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

2017-10-26 50页 doc 235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 目 录 公报解读 ................................................................................................................................................................... 3 胡鞍钢: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光明日报 2013-11-15)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 目 录 公报解读 ................................................................................................................................................................... 3 胡鞍钢: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光明日报 2013-11-15) ..................................................................... 3 杨伟民:详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人民日报 2013-11-15) ................................................................. 8 专家:新蓝图新在哪儿(人民日报 2013-11-13) ....................................................................................11 全面深化改革 ......................................................................................................................................................... 13 薛澜: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新在哪儿(解放军报 2013-11-15) ........................................................... 13 温宪元: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经济日报 2013-11-15) ............................................................... 14 刘纪鹏: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攻坚克难(光明日报 2013-11-15) ............................... 16 许耀桐: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改革新局(河南日报 2013-11-14) ............................................... 17 张晓林: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深圳特区报 2013-11-14) ................... 20 颜晓峰: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解放军报 2013-11-14) ................................................... 21 张立群:新起点,中国改革再出发(解放军报 2013-11-14) ............................................................... 24 陈炳才:改革迈向新阶段(经济日报 2013-11-14) ............................................................................... 26 韩振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结合起来(光明日报 2013-11-14) ........................... 26 厉以宁:深化改革处理四大关系(北京晚报 2013-11-13) ................................................................... 27 专家: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29 辛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让人振奋 任重道远(人民网 2013-11-12) ....................................... 31 胡鞍钢:新一轮改革应追求更高效率更公平更绿色(中国新闻网 2013-11-12) ............................... 32 行政体制改革 ......................................................................................................................................................... 33 向春玲:从“管理”到“治理” 体现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人民网 2013-11-14) ....................... 33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需让更多公民参与(光明日报 2013-11-14) ................................................... 34 宋世明:转型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光明日报 2013-11-13) ................................................... 35 专家: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36 迟福林: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经济活力最关键的问(中国广播网 2013-11-12) ........................... 37 经济体制改革 ......................................................................................................................................................... 38 林木西: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十大亮点(光明日报 2013-11-15) ....................... 38 专家:主体多元,“混血”经济添活力(湖北日报 2013-11-14) ......................................................... 40 赵振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解放日报 2013-11-14) ............................................... 42 陈学慧: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理论突破(经济日报 2013-11-14) ................................................... 44 专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光明日报 2013-11-14) ............................................... 45 王雍君:政府要放权 但不能当“甩手掌柜”(中国新闻网 2013-11-13) ......................................... 47 张卓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重大理论创新和亮点(深圳特区报 2013-11-13).... 48 专家:建设统一市场破解“条块分割”顽疾(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49 专家:改革要素价格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50 张茉楠: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51 李佐军:牵住了改革“牛鼻子”(经济日报 2013-11-13) ..................................................................... 52 财税体制改革 ......................................................................................................................................................... 53 高培勇:筑牢国家治理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光明日报 2013-11-15) ........................................... 53 专家:完善税制建立现代财政(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55 司法体制改革 ......................................................................................................................................................... 56 竹立家:政府如何实现“善治”:权力公共性很重要(中国新闻网 2013-11-14) ............................. 56 李林:“法治”是贯穿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内在逻辑(法制日报 2013-11-14) ................................. 56 任建明: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亮点(新华网 2013-11-13) ....................................................................... 61 姜明安:改革,与反腐败密切相关(检察日报 2013-11-12) ............................................................... 63 高波:三中全会强调制度建设给反腐败制定“任务包”(人民网 2013-11-12) ................................. 64 社会公平与民生 ..................................................................................................................................................... 65 陈海波:医改须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光明日报 2013-11-15) ........................................................... 65 汪玉凯:冲破既得利益藩篱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河南日报 2013-11-14) ........................................... 65 唐任伍:民生改善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人民网 2013-11-13) ....................................................... 67 专家:注重公平扭转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68 农村改革 ................................................................................................................................................................. 68 吴杭民:“一房四吃”是民生之痛(中国青年报 2013-11-14) ............................................................. 68 党国英:农村改革方向已经明确 关键是落实(人民网 2013-11-13) ............................................... 69 专家:打破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 70 国家安全委员会 ..................................................................................................................................................... 72 竹立家:国安委非实体性机构 为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中国新闻网 2013-11-14) ....................... 72 专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高了国家安全协调层级(人民网 2013-11-12) ................................... 72 公报解读 胡鞍钢:中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从1985年起,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作为小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是该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0年初,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从2012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概 览 按我的评价,这应该算是“2.0版本”的改革,因为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改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个指导思想提出来了。 从我自己的理解来看,三中全会公报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评价了35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实践,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上个礼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发表了我与同事合作撰写的论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2003—2012):进展与评估》。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依据十年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般简称“50条”),归纳和梳理了6大类主要的改革任务,又分为36子类的改革项目,进一步转化为200多个改革指标。这是首次采用比较科学的“目标一致法”,对过去无法定量的改革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的结果令人惊叹,是89.7分。这反映出过去10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的结论。 第二,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观点,为下一个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公报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强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效益,而且也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按我的评价,这应该算是“2.0版本”的改革,因为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改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个指导思想提出来了。 第三,公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可以看到,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是要让我们的基本制度更加完善,更具有活力,与时俱进。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年前,我和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的《国家制度建设》一书中认为,中国在进行经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国家制度建设。从学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国家的现代化分两个方面:一方 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形的建设;另外一种我们称之为“制度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条件,是无形的。我把这个无形的现代化称为典型的国家公共产品,它提供的产品,就像新鲜空气一样,我们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需要。与新鲜空气不同的是,制度建设作为国家公共产品,自然界不会自动提供,而是要由政府提供制度安排。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报不仅提出了国家现代化,即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提出了国家制度现代化,这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使得我们对什么是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有了新的认识,是一个重大创新。公报特别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就使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21世纪上半叶做了一个总体布局。 第四,这次改革的一个关键词是“全面”。 何为“全面”,我认为,“全面”体现在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包括经济制度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制度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制度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制度建设与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五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应该说是全会的最大亮点。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了相互支撑的关系。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为实现五位一体这样一个大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体制保障和机制保障。此外,三中全会还涉及军队体制改革。 公报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回顾过去35年的改革进程,这是首次。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我们要搞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就成立了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一般是国务院总理来亲自领导。到了90年代,就变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进入21世纪以后,就将国家发展委员会改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这次改革不再仅仅停留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而是五位一体,因此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党中央亲自统筹、设计、推进。应当说,这样的制度安排在体制上有助于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推进,这个设计是很重要的。此外,公报还提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既然中央已经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我认为地方各级党委都会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进而推动地方的制度创新。 亮 点 三中全会是十年的战略部署、十年的设计蓝图,又是十年的路线图。 公报中传递的创新点比较多,我只能做一些简要的介绍和谈一些体会。 ——经济 在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部分,三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了一个很重要的界定。众所周知,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都提出了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创新点。在这次全会中,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对这个创新的制度给予首肯,而且还会进一步推动。 公报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东方巨人”,为什么能走得快、走得稳,就是因为“东方巨人”有两条腿——公有制、非公有制。 公报还特别谈到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我们看看1949年的《共同纲领》,就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五种经济成分。当然,后来我们搞了计 划经济,又搞了国有化,后来就变成两种经济成分了,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显示了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样化。随着政策的演变,逐渐发展出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成为典型的混合经济。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混合经济非常适合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使交易成本最小化。 发展混合经济对于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刚刚对世界银行的《2013年世界发展报告:就业》作了一个评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世界失业人口是1亿人,现在增加到2亿人。恰恰中国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仅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2亿人。如果不是中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话,今天的世界就不是2亿的失业人口,而是3亿。 从机制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国能够创造就业,大家知道,过去的五六年,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世界的就业。美国在2007年达到就业的最高峰,此后就业率直线下跌,虽然金融危机后又开始回升,然而迄今为止依然没有超过2007年的就业水平。现在美国总就业人数只相当于2001年的水平。欧洲的情况就更严重了。我昨天上午在北大参加一个会议,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校长介绍了现在西班牙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状况,失业比例是多少呢,从原来的30%到40%,到现在基本超过了56%。他就问,中国是怎么创造就业的,我们回答,中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会从各个方面千方百计创造就业。这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就使得中国的就业形势更加灵活,劳动力市场就更加具有竞争性和流动性。 当然,从老板的角度来看,可能会觉得员工的流动会使企业不稳定。但实际上,他可以通过很多办法吸引优秀的员工留下来,这就能达到迫使老板改善劳动条件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是我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个体工商户,更谈不上私营企业。当时全民所有制企业、机构占到70%以上,城镇集体经济占不到30%。现在中国的就业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吸纳3亿多城镇就业人口比重最大的实际上是私营企业,国有单位已经降至第二位。中国作为“东方巨人”,不仅要有两条腿,还要有更好的混合经济,这样才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另外,此次全会决定中有一个地方做了很重要的修改。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什么是“基础性作用”,当时有一个解释:我们刚刚搞市场经济,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够。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原因何在, 这20年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有95%的商品和服务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比如今年的11月11日“光棍节”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政府没有对价格进行任何干预,商品的定价和买卖行为完全由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可以说,这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将推动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庞大和统一的全国性市场。 20多年前,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时,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那就是在美国不同的地区,同类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趋同的。我没想到的是,20年之后的中国,基本上也是这样。就比如同一品牌的矿泉水,我们不管是在新疆买,还是在北京买,价格都是趋同的。这样的话,所有的厂商都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巨大市场的规模效应。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瓶矿泉水虽然是微利,但由于有这种规模效应的存在,商家依然能够挣钱。 此外,在这个公报中特别强调了我称之为“消费者主权论”的提法。以往我们搞计划经济也好,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也好,基本上是“生产者主权论”,消费者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上帝。这次全会的公报特 别提到,要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因此很多人,特别是女同志,在“光棍节”得到了一种消费福利最大化的感受,不但买到了产品,而且主观感受也很好。 由此,公报也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当然,我们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等于承认市场是万能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又制造了一个万能论了。在这届全会的决定中,不仅提到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提到了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这只“看得见的手”。这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要使“看得见的手”为人民服务,成为为公众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的“服务之手”。 比如,如果能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就能降低企业的外部成本;如果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就等于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在当下城市被雾霾笼罩、环境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拼命去吸引那些污染大的企业,就有问题了。因此就需要“看得见的手”来提供一些指导,使得企业能够既实现自己的企业目标,也不违背当地的社会目标。 因此在这个公报中,特别谈到了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也谈到了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我想这也体现了中国改革的一个性质,那就是自我改革、自我创新、自我完善。我们主张政府要当“看得见的手”,要通过不断的改革,使它真正成为公共服务之手。 客观地说,这个公报已经显示出了改革开放的升级。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5年,一直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因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一个国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我们更加应当走出去。在这个公报中,也提出了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有一批公司从地区公司成长为全球公司。什么叫全球公司,我的定义很简单,就是销售收入及出口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总额的一半以上,或者公司资产,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一半在海外,我们就认为这是一个全球公司。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国实有企业已经突破了1400多万家。过去30年,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让世界投资中国;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成为一个重大的推动力,来推动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世界。或者说,在30多年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要使中国国际化、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而今天或者说今后,实际上是中国在投资世界的过程之中,将使世界中国化,使得我们的企业更加有机会投资世界。 因此,在这个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国务院不久前刚刚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如果这个试点能成功的话,将来我们希望西北能有一个“乌鲁木齐”,西南能有一个“重庆”或者“成都”。上海的自由贸易区在建设、开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很快就可以在全国迅速推开。 前几天,我对香港有关方面人士讲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不断发展,只有一个香港是不够的,只有一个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不够的。这样就会促进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外开放,所以说三中全会的决定又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政治、社会 三中全会的重头戏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其他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这在公报中都给予了表述。 在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公报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们称之为“三化”。怎样能够体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最近出版的《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主要研究了中央集体领导体制,最后就落脚到这“三化”,与之相关的人大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都有如 何“三化”的问题。“三化”本身是一个过程,从量变到部分质变,然后再量变,再到部分质变,进而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而且通过实践,不断试错,不断成熟。 公报在社会建设方面也有突出笔墨,这也是老百姓目前最关注的问题。比如,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公报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个理念的提出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异地居住、异地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怎样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提出这个设想,就是怎么使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国策。我曾经讲过,中国是“一国两制”,所谓“两制”,实际上是指城乡二元结构这“两制”。怎样不断地破解“两制”,在这个公报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从社会建设来看,在这个报告中涉及的许多方面都是老百姓关注的。比如说,教育领域的改革被界定为是“综合改革”,而不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再比如,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因为我们每年要至少为新生劳动力提供近900万个就业岗位,当然今年我们可能会超过1300万个。关于医疗卫生体制如何在前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们还期待《决定》的正式公布。 三中全会除了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特别提出了2020年的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需要经历从低级到中级,到比较高级,最后到高级的过程,在演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一步步走到2020年的这个目标。 三中全会对改革的设计,还有待于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决定进一步细化,出台进一步的细则。三中全会是十年的战略部署、十年的设计蓝图,又是十年的路线图。围绕着这个三中全会,我们会看到一系列的具体改革方案。 网友互动 网友:上一轮国企改革影响深远,有阵痛,也有收获。对于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 胡鞍钢:公报提出,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今,我国已有了企业“黑名单制”,但我建议还应该有“光荣榜制”,就是对那些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对当地作出贡献、对中国作出贡献的企业应该进入“光荣榜”,因为一个好的企业会带来很多的正面性。而且不能简单地以所有制论英雄,要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来论英雄。 网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然而这几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直接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请问胡教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胡鞍钢:环境问题的挑战,我觉得不完全是坏事。有挑战就会有压力,就会产生改变的动力。以北京的雾霾为例,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现在北京和周边六省区将联手在若干年内治理雾霾的问题,投资至少有1万亿元人民币。我们把这1万亿元人民币称之为绿色投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第一,这个1万亿元本身会产生投资需求,提高GDP增长;第二,能够产生绿色就业,因为治理雾霾在很大意义上是多方措施,是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的产业;第三,这些投资是生态投资、绿色投资,我把“绿色发展”定义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会不断改善环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也可以把环境称为生产力,用科技生产力去破解环境生产力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杨伟民:详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 来源:人民日报 2013-11-15 原标题:句句是改革 字字有力度 杨伟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亮点1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决定》起草和修改的亲身参与者,您认为《决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一届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进军号角。对于《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我理解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这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前6次三中全会有所不同。尽管前6次会议也都与改革有关,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改革。这次则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为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实践需要,当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如第一个主线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是说,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所有改革,都要围绕这个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提出每个领域各自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与此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火车头”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近一半。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是,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根本上说还是发展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已到了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活力、实现发展的阶段。这次把改革的时间目标定位在2020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相一致,也是这个道理。 四是力度空前。《决定》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十分丰富,落实下去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有两个原则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只写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发展的任务原则上不写;二是修改时,对于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举措的,除非理由特别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内容,只要有最大公约数的、有一定共识的都写上。我听到很多参会人员说,没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胆有识、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气魄。 五是行动扎实。通过一个好的《决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务落实下去,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变为国家治理能力,必须抓好落实。这次《决定》的落实是有保证的,体现在:组织落实,明确提出中央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落实,鲜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亮点2 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记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新提法, 杨伟民:这是《决定》的亮点之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过去我们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角度提出的。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 我对这个新目标有几层理解: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国家治理水平是检验社会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而不是缺乏定势、变来变去的体制机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种表现,这次提出的协商民主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亮点3 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改革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记者: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基础性作用。一词之变的意义在哪里, 杨伟民:从“基础”到“决定”,2个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与1992年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这一论断具有同等历史地位,将发挥同样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论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会同样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给我国再争取一个20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一论断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遵循。基础性作用,给人的理解是在市场之上还有一个力量在配置资源,那只能是政府。另外,过去对宏观调控也有扩大化理解,似乎宏观调控就是政府配置资源。1992年以来,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虽然在表述上有所调整,但主要是对市场作用“量”的调整、程度的加强,没有质的变化。《决定》2个字的改动,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可以影响和引导资源配置,但决定者不是别的,只有市场。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前一段时间,大家对改革的突破口、重点等有很多讨论,有的认为是财税体制,有的认为是金融体制,有的认为是土地制度等。这些改革无疑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据此设计出各领域的经济体制也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提 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改革的突破口和路线图,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以此为标尺,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也有了原则和检验尺度。 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不合理的干预太多。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很大程度上都与政府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除了市场本身的盲目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干预,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现在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造船以及风电、太阳能,都是政府关照较多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高的轻纺、电器、轻工等产能过剩并不严重。 既然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内涵、一般规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论障碍,在理论上承认这一规律,在实践上遵循这一规律。 亮点4 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和作用。5项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记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之后,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杨伟民: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行,没有政府的作用也不行。但是,要认识到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内涵的不同。就资源配置而言,政府是引导和影响资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资源。 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才能解决目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并存的问题。《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我认为可以概括为5项职能,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 与以前对政府职能的界定相比,《决定》没有提经济调节,因为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调节什么,怎么调节,并不明确,给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留下的空间较大,也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矛盾。《决定》还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理论上说公共服务可以包括环境保护,但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单独列出。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干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越位,而是远没有到位。 亮点5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深化国企改革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 记者: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这方面有什么突破和创新, 杨伟民: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这个前提,似乎总有一部分是违法的。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玻璃门”、“旋转门”等,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上。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有很多新的突破和创新,我的学习体会是,主要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一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也讲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来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 在一起讲,而这次放在一起,十分鲜明,没有老大、老二之分了。 二是在保护产权、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法律保护、市场监管、依法监管等各方面,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 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新概念,但有新的内涵和定位。今后,既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发展非公有制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国有企业第一波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有效实施《决定》关于国企改革的任务和举措,必将掀起国有企业的第二波改革。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5日 02 版) 专家:新蓝图新在哪儿 来源:人民日报 2013-11-13 原标题:专家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新蓝图新在哪儿 中国改革站在了万众瞩目的历史新起点。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怎样的改革新蓝图,11月12日,全会闭幕当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畅谈新通过的三中全会公报。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从顶层设计到督促落实 全会公报: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许耀桐: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急改革之所急,成立的协调改革的机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过去我们讲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改革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搞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就是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加强各方面的协调。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盘根错节,要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协调推进,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恰逢其时。 三中全会不仅总体部署,提出系列改革任务,而且注重在落实方面下功夫。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个组织保障。提出任务、提出目标,得有一个机构去抓落实、去领导,组织保障非常关键。 新论述明确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内容 用制度防腐败、保纯洁 全会公报: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许耀桐:三中全会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其中包括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涉及党的规章制度问题,要把我们的党管好,不仅需要规章制度,而且这个制度还是一个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党内有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当程度上存在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等问题,需要清理。前不久,《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根据这个《决定》,1978 年以来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300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467件继续有效,其中42件将作出修改。 同时,党的领导体制也需要完善。现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还有就是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什么要搞好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制度没到位。现在我们要搞好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也要靠相应的制度。在比较弱的、比较缺的方面,我们要把制度建立起来,使它坚强有力。 这次三中全会,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的一个部署,就是用制度来防腐败。关于反腐败,中央纪委已经提出要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那就是我们要在规范权力运行上下功夫、做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反腐败有不同方式,只有通过制度反腐,才能建立常态化、科学化的反腐体系。所以我认为这次三中全会在反腐倡廉的问题上也是深思熟虑的。 全面深化改革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改革具备了相当基础 全会公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张立群:改革现在进入深水区,必须对改革面临的严峻形势作清晰的判断。我们看当前的改革,要从两面看。一方面,改革具备了相当的基础。改革各个方面的条件,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对各方面改革的认识,也包括各方面改革的系统性梳理,现在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确实要攻坚,要面对多方阻力。全面深化改革更多转向强调责任,包括各类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责任,包括各种行政行为、各种司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必然会涉及各个相关方的基本利益。再加上收入分配的改革,可能会涉及更多方面的利益。 我觉得在此前提下,十八届三中全会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在改革目标上提得非常清晰,在改革重点上提得非常清晰,而且现在还有相应的组织保障。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想改革确实进入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共同发展各展所长 全会公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张立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体制改革首先是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推进的,而经济体制改革就涉及基本经济制度。各个国家由于国情和发展的路径不一样,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是不一样的。紧密围绕着自己的国情、自己发展道路的特点,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的主体、这样的所有制基础,强调要坚持和完善。 一个方面是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既强调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也强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强调的是共同发展,让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发挥自己不同的作用。这次三中全会还提出,要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全符合中国实际。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3日 02 版) 全面深化改革 薛澜: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新在哪儿 来源:解放军报 2013-11-15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舆论普遍认为,这个表述颇有新意,意味深长。 与过去相比,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究竟新在哪儿,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请他作一解读。 注重制度的现代化 “提起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些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上的现代化。”薛澜说,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制度建设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奇迹”震撼世人。“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大发展,国家的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作为一个体系来说,还不够完善,有一些地方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薛澜举例说,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时会因为越权行政,侵害到群众的合法正当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公报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改革目标。“我觉得它的核心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薛澜说,具体来说,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是坚持民主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有序推进。第二层是坚持法治,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真正贯穿于实践中。第三层是确立现代治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 “关键还是要靠制度。”薛澜说,“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对此我理解,就是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强调“国家治理”概念 相比较“治理”这个新词,我们一度更熟悉的是管理。 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这是治国理念的升级版,体现的是更加公平、公正、民主的时代趋向。薛澜告诉记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非同寻常,反映出的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党执政兴国的理念不断升华。 “用治理取代管理,强调的是平等、互动、协商,多元主体共同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所以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都要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这样的治理才是成熟的。”薛澜说,该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该交给社会的,就让社会去管。过去,政府大包大揽,有时不但花钱费力,效果还不明显。目前,变化正在发生。今年以来,简政放权力度加大,政府大胆向市场、向社会放权。以社会领域为例,国家出台多项改革措施,为社会组织发展“松绑解套”,有效激发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活力。下一步,政府放权的改革力度预计会更大。 强调治理,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体现。薛澜认为,管理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比较生硬,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则相对柔性许多,是动态式的、开放式的。一个词的变化,折射出新一轮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与群众的互动。 凸现“顶层设计”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搞单兵突进。“一定要搞好顶层设计,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等领域。”薛澜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成效非凡。新一轮改革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我们更要加强顶层设计,改革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构建新的内容,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薛澜说,这就是新一轮改革的制度红利。 有了治理的现代化,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现代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薛澜说,目标振奋人心,但也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落实。 温宪元: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 来源:经济日报 2013-11-15 温宪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描绘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全面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形势、提出任务,也明确了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强大力量。 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是,面对趋向复杂多变的世界环境,世界大势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政治安全、领土主权完整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我们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 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抉择。35年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5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各方面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改革红利释放激发了空前的社会活力,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然要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这是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设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 深入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明确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传递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宏伟的改革蓝图,是经得起历史眼光的审视,是改革历史逻辑演进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在全面升华“改革”的高度——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深刻定义“改革”的维度——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牵引作用,在“解放思想”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们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一是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和中心任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开放称之为新的伟大革命,意义深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顺应人民的改革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开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才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发展再创新辉煌。 三是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实践证明,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已经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实现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大势要有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尤其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未来;要求我们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深化改革的动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锻造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阶段,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在前进中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而更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任。 当前,我们务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三中全会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要把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改革开放精神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作为主要任务,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创新,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刘纪鹏: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是要攻坚克难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表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此举令人印象深刻,应当说是一项高屋建瓴的举措。 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对于社会热议的金融体制改革、政府体制转型等几大议题,无一不是我国目前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未来改革一方面是自身难度大,矛盾盘根错节,需要大量的协调与统筹;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对改革的具体措施仍存在较大分歧。例如在金融体制方面,怎样打破金融垄断、引入竞争;如何在维持金融秩序的前提下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革;如何在现有的货币金融体制上,将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网商金融、以苏宁和京东等连锁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电商金融,以及以格力电器、三大汽车、三一重工等大型产业龙头为代表的厂商金融发展壮大,都是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不断挑战。 在国企改革方面,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国有独资按照现代股份公司制度构造,实现国家从管理国企向管理国资体系的转变,完善由职业经理人掌控的股份公司制度建设,完成现代化企业经营。这一问题尤 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破除部门利益导致的阻力,来统筹决策,进而取得改革的成功。因此,此次公报在宏观层面提出了基本方向,对于如何细化,则交由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论证,既强化了改革的顶层设计,又具有可操作性。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政府体制转型问题。长期以来,有关国家审批部门既搞改革又搞审批,既搞新体制的拓展又搞旧体制的维护。这种审批体制代替了改革应有的创新,导致过去十年中国经济体制运行不够顺畅。实践证明,真正成功的改革,要求改革者与被改革者的利益不能掺杂在一起,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领导和统筹规划。因此,未来的改革,就是要成立一个超越发改委、超越证监会、超越工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导机构,来推动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此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正是为中国下一步改革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未来的发展若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因此,接下来的攻坚克难,就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来领导和推进,破除阻力,完成敏感而又艰巨的改革任务,人们对此寄予厚望。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许耀桐: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改革新局 来源:河南日报 2013-11-14 原标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改革新局 ——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实为空前,将对未来中国改革开放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 再次出发改革迈上新台阶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往往都把研究党和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作为主要议题,作用重大。这次三中全会和以往的三中全会相比,新特点在哪里, 许耀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研究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成为三中全会一大特点。我盘点了一下,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共有八次三中全会。八次当中,有大改革,也有小改革,都是研究改革的,相比之下,有些是特别重大的,有些是比较重大的。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最重要的,会议果断地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而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特别重大,指向特别明确。涉及重大改革的还有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座雄伟的里程碑。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最为根本的突破,它从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方面,奠定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来新的改革浪潮。再就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跟之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比较有以下四个共同点: 第一,都有一个坚强的团队。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四届三中全会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现在有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第二,都遇到重大而急需解决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的是党和国家的走向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解决的是重大的经济体系问题。这次三中全会要解决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五年后我们如何新出发,新迈步,面临的问题更多,要解决包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诸多综合性的问题。第三,都善于抓住机遇。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如果不抓住时机,不解放思想,机会就会稍纵即逝,就有可能会退回去,不进则退嘛。现在,在改革呼声高涨情况下,十八届三中全会能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个顺应很重要,就是避免了机遇稍纵即逝,避免了改革不进则退。第四,都是功勋卓著、名垂史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全新的中国发展格局,带来了以后的改革浪潮。十四届三中全会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了新的历史阶段上,加速中国的发展,实现中国的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并且带来新的一个周期改革,可以说使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受关注度很高,为什么, 许耀桐: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度高是必然的。这次全会肩负的改革跟以前相比,有四大突出特征:第一,改革由单一到全面。过去的改革,比较偏向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有选择性,单兵突进,现在不行了,要全面、综合,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改革。第二,由容易到复杂。过去的做法是,先把容易解决的、相对简单的问题先解决,难的、复杂的问题先放一放。现在不行了,一改就是全局性的,如果过去是“全身动一发”,而现在是“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由表层到深化,过去在浅水区,现在在深水区,就要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面对激流险滩,敢于向沉积多年的顽障痼疾开刀。第四,由“摸着石头”到“顶层设计”。过去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是走一步看一步,更强调随机性。现在,则要通盘考虑,统筹兼顾,进行顶层设计。当然顶层设计并不排除摸着石头过河。过去摸着石头过河强调的以摸着石头为主,也有一些顶层设计,现在也有摸着石头过河,但更强调的是以顶层设计为主。这些方面,对今后的改革进程必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全面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改革的总体安排上有哪些突破, 许耀桐:中国的改革,前面已经有一个三十五年的周期了。三十五年后,如果再前行,就必须增加新动力。如果再靠前面的改革惯性,可能会出现疲软。如果要继续前行就必须进行新的改革,有一个新的突破口。 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最主要的是寻求改革的全面突破,呈现整体全面推进的特点,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六个方面全面推进。这六大改革一起提,这本身就是全新的。且各项改革之间相互呼应,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呼应,也包括各项改革的内部呼应。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当中,有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呼应,也包括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包括整个和谐社会建设这些方面,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和整个发展的可持续之间的呼应等等。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非常突出。 当然,在各项改革方面,也有很多新提法、新亮点、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财税体制改革、城镇化建设,都有新亮点、新举措。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比如提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监察权,强调权力的制约监督,监督权的独立。现在为什么腐败那么多,就是在权力的运用上,司法独立不够,监督制约权力不够硬,腐败多。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强调了一定要让它在依照法律之下有独立性,独立以后就真正的能够公正的行使权 力监督。在行政体制改革这一块,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等。党的建设方面,提到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一般提党的建设改革,现在加上“制度”,说明我们把党的改革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面。 我认为还有个比较大的亮点,是在生态方面。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是最大的创新。过去只提生态文明,没有提生态体制,现在“五位一体建设”,匹配“五位一体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方面,按照“十二五”规划形成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格局,搞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这样,就要转变干部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最近强调,一定不能以生产总值论英雄。过去是“谁能干,谁好汉,GDP面前比比看”。现在对干部要求,是逐步进行全面的考察。环境的保护,生态建设都要成为考核的关键。 当然了,三中全会只是一个大的总体设计,不可能那么具体,更深的、更细的改革方案还会陆续出台,也就是说,好戏还在后头,值得期待。 攻克难点打破既有利益格局 记者: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难度很大,您认为最难的在哪儿, 许耀桐:改革进行到今天,每前进一步,都要比以前的改革困难得多,我认为,主要难在两个地方: 第一,利益格局问题。利益藩篱固化,既得利益挡道,会极大地阻碍改革。这些利益格局是长期形成的,改革就要改掉利益藩篱固化的格局,这是十分困难的事。过去,我们在改革中就出现了很不好的现象,中央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改革政策,但在实行中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落实中走了样,归根到底是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符合自己的利益,致使改革无法达到预设的目的,这是在改革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二,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有了大的方案、好的方案,不能说就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还必须具体化,要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实施。现在的管理应该是很精细的,管理学上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很好的思路,很好的方案,但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设计各方面都很先进,飞上去时最后失败就出在一个小小的密封圈问题上。所以改革也需抓好细节,三中全会综合、全面地推进改革,它要解决的是大问题,而这之后每个方面的推进和落实,还要靠细化,靠细节。 坚定信心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了全面的部署,在实践环节您认为应如何推进, 许耀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将尚未完成的改革继续下去,由此更加深入地进行全面改革。十八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改革,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突出强调了下一步改革需要把握的四个方面:第一,改革坚定性。改革开放到今天,改革的动力有所减弱,因为有些人不想改了,甚至有“左”的思潮干扰。习近平、李克强反复强调改革,表达改革的决心。习近平同志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李克强强调,改革是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第二,改革方向性。强调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特别是要确保民生这一块。改革就要大家受益,这次改革特别强调改革的利益和成果要人人共享,就是要变一部分人富起来,为全体人民都要富起来,指向很明确。第三,改革策略性。习近平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行改革,用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这些都强调了在改革的策略上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实施改革。第四,改革创新性。改革要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比如说,过去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比较注重短期的。现在要求创新性要全面部署,要在更大范围内,全 面深化地持续改革。在上,一方面要继承过去成功的经验,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创新。 我认为具体的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这方面我们过去吃过不少苦头。第二,切忌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联动突破。第三,对三中全会精神一定要领会透彻,必须吃透精神,然后才能去实施。第四,多做实验,根据实践进行判断,根据实践来决定改革的走向、进程,不断调整充实。好的要推广,不好的要及时改进,具体的举措要根据实际效果灵活调整。 张晓林: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11-14 张晓林 《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我国改革发展事业在历史新起点上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受到海内外瞩目。”《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晓林1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勾画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开创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每一届三中全会都把改革作为全会的主要议题,但都是单项改革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凸显了改革的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张晓林说,这不是头脑发热一时想出来的,也不是因为我们的感情喜好,而是我们党顺势而为、应势而动做出的科学决策。 他指出,改革开放35年来,从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之后又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一系列历史发展的逻辑说明,我国的改革是一步步扎实推进,从易到难,从单项改革到逐步深入,逐步扩展,再到这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件也经常提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是全面的,这次突出强调和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我们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对改革的自信和自觉,我国改革的领域越来越宽,改革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他说,这次全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主题,一方面说明我们对改革发展历史有了科学总结,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下一步改革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彰显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改革全面深入,由此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兴旺。 全面深化改革是现实的客观需要 “此次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不仅立足于对改革开放历史的总结,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同时也体现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新时代条件下的新挑战新矛盾的一种清醒认识。”张晓林分析说,改革单兵突进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突显,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相扣,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客观现实的需要。 他举例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后,群众的政治诉求,个人表达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要求社 会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党的自身建设也有不少新问题出现,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推进社会变革。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越来越突显,新时期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只有打破利益固化藩篱,这样才能形成统一开放高效的市场体系等。 “现实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客观现实的需要,也决定着我们的改革不可能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注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配套改革,强调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他说。 以政府管理体制自我变革引导改革的全面深入 “此次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该放权的放权,该管的要管起来,改变过去政府‘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的乱象。”他说,要做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篇大文章,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以政府管理体制的自我变革引导改革的全面深入。 “党的十八大之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个亮点,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个亮点,政府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这是好现象。该放的权放下去,增加市场和社会活力,该管的事管起来,打造坚强而善治的人民政府。”他说,“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能不能深入也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不能做出表率和引导。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破利益纠葛,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自我革命,以引导全社会改革的全面深入。” 颜晓峰: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来源:解放军报 2013-11-14 原标题: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35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中国改革开放扬帆起航。驶过浩瀚大海,历经惊涛骇浪,阅尽世间气象。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航程,驶向更加辽阔深邃的远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这个总目标,是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 总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保证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依据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愿望、遵循改革规律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实践自觉,这一自觉突出体现在对改革目标的设计与深化上,改革目标的演进鲜明地标识出深化改革的渐进逻辑。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解决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十二届 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十三大提出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十五大提出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凝结着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认识结晶和实践精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亿万人民,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健起步、扎实开局,精心谋篇、高超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为基础,以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根据,以改革全局的整体联系为经纬,以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为准则,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确立了总方向、总原则、总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科学统筹社会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中国改革包含新的战略目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达到新的历史高度的重要标志。这一总目标抓住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问题。这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建设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总目标,不能仅仅是经济领域或某个领域的改革,不能仅仅是各个领域改革具体目标之和,而是要在统领全局、把握大势、找准枢纽的层面上,提炼出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需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各个领域行使国家权力、治国理政的方略总和,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综合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紧紧围绕制度与治理的完善发展,具有全局性、本质性、时代性。 总目标是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风险挑战压力加大。一个新的历史特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更加突出。国家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反映在科技、信息、金融、军事等多个领域,中国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国际环境的遏制因素相互交织;国家稳步持续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资源约束、体制障碍、发展失衡等矛盾有待突围;社会各界强烈期盼深化改革,同时也存在信心不足、预期不高、动力不大的现象,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革除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势在必行;改革攻坚期的难度、改革深水区的险情,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的使命激励。压力也是动力,困难更需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毅然决然开始的新的伟大革命,由此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党领导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这一伟大斗争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实现总目标,巩固赢得伟大斗争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巩固强大、长治久安,击溃“颜色革命”的祸水,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阻碍,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过制度变革与创新实现的;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通过共享制度红利加深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依靠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制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各层次的制度,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之策。 实现总目标,增强赢得伟大斗争的国家能力。国家的制度能力表现为国家的治理体系及其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课题,也是一个艰巨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在治理体系上还有缺陷,在治理能力上还有不足,离现代化的标准还有差距。存在于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如城乡二元结构、权力缺乏监督等,阻碍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攻克难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确立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总目标是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核心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系统工程的升级版,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法制中国建设,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法治中国,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现代 军事力量体系,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总目标,就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宣言书,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我国改革开放必将谱写新的辉煌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登上新的历史高峰。 张立群:新起点,中国改革再出发 来源:解放军报 2013-11-14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曾多次参与国家五年规划的研究或有关文件起草工作,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改革的新蓝图,吹响了改革的新号角。 三中全会公报公布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请他就公报亮点进行解读。 路径清晰—— 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总目标 11月12日晚上不到7点,张立群研究员就把电视打开,锁定央视新闻频道,他要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联播》,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张立群告诉记者,他觉得公报亮点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界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是共识,我们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去丰富它的内涵和外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个表述,在中央文件中还是首次,意义重大。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还有一个亮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现了整体全面推进的特点,比如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改革作了安排和部署,各项改革之间也有一种内在的相互呼应,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当中,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呼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之间的呼应等。”张立群说,改革是全国一盘棋,不能单兵突进,新一轮改革既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同时也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前景值得期待。 重点突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主攻方向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推进的。这次也不例外。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张立群说,近年来,围绕国企和民企的话题不断、争论不休。这次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基本经济制度的支柱地位,既强调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也强调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强调的是共同成长、发展,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民企及外企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大,环境也会更好。 作为长期研究宏观经济的专家,张立群告诉记者,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战略重点,是主攻方向,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过去,我们提出的是‘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回非常明确地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张立群说,“起决定性作用”不同于以往“起基础性作用”,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加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权重和程度,凸显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同时,增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法,说明中央认识到了市场也有失灵的风险,政府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样才能抵消风险。 “在以后改革路途中,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充分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市场监管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宏观调控更科学,政府治理更有效。”张立群说。 以人为本—— 贯穿公平正义的改革理念 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始终贯穿公平正义的改革理念,顺应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张立群说,此次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公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洋溢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情怀。 在学习三中全会公报时,张立群特意统计了下,发现公报全文共59次提到改革,11次提到公平。张立群说,按照全会的部署,下一步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重点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新一轮改革不仅坚持市场化取向,从而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效益,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取向。”张立群说。 强化统筹—— 明确组织领导和改革“时间表” 这次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新时期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一系列的具体任务,而且在落实方面下工夫,确保改革的可操作性。 这次全会让张立群印象深刻的举措之一,就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个领导小组的成立,可谓恰逢其时。当前我们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利益盘根错节,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复杂的改革问题,需打破利益藩篱,有一个顶层设计。改革不能光摸着石头过河,加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张立群说。 张立群告诉记者,这次全会还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个‘时间表’跨度比较长,目标非常明确,提出要取得决定性成果,这表现出我们改革的决心和勇气非常大,而且对未来改革的成功推进充满信心。” 陈炳才:改革迈向新阶段 来源:经济日报 2013-11-14 ——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就此表示,这是我们党在治国理念和方略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改革总体思路的重大完善。他说,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不仅局限于政府层面,而是涉及多个方面,体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和新任务。 陈炳才认为,全会公报还体现出改革部署有重大突破。既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又指出了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结合公报内容,陈炳才认为深化经济改革有了许多创新内容和亮点。一是注重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二是强调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三是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既强调“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但也不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政府定价在关系国计民生、基础设施领域依然不可或缺。 陈炳才还表示,全会不只是部署经济改革,还强调综合改革,表明改革思路有了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在各项事业上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发展的不均衡性亟待解决,发展的质量亟须提高,而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当然,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应跟进。 韩振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4 韩振峰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1月12日胜利闭幕。本次会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也对本次会议充满期待。全会报告传递了多个重要信息,提出了新的理念。为此,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教授做客光明网,从文化体制改革等多个角度谈了自己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精神的理解。 韩振峰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召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关键区和攻坚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民众关心的下一步改革与否、如何改革的回应。 “过去的改革侧重发展经济和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文化道德建设重视不足。当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支撑、文化动力。”韩振峰表示,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韩振峰指出,“中国梦”的概念,不仅中国的老百姓能听懂,也得到了世界的共鸣,我们一系列的目 标可以融合到中国梦当中推介出去,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中国的语言体系走向世界。“要想使我们的文化影响世界,就必须有与世界沟通的语言。中国梦为中国文化怎样走向世界做了一个样板。” 韩振峰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弘扬主旋律与多样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二是把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不要躺在老祖宗的文化上睡觉,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新潮流,创新我们的文化;三是把发展国内文化特色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吸取国外优秀文化因素为我所用,同时积极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并影响世界。文化发展只有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容易推进的改革领域都已经推进,现在就是一些深水区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人已经从过去的改革中获益,成为既得利益者。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必须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实现公平正义。”韩振峰认为,剩下的硬骨头是最难啃的,不像我们过去靠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走就能解决。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要把“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因此,下一步必须要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 厉以宁:深化改革处理四大关系 来源:北京晚报 2013-11-13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义院长 “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今天上午,厉以宁教授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接受本报专访发表他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看法,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要处理好四大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 在谈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他这样表态,并一再强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括。厉以宁教授说,他在三中全会公报中读出最重要的讯息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处理好,因为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以后的改革发展。 过去人们常说“小政府,大市场”,并且以为这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厉以宁教授表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政府不在于大小,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员多少的问题,也不是管辖范围多大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效率要高。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是管不到的。有效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这就是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者都要讲效率,都要有效,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事情,这样就行了。 厉以宁教授称,过去谈效率,只谈到生产效率,而现在更应该重视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是根据投入产出之比,投入为既定,产出越多越好,这样效率就高,产出为既定的话,投入越少越好。但现在不仅要讲生产效率,还要重视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假定投入不变,不同的方式来配置资源,然后进行对比,看谁配置效率最高。资产不断地重组、调整,是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他举例称,资源组合有多种方式,比如A方式会得到N的产出,B方式就可能是N+1的产出。 “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在经济学里引起了两个变化。”厉以宁教授进一步阐述说,第一个变化就是过去长期认为在企业中搞人事组织工作的、搞宣传工作的、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列为非生产人员,“你们不 在生产第一线的,你们对生产效率没有贡献的,这些都是非生产人员。资源配置效率出来之后,看法就不一样了,做人事组织工作的,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是提高了效率。做宣传工作的,是调动每一个投入者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行政管理人员是将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效率,这些人都是效率的提供者。”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引起第二个变化就是企业并购,这样就会更为重视资产重组的作用、筹资的作用以及证券市场的作用。 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到政府和市场关系时,厉以宁进一步解释说,资源有限的要归政府管,个人收入分配无论是二次分配还是一次分配都要归政府,一般资源配置和涉及消费者自主消费的以及利率则归结于市场。 中央和地方 谈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厉以宁教授称,凡是地方政府管理有效的,中央政府应放手。具体到财税制改革,厉以宁称,中央和地方应该重新确定中央和政府的分税比例。地方债务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厉以宁提出自己的建议,地方政府可以出卖地方财产,比如过剩的办公大楼在不违背中央标准的情况下都可以出卖用以还债,向银行的借款则可以和银行协商变成长期债券。 国企和民企 谈及国企改革时,厉以宁教授称,这其实是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国资委不要管具体的企业,要主抓国有资本的配置,可以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对于有短缺的行业,新兴的行业就可以多增加投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就应该退出。”他称,国有企业应当成为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 厉以宁素有“厉民营”的称呼,可见他对民营企业的重视。谈及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时,他说,民营企业当前需要转型,“民营企业要有产权意识。产权意识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要知道保护自己的产权,民营企业在转型中,首先就是要产权清晰,产权要界定清楚。”另外,民营企业规模大的,同样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得其所、各在其位。家族制在企业成立之初起过作用,因为家长往往是一个能人,家长具有凝聚力,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一旦企业走向正规之后,就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其中最大的问题也涉及到接班人的问题。趋势上讲,亲属可以有股份,但不一定要选为接班人。接班人要有能力,能够保证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来经营、来发展。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小微企业,没有民营企业,这个城市只能是鬼城。”厉以宁再次强调,他还称,其实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的最佳途径。具体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二者关系,厉以宁谈到一定要共赢。 城市和农村 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着力点之一。厉以宁对于城乡关系也很是关注,他说,目前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现在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有统计说,每提高,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这些人都要求就业,城里的经济能消化吗,厉以宁此前提出,这就要大力发展能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如饭馆、旅馆、酒店、理发等,容量有限,不能完全吸收。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 这一次三中全会公报中“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阐述也引起大家的注意。厉以宁教授说,其实顶层设计机构是和摸着石头过河并存的,当前的改革基本上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试点、筛选经验、归纳总结、法律保证、规范化,然后予以推动。他以林权制度改革为例阐释了这一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总结福建、江西的集体林权制度试点的经验,进行全国推广。 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晚了20多年,但中央根据试点的经验,有三个重要的突破:一、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林权制度改革定了70年不变,全国农村的积极性加大;二、林地可以抵押。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一抵押林区经济就活了;三、林权承包落实到户,一竿子插到底。林权证发到每个农户手上,承包跟产权一块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 专家:十八届三中全会勾勒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原标题:中国进入改革新阶段 记者 方家喜 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有关专家和学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凝聚了全党和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他们表示,这一轮改革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抉择,指明了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必将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可以预计的是,像35年前那样,改革的全面深化将再次改变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央党校教授秦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已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样的变化和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更适应中国国情、更符合人民期盼。回望中国改革历程,从包产到户到价格闯关,从依法治国到政务公开,每次改革都是执政党不断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作出的重大抉择。 “我们党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任务的根本路径是继续改革开放,35年的改革历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接力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部署未来改革全局的会议,也是一次关乎国家改革前途的重要会议,将决定着今后国家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国家经济建设怎么走、如何走。因此,作为中国这艘大船的乘员,不管是谁,都将从这次会议中获益。”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深化改革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研究员王一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大大增加,国内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中期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生产要素的成本还会持续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出来,财政和金融的风险有可能增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改革开放的35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35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也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一些实行了若干年的政策体制已逐渐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再契合,人们越来越期待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化解前进中的各种矛盾。 核心 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等。 改革千头万绪,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王东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既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就一直围绕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展开并曲折逡巡而行。什么时候,这个关系处理得好,市场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经济发展就顺畅;反之,经济活动就会受到干扰甚至发生震荡。”他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政府方面。政府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而不是凌驾于市场之上。要把“万能”的政府改为“有限”的政府、改为“服务型”的政府。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推动改革、完善制度,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秦刚表示。 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笔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王一鸣表示“改革下一步很重要的是建设统一大市场,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商品和服务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市场化,例如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等。”他认为,下一步将明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资金市场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央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是系统性改革的重要环节。”他表示,计划体制当初建立时,有两大支柱:一是国有企业体制,二是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时至今日,距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已经30多年了,无论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协调社会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角度来看,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都是亟须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面改革,是新一届领导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重点解决的问题。新一届政府以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机构改革开局,表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转型相结合的改革方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 方法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专家和学者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才有合理的改革顺序和明晰的系统谋划。 35年来,许多重大改革都源自地方创新,再由国家指导支持,最后在全国推广普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良性互动,折射“中国智慧”。迟福林说,“回顾改革历程,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表层麻烦解决了,深层问题凸显了;显性症结化解了,隐性风险浮现了;发展水平高了,诉求也更庞杂了。新旧矛盾纠结,利益藩篱交错。缺乏顶层设计,改革难以凝心聚力,有的改革不仅要顶层设计,还要顶层推动,全面改革拒绝碎片化。” 专家和学者表示,亿万人民是改革主体,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就要集思广益,鼓励先行先试,让群众探索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为推动改革的滚滚热潮。越是牵涉面广、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改革,往往难度越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每一份改革方案集民智、顺民意,才会破解各种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必须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把握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展示了我们党从容驾驶改革航船的智慧、技巧与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就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公共服务;改革资源要素价格,就需要改革市场体系;完善社保制度,就必须有财政体制的适应,等等。改革不断深入,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没有整体推进,改革会顾此失彼;不搞重点突破,改革会节奏迷乱。” 专家和学者还表示,顶层设计的一个重心是要统筹安排改革的步骤和顺序。首先应该按照改革的重心来确立改革的“当头炮”。新一轮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所以政府改革应该摆在突出的位置。同时应该按照人民群众诉求的缓急来安排改革的顺序。从各方面调查的情况看,群众最关心收入分配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医药卫生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等。 辛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让人振奋 任重道远 来源:人民网 2013-11-12 辛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朱书缘)今天,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此,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他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让人振奋的目标,但这也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历史任务,我们掉以轻心不得,任重而道远。 辛鸣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让我们有了一个大体的制度框架与制度轮廓,让我们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定型。邓小平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七大更进一步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处在不断变革过程中。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尚且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如此。不论是用毛泽东的话讲 “草鞋无样,边打边像”,还是用邓小平的话讲 “摸着石头过河”,都表明今日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依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变革的社会状态当然需要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在不断变革完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辉煌也有遗憾、有成功也有不足、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不主张用“中国模式”这样略显凝固的提法来概括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而是用“中国道路”这样开放性的话语来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行,在创新中进步,在发展中完善。从词态上讲,“中国模式”是过去完成时,“中国道路”则是现在进行时,哪一个用法更准确一目了然。 其次,制度的不断变革意味着一些已经成形的制度体制还要进一步变革,意味着要对既定利益结构进行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和民意的调整。这一过程必然必然会招致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会有极其巨大的阻力和意想不到的波折。在这方面,要像邓小平所说的“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我们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不断用好的制度来革除不好的制度,用好的制度环境来取代不好的制度环境,用好的制度变迁路径来替代不好的制度变迁路径,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健康、规范、进步的制度保障。 最后,制度的真正完善依赖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制度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必然性,并不是人想当然自我选择与设计的,而是基于客观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决定制度形态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并不是我们想完善就能完善的,而要在中国社会经济关系进一步社会主义化的前提下展开。没有社会主义的不断成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一过程任重道远,这一过程没有止境。 胡鞍钢:新一轮改革应追求更高效率更公平更绿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11-12 胡鞍钢 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对新一轮的改革做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应追求更高效率的改革、更加公平的改革、更加绿色的改革。” 知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12日接受记者采访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中国必须加快推进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备受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当天下午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胡鞍钢称,他领衔最新完成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2003-2012)进展与评估》研究报告显示,中共十六大所确立、十六届三中全会所设计“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总目标现已基本实现,各项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综合完成率高达89.7%。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完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完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新体制初步确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越来越大的基础性作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初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增长的最大贡献者,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一个大台阶”。 这既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未来十年改革开放制定目标提供依据、基础和起点,也将为未来十年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丰富经验、打下坚实基础,并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胡鞍钢同时提醒说,中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仍存在诸多机制性障碍,改革还面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减排节能压力不断加重,收入分配矛盾仍很突出,政府职能仍未到位或越位,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因此,中国新一轮改革必须追求更高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加绿色,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新动力。 行政体制改革 向春玲:从“管理”到“治理” 体现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 来源:人民网 2013-11-14 向春玲 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朱书缘)12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向春玲。她认为,公报全文多次用到“治理”这个词,从“管理”到“治理”一词之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 向春玲表示,公报全文共5000余字,多次用到“治理”这个词,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法”、“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向春玲说,“我们以前说得比较多的是‘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但这次公布,不再提管理,而是用治理。‘治理’一词在以往的文件中较少见到。从‘管理’到‘治理’一词之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 向春玲认为,“管理”变成“治理”,最核心的变化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管理一般是国家或政府从上至下的行政式的管理,治理是强调作为公共机构的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绝大多数人在非公经济组织就业。那么,我们原来计划体制下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大包大揽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需要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中央的正式提法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除了治理的主体发生改变,治理的方式也相应改变,例如除了行政的管理,还要加强法治建设、思想道德规范建设、诚信体制建设、信息化管理、舆论引导、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基层社会自治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内容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向春玲说,社会治理的特点是强调常规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和管理;强调社会组织、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强调社区建设的自我服务和自治管理。以前有些人认为,社会管理就是“维稳”。事实上,“维稳”只是社会运行出现失秩状态之后的应急管理。社会治理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更多地做好日常的、基础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这需要我们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的理念。 全会报告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向春玲说,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意义重大,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将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一是服务社会的作用,如各种人民团体,工会、妇联和各种社会团体为一定的社会群体服务、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等;二是社会组织有规范行为的作用,它会制定组织的和章程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三是社会组织还有有序表达诉求的作用,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发展基层的民主。目前,政府也在重点培育、优先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政府在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过程中,将一些民生服务项目打包向社会组织招标,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改革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很有好处。 向春玲认为,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健全体制和机制,例如我国急需在社会管理领域加快立法的进程,做到社会管理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此外,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提高我们社会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需让更多公民参与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4 胡惠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 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得文化生产与发展在文化本位的层面上又回归了它的价值理性:人——社会——国家的治理,从而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文化发展与国家治理的融合。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且也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命题:推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治理的特征,是通过主动寻求一种创造性文化增生的范式,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这是文化治理与文化管理最突出的差别。文化管理是国家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人、社会和国家文化行为的规范化,对象是文化行为及其整个生态系统,主体是政府;文化治理是国家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利用和借助文化的功能,用以克服与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对象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主体是政府和社会,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管,具有强制性约束力;治,则更突出人、社会与国家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治,是针对问题的解决与克服,具有很强的规训弹性,而管则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尺度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惩戒刚性。实现从惩戒刚性向规训弹性的转变,让公民和社会有效地参与社会文化进程,实现从政府文化管理向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文化治理转变,正日益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就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就是要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简政放权,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动员人民中的积极作用,解放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 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破除现阶段以政府行政划分的“行政文化市场”,最大限度提供文化生产要素和文化商品流通的便利性,减少政府对文化生产经营的刚性干预,最大限度突破利益集团对文化市场不公平“定价权”,充分释放和激活文化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就是要让公民和社会共同参与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建设,在完善文化生产经营能力,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转变政府文化职能的同时,积极建构企业法人治理、社团法人治理和国家治理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国家文化治理机制。 提高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就是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以开放、自信与包容的文化治理观,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融入现代世界文明的能力,在人类文明转型的同时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型。 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价值性转换,进而改变和重塑国家治理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得文化生产与发展在文化本位的层面上又回归了它的价值理性:人——社会——国家的治理,从而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文化发展与国家治理的融合。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 宋世明:转型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3 宋世明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 行政改革实践应不断增加公共管理的因素,实现从行政权力的有效配置走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单中心的管理控制,走向网络化的协同共治;从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统一走向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效能行政的统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进行全面部署,将开辟中国改革的新航程。这当中,政府转型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政府转型升级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保障;没有政府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基本上将处于欲振乏力的状态。 那么,政府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行政机关为核心的国家机关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社会组织,为实现与提升公共利益,以协同治理的方式为社会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行政改革实践应不断增加公共管理的因素,持续实现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在三个方面的扬弃与超越。 一是从行政权力的有效配置走向公共物品(服务)的有效供给。在传统公共行政的视野中,“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而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公共行政是关于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制度安排。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前6轮行政体制改革,我们把机构改革作为重头戏,是有其自身历史必然性的——是通过机构改革来直接转变政府职能,是通过行政权力的重新配置来保障政府职能转变。相对于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处于更加优先的位置。 二是从单中心的管理控制,走向网络化的协同共治。在传统公共行政实践中,通过行政权力来进行社会管理的色彩比较明显,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特点比较鲜明。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无论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物品(服务)的有效供给,应有机配置市场治理机制、行政治理机制和社群治理机制,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协同共治。这三种治理机制有各自的功能优势与劣势。如食品药品的监管,政府的责任当然是责无旁贷。但如果不提高企业失信的成本,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分散经营户的凝聚与行业自律,不提高公民意识与责任意识,再严厉的政府监管也无异于杯水车薪。 三是从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统一走向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效能行政的统一。公共行政只有“合理合法”才能办好。“理”就是科学,即必须科学行政;“法”就是法律,即必须依法行政。“合理”不“合法”,行而不远;“合法”不“合理”,实践上难以行得通。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已经成为中国行政体制的两大基本内容。但是我们应心里有数,科学行政与依法行政说到底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实现公共行政所要获得的社会结果,真正实现公共项目的目的,必须做到效能行政。政府的一切改革,必须落脚于提升公共利益,提升公民幸福。落实这三点,政府的“转型升级”才有望达成。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 专家: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 学管理水平。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认为,“政府治理”这一概念是对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现代化的表述,与公司治理概念具有某些共通的地方。首先,政府治理的提出说明下一步的政府改革将是基于法律框架内的改革,所以公报随后就提出了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其次,所谓治理,就说明要具有多个主体,他们具有共同利益,又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加以制衡。这可能暗示将来的政府改革,将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再次,全球凡是说到治理这个概念,就肯定会要求信息的透明化,要将相关内容对外公布。这样,行政体制改革既要受到法律制约,又会让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到原先政府管控的部分领域,还受到外部监督,就会形成一个自我演进的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汇丰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说,公报中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有深意。因为通过推进司法体系的独立,可以有效地约束政府行为,防止政府行为越位,充分保护私有产权并激发企业的积极性,让市场经济真正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服务型政府的定位,特别是结合财政改革预算透明化等一系列措施,将使政府行为“不失位”,为企业经营创造高效友好的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保障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政府的成功转型将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 进一步简政放权则被普遍认为会是本届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要抓手。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表示,企业家去开厂做投资,要面对很多行政部门的审批,这是最大的资源浪费,非常低效率,也挫伤人的积极性,而且导致腐败。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中国企业在投资上的竞争,其实比的是对政府审批的竞争,而不是看项目本身。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权,考验的是政府对市场配置能力的信任程度如何。中国通常存在父母官思维,一旦一个行业出了问题,大家都会觉得是政府没管好。这个观念需要改,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 不过,简政放权的不应只有中央政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提出,当前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其中包括:执法不公、腐败、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 D P)增长。与短期经济政策调整相比,地方政府改革的推进对未来的意义更为深远。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黄桂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改革开放的任务还未到位,还面临着怎样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释放各类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构筑增长平台微观基础的问题。怎样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仍然是新阶段要着力解决的命题。明确哪些政府该管,哪些政府不该管,或者说怎样在新的时期把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划清,协调好两只手的作用,依然是改革的重点。” 迟福林: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经济活力最关键的问题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3-11-12 迟福林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据经济之声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今天(12日)下午闭幕,经济之声推出特别策划——“三中全会全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顾问梅兴保,环境保护部 政研中心主任夏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春晓做客节目,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本次“三位一体”改革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行政体制改革方向,是以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大幅度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为重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政府将实现华丽转身,向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迈出关键一步。 对此,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先生表示,行政体制改革是本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的亮点之一,而且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里面专门谈到,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经济生活领域,我们要实行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为激发市场活力、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提了一个重大的方向。 迟福林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激活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公平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第一,只有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市场才有活力,经济才有活力。第二,从现实生活来看,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对微观经济活动介入过多,压抑市场活力,同时也压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所以无论从市场发展的规律,还是现实生活来看,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经济活力最关键、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 林木西: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十大亮点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林木西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透过5000字的全会公报,初步可以看出全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十大亮点: 一是提出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当时主要是农村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体改革;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和推进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这是对35年改革历程的全面总结和新一轮改革的进军动员。 二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往若干次中央全会多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着眼于计划与市场、企业改革与价格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是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提出“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的经济管理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充分显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场或市场主体充当“运动员”,政府则主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从而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四是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部署。主要有6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就正确处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 五是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二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得都高,从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奠定了基础。 六是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全面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竞争。这样,就明确阐述了生产者主权、消费者主权、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提供了理论前提。 七是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主要强调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将其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八大的提法更加宽泛,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在十八大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八是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强调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源。1994年之后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为改革带来了“财政红利”。鉴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财政正处于“政府过紧日子”以保证“人民过好日子”的过渡阶段,此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恰逢其时。为此,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将财税改革提升到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九是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开始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城乡“二元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内需驱动也必须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那样“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具体路径方面,“加快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十是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外开放是“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实现“中国梦”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即“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制定新一轮国际规则制定,以应对美国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的建设,带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专家:主体多元,“混血”经济添活力 来源:湖北日报 2013-11-14 原标题:主体多元,“混血”经济添活力 【公报摘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专家解读 访谈嘉宾 周放生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许保利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春晓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混合所有制或为国企改革方向 公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中央文件首次提到‘重要支柱’、‘根基’。”周放生认为,这是此次会议公报关于企业改革的最大亮点。两者并列进一步提升了非公经济的地位,非公经济在此次改革中将有更多机会。 周放生曾担任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对我国国企改革有持续深入研究。在他看来,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家用意深远,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从制度进行改革。“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要更开放,更多样化,要把独资的股权结构变成混合股权结构。具体的股权结构要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决定,应该是动态的。” 他指出,特别是在竞争性行业,不鼓励国有独资,而应发展混合所有制。“这样既能实现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优势互补,又能对冲两者的弊端。”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许保利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宏观层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在中国就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微观层面,是指在一个企业中,产权主体多元化,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及做强做优的过程中,产权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要市场手段,不要行政手腕 “公报最大的亮点是强化了市场的作用。”张春晓指出,过去国资改革更多的是“政府的手”走在了前面,现在则需要在市场化基础上推进。 他表示,对于能够市场化的环节,只要民营资本具有进入的条件,都可以参与国企改革、国有经济的发展。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自然资源等特殊行业不能放开外,其他行业只要满足市场条件,国有经济就会有序调整,此时民营经济会有序进入和发展。最终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发展,形成我国经济的两个重要支撑。 他指出,公报进一步强化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改革、要发展,绝不能封闭僵化,但也绝不能改旗易帜。”经过多年发展,公有经济为非公经济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不少公有经济所处行业的产业链上,非公经济都成功以市场化形式进入,并获得健康发展。 张春晓透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大,未来有望把国有资产的管理权放给企业,监管部门需认真思考探索如何使国资监管手段和市场变化相一致。如果监管手段跟不上,市场化程度越高,效率越不易提高。 加强产权保护,激发非公经济活力 公报提出更加强调激发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周放生认为这一点意味深长。“非公经济本来就很有活力和创造力,这次是更好、更大调动非公积极性,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他说,过去一些地方发生过随意侵犯损害非公产权的事件,各地普遍不同程度存在缺乏法制意识对合法的私人产权保护不够等情况,影响了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许保利也认为,建立保护产权制度,意在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决定。“产权,实质上就是劳动成果问题,保证了产权的安全,大家才有办企业的积极性。”要激发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使其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否则就会失去自主创新的动力。他认为,这也是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必要条件。 【湖北探索】 国企改革踏上新征程民营经济迎来新机遇 经过多年推进,国企改革释放出了空前的制度红利。然而,随着边际效益递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我省国企改革剑指何方, 2013年,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启动。目前,省出资企业数量已由32家重组为23家,国有资本正向产业链的关键领域、产权链的核心环节、价值链的高端部位加速集聚。 重组后,国有资本如何更好运营,发挥更大效应, 依托省宏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省出资企业国有股权将实行集中持有、统一运营,首批18家企业的股权划转工作已经展开。此举标志着我省以监管出资企业为主的初级阶段,转变到以运营国有资本为主的新阶段。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董事会建设„„改革将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国有资本壮大。 如果说国有经济是一轮明月,那么民营经济就是满天繁星。 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11805.95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占到60%以上。 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一系列改革攻破坚冰。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就企业税费减免、融资、用地等出台了22条支持措施。铁路、电信、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悉数向民间投资打开。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推动民间资本进军垄断行业,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组改制,以直接投资、特许经营、股权融资、融资租赁、BT、BOT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民间投资占比将继续提高。 【百姓心声】 三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宏亮:发展混合所有制值得期待,这也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和市场机遇。作为竞争型企业,三环很早就尝试引进民间资本,三四年前就有一家二级公司引进了港资,由国有绝对控股变为国有相对控股,现在发展得很好。 海为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艳龙:“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长期以来在市场竞争中扮演“二等公民”的民营企业而言,这是一剂强心针。我期待下一步制定的对非公经济有更多倾斜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湖北楚天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奇志: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民营银行组建等领域,都可以尝试着向民营资本开放。现在人们一提起金融对民营资本开放,就会想到风险。试都没试,怎么知道风险有多大, 武汉市民毛小英: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作为老百姓,很期待。同一款车型,在国内不同城市,价格差别很大,这就是市场不开放造成的。期待更多企业进入垄断领域,给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 网友“今夜向日葵”: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又上升了一级,下一步就该放低创业门槛,降低公司注册资本了。减少行政审批,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网友“红尘客栈009”: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显示中央决心很大,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这不但给大型企业发展机会,还给中小企业广阔上升空间。 赵振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 来源:解放日报 2013-11-14 赵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12日,备受国内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会议提出的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等重大理论观点,成为各界的聚焦点之一。 全会吹响了怎样的新的改革号角,为什么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如何抓好重点,使新历史起点上的改革更富有成效,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解放新论:本次全会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重要和关键论断。这些论断背后,体现着哪些新的改革理念, 赵振华:全面深化改革中 “全面”主要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 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今改革范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党的建设诸多领域,改革的面更宽了、内容更丰富了。 “深化”主要是指在35年不断推进改革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就需要深化改革,要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要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要涉及土地户籍制度等难度更大的改革、要有更加健全系统细致的改革制度等,要啃 “硬骨头”。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其中有几个含义: 一是每项改革都处在一个大系统中,其中每个子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这就要求彼此之间要协同。二是不同领域的改革起点不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早,文化体制改革才刚刚启动、社会体制改革起步可能更晚。但不能说这是有的领先、有的滞后,而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改革的稳妥性决定的,起步早的要予以肯定,起步晚的要逐步摸索,并逐渐使不同领域的改革之间更加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是不同阶段改革针对的主要矛盾不同。每个时期都有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能够正确看待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要更好地解决矛盾,也需要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最大国情决定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解放新论: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我们都知道,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诸多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改革领域,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的分量依然如此之重呢, 赵振华:在讲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也要讲改革的辩证法,要抓住改革的重点、找到改革的牵引力。之所以说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因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不能因为现在社会摩擦增多了、社会矛盾突出了,就把社会改革作为重点;也不能因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了,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替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腐败问题严重了,但是不能以反腐倡廉为中心。相反,当下社会反映强烈的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都与经济不发达这个最大的国情有关。改革是为了使人们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要牢记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解放新论: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全会提出,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您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赵振华:全会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的一个新论断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之前提得比较多的 “基础性作用”。既要分析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上,讨论决定性与基础性的区别,但从更深层次还需要分析为什么过去市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讨论如何才能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个关键点就在政府的改革上,或者说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则应当是政府改革。目前市场中确实暴露出很多问题,譬如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市场主体缺乏活力等,但问题深层次的根源还是在政府。例如,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有企业的问题,但也说明政府监管不到位;市场主体缺乏活力,根子也在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我们对于市场的管理在很多领域还是强调事前监管,以政府审批来断定某个经济领域企业可不可以进入,这样市场竞争就会削弱,企业活力就会不够。由此可见,经济领域出现的很多问题,固然有市场不健全的原因,但主要的体制机制障碍还在政府这里。 未来政府改革的本质,就是把适用于计划经济的政府管理方式和职能转变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方式职能。一要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好政府的 “越位”问题,把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做。二要解决好政府的 “缺位”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改革,政府的职能很可能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政府监管的难度不是下降了,而是提升了。过去对于市场的管理,采取的办法是不让进入,这种管理相对容易;而当今在很多经济领域中,放低准入门槛之后,政府监管的水准就必须大幅度提高,这个难度更大。但是,当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时,资源真正由市场机制调节,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时,整个经济的活力就上升。 总的来说,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要推进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要实现从过去对经济进行计划,转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过去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到调控市场的转变等,真正解决好政府的 “越位”问题和 “缺位”问题,建设一个高效的服务型的廉洁的政府。 经济改革为走好中国道路服务 解放新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年以来,对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我国也有不少举措,如很多学者就提出政府对经济的监管要从事前监管变为事后监管等,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在尝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沿着十八大到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脉络,这些是不是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政府如何更好地干预经济的理解在深化, 赵振华:确实如此。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概念,我们对发展商品经济所需要的价格放开、市场竞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问题开始了全面的探索、实践。直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个期间,我们一直在进行对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经济的探索,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次三中全会再度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的重要性,并明确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市场的定位提出重要论断,体现出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放眼世界,过去和现在有很多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与传统的封闭僵化的道路不一样,与改旗异帜的邪路也不一样。而要走好这条道路,需要根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的支撑。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切实更好地发挥这个支撑作用的重要方面。 陈学慧: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理论突破 来源:经济日报 2013-11-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全新提法不仅代表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也代表了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个不断摸索的问题,有关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从我国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看,对这一问题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生产力的新一轮释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没有提及“市场”二字,但“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的表述,对经济手段的利用,对经济规律的重视,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十四大作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表明中央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今天,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举世公认。但也应承认,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仍然存在。其中,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是突出表现。 党的十八大这一年来,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转变职能,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就尽量让市场去做,只有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才由政府来做,对我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出了全新表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两个字的改变,一方面强调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破除制度藩篱的坚定决心,也勾勒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另一方面,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强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和市场形成共存和互补的关系。我们坚信,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决定性”作用的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将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专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4 ——专家谈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经济35年的增长奇迹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今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人们有理由期待,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范围内向市场放权,以激发出中国经济更持久、更深厚的活力、效力与竞争力。 把“政府盲目干预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背景:回首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脉络,可以清楚看到市场化改革逐步加深、日趋清晰的步伐。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此后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进一步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体会】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实际是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趋加大的过程。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提法意味着改革向着市场化目标又迈出重要而关键的一步。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仍然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到位,一些关键领域与核心环节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虽然多数商品价格已经实现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包括利率、汇率、能源及一些公共产品的要素价格市场化仍然滞后,而仅仅依靠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难以打破制度的藩篱,需要市场进一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深入到最关键的改革环节中,完成改革攻坚。 过去,“政府之手”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变成一只“闲不住的手”,干什么事都要政府审批,这样不仅降低了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市场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也造成发展过程中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当前,需要进一步树立“小政府、大市场”的观念,把决定权交给市场,把改革向纵深推进。 打破“藩篱”,让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观察:当前,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症结“久病难医”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有些地方政府采取“摊大饼”的方式,片面追求经济速度,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投资者进入本已过热的投资领域,造成一些企业僵而不死,市场优胜劣汰无法实现,产能过剩愈演愈烈。 【体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础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行政垄断、政府管制和地方保护,消除市场间的障碍与壁垒。 对本地和外地企业差别性征税;对一些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实行电价优惠政策,形成不平等的竞争,加剧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一些歧视性规定„„现实中政府之手扭曲资源配置追求局部利益的情形随处可见。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政策过于优惠、土地廉价,还有一些减免税等,说到底还是有单纯追逐GDP的导向,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 过度的政府干预会扼杀经济活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因此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简政放权,为市场松绑,除去不当的管制。要以实现商品要素自由流动为改革的突破口,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和定价机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作用,使进入与退出成为一个动态、良性运转的过程。 同时,在市场化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包括保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减少行政审批;杜绝各种霸王条款,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形成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不当“运动员”,当好“裁判员” 体会:两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张名为“审批的万里长城”的图上显示,行政审批多的时候要盖一百多个章才能办成一件事,再加上各种检查费,让创业者不堪重负;另一组数据则是,今年第三季度,随着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18%,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1%。 【体会】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 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间的“和”字意蕴深远。这体现了市场与政府两者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方面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不等于“政府之手”就可以一放了之。而是需要两只“手”各负其责、各 司其职,“市场之手”缺不得,而“政府之手”也松不得。也就是说,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 政府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关键是做好“规则”的制定者,更好发挥监管职能。首先要通过实现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其次要弥补市场缺陷,在防止垄断、缩短收入差距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有所作为,增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同时,要培育市场公共竞争环境,强化政府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制定科学的规则与标准,严格市场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例如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政府角色可以通过制定如技术、能耗或环保等方面的标准,引导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改革必须要划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必须把直接控制经济的全能型政府改造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政府不当“运动员”,要当好“裁判员”。通过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最终还需靠法治。用法律法规调整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方式和边界;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力的法律监督。唯有“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方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动力,使改革红利惠及人民群众。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政府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真正把转变政府职能落到实处,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王雍君:政府要放权 但不能当“甩手掌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11-13 王雍君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并发布全会公报,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读时表示,政府要放权,但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王雍君认为,政府应扮演一个领航者、掌舵者的角色,从具体的经济事务,事务性工作中超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建设一个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塑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上。如果政府把大量的精力都锁定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就脱离了最有价值的活动,即引导市场的间健康发展。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法律,通过良好的制度框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他用“掌舵”和“划船”比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把划船这个职业交给市场,把掌舵这个角色交给政府。 他同时指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把政府完全撒手不管,做“甩手掌柜”。而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宏观调控的方式,还有调控经济运行的方式要改变,要朝着支持市场的有效运作,而不是耽误市场或者干扰市场的方向去前进。政府一方面要放权,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引导和约束公司和企业做出明确的决策。做好监管,而不是行政管制。 张卓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重大理论创新和亮点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3-11-13 ——访三中全会《决定》起草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创新性地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重大理论创新和亮点。” 描绘中国新一轮改革总路线图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 参与《决定》起草的著名经济学家、中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 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从全会驻地京西宾馆一回到家中就愉快地接受了本报驻京记者的采访。 他说,“《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我国更加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 张卓元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就参与《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决定》的起草,他强调指出,自1992年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后,从十六大开始,提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大又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次《决定》创新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重大理论创新,表明我国更加进一步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他分析指出,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如行政垄断,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歧视性政策等,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同时,政府本应做的加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又做得不够。也就是说政府一方面“越位”,一方面又“缺位”。 “由市场配置资源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更应遵循这样的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对市场调节作用的表达更清楚、更有针对性。”他说。 他认为,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有三个指向。一是解决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解决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干预过多,造成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中央部委来说,对向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监管好食品药品安全、控制环境污染重视不够。二是解决市场体制不健全问题,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该有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做保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完善。比如说我国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健全,有些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对一些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实行电价优惠政策,形成不平等的竞争,导致这些行业产能更加过剩。三是要解决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一些歧视性的规定问题,包括“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能够解决的一定要通过市场来解决。政府不要干预市场,能够放开竞争的尽量放开竞争,让价值规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决定的意义和指向是非常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今后要积极稳妥的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他认为,未来应该还会根据《决定》出台实施细则,一件件地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出台相应更加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形成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 不过,他也提出,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不是要忽视政府的作用,此次《决定》也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职能正确定位,避免政府“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形成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 那么,在新一轮改革中,怎样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怎样进一步优化权力结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我认为,‘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是要搞好宏观调控,二是要加强市场监管,三是要做好公共服务,四是要搞好社会管理。政府职能转换到位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重要。”他说。 冀望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谈到深圳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张卓元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些年,深圳政府职能转变应该说是走在全国前面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是比较少的,比如深圳比较早地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公务员分类管理,还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等。 “深圳的这些改革举措是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更是符合这次《决定》的要求和方向的。希望深圳再接再厉、做得更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张卓元说。 专家:建设统一市场破解“条块分割”顽疾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十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这一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做出部署,提出“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就解决了在长期经济生活当中,以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缺陷,即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要坚持在经济生活领域实现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监管体制。这就把市场化改革又往前推了一步。 在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看来,和上世纪80年代不同,时至今日,建立统一市场被赋予新的含义:从商品市场的开放转向更深层次要素市场的统一和开放问题。比如,需要重点解决在资本市场、人员流动、基础设施、信息等领域的割裂问题。而要素市场开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放,可以视为开放的“第二季”。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的市场体系距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还有较大差距。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条块分割”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区域贸易摩擦系数太高。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表示,统一大市场建设应该从价格体系、市场秩序、物流体系等多方面着手。 在洪涛看来,通过市场的发育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市场统一是应有之义。一是政府切实简政放权,二是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当前阶段可以采取举办政府职能部门联席会议的方式解决“条条封锁”,以规范市场的办法规制“块块垄断”问题。此外,还要完善一系列标准体系和法规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统一市场的尽快形成。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无疑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洪涛表示,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更加看重和依托对外开放,而国内市场容量开发则相对有限。而且,虽然表面看起来中国潜在的市场规模非常巨大,但由于没有完全开放、存在分割,现实的市场规模并不是很大。“条块分割”的现状既影响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也保护了落后,使得区域间贸易量减少或者萎缩。而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既可以使得社会流通更有效率,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双受益,也可以在当前经济增速减缓、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步伐的背景下,激发内需潜力,使社会总产出更大化。 专家:改革要素价格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记者 刘振冬 蔡颖 在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重大部署。对于肩负促进经济转型重任的金融领域,三中全会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要求。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首先要针对要素价格方面进行改革,以便使未来的金融体系能够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去帮助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既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看来,经济转型加大了金融体系转型的紧迫性,要求未来的金融体系能够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去帮助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金融市场从准入到退出环节,全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包括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金融机构的准入、金融机构的运作、市场行为的规范化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称,“目前,我国金融体系难以维持经济持久稳定增长。金融呈现出高度的垄断性,竞争不充分,价格不透明。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相对较低,自身还积淀了很多风险。因此,首先要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基因变革。” “同时,要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结构缺乏弹性,这意味着难以分散风险、配置风险,一旦金融危机来临,金融的脆弱性就会体现出来。因此,必须塑造一个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吸收和平缓这种风险。要改变金融结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大幅度提升证券化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池的比重。大力推动资产信贷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改变中国金融结构的根本举措。”吴晓求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首先要 针对要素价格方面进行改革,然后是丰富金融产品,最终形成一个包括货币、债券以及资本市场的完整的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和完善我国外汇市场是大方向,然后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来支撑这一改革进程。”他说。 尽管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未放开,但是,“银行间大额存单将择机推出,这也将是完善利率市场化的一大金融产品。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将打破金融垄断、刺激金融市场化体系加速完善。”宗良说。 归根结底,推动金融市场转变的基因来自市场。吴晓求认为,互联网金融将推动金融体系发生基因的变革,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汇率方面,未来将有望扩大汇率市场参与主体,引入更多金融机构、企业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宗良认为,汇率改革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还包括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放开,对内对外共同形成市场体系。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这也为推动汇率改革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供了契机。 “推进金融体系的开放,其标志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应分两步走:第一步要使其成为可交易货币;第二步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同时人民币要可自由兑换。”吴晓求说。 在张承惠看来,金融转型应当抓住三个重点:第一,着力解决金融资产定价机制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扭曲的问题,提高金融运作的市场化程度,使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运营、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建设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使金融资源能够顺畅地流向经济的不同层次,特别是要改善末梢循环。第三,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以聚集和配置金融资源。 还有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还包括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已是大势所趋,这将激发金融机构市场活力,最终有利于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张茉楠: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在人们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终于出炉。一幅关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设计图展现于世。它必将对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全会公报中有两大亮点最值得关注。一是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如果说前者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那么后者则为强力推进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这意味着,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中央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一场范围更大、层次更深、甚至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 中国35年来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破体制机制约束,解放活跃生产力的过程,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时至今日,中国仍然算不上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部分改革只走到了半途,仍然存在着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壁垒,妨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在某些层面上,一些政府部门甚至通过不断扩权,严重压抑了市场成长空间。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管制,对国有企业的隐性补贴,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替代,导致信号失真、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 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就必须重新配置资源,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做文章。无论是公报中提及的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还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都要从“权力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我国信贷资金的投放一直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小。近年来,信贷资金更是过于向房地产领域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倾斜。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与房地产贷款之和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近35%,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挤出效应。因此,新一轮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从解决财政和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入手,推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以事权调整带动财力重新配置,重新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涉及全国范围内普适性的民生性支出责任上移,实现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国企改革同样面临优化资源配置的任务。预计未来国企改革将以国有资产资本化为重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完善产业链,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内外部资源整合,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特别要打破资源和权力垄断,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开放竞争的市场公平秩序,改变资本配置低效的局面。 在三中全会公报中,政府自身的改革同样释放出市场化改革的强烈信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不仅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也对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政府改革将围绕权力下放,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未来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创造自由公平的制度环境,在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中央政府要承担起全国性、跨区域性事务方面的战略规划、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宏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可以预期,政府与市场的各归其位和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主要红利所在。 李佐军:牵住了改革“牛鼻子” 来源:经济日报 2013-11-13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部署和总动员。其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作用等方面的表述引人注目。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公报发出了一个强大积极的信号,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李佐军对公报深刻的第一印象。李佐军认为,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仍然是一大主题。同时,当前我国经济领域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如房价过高、地方债风险、影子银行、产能过剩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李佐军说,公报指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无论是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还是财税体制改革,都无法回避这一关系。处理好了市场与 政府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便纲举目张。 公报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佐军说:“以前提基础性作用,也是强调市场作用。但此次提决定性作用,力度更大,含义更深。何为决定性,就是离开它不行~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改革将坚定不移地以建设更加公平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为重要方向。” 李佐军认为,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强调市场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市场并非万能。关键在于让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实现高效配合。当然,政府也要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更好地发挥作用”,决不能搞大包大揽、越俎代庖。 财税体制改革 高培勇:筑牢国家治理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高培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通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可以发现,有关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特别引人瞩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仅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部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被提升至关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被赋予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绝对是第一次。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随着我国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国家面临的国际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错综复杂,面对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繁重。这些都对我国现实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被明确界定为当前这一场全面深化改革战役的总目标。 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当然要从筑牢其基础做起。财政即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因为在任何经济社会和任何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财政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所在。 政府做任何事或从事任何活动,都是要花钱的,都要以花钱为条件。政府所花的钱,来自财政支出的拨付。政府要花钱,就要筹钱,就得有钱的来源。政府所筹措的钱,构成了财政收入。这一收一支之间或财政收支的过程,实际上便是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政府履行职能的活动。没有财政支出的拨付,没有财政收入的筹措,就不可能有政府职能的履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实现。可以说,财政与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此其一。 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职能,财政职能所具有的一个特殊品质或突出特点,就在于其最具“综合性”——覆盖全部、牵动大部。由于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最直接的纽带,牵住了财政职能这个牛鼻子,顺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职能履行、国家治理实现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内容。此其二。 政府的收支活动要遵从一定的制度规范来进行。围绕政府收支所形成的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它的优劣不仅直接决定着财政职能的履行状况,而且事关所有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进而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 运行状况和国家治理的实现水平。所以,财政制度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它们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表里。只有打下了现代财政制度的坚实基础,才可能收获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成果。此其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自然要筑牢其重要的支柱。财政即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因为在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诸种要素中,财政几乎是最重要的一种要素。 第一,纵观世界各国政府所履行的职能,尽管项目繁多,表现各异,但从大类分,无非是“事”和“钱”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行政事务,后者主要指财政事务。与之相适应,国家治理的实现线索,无非位于两个层面:事权与财权的界定和支出责任与财力的配置。只有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权与财权界定清楚了,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支出责任和财力配置妥当了,各项政府职能的履行才可能落到实处,国家治理的相关活动才可能运行顺畅。无论是就政府职能归类的“事”和“钱”的两个方面事务而言,还是就国家治理实现的“事权与财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的两个层面线索而论,财政都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支柱。 第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都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而在这方面,我们实际面临着从“事”入手还是由“钱”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两种选择。相对于各级政府之间和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归属和利益分配关系而言,有关“事”的方面即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对其的触动是直接的、正面的,有关“钱”的方面即财税管理体制的调整,对其的触动则是间接的、迂回的。显然,前者实施的难度较大,遇到的阻力因素较多。后者实施的难度和阻力通常弱于前者。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顺势而上,显然有助于迂回地逼近政府职能格局的调整目标。这意味着,财税体制改革不仅应当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柱,而且也应当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第三,在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中,政府预算绝对是一个重要载体。通过政府预算治理国家,更是迄今可以观察到的有关现代国家治理活动的一个基本轨迹。作为政府财政收支安排的一个基本计划,政府预算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透视国家治理的活动;作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一个重要文件,政府预算还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评价政府收支运作的成本,考核国家治理工作或活动的绩效;作为必须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才能生效的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政府预算也是控制政府支出规模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政府预算,我们可以形成对政府支出规模和国家治理活动成本的有效控制。 以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筑牢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上述分析,不过是作为国家治理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能发挥的作用的一个缩影。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治理所涉及的范围已全面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就意味着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以如此的视角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便会发现,无论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无论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亦无论是紧紧围 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还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离不开财政收支规范化运行的基础和支撑。 这启示我们,在当前这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役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仗。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可以也应当放在建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上。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才会作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重要判断。 可以由此确立的行动路线是,瞄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基本目标,通过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提高效率以及改进预算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筑牢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专家:完善税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全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提出战略的思维,指明财税改革的大方向。“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提法与以往不同,它显示出国家对财政问题的重视程度。而“完善立法”的提法也是一大亮点。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说,“完善立法”的提法,一是表明现代财政制度里面法制、立法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我国在财税制度方面立法的滞后,立法里面还有很多缺憾。 “不论是明确事权、改革税制、透明预算还是提高效率,都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否则谈不上现代的财政制度。”刘尚希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全会重申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发挥两个积极性,就是地方该有的财权要给地方。这是一个总体的框架,但还要看具体的改革方案如何落实。 全会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刘剑文指出,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都密切相关。事权是政府该办的事;支出责任是政府该花的钱,是财政的支出。支出责任一定意义上和财权有关系。 刘尚希指出,以前更多是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提法,支出责任不同于财力,财力强调的是钱的来源,而支出责任更强调谁花的钱“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强调了“谁办事,谁花钱。” 他表示,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过大,应该上移一部分。一些很强外溢性的事项,其执行权和支出责任应该上移到中央,比如大江大河的治理、边防;再如涉及到全国人口流动,其基本养老等。 刘剑文说,预算透明、改革税制都会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一个公开、透明、法制化的预算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可以让每个人知道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政府也可以把更多的钱用于改善民生。” 司法体制改革 竹立家:政府如何实现“善治”:权力公共性很重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11-14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原标题:专家析政府如何实现“善治”:权力公共性很重要 中新网11月14日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今日指出,权力的公共性很重要,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主参与程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闭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解读三中全会改革关键词。 关于政府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善治”,竹立家表示,要真正实现社会公正,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满意,权力的公共性很重要。 竹立家进一步分析称,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主参与程度,公众、老百姓、人民对于政治过程,社会过程,经济过程民主参与的程度,民主参与程度越深,现代化程度就越高。 竹立家还表示,未来五到十年要下决心真正给老百姓,给人民权利,实现老百姓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只有老百姓有了权利,人格尊严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才能保证,才能真正地参与到国家的社会生活当中来,最终才能实现这种幸福感”,他最后强调。 李林:“法治”是贯穿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内在逻辑 来源:法制日报 2013-11-14 李林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 ?三中全会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改革本身的设计、推进以及成果的固定上,法制是很重要的途径。改革涉及到的宪法法律问题,都将通过法律的立、改、废等手段来实现,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从而使它更加稳妥、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地展开 ?市场经济实际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适当退出,法制就要全面的跟进。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在法制框架下厘清 ?虽然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部分,直接出现“法制”的话语不多,但事实上,我们看到了改革背后的逻辑包含了非常强烈的法制诉求 ?我们党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段话虽然不是直接在法制建设部分出 现,但是放在整个公报来说,可以说贯穿了我党很强烈的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理念,贯穿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大战略思维在里面 坐落于北京故宫东北角、景山东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办公楼,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旧址的一部分。灰砖外墙,仿木质的地板,小院宁静。 11月13日中午11点半刚过,身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的李林匆匆从楼上正开的一个会议中抽身下楼,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独家专访。 一天以前,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作为曾多次参与该会会议材料起草的法学领域权威专家,李林成为众多媒体追访的对象。 采访在李林静谧的办公室开始。6个月前,就是在这间办公室里,他完成了一份建设“法治中国”的系统性研究报告,供有关方面参考。 在11月12日晚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上,“法治中国”同样被作为一项关键内容提出。作为一次讨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会议,经济领域被普遍视为改革的最大焦点。但在李林看来,“法治”才是贯穿整个会议公报的内在逻辑。 一份求真务实的公报,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记者:我看到您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一定会对这个会议有一个预期,现在公报出来了,您怎样认为? 李林:可以这么说,这个公报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力度的报告之一。中国已经到了一个改革发展建设的转折点,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怎么改怎么走怎么发展,这次的三中全会公报做了一个规划,给了一个回答。 记者:看完这份公报,总体感觉如何? 李林:总体感觉应该是落实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延续,是一个具体化、深入化、可操作的公报。所以如果把十八大报告和这份公报结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按照十八大报告指明的整个改革思路做出的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从大的方面讲,它就是用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意识、方法,来推进六大建设,即公报中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但具体而言,这六大建设又不是一个空泛的题,也不是一个过于超前和远大的描述,而是在现阶段、三中全会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内,对要做哪些事情、要改革哪些方面所做的关键性、提示性的描述。 理解公报中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制发展方面的内容,要放到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要看到,法制有一个新的使命,就是要对六大建设所有的改革发展提供规范和保障 记者:从公报可以看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的重点还是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您认为法制建设在整个公报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李林: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表层的,当然是公报文本中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要把建设法治中国作为我们新历史起点上法制建设的目标。 记者: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解读? 李林:有。我们理解公报中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制发展方面的内容,不能仅仅看到它直接提到的那几句话,你还要放到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要看到,法制有一个新的使命,就是要对六大建设所有的改革发展提供规范和保障。 记者:这个结论是从公报中哪些地方解读出来的? 李林:比如说公报提出要更好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那么在这个关系背后,不管你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它有一个潜在的逻辑,即政府退出以后,怎么样来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答案就是法制要进入。我们常常说,市场经济实际就是法治经济。要建立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适当退出,法制就要全面的跟进。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在法制框架下厘清。 所以虽然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部分,直接出现“法制”的话语不多,但事实上,我们看到了改革背后的逻辑包含了非常强烈的法制诉求。 记者: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法制的确是一条潜在逻辑。我们看到公报在谈及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强调了要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而展开。这是否也意味着,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法制”同样是一条暗线? 李林:是的。依法治国应该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架构,对于这次提出建立一个领导小组和一个委员会等方面,都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公报中明确提出了,我们党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段话虽然不是直接在法制建设部分出现,但是放在整个公报来说,可以说贯穿了我党很强烈的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理念,贯穿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大战略思维在里面。 记者:在这方面,“法制”有更具体的体现吗? 李林:今天我们社科院的副院长李培林来所里开会,他是中央候补委员,参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他提出一个点,非常重要,就是以前的改革都是政策化的改革,而这次是制度化的改革。这意味着,凡是能制度化法律化的都按照这种方式固化下来。 三中全会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改革本身的设计、推进以及成果的固定上,法制是很重要的途径。改革涉及到宪法法律问题的,都将通过法律的立、改、废等手段来实现,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从而使它更加稳妥、更加有序、更加有效地展开。 记者:刚才说了很多,大多是体现法制在这场改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我国法制建设本身而言,这次会议最大的意义在哪里? 李林:我觉得可以做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十八大报告和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的整体战略布局,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新篇章,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深入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是坚持人民的权威、执政党的权威、国家的权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威。法制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如今集中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上 记者:公报中,有一段专门谈及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能否对这段话,做一个比较细致的分析? 李林:这是在“法治中国”建设上,全会提出的具体部署。最后五个小句,每句分别代表了一个方面的工作。我可以逐句做个解读。 先说“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句话有几层含义。第一个层面,我们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改革开放方针路线政策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体现,是建设的胜利成果的规范化、法律化形式,因此我们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是坚持人民的权威、执政党的权威、国家的权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权威。 那么,宪法法律的权威怎样来维护?这实际上就是这句话的第二层意思——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问 题。 这次的公报,用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作为任务开头,而不再提法律体系建设的问题,是务实而有针对性的。因为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那么法制建设领域的主要矛盾,我认为就转而集中到了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上。这强化了现阶段解决法制建设当中主要矛盾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很有针对性。 记者:后续的详细方案中,解决如何实施宪法法律是不是就成了重点? 李林:这是我要说的第三个层面问题。实际上,对于如何实施,我觉得十八大报告已经提出了,就是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和老的十六字方针有非常大的区别,老的提法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次三中全会强调法律权威,就是要从“有法可依”向“科学立法”的转变,前者解决的是法律“有和无”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法律“好和坏”的问题,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是凭空而来的,良法善治才有权威。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也都隐含在维护宪法法律权威里面。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法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法律法规80%以上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来执行的,我们的国家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 记者:第二句话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整段话里面,还有一句话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句式上和这句相仿。这二者应该是什么关系? 李林:我认为应该连起来看,即“必须深化司法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其实回应了我刚才说的,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实际上是要解决宪法法律的实施问题。实施问题,从实在的改革来看,就是两个深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又和十六字方针对应上,怎么“严格执法”,就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怎么“公正司法”,就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记者:在舆论话语体系中,司法体制改革是一个更大、更综合性的话题,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则更像某一方面的具体的改革。 李林:它其实也是法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法律法规80%以上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来执行的,我们的国家公职人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如果这两个80%都能够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我们法治中国建设80%以上的内容就落实了。 过去它的确被提及更少。原来我们说的“执法必严”,和现在说的“严格执法”,虽然是同一个词,但“执法”的概念范畴不同。过去,执法更多意义是指司法,新的十六字方针把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切割开来了,它对严格执法的指向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责任担当也就更加实在了。 记者: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公报中被单独列出,体现了它的重要性。那么针对它的改革,主要会指向哪些方面? 李林:这就要分析行政执法体制之前存在哪些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最表层的行政执法问题。现在老百姓对行政执法意见非常大,选择性执法、钓鱼执法、运动式执法等乱作为、不作为现象比较多。所以三中全会公报,是抓住执法领域改革的牛鼻子了。 第二个方面,更深层次来看,我认为在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次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当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去是基础性作用,这次是决定性作用,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和政策的改革措施。那么政府要从市场退出来,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减少审批、下放审批。过去管得太多,所以行政权力腐败、干预过多,导致了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社会运转缺乏动力、企业活动缺乏自治空间。 因此,法治经济的改革,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引申出来,就是要进一步放开审批。 第三个方面,根本上的,我认为是要真正梳理和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当中,法治政府建设过快,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当你的行政体制改革,比如职能转变、精简机构、角色定位上没有落实,在政府管得太多、政企不分等问题基础上,你的法治政府建设越好,行政立法越加强,那就会把不合理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固化。所以这次提出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行政执法的表层意义上,应该深入进去,深入到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的逻辑上去认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讲过,这次公报专门提出来,背后肯定有具体配套措施,要求司法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进一步理顺法院与检察院外部关系作为重点 记者:第三句话,受到了最多的关注,指向也最具体,您怎么评价? 李林: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讲过了,这次公报专门提出来,背后肯定有很多具体配套措施。我的理解是,这要求我们的司法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进一步理顺法院与检察院的外部关系作为重点。 记者:外部关系指的是什么? 李林:过去,我们的司法地方化比较严重,那么地方的政府、企业、媒体等方方面面都能干扰影响司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改革关键词,在下一步的改革当中,比如大家探讨的地方人、财、物管辖问题上,能不能省以下法院由省一级来管,省一级的由中央来管。 记者:具体的改革已经启动了吗?学界对此有没有一个方向性的预判? 李林:据我了解,相关部门的调研早在去年就已经启动,这次提出来,是有充分准备的。如果按照学界探讨的,省法院来管省以下法院的人、财、物,那么地方上利用人、财、物等外在因素来干预司法的条件就不存在了,包括在法院院长任命、法官的认命提拔上,可能从各方面的干预都会减少。我认为仅此一项意义就会非常大。 我想这些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出来时,就会有明确的方向了。 记者:按照刚才的逻辑,第四句话,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不是指的理顺司法系统的内部关系? 李林:应该是这样。我理解,这主要针对司法的行政化和官僚化问题。要求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就是内部怎么做到有权有责,独立行使相关权力,同时认真负责地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而言,包括法官、检察官的分类管理,它们是不是要和一般的公务员进行一些区分?法院、检察院内部的审判、检察人员,要不要和院内其他行政人员做一些区分?这些我认为都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个《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我认为这是法院系统健全权力运行机制的具体举措,意义是非常大的。从司法角度如何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个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正的阳光和温暖,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的法制化进程,反映了我们司法改革的新的诉求 记者:最后一句话,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主要指的是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林:这句话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内容也非常多。它把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尊重保障人权,落实到司法保障上。按国际惯例,一项权利,之所以能称为人权,就是要能够通过司法救济途径得到保障的,凡是不能通过司法救济手段保障的,都不能称为人权。全会公报把这个内容提出来,我认为这是抓住了人权保障的重要环节和最后的底线。 具体而言,包括刑诉法修改后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以及在户籍制度上的改革等问题,都贯彻了大量司 法保障人权的内容。 记者:这项工作看起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什么会在公报中特别提出? 李林:从司法角度如何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个人在案件中感受到公正的阳光和温暖,我认为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的法制化进程,反映了我们司法改革的新的诉求,这句话提出来,摆在三中全会举世关注的这样一份文件中,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在改革的进程中,是否会有先后缓急之分?哪项内容会成为突破口? 李林:肯定会有先后缓急。我个人认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就是刚才说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内容,因为司法体制改革已经比较成熟了,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从公报的内容安排看,它应该是一个突破口,是这五句话中的重点。 任建明: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亮点 来源:新华网 2013-11-13 原标题:任建明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亮点 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 昨天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公报也正式公布。三中全会举世瞩目,境内境外媒体、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特别是关注这次全会对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将做出哪些部署。据统计,三中全会公报中,“改革”一词是最高频的词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也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舆论也都在关注三中全会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都有哪些新的变化。今天,新华网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为网友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 提出“作风建设常态化”是公报一大亮点 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关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方面的新亮点和新部署时,任建明认为有两个亮点比较突出。第一是把权力制约和监督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二是提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 要对反腐败形势保持高度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谈到现在反腐败面临的形势时,任建明说,“未来我们还是要依然对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保持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不仅仅是在‘治标’方面,而且要在深层次的‘治本’上下功夫。” “反四风”要持续不断地抓 谈及关于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整治作风问题的重拳时,任建明认为,“反四风”要持续不断地抓。作风建设其实还是要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产生作风问题的土壤。我们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去分析作风问题产生的土壤到底是什么。希望“改进作风常态化”持续几年之后,我们这些作风问题都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土壤也不存在了。 反腐加大“治标”力度是为“治本”赢得时间 在谈到对反腐败工作今后走向的预估时,任建明说,“我们新的领导集体在反腐败工作方面,至少在现在和今后的五年时间一个最主要的工作中心就是加大“治标”力度,为“治本”赢得时间,而且在“治标”方面以作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 依靠制度监督权力的核心在于两方面 在谈到靠什么样的制度来监督权力时,任建明认为,要靠制度机制来监督权力,其中最核心的方面是监督机关更加有效地监督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巡视组是最有潜力发挥监督作用的“杀手锏” 任建明认为巡视组毫无疑问是我们现在各个监督力量中的王牌,或者说是“杀手锏”,它是最有潜力能够发挥出监督作用的。因为巡视组是由上一级党政机关委派的,是代表上级组织去监督的。这一年我们新的领导,新的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做出一些重大调整,包括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于监督者的监督,就是对于巡视组工作人员的监督,进行严格管理,包括组长的轮换,包括加大问责机制,就是王岐山书记在第一次巡视工作会议上讲到的,巡视组存在重大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报告就是渎职。巡视组组长现在都觉得压力很大,知道这个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未来在巡视报告公开方面可做尝试 任建明认为应该把我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出来,在未来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的时候,把它固化下来,这就保证了我们的巡视制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他建议,包括我们巡视工作经费的保障,未来在探讨巡视报告的公开方面也要做一些尝试,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公开。 建议对巡视工作人员授权可以适当扩大 在访谈中,任建明针对巡视制度提出了对巡视工作人员的授权“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等建议。他说,巡视队伍的建设这一年已经有一些变化,在巡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方面严格了,那么未来在专业化建设方面也要做出重大努力,包括未来有可能的话对他们的授权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扩大,因为目前巡视主要还是发现问题,既使是在发现问题上面,我们发现问题的手段、方式,是不是可以更多一点选择。 特邀监察员要发挥对反腐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 在谈到被选为特邀监察员后的感受时,任建明认为,特邀监察员更重要的要发挥对于反腐倡廉重大的政策问题、重大的一些专项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 特邀监察员人员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在访谈中,任建明介绍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队伍的新情况、新变化。他说,特邀监察员制度是1989年建立的,当时中央发布了一个相关的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我们各个党政机关都有聘请,有的叫特邀监察员,有的叫特约监察员。这次自己有幸被聘请为特邀监察员,从过程中了解到,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领导关于特邀监察员聘请的对象思路、人员的结构、成分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希望能够增加一些专业的人士。 大案要案信息公开展现新领导人自信和魄力 任建明在访谈中用“耳目一新”一词形容中央纪委监察部改版后的官方网站。他说,十八大之后,我们看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很重视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改版了官方网站,加强了信息我们过去查办的一些大案要案可能首先在人群中间传播,传播了一段时间,然后中纪委发布一个正式的消息。其实前面的那些传播很多都是谣言的市场,现在我们可能是第一时间在官网上发布,这也反映了我们新的领导人的自信以及魄力。我们敢于公开,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有时候涉及到公民的个人隐私,会有一些保密的考量,但是那是例外,大部分的都可以直接公开。 建议中纪委官网增加信息互动 任建明说,过去大家对于政府的官网可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说这个网站信息更新的很慢,就是一种“有车,但是车上没有货”的状况,而这次中央纪委的官网内容确实是更新得很快,我们主要的领导都是 直接地参与做访谈。他建议未来在我们网站用户的友好性方面、使用的方便性方面、在信息的互动性方面、如果能再有一些改进的话,那会做得更好。 姜明安:改革,与反腐败密切相关 来源:检察日报 2013-11-12 姜明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深化改革和推进反腐败均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三中全会所要议决的改革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社会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和政治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无论是哪一种改革,都与反腐败密切相关,都是反腐败的必须举措,而且是从源头上反腐、治本的必须举措。 就经济体制、机制、制度而言,旧的经济体制、机制、制度赋予政府干预市场以广泛的权力,政府通过大量的审批、许可、征收、收费、处罚、强制等控制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这不仅窒息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活力,而且给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寻租、腐败的机会。因此,不下大力气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机制、制度,不仅我国的经济不可能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政府官员的腐败势头不可能得到根本扼制。 就社会体制、机制、制度而言,旧的社会体制、机制、制度限制了社会组织、团体和各种NGO、NPO的生长、发育、发展,使政府包揽大量本应通过社会自律解决的事务、事项。这不仅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而且使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行使公权力失去了强大的社会监督,为其腐败提供了便利。因此,要从根本上推进反腐败,必须改革旧的社会体制、机制、制度,下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和NGO、NPO,以为政府“瘦身”,转变职能和向社会转移公权力提供条件,同时为国家必要的公权力行使和运作提供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就政治体制、机制、制度而言,旧的政治体制、机制、制度导致权力过于集中,法治不彰,人治盛行,“一把手”说了算,权力没有制度的约束,即使有制度,制度的笼子也关不住过分膨胀的权力,一些官员甚至明目张胆地进行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买官卖官。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法治,编制强有力的能真正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使各级党委和党的一把手能真正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执政,依法行使权力。 反腐必须综合治理,但也要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包括制度反腐、法治反腐、教育反腐、惩治反腐。重点突破的方向应该是制度,是法治,即通过改革,改进和完善制度,推进法治。 所谓“制度反腐”,即是指通过推进经济、社会、政治的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消除产生腐败的根源,营造保障廉政的环境,以达成腐败现象逐步减少,最终消除腐败的目标。所谓“法治反腐”,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与程序,为公权力执掌者创设公开、透明和防止其滥用的运作机制,以达成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逐步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 “制度反腐”与“法治反腐”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二者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交叉:“制度反腐”的制度很多是由法律确立的;“法治反腐”的法律(包括实体法和程序)则大多是要通过相应的制度或在相应 制度的运作过程中实现的。 教育反腐和惩治反腐在整个反腐机制中,无论是现在和将来,始终都有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可以陶冶公权力执掌者的情操,培植其内心的理想信念;惩治可以通过惩罚公职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腐败行为,威慑和警醒其他有腐败倾向或苗头的公权力执掌者避免滑向腐败,鞭策所有公权力执掌者对腐败经常保持戒心,抵御各种腐败的诱惑,增强对腐败的免疫力。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人性的复杂性,单纯依靠教育或惩治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腐败问题,实现反腐败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比较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还必须同时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邓小平同志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由于旧的体制、机制、制度对一些官员的思想的影响,由于一些官员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抛弃理想信念,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其世界观已经严重变形。对这些官员,单靠一时的培训、教育不可能使他们转而即时向善,单靠严刑峻法也不可能使他们因畏惧而即时“收手”。因此,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营造“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制度环境去扼制腐败,并通过这种制度环境去逐步培育绝大多数官员“不想腐败”的世界观,通过这种制度环境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互动去培育和陶冶官员的廉政情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通过推进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机制、制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有力地促进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从源头上和根本上扼制腐败在我国的蔓延趋势。 高波:三中全会强调制度建设给反腐败制定“任务包” 来源:人民网 2013-11-12 高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方蕊娟)今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会议适逢中国改革“窗口期”,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为使命。三中全会有哪些亮点,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勾画了怎样的路线图,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解读“公报”内容。 全会公报指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高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反腐败既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 高波认为,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能”。 高波强调,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论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这些是三中全会给反腐败的“任务包”,也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增长点。 社会公平与民生 陈海波:医改须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1-15 原标题:医改须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比以往更加强调市场在改革中的作用,提法由原来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舆论认为,这凸显了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决心。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笔者认为,在医疗领域资源配置方面,也须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消除社会办医的制度障碍,医改应在保基本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国民营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民营医院比上年增加了千余家,公立医院总量微降。 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次比上年增长2.8亿人次,这个增长量几乎与民营医院2012年2.5亿的诊疗总人次相当,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只占到所有医疗机构总数的9.8%。“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总量的20%左右,但社会办医并没有预想中那样顺利。 尽管政府多次提出,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但这些资源大多还是向规模不断扩张的公立医院倾斜,民营医院难望项背。在今年的中国社会资本办医论坛上,有民营医院的代表就曾指出,医改虽然在大型设备的配置许可、多点执业等问题上有所尝试,但面对公立医院的扩张优势,“让新增市场向民营资本倾斜”不啻是一句空话。 在医疗服务市场,社会资本依然势单力薄。公立医院在拿地、融资、人才方面,有着民营医院无法比拟的政策优势。以人才为例,大部分优秀的医务人员都属于“体制内”,很难真正走向市场,民营医院大多只能依靠退休医生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撑门面。不少专家呼吁,医改应借助市场的力量,打破医疗人才的不流动性和机构化。 市场化水平影响着产业化水平。医疗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但要把这个产业做大,就必须进一步放开市场。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非禁即入”,凡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向社会资本开放,并加大对其财政、土地、税收和融资的支持力度。这为医改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汪玉凯:冲破既得利益藩篱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来源:河南日报 2013-11-14 汪玉凯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新时代,而此次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战胜既得利益。因为目前的基本事实是,既得利益实际上已经成为改革的最大阻碍。 既得利益成为阻挠改革的最大危险。所谓既得利益,是指通过非公平竞争的手段和方式,借助公权力和政策资源所获取的巨额利益的相关体。解读这个概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既得利益的出现主要是通过非公平竞争的手段和方式;二是主要是借助公权力和政策资源,这是既得利益的本质所在;三是通过上述两个路径获取巨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既得利益主要是指经济利益,但决不仅仅指经济利益,还应包括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因为很多以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为表征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政治上的结盟,这些领域的既得利益是很难获取的。因此,既得利益在政治上的结盟往往更具有根本性。比如中石油的腐败窝案,首先是从政治结盟和垄断权力开始的。 从中央高层近来释放出的一些重要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解读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挠:一是对改革形势的判断。比如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骨头;改革没有坦途,要准备付出改革成本;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说明改革的难度大,风险也大。二是高层对既得利益的认知与判断。李克强总理强调“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习近平总书记讲“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这说明既得利益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和风险。 现阶段我国既得利益的基本形态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既得利益;二是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垄断既得利益;三是以房地产和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和资源既得利益。这三大既得利益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兴风作浪,掠夺财富。 既得利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一是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二是扭曲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从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看,目前我国社会矛盾的许多方面都与既得利益有关。比如说群体性事件后面常常看到既得利益的影子。从扭曲社会利益格局看,既得利益加大了中国的四大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信任风险、政治风险。比如社会整体利益格局被扭曲,使得分配制度更加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被放大;使得企业和企业的发展、人和人的发展都不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使社会阶层相对被固化,社会底层的人往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既得利益活跃在政商两界,又加速社会利益格局的整体扭曲,成为当今中国改革的最大阻力。 政府过多干预、垄断是既得利益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在中国社会中,既得利益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既得利益的产生和发展,肯定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痛苦经历有密切关联。但从本质上说,与另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公权力的膨胀和扩张;二是垄断,抑制了市场、社会竞争的活力。前者可以看作既得利益形成的权力条件,后者可以看作既得利益形成的社会条件。 从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看,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和对社会的干预。对市场过多的行政干预,突出地表现为市场门槛过高,行政审批、许可过多过滥,不仅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经济的活动力,降低了人们创业的意愿,而且助长了公权力的滥用,为权钱交易、权力寻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些年出现的官员腐败案件,绝大多数都与土地出让、项目审批、工程上马等息息相关。从对社会的过度干预看,主要是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为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成熟社会组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客观上也为政府过度地干预社会提供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既得利益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公权力过度扩张和滥用的过程。而过多的行政干预,恰恰为既得利益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既得利益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垄断。这种垄断既包括市场中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也包括对权力的垄断。前者为既得利益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空间,后者则为既得利益的形成提供了 充足的权力资源,使其有更大的能量为资本并购、企业上市的运作乃至掠夺社会财富提供保障。 破解既得利益要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破解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挠,有多重路径和选项,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校正被扭曲的社会利益格局,开放市场,打破垄断等,但最核心的还在于约束公权力,打破政府对市场、社会的过多干预和公权力的过度膨胀、扩张,如果不改变既得利益掌握资本、资源和权力这样“三位一体”的格局,想冲破它将是非常困难的,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打破既得利益的根本之道,必须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这样的选项既考验我们的勇气,也考验我们的智慧。 具体而言,从政府自身改革入手冲破既得利益的藩篱,关键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减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过多干预,重构政府和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特别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方面有实质性举措。而这项改革的前提是,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以及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要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大力削减政府的权力,把本该是市场和社会自主的权利还给市场和社会。所以开放市场、开放社会,是改革的应有之义。二是改革国有垄断行业。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要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确立国有企业在公共领域的主导地位。要改变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其次,要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官僚化、行政化的色彩,实现官商的制度性分离。再者,要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国有企业中的人员,除了少数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可以保留公务员身份但不能享受天价年薪之外,其余的所有人员,包括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都实行市场化机制,不能与公务员队伍互通。三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为各类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一整套政策框架。四是要从根本上遏制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的蔓延和泛滥。包括严格限制官员参与商业活动,建立严格的重要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以及提高政府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等。 (作者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唐任伍:民生改善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来源:人民网 2013-11-13 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朱书缘)12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他认为,改善和发展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唐任伍认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改革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又再一次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唐任伍指出,公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角度,深刻阐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尽管内容丰富,千头万绪,但这场全面深化的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改善和发展民生,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善和发展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八大以来的一年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基层,察民情,问民生,守底线,增收入,保基本,上水平,补短板,促公平,构建 民生安全保障网,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为老百姓的民生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进一步规划民生改善和发展,为13亿多中国人的小康构建了一幅更加宏壮的民生蓝图。可以预见,在《决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的民生改善和发展将会有一个新的提升,中国人明天的民生更美好~ 专家:注重公平扭转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专家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要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倾斜力度,扭转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局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从三中全会公报看,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其中,财税体制改革值得期待。 “财税涉及到初次分配,更涉及到二次分配,财税体制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和居民的分配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等,这对促进收入分配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意义重大。”苏海南说“期盼收入分配改革借三中全会‘决定’东风向前迈进重大一步。” “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是收入分配改革的诉求之一,也是收入分配的再分配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更好完善社会保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 他认为,社会保障和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应的,后者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应该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和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劳动者劳有所得、干有所值。 而再分配中,则更加注重公平,其中完善社会保障是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要求。褚福灵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特别注重公平的两个内涵。首先是权利的公平,即每个人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有相应的制度。其次是有公平的标准,在制度内,缴费标准,待遇标准全部实现合理的统一,做到“用一把尺子去度量”。 农村改革 吴杭民:“一房四吃”是民生之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11-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人民日报》12日用整版篇幅指出,部分地方政府以城镇化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其意在卖地收入。该报援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许正中的话说,为了偿债,房地产成为“二财政”和“提款机”,在有的地方甚至成为“主财政”和“摇钱树”。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准备进行“一房四吃”:“一吃”土地出让金,“二吃”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三吃”房地产税,“四吃”遗产税。 感谢许正中教授的直言~多少房奴辛辛苦苦攒钱买套房,甚至几代沦为“房奴”,却都纷纷被“一房四吃”,这是一种怎样的民生之痛~ 推动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们当然大力拥护,但一些地方政府却把城镇化搞成了一场房地产盛宴。高企的房价和越来越高的地价一直“唇齿相依”,尽管它们屡遭诟病,但土地财政的的确确已经是很多地方的依赖。在许多城市,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许多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说,土地财政不破,高房价不止~在这点上,几年前,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就曾承认,在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政府过分依赖土地收入的问题。这不,你买套房,其实40%左右是被政府“吃”掉了。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吃”。早就有政协委员披露,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多达50项,这62项税费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40%,所以早就有人在呼吁政府让利于民。 这还不够,转让住房所得20%的个税,其实也被悉数计入了买家的房款中,本来房价就在每月涨啊涨,再加上20%的个税,你继续勒紧裤腰带吧~遗产税没准啥时候又横空出世了,你好不容易拥有一套商品房,等到快退休快还清房贷了,嘿嘿,你要让子女继承房产,又得交一笔不菲的遗产税。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绑架房地产的现象,在某些地方已愈演愈烈。现在,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焦头烂额的债务问题,迫使土地财政成为更加要攥紧不松手的“救命稻草”——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土地出让金收入都创下历史新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土地市场高烧不退,开发商拿地热潮汹涌,而地方政府财政增收减少——面对居高不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土地出让已成为最主要的偿还手段。这些年来,房价调控越调越高,土地出让金真的是“功不可没”。再加上早就在征收的税费和一直在酝酿的税种,房价显然难以让普通民众乐观。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指出的,许多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城镇化建设极为热衷,是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卖地的钱,而这又使城镇化的规划、决策被房地产绑架。这种以圈地建房造城为特征的疾风暴雨式的“城镇化运动”,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及后患,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房四吃”,改革红利谁先得,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让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期待新一轮体制改革能有效破解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并切实把房地产行业的税费负担“简政”、“放权”,让利于民。 党国英:农村改革方向已经明确 关键是落实 来源:人民网 2013-11-13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 (朱书缘)12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他认为,公报透露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会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成功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中国梦。 党国英指出,就农村改革而言,公报仍然坚持既有的改革思路。这一点都不奇怪。早在5年前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了比较超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三条,一是要调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集体经济这个层次向农民合作社转变;二是明晰土地产权,实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三项改革意见如果落实,其意义不可估量。但是,在过去5年里,国家一直没有出台具体的改革方案,有的内容作了一点试点工作,也没有总结推广。从观察看,一些试点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明朗。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农村改革方面坚持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意见,明确改革的路径,就是一个成绩。事实上,从公报可以看出,此次会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可以理解为主要指明晰土地产权,使土地可交易,而可交易是可抵押的前提;公报还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些改革主张,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讲到了,因此关键在落实。 党国英认为,要解决政策落实力度的问题,决策机制本身也要改革。这方面改革主要应解决两个难题。一是决策机制要科学化,二是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次全会提出要建立中央的改革领导小组,有利于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消除利益摩擦,更顺畅地推进改革。 党国英说,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决策制定及落实效率。以土地的规划管理与用途管制为例,高度的中央集中控制并不见得有效。好的办法是收放结合,该中央管的一定管好,可以由地方管的交给地方,中央只出台规范性意见。中央可以划定农业保护区,采取一系列技术性措施,主要由中央监管保护区;同时,对于农业保护区以外的土地,可以交给地方管理,中央不再干预。可以相信,待中央决定正式发布,我们能看到更为详尽、更易操作的改革意见。 专家:打破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3 记者 高伟 林远 梁倩 原标题:打破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此外,“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不是指农村集体用地会完全等同于国有建设用地。但这意味着未来农村集体用地进行市场化流转的空间将会很大。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打破当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土地结构。 在操作层面上,邹晓云认为,应该逐步取消农村集体用地在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环节中的一些限制措施;同时改变和完善征地制度;还要实现农村集体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在权能方面的真正平等。 邹晓云说,当前农民对农村集体用地只有承包权和耕种权等基本权利,并不拥有处置权和使用权。要想真正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土地结构,实现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将当前农村集体用地的承包权明确到承包者个人,即农民身上,然后再逐步将承包权转变为使用权,让农村集体用地最终实现抵押和流转等市场化方式。 “如此一来,对城镇化而言,将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和科学地进行市场化配置,使得农村集体用地在市场化流转方面更为顺畅。”邹晓云说“对农民来说,农民宅基地的价值会因此进一步提升,在变现方面也会更为便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给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将进入快车道,也意味着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局面将成为历史,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简单说,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间,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国家全面承担起了包括教育、医疗、低保在内的农村公共品投入,农民的财产权利有了重大改观。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客观存在。 温铁军说,为推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05年中央1号文件曾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两个反哺”方针。此次三中全会提出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正是对以上方针的再次重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今后国家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以达到“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目的,这里面具有很大的政策空间。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化鸿沟,让农民能更自由地进入城市和工业领域。如此既解放了农民,又促进了现代化农业形成。他表示,新型的城乡关系是一体化发展的,农民进入城市后能马上融入城市,并能得到平等的公共福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打破现有户籍制度限制是必要的。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规划部主任文辉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这样鲜明的观点,在国家公报中明确提出是前所未有的。 文辉认为,虽然户籍制度、土地改革等此次公报并未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是破除二元结构重点便是城乡要素公平配置,而户籍、土地、公共资源等均包含其中,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方面。 此外,与此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不同的是,此次公报直接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或许意味着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力度将会有实质性进展,承包地、集体用地、宅基地等农村用地点确权工作也会加速进行。 专家认为,现阶段,农村土地在不能自由流转的背景下,价值并不能很好体现。因此,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从另一面可以看出农村土地入市的可能性。 国家安全委员会 竹立家:国安委非实体性机构 为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11-14 原标题:专家:国安委非实体性机构 为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中新网11月14日电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闭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为网友解读三中全会改革关键词。竹立家指出,国家安全委员会不是一个实体性机构,它是从战略高度、顶层设计角度,为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提供参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对此,竹立家表示,中国已经从在社会事物中发挥作用比较小的国家,变成了发挥作用比较大的国家,它对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国际利益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冲突和挑战,经济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中国的介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际格局、国际利益关系出现了重组趋势,其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介入。 竹立家指出,中国崛起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还必须要自觉介入,要主动参与世界事务,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利益方,有责任、有权利来积极参与事务,所以,竹立家认为,中国之所以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作为大国,到了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时候,必须从战略高度、顶层设计的这种角度,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进行全方位的谋划,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国际和国内为己有一个总的决策机构、政策机构。 竹立家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战略性的机构,“它不是一个实体性机构,它的主要机构可以说是决策或者公共政策制定,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国家安全方面的公共政策,必须要有一个战略高度,来全面的、顶层的、整体的来规划设计,来制定政策。”竹立家说。 竹立家指出,国家的安全部门很多,像外交、国防、经济安全、国内安全等,这是个协调机制,当遇到危机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的,很多部门协同才会解决。另外,竹立家认为,将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肯定是有大部分国家安全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进去,决策要高明、要正确、要有作用,在知识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必须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它同时还是个智库,“所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它主要是要应对未来危机所产生的一个部门,尤其是我们作为大国,我们重新介入世界事务时,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式,所以这个机构是非常必要的,为国家领导人的决策提供参考。”竹立家说。 专家: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高了国家安全协调层级 来源:人民网 2013-11-12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朱书缘)今天,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采访国际问题专家。专家认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加强我国对外交往工作顶层设计的表现,提高了国家安全工作的协调层级,能够更好地统筹各部门各方面工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之所以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是随着世界变化和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对中国的关注也提高,各种形式的情报活动更加多样,渠道更加多元。同时,世界各地“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的活动都很频繁,恐怖主义对无辜平民攻击的手段日益残忍。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频度的人员往来,军事技术的发展,各种利益的交汇,国家安全问题呈现与之前不一样的局面,国家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形式更加严峻。需要国家多个部门共同协作,有效保护国家安全。所以在原有国家安全机制上,我们要建立新的应对机制。曲星认为,成立这个委员会,能够更加有效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更加有力地进行协调,协调的层级更高。这将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协调行动,集中力量。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原所长宫力则认为,中国目前国家安全和麻烦主要来自海上。海上安全就涉及海洋局、海军、外交部等等部门,需要有一个机构统筹安排。宫力指出,习近平等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之后,一直强调中国外交的顶层设计。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更有利于部门间的相互协调,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这也是跟国际接轨的做法,一般大国都有这样的机构,比如美国等。
/
本文档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专家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