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酶与ATP

2017-12-21 3页 doc 37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酶与ATP酶与ATP (10全国卷)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含量的变化 2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 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 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
酶与ATP
酶与ATP (10全国卷)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含量的变化 2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 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 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 X(10全国卷?)34.(12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 X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 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 的功能丧失;乙中酶 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 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 (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 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X的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 (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 是 。 X)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3 X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排出菌体外。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2010山东高考理综) 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答案】D 【解题立意】本题考查溶酶体与酶、运输等的关系,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的运转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 (10江苏卷)3(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古有l29个氨基酸和l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蛋白酶的化学本质、组成、结构及鉴定等。该蛋白酶只有一条链时,所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最好,都至少含有一个,,项错误。因其本质为蛋白质,故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项正确。用透析法纯化蛋白酶时,应用缓冲液做透析液以保持蛋白酶的活性,C项错误。因酶具有专一性,油渍为脂肪,故利用蛋白酶去污比用含脂肪酶的效果差,,项错误。
/
本文档为【酶与ATP】,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