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走 进 李 白

2018-02-09 5页 doc 16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走 进 李 白走 进 李 白 谪 仙 李 白 冯艳玲 课时目标: 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理想追求逐步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从西蜀初到京城长安时,名声未振,他把自己的《蜀通难》拿给贺知章看,贺惊叹到:‘这是“谪仙”啊,(你非人世认可不是天上的太白金星,)是啊,人们心中的李白,既是“诗仙”。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又是“洒仙”,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么他身上仙人的气质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走进李白从他生平,理想追求中去感受吧~ 二、李白的生平(701—762) (一)出生 1、...
走 进 李 白
走 进 李 白 谪 仙 李 白 冯艳玲 课时目标: 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理想追求逐步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从西蜀初到京城长安时,名声未振,他把自己的《蜀通难》拿给贺知章看,贺惊叹到:‘这是“谪仙”啊,(你非人世认可不是天上的太白金星,)是啊,人们心中的李白,既是“诗仙”。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又是“洒仙”,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么他身上仙人的气质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走进李白从他生平,理想追求中去感受吧~ 二、李白的生平(701—762) (一)出生 1、字“太白”名李白的由来。(母梦长庚星而诞) 2、出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绵阳)所属彰明县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 (二)经历 李白生平经历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1、蜀中生活时期(25岁以前) 李白早年博学多才。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才华出众处,名闻天下。他除了吟诗作赋之外,还能琴能,能剑能舞,能骑能射, 具有多方面的才艺。这时的李白是个游侠的形象。他曾游历蜀中的成都、峨眉、青城等地,以侠义自任,轻财好施。这时期的生活经历为他开放的思想,象迈的性格及浪漫诗风的形成提供了一定基础。 2、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25-42岁,十七年)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将足迹踏上了蜀地以外的地方。 他先是洲历洞庭、庐山、金陵、扬州、襄汉等地,并折回湖北在安陆绘声结婚定居,然后,他北游洛阳、太原,东游齐鲁,南游江浙,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这次长期游历中,他饱览奇山胜水,广交高士名流,其中在他更客任城(游历山东济宁),与五位朋友居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1 他这段时期的游历既是游山玩水结高朋,也是提高自己的声誉以求入任的机会,他看试过很多: ?托人引荐 ?学人隐居,以试终南捷径。(认识元丹丘) 总之他不愿参加常规的科举考试,而希望通过地方举荐或朝廷征召进入仕途以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 这一时期他的创作热情很高,作品数量多,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形式自由奔放。 3、供奉翰林时期(42—44岁) 主要作品:《峨眉山月歌》、《静夜思》、《赠汪伦》、《赠孟浩然》、《送孟浩然之任广陵》、《望庐山瀑布》。 天宝元年,李白自蜀到长安。 ?初见贺知章,被叹为“谪仙”荐于玄宗。 ?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羲。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力士脱靴,力士耻之 ?奉旨写“清平调三首(课本P152) ?力干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之事向杨妃进谗言失宠 ?赐金放还 李白不久清楚的看到,朝廷赏识他的只是词章才华,命他“供奉翰林”不过用以点缀升平,标榜风雅,而他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追求自由狂放作风,很快招致不少谗言,致使玄宗对他日渐疏远,他自感理想已经落空。长安不可久留,于是毅然上书请还,玄宗也如他所愿,赐金放还了。李白怀看沉痛的心情了开了京城,这年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洛阳,因思归故里写下了《春夜洛城闻宙》。 三年的长安生活,使李白初步体察到朝延的腐败和政治的黑暗,于是他开始写作抨击现实,抒发愤懑的诗篇。 主要作品:《行路难(三首)》。 4、以梁园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时期(44-55)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天宝三年(744)春,李白离开长安重新开始他的漫游生活。这时,他写了回顾官场生活的浪漫主义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诀别官场,蔑视权贵的宣言书。 这次漫游,他在洛阳遇见了杜甫在汴州遇到的高适。三人曾联袂同游,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其后,他以梁宋为中心,北游燕赵,南游江浙,往来于齐鲁之间。 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现反抗精神和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秀篇章。 主要作品:《梦游王码姥吟留别》、《将进酒》。 5、身经动乱时期(55—62岁)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京师震恐,唐玄宗仓惶出逃四 2 川。途中命其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当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永王途经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当时五十多岁的李白欣喜不已,欣然应诏,参加了李璘幕府,写了一组《永王东巡歌》表达自己抗敌平乱的志向。 但是永王的军事行动触怒了肃宗的大忌,因而遭到征剿,永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捕以“从逆罪”,论死被关于浔阳狱中,幸得郭子仪相救。(因为李白游并洲时,曾救过郭子仪一命)郭子仪请官以赎,所以李白免了死罪,改判流放夜郎。李白的运气真的不错,也许是天上太白星相佑,他流放夜郎,行至巫山时忽闻朝廷大赦天下,他惊喜交加,写下了《早发白帝城》。 上元二年(761)李白已经61岁,他听说李光弼率军征讨史朝义,马上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行至金陵,因病折回,不胜感慨;“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第二年,李白病死在他当涂县族叔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有关李白之死的传说: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洒捉月,遂沉水中。(对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种浪漫的死法似乎更符合谪仙李白) 遭遇“安史之乱”李白再三以诗表达他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心。所以这一时期,他的诗歌主要在表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 要主要作品:《永王东巡歌》, 三、李白的理想,诗风的形成 在李白一生曲折的经历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名山大川。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李白的一生来看,他既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因为读了万卷书,他在行万里路时,才能酣畅的将亲近大自然的感受写成优秀的诗篇。也正因为他行了万里路。饱览名山胜水,才让他的诗情中,既有山的豪迈,又有水的飘逸。总之他浪漫主义的诗风,与他的漫游经历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在李白的思相想中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信念不灭,奋斗不止。李白既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对功名事业积极追求,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仍然希望有所作为,始终乐观自信。同时又坚持不屈已,不干人的独立原则。他蔑视权贵,笑傲王候,个性狂放不羁,处事天子行空。所以在李白身上存在看对功名事业的追求和对权贵的极端蔑视这样一组矛盾,这种矛盾扼杀了一位想建功立业的政治家,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让我们铭记这样一个信念不灭,奋斗不止的谪仙李白吧~ 3
/
本文档为【走 进 李 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