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2017-12-26 15页 doc 36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方式和定义的不同,双方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城镇失业人员”和”城镇失业率”由于系专项调 查的数据,因而更适合对失业人口构成(年龄,性 别,受教育程度,失业原因等)的分析.而”城镇 登记失业人口”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适宜对失 业人口规模及变化状况的研究. 二,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规模及其变化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及失业率 1991--2001年青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 表1单位:万人,% 年份失业人员失业事 19913.324.23 19922.643.35 19931....
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 方式和定义的不同,双方各有自己的侧重点. “城镇失业人员”和”城镇失业率”由于系专项调 查的数据,因而更适合对失业人口构成(年龄,性 别,受教育程度,失业原因等)的.而”城镇 登记失业人口”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适宜对失 业人口规模及变化状况的研究. 二,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规模及其变化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及失业率 1991--2001年青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 表1单位:万人,% 年份失业人员失业事 19913.324.23 19922.643.35 19931.842.49 19941.642.21 19951.512.18 19961.341.87 19971.502.10 19981.822.50 19991.932.64 20001.802.40 20012.453.50 从表1可以看出,1991年末全省城镇登记 失业人员为3.32万人,失业率为4.23%.10年 之后的2001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2. 45万人,比1991年减少了0.87万人,减少幅度 为26.2%.失业率比1991年下降了0.73个百 分点,降幅为17.26%. 在1O年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量最多的 是1991年,达到3.32万人,数量最少的是1996 年,为1.34万人,两者相差1.98万人,或者说, 1991年的失业人员是1996年的2.5倍.1991. 2001年,登记失业率最高的是1991年,达4. 23%,失业率最低的是1996年,为1.87%,高低 之间相差2.3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1991年的 失业率是1996年的2.3倍.从1997年开始,城 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失业率逐年增加. 19912001年,全省年平均城镇登记失业人 员为1.98万人,其中有3个年份的失业人员数 高于平均水平.全省年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68%,其中有3个年份的失业率高于平均水 平. 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变化看,1991--1996 — 28一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逐年减少,仅5年时间,失 业人员数就从1991年的3.32万人,迅速减少到 1996年的1.34万人,减少了1.98万人,减幅达 59.64%;其中以1993年减少的失业人员数最 多,减少1.48万人,减幅为44.58%.从1997年 起,失业人员开始小幅度增加,到2000年,失业 人员数增加到1.80万人,2001年上升到2.45 万人. 观察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失业人员的 变化有着类似的现象,即1991年失业率最高,从 1992年起逐步下降,1996年成为90年代以来失 业率最低的年份,失业率为1.87%.从1997年 起,失业率开始上升,2000年为2.40%,2001年 达到3.5%,19912001年10年间平均保持在2. 7%左右的水平,预计2002年将达到4%. 总之,19912001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呈现出两头多,中间少的格局,而城镇登记失业 率也显示出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需要引起重 视的是,进入1997年以来,受国有企业亏损,经 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城镇登 记失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亦小 幅攀升,表明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失业状况 趋于严重,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变化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 在一年的时间跨度内,既有上年末结转下来的失 业人员,又有本年度增加的失业人员,同时还有 因再就业而减少的失业人员.因此,某一年度末 失业人员的数量,不仅取决于本年度对失业人员 安置就业的规模,同时也受制于上年度结转下来 的失业人员数量.这说明妥善解决失业问题,是 一 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并非一年,半年的短期 行为.即使原有的失业人员都得到了安置,新的 失业人员又会出现.因此,努力发展经济,创造 更多的就业岗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解决劳动 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 构,促进劳动力市场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 们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近年来,因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由就 业转为失业的人数不断上升等原因,我省城镇登 记失业人员总数逐年增加.到2001年,全省城 镇登记失业人员总数达到了6.66万人,其中上 年末结转的失业人员为I.80万人,占登记失业 人员总数的27.03%,当年新增加的失业人员为 4.86万人,占72.97%,在当年新增加的失业人 员中,就业转失业的为I.48万人,占新增加失业 人员的30.45%;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4.21 万人,比上年增加I.83万人.这样,到年末结转 至2002年的失业人员为2.45万人,比2000年 末的结转人员数多0.65万人(见表2). 1990年--2001年全省城镇失业人员变化情况 表2单位:万人,% 失业人员总数本年 年份?上年结转本年新增加减少本年末 口安置其它实有失 计小计比重小计比重小计业人员就业减少 19917.394.1756.433.223.574.073.530.543.32 19926.683.3249.703.3650.304.043.650.392.64 19935.112.6451.662.4748.343.272.970.301.84 19944.401.8441.822.5658.182.762.610.15I.64 19954.14I.6439.612.5060.392.632.530.101.51 19964.391.5134.402.8865.603.052.930.121.34 19973.891.3434.452.5565.553.392.300.091.s0 19983.841.5039.062.3460.942.021.950.071.82 19994.491.8240.532.6759.472.562.130.431.93 20004.541.9342.512.6157.492.743.380.361.80 20016.661.8027.034.8672.974.214.212.45 从表2可以看出,1991--1998年,城镇登记 失业人员总数呈逐年减少的态势,由1991年的 7.39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3.84万人,减少3. 55万人,减少幅度为48.04%.从1999年开始, 失业人员总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1999年的 4.49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6.66万人,增加了 2.17万人,增长幅度为48.33%.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上年末结转数1991— 1997年逐年减少,从1998年开始有所回升.从 表2可以看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上年末结转数 由1991年的4.17万人减少到1997年的I.34 万人,减少了2.83万人,减少幅度为67.87%. 从1998年开始有所回升,由1998年的I.50万 人增加到2001年的I.80万人,增加0.30万人, 增长幅度为20%.失业人员上年末结转数占失 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1年的56. 43%下降到2001年的27.03%,比重下降了29. 4个百分点,减少幅度为52.I%. 1991--1998年失业人员的本年新增加数量 呈逐年减少的态势,由1991年的3.22万人减少 到1998年的2.?34万人,减少0.88万人.从 1999年以后,失业人员本年新增加人数开始增 加,由1999年的2.67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 86万人,增加了2.19万人,增长幅度为82. 02%.失业人员的本年新增加数占失业人员总 数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由1991年的43.57%上 升到2001年72.97%,增加了29.4个百分点,增 长幅度为67.48%.这种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 的重视,要进一步加大安置当年新增失业人员再 就业工作的力度. 从本年减少失业人员方面观察,10年中发 展比较均衡,基本上每年减少失业人员保持在3 万人左右的规模,其中安置就业数量一般要占到 减少总数的90%以上,其他减少则比较小. 2001年减少失业人员数是1991年以来减少最 多的一年,为4.21万人,而且全部是安置就业减 少. 三,城镇失业人口的构成 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群体,城镇失业人员给人 们留下的印象是模糊的,而要了解失业人口的状 况,需要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失业原因等 多方面加以观察. 一一 (一)城镇失业人口的年龄构成 在人们的印象中,城镇失业人员一般年龄较 大.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因而再就 业的机会较少.调查数据则得出相反的结论. 据2001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城镇 失业人员中,16至34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占到调 查失业人员总数的61.51%,即2/3左右的失业 人员是青年.分性别看,女性的比重稍高些,为 61.+90%.男性则达到61.25%.分年龄看,无论 男性,女性或合计数,均以30—34岁组所占的比 重最高,其中男性25%,女性的比重高达31. 43%,是所有年龄组中比重最高的,合计数的比 重为27.55%(见表3). 2001年青海城镇失业人员的年龄构成 表3单位:% 失业人员 年龄(岁) 合计男女 „总计100100100 16—196.797.505.71 20—2412.8313.1312.38 25—2914.3415.6312.38 30—3427.5525.0031.43 35—3920.3819.3821.91 40—-4412.O813.1210.48 45—-494.153.754.76 50—-541.131.87 55岁以上0.750.620.95 上表数据提示我们,失业人员并非想象中的 以年龄大者或中老年人居多,相比之下,青年人 的失业问题更为严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 重视.这一方面反映出,每年新增加的城镇劳动 力中,有一部分人缺乏相应的技能及培训,难以 被用人单位或企业所吸收.另一方面,一些年轻 人的择业观念有待改变,他们追求高工资和舒适 的工作环境.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失去了就业机 会. 在全部失业人员中.30—34岁和35—39岁 两个组的比重较高,分别占失业人员总数的27. 55%和20.38%.两组共占47.93%;其中女性 分别为31.43%和21.91%,男性分别为25.0 %和19.38%. 分年龄组看,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在16到 29岁和40—44岁的4个年龄组中,男性的比重 均高于女性.而30到39岁的2个年龄组中,男 性的比重均低于女性;从45岁起,男性的比重再 次高于女性. (二)城镇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就业人 员的文化和技术素养提出了高的要求,其中受教 育程度是最基本的一项文化素养.从城镇失业 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观察,不识字的占0.38%,小 学的占4.53%,初中的占51.32%,高中的占 38.87%,大专及以上的占4.9%(见表4). 2001年青海按年龄分组的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表4单位:% 年龄合计不识字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总计1000.384.5351.3238.874.9o 16—1910011.1166.6722.22 20—241002.9444.1244.128.82 25—291002.6342.1147.377.89 30—341002.7443.8349.324.11 35—3910057.4137.045.55 40——441003.126.2568.7521.88 45—-491o027.2754.559.099.09 50—-5410033.3333.3333.34 55岁以上10o50.050.0 — 30— 在各年龄组中,以25---29岁组文化水平为 最高,不识字的没有,小学水平的仅占2.63%, 初中的占42.11%,高中的占47.37%,大专及以 上的占7.89%.如果把高中和大专及以上两项 比重相加,则受教育程度的比重达55.26%,即 一 半以上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城镇失业人口的失业原因构成 从失业原因构成来看,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 初次失业者,下岗失业人员和原单位破产而失业 者构成了失业人口的主体.在失业人口中,因下 岗而失业的占29.81%,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初 次失业的占16.60%,原单位破产而失业的占 40.76%,因辞职被辞退或期满及其他原因 而失业的占12.83%(见表5). 2001年青海按年龄分组的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工作原因构成 表5单位:% 下岗离毕业后未原单位辞职被辞退年龄合计其他 开单位找到工作破产或合同期满 总计10029.8116.6040.763.029.81 16—1910o77.7822.22 20—2410011.7652.9414.712.9417.65 25—291009.4726.3213.165.2615.79 30—341001.1O2.7449.322.744.10 35—3910027.7761.115.565.56 40——4410031.2565.633.12 45—4910036.3654.559.o9 5O岁以上10020.O40.040.0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因单位原因而导致 职工失业的比重要占到40.76%.因此,努力实 现国有企业脱困,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是减少失业人员,降低失业率的重要途径.毕业 后未找到工作初次失业的人员比重达16.6096, 这一条与前面分析失业人员年龄构成时35岁以 下青年人占较大比重有密切关系,说明妥善解决 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择业问题是社会和家 庭都应关心的问题. 分年龄组观察,对于16—19岁和20—24岁 两个年龄组的年轻人来说,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 必然是他们失业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77.78% 和52.94%.从中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 设置,课程安排,技能训练等方面大胆改革,向学 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和实用技能,从而为学生毕业 后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青年学生应树立 正确的择业观念,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 合起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对于30—49岁的失业人员来说,下岗离开 单位和原单位破产是他们失业的主要原因.也 就是说30—34岁组有90.42%,40—44岁组有 96.88%的失业人员是因下岗离开单位和原单位 破产而失业的.从分组情况看,30--49岁的失 一 31— 业人员因原单位破产而失业者占的比重较高,其 中,30—34岁占49.32%,35—39岁占61.11%, 4O一44岁占65.53%,45—49岁组的比重也达 到54.55%. 四,问题与建议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经济和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从劳动保障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 进一步加大,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将难以下 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受总体就业形势影 响,加上我省经济总量小,就业岗位少,劳动力供 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另外,结构调整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问题和矛盾 还有待继续解决.对此,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和 有关部门要充分估计存在的困难,处理好以下几 方面的关系: 一 要处理好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2001年,我省需要安置的登记失业人员达到6. 66万人,考虑需要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则安置任务更大,我省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 不足5万个.而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 整,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必然会有更 多的失业人员涌向社会,再加上外来劳动力的冲 击,会使原来就业岗位的容量严重不足和减少. 这样势必加大了我省再就业工作的难度,使本来 就紧张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因此,各级政府和 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 展,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教育培 训,社区服务,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 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培育和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劳 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 二要处理好劳动者素质与建设需要不相适 应的关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经济 建设的重点向西部转移,这样虽然会带来一些就 业机会,但是鉴于我省劳动力的素质层次相对较 低,必然制约其顺利进入参与经济建设的行列. 加入世贸组织后,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与 技术进步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据 2001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信息分析,求职人员 中无职业资格或职称的占60%,大中专技校以 上毕业生仅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10%左右. 因此,对失业者需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前培训和再 就业的培训力度,包括由就业转失业的人员也应 进行转岗,转业的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劳动技 能,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建设的需要. 三要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在推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同时,扎实搞好再就 业工程,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四要处理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扩大就 业的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中. 争取优先使用省内劳动力.同时,引导下岗职工 和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 非全日制,阶段性,季节性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五要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有关部门要认真 研究新形势下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切 实有效的,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城乡劳动力外 出务工. 六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要稳 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 保险并轨,对企业新裁减人员和出中心的下岗职 工及时提供失业保险服务,积极促进再就业,接 续好社会保险关系,解除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青海人口与就业处J _一__________________一一___ 一 32—
/
本文档为【青海城镇失业人口状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