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学考试重点

2017-09-30 11页 doc 2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考试重点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填空(20个 20分)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颞叶 听觉,顶叶 运动觉,枕叶 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填空(20个 20分)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颞叶 听觉,顶叶 运动觉,枕叶 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来自古代哲学,?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 ?“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 ?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 ?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 ?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 ?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思维:是人脑以间接地,概括的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4、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7、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8、能力:是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9、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10、过度学习:练习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11、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2(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3(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 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4(元认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1(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 2(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3(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4(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16(原型启发:是指在解决问题中,通过了解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凭借联想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现象。 17(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 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即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18(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应付。 19(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0(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 1.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1)遗忘的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2)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熟练的动作机能遗忘的较慢;(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 2.增进记忆的方法:(1)直观形象法;(2)图表法;(3)谐音记忆法;(4)归类比较法;(5)联想法;(6)歌诀法。 三、简答: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及时复习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掌握复习的量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 c.刺激的对比 d.刺激的新颖性 ?人的主观状况:a.需要和兴趣 b.情绪与期待 c.知识经验 d.身心状态 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合理发泄 ?转移 ?自我控制 ?自我安慰 ?幽默 ?升华 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有明确的目的性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与克服困难相关联 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 ?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9、怎样根据气质特征进行教育,P155-156(四条) 10、“狼孩”故事的分析 P14-15 2010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冲刺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 A(自我认知 B(归因 C(想象 D(迁移 2(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这是( )。 A(集体观念 B(服从大局 C(集体凝聚 D(从众 3(学生在看自己的文章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别字,但在看其他同学的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中间起作用的是( )。 A(注意分散 B(粗心 C(知觉整体性 D(定势 9(下面的这些智力测验中,哪一个是团体智力测验?(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瑞文标准测验 D(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10(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归因就是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 2(D[解析]从众就是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3(D[解析]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他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又可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它的消极作用表现为功能固着,如题干所述,总认为自己的应该是正确的。 4(B[解析]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14(A[解析]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也称人格量表。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 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从而判断被试者的心理倾向。罗夏克墨迹测验关心的是被试者对图形知觉过程的途径、理由及内容,从而判断其心理机制是否完好正常。句子完成法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地给予语言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断受测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内心冲突等。 15(C[解析]工作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与外部力量。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交往动机是指希望自己成为某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生理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 论述性格结构的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1)态度特征,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意志特征,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3)情绪特征,个体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理智特征,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2010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冲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A(分组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大班教学 2(( )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8(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内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9(将学业成绩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 A(学习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心理学家认为,采用个别教学方式最能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它的优点是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最合适的教学。 2(A[解析]1985年丹瑟洛提出了MURDER学习策略,该学习策略系统包含了相关联系的两组,即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3(C[解析]“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他认为,青少年认知的发展源于主体的动作,依赖于主体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论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常用的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的保持;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总结——总结段落内容。?提问一,提 与要点有关的问题。?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 (5)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 2([参考答案] 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即通过有意创设艰苦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家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大自然的考验,磨炼孩子的意志和品质,使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学会生存。这种做法已在教育界及全社会形成共识。进行磨难教育,必须具备两点。一是真实性,也就是要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环境、恶劣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磨炼意志。如果环境不真实,让学生像拍电视剧那样在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下接受“磨炼”,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在日本的许多孤岛和森林里,人们经常见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面对危机四伏的自然界,安营扎寨,采撷野果,寻找水源,捡柴拾草,学会生存。二是长期性。磨难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长期坚持。如果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连值日也不想参加,只靠一年一两次的所谓磨难教育去磨炼,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要舍得让孩子吃苦,不仅让孩子养成自理的 习惯,还要经常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要立足于真正让孩子得到磨炼,通过体育课、劳动课、品德课等,设置一些能够锻炼意志和体能的项目。对于野营、夏令营等活动,应轻形式、重效果。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到农村、企业、军营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总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磨难教育上都不能“作秀”。
/
本文档为【心理学考试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