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2019-03-11 3页 doc 14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1. 血证案 【辩证思路】本案属于热入血分症,此人由于大饱醉,过度饮食,过食辛辣厚味食物,过度饮酒,蓄积胃肠,损伤了胃气,积湿蒸热,阳明热盛,灼伤血络,使淤血壅滞胃中。又正值盛暑之时,外出感受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上升,暑迫血上行,使血不循经故见吐血;胃中淤血上行,行至胸中,故见胸痛;暑性炎热,上升,故见体热头眩;脉见洪而滑,洪为阳脉,盛暑阳气亢盛,肤表开泄,气血向外,故见洪脉,食积饮停,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见脉滑。本案是饮食不节导致的血症。 【治疗特色】《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 1. 血证案 【辩证思路】本案属于热入血分症,此人由于大饱醉,过度饮食,过食辛辣厚味食物,过度饮酒,蓄积胃肠,损伤了胃气,积湿蒸热,阳明热盛,灼伤血络,使淤血壅滞胃中。又正值盛暑之时,外出感受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上升,暑迫血上行,使血不循经故见吐血;胃中淤血上行,行至胸中,故见胸痛;暑性炎热,上升,故见体热头眩;脉见洪而滑,洪为阳脉,盛暑阳气亢盛,肤表开泄,气血向外,故见洪脉,食积饮停,邪气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见脉滑。本案是饮食不节导致的血症。 【治疗特色】《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进仲淳认为治吐血有三决:“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乃使血循经络,不致瘀蓄;“宜补肝不宜伐肝”,伐肝则损肝之体,使肝愈虚而不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故降气即可以降火。血热吐血当以凉血止血,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血。而前面的医生却诊断为劳心焦虑所致的吐血,用茯苓补心汤治之,该方主要治思虑过多,心神溃乱,烦躁不寐心气为邪所致的吐血之证。显然诊断错误,导致用方用药也错。滑寿先用犀角地黄汤再用桃仁承气汤,两方都具有泻热凉血散瘀之功效,但是滑寿却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症状作出详细的诊断,从而更好更快的治愈了患者。犀角地黄汤方中用犀角凉血清心解热毒,使火平热降。用生地凉血滋阴生津,助凉血止血。再以桃仁承气汤逐淤泻热,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大黄苦寒,下淤泻热。 2. 怔忡案 【辩证思路】本案属怔忡案,属心火亢盛而兼有脾胃气虚之证。“其人平生志大心高,所谋不遂,思虑过度,致内伤也”由此可知患者有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之证,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怔忡善忘,失眠多梦,心烦,舌红,脉细数等症。而口舌干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可知患者脾胃气虚,脾胃纳运乏力,少气懒言,四肢疲软。气虚则发热,故见患者多汗,口舌干燥。其实脾胃气虚皆由心病而起。病人怔忡善忘事,且口淡舌燥,汗出偏多,四肢无力发软,全身发热,小便白而且浊。很多医生会诊断为是内伤不足导致的心神不宁,心阳虚损且不足,所以用药也就采用鹿茸,附子等药治疗。这是由思虑过度,为厥阴之火所害。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心神清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推动作用。脾胃气虚皆由心病而起。心为君主, 主五脏六腑,故心病可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 【治疗特色】《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滑寿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中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血为气之母,气虚时间久了,营血也跟着亏虚,所以用当归养血和营。用此方治疗患者四肢疲软,困倦少食,口淡舌燥,饮食乏味,不耐劳累之症。用朱砂安神丸镇心安神,清热养血。方中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神,既能重镇安神,又可清心火,治标之中兼能治本。黄连清心泻火,除烦。再合用当归、生地黄、炙甘草,达到标本兼治,清中有养,使心火得降,心神得养,阴血得充。 3.伤寒案 【辩证思路】本案属于伤寒,病人已汗下却仍见背恶寒,脉细如线,汤熨不应,由此可知,病人因脾胃虚寒所致的伤寒证,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见患者背独恶寒;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行,以至于脉管的血量减少,充盈度下降,故见患者脉细如线;寒从中生,寒邪在里,解肌发表,疏通腠理无法除去里之寒邪,故见汤熨不应。所以,由这些症状可知,本案寒由内所生而致的阳虚。 【治疗特色】滑寿用大剂量的理中丸加肉桂,附子,以干姜大辛大热之性温脾阳,祛寒邪。以人参补气健脾。用干温苦燥之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甘草坐镇中州,附片大辛大热,补真火以温阳。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同时采用热药外敷之法,外敷药加荜茇,高良姜,吴茱萸,肉桂,椒等大辛大热之药研末,再以姜汤调敷覆满其背,医疏通腠理,改善背部血液循环。滑寿应用辛温之药内外兼施,内服与外敷并用,增强治疗的效果,使全身腠理疏通,里寒外出,达到治疗的疾病目的。此治法从里和从外同时进行,内服药温中祛邪外出,而外敷药疏通腠理使邪气外出通道通畅。如果滑寿单纯只用内服理中汤加姜附桂温中,可能会难以驱寒邪外出,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就算可以使寒邪驱除,都要很长时间。患者因汗下太过而致阳气虚,机体阳虚而无力温煦周身,使体寒可采用温补阳气之法,滑寿根据患者症状病情以及结合自己的临床诊断经验,很快就诊断出患者是寒由内生而致的阳虚,用理中汤加以干姜,桂枝,附子等药材温补脾胃。滑寿在本案中采用内外兼用的方法同补法灵活运用,使疗效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很快就治愈了患者。这种内外兼施,标本兼治的治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
本文档为【《中医历代名医医案选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