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堂电影1

2017-10-14 22页 doc 49KB 1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天堂电影1天堂电影1 《天堂电影院》的长之长处与短之短处 来源: 作者:DoioD 2004-04-23 14:58:56 几部比较经典的电影,如《美国往事》、《杀手莱昂》等都有几个长度不等的版本,《天堂电影院》也是如此, 但是对前几个的多版 本的争议一般不大, 而且在发行DVD时,也是只采用大家基本都赞同的那个版本,而《天堂电影院》却有些例外,这部经典之作的两个版本: 长版-173分钟,导演剪辑版、完整版、加长版; 短版-123分钟,(重剪)剧场版、国际重剪版、获奖版。 这两个版本都被正式发行了DVD, 原因是对两个版本...
天堂电影1
天堂电影1 《天堂电影院》的长之长处与短之短处 来源: 作者:DoioD 2004-04-23 14:58:56 几部比较经典的电影,如《美国往事》、《杀手莱昂》等都有几个长度不等的版本,《天堂电影院》也是如此, 但是对前几个的多版 本的争议一般不大, 而且在发行DVD时,也是只采用大家基本都赞同的那个版本,而《天堂电影院》却有些例外,这部经典之作的两个版本: 长版-173分钟,导演剪辑版、完整版、加长版; 短版-123分钟,(重剪)剧场版、国际重剪版、获奖版。 这两个版本都被正式发行了DVD, 原因是对两个版本的支持是各有其众,下面说说两个版本的区别和我的看法,从短版删减的部分来看, 短版大约删减了50分钟。 ?影片开始,成年多多驾驶着大奔在罗马街头等信号灯,旁边一辆车中的一个意大利古惑仔,对多多的没有理由的挑衅。 评述:这个场景很短,大约也就20多秒, 但却简洁明快的揭示了罗马-这个大都市的一个层面,以一种人文地理的介绍形式,使观众对主人公 生活的环境有了一种快速的了解和认同,是一种很微妙的渗透和融合,也就是说导演在熟练的交代作为一个故事的几大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也 是一种常见的电影创作手法。 结论:不应该剪,这是长版的可圈之笔。 ?多多在电影院里铺满电影海报的地上和妓女作爱。 ?串片员在串片途中的野地里与妓女作爱。 评述:这两段少儿不宜的片段拍摄的很写意,画面并非不堪入目,更多的是在表现鲁莽的青春期行为,是在丰满对角色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象 更立体感,使本片的爱情更真实、可信,是服务于主的。 结论:不应该剪,这是长版的铺垫之笔。 ?成年多多返家与母亲簇膝而谈,母亲说起因为等多多回家而养成了夜里长年不锁门的习惯。 评述:这是很煽情的一场精彩戏,感人肺腑的刻画了母亲对多多的慈爱,丰富了全片的故事线索和主题线索。 结论:不应该剪,这是长版的神来之笔。 ?有关老年艾莲娜及其女儿的情节-若干段。 评述:这也是在短版中被舍弃的最长的一部分, 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在15周年纪念版DVD花絮中承认,最开始的剧场首映长版是有问题的, 以至于刚放映一周的时间就被迫停映,他没有确指那问题是什么,可从后来的重新剪辑的国际版的内容和获多项评奖效果来看,那个问题就出在 这老年艾莲娜及其女儿的部分。中国的绘画艺术讲究留白,而自传体的艺术作品又很容易陷入漫无边际的想象的泥潭,而吉赛贝.托纳多雷关于老 年艾莲娜及其女儿的部分,正是没有这种中国绘画的意境,而是画蛇添足般的累赘了。 对少年爱情经历的留恋,很多人都有,只是具体的内容有差别而已,影片中多多在回到阔别的家中,独自一人放映自己拍摄的老电影,看着昔日佳 人模糊的靓影,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完美了,已经是许许多多有着同样泪眼姗姗回忆的观众,所可望而不可及的,煽情已经做到了极至,这就像做画 的画笔已经画到了画纸的边缘,而后来的老年艾莲娜及其女儿的情节则涂满了本该空白的地方。 结论:应该剪,这是长版的失败之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部分整体虽然失败,可其中亦不乏精彩的镜头,如返乡的多多找到艾莲娜的家时,在房子 外面给昔日情人打电话一场的镜头处理就很耐人寻味,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该镜头也得到了电影大师费里尼的赞赏。 ?一些过场性质的镜头,如多多和小学同学走上学校台阶的镜头。 评述:这些就是被称为节奏缓慢的对象之一,从画面看不是服务于剧情和主题的,从节奏看确实是拖拉了许多,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也许这些唠 唠叨叨的痕迹才符合导演追求的叙事的、自传的效果,才有诗歌般的回忆的意境。 结论:剪与不剪不太好定论,这是长版的机动之笔,就看从哪个欣赏角度取舍了,我个人选择不剪。 结语: 《天堂电影院》的长版应该剪掉老年艾莲娜及其女儿的部分?,而短版则应该加上????或者是?,也就是说,两个版本各有所长,也各具 其短,就看你怎么欣赏了,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本人并没有明确表态喜欢那个版本, 不过根据各种资料,我个人的猜测 是,他更倾向于173分的长版。其实,剪与不剪的理由有可能不全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有商业的立场,也有个人片面的观点,一个场景,有人认 同,有人唏嘘;一种节奏,有的喜欢,有的厌烦,这都好象是正常的,对于《天堂电影院》的长、短版来说可能也是这样。这也许就是本片的魅力 所在,很难对其简单的下结论,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观看,也会有很不相同的观感,然而有一点 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可以跨越语言和国界的电影经典。 雷诺阿、维斯康蒂、弗立茨-朗、约翰-福特、卓别林、基顿、哈代等人的电影中接吻镜头组接起来的影片。 2、“我瞎了,但看的更清楚了” 这是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艾弗达在意外失明后依然天天来放映厅指导小多多放映,对于他来讲,放映和他的本身,他的愿望、期待存在着一种联系,他说:我感觉自己是制造快乐的人。表面上,艾弗达是一个普普通通,有些倔强有些幽默的放映师,对自己的命运和事业莫不关心,而实际上他有远大的梦想,这点从他参加考试,要拿文凭可以看出来。然而,失明夺去了他所有的梦想,他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小多多头上。 他说:“我瞎了,但看的更清楚了”。不仅表现在对放映机的熟悉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他对多多一生寄予的厚望。影片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艾弗达在多多的爱情上也做了一些手脚,他不希望多多被爱情束缚在这个小镇。他在劝多多离开小镇时说“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瞎子是电影导演惯常使用的一个角色,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世界的认识特别清晰,对他想塑造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题材的影片很多,像我们熟悉的《闻香识女人》等。 3、“生活和电影不一样 生活要难的多”。但是全片并没有刻画生活的苦难成分,也没有对二战的硝烟、贫困、落后做更多的交代。但为什么又要这么说呢,其实他想呈现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与电影密不可分的生活。场景是电影院,小镇的生活全部在电影院里做了交代,似乎他们的生命主题就是电影。 然而这句话让我深思,生活和电影不一样。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电影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美好的也好、悲伤的也好、恐怖的也好、搞笑的也好,那都是电影服务与生活的理由,导演试图通过电影把我们的生活表现出来,而不管哪种题材,对于个人的我们,都只是生活中的调剂。但假设我们拿摄象机把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的拍摄下来,自己再去看,我想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说:“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要难的多”。 4、有点拖了 影片对多多的童年和青年表象的特别好,无论是人物和场景都刻画的特别好,简朴而有深意。唯一的败笔就是多多回乡,寻找昔日的艾莲娜那一段,个人的感情因素太多。其实在多多回乡,参加了艾弗达的葬礼,然后收到艾弗达留给他的遗物,就可以打住了。我想这也许是导演考虑到观众的“爱情”需求,用电影的手法表现爱情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一样,它更能在缠绵中透出另人动魄的一面。这也告诉我们,爱情永远是电影主要的素材。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多多观看艾弗达留给他的遗物,电影中的接吻镜头被组接在一起,让观众产生一种怀想、沉思和感慨,显露了本片强大的魅力。 《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的回家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1998)和《玛莲娜》(Malena,2000),这部电影使托纳托雷名扬天下。《天堂电影院》为托纳托 雷的自传体电影,我们可以从影片中体会到他浓浓的怀旧情绪,而这份情绪中饱含了他对日渐远去的纯真与和谐的眷恋,以及对意大利人文文化、西西里风土人情和电影艺术的热爱。更难得的是,托纳托雷用电影技术将这份怀旧与世界共享,让全世界一起怀旧。 一、缓缓流动的音乐 影片其实是从音乐开始的,我们尚不知道银幕上那个面向大海的阳台属于何方时,轻柔舒缓的音乐已然响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音乐,它非常简单,有点象广播里散文诗的配乐,也好像乡间的潺潺流水叮咚作响,即使你五音不全,也能知道音乐里藏着什么,那就是怀旧,它一开始便抓着你去想昨天的事。 如果把这部电影比喻成一条记忆的河流,那么它的主题音乐就好像流水的声音。这部电影的音乐是非常成功的,成了影片的标志,就好像《教父》的音乐,你听过一遍后,决不会以为是《音乐之声》,当你隔了若干年后再听到这旋律,你会眼前一亮——哦,来自天堂的音乐。 本片音乐的另一部分来自戏中戏的音乐,那些老片的配乐穿插在主旋律中,将怀旧的情绪推向更远更深的地方。音乐有一处变奏,就是主人公多多服兵役的桥段,原本舒缓的旋律变成了进行曲,和着多多躁动不安的心绪。 在音乐中怀旧,记忆流动不止。 二、朴实自然的结构 母亲打电话给三十年不曾回家的多多,为的是告诉她,小镇上的放映员艾佛特去世了,明天要举办葬礼。已是著名导演的多多躺在床上,久久不能成眠,往事好像老电影一般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从童年的多多开始回忆,然后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离开小镇,回忆结束,闪回到现实,多多坐飞机回到了小镇。这就是影片叙事结构的骨干,需要说明的是,回忆部分一直如流水般发展,没有一次闪回到现实。影片选择简单自然的叙事结构目的昭然,回忆往事时,人们往往选择一个安静之处,不希望被打扰,记忆最深处的碎片很轻,也很乱,需要慢慢梳理。为了将影片的各个环节处理得自然流畅,影片制作者用了蒙太奇的技术,比如中年多多躺在床上回忆时,海风吹到屋内,屋内的风铃叮当作响,这时镜头一转,闪回到童年多多,他在教堂里睡觉,手里拿着祭司用的摇铃,比如艾佛特的手抚在童年多多的脸上,再展开时,多多已经长大。 在叙事的主干上还生了几个生动的枝条,与主干相映成趣。比如艾佛特仿佛象征着电影的发展历程,他从默片时代就开始在电影院放片子,当他和多多相处最快乐的时候,恰恰也是人们最热爱电影的时光,当他在大火中失明,多多替代了他,继续为人们制造快乐,穿插期间的电影也在向我们展示着电影在技术、形势和内容方面的的发展(比如胶片的发展,比如吻戏被删到色情片,比如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等等),当多多陷入情网,电视诞生了,开始对电影院悄然发起进攻,艾佛特离世后,天堂电影院被炸毁,那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电影不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比如母亲和多多的情感历程,父亲和电影是母子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母子由互相不理解发展到心灵相通,那个镜头还记得吧,老迈的母亲正在屋里打毛衣,门铃响了,母亲自言自语道:是多多,我知道一定是多多。镜头切换,母子在门口相拥。再比如,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影片是通过播放的电影和一些小事件来述说的,不露痕迹,播放正片前插播的政治新闻和死亡军人公告、多多的一个同学离开小镇去德国、母子去办理军人家属抚恤金手续等等,艾佛特说“小时生长在战争中,现在长大了仍是活在战争中”,新天堂电影院老板奇奇欧说“怎么搞的,又没有死人~日子要快乐地过下去啊”。 朴实自然的叙事结构便于怀旧,朴实自然却不乏生动。 三、生动有趣的细节 这是本片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怀旧的地方。在回忆的部分,影片仿佛是一盏中国古代的宫灯,在舒缓的音乐中慢慢转动着,我们看着宫灯里面的图片,看着看灯的人群,思绪慢慢飞到了昨天。有很多地方,因为年龄和经验问题,我们不能真正和影片制作者心有灵犀拈花一笑,但我们同样会笑,我们会从中找到我们会心之处。 比如电影台词。童年多多在家里把玩积攒的电影胶片,看一张念句电影台词,“软弱不忠的狗不中用”,“肮脏者,不准碰金子”,“黑心猪,别来烦我,否则我打爆你的头”,艾佛特也总是用电影台词跟多多对话,以至于多多有时搞不清哪句是台词哪句是艾佛特自己的话,最有趣的是影片中的一个大胡子在看一部煽情片时,总在主角之前准确无误地念出台词,而且声泪俱下,练片尾的FINE也不放过,这些细节让我想起小时候跟哥哥姐姐比试电影台词的情景,也让我想起幼时跟伙伴玩战斗游戏时常说的台词,“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让革命骑上大马,前进~”,“同志,这是我的党费……”。台词不同,感觉是相同的。 比如天堂里的芸芸众生相。这是最有趣的地方了。那个疯子总在最恰当的时候喊出“广场是我的~”这句经典台词。一个大胡子去电影院就是为了睡觉,被调皮的孩子一起拍掌、往嘴里塞虫子惊醒后,一字不差地要喊这句——“谁干的,我要把你们剁成肉酱,你们等着瞧~”还有个歪嘴家伙特逗,看到吻戏被删非常气愤,“二十年看电影没有一次吻戏,何时才有啊,”,当人们在焦急等待一部电影的下集时,他又站在高处要给大家介绍下集剧情,结果被狂扁。有个家伙被人举报,一部电影他竟然看了十遍~还有那个神父,他大喊道:“我不看色情片~”,其实每部电影被删的爱情戏他从来都没错过,他是提前审查,后来换了老板他就没这权利了。在天堂里,连死亡都成了幽默,当银幕上的战士冲着镜头开枪扫射时,前排一个瘦老头真的应声倒下,镜头一转,他的座位上摆放了一束鲜花,在电影中死去,在天堂里死去,他死得如此快乐。当人们等一部电影的下集等得不耐烦时,一个手拿拐棍的白发老头站在二楼教父一般威胁老板奇奇欧:“我丢下老婆一人卧病在床,而我什么也没看到,十分钟内不放映,把钱还来大家散场,否则,我把这儿拆了~”整个一个黑社会老大的派头,呵呵。 说到人物,我觉得配角都很出色,主角我喜欢童年和青年多多,尤其是童年多多的扮演者,笑起来有时很像方超。艾佛特的扮演者很象老了的《老枪》男主角,呵呵,表演自然到位。 四、如幻如真的场景 其实本片的场景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在天堂电影院和放映间里,偶尔穿插了广场、学校和家庭场景。所以说它如幻如真,并不是说电影的场景多么考究豪华,而是那些场景使人触景生情,恍然回到了昨天。 影片有一处场景非常感人。银幕上一会儿放着恐怖片,一会儿放着卓别林的喜剧片,天堂里的观众也是一会儿两眼发直,一会儿前仰后合,镜头有时是移动的,从一张张生动的脸上扫过去,于是会给个中长镜头。这场景是多么熟悉啊,小时候看电影就好像过节似的,男女老幼拖家带口聚集在文化宫里看一部片子,同喜同悲。我还记得小时看过一个立体电影,大家都带着眼镜看,看到一半时,我不经意间回头,看到一大片人在黑暗中带着白眼镜,哇,太壮观了,也吓得我差点惊叫起来。那时候看电影象是一种集会,非常热闹,那样的情景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部片子里穿插了十几部老电影,我只认得卓别林的片子,但这并不妨碍什么,我能想到熟悉这些片子的观众在重温旧片时心中那份感动和快乐,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在重温自己看过的老电影一样,你会看着那些镜头,不时会心一笑。 影片还安排了两处生动感人的露天电影的场景。艾佛特为了给大家制造快乐,把电影投到大楼的墙上,人们站在广场上,快乐地看着爱情电影。正看着,一个人推开了阳台的门走了出来,他扭头看了看墙,才发现自己走到了电影里,这是多么温馨浪漫的场景啊,虽然他最后在口哨中灰溜溜回到屋里。还有一处是多多去郊外放露天电影,人们或是坐在简陋的座椅上,或是站在小船里,呼吸着夜晚的空气,看着银幕上播放的电影,当播放喜剧片时,人们笑得前仰后合,结果有七八个人从一排椅子上仰了过去,一个傻笑子从船上宰到了水里,突然间下起暴雨,人们开始狼奔豕突。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好电影,它令你怀旧,虽然会有些许感伤,但快乐更多。什么电影能让全世界一起怀旧,就是它,《天堂电影院》。只是,它属于有旧可怀的人,那些在电视陪伴下出生的孩子们,不会因它而怀旧的,因为,电影的天堂早就陷落了。 这是一部年代久远的影片,导演是吉塞佩.托那托雷(Giuseppe Tornatore),这部电影一举拿下了“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影片中扯动的毛线、发黄的广场街道,人们观看电影的种种情状,以及战后意大利一种萧条的气氛,营造了浓浓的怀旧和伤感的情境。 三十年后,多多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导演萨尔瓦迪维塔,他声音渐渐苍老,头发也已变得花白。他经常更换女人,却终究也没有结婚。在一个夜晚他接到阿尔弗雷多的死讯,刹那间他本以为早以淡忘的记忆又鲜活起来。他躺在床上,回忆着以往生活的点点滴滴,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他回到了故乡,三十年后的第一次,向一位相交一生的朋友告别,向带给他无数快乐的天堂电影院告别,也向一去不回的青春年华告别。 电影是人生的缩影吗,阿尔弗雷多说:“人生不是电影,人生比电影苦多了~”,是的,生活比电影真实,丰富。对于多多,电影院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影院,他在这里观看第一部电影,学习放映电影,经历过电影院的毁灭和重生,在这里开始人生中第一次恋爱(对于多多来说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这里是他童年、少年、青年的全部记忆,是他生活中,情感上不可分割的部分。三十年后,多多的回归是影片的一个高潮,他独自来到废弃已久的电影院,在里面行走,发呆,矗立,抚摸熟悉的物件摆设,任由思潮起伏。 多多回到了罗马,他独自坐在放映厅中,观看阿尔弗雷多送给他的一卷电影胶片,那是阿尔弗雷多曾答应送给他的被剪的接吻片段,三十多年之后,它们终于来到多多手中,看着银幕上一对对男女在老旧的黑白胶片里柔情缱绻,多多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泪光在多多的眼中盘旋。是啊~多少的少年痴狂,多少的青春岁月,多少的青涩回忆,多少的人事变迁,在多多的一生中,这部接吻片段不就是全部了吗,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束,同样的胶片,同样的镜头。可惜却早已是物事人非。 我看着《天堂电影院》,我的魂灵却早已神游物外,看着多多的成长,我依稀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有些记忆依旧清晰,有些却早已模糊。《天堂电影院》让我的记忆复苏,让我找到了青春的感觉,就好比我小时侯吃过的青青的苹果,那种酸酸的味道至今难忘。多多没有找到伊莲娜(听说另一个版本中是找到了),我个人认为还是找不到的好,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倚天屠龙记》中一句话,“真实的事,真实的人,有时侯反不如心中所想的那样好”,那个顾盼流精,巧笑嫣然的伊莲娜,那个令多多在窗下站立了100天的伊莲娜,那个在滂沱大雨中热吻多多的伊莲娜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在多多的心里她仍然一如往昔。 相反的如果多多找到了伊莲娜,他会不相信这就是伊莲娜,就是他日夜思念的女神。岁月对人的影响太大了,连多多自己都变了那么多,怎么能希望伊莲娜始终美丽,依旧情纯,这种打击会非常巨大,多多梦中的伊莲娜也将不复存在。这可能也是伊莲娜始终没有去找多多的主要原因,既然走不到一起,倒不如在对方心中留下一个最美的回忆。多多常常看当年为伊莲娜拍摄的影片,他的心中所想,眼中所见皆是那个美丽的姑娘。这种感情,岁月无法使之褪色,因为对于男人的一生来说,这就是完美,它来自于我们的记忆深处~ 失去的和占有的 来源: 作者:ixiaopu 2004-04-23 14:45:25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很多电影从业者和业余爱好者都称赞这部电影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所谓的“共鸣”指的是人人心中的占有欲和无法占有时产生的失落感。《天堂电影院》赚来的眼泪的背后,是朱塞佩(托尔纳托雷沾沾自喜的胜利者姿态和自卑的观众对胜利者的认同。 《天堂电影院》是一个情感大拼盘,人对电影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两种情感都有着相同的表现方式:失落和感动。在这部电影里,失落意味着失去,感动意味着失去之后的重新占有。 人的本性注定人产生了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天堂电影院》向我们展示的第一种情感,是托托对电影的迷恋。但是电影是一种无法彻底被人占有的东西。何种程度的占有可以称为完全占有了电影,即使把一部电影的胶片压在枕头下,也不能说占有了这部电影。欣赏电影的过程才是占有电影,但这种占有无法持续。造成了每一个迷恋电影人的失落。托托对电影的感情正是这样的。 影片开始,成年的托托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失落。这是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的失落。可以说,他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占有了电影,他满意了吗,没有。他看上去还不如童年时代买票看电影的自己快乐。童年时代的他向往占有电影,成年的他不仅没有完全占有电影,还失去了对占有电影的向往。所以他会失落。托托的成长历程是他不断的靠近“占有电影”这个目标的过程。影片一开始展现给我们的,是已经失去了目标的托托?/p> 人情方面,托托失去的更多。回到豪华却冷冰冰的家(事业)里,一个半睡半醒、正脸都没露的女人(爱情)告诉他,母亲(亲情)从他已经三十年没有回去的故乡(乡情)打来电话说,一个故人(友情)死了。一瞬间,我们明白,托托已经失去了一切。于是他开始了从失去到重新占有的旅程。 托托每成功的重新占有一样东西,观众的眼泪就会掉一次。直到影片结尾,托托重新占有了每一样东西,并且占有的超过了预先的期望,观众的眼泪更是痛痛快快毫不犹豫地流了下来。此时的“共鸣”已经超出了真实的范围,而成了一种圆梦的幻觉.?/p> 托托重新占有的第一样东西,是母爱。回忆的部分里,托托的父亲死于战争,母亲态度粗暴。成年托托回到故乡后,母亲告诉了他一段他以前从不知道的历史。托托这才突然发现,原来母亲一直都在关心着他。在这一点上,托托打了个出人意料的胜仗。 接下来,托托重新占有了第二样东西,对故乡的感情。这个被认为没有出路,能勾起他痛苦回忆,令他三十年都不愿回来的地方,在成年托托看来已经没那么面目可憎。最能代表故乡的建筑——天堂电影院勾起了托托很多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当它被拆毁时,托托的记忆也被埋在了废墟下。尽管天堂电影院不复存在,但托托却找回了对故乡的眷恋? 爱情是影片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目前发行的导演版DVD,比影院公映的版本多了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的内容就是托托重新占有了爱情。托托失去爱情是整部电影的重头戏之一,当托托与艾列娜失散时,电影院里放映的是安东尼奥尼的《喊叫》。《喊叫》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是一部主人公失去了一切的电影。这三十分钟里,托托得知,事实是艾列娜当时并没有背叛他,并且现在仍在爱着他? 最后是全片的高潮,也是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场面,成年托托独自坐在大银幕前,看着阿尔夫雷多留下的,本以为早已为被丢弃的接吻镜头。而且这些经典老片中的镜头被接在一起,成了一部阿尔夫雷多留给托托的电影。这是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也是最令人作呕的一幕。接吻电影本身是动人的,但托托却借着这部完美无暇的纯洁的电影完成了他成为胜利者的使命。这个场景的意义是双重的。首先,托托进一步确认自己占有了阿尔夫雷多的友情。更重要的是,托托重新占有了对电影的感情。两个互相包容的占有叠加在一起,产生了奇迹般的力量。 电影交给了观众一份满意的答卷,托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这时我们再来回顾整部电影,电影的视点是成年托托的视点。成年托托在影片结束前尽管没有成为一个全面的胜利者,但一直是以失意的胜利者姿态出现的。所有的情感都是从一个人(托托)的角度,以极其个人化的方式表现的。尽管其他人的情感也与托托联系在一起,但对于这部电影来说都无关紧要。一切情感最终都落实在托托个人的占有上。 《天堂电影院》充满了失去和占有。失去是突出占有的手段。整部《天堂电影院》的核心就是——占有。 如果说《天堂电影院》还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再现了现实中的情感,所以还有一定价值的话,托尔纳托雷的另外几部作品则完全可以说是利用失去和占有的游戏玩弄观众的感情。 我看过的托尔纳托雷的作品共有四部,都以煽情为卖点。除了《天堂电影院》,还有《星探》、《1900传奇》(又译《海上钢琴师》)、《玛莱娜》(又译《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不难发现,每部影片都有一个人物明确的占据着作品第一人称的位置。这个人物不仅起到了叙述者的作用,同时也是观众情感的承载体。观众被迫与这个人物共喜共悲,很难再进入其他任何一个人物的情感世界。 《星探》在情节和人物设置上都与费里尼的《道路》极其相似,我们姑且不谈。 《1900传奇》讲述了一个终生生活在大海上,从未登上陆地的钢琴天才的故事。本来这个名叫1900的钢琴师完全有能力成为独立支撑整部影片的人物,托尔纳托雷却非常人为的加入了一个自称为“我”的叙述者。为什么,说白了,1900是个失败者,他不能承载观众的情感。尽管他有着无与伦比的钢琴天赋,但当他面对庸俗的人类社会,面对没有疆界的空间时,他成了彻底的无能者。无能到了宁可选择死亡的地步。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我”是谁,“我”就是观众。当“我”去拯救一个陷入困境的天才时,每个在潜意识中已经默认了“自己是平庸的”这个事实的观众都体会到了无限的快感。当拯救失败时,观众体会到的是“我”的惋惜和悲伤,却体会不到1900此时面对死亡的绝望。1900的存在,对观众意味着占有友情(而且是来自于天才的友情);1900的死,对观众意味着失去友情(所以才会伤感)。 《玛莱娜》,重复了暗恋的主题,同样在谈论失去的和占有的。这部影片中,占有表现得并不明确,但仍掩饰不住托尔纳托雷作品中一贯的优越感。每一次历史变故,都给玛莱娜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却对“我”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我”与玛莱娜的关系,仍是一种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只不过“我”因为年龄的缘故,不具备拯救玛莱娜的能力。影片每每即将进入玛莱娜的内心世界时,总被“我”的画外音和面部表情特写无情打断。于是观众积累的情感马上转移了地点。影片结尾的独白是全片最煽情的地方,也是托尔纳托雷终于按捺不住,赤裸裸的说出了自己心里话的地方。这个沉默了大半个电影的叙述者终于露面了,一个因为年龄原因无法拯救玛莱娜的小孩,摇身一变成了饱经沧桑的成熟男人。有意味的是,故事的观察者的形态是个孩子,叙述者的形态却是个成年男子。这暗示了什么,这分明是在说,“我”完全有能力占有玛莱娜。分析这一段独白,可以发现,“我”失去了玛莱娜,但她无非是“我”占有的众多女人的一个比较特别的同类? 托尔纳托雷的以上两部电影都是站在优越者的立场上,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其他弱者,对他们付诸无关痛痒的同情和惋惜。 我个人对这四部作品的态度是,感性上喜爱,理性上排斥。我喜欢它们,但我是在用我人性中阴暗和懦弱的一面来喜欢它们。这就是托尔纳托雷带给我们的“享受”。他的镜头语言无可挑剔,但掩饰不了内容的虚伪和做作? 托尔纳托雷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仍会是一个活跃世界影坛的电影工作者,但他注定无法成为电影大师。 这部片子因为时间跨度大,而且出场人物众多,所以很多人在这部三个钟头的片中就一两个镜头就算交待过了。我想导演一定减去 了很多配角的镜头,可惜没有花絮看,只好多看几遍,但总会有惊喜出现。现举几例。那不勒斯人奇奇欧是新天堂电影院的老板 (天堂电影院的第一任老板不知道是谁,有可能是镇政府的,也可能是神父的),他第一次出现是在广场上,他当时在卖尼龙袜; 第二次出现是他中了足球彩票,高兴得晕了过去(竟然没有人浑水摸鱼,民风真是淳朴啊);第三次出现他已经是富人了,在天堂 电影院烧毁后的废墟前。后面他的镜头颇多,就不说了。还有总在电影院睡觉的大叔,他被人作弄后总是说同样的话,后来在新电影 院不睡觉了,但对看了几遍的感人电影背台词,连FINE都背出来,真的很好笑。还有总坐在二楼前排朝下吐口水(小朋友不要学) 的大叔,管理电影院的大叔,……他们的镜头都很耐人寻味。片中的人生百态,有没有引起你的共鸣和回忆呢,看到课堂上考九九表, 考场上丢小纸条,有没有让你想起轻狂的少年时代, 最后,天堂电影院被定点爆破了,一些人围着看。里面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其中,老一辈的人是缅怀在其中度过的快乐时光, 而年轻一辈的只不过是来看热闹的。。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两次盈眶:一次是托托再次回到故乡,母亲带他到回忆的小屋,当主旋律响起,看着那些充满回忆的物品,我就忍不住了;还有就是在最后的接吻集锦那里,看到那些黑白的,磨损程度不同的接吻镜头,充满荧幕的是艾弗雷多对托托的爱。 电影是银幕上的故事,电影院一度成了当代人生活中的首席主题。在《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中展现的生活场景,在全 世界随处可见。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将人们带回电影上映的全盛期,让人们在温馨的电影回忆中回顾人类观影的 最初体验和电影在欧洲由大众走向专业小圈子的动人历程。 在天堂电影院中,托托穿梭往来于“前台”和“后台”之间。他的活动历程由观众到放映员,再由放映员成为著名的电影导演。 一步步,他由电影的前台走入了后台。电影的全部秘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生命秘密的一部分。 在托托的生活中,阿尔夫莱多扮演了“教师”的角色。从地理位置上讲,天堂电影院的后台即是放映间。操纵放映机的阿尔 夫莱多的放映动作,一卷卷的胶片,放映机,特约着坐在前台的观众。影院的建筑和放映时间,对观众形成一种特约。热爱电 影的观众通过银幕这面“墙”来领略电影的意味。托托不断地试图闯破这面“墙”。他成功了。阿尔夫莱多以成人考试的合格而打开 了托托通往电影后台的第一道门。从此以后,他不仅教给托托放映电影的方法,而且给他讲爱情虚幻无常的寓言,督促他离开 家乡,闯开电影后台的另一扇门。罗马,在影片中意味着电影的创作中心。随着闪回镜头的层层展开,循着萨尔瓦托列的回忆 回到电影的童年时代,回到普普通通的、平民化的观众之中。阿尔夫莱多的放映间具有了介乎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意味。那是一 段“中间地带”。在这段地区,童年和青年的萨尔瓦托列完成了成长的主要历史。这历史与电影发展的历史几乎同步而行。而且, 萨尔瓦托列也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向创作者的位置的过渡:开始拍摄一部纪录影片。 自从影院失火、阿尔夫莱多烧瞎双眼之后,萨尔瓦托列走上了放映员的位置。从此,他再未出现于天堂电影院的观众席上。 直至影片结尾,当上导演的他才重新在罗马坐回到观众席上,观看由阿尔夫莱多剪辑完成的“爱情镜头系列”。这期间,几十年 的光阴飞逝而去,阿尔夫莱多也由于失明而永远停留在“前台”与“后台”之间,作为一名电影创作者成长的历史标志。在这时,影 片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冲突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与融汇。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西西里岛,四五十年代正值黑手党活动猖撅、民众生活贫困落后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在 人们心头。在这时,黑暗中出现了一座天堂,那就是电影院。在被省略了的时代背景之前,电影化身为一个建筑物将天堂与炼 狱分开。阿尔夫莱多告诉托托:“生活不像电影上演的那样好,生活比电影苦。” 影院建筑在影片中有两次被毁。第一次是在托 托的童年,人们疯狂地爱着电影,影院的室内放映无法满足众多观众的需求,阿尔夫莱多将放映孔对准影院外的一面墙壁。“天 堂”被转移到放映间外,人们欢呼着享受着“天堂”的气息。但是,“天堂”不是随处可见的。胶片起火了,影院被烧毁,企图改变“天 堂”位置的阿尔夫莱多也受到了惩罚:烧瞎了双目。第二次是萨尔瓦托列成年后回故乡参加阿尔夫莱多的葬礼。这时,欧洲各地, 在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中电影院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线或无线电视网。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找到“天堂”。萨尔 瓦托列目睹“天堂电影院”在一声轰鸣中化为乌有,影院建筑象征着一个时代,象征着灰暗年代一个美好空间从人们的眼前永远消失,连同那位永远在黑暗中会见“天堂”的老放映员,也一同被葬入历史的基地。 在怀旧的依恋和伤感氛围中,影院建筑毁而复修,修而复毁。人类的爱好反复无常,沧海桑田变幻无穷,“天堂”已由一个外部建筑化入人类的内心世界。当人类进入内心,即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消失了的“天堂”:心中的电影——萨特所说的“化为乌有的一切”。 翻弄旧,又看到了杜拉斯的《情人》,懒得翻开就想到了那开头的一句“我已经老了”。我和王小波一样,喜欢王道乾老先生的这句话。我还没有老,但是我想开始怀旧了。 如果不是因为《天堂电影院》,应该不会有游客摸上那个意大利的小山镇阿迪诺小镇。阿迪诺位于西西里岛的心脏,交通十分不便。小镇不算漂亮,中心的安伯托广场很普通,教堂也无过人之处,房子也没什么特色,但有了一部电影,一切就不同了。或许导演Giuseppe Tornatore看中的就是小镇的平凡,决定让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于是,1989年,电影在这里拍摄,正如它的艺术影响力,平凡中闪烁着不平凡。 谁都不会忘记电影剧终前的一场戏。当多多已步入中年,他又回到了带给他最初的电影影响的小镇时,他是一个没有灵感的导演,独自坐在冷清的电影院里,观看那些从以前电影的胶片上剪出来的接吻镜头重新剪接后,拼贴在一起的,只有影像没有情节的画面。那是已逝世的老人艾佛利留给多多的一份礼物。一场场深情的吻,提醒小孩不应该遗忘的爱和理想。多多在过去的影像中发现电影原始的乐趣,发现自己曾经的爱。其实所谓那些命中注定的情绪与情感在儿时就已经注定,真挚的东西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你会觉得自己就是多多身边的一个观众,一起看见了电影原始的美,这是《天堂电影院》最大的秘密。好的电影就是要带你进入它,而你去将彼此间的距离拉近,直到与现实缝合。 上天是公平的,为了世界上有电影这样一种美妙的事物,它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营造一种丰饶的人生,那里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如我一般的小人物的天堂。 电影终了,Morricone的音乐渐起,听的时候时光如逝,内心确有东西在回忆。 如果你把这只当成一个故事,未免太虚幻。其实,电影本来就是拨动心弦的,你是否稍稍记起那份尘封的感动,记起美丽的初恋,记起当初天真的梦想, 有太多的东西属于你自己,不要都忘了。 多多应该感谢记忆和爱情,老,才不那么可怕。 他用手托起下巴,无数对热恋的情侣在银幕上疯狂地吻着,吻着,从西西里到罗马城,那姿态一直没有变。多多含着泪,笑了,他终于感觉到了平凡人世间一点儿天堂的味道。 文化决定人本身:谈《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人物差异 日瓦戈 看完托纳托雷的《海上钢琴师》再回过头来看他在1988年的成名作《天堂电影院》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两部时隔10年的作品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推陈出新 的东西,依然是多年以后一个电话一张唱片勾起似水流年。这些故事有些伤感,也符合托纳托雷一贯的怀旧色彩,两个主人公都有相似的经历,最后的结果却是迥异的,1900选择与船一同灭亡,而沙托瓦却飞黄腾达。决定来那个人命运的却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和一个朋友,康牌小号手迈克斯至于1900与电影放映师艾尔弗莱多至于小多多是一样的,只是迈克斯的规劝是徒劳的,而艾尔弗莱多改变了多多的一生~ 1900生在弗吉尼亚号上,没有国籍没有父母,只有海浪和船上的乘客与他相伴;沙托瓦生在西西里小岛,父亲参加二战阵亡母亲却不相信这个事实,苦苦守候,他了解外界的途径就是艾尔弗莱多放的电影。应该说1900的船和沙托瓦的小岛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四面环海,几乎与世隔绝,南部意大利的文化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家族内的维系和家族外的互不信任,许多社会学家都以此作为解释西西里出黑手党的原因,因此南部意大利欠发达,北部意大利发达成了定论,甚至在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里面还要讨论南北差异,北部的都灵、米兰与南部的罗马对峙。话题有点扯远,影片并没有体现西西里的这一特色。 其实,迈克斯和艾尔弗莱多在两部影片中都起到了作用,但结果是不同的。迈克斯从陆地而来,他给1900讲述陆地生活的一切,给他描述如果他凭借高超的钢琴技艺在陆地上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巨额唱片销量、个人音乐会、乡间别墅、美女等。1900并非对陆地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船靠岸的时候无聊之际给岸上的接线员聊天反被臭骂一顿;他与爵士祖师谢利的较量也是在胶着之后满头大汗,然后便恢复了不羁的本性说:“爵士乐也可以滚蛋了~”但是,1900对陆地的生活也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当唱片公司要他出唱片时,他反而将其受归己有,要将它送给心仪的意大利女孩。他上岸的想法也是因为要去她的鱼行,但是当他走在悬梯,看到无数的高楼大厦望不到边际,一种内心本来的海洋文化又复活了。他至死也不离开船的原因在他最后与迈克斯的对话中寻找,当他在船上的时候面对的是有限的乘客他们羡慕的眼神和掌声,但当他踏上悬梯看到无数的高楼便发现这是一首无法弹奏的乐曲,他只能在船上 用有限的琴键弹奏无限的乐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1900从无国籍无父母的状态来到世界,最后也选择一种在上帝的花名册里无名的状态离开世界。 再看看沙托瓦,自幼父亲参战而阵亡,母亲终生守寡不肯接受残酷的现实。艾尔弗莱多一定程度上担当着其父亲的角色,小多多跟着他放电影,通过电影看到纷繁的世界,甚至他对男女之事的认识也是从电影那些被神父要求减掉的部分开始的。可以说他是生活在电影中,直到他遇见艾莲娜对她一见倾心,他才真正开始年轻人的现实生活,此时成为盲人的艾尔弗莱多已经对他了如指掌,当他感到多多的这份感情希望渺茫的时候,已然决定撒谎,劝多多忘记恋爱的甜蜜和不能在一起痛苦,甚至用一种教训的口气“命令”多多去大城市发展,此举便改变了多多的一生。罗马的繁华和机会使沙托瓦变成大导演,但是电影依然是他虚幻生活的方式,以至于多年以后当他再次见到艾莲娜时,艾莲娜说:“我知道你的电影是拍给我看的。”沙托瓦并没有忘记艾莲娜,而是30年没有结婚,但是他对爱与性的理解是分裂的,他在罗马的家还睡着他的情人。这也不难理解,在他在电影院放电影的时候就跟一位寡妇做爱,第一次感到性的美好,但是他也明白性不是爱。另一方面,罗马的生活使他失去了一般的亲情,他给家里买了别墅却与家人疏离,如果不是艾尔弗莱多的葬礼他恐怕也不会回到西西里岛。但就是这次回归,使他发生了与1900类似的事情,一种内心深处文化寻根的复活。他问妈妈为什么守寡40年,而妈妈的回答轻描淡写却直指人心:“有些事情是一生都无法忘记的,这就是爱。”这句话使沙托瓦想起了曾经属于自己的一切,再遇见艾莲娜的时候才会又焕发出往日的激情,两人老泪纵横缠绵在一起。 直到我们联系这两个场景,才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飞黄腾达,是香车美女,是金钱名誉吗,从电影里我们看到这都不是,而是内心的寻根,不断的自省,保持一个真实的自我。同时,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差别,也告诉我们文化决定人本身,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岛文化造就了1900,而大城市的繁华与欲望成就了名导演沙托瓦,而回到西西里岛又一次唤醒了这种孤独与纯洁。在信仰天主教的意大利,我们也不能 让艾莲娜与博卡离婚而与沙托瓦续缘,一种面对现实的情节也反映了天主教反对离婚的教义。当社会学家声称文化决定的时候,我想根本的还是文化决定人本身。 这是一部个人生命历程的史诗,也是一部关于电影的兴衰的史诗。托尔纳托雷自己这样说:“天堂电影院并不仅仅是间放映厅。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奇特的、文化与社会启蒙的地方。一代意大利人曾在这里受到熏陶。我倾向于认为,电影院对一个人来讲或许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目的,在影片和他本身,和他的愿望、期待之间,也许就存在一种联系。”
/
本文档为【天堂电影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