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2017-10-23 11页 doc 26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日期:2010-03-18 点击数:444 一、基本情况 1、小组名称:如何做个好学生(共5节) 2、参与对象:8至10岁在校学生 3、参与人数:9人 4、小组性质:发展性成长小组。 二、小组目标 1、舒缓学生学习压力。 2、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3、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理论与方法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里说到,七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 日期:2010-03-18 点击数:444 一、基本情况 1、小组名称:如何做个好学生(共5节) 2、参与对象:8至10岁在校学生 3、参与人数:9人 4、小组性质:发展性成长小组。 二、小组目标 1、舒缓学生学习压力。 2、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3、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理论与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里说到,七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儿童从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入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情况下进行推理,儿童就会感到困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而八到十岁的儿童处于儿童晚期,还有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勤奋感对自卑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但是,如果多次遭到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挫折时,就易形 成自卑感,因此,儿童如果在学习、游戏中取得成就并受到承认的奖励,将有助于其勤奋的人格。 八到十岁的儿童正处于学习心态形成和人格发展的过度期,针对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透过“体验经历学习法”,可以利用外在环境,通过行为、技巧的运用,令个人重新反思其价值观及态度,再将从经验中归纳得来的新知识,牢固于精神意识层面上,这新的个人精神领域,会带来新的价值观、新的身份、新的态度、行为及技巧。 整个体验经历学习法是一个学习的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对一个实质经验的观察、分析、理解进而为自己的表现和观感作出反省。从这样的一个感受过程中归纳出一些可以指导参加者改善的概念,就这些概念,参加者把它应用在真实的生活当中,看这些概念能否在现实中起到改善原有状态的作用。本次小组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观察、分析、交流、验证和实践的过程,加深参加者自我反省的能力,同时把经验整合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中,加强参加者以后遇到同样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节 认识您真好 小组日期:6月14日(第一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1、具体目标 介绍小组目的,服务对象相互认识,吸引服务对象参加的兴趣 2、活动内容 (1)欢迎服务对象、介绍小组目的 (2)热身游戏-----“大兵踏步” (3)相互认识游戏-----“小记者” (4)“我的期望”与小组讨论契约 (5)活动气氛游戏(加强服务对象关系)---- “圈中圈” (6)制作父亲节小卡片 (7)分享总结 3、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1)热身游戏能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 (2)相互认识的游戏“小记者”,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但在之后的分享、相互介绍环节,服务对象显得有点松散,注意力不够集中。 (3)写期望、规则的环节,未能很好让服务对象充分思考,带出服务对象自己的想法,主要是社会工作者占主导地位。 (4)“圈中圈”游戏,前半部分能较好吸引服务对象兴趣,并让他们挑战自我。但到第三次进行的时候开始混乱。期后未能切合游戏进行分享。 (5)制作父亲节祝福卡的环节,服务对象兴趣较大,积极投入。起到吸引兴趣的目的。 4、建议及反思 (1)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适当增加运动型、竞赛型的游戏或活动。 (2)游戏后的分享要尽量贴近服务对象的生活和游戏的表现。 (3)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进行适当的引导,尤其是言语上的。 第二节 学习是什么 小组日期:6月21日(第二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1、具体目标 加深服务对象相互认识,分享对学习的看法,理清对学习的认识 2、活动内容 (1)回顾上次小组,重温“我的期望”“我们的约定” (2)加深服务对象认识的游戏(注:由于本节小组新增2名服务对象,故此小组在原上增加了服务对象相互加深认识的游戏。)-----“神仙棒” (3)分享对学习认识的游戏----- “人生是非题” (4)调节气氛游戏(加强服务对象关系)-----剪贴画“我是智多星” (5)分享、总结 3、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1) 采取了自由发言的形式再次重温了上节的小组内容,服务对象都踊跃发言,但有些混乱。社会工作者并借此机会重申了组内的规定。 (2)加深认识的游戏能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服务对象都积极参与,并希望都能尝试,但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让每位服务对象挑战。 (3)“人生是非题”的活动,通过几条是非题如“学校是一个开心的地方”“学习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认真听课就能拿高分”等, 让服务对象写下自己的看法,互相分享。服务对象都能辩证地看待提出的问题。部分服务对象也能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错”与“对”的辩论形式,吸引了服务对象的兴趣,服务对象都能说出其中的理由,较为配合活动的进行。在各自分享、讨论了自己的看法后,社会工作者能在此时与大家总结,能对讨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并理清了对学习的态度。 (4)制作自己的头像的环节,服务对象兴趣较大,积极投入,起到吸引兴趣的目的。 4、建议及反思 (1)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适当增加运动型、竞赛型的游戏或活动,提高活动的活泼性。 (2)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并带出主题。两部分的衔接部分要注意运用好,不能让服务对象过于兴奋,以免影响将要进行的小组活动。 第三节 我有我方法 小组日期:6月28日(第三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1、具体目标:分享并讨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加深服务对象对学习的认识 2、活动内容 (1)回顾上次小组内容、重申小组约定 (2)热身游戏-----“水果蹲” (3)团队游戏-----“天才小画家” (4)学习方法分享游戏-----“三分钟测试题” (5)分享总结 3、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1)热身游戏能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并起到调动气氛的作用。 (2)团队游戏中大部分服务对象能够做到积极参加,但有部分服务对象游离组外且有破坏活动进程的行为出现。 (3)学习方法分享游戏--“三分钟测试题”的活动形式是通过完成一份题目后分享对测试的感受;如何才能更好完成任务;有何方法;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结合考试测验说)。大部分服务对象都能符合活动设计的预期要求,而且均能表达出对这个活动的感受,及学习方法应该注意的内容事项。 4、建议及反思 (1)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需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防止小团体的产生。 (2)游戏后的分享要尽量贴近服务对象的生活和游戏的表现 第四节 爱的付出 小组日期:7月5日(第四节) 小组时间:上午10:50至11:40 1、具体目标: 以播放电影的方式(电影《暖春》)让服务对象从影片中感受到爱的 存在以及用行动去付出爱。 2、活动内容 (1)欢迎服务对象、介绍小组目的 (2)观看电影《暖春》 (3)分享观看电影的感想、感受 3、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该电影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儿童电影之一,表达的是一个小女孩被乡村爷爷收养后的各种遭遇,最后该小女孩成为村里的唯一一名大学生。播放该电影的缘由是希望让服务对象们从电影中体会到人间真情以及爱的存在,故而联系到他们现今的生活,懂得要给予别人爱。 目标较好达到,服务对象在电影结束后的分享中均能表达出对爱的理解,有些还联系到四川地震的同胞们。他们在谈及如何去帮助别人时,更提到 “爱心”“关心”“尊重”等要素。 4、建议 (1)本节活动,有两名服务对象并没有参与。一名是由于在多次劝说下仍然扰乱会场秩序而被社会工作者带到中心看书;另一名则是多次提出不愿观看的情况下离场的。以后对于此类情况应有所准备,安排合适的内容给不愿参加活动的服务对象,以免对组内造成骚扰。 (2)当有一个好的分享氛围时,时间尽量延长一点。另外要注意到服务对象的情绪变化,让每个服务对象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五节 我们做得到~ 小组日期:6月12日(第五节) 小组时间:上午10:00至11:50 1、具体目标 小组后期阶段。体验做义工的感受,回顾、庆祝整个小组。 2、活动内容 (1)热身游戏 “雨点变奏曲” (2)义工服务的场景模拟 (3)义工活动体验的分享 (4)总结、回顾、庆祝整个小组,分享个人的收获及感受 (5)颁发结业证书及纪念品,合照留念 3、内容/形式之合适度 (1)“雨点变奏曲”的热身游戏,能切合天气并吸引服务对象的注意力,调节气氛,亦对服务对象的参与作了鼓励,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比较高。 (2)分组进行场景模拟及扮演,社会工作者分别深入每组做引导。服务对象对“为老人服务”及“到医院探访病人”都做了模拟练习,社会工作者也能及时作出引导。服务对象基本上能体会到体验服务别人的感受。但由于是角色扮演,服务对象在扮演时表现得比较害羞,投入程度不太高。 (3)回顾及庆祝的气氛比较好,服务对象都能分享自己的感受及 收获。社会工作者采取了邀请并鼓励服务对象逐个分享的做法,让每个服务对象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最后庆祝小组结束的环节,让每位服务对象写下对自己鼓励的话语、对别人的祝福等,也颁发了结业证书及纪念品,令小组互动达到了小高潮。 4、建议 (1)体验性活动,要多注重服务对象活动的感受及收获。 (2)小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要营造良好的气氛,并对服务对象做好相应的工作。 五、小组发展状况 1、小组发展的阶段 第一节是小组的初期阶段。对小组有兴趣,但又充满试探与尝试。 第二、三节是小组的中期阶段。通过互相点名的游戏加深了服务对象间的认识。同时,再次拟定了规则,小组开始进入发展阶段。但服务对象开始出现捣乱行为,但大多数服务对象对小组加强了归属感。 第四、五节是小组的后期阶段,体现了服务对象的归属感及对小组的高度认同。服务对象基本上都能积极配合活动,分享环节中,服务对象都能说出参加小组的感受及收获,让小组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2、各阶段服务对象的变化情况 第一节活动过程中,服务对象从害羞、相互排斥到相对开放、愿意合作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有一服务对象带领了2位同学要报名参加 小组活动,可见目标基本达成。 第二节时服务对象表现很高的参与兴趣,积极配合小组进行。但小组内的成员捣乱行为也较为明显。 第三节时,服务对象对小组的归属感加强了,对服务对象的捣乱行为不满,并作出制止,都希望小组能较好地开展。 第四节时服务对象表现很高的参与兴趣,积极配合小组进行。由于影片不是适合所有服务对象,所以某些成员捣乱行为也较为明显,被小组社会工作者带离小组。但服务对象都较好地完成任务。 第五节时,服务对象对小组的归属感加强了,捣乱行为有所收敛,且都十分配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并努力推进小组的发展,共同庆祝小组的结束。 3、小组所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1)活动现场时而出现混乱,服务对象尝试挑战社会工作者、阻碍小组的正常发展。 (2)有个别捣乱的服务对象,不参加小组活动。 (3)选取合适的内容、游戏促使服务对象的成长。 4、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与采取的专业行动 (1)建立小组内和谐友好的气氛。 (2)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小组的力量处理这些问题。让服务对象在处理这些冲突、不和谐的因素中,学会成长,学会如何做个好学生。 六、相关评估及目标达成情况: 1、评估方法:社会工作者自评、观察员观察、服务对象反映。 2、服务对象评价情况 每节活动后,服务对象都表示有所收获并能愉快地度过。开组时都能愉快地记起上节活动内容及收获。家长都反应孩子回家后的评价不错。 3、目标达成情况 第一节基本达到让服务对象相互认识、吸引兴趣的目标。 第二节基本达到“加深服务对象相互认识,分享对学习的看法,理清对学习的认识”的目标。加入了三名新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能带领大家热情的欢迎,相互简单的介绍,消除了因休息或新成员的加入而带来的陌生感。并加深了服务对象的相互认识,提高了服务对象的参与兴趣。 第三节基本达到“分享并讨论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加深服务对象对学习的认识”的目标。并与服务对象分享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养成认真仔细阅读的好习惯。 第四节目标较好达到,服务对象在电影结束后的分享中均能表达出对爱的理解,有些还联系到四川地震的同胞们。服务对象在谈及如何去帮助别人时,更提到 “爱心”“关心”“尊重”等要素。 第五节场景模拟的环节,分组进行,两组都能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及意见。基本达到了体验做社会服务的目标。分享、庆祝环节,服务对象都能说出参加小组的感受及收获,达到了回顾及庆祝的目标。结业 证书及纪念品的派发,让小组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4、存在问题 (1)应设计更适合服务对象的活动、游戏。充分调动服务对象的热情,并集中每个服务对象的注意力。建议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达到目的。 (2)部分服务对象的不配合,让小组不能很好地实现目的。当小组活动不适合每个服务对象而令服务对象的捣乱行为有所加剧时,安排合适的内容给不愿参加活动的服务对象,以免对组内造成骚扰。 (3)采取了先记下自己想法再分享的方法,部分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但部分服务对象不愿写、有些则不愿分享。尝试鼓励他们多讲、多分享,并跟服务对象说明发下去的纸可写可不写,避免强迫性指示。 七、社会工作者表现与反思 1、社会工作者表现 本小组主要由两名社会工作者负责,并轮流担当带领者及社会工作者。 (1)第一、二节的社会工作者表现: 带领者:能灵活应对服务对象的行为。但有时过于关注部分服务对象而忽略其他服务对象。计划、程序性强,能较好组织整个小组,但有时太关注活动的计划性而忽略服务对象的感受。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分工不明晰,缺乏领导者意识。经总结并吸取小组经验后,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全组人员的发展上,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兴趣气氛而对游戏的时间安排和环节分配上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在分享、总结环节中,较好地对服务对象进行了鼓励、肯定了服务对象的想法,并对大家的 态度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工作员:主要是维护现场秩序,补充说明活动规则。负责准备物资,也逐步配合带领者开展活动,并及时提点、补充了带领者的不足。从旁鼓励了部分服务对象参与。 (2)第三、四、五节的社会工作者表现: 带领者:能较好地组织整个小组,很好地维持现场的纪律,可以把握小组气氛而对小组的进程作适当的安排,做好带领者的角色。但小组的带领技巧稍微欠缺。略显急躁,语言表达还需加强。 工作员:能留意服务对象的心理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准备和反应。较好地协助带领者进行小组,但还需加强控制小组场面的技巧,并协助带领者进行规则的讲解,让服务对象充分明白规则。 2、社会工作者反思 (1)增加社会工作者之间的默契。做好分工。带领者负责全面的带领,而个别的服务对象行为则由社会工作者跟进。而且在开组前确保对本节计划的内容及分工均以了解熟悉。 (2)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反应、表现及情绪而及时调整小组的进度,不能只是根据计划来进行。 (3)社会工作者需注意带领分享、总结的环节。对服务对象多作引导。
/
本文档为【小组工作案例——如何做个好学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