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2017-09-06 13页 doc 29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以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为例 摘要 建筑师所表达的意义要通过建立一种认知的机制,让观者和用者去解读。环境认知心理学已经揭示环境的认知可能不会是来自建筑的全部,而是所给定的线索。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意象知觉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和规划意图的线索。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浅谈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关系影响。 关键词 建筑心理 环境 规划设计 20世纪后半叶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自然科学领域而不仅仅是社会科学领域对人类科学的重视。如果说,人类学家研究其对象以描述和解释其个性,...
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以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为例 摘要 建筑师所达的意义要通过建立一种认知的机制,让观者和用者去解读。环境认知心理学已经揭示环境的认知可能不会是来自建筑的全部,而是所给定的线索。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意象知觉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和规划意图的线索。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浅谈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关系影响。 关键词 建筑心理 环境 规划设计 20世纪后半叶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自然科学领域而不仅仅是社会科学领域对人类科学的重视。如果说,人类学家研究其对象以描述和解释其个性,那么,建筑师领会人及人对生活环境的需要,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各种需要则有利于塑造人的个性。 建筑的张力往往来自于使用者心理与环境的互动。随着建筑学综合化的加深,特别是环境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从“环境—心理”视角所作的建筑研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整体观念,以关心使用者的全面需求。为此,如何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塑造出利于师生素质培养的教与学的环境是设计与规划的重点。 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浅谈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关系影响。黄河科技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市,该校南校区位于郑州市区南端,为黄河科技学院校区的主体之一,该校区地段地势略呈南高北低趋势,地形平坦,无地形起伏和河流经过,南侧靠近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该校区楼群主要由各院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以及信息大楼、图书馆、餐厅等建筑组成,整体略呈正方形,分东西两院区。校区建筑面积大但教学区与生活区不分、公共建筑使用频率高但使用权不明、学科联系紧密但布置又不尽合理、人流集中但流动路线单一且漫长等,由于各方面的规划设计不论在校园空间组织、交通组织还是校园建筑风格等方面均发挥着控制作用,因此上述各方面对师生的心理各方面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建筑规划组织性 1(1客观的合理性 设计中合理性作为设计概念框架的支柱。这种合理性首先建立在经济、技术层面上的专家评定原则和“形式追随功能”原则之上。在经济、技术层面上,强 1 调定制化地采用遮阳、隔热、通风、光影组织以及绿化等手法,整合出一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应用合理的建筑技术处理手法,改造室外的自然声、自然光和季风环境,创造所需的室内屋里环境;降低主教学楼群在、使用及维护上的费用。在功能层面上,立足围绕理工实验大楼尤其是实验楼的使用特点和运作模式,加以立体设计。 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的规划体现出的是一种建筑组合的无序性,整体规划上主要体现在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不分,即使是在一起的建筑楼也是独立成栋,“各自为政”,这样做虽然降低了建造与管理的成本,但是从规划的心理角度来看,各区域是相对封闭的。在教学楼建筑造型上除商贸学院外其他均单调统一,毫无变化,给人以形式上的僵硬感,在外立面材料处理上采用石膏粉,由于其保质期只有一年,而且经过雨水的冲刷,使墙体外观上给人以轻浮之感。 对于环境改造方面,其成功的例子主要的体现在医学院北侧的小山,该土山占地不大,为小型堆土山,由原医学院修建地基时废弃用土。在医学院教学楼工程建造后期因地制宜改造成现今的土山,并种植大量花木形成今天的小游园。 1.2(人本的合理性 每一个合理性的系统应该是有利于人类适应所处环境的。除了从客观的角度探讨合理性之外,我们把关注人性的合理性追求建立在生活质量的之上,或称为“形式追随文化”的原则之上,透过对使用者心理知觉状态的关怀,实现建筑的人本合理性。 建筑体现人的个性。不同的学科建筑应当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建筑造型,展示自己所在学科的特点,便于其他人的直观接受。该校区成功的例子有理工实验大楼主楼、图书馆。就图书馆来说,其造型给人以稳重感,符合图书馆应具备的气质,即知识的渊博与厚重关系。本身建筑风格以简约的现代造型为主,墙体饰面全部采用浅白色贴面瓷砖,给人以清新之感,但是在后期经过不合理的改造使之“变味”,主要体现在西侧墙面添加LED大屏幕,既破坏了墙面原有的统一感,又因为屏幕经常用作周末娱乐节目使用,因此与图书馆的建造目的很不协调;另外在东侧墙面上添加了棕褐色的玻璃幕墙,同样不仅破坏了原来的统一,而且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重要的是使原有的清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3(知觉历程 知觉历程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侧重于研究感觉对人所产生的心理作用。个体靠感觉和知觉了解其周围的世界,相比较而言,知觉是纯心理性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对环境的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客观反应,而是其中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意识与主观解释。我们对建筑使用者知觉历程的研究侧重于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意象知觉等方面。知觉具有整体性,也就是说,整体知觉感觉超越部分知觉刺激相加之总和。我们希望通过各局部空间的处理所产生的心理刺激在使用人群知觉历程中的叠加,实现预期的整体心理知觉所设想的空间序列组织与定位。 我认为知觉依赖于客观环境,因此学校需要的是利用好的环境和文化底蕴来培养人的主观认识即知觉。大学文化底蕴最直观的建筑体现是在建筑风格的运 2 用,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自然以其丰富的历史建筑为自豪,但是对于近些年刚刚创办的学校,则没有那么多的自豪,但是以其自然简约风格自然能够取长补短。但是,建筑环境过于单调,否则自然会给人以肤浅感,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在此基础上刻意去创造不符合整体特色的建筑环境自然固然会成为拙笔。 在这一点上,黄科大南校区的校树——杨树便是很典型的例子。西院的街道和宿舍楼旁到处是速成杨树,虽然笔直茁壮,但是由于其较高的身材有时遮掩了建筑似乎显得喧宾夺主,夏日里可以遮荫而形成较大的空间,使人清爽,但是在每年5月由于其杨絮漫天飞舞,不仅影响了美观,而且也对生活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东院,现如今街道树种植以法桐为主,改变了西院的绿化风格。这些,自然对师生的心理也产生了影响,西院较高的绿化夏天里给人更多的自然归属感,而以建筑居多的东院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眼界更远。 2.空间知觉的组织 教学类建筑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教学空间的交通组织和提供满足教学要求的光环境和声环境。通过走廊串通教学空间是传统设计范式,而现代教育特征是强调学生的自我领悟以及多元交流。教学楼空间知觉设计应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2.1(凝思空间 心理学家把凝思概括为:一个人离他生命中的无意识过程更为接近的精神状态。提供休息和养神的安静和凝思空间是教学楼空间知觉设计的重点。可以说,寻求安静状态是教学楼使用人群的基本行为习性之一。在大多数情境环境中,安静是步入凝思的必要前奏,凝思则是安静的升华和深化。 在教学楼设计中,对凝思空间的塑造需要关注以下属性:?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安静的空间,对交通性空间及喧闹声来源采取回避。在平面设计中强调交通空间与主要凝思空间的分离,以及动区与静区的分隔;?过于空旷的空间容易吸引人群并产生喧闹的情绪,不利于凝思空间的塑造;?偏向静态的景观视觉刺激是引起凝思状态的一个关键因子,而且人的出现容易中断凝思状态。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设计时可以考虑添加供仰望苍穹的高塔,可供凭栏远眺的挑台,脱开建筑主体的室外楼梯,室内外景观交融的架空底层,产生丰富光影变化的天面百叶式遮阳,以及横向伸展的二层大平台。 南校区的国际学院实验楼和艺术设计学院以及信息大楼的西面阳台正是应用了阳台的设计不仅使建筑外观更加合理,而且给了学生更多的凝思和眺远空间,对于舒缓人的精神和拓展思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2交流空间 教学楼是一个典型的学术交流场所。为师生提供或低声交谈、或自习的空旷幽静场所,实现由动转静的心理过渡,是教学楼群空间知觉组织的关键,主要是通过赋予使用者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投入感来实现的。 3 愉悦感来自于空间的美感,也来自于自然景观的融合。如果是特色的山地建筑环境则能为大空间系统设计提供发挥的空间。架空底层空间使竖向上的变化丰富,同时使山体的树林绿化景观自然引入至建筑内部,增加了心理空间的层次感。在室内与室外相转化的界面上,设计了与自然对话的各种场所:有高塔、有露台、有连廊,针对实验室使用特点还安排了凹阳台。投入感则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视线的接触,可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加强共享的体验。传统教学楼在交流空间与交通空间的设计定位上没有明确加以区分,导致交往空间功能被弱化为空气对流及声音分隔等非意象性功能。通过在“课室链”的节点位置上适当向外环境打开的方法,使单调的纵向内走廊产生横向伸展,走廊的交通性和通向景观的平台的交往性在分工上得以明确,一方面课间通行的人流享有更为高效及更具趣味的空间,另一方面课间休闲的人流则不受交通人流影响并直接接触自然的交往环境。 3.时间知觉的组织 建筑环境的构成有着明显的时间特征:?存在着不同时间段空间使用的区别;?存在着不同的活动速度和节奏的使用空间的区别。这些环境构成的时间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看待时间价值的观念。因此,人不仅生活在空间中,同时也生活在时间中。换言之,环境也是时间的,环境的设计需要时间的组织。基于以上认识,在主教学楼的设计中较为深入地作了时间知觉的组织。 按使用时间段来划分,主教学楼的空间主要由课室空间和课余空间两部分组成。课室空间是教学楼的主导使用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完成了知觉的时间组织,还应对课余时间的知觉作设计。相对于课内时间而言,课余时间应该是轻松与活跃的休闲性时间。速度和节奏作为时间认知的概念,已经把有着不同时间印记的群体和个体区别开来,不同节奏的人们不仅为空间所分离,也为时间所分离。也就是说,作为设计者,应避免占据同一空间不同节奏的人群的可能干扰,同时鼓励处在同一空间相同节奏的人群的共鸣感。建筑是以空间作为最终的表现语言的,对时间维度的设计也是通过空间达成的。这一设计意图的达成借助于空间尺度和空间细节的处理,如对交通空间本身作行进与停留的划分,上下层休息平台间的对话等等。上述对空间知觉的设计,正是综合了时间构思的解答。 黄科大南校区的教学楼由于都是单一的平面设计,教室内部缺少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在课室空间上带给同学很少的思考与感受,而对于课余空间,则更为稀少,教室空间的匮乏同时也影响到了课余空间的数量,很多资源空间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常常得不到利用,例如在阶梯教室的利用方面,由于教室的匮乏使得很多学生选择了阶梯教室作为自习场所,但是同时由于其旨在上课时间开放,因此可利用的程度很低。自然而然长时间的积累会引发学生们的不满情绪,这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同学们心里承受力的问题。 4.意象知觉的组织 意象是认知主体通过感知积累了丰富的表象,并在综合了情感、想像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主客观的统一。意象又包括主体意象和再生意象,即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构思形成的意象和接受主体心中被唤起的想像性意象。使用者的意象 4 知觉是建筑师“形而上学”的目的,除了通过空间和时间的知觉组织外,意象知觉还常常通过符号、材料、色彩、形体、尺寸以及与之相关的摆设、景观、装修等表达出来。如果这些形式因子对建筑使用者产生如建筑师所设想的领悟和知觉刺激,将实现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在现实中,不同情景、群体和文化中的行为习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对于校区5号和6号学生宿舍楼,其外形简单至极,与其他宿舍楼的外形格格不入,而且周边缺少绿化环境的陪衬,原本给人的宁静印象的宿舍却成了木讷孤独的象征。因此,应加强其里面造型的设计补充其外表的不足。 对于教学楼,割裂了各单位教学的关联性,甚至于内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例如在工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教室的安排上,历年来属工学院管辖,但是一直教学都远在其他楼内,甚至是与行政楼混在一起,与医学院学生混在一起上课。久而久之,会使该专业的学生产生隔离孤立的感觉,与本系的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从而影响其心理。因此,在教学楼群的设计过程中,应借用环境心理学关于情景差异及群体差异的观点,以透过表象探寻内在规律的思维习惯和层次性与条理性行为作为大学学生的气质培养目标。在教学楼意象的组织中应力求满足这种心理的需要,并从建筑语汇运用上作了如下的思考: ?强调各单位的连续性(或延续性),加强之间的联系。相关的专业应有一定的聚集性,对于其交流提供必要的空间。?追求功能优先的设计原则。设计中不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面划分,均以使用功能作为出发点,体现强烈的科学精神。?强化立面的逻辑关系。通过建构多层界面的方法,使每一立面都具有相对清晰的层次表达,让使用者能逐步体会到建筑立面肌理的内在规律性;?例如医学院的主教学楼,其文化意象应该是细致、条理、儒雅的,从而引领使用者进入冷静而理性的思维状态之中。主教学楼群无论是体量、色彩,还是虚实的处理均围绕这一建筑整体气质定位来推进。 5.建筑空间的私密性 人在空间环境中工作、生活,无时无刻不与自身当时的心理状况发生关系,同样的空间状况,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尤其是私密性和年龄差异可供探讨。 私密性(privacy)的定义就是每个人对关于他的那种信息可以以哪种方式与他人交流的权利。它在空间行为的解释上就是某种程度的控制交流。人们出于私密性的要求,会人为地控制一个十分接近的区域来保证某种程度的个人与外界的隔绝。例如,人们在餐厅对座位进行选择时,首选目标总是位于角座处的座位,特别是靠窗的角落,其次是边座,一般不愿坐中央。从私密性的观点来看,这样的选择顺序是为了控制交流程度。处于角落位置空间交流方位少,使用者可按其意愿观察别人,同时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自己交流给他人的信息。但如果在视线高度适当分割,使得在中央的座位也具有较高的私密性,则可大大提高中央座位的使用率。 以教学楼卫生间设计为例,最典型的是国际学院实验楼和民族学院,卫生间一般作为重要的私密空间应该放在教学楼的角落,但是在实际中,卫生间被安排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楼梯口。既导致了楼梯这一重要空间的卫生污染,又事与愿违,违背了人们的正常心理。 人的空间行为是一种社会过程。使用空间时人与人之间不会机械地按尺寸排 5 列,而会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并利用此距离以及视觉接触、联系和身体导向等控制着个人信息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呈现出使用空间时的一系列围绕着人的像气泡状的个人空间模式,它是空间中个人的自我边界,且边界亦会随两人关系亲近而互相融合。此模式充分说明了空间的确定,远不是按人体尺寸来排列的。只有当设计的空间形态与尺寸符合人的行为模式时,才能保证空间合理有效地利用。如公共场所座椅的设计,往往四人座椅在实际使用中只坐两人甚至一人,呈现出明确的个人空间模式,但如果将座椅进行划分,甚至仅用线条划分出四个位置,就往往可以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因为此时的划分在视觉上影响了个人空间的边界,从而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再如在非正式的交流中,人们总是倾向于面对面的方式,而不是边靠边的方式。但在住宅、旅馆等设计中,却往往出现边靠边的座位布置,这同样使空间和家具不能有效地为人服务。人在使用空间时总是以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社会接触方式来维持与他人的交流,在空间设计中应充分满足这种行为需求。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种私密性的观点。“玄关”这个空间除了具有更衣、换鞋、出门前整理容貌等功能外,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同时起到分隔共、私领域的作用,也为室内创造了一定的私密性。 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要重视一种在不同程度上复杂的个人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应着重考虑的是人与人在个性、社会性、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等各方面的关系。这种交流就是在对各种到来的信息间取得某种程度的平衡,个人可以排除或加强某些信息。因此,对人使用空间的行为作充分的考虑是进行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人们的空间行为则主要取决于各种关于感情、情绪等方面信息的有控制的交流。 6.周边环境的影响 可以遇见,在未来10年,随着城市扩张的发展,黄科大南校区将逐步被城市建筑所包围,因此不可避免将遇到高层或大型公共建筑的“拥挤”。应该看到,在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的同时,不但改变着城市环境和面貌,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方式,特别是非常理性化地安排的高层建筑居住空间,既切断了传统民居、里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过分接近和亲热,也使居住其中的人们日益变得理智起来、疏远起来。现实与昔日人际之间曲直接交往、交谈更多地为电梯楼道的擦肩而过、匆匆点头招呼以及电话铃声所代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冷漠,有的则变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而假使学校周边被高层建筑所包围,将带来一些影响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影响。 孤独 由于学校周边全是立体化的高楼大厦,而学校的清静与之热闹将形成鲜明对比,这就好比人群之外的的一分子,被动地排挤在外,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周边的不同人群活动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影响,这与现今城市规划中将大学聚集形成大学城现象相反。 不安 当学校四周被现代化的高楼所包围时,学校内部原有的清静将被打破,周围的闹事喧嚣将或多或少对学校内部教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内心的不专一,或者对周边产生兴趣。 7.建筑环境与心理效应的启示 从柯布西耶所主张的“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更认识到 6 城市建筑环境的文脉美,以及环境条件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和其巨大的反作用,从而更意识到建筑环境的合宜与否对能否提高人类生活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结合之前对于黄科大南校区的部分心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7.1(人类需求与建筑环境 人们需求是城市和建筑内、外环境创造的活力源泉。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人的较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自然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也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因此,人们不断追求城市生活环境的高情感、人情味、场所精神与可识别性,是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的必然,同时富有高层次文化品味与充满生机、活力的建筑空间环境也是促使人们精神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一大诱因。 7.2(可持续发展与心理效应 重视城市、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环境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心理效应,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对自然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质、地势等——合理利用,以产生良好的生态与精神效益。我们要改变当前一些对节能建筑的重要手段的了解仍然局限于传统建筑材料技术和落后经济条件下的被动状态,继续加强建筑师对建筑技术知识的认识与运用,尤其是了解不断发展的节能建筑的重要手段。 7.3(建筑个性与心理效应 建筑内、外环境的建设是创造城市建筑个性和对人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重要途径。外部环境是城市与建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与建筑印象的标志性内容,如同橱窗,展示出生活、个性和风貌。它的布局形态、空间特征无不反映出其质量与文化素质,都是人们进行心理效应品评的重要参照。 7.4(创作思维方式与心理效应 根据人类心理与思维特点来改进与促动建筑师的创作思维方式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有效而合时的城市与建筑环境。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现代心理学都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实质是一种受反映论支配的主观意识的矛盾运动。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就是要解决不断变化的人类心理需求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往少许“因袭”、“模仿”的设计方法,不仅无法彻底解决这一动态不定性矛盾,更是远离于建筑创作本身的涵义。因此,建筑师必须具有一种动态思维方式的能力与习惯,必须运用动态思维的变通性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突破旧规范的程式化限制,解除消极定势的桎梏,以此才能适应外在环境的“物质”因素与人类内在心理的“精神”因素的双重变化下的作用。日本著名心理教育家藤永保认为:“创造性也可说是发现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的能力。” 心理学上的“远距离联合”恰是 7 反映了建筑师思维的激荡态势,更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动态思维方式。 8.结语 当然,以具体个人来说,在对建筑环境进行评价时难免带有个人的角色倾向,或受当时心境影响,作出一些带有角色投射的评价。因此,我们强调评价环境与心理效应的整体意识,从观念上彻底否定“建筑决定论”,“单纯功能论”、“艺术决定论”等片面观点。人类创造一个环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能够健康、快乐、舒适而又安全地生活。环境是人们情绪与情感的调节器,充满生活情趣的建筑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对人又以潜移默化和暗示的心理效应的作用而又反施于人,使人在环境的熏陶下被塑造。所以,建筑环境应该以正诱导对人进行作用,使人从环境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富有想象的参与、民族的认同,而从中获得满足。 建筑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自然的人工环境,因此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具有一定容积的空间,还具有各种对人能产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影响的因素,并由所有的因素来构成建筑环境。对于建筑的某些环境因素,如物理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数据和仪器清楚地区别其数量和质量;但对空间环境因素就比较难给以明确的区分,因此在设计中一项颇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空间环境因素在建筑中的应用。在设计中,可考虑用人工的手段来改变某些方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照度等,然而要改变空间的几何尺寸与形态就很难了,它的使用者———人的尺寸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建筑空间环境因素。只有“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工作、学习和休憩。所以如果能理解人的行为因素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就能运用其规律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 8 参考文献: 【1】 《环境心理学:建筑内外环境与心理效应》(钱才云 余彗 【2】 《建筑中人的心理、行为因素研究》 【3】 吴良镛. 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 清华大学出版社. 【4】 王彦辉. 城市建筑群论—一种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观念. 华中建筑,2001,(3):61-63( 【5】 《心理建筑——心里的模型》(李亭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
/
本文档为【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