对最终的结论和反思建议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将这份报告呈现给诸位,万望方家可以不吝批评,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
本文档为【上海高校汉文化传播途径及现状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