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木牛流马揭谜

2017-10-05 28页 doc 49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木牛流马揭谜木牛流马揭谜 目录 提要 关键词 ? 木牛流马概述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1.4 木牛流马模式的缺点 ?木牛流马造法译注 ?参考文献 提要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及有关资料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经考证认定:这些资料是真 实可信的,根据原文即可制造木牛流马。本文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的 原文逐句作了译注,并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 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
木牛流马揭谜
木牛流马揭谜 目录 提要 关键词 ? 木牛流马概述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1.4 木牛流马模式的缺点 ?木牛流马造法译注 ?参考文献 提要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及有关资料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经考证认定:这些资料是真 实可信的,根据即可制造木牛流马。本文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的 原文逐句作了译注,并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 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 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 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 的。在路况较好时,圆轮车比木牛流马要实用得多,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遍使用以至失传的 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木牛流马 运输工具 四足步行 杠杆原理 ? 木牛流马概述 木牛流马是否存在,古籍记载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对此争论颇多,笔者以《三国志通俗演 义》卷之二十一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为主,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有关资料进行 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绘出了图纸并造出了模型。认定木牛流马真实可信。笔者自信已 揭开了木牛流马之谜。请有关专家学者等同志给予审阅鉴定,欢迎赐教。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马,而 且有大同小异的几种模式。本文优选一种模式,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 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载重并进退自如。 这个木牛流马模型是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描绘的外貌和提供的数据制造出来的,各 主要部分名称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为本文说明的需要增添了几个名称,并推算出几个尺 寸。模型与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证实了木牛流马的真实性。请参见图1《木牛流马外貌示意 图》,图2《木牛流马步行示意图》,图3《木牛流马部件名称图》,图4《木牛流马尺寸图》, 图5《木牛流马脚孔轴孔尺寸图》。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模型的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 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 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 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 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 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 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 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 由于木牛流马靠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 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 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 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 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 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 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 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 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理由之一是,在古籍中很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多是合称木牛流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 单独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绘了木牛的外貌,没有提到制造数 据。正好相反,造流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数据,而没有外貌的描绘。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 正好组成一个整体,既有外貌的描绘,又有制造的数据。也只有将木牛和流马的造法看成是 同一种运输工具的造法,才能证实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三国志》有“流马尺寸之数”一句, 更能说明后段只是“尺寸之数”。 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进速度如牛之慢而无马之快,可 以认为原始设计为木牛,只是后来才称为流马。 为何称为流马而且还有单独的流马造法?第一种可能是以“流马”为“六码”或“陆码”的 谐音。“六码”可能是指造木牛的6个主要数据,如肋长、前后轴孔、前后脚孔、前后杠孔、 板方囊、前杠长等等。将“六码”称作“流马”既能形象地表达木牛的性质——像马一样奔 驰,又能将“六码”的真实意义隐去,增加神秘感,给外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第二种可能 是,流马为木牛改进后的一个新的型号,所以合称木牛流马。第三种可能是,头部外形似牛 称木牛,似马则称流马。 1.4 木牛流马模式的缺点 一是转弯的问题没有解决,古籍只提到“进退自如宛如活的一般”,没有提到转弯问题。也 许原设计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以至木牛流马转弯不灵活而无法推广应用。本模式设想的转弯 方法是,两后足(或两前足)着地,扭转身子而转弯。这里显得有些勉强。 缺点之二是木牛流马在步行时的震动较大,使木质结构使用寿命不长,它的震动使人的手和 肩容易劳累,这是木牛流马的一大缺点。 缺点之三是它在平地运输方面不如圆轮车等运输工具,因此不能广泛应用以至失传。 限于条件,笔者没有制成实物进行实际应用,可能存在未考虑到的问题。只是推测可以进行 实际使用,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木牛流马是木质制品,实物容易腐烂而难以流传。 ?木牛流马造法译注 为译注方便,特将罗贯中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中关于木牛 流马造法之原文转录如下,并根据译注的需要分句编号: 1 造“木牛”法曰: 2 方腹曲胫,3 一股四足,4 头入领中,5 舌着于腹,6 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7 曲者为牛头,8 双者为牛脚,9 横者为牛领,10 转者为牛足,11 覆者为牛背,12 方者为牛腹,13 垂者为牛舌,14 曲者为牛肋,15 刻者为齿,16 立者为牛角,17 细者为牛鞅,18 摄者为牛鞦革由,19 牛仰双辕,20 人行六尺,牛行四步,21 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22 人不大劳,23 牛不饮食也。 24 造“流马”法云: 25 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26 左右同,27 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 28 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29 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 二寸,广一寸。30 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31 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32 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33 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34 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35 后杠与等。36 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37 每枚受米二斛三斗。38 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39 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40 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41 形制如象。42 革干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43 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下面以编号为序,对原文逐句译注。为便于理解,请注意结合图文阅读。 原文1:造“木牛”法曰: 译文1:造木牛流马的方法是: 注文1:笔者认为木牛和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两个名字,应当合称木牛流马,而以统称 木牛为宜。理由之一,在原文中极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的功用。假如是两种运输工具,应 当优胜劣汰只选用一种。理由之二,原文前部分“造木牛之法”只介绍概貌而无数据,后部 分“造流马之法”只介绍数据而无概貌。两部分都不完整,只有将前后两部分合为一个“造 木牛流马之法”才是完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第24句是“造流马法云”,这句在《三 国志》写成“流马尺寸之数”,说明后段是“造木牛流马之法”的数据。 除前述理由外,也有可能木牛和流马是两种有细微区别的同一种运输工具。也许其中一种是 另一种的改进型号,可能木牛在先,因原文介绍的都是牛头、牛角之类牛身上的部位名称。 也许以后将木牛改造后速度稍快,便称作流马了,或许只是头面部的装饰物是牛头便称木牛, 是马面便称为流马。 制造木牛的数据中有6个较重要的数码,如肋长、前后轴孔、前后脚孔、前后杠孔、板方囊 和前杠长等等。将“6码”按谐音读作“流马”,既有实际意义又增加神秘感。也许就是这 种神秘感使后人以为是两种运输工具,因而难以研究仿制出木牛流马。 原文2:方腹曲胫。 译文2:牛腹是方形的,牛胫是弯曲的。 注文2:后文介绍的板方囊是方形的,板方囊置于牛腹内,故牛腹应为方形,牛胫呈弯曲形 状,是为了与真牛形似,可能是整条牛脚从上至下呈上大下小形状,这样的结构才稳定牢固。 原文3:一股四足。 译文3:牛屁股1副,牛足4只。 注文3:1副牛屁股可能是个装饰物。也可能作挡风雨用。置于牛腹后部,可能装饰有牛尾。 如果制成盾牌,则可兼作兵器。牛足为4只,不论是什么形状都能排除独轮车的可能。 原文4:头入领中。 译文4:牛头装入牛颈中。 注文4:牛头本来与牛颈相连,根据“舌着于腹”和“垂者为牛舌”句推断,牛头是紧连牛 腹的,牛颈的长度不大。为了转弯的灵活性,牛颈宜短不宜长。 原文5:舌着于腹。 译文5:牛舌紧靠着牛腹。 注文5:另有记载,牛舌扭转后,牛足则不能转动。可见牛舌是一个机关,看似平常的装饰 物,一经扭转即能制动。其形状应与牛舌形似。扭转后制动的设计并不难,只要牛舌扭转后 能卡住“前足”,前足不动则牵连后足不能动。这牛舌是“刹车”装置,也是防止外人抢夺 的一种秘密机关。司马懿仿制成木牛流马,却没有发现牛舌的功能,可见其设计是很巧妙的。 牛舌的长度应在6寸7分以上,参见注文27。 原文6: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译文6:木牛载重量较大,但行进速度较慢。单独行进每天几十里,成群行进每天约二十里。 注文6:后文有“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句,以及根据2枚板方囊的尺寸计算,估计每 牛载粮草约200千克。古代一里相当于434米。日行20里的速度不算快。不论山地还是平地,木牛流马行走的速度都比独轮车慢得多,木牛流马只适合山地而不适合平地,这也是木 牛流马失传的一个原因。 原文7:曲者为牛头。 译文7:木牛的头部模仿真牛拉重物时的弯曲形状。 注文7:结合“垂者为牛舌”句,牛舌既垂,牛头则不能平视前方,只能是两眼朝地。真牛 在拉重物时必弓肩,两眼朝下。木牛就是模仿这一姿势。同时为安装牛舌这个秘密机关作掩 护(见注文5)。 原文8:双者为牛脚。 译文8:牛脚分为前后两双。 注文8:笔者研制的木牛,左右两只前脚是一个整体,同时进退。左右两只后脚也是一个整 体,同时进退。这点与真牛步行有很大区别。如果要设计像真牛一样四只脚分别进退,用现 代的钢材作材料是可以办到的,在古代用木材可以制造,但不宜负重。 此句可以理解为,牛脚是固定在两根辕木尾端的着地的支柱,这支柱在停止时可以支撑木牛 的后部,防止向后倾倒。如果作这样理解,“脚”和“足”就有区别了。但笔者认为设这样 的支柱没有必要,因而将足和脚看成是同一概念。如果不这样,后文的脚杠和脚孔等概念就 不好理解。 牛脚的长度后文未提及,考虑到人体高度等因素,牛脚长度(从脚孔至下端)以2尺5寸为 宜。(参见注文20) 原文9:横者为牛领。 译文9:示意图上横杠即为牛颈。 注文9:结合“头入领中”和“舌着于腹”可以说明,牛颈的长度不大。为的是缩短木牛的 总长度,以便重心后移,转弯灵活。 原文10:转者为牛足。 译文10:牛足可以转动。 注文10:以往有木牛流马即圆轮车(独轮车或四轮车)之说。笔者则认为木牛流马不是圆 轮车。理由是:三国以前即有圆轮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值得千古流传;二是在“难于上青 天”的蜀道上,圆轮车上坡下坡都很难制动,平路也因地面不平难以行进,如果圆轮车能适 用,就用不着发明木牛流马了;三是原文中有“牛行四步”句,显然是指木牛象真牛一样一 步一步地前进;四是原文中“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句,明白指出木牛脚是四方的 木杠,而不是圆轮;五是笔者研制的木牛流马模型,四足是木杠式的,已经很好地利用原文 的数据,也是一种印证。 可以设想,在四足的模式上,于四足之中心装一圆轮,平坦地用圆轮行进,圆轮不能转动时, 再以四足着地行进。这样做,行进速度快,转弯也灵活,有许多优点。但原文没有依据,暂 不讨论。 原文11:覆者为牛背。 译文11:覆盖在牛腹上方的部分是木牛的背部。 注文11:牛背的作用是遮太阳挡风雨。其材料可以用竹片、木板、油布等材料。照理说, 牛腹两侧也应有遮阳避雨之物。 原文12:方者为牛腹。 译文12:牛腹呈方形。 注文12:牛腹呈方形,内装2枚板方囊。牛腹内空的前后长度不大于“肋长三尺五寸”,上 下高度为“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加“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共2尺。牛腹的左右 宽度是下列数字之和:前杠长1尺8寸;左右辕、左右脚和左右鞦革由共6层木板,每层厚 1寸5分,计9寸;两数之和为2尺7寸。 以上说明,牛腹长3尺5寸,宽2尺7寸,高2尺,这个空间可以供2枚板方囊前后平排放 置。这样放置占长3尺2寸(“广一尺六寸”的2倍),占宽2尺7寸(板方囊的长),占高 1尺6寸5分(板方囊的高)。牛腹内装下2枚,略有空余,以方便板方囊的装卸。 如果将2枚板方囊上下迭放或左右平排放置都是不妥的。假如上下叠放会增加牛腹的高度, 使重心上移而不稳定,牛腹的高度2尺也不够用。假如两枚板方囊平排左右放置,会增加牛腹的宽度至3尺2寸,不利窄路行走,也会使左右稳定性较差;若两枚板方囊载重量不相等 时会影响左右平衡;这样放置会使板方囊容易滚落。 原文13:垂者为牛舌。 译文13:牛舌向下垂。 注文13:牛舌在木牛身上是个看似不重要而实际上很重要的部件,它的设计是巧妙的。牛 舌的功能一是装饰作用;二是作“制动”的秘密机关;三是在停止工作时作“刹车”以防滑 倒。笔者将牛舌设计成沿横轴自由摆动的短木杠,将其沿前上方向旋转270度,舌尖顶住前 脚两轴孔间的横杆(连轴杆),这样就使前脚不能运动,前脚又牵制后脚不能运动。 原文14:曲者为牛肋。 译文14:牛肋是弓曲的形状。 注文14:根据“肋„„左右同”句,牛肋位于牛背,左右各一,纵向并列,弓背向上。 原文15:刻者为齿。 译文15:牛齿用木板雕刻而成。 注文15:牛齿可能只有装饰作用,也可能有掩盖牛舌的特殊作用。 原文16:立者为牛角。 译文16:牛角呈上立状。 注文16:牛角呈上立状,则牛舌下垂状较为自然。牛角用木质制造,可作装饰,亦可挂物。 牛角若用钢铁制造,更兼作兵器。有牛角一物,足以证明是木牛而非流马。牛耳、牛眼和牛 鼻等部未载入原文,可能是刻绘而成。 原文17:细者为牛鞅。 译文17:画得较细的是牛鞅。 注文17:牛鞅本是牛拉车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笔者研制的木牛流马,连接两前脚上端前 轴孔的横杆,相当于牛鞅的位置,此横杆可称为牛鞅,它又是一根连轴杆。牛鞅前抵牛头, 后抵牛腹,能限制两前脚摆动的幅度,也牵制两后脚摆动的幅度,这样实际上限制了牛脚步 行的幅度(步幅)。 根据后文“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句,可以推测牛鞅前后移动的距离在4寸以上。假定为4 寸5分,又假定脚以下长度为2尺5寸(从脚孔至下端),按相似三角形计算,前脚的最大 步幅为2尺5寸,按“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计算,平均每步1尺5寸,这说明木牛的最大 步幅为2尺5寸。平均步幅为1尺5寸。 牛鞅可以解释为捆绑板方囊的绳子,也可以解释为套在人脖子上以肩部用力上抬的绳子,也 可以解释为牛前面有人拉木牛前进用的绳子。这都是从“细”字考虑的。但又考虑这些用途 都不值得载入原文。 对牛鞅为何物尚难确定,但这不是重要部分。为慎重起见,后文注27中称连接两前轴孔的 木杠为前轴杠。 原文18:摄者为牛鞦革由。 译文18:有牵拉作用的木杆是牛鞦革由。 注文18:牛鞦的本意是套车时拴在驾辕物品牲口屁股周围的皮带、帆布等。如果把牛鞦革 由解释为皮带之类的东西,则不好解释“摄”字,同时这类东西不必在原文中记载。 笔者根据木牛模式,将连接同侧前后脚的可以转动的木杠(相当于现代机械上的连轴杆)叫 做牛鞦革由,其理由是,这根连轴杆是重要部件,必须在原文记载,而原文没有更合适的名 称。这根连轴杆的位置也与牛鞦的部位差不多。它具有“推和拉”的功能,合符“摄”字之 意。 原文19:牛仰双辕。 译文19:木牛的双辕作一仰一俯运动。 注文19:结合木牛模式,“仰”字解作一仰一俯的运动姿势较合适。双辕越长越省力,手柄 起落的幅度越大,转弯半径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辕长适度,估计辕长7尺(从前脚到 手柄)较为适度。按辕长7尺计算,手柄起落幅度约1尺。手柄处上抬力最大为总重量的 30%,最小为零或负值。按总重250千克计算,手柄处最大上抬力为75千克。原文未记载 辕长这个重要数据,有待研究确定。 辕长可以定得稍长些,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手(肩)的用力点前后移动,以改变实际使用的辕 长。 原文20: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译文20:人前进6尺左右,木牛前进4步。 注文20:此句将人和木牛的行走相联系,说明人和木牛是同时前进的。木牛不能离开人而 自行前进,即木牛的动力是人力。 木牛的平均步幅是1尺5寸。从木牛模式上看,木牛前脚孔距前轴孔4寸5分,后脚孔距后 轴孔3寸5分,这样使得后脚的步幅比前脚步幅大。设脚孔以下的脚长为2尺5寸,经计算 后得知,后脚平均步幅为1尺7寸,前脚的平均步幅为1尺3寸。这样设计是为了省力。按 杠杆原理,前脚着地时的阻力比后脚着地时的阻力要大得多。前脚向前的步幅越大,阻力更 大。因此有必要适当减少前脚步幅。 此句写“牛行四步”而不写“牛行两步”,据此可考虑木牛是4只脚分别前进的,但证据不 足。确有证据说明木牛两前脚与后脚是分别并排前进的,后文载“孔径中三脚杠„„同杠耳”, 表明左右脚是以3根脚杠连成整体的,只能同时前进,若设计成4脚分别前进,用现代的钢 铁作材料尚可,在古代以木材制作,则不宜载重。 木牛转弯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在大半径转弯时,两前脚(或两后脚)着地稍扭转,即可使 牛头转向。在小半径转弯时,可照前法“原地踏步”多次转弯。如此转弯显然不大灵活。如 果将本模式改成增加一个独轮的模式,以轮转弯即可,但无据可查。在四脚下部各装一轮, 转弯自然灵活,但与后文足底包“革干”不符。 把现代的汽车结合木牛流马结构设计成“铁牛车”,前中后三组“脚”底装轮子,可以像真 牛一样步行还可以像汽车一样行驶。 原文21: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 译文21:每牛载粮可供10人吃1个月。 注文21:根据后文记载板方囊的尺寸,算出2枚方囊的容积共0.156立方米。共载大米约200千克(按1300千克/立方米估计)。每人的月口粮约20千克。 原文22:人不大劳。 译文22:驾木牛的人不会很累。 注文22:木牛运用杠杆原理省力,驾牛人肩上负重为木牛载重量的30%以下,最小值为零或负值。木牛重心点在牛腹中心即后杠孔处。动力点是手柄处。支点分别在前脚着地处和后 脚着地处,当以前脚着地并处于最前位置时,阻力臂长约3尺,动力臂约9尺,动力约为阻 力的30%。当以后脚着地并处于最后位置时,阻力臂为零或负值(重心在支点之前)。动力 臂与阻力臂之长度是有规律地变化的。驾牛人所费力量也会有规律地变化。估计木牛总重约 250千克,驾牛人费力最大约75千克。这不会使古代战士觉得太累。 原文未提及驾牛人的数量,按本模式,1人肩抬手推,木牛即可前进。必要时另加1人在牛 头前牵拉,速度会快些。 原文23:牛不饮食。 译文23:木牛不会消耗粮草。 注文23:用真牛运送粮食,它本身要消耗大量粮食。真牛空闲时也要消耗粮草,并要人力 照看和保护。这些于战事是不利因素,木牛的使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制造和使用 木牛的根本原因。孔明用计欺骗司马懿以夺取粮草也可能是个原因。 使用木牛虽然要消耗战士的体力,但战士一方面运送粮食,同时又保护粮食,空闲时还可以 调作他用,其利大于弊。 原文24:造流马法云: 译文24:制造木牛的尺寸如下: 注文24:此句原文与译文差异很大。笔者研究后认为这句的意思应是如此。详见注文1。 原文25:肋长三尺五寸,广二寸,厚二寸二分。 译文25:肋长3尺5寸(1寸=24.12毫米),宽2寸,厚2寸2分。 注文25:肋长可能是指木材两端的总长度。也可能是指牛腹内空的长度,即肋长在3尺5 寸以上,以后者为佳。如果肋长只有3尺5寸,减去两端连接部长度后不足3尺,无法容下 2枚宽1尺6寸的板方囊。 三国时代的1尺折合24.12厘米(徐元贞等《中医词释》113页,河南科技版1983),可作参 考。后人根据所处时代的度量衡予以换算也有可能。本文为防止引起混乱,对原文尺寸不作 换算,只在此提醒制作实物时予以注意。 原文26:左右同。 译文26:左右两根牛肋的尺寸相同。 注文26:这里的左右是相对木牛体位而言。即木牛左耳这边为左,右耳这边为右。后文所 指前后左右均同此意。 从这句可知牛肋是左右各一根,位于牛背的位置,它们的排列应是左右并列式,不会是真牛 的肋骨那样排列。 原文27: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 译文27:前轴孔距牛头4寸,孔的直径2寸。 注文27:前轴孔的位置在前脚最上端。左右前轴孔以圆木杠贯穿其中。此木杠笔者称它为 前轴杠(在注文17中称此为牛鞅)。它向外还贯穿左右鞦革由。前轴杠与牛鞦革由的连接是 固定连接。前轴杠与前脚的连接是滑动连接。(各滑动处可加某种润滑油)。前轴杠长2尺7 寸以上(前杠长1尺8寸加辕厚、脚厚、鞦革由厚等6层共9寸,外加前轴杠两端外露部分), 直径2寸。 前轴杠前距木牛头4寸,后距牛腹2寸7分,运动距离是6寸7分。这个距离限制前脚的步 幅,通过鞦革由再限制后脚的步幅。 参见注文5,牛舌转动后顶住前轴杠不动,前后脚都不能动,牛舌的长度应在6寸7分以上。 原文28: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 译文28:前脚孔长2寸宽1寸,距前轴孔4寸5分。 注文28:前脚孔与前轴孔的距离,是指孔边缘之间的最近距离(原文所载各种距离都作如 此理解)。假若指孔中心距,则两孔距离太近,制作时换算较麻烦。 必须有一木杠连接左右前脚孔,这根木杠,笔者称它为前脚杠。前脚杠直径2寸,长2尺4 寸(前杠长1尺8寸加辕厚,脚厚共4层计6寸)。前脚杠与前脚是固定连接,穿辕部分是 滑动连接。此处易磨损,用材要坚实。 原文29: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 译文29:前杠孔距前脚孔2寸7分,孔长2寸宽1寸。 注文29:前后各杠孔、轴孔和脚孔的位置没有在原文中注明。笔者对各种可能进行比较, 选取最佳位置用于本模式,即:前后杠孔在辕上,分别位于腹的前后端;前后脚与辕连接的 部位定作前后脚孔;前脚孔以上4寸5分定作前轴孔;后脚孔以下3寸5分定作后轴孔。 当前脚处于垂直位时,前轴孔后移的最大距离是2寸7分,这个距离决定了前脚最下端前移 的最大距离。估计前脚孔离地的最佳距离为2尺5寸,已知前轴孔距前脚孔4寸5分。按相 似三角形可得知前脚最下端前移的最大距离为1尺5寸。前脚后移与后脚前移相碰,前脚后 移加后脚前移的距离受前后脚孔距1尺的限制。前脚后移的距离约为3寸5分,后脚前移的 距离约为4寸5分,两者之和8寸,在前后脚孔距1尺(见注文30)限内。 原文30: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 译文30:后轴孔距前杠孔1尺5分,孔径与前轴孔相同。 注文30:前轴孔的直径为2寸,后轴孔的直径也是2寸。 后轴孔在后脚上,而前杠孔(或前杠)在辕上。要标定这个距离,后脚必须处垂直于地面的 位置。这样就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位于后脚孔。后脚孔距后轴孔3寸5分,后轴孔距 前杠孔1尺5分,可算出后脚孔距前杠孔9寸9分,取近似值1尺。 为什么原文不直接标明1尺这个数字,可能是原文作者故意留下一个谜,以增其神秘感。也 可能是笔者误解。笔者之所取后轴孔到前杠孔的距离为1尺,是因为这个数加上后脚孔距后 杠孔4寸5分(见注文33),加上后脚孔宽度2寸,再加后杠孔中心点距前边1寸,共计1 尺7寸5分,正好使后杠孔中心点位于肋长3尺5寸的中心。也即后杠孔位于牛腹的中心。 这里可作为木牛重心点的标志。 原文31: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 译文31:后脚孔距后轴孔3寸5分,孔径与前脚孔相同。 注文31:前脚孔长2寸宽1寸,后脚孔同此尺寸。 前轴孔距前脚孔4寸5分,而后轴孔距后脚孔3寸5分。这1寸之差是为了使前脚的步幅小 于后脚的步幅,使前脚向前移时与木牛重心点的距离比较小些,以达到省力的目的(见注文 22)。 原文32: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 译文32:后杠孔距后脚孔2寸7分。 注文32:前杠孔距前脚孔2寸7分。后杠孔与后脚孔也是这个距离,看来是正确的,但后 句“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对此句有否定的可能,详见注文33。 原文33: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 译文33:后来记载后脚孔与后杠孔的距离必须是4寸5分。 注文33:此句的“克”字当“严格限定”、“必须”解释。“后载”一词可以解释为“后面装 载的粮食”,此解释似难理解。“后载”一词最好的解释是“后来有文记载”。取此义则此句 译成“后来记载后脚孔与后杠孔的距离必须是4寸5分”。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此句是个 批注。是纠正前句“二寸七分”这个数字的。 如果此句是作批注用的,那么它的理由是要使后杠孔位于牛腹及牛肋的中点。(详见注文30) 将后杠孔装在牛腹中点,是将后杠孔作为重心点的一个标志。在装载粮食时将2枚板方囊置 于标志的左右,这便于木牛的重心位置大致固定,有利于木牛的平稳运动。 如果把“后载”理解为“重心”,也能说得过去。但“重心”的解释比较抽象,驾木牛者很 难掌握。 此句的解释,总的说来比较勉强。“2寸7分”与“4寸5分”之争并不很重要。在人民文 学出版社1975年版《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文中,前句的“二寸七分”写作“四寸 七分”,有2寸之差。看来这两句历来有争议。笔者认为,在“2寸7分”、“4寸7分”和 “4寸5分”这3个数字中,以“4寸5分”为佳。后2个数字相差2分,应无必要,可能 是笔误。“七”和“五”的古文写法分别是“×”和“+”形(约斋编著《字源》一六七页, 上海书店1986)。这两个字形极易笔误。 后杠孔的尺寸,推测是“大小与前同”长2寸宽1寸。 后杠的实际位置在木牛腹的中部,推测其后方至少有1根“最后杠”。后杠是相对前杠而言。 原文34: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 译文34:前杠长1尺8寸,宽2寸,厚1寸5分。 注文34:前杠是连接左右两辕上前杠孔的木杠。前杠长1尺8寸,不包括两端出榫部分。 榫子不应露出辕外侧,以免碰撞木牛脚。前杠宽2寸厚1寸5分,与前杠孔长2寸宽1寸相 适应。 前杠长1尺8寸,加两侧辕厚、脚厚和鞦革由厚共6层,各厚1寸5分,共厚9寸。木牛左 右总宽为2尺7寸,这与板方囊的长2尺7寸相等,有效的利用了横向空间。 与前杠同尺寸的有后杠和“最后杠”。“最后杠”可以出榫并以竹楔穿过,以作加固用。有可 能有1根同样的“最前杠”,与“最后杠”共同加固两辕。 原文35:后杠与等。 译文35:后杠与前杠的尺寸相同。 注文35:后杠的长为1尺8寸,宽2寸,厚1寸5分。后杠的两端出榫,榫的尺寸为宽2 寸厚1寸,与后杠孔相符。榫的两端不外露,以免妨碍后脚的运动。 原文36: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 译文36:板方囊2枚,木板厚8分,长2尺7寸,高1尺6寸5分,宽1尺6寸。 注文36:2枚板方囊是方形的有盖箱子。所列尺寸是外形尺寸。如果是内空尺寸,则牛腹 容积不够用。内空应减去板厚8分,内空尺寸是:长2尺5寸4分,宽1尺4寸4分,高1 尺4寸9分。按三国时期1寸折2.412厘米计算,每枚板方囊的容积是(0.61265米×0.34733米×0.35939米)0.07648立方米。按大米每立方米1300千克估计,每枚板方囊能装大米99.4千克。2枚板方囊能装大米约200千克。设木牛自重50千克,木牛满载时总重约250千克(此为估计数)。 2枚板方囊的排列有4种形式。本模式取横向并列的形式。这种形式重心低,运动平稳,便于装卸。其宽度正好与木牛总宽相等,是最佳选择。如果上下叠放,则重心高,装卸不便。如 果纵向并列,当两侧载重量不相等时,易向较重侧倾倒。 原文37:每枚受米二斛三斗。 译文37:每枚板方囊可装米2斛3斗(约重100公斤)。 注文37:查《新华字典》“古代以十斗为斛”,“以十升为斗”。推算2斛3斗为230升。《中医词释》载三国时每升约合现代200毫升。2斛3斗约合现代的46升。按每升装米1.3千克估计为60公斤。以此数计每人每月的口粮为12千克。这显然不够用。还是取注文36所算每枚板方囊装米100千克这个数为宜。此处存疑。 原文38: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 译文38:上杠孔距肋下7寸,前后上杠孔位置等高。 注文38:笔者将本模式上肋与辕相连的4根竖立的木柱称为立柱,分别称左前柱、右前柱、 左后柱和右后柱。立柱上端与肋相连,下端与辕相连。上杠孔在立柱上,前上杠连接左右前 柱,后上杠连接左右后柱。上杠的长度与前杠长1尺8寸相等。上杠孔长1寸5分宽7分(见 注文39)。 原文39: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 译文39:上杠孔与下杠孔相距1尺3寸;上杠孔和下杠孔共8个,尺寸相同,孔长1寸5 分,宽7分。 注文39:下杠的方位可有几种。一是与上杠平行,如此定位,下杠紧邻前杠且与上杠等三 杠在同一平面,似无必要。果如此,则前句不必写“前后同”,而应写“上下同”。二是下杠 与辕平行连接同侧前后柱,本模式取此方位。下杠与辕相隔一定距离,以托起板方囊,并防 止板方囊与牛脚上端碰撞。推测下杠与辕相距5至10寸为宜,要尽可能小,以降低重心。 下杠与辕之间的空间可容纳行李、武器等物。下杠的长应为3尺5寸,宽1寸5分,厚1寸 5分。此数据以木材能负重为宜。上杠的宽和厚应与此同。立柱的宽和厚也以此为。与 上杠和下杠相接的8个孔长1寸5分,广7分。 上杠距肋下7寸,下杠距上杠1尺3寸,加上杠占高1寸5分,下杠距肋下为2尺1寸5分。 板方囊高1尺6寸5分,上方尚有5寸空间,便于装卸并可置放物品。 原文40: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 译文40:前后4脚,宽2寸,厚1寸5分。 注文40:“前后四脚”说明木牛是4脚行走,且4脚是宽2寸厚1寸5分的四方形。圆轮车 之说与此不符。 原文2有“曲胫”字样,说明木牛脚是曲线形的。推测是上宽下窄近似真牛脚的形状。其宽 2寸厚1寸5分是木牛脚下部的尺寸。如果上半部也是这个尺寸,则上部不能有方圆2寸的 脚孔和轴孔,木牛脚下半部应有3个“脚杠孔”与“三脚杠”相连,这“脚杠孔”在原文 43记载为“孔径”。其尺寸可能与上杠孔相同,长1寸5分,宽7分。脚的长度推测为2尺 5寸(从脚孔至下端)。这要根据人体高度和牛辕长度等因素来决定。 原文41:形制如象。 译文41:牛脚的形状见图。 注文41:这里的“象”可以解释为“图像”、“示意图”。这说明原书有1幅以上示意图。现 已无原图,只根据“方腹曲胫”句推测木牛脚是曲线形,上大下小,厚度为1寸5分,上宽 估计为5寸多,下宽为2寸,脚长(自脚孔至下端)推测为2尺5寸,脚的上部有脚孔和轴 孔,下部有3只“脚杠孔”。下端包裹坚硬的皮革(见注文42)。前脚的脚孔以上有轴孔,后脚的脚孔以下有轴孔,因此前脚比后脚要长7寸左右。 此句“象”字可解释为“大象的脚”。如是,则此句要译为“木牛的脚形似大象的脚”。大象 脚粗壮有力,接近方形,容易制作,取此形也不错。只是木牛装象脚,有些不妥。 原文42:革干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 译文42:包裹牛脚底部的皮革长4寸,宽4寸3分。 注文42:木牛脚底部包裹皮革,显然是为了保护木质并防滑。这种作用相当于马蹄,凭这 点颇似“流马”。皮革的尺寸略大于牛脚下端(宽2寸、厚1寸5分),便于包裹固定,可能 用铁钉或竹钉固定。用粘合剂(如生漆)的可能性不大。所用皮革可能是牛皮或马皮。 原文43: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译文43:木牛脚上有3个孔,分别与3根脚杠相连,脚杠的长2尺1寸,宽1寸5分,厚 1寸4分。这3根脚杠是同装在木牛脚上的。 注文43:这里的“孔径”在注文40被称为“脚杠孔”,是与脚杠相连的。左右前脚以3根 脚杠相连;左右后脚同样以3根脚杠相连。这样使得2只前脚和2只后脚各为一个整体。2 只前脚或2只后脚必须同时运动。3根脚杠的位置在原文未写明,这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位 置偏高则可能上撞牛辕,偏低则易与地面障碍物(石块、树桩等)相撞。这3根脚杠是用作 加固牛脚的。 3脚杠不是指连接左右脚孔或左右轴孔的木杠。因其尺寸不相符。 3脚杠长2尺1寸,比前杠长1尺8寸多3寸。这3寸正好是左右辕的厚度,说明牛脚在牛 辕外侧。牛脚外侧是牛鞦革由。脚杠长2尺1寸,加左右牛脚和牛鞦革由的厚度共6寸,牛 腹总宽为2尺7寸,与板方囊的长相等。 “同杠耳”释为“三根脚杠同与牛脚相连接”较为妥当。而释为“3根脚杠的尺寸相同”则 有重复之嫌,不可取。“耳”当语气助词,表示全文结束。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 ?陈寿,《三国志》,岳麓书社,1990
/
本文档为【木牛流马揭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