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2018-04-25 15页 doc 34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省人才评荐中心、太原人才大市场、山西微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产业服务能力 我院在2011年...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省人才评荐中心、太原人才大市场、山西微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产业服务能力 我院在2011年12月6日举行了“2011年学院校园招聘会”,共有104家企业参加,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企业达66家,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本专业正是依懒山西省经济的特殊优势,紧跟中小企业发展趋势,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增长的专业人才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服务支持,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一)具有较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本专业长期以来持续加大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以“校政行企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模式为基准,打造具有特色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了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学历学位高、职称结构和年龄合理、教学和科研并重、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显著的特色专业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教学条件基本保证了专业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学院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进行专业建设,先后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投入大量经费用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1 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创新活动建设等,基本满足了专业建设的需要。 (三)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良好的声誉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生入学成绩超过各省同类院校的录取线;生源质量、录取率、报到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录取新生报到率为98.22%、98.01、95.8%%。近三年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为84%以上;每年平均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在学院各种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思想积极,要求上进,有1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3人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学生干部、2人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毕业生;11人被推荐专升本;有3人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技能大赛获山西省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 (四)社会度较高 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2年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统计表明满意率在80%以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许多毕业生中已担任了人力资源部门岗位的主管。本专业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来自政府、企业的科学研究,承担企事业的各种培训项目,社会培训能力取得行业企业认同,许多专业教师受聘于企业人事兼职顾问、人事总监等职务。 二、专业发展思路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一)专业建设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已有全日制高职毕业生八届,目前在校生227人。2002年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确立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通过中期验收,被评为优秀;2010 年在学院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受到专家的好评, 2011年被确定为 山西省高职特色建设专业。 2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发展,本专业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以 奉新求合作,以服务求发展,深化专业改革;以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为载体,持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 1.向社会输送了一批高质量的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1年招收全日制高职学生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八届共4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年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社会认可度较高。 2.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目前有1 人获“省级教学名师”,有2人获高职高专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有1人获“山西省劳动模范”,有1人获山西省高职高专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有1人获山西省教授协会“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3.在教研教改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有1项国家发明专利;有1项教改项目获全国大赛二等奖,有1本教材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1篇获山西省2010年百部工程一等奖,主持山西省教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教研教改课题2项,省级科技课题7项;在省级、国家级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高职高专教材7本,还编写了行业培训教材、校内新课程讲义、题库等。 4.在服务发展地方产业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五年,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山西省人才强省的研究,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受到政府、企业的好评。主要承担了山西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和2009-2020年中长期人才规划的研究及起草工作,成果被编入山西资源状况蓝皮书;承担了太原市政府、阳泉煤业集团等多家单位提供招聘人员10余场,完成招聘任务500多人;为30多家企业提供岗位人员培训30余场,培训人员近1000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专业建设优势 3 1.专业办学时间长,办学经验丰富。自2001年开设专业以来,逐 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点,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三环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日趋成熟,高职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201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高职特色建设专业。 2.师资队伍强。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具有硕士学位8人,具有企业经历高级工程师2人,双师型教师9人。 3.校内实训条件基本保证了专业实训的需要。学院投资120多万 建设成五个校内实训室,分别是:人力资源实战模拟、人力资源仿真、人力资源脑象、Workshop、心理测试实训室。 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稳定,强化了学生技能的提高。不断开发和更新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相对稳定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山西省人才评荐中心、山西省人才市场、太原人才大市场、山西微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建工集团等。 (三)专业建设特色 1.构建了“三环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探索改革与实践,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能力要求,按照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2.形成了与职业岗位对接的“五项核心技能”课程体系。按照企业组织人事部门岗位设置,对照职业标准,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不断探索创新,注重与职业岗位对接,每门课程选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和核心技能的课程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熔炼了一支具有较强社会服务力的“双师”教学团队。教师团队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校企联合之路,为30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部 门进行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从2005年至今,以加大 科研力度为突破口,教学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4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功能,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五项核心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并掌握一定专业管理技巧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管理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三、专业建设内容实施性强,特点明显 (一)专业建设总目标 在项目建设期内,紧跟山西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准确定位“技术+管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校政行企多个资源的参与作用,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机制,基本完成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产业技术服务等项目建设任务,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本专业高职教育实践案例与运行规范,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效益显著的特色专业,力争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到示范作用,树立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品牌。 (二)专业建设具体内容 1.探索系统培养方式,改革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以模拟真实岗位项目为驱动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 深入院校和企业学习、调研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人才需求和工作标准,明确专业面向及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职业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 5 学习以国内先进院校为主,调研主要以合作企业、实训基地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培训以国内正规培训机构为主。建立由企业、行业专家参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团队,共同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规格;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方式,满足我省中小企业不同人才需求,通过工作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衔接中高职培养目标,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2.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有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各岗位调研分析,衔接中高职专业不同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满足我省转型需要。创新课程体系与专业实践教材,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有效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力争实现与中职教学过程的有机衔接。主要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各课程实践教学标准的编制、仿真工作流程信息平台开发费等教学实施方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1)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外先进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教育学术交流和参加对外技术服务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的把握能力、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把握专业建设方向、引领专业改革,力争与中职专业教育形成培养、培训、合作的教师培养机制。 (2)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在专任教师中选拔2—3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分期分批到行业和企业进行定期挂职锻炼,到国内高校或先进高职院校进修学习教研教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改革等,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教研教改水平。 6 (3)积极稳妥地引进高学历、高层次和高素质人才。在招聘高学历年轻教师的基础上,注重从生产第一线引进本专业急需的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以充实师资力量。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专家、人力资源总监担任校内兼职教师,增加兼职教师在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工作量,承担实践性要求强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任务;聘用企事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高技能兼职教师队伍。 4.继续完善和更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建设1个兼学生实训、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生产化基地”;建设1个人力资源“全景模拟”实训室,扩改建校内2个实训室,形成比较完善的、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室。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力争与实训基地企业和多家企业进行紧密型校企合作,切实建立起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4个。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上,加强实训基地制度建设、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5. 转变培养方式,创新实习实训模式,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实现形式。 建立由校内外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管理人员等组成的专项建设小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责任到人,按建设制度进行质量监控。积极推进专业、企业的“双导师制”,积极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三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建立健全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聘任、培训、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6.加大教学保证质量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 7 实施第三方评价。 充分听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意见、建议,突出企业参与,与中职评价方式相衔接,注重实施企业第三方评价,将企业导师落到实处。加强专业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建立专业质量保证小组,形成一套与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配套的、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体系。 7.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的不同方式,积极推进校企对接,与中职专业衔接,整合相关专业技术资源,提高技术服务范围和质量。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基础上,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实习、实训中心资源,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咨询、培训服务,提升专业服务不同产业发展能力。 8. 改革生源渠道,与中职相衔接,拓宽人才成长途径,积极探索和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能力机制,为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坚持以学生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革生源渠道,与中职衔接,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创新学生课外培养;完善以职业品德教育为特色的人格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过程,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四、专业建设举措有针对性,重点突出 (一)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主要举措: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举措:争取引进实践技能强、具 有一定理论水平的生产一线“双师型”教师;增强现有教师的生产实 8 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三)探索“校政行企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主要举措:广开合作渠道,加大合作项目;增强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综合性、实战性功能;使多方合作实现共赢。 (四)发挥专业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举措:借助山西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机,搭建强有力服务平台,扩大社会服务成果,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身优势。 五、绩效考核指标明确,便于考核 绩效指标 建设进度 2012年绩效 2013年绩效 1. 成立新的专业建设指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 2013级人才培养方 导委员会; 文件; 案; 2. 深入企业调研和分析2. 企业调研报告; 2. 学习、培训的相关报人才需求、工作岗位 3. 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定位和专业课程设置 等问题(以实训基地告; 3. 培养方案的使用情况 企业、太原人才市场、4. 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 初步报告及相关资全省中小企业等进行料,修订意见资料等; 调研); 4. 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模3.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 人才培养 师外出学习、培训(以式分析报告。 方案与模式 国内先进院校、具有 较高资质的单位等为 主); 4. 制定、实施、完善人 才培养方案和模式 (以教学团队和专业 兼职教授教师共同制 定); 5. 组成职教集团化办学 研究机构,探索其办 学模式。 1. 在校内外人员和企业1.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1.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 人员参与下,初步构实训室建设调研报告; 标准制定; 课程与教学 建以任务驱动、职业资源建设 2.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2.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实能力培养为目标的 系构建分析与调研报践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 9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告, 3. 完善课程体系和实施 系; 3. 课程体系研究、分析报方案的调研与分析报2. 进行职业资格标准、告; 告。 岗位资格证书为基础 4. 8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制4. 合作开发教材《员工的课程体系研究、分 析; 定; 招聘》、《薪酬管理》; 3. 力争形成核心课程标5. 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标5. 开发专业实践教学校准网上学习机制; 准制定; 本教材一套; 4.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6. 3门核心课程视频与网6. 2门核心课程视频与和实施方案。 页制作。 网页制作。 7. 仿真工作流程信息平 台开发 1. 构建专业实习实训基1.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管1. 建设“校内生产化基 地管理制度; 理制度; 地”1个; 2. 拟改扩建校内1个实2. 人力资源模拟实训室2. 改扩建校内2个实训训室,形成比较完善 建设; 室; 的、功能齐全的校内 实训室。 3.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3. 建设1个人力资源“全实训实习 3. 建设满足专业(群)地2个; 景模拟”实训室; 条件改善 教学需求的 “校内生4. 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4.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产化基地”1个; 过程监控材料; 地2个; 4.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5. 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材5. 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材地4个; 料。 料。 5. 形成长效、稳定的校 外实习基地网络。 1. 继续实施、完善和提1. 制定校外实习指导教1. 制定实习指导教师评 高认识、课程和顶岗师聘任、培训制度; 价、激励制度; “三层次”实习实训; 2. “三层次”实习实训运2. “三层次”实习实训2. 制定和实施专业和企 行与评价等材料; 材料; 业“双导师”制度及 实施; 3. 专业和企业“双导师”3. “双导师”制度实施3. 推行学生学历证书、制度制定与运行材料; 材料; 校企合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企业4. “三证书”制度调研与4. “三证书”制度实施与 工作经历证书 管理运行机制制定; 与运行等材料; 4. 建立健全校外实习指 导教师聘任、培训、建设 5. 学生实训评价与激励5. 学生实训评价与激励 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度调研与制定; 制度实施、运行、评制; 6. 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进价材料; 5. 调查分析影响人才培 行有关恳谈、调研资6. 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进养质量的因素,召开 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恳料; 行有关恳谈会资料; 谈会; 7. 在相关企业参与下进7. 在相关企业参与下,6. 以国家级专业建设标 10 准,重新审视人才培行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初步形成由第三方参 养质量体系,建立教制度的制定; 与的教学评价手册。 学质量评估制度; 8. 学生实训日志和评价8. 学生实训日志和评价7. 初步形成由第三方参 材料。 材料。 与的教学评价手册。 1. 制定专业带头人、骨1. 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1. 教师外派学习、参观、 干教师、“双师”素教师、“双师”素质教培训、企业挂职实施质教师外派学习、参师外派学习、参观、培材料; 观、考察、培训、企 训、企业挂职等2年计2. 引进1名高素质专业业挂职计划并实施; 2. 引进1名专业教师; 划; 教师相关材料; 3. 引进高素质专业教师3. 聘请兼职教师1人材2. 教师外派学习、参观、1人; 料; 培训、企业挂职实施材4. 聘请兼职教师3人; 4. 兼职教师任课、选拔料; 5. 制定兼职教师聘用管等材料。 理制度。 3. 引进1名专业教师相关 5. 完成5项与专业相关6. 建立培训管理机制和材料; 社会服务项目; 培训师资库; 4. 聘请兼职教师2人材 6. 技术服务的指导与评7. 完成5项社会服务项料; 价分析报告; 目。 5. 制定兼职教师聘用管师资队伍与 7. 培训师资学习培养材8. 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范理制度; 服务能力建设 料; 围和质量; 6. 兼职教师任课、选拔等8. 技术服务调研材料; 9. 建立技术服务的指导 9. 技术服务的指导与评材料。 与评价体系。 价等材料。 7. 培训师管理制度和培 训师资库建设等材料; 8. 培训师资学习、培养计 划; 9. 技术服务调研、沟通等 材料; 10. 完成5项与专业相关的 社会服务项目材料; 11. 建立技术服务的指导 与评价制度。 11 六、专业建设预算详细,符合政策 本专业央财预算共计2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00万元,非设 备购置费100万元。 (一)2011年央财设备购置费使用预算51万元。 设备购置费51万元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1 单位:万元 项目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价 数量 合计 1 电脑 启天A7000 0.46 56 25.76 人力 2 服务器、山特电源 联想万全、山特(UPS) 3 1 3 明基投影、湖山音响 资源 多媒体设备 3 2.5 1 2.5 定制 “全操作台、椅 4 0.06 55 3.3 景模格力5P 空调 5 1 2 2 拟” 电源设备、防尘设备、 6 6 照明设备 实训 数码单反相机 7 1 1 1 室设 7.44 1 7.44 金蝶 备购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 8 置费 合 计 51 12 (二)2012年央财设备购置费使用预算49万。 设备购置费49万元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2 单位:万元 项目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价 数量 合计 1 电脑 启天A7000 0.46 55 25.3 2 服务器、山特电源 联想万全、山特(UPS) 3 1 3 人力资源校明基投影、湖山音响 多媒体设备 3 2.5 1 2.5 内“生产化定制 操作台、椅 4 0.6 5 3 基地”实训格力5P 空调 5 1 2 2 室设备购置电源设备、防尘设备、照明6 6 设备 费 金蝶 管理沙盘软件 7 7.2 1 7.2 49 合 计 13 (三) 央财非设备购置费100万元分年度分项预算明细表 表2 单位:万元 项目 分项目 2011(49万) 2012(51万) 外出学习、培训费 3 1. 人才培养人才需求调研;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标准 5 方案制定 调研费 与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普高、中职衔接)、培养模式改革调 2 (10万) 研、材料制作费 小 计 10 0 实训室教学培训、验收、审计费 3.5 3.5 核心课程公开视频课与网页制作费 12(3门) 8(2门) 2. 课程与 教学资源 合作开发教材(两本)调研、编制、出版、印刷费 4 建设 实践教学校本教材(两本)调研、编制、印制费 1 (35万) 仿真工作流程信息平台开发费 3 小 计 15.5 19.5 合作企业联系、调研费 2 4 3. 校企合年内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费 1.5 1.5 作制度与管“企业工作经历证书” 联系、 调研、印刷费等 1 1 理运行机制 “双导师制”调研、印刷费 1 1 建设 教学评价手册编写印刷费 2 (15万) 小 计 5.5 9.5 专业带头人学习、调研费用 9 专业骨干教师实践进修费 3 3.5 4. 师资队教学团队教师业务素质培训费 4 4 伍与服务 “双师”教师专业资格证培训费 1.5 能力建设 新教师引进费 0.5 0.5 (28万) 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调研、实施等费 2 小 计 18 10 5. 实训实实训室实训设备维护、补充耗材费 11 习耗材补贴 实训资料费 1 (12万) 小 计 12 100万 49 51 总 计 14 15
/
本文档为【山西经贸职业学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