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音乐教案

2017-09-19 12页 doc 58KB 1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小小足球赛》 永靖小学教师:钱永荣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热爱运动、关注健康,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3、逐步提高欣赏音乐的要求,要求能分辨乐曲的主题及其特点。学习fa si两个音,并将所学的八个音综合起来巩固认知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律动《健康歌》。 二、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看(拿出足球),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谁知道足球的起源地? 生:美国、欧洲…… 2、师:让我们自豪的是足球的起源地是“中国”。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球赛吗?说说踢球的技巧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传球、铲球...
音乐教案
音乐《小小足球赛》 永靖小学教师:钱永荣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热爱运动、关注健康,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3、逐步提高欣赏音乐的要求,要求能分辨乐曲的主题及其特点。学习fa si两个音,并将所学的八个音综合起来巩固认知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律动《健康歌》。 二、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看(拿出足球),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谁知道足球的起源地? 生:美国、欧洲…… 2、师:让我们自豪的是足球的起源地是“中国”。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球赛吗?说说踢球的技巧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传球、铲球、倒钩、顶球等) 评价:这一点也是像在灌输孩子,应该让问题更游戏化,在后面的教学中一点一点引出。 3、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精彩的球赛场面。(播放动画片《足球小子》,摘取其中展示踢球技巧的片段)。 生:学生观看。 4、师:谁愿意表现一下刚才你认为最精彩的姿势? 学生到教室中间表演。(学生积极性很高) 5、师:看来同学们对足球很感兴趣,有一首歌表现了一场精彩的球赛,我们一起来听听,注意听歌词内容。 播放歌曲。(初听歌曲) 6、师:说说刚才你听到的歌词,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谁最聪明? 学生回答。(注意、射门。球没进,摔了个大跟斗。十号、射门。球进了就特别高兴哈哈的笑了。……) 7、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有些词唱得很快听不清,让我们看看歌词的内容吧! 出示幻灯片。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8、教师范唱将节奏放慢一些进行。 9、教唱歌曲。 10、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好,学得很认真。你们觉得哪最难唱,或者是你觉得哪有问题? 生:最后一句“哎呀呀呀……还有哈哈哈哈哈……”总是唱不好。 11、师:刚才同学说得这句我认为还有很多同学存在问题,让我拿出一件秘密武器来把这座城堡攻下好好? 学生一口同声回答:好! 12、将“哎呀呀呀呀 呀呀呀 哎呀呀呀呀呀呀呀,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分解成四部分朗读,选择打击乐器手鼓进行伴奏,避免反复联系学生感到枯燥。 13、师:我们完整的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演唱时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球迷,情绪要随球赛的进行而变化。 学生跟琴唱。 学生跟伴奏带演唱。 男女同学分组进行演唱。(比比哪组同学积极性高) 1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努力终于用自己的歌声将这场球赛进行到底,我觉得每个同学都是好样的,是热爱我们祖国足球发展的最好见证,今后中国漫长的足球道路还得有你们这一代接班人. 四年级音乐《小小足球赛》说课稿 永靖小学教师:钱永荣 一、 说教材 歌曲《小小足球赛》是湖南文艺出版社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一。这一单元以“五环旗下”为情境主题,安排了学唱歌曲《我和你》《小小足球赛》,听赏《运动员进行曲》及音乐活动“运动场上”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其意图是通过学唱、听赏和知识性游戏等音乐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意识。 歌曲《小小足球赛》全曲为2|4拍,曲调欢快活泼,生动的描绘了孩子们玩足球时的场面。虽然是小小足球赛,但踢起来却像模象样,即踢又顶、左铲右传甚至还有倒钩,虽然摔了个大跟头,却也引来了大伙的欢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参与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歌曲中那激烈而有充满快乐的竞赛场面,学会用欢快地声音准确自然的、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2、通过小组合作,创造多种演唱方式表现歌曲,在听、唱、奏、演中,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二声部及四部演唱(奏)效果,丰富孩子们表现的意识与能力。 3、在音乐情境中,感受运动的愉悦,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树立学生良好的运动意识,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及模仿能力。对音乐学习有兴趣,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一直以来,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没有得到系统的培养。在前两个月的学习中,我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一是依托教材学习歌曲,二是有机渗透弥补一些知识点,现在孩子们对单声部的基本节奏型、音高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把握,但对双声部演唱与节奏练习难度较大,经常出现低随高走的现象。对于演唱的形式了解较少,同时,在演唱中,孩子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与情绪,演唱显得苍白而单调,尤其是对欢快的歌曲情绪,习惯拖长声音,总难以达到欢快的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欢快的声音,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是教学的重点,而创造性地用多种演唱方式表现歌曲则为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素养。因而在教学中我采用听唱教学法,采用听歌曲范唱,反复听琴模唱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音乐模唱能力。从而更好的掌握歌曲。同时运用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的FLASH动画,营造运动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联想的音乐空间,促进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在孩子在情景中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二)说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小组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 六、教学程序: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了五部教学流程,即 第一环节:引情——创设情景,感受运动的愉悦。 听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播放运动会精彩镜头回放,师生律动,感受运动的愉悦。(1分30秒) 第二环节:激情——情景激趣,趣味游戏学新知。 首先播放小小足球赛的音乐,师生律动,在动一动中初步体验音乐的欢快旋律与情绪,为后期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将孩子们引入旋律接力与节奏卡农练习的情景中。然后在情景中让孩子们听一听,排排序,唱一唱,敲一敲,完成旋律接龙及节奏练习。5分30秒 第三环节:渗情——体验情感,学唱歌曲。这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 教学中首先播放音乐画面,聆听音乐,让孩子们体会踢足球时的既紧张激烈又快乐无比的情景,其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进球与摔跤时的不同心情,体会歌曲情感,感受旋律高低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接着通过擂鼓助威拍一拍,中场休息赛读歌词、模唱歌曲旋律,练唱歌词等方法,让孩子们在听中唱,听中演,听中体验情感,学会演唱歌曲。(18分钟) 第四环节:拓情——创造表现形式演唱歌曲。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环节,也是表现创造与歌曲的情感体验的结合。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分角色演唱,接力演唱等形式,再现歌曲中足球赛的场景,引导学生唱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感。(10分钟) 第五环节:结情——表演歌曲,引出奥运,让学生树立运动意识,升华主题。(5分钟) 七:板书设计:      小小足球赛 1=C    2\4                             欢快、活泼、  6 5 4 | 3   2 | 1 --- |          球进了大门口, 吔   6 5 4 | 3   5 | i  --- |           摔了个大跟斗 , 哎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永靖小学教师:曾凡敏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运算律,发现并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并问学生听了有什么想法?从而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注意观察,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一、合作交流,探索加法交换律 (一)观察感知,引导猜想 1、 出示例题情境图,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其中的两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4、28+17表示什么?17+28表示什么?它们都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5、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你们观察一下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有什么发现? 6、根据28+17=17+28,你的猜想是什么? (二)模仿举例,验证猜想 让学生验证,通过分层出示6+2=2+6,让学生模仿举例,并意识到要选取不同的例子,才有说服力。 (三)展示交流,归纳概括 1、展示学生作业,并思考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 这些算式中有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改变的一组算式吗?因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自主创造,初步建模 1、让学生用符号、字母或文字表示出自己的发现,并反馈交流。 2、揭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写成等式。 3、加法交换律交换了什么?什么没变? 4、其实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五)小结学法,迁移指导 刚才在研究加法交换律时,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现规律的?(完善板书:观察——猜想——验证——结论)在下面的数学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进一步学习。想不想尝试? 二、学法迁移,探究加法结合律 (一)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1、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列出综合算式?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 3、如果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你能说出不同的方法吗?先算什么? 4、让学生自己动笔计算,再交流。 5、仔细观察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用什么符号连接? 6、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7、运算顺序不同,为什么得数还相同呢? 8、那么其他的三个数相加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运用上面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方法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二)自主探索,交流汇报 1、出示小组交流题:(1)你能写出这种类型的等式吗?是哪些等式?(2)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如果你的想法成立,可以像刚才一样用字母表述式来表示这一规律吗?怎样表示? 2、带着这些疑问,阅读教材57页,并小组合作交流。 3、分小组依次汇报。 (三)归纳概括,小结提升 1、揭示加法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这里的结合指的是什么? 3、在这个运算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  眼力大比拼:判断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2+0=0+82  (                  )  4+5=7+2    (                    ) (84+68)+72=84+(68+72)  (                ) (A+B)+26=A+(B+26)(              ) 30+8+47=47+30+8  (                )  75+(48+25)=(75+25)+48 (                  ) 2、智慧大比拼:巧开密码箱。 96+35=35+□ 204+□=□+204 (怎样填,就是一把开密码箱的万能钥匙) 560+(140+40)=(560+□)+□ (如果用运算律填,你有几把开箱钥匙) 3、速度大比拼:不改变运算顺序,男生队和女生队赛一赛,看哪队算得又对又快? 男队:(38+76)+24        88+(12+45)        (65+79)+35 女队:38+(76+24)        (88+12)+45          (65+35)+79 通过这场比赛,你想说些什么? 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计算简便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分享收获,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规律的?相信大家今后会应用这种方法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3、作业:教材58页第3题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本节课首先从一则故事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引导学生举例验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规律;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通过我的引导,让孩子们从思考中获得了快乐,从运用中得到了启示。例如,在教学交换律时,我先让学生算出两个加法算式的结果,再让他们在多个算式中展开比较,从而得出: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永靖小学教师:曾凡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它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 2、目标分析 (1)教学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二、说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这部分分成4步进行 1、感知规律 课的开始出示第56页的例题(前两幅图),通过解决“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导入新课,进行加法交换律的研究。 2、验证规律 (1)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2)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3、概括规律 (1)通过自己仿写式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规律,尝试用语言表述。 (2)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示出来着重强调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的简便性。 4、巩固规律 出示一组填空,根据加法交换律填出所缺的数字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感受规律。 在学生解决“三个项目共得多少分?”过程中得出等式。学生交流各自列式,并让学生说清列式理由。选择两种不同列式,探索规律。 2、验证规律 (1)教师出示两组题目,判断左右两边是否可以写等号,分别算一算。 (2)学生依据自己经验,开始写出这一类型的等式题,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与锻炼,并体会认识加法结合律。 3、揭示规律 (1)小组讨论,观察等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按照这种规律,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3)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 4、巩固规律。出示针对结合律的一些填空,巩固新知。 三、实践应用 1、书面训练 (1)想想做做4,每个学生选一组题独立完成,使学生通过比较,知道应用加法运算律有时可以使两个加数的尾数凑成整十数,使计算简便。 (2)想想做做5 2、活动训练。游戏“找朋友” (1)如:师说出“2”,学生要找出它的好朋友“8”,因为“2”和“8”和是“10”,教师配合学生完成。 (2)找出与一个数和是100的数。同学配合完成 《哪种硬》教学设计 教师:张韦华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比较检验材料的硬度,金属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金属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 木头、卡纸、铁钉和塑料七巧板各一份,玻璃杯、热水、纸、空饮料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幻灯片,铁锅和海绵,让学生描述软硬程度。 2、板书课题:哪种材料硬。 二.比较软硬 1.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这些材料(金属、木头、纸和塑料七巧板,此时出示幻灯片),猜一猜,说一说它们当中谁的硬度更大呢? 2.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剪、敲、压等方法,老师总结,不易区分。 3.怎样才能科学地比较材料的软硬呢?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4、出示记录单 5、这个实验到底怎么做呢?哪位同学能帮助大家一下。 6、老师解释记录单 7、老师演示木条与卡纸、铁钉和塑料七巧板,比较他们之间的划痕。 8、师:每人选一种“用来划的材料”,去划“被划的材料”。 出示ppt“实验步骤及注意点”: (1)、每人选一种“用来划的材料”,去划其它三种材料。 (2)、用适当的力慢慢划,注意安全,不要划伤手指。 (3)、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记录。轻声细语,团结合作。  (4)、实验做好后,组长及时把材料放入收纳盒中。 9、学生实验。 10、整理材料。 汇报实验结果。(展示一组,请其它小组补充) 总结:将木头、纸、铁和塑料四种材料从硬到软的排列顺序是:              、              、              。这四种中,        最硬。 三、活动二: 过渡:这四种当中属金属最硬,那么让老师考考大家,下面的这些用品中那个部位使用金属,都使用了什么金属?用幻灯片一张一个物品逐个演示。个别学生回答。表现好的评选为科学之星。 四、认识金属的特性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一些家用常见的金属物品。 为什么要用金属做成这些物品?你们想过了吗?请举例说说。 预设: (1)金属有易导电本领 电线里面用的是金属。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演示实验。 (2)金属有延展性本领 教师演示敲打锡。 (3)金属有一定的光泽、轴承、金项链等金属首饰就具有一定的光泽 (4)金属有传热快本领  可不可以不做实验,直接出示铁锅学生便知道 (5)比较硬。师补充:大多数的金属是比较硬的,但也有特殊的,锡这种金属是比较柔软的,水银是以液态呈现的。 学生填写记录单上的气泡图,并展示填写情况 五、饮料罐的故事 1、师问:读了这个饮料罐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听了她的介绍,我们知道饮料罐的加工过程十分(生:复杂),可是我们喝饮料只要(生:几分钟),扔掉饮料罐(生:只需一秒钟)。 2、喝完饮料,你是怎么处理饮料罐的?为什么?及时评价、表扬。 3、总结:咱们班同学不但心灵手巧,而且节能、环保的意识还很强,高老师十分欣慰。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变废为宝的材料,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这样,既美化生活,同时也为节能、环保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所设计的实验过程有问题。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我没有将实验的操作过程讲解清楚,导致了学生在实验时没有按照我所要求的操作。还有就是对教案不了解,在上课时,本该是要把PPT上的提示打出来,但是我却在讲解过后才打出来,而且在讲解中并没有讲解得非常透彻,这样学生就很难理解了。常规课堂也是我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实验没有组织好,学生在上课时非常的混乱,实验时也没有跟着我来。总之,我的课堂还有许多东西要学,在上完这堂课后,感觉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过我也值得庆幸,通过这堂课我找到了我的不足,希望通过我不断的改进,总有一天我也能上一堂精彩的课。 《哪种材料硬》说课稿 教师:张韦华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哪种材料硬》中的实验《哪种材料硬》。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比较材料硬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金属、木头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实验,为接下来认识金属的性质打下基础。“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从这一课起,学生将对材料的探索从4个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展开。 硬度是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这一实验中,学生将用比较的方法检验3种物体的硬度。为接下来探究材料的其他物理性质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所以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为此,比较三种常见材料的硬度,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得出结论。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接触实验少,动手能力不强,语言描述能力欠缺,故结合课本及科学基本要求,特制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了解硬度是材料的物理性质之一,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知道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过程与方法:能用刻划痕的简单实验比较材料的硬度;能用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3)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 重点:用刻划痕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难点:明白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二、说实验类型和实验的科学目的 本实验的实验类型是分组,定性,比较,探究。 本实验的科学目的是比较哪种材料硬。 三、教学策略 教法:采用了“讨论法”“问题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观察、讨论、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材料准备 木头、卡纸、铁钉和塑料七巧板各一份,玻璃杯、热水、纸、空饮料罐。 五、教学程序 (一)问题导入,提出猜测(10分钟) 出示铁、塑料、木条,这三种材料,问:谁最硬?谁最软?你是怎么排列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想法,充分了解学生头脑中对于判断材料软硬的前概念,便于接下来展开教学。 (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8分钟) (1)用什么实验可以比较出三种材料的软硬顺序?学生自主提出#设计#。 (2)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刻入并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判断依据。 (3)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4)提问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提示) 活动提示: 1、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2、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3、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4、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5、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生、动手探究,记录表格(20min) (三)得出结论,汇报交流(7分钟) 抽取三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结论:三种物体的硬度排序一般是:铁,铝,木条。
/
本文档为【音乐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