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2018-01-17 4页 doc 15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80年代初中期一个突出的景象是街头的书报床上挂满了三五毛钱一册的文学杂志。当时每个省都出有一两种文学杂志。一些较大的城市也能出自己的文学杂志。二者销量很大。文青投稿不必贴邮票,在信封上写上“邮资总付”,把这四个字摞起来,用方框框起来就行。手稿字数略多以上的,编辑部不采用时,通常给退稿,并附上编辑的想法。还有一个景象是街头地摊上摆满了一般是一毛钱一小册的电影刊物。这种小刊物的封面封底几乎全是女演员的大头照。当时的女演员不大会打扮,也不敢过分打...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 80年代初中期一个突出的景象是街头的书报床上挂满了三五毛钱一册的文学杂志。当时每个省都出有一两种文学杂志。一些较大的城市也能出自己的文学杂志。二者销量很大。文青投稿不必贴邮票,在信封上写上“邮资总付”,把这四个字摞起来,用方框框起来就行。手稿字数略多以上的,编辑部不采用时,通常给退稿,并附上编辑的想法。还有一个景象是街头地摊上摆满了一般是一毛钱一小册的电影刊物。这种小刊物的封面封底几乎全是女演员的大头照。当时的女演员不大会打扮,也不敢过分打扮,但基础好,有股原生态劲儿。80年代中期,书报床和街头地摊上的文学刊物渐渐少了,代之以玄小佛、琼瑶的“清汤挂面”小说。古龙、金庸的不如她们的热。政治性的书多了起来。还增加了通常两三毛钱一小册的《流行歌曲》、《通俗歌曲》之类的刊物。封面封底女歌手的打扮比前几年女演员的要自然一些,更前卫一些。好些书报床、书摊兼卖盒式磁带。盒式磁带一般是五块钱左右一盒。比较热的,单人的有张蔷、张燕妮、刘欣如的,几人合出的有徐晓瑞五个人的《少女心音》。张蔷那要撕裂什么的声音,令人难忘。这是内地产品。当时港台原装产品不少。包装纸上的字是繁体字,甚至有“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红底、左上角带米字旗图案的“民用旗”(不是蓝底的那种)。中央电视台直播有台湾运动员参加的国际比赛时,“青白红旗”和繁体字均不打马赛克。可惜,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连续剧《于无声处》里没有这些真实的镜头。 因为剧里有电影院放映电影《人生》的情节,所以该剧的故事应发生在1984年秋冬前后。当时围绕着这部电影,出现了争议,又搞了一小场思想政治教育运动,把头几年批过的“潘晓”再拽进来批判、讽刺一番。之后,曲啸到处演说。 《于无声处》除了没有上述真实镜头外,还没有当时轰轰烈烈开展着的下指标、限期完成和超额完成抓人杀人任务的严打运动相关场面。没有满街的标语。没有密密麻麻贴着的布告。没有经常出现的批斗会、游街场面。没有经常出现的杀人前到处展览一番的场面。这个剧以一个讲政治上要绝对可靠的军工厂为背景,怎么可以如此远离政治、远离阶级斗争口号呢,怎么可以没有任何经打、严打、清污、整党运动的痕迹呢,让产业职工排队参加公审大会甚至有组织地围观现场执行,在当时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这个剧从最轻柔、最粉红的侧面描写男女文青喜欢朦胧诗的情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一)朦胧诗的命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年底至1983、1984年间的“清污”运动;二是从1984年到1987年初因出现“要求立即退休”事件,“诗歌大展”被叫停,开展反自运动时候;三是从1987年初到1989年。朦胧诗活动最红火的时候是第一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不是热闹的阶段。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不热闹;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官方化;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远离政治;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从蕴含走向技巧。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文革还未被否定,还在欢呼文革因为打倒了“四人帮”,又取得了一个 伟大胜利的时候,少数朦胧诗流露出否定文革的倾向,是有积极意义的。后来文革终于被否定了,再只讲否定文革,不及其他,只会使诗歌又回到文革忆苦思甜的窠臼里。《于无声处》这个剧的故事正发生在公开批判周扬的“异化论”、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开展清污运动,朦胧诗活动忽然走向低落的时候,剧里的文青一点也不收敛收敛,不会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朦胧诗绝非象《于无声处》里企图展示的那样,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的时代”的符号。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时代复杂性的反映,常常是一些人认为谁“图谋不轨”、“含沙射影”的大帽子和打人棍子。那个年代但凡爱好诗歌的,并没有什么人只爱朦胧诗,只写朦胧诗,因为朦胧诗是一个没有确切的说法,没法准确界定,并且是受到政治和文化管理压抑的事物,没有很多人去刻意张扬。有些青年写得很象朦胧诗,为了政治安全,却声明自己写的不是朦胧诗,自己不是“现代派”,自己不相信“现代主义”。说80年代是一个“单纯的时代”、“向上的时代”,那只是4%以下升学率升上来的部分人和平反、改正后还能蹭上末班车的人的小众感觉。“单纯”、“向上”怎么最后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呢,满街是以死相搏的要求返城的知青;满街是不少人戴着团徽和清华、北大学生校徽的待业青年;满街是要求把改正变为平反的政治受难者;到处可见“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新版血统论的接班制;成天传达文件,说三年财政大赤字了,新长征路上出现吃饭难问题了,农业三年大滑坡了,要勒紧裤带过几年紧日子了,直至传达 稳定压倒一切;票证忽然大量重现,经常出现大排队景象;价格双轨制让人忿恨不已,官倒的大量事实不断曝出;“有关部门”合计合计,就把许多人列进抓杀的指标,拿你死我活不当回事;不叫政治运动的政治运动这种话公然印在红头文件上„„这一切,难道都是“单纯”、“向上”,广大青年那么“单纯”、“向上”,李燕杰、曲啸还到处演说啥,这些,在《于无声处》里是看不到的。 (三)这些年来,一些人讲“80年代是诗歌的年代”,甚至是“朦胧诗的年代”,纯粹是一派胡言、坐井观天、犯神经。从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久盛不衰的是“重理轻文”。学文科被认为“无能”、“弱智”。搞文学被认为“酸了吧唧的”。绝大多数单位举行职工联欢活动时,谁要是说来一首诗朗诵,立刻会招来一片笑声。机关出黑板报,文化人进厂矿、农村、商店、部队,谁要是能来一首几首格律诗词,或许能得到“有才”、“有学问”的评价;要是奉上白话诗、朦胧诗,多数人的印象是“这人有精神病”。因此,即便在朦胧诗“繁荣”,有时举办“青春诗会”,刻字油印、打字油印、私自铅印、内部铅印、内部书号出版、公开书号出版、境外书号出版忙得不亦乐乎的时期,那也是小众的孤芳自赏,绝非一个时代恰如其分的标志,更别说1989年后朦胧诗完全走向没落的时代了。一个连由大中学校国文教员参加制定的高考作文游戏规则都禁止写诗的时代,就想和唐朝媲美,不是犯神经是什么,废科举以来,包括白话诗在内的诗歌在中国只是一个很小的文学品种,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千百年来不曾出现的相对衰落的时代。80年代从来就不是朦胧 诗垄断文学市场、诗歌市场的时代。80年代绝不是《于无声处》企图 营销的“美诗时代”。
/
本文档为【《于无声处》:一部伪80年代题材的电视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