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2017-09-18 5页 doc 16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 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014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它是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之后,我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使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又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打工或外出经商,...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 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 014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它是继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之后,我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使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又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向城市打工或外出经商,使得河南农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空巢化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 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形成的社会学分析 “空巢”现象引发的孤寂感 由于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革等多种原因,在我国产生数量众多的空巢家庭,形成群体庞大的空巢老人。一般认为,“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 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空巢现象在农村现尤为突出,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中西部与东部的巨大差异,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异,农村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留下老人与小孩,有的村子几乎见不到青壮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巢村。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长期独居,心情孤寂、郁闷、沮丧,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产生生病及死亡时身边无人照看的恐惧感。 1.空巢老人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失独老人 当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失独家庭每年以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失独老人的出现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和一般的空巢老人相比,失独老人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空巢老人子女虽然不在身边,但还可以不定期的相互探望,而失独者一般都在50岁以上,很难再生养孩子,他们已经步入老年,不仅要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精神痛苦,还要面临无人照料的养老困境。 1.承担监护“留守儿童”责任而带来的焦虑感 在农村,夫妻双方进城务工的比例越来越高,大部分情况下,子女都会留在家里由父母照看,老人不仅要照顾年迈的自己,还要照 顾自己的孙辈。照顾孙辈虽然某种程度上可以弱化老年人的孤独之情,但隔代监护也会增加老人的心理压力,甚至成为一种焦虑。一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由于没有父母的看管,老人精力有限,留守儿童极易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如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尤其是女孩儿,还有被性侵的危险,一旦此类事情发生,老人就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儿童教育问题。老人自身精力有限,还要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无法再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导致留守儿童极易染上打架、偷盗、抢劫等一些恶习,再加上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整体不高,无力为儿童辅导功课,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因此,监护留守儿童也在加重农村老人的心理问题。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是儿孙满堂,父母享受天伦,颐养天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孝道观念也在转变,大量年轻人外出谋生,农村的老人处于身边近似于无子女的状况。另外,传统家族观念也发生变化,由于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现在子女不愿意和老人一块儿生活。即使在城里安家落户的子女愿意接父母到城里生活,但由于老年人对故土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心理,再加上城市与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人际关系也完全不同,会让老年人产生严重的不适,逐渐又重返农村。长而久之,老人从内心深处对子女有不孝的感觉,但又无法改变,逐渐演变成心理压抑而又无法排解。 太极拳干预的模型及实施 研究对象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后期选取了河南省农村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承等均具有代表性的豫东台前县5个乡镇 110人。 2.测试方法 采用 SCL-90 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测试在运动干预前后进行。该量表含9个因子和20个项目,采取 1,分的5级评分:0、1、2、3、4。通常以因子分数反映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因子分是指组成某一因子的各个项目总分除以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的平均分,因子分越高说明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反之则越好。 2.利用太极拳进行干预的实施方案 在正式调查前,课题组带领培训后的调查员前往调查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各量表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以了解调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保证调查员熟悉和掌握课题及调查表的内容;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审核,对有错误、遗漏的问卷进行重新调查。 利用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人进行体育锻炼干预。实施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3月,共24周。首先集中对太极拳爱好者进行培训,由其带领所属村进行锻炼,每周6次,每次60分钟以上。其次定期巡查和指导锻炼。方案得到了当地村干部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太极拳干预按预定实施。 太极拳干预前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表1表明,干预前,河南省农村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 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且呈显著性差异。经过体育锻炼干预后,河南省农村老人的SCL-90 各因子得分除强迫、恐怖、敌对外都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接近全国常模水平。特别是躯体化、抑郁、偏执3大因子得到明显改善,因子分由原来的差异呈显著性变为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太极拳干预对河南省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改善作用,干预效果明显。 结论与建议 实验表明,有多数老年人通过太极拳修炼后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河南省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全国第一。但是河南省历史厚重,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民间具有尚武的习俗,开展太极拳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另外太极拳开展条件要求低,运动强度适中,效果明显,建议在河南省农村老年人中广泛开展。 太极拳具有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运动特点,在社会学上有助于人们克服一些焦虑急躁,保持心态平和,在人格方面,也能让人变得乐观,开朗,培养人坚强,刚毅的性格特征。太极拳在集体练习中,还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增多,促进了修炼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而且互相交流可以让人忘记烦恼和忧愁,消除个体内心的孤独感,人际关系也可以得到改善。
/
本文档为【社会学视域下太极拳对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