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2017-10-08 10页 doc 51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922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周 第2课 备课时间2月10日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教学目标 2.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了解、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周 第2课 备课时间2月10日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现象。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 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教学目标 2.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了解、分析、讨论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 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地球的人口合理容量,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对策。 3.通过了解我国的环境容量,明确我国实行生育的重要性,加强对我国国情国策的理解。 教学难点 1.环境的限制性。 2.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地球及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 知识重点 3.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目前,只有地球环境适合人类生存,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教材分析 面对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 容量的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教学过程 段 师 (复习提问)1.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类型, 引入 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是什么形的曲线, 资料:1970年全世界人口为33.5亿,按每年20‰速度递增,2005年可达到67 亿,2075年将是268亿,前景令人忧虑。人口学家预言: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每35年 翻一番,到3550年,人类自身机体总质量将会等于地球的质量~ 师 “人口爆炸”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的词 新课学习 汇,它十分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 提出问题:“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生 (回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 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 第 1 页 共 6页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迅速增长。 “世界‘10亿’人口年表” (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 1.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生 地球上的总人口从公元初年的2亿增加到10亿,大约经历了1800年的时间; 从10亿增加到20亿,大约经历了100年的时间(1830,1930年);从20亿增加到30亿,大约经历了30年的时间(1930,1960年);从30亿增加到40亿,只经历了14年的时间(1960,1974年);从40亿增加到50亿,只经历了13年(1974,1987年);从50亿增加到60亿,只经历了12年(1987,1999年)。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上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间隔逐渐变短。 生 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呈“J”形曲线增长。 师 这种“J”形曲线有何特点, 生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页“活动”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对两种观10 点加以分析评论。 生 (阅读、讨论,得出意见)赞成观点二。 师 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即“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产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在两个世纪以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9,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4 096比13。他的“两个级数”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而虚构出来的。若据他计算,当今世界人口应超过550亿,与事实不符。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马尔萨斯在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人口问题,并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明确地摆到社会面前,是有参考价值的。他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因而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承转)人口爆炸式地增长,但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随 第 2 页 共 6页 人口合理容量 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的生存发展可能会受到环境的限制。 师 人类和自然资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必须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反过来,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页的活动“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思考问题1、2、3。 11 生1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生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日益广泛和深入。因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资源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会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承转)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只有建立良性循环关系,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师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是不可替代的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土地资源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P页“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按事物之间的因12 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下表。 课件展示: 师 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 利用带来哪些影响, 生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师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短时间内难以再生,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弥补矿产资源的迅速减少甚至枯竭的状况, 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利用会日益广泛深入,资源后 第 3 页 共 6页 人口合理容量 备储量会有所增加,对一些可能耗尽的矿产资源,人类应寻找新的可以代替的资源。 师 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矿产资源的品种日益增加,类型越来越多,要求不断降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某些矿产资源的减少。再加上海底矿产资源,如锰等的开发利用已经提上日程,使许多重要矿产的储量至少可保证今后若干年的需要。钻探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为什么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生 由于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上水污染等。 师 华北地区水资源为什么紧张, 生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少,降水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等。所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目前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该地区水源紧张的局面。 师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人类毁坏森林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生 大面积毁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状况,地球能一直承受人口的持续增长吗,我们生活的地球空间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空间有多大,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也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师 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生 人口容量是指全球或某一地区的资源能够供养多少人,环境生态能够承载多少人,而不是指地球有多大的空间,有多少人的立足之地。 师 人类本身占据的空间与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区别的。有何区别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页“人类的空间”材料,思考问题。 13 生 (回答)人类本身所占据的空间并不算大,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怀特岛上,但人类的生存空间却要大得多。 要了解地球的人口合理容量,必须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 ,问题探究, 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2.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 生 (自主学习后回答) 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 第 4 页 共 6页 人口合理容量 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讨论)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找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师 (归纳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人类获取资源的数量,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拓宽和丰富人类的生存环境;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外部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的利用来实现的,开放能够增大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费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师 读“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漫画。请学生阅读教材P下标14活动“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分析三派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你同意哪一派的观点呢, 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生 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 (展示时只保留最左一栏和最上一栏,学生回答后分步显示表格内容) 师 由于采取的分析和预测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些观点,从全面分析看,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都有失偏颇,只有介于二者之间的观点才更加全面,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人口容量。 师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产物。人口容量有哪些特点, 生 人口容量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临界性;二是相对性;三是警戒性。 师 临界性,说明人口数量应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的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要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相对性,说明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是不同的。 警戒性,说明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 第 5 页 共 6页 人口合理容量 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低警戒线。 ,活动探究, 教材P“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思考问题1、2。 15 生 (阅读思考讨论后回答) 1.我国最多可承载16亿人。 2.我国环境人口承载力东部比西部大,南方比北方大。 师 该表把我国按气候因素分成九个地区,给出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和可承载人口数。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就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也说明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各地区可承载人口之和应该就是我国的最大可承载人口数,通过计算,可得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超过这一数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环境就会恶化,因而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警戒性的特点。 由于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导致某些资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与环境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 课堂 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必须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坚定不 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本课作业 《作业本》P15---16 第 6 页 共 6页
/
本文档为【人口合理容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