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

2017-09-20 5页 doc 61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应用口服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霉素口服,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次/d;经腹部彩超检查、X线片检查等确诊;肛门停止排便时间>5d;患儿家长均自愿参与本次临...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应用口服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收集我院儿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霉素口服,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半量、3/4量及全量EN时间、PN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增加体质量以及进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EN及PN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新生儿;红霉素;临床疗效 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加之发生感染、窒息或酸中毒等造成胃肠道动力障碍、腹泻、肠痉挛以及喂养困难等临床症状群[1]。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多见于早产儿,如处理不当可影响患儿机体营养状况,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以及疾病抵抗能力。红霉素是临床常用广谱抗生素之一,临床研究发现其还有促进胃肠道动力作用,用于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可提高患儿的喂养耐受性[2]。本研究前瞻性地研究了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加用红霉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  新生儿具有吮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症状造成喂养困难;具有喂奶后胃潴留以及呕吐等症状;具有频繁呕吐、溢乳症状,发生频率>4次/d;经腹部彩超检查、X线片检查等确诊;肛门停止排便时间>5d;患儿家长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染色体疾病者;合并胃肠道解剖结构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其他胃肠道原发疾病者。 1.3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儿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19例足月儿,23例早产儿;胎龄30~42周,平均(35.67±3.12)周;日龄5~60d,平均(29.11±4.45)d;出生体质量1743~4712g,平均(3031.47±346.87)g。对照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17例足月儿,25例早产儿;胎龄31~42周,平均(36.03±3.25)周;日龄5~60d,平均(30.32±4.51)d;出生体质量1754~4798g,平均(3065.02±351.13)g。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确诊后均常规禁食、保温,产后1~2h患儿处于清醒状态下予以标准化抚触,即以指揉法对新生儿的头部、背部进行抚触,应用挤捏法对四肢进行抚触,抚触者注意双手清洁且紊乱,抚触时操作轻柔并且力度适宜,5min/次,2次/d。根据患儿的年龄予以鼻饲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注意在鼻饲前回抽胃内参与奶量,评价胃潴留状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红霉素肠溶片口服,剂量为10mg/kg,3次/d,连续用药4周。两组治疗期间均不予应用其他促胃肠道动力药物。 1.5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半量、3/4量及全量肠外营养(PN)时间、肠内营养(EN)时间、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3]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治疗2d内呕吐症状完全缓解,3d内腹胀症状消失,7d内胃潴留消失,治疗第2d开始为奶量以5~10mL/d的速度递增,体质量增长>20g/d;好转:治疗3d内呕吐症状缓解,3~7d内腹胀症状缓解,治疗第2d开始为奶量以3~5mL/d的速度递增,体质量增长10-20g/d;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7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2 26(61.90) 13(30.95) 3(7.14) 39(92.86) 对照组 42 18(42.86) 14(33.33) 10(23.81) 32(76.19) χ2 3.055 0.055 4.459 4.459 P值 0.081 0.815 0.035 0.035 2.2 两组EN及PN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半量、3/4量及全量EN时间、PN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EN及PN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EN时间 PN时间 半量 3/4量 全量 观察组 42 4.95±0.43 6.78±1.19 9.43±1.59 8.02±1.69 对照组 42 7.78±0.86 13.52±2.53 18.89±3.65 12.54±3.23 t 19.075 15.623 15.399 8.03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增加体质量以及进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胎粪排净 时间(d) 症状消失 时间(d) 住院 时间(d) 增加体 质量(g) 进奶量 (mL/d) 观察组 42 3.62±1.43 8.02±2.35 8.12±1.13 182.23±34.56 320.34±54.43 对照组 42 5.45±1.71 11.34±2.91 14.65±3.39 155.31±26.78 246.89±75.43 t 5.320 5.752 11.843 3.990 5.12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见心电图异常,观察组1例(2.38%)脓毒症,对照组2例(4.76%)脓毒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557>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平均为(16.52±2.23)I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6±0.88)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4,P=0.000<0.05)。 3 讨论 新生儿的分泌功能以及消化功能均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较弱,容易发生溢乳、腹胀及胃内潴留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与胃肠道蠕动不协调或者胃肠道无效蠕动导致[4]。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能够使患儿的肠道动力增强,对于经口喂养具有促进作用,还可降低PN及其副反应。 红霉素是一种代表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既往常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红霉素还具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5]。关于红霉素的进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其能够与胃动力素受体相结合而发挥胃肠功能调节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红霉素能够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中的胃动素受体,刺激胃窦部位持久收缩,从而诱导胃窦与十二直肠之间的协调运动。此外,红霉素还有利于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从而促进食管收缩以及结肠运动,改善胃肠道功能[6]。因此,红霉素对于多种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伴随症状均具有良好疗效,但关于其对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对全胃肠营养时间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彭锋等[7]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应用红霉素辅助治疗,患儿的EN、PN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获得显著缩短,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推测红霉素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促进全经口喂养,改善临床预后。本研究中,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口服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达到全量EN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N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这与Gokmen等[8]报道相似。表明红霉素佐治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明显提前全量EN时间并缩短PN时间。还有研究显示,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有效缩短胃潴留时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病情康复[7]。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治疗后体质量增加量以及每日进奶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与童燕梅等[9]报道一致,认为红霉素口服能够促进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的病情康复,提高体质量以及进奶量,改善临床预后。综合疗效评估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86%,与对照组的76.19%相比较而言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临床研究表明,红霉素口服给药佐治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缩短PN时间,不仅有利于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医疗费用,还可有效减少PN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及并发症[5,6]。代东伶等[10]认为,红霉素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确切效果,且疗效具有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使用红霉素口服或者经静脉给药较小剂量给药可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但并不增加副反应,充分证实了其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研究中,观察组脓毒症发生率仅为2.38%,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虽与对照组的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表现出避免或减少的可能。此外,观察组的ALT显著地与对照组但两组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红霉素作为一种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经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缩短全量EN时间及PN时间,促进病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且副作用较少,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曾旦丹,史婧奕,陈一欢,等.肠道益生菌联合温生理盐水灌肠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24):3634-3636. [2] 卢燕玲,邓海亮,郭笑芳,等.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34-35. [3] 金汉珍,黄穂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4] 金卫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8,19(10):63-63,35. [5] Franco,M.,Koulaeva,E..Nasogastric tube insertion followed by intravenous and oral erythromycin in refractory nausea and vomiting secondary to paraneoplastic gastroparesis: A case report[J].Palliat Med,2014,28(7):986-989. [6] 阳勇.口服红霉素治疗45例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4):141-142. [7] 彭锋,邹敏珍,梁祐铭,等.红霉素在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6):876-877,878. [8] Gokmen,T.,Oguz,S.S.,Bozdag,S. et al.A controlled trial of erythromycin and UDCA in premature infants dur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minimizing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liver function abnormalities[J].J Perinatol,2012,32(2):123-128. [9] 童燕梅,王章星,傅小云,等.红霉素联合双歧杆菌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1):24-26. [10]代东伶,王国兵,陈森敏,等.红霉素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4):380-382.
/
本文档为【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口服红霉素的疗效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