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2017-10-08 13页 doc 33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aumal0fAr~uiA.Sci.2OO8,36(7):2814—2815,2827责任编辑刘月娟 责任技对马君叶 ———'——————————————''————?=?——一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白智龙,周鸿飞(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ll0161) 摘要综述黄瓜霜霉菌特征特性,生理小种,霜霉病菌种的保存方法以及黄瓜霜霉病 抗性遗传规律,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 析了当前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分...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aumal0fAr~uiA.Sci.2OO8,36(7):2814—2815,2827责任编辑刘月娟 责任技对马君叶 ———'——————————————''————?=?——一 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白智龙,周鸿飞(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ll0161) 摘要综述黄瓜霜霉菌特征特性,生理小种,霜霉病菌种的保存方法以及黄瓜霜霉病 抗性遗传规律,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 析了当前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分子标记;抗病育种 中图分类号$436.42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o8)o7—02814—02 StudyOnCham?b盱Downy1MfildewandItsMolecularAssistedBreeding BAI刁longetal(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61) Abstract1heresearchprogress0nthecharacteristicandphysiologicall'acE~ofcllcllm~rdo wnymildew,thepreservation似odsofdownymildew stIir1s.andthegeneticresistanceregulationandresistmacebreedingagainstcucumberdown ymildewwere$11lnnkal-iz~,thequestionsinpresentproduction andstudieswereanalvzedandtheresearchdirectioninfuturewerepresented, KeywardsCucumber;Downymildew;Moleculemarker;Resistancebreeding 黄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病菌[Pseta~peronospora cubensis(Berl【.&Ctm.)R0st0v]引起的,属鞭毛菌亚门霜霉菌 目假霜霉属,是国内外黄瓜产区主要叶部病害之一?J.黄瓜 霜霉病已受到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外对黄瓜霜霉 病病原菌,抗病遗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已取 得了明显进展. 1黄瓜霜霉病病原茵 1.1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黄瓜霜霉病菌营养体为无隔菌丝 体,在寄主细胞间隙中蔓延,产生卵形或指状吸器伸入寄主 细胞内吸收养分.孢囊梗由叶面气孔伸出,单生或1,3根 丛生,无色,基部稍膨大,3—4次假二又分枝,分枝不对称,分 枝与主枝成锐角,分枝末端尖细,孢子囊着生于分枝的顶端. 孢子囊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单胞,淡褐色.空 气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病菌不能产生孢子囊,相对湿度在 80%以上时44h可产生,饱和湿度时6,24h可大量产生. 卵孢子球形,黄色,面有瘤状突起l2J. 1.2病原菌侵染规律黄瓜霜霉病菌的越冬和病害的初侵 染源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我国南方霜霉病能够终年发 生,在华中,华北地区冬季病菌亦能以孢子囊的形式在保护 地黄瓜植株上继续危害.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湿 度是决定病害轻重的主要因素.在5,3Occ时病菌均可发 育,以15,25?最适宜,2o,25?时潜育期最短,仅3d.在 有水滴的适温条件下,孢子囊只要1.5h就可萌发,2,3h就 可完成侵入.在气温达16?时.田间病害开始发生,Et平均 气温18,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情直线上升.在 多雨,多露,多雾和昼夜温差大或阴雨天和晴天交替时,病害 易流行[. 1.3病原茵生理小种根据病菌与转化寄主亲和力的程度 不同,Thomas认为该病原菌有5种致病型J.Shetty等研究 发现,病菌存在着亚洲,波兰和美洲小种分化,并且根据植物 内抗性基因对数推测有1,8个生理小种4J.傅俊范等根据 地区生态特点在黄瓜主要种植区采集病株,从致病性和形态 特征上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黄瓜霜霉病菌不存在生理小种分 作者简介白智龙(1粥l一),男,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 物分子育种. 收稿日期2007一lo.12 化l5J.总之,学术界对古巴假霜霉病菌是否存在小种分化尚 有争议. 1.4病原菌保存方法霜霉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所以 保存时与其他病原菌相比较为复杂,给霜霉病的研究带来一 定不便.下面着重介绍几种霜霉病菌常用的保存方法. 1.4.1寄主活体保存.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定期将病菌接 种到新的寄主上,可较长时间保存病菌., 1.4.2离体叶保存.Parkash等用含有5%蔗糖液或一定浓度 激动素溶液的棉花保湿,在一5?条件下,可保存病叶30dl6J. 1.4.3低温冷冻保存.Shi等研究表明,离体叶片冷冻保存 1O个月的霜霉菌仍然具有致病力,但致病力下降,病情指数 仅为1.60,而对照病情指数达96.2;低温(一20?)可降低霜 霉病菌孢子囊的致病力,低温时间越长,孢子囊的致病力越 低,同时低温使得潜育期延长l7J. 1.4.4超低温冷冻保存.张艳菊等报道,将孢子囊在10% 二甲基亚砜,5%脱脂乳混合液中预先一2o?冷冻24h,然后 放入一70?冰箱保存l8J.采用该方法保存的孢子囊12个月 后仍具有较高的致病力,从根本上解决了黄瓜霜霉病菌不能 长期离体保存且致病力下降的问题,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深入 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5接菌浓度许启新等所用接种孢子囊浓度为75000个 /m]l9J,云兴福等所用浓度为546000个/m][10J,所用接种浓度 均偏高.翁祖信等报道,饱子囊浓度以1500,4500个/ml为 宜l1.这是因为如果接种浓度过高,则抗感品种会产生大 块死斑,抗感病品种抗性差异减小,造成试验误差;同样,如 果接种浓度过小,则抗感品种产生病斑少,抗性差异也减小, 造成试验误差. 2苗期与成株期抗病性的相关性 Jenkins发现,抗病,感病品种苗期抗性与成株期达到相 关水平u.许启新等对黄瓜9个品种进行黄瓜霜霉病苗期 与成株期抗病性相关性分析,亦得到同样结果_9].为了进一 步了解苗期与成株期抗病性的相关性,还应深入探讨黄瓜不 同生态型品种群体间的相关性,也应验证我国黄瓜霜霉菌是 否存在生理小种分化现象.' 3寄主抗性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 云兴福对抗感品种的叶内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叶 36卷7期白智龙等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2815 内叶绿素含量与植株抗病性呈正比l1引.刘庆元等研究表 明,不同黄瓜品种叶内含糖量与抗病性有关,表现为含糖量 愈高则发病愈轻,并且认为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低糖病害l1. 丁九敏等研究表明,在接种侵染前,健康黄瓜叶片中可溶性 糖含量,叶绿素含量与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接种后, 叶片中POD,PPO,CAT和SOD活性变化与其对霜霉病的抗性 成正相关?1引.李靖等对感染霜霉病的黄瓜叶片中相关酶活 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l1引.Kortekamp研究表明,接菌 后黄瓜抗病品种(Glolre)和感病品种(Riesling)蛋白PR2,PR3, PR4,PGIP,DFR,LDOX和FS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差别,证明这 些蛋白可能在黄瓜对霜霉病菌抗性表现中发挥作用l19_19. 4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黄瓜霜霉病抗性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 分子水平.Cochran以耐病黄瓜品种13aW,al~和感病品种杂 交,遗传分析证明黄瓜抗病性由数个基因决定j.吕淑珍 等利用高代自交系进行杂交和回交试验,认为所采用的材料 对霜霉病的抗性至少由3对基因控制,感病性具有部分显 性,其广义遗传力为62.33%,狭义遗传力为47.74%,属于遗 传力较高的性状,容易稳定.Jenkins用2个抗病材料Ch/. rtese/ong,PuertoR/co分别与感病品种杂交,表明上述材料抗 性是由1个或2个主效基因和1个或多个微效多基因控制 的?l.田波利用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出抗病基 因,分别命名为dm,dm一1,dm一2,dm一3L.Doruchoowsld等 利用抗病材料WI4783和感病材料WisconsinSMR18证明抗性 是由3对隐性基因dm一1,dm一2,dm一3决定的J.而Van. Vliet等认为,抗病品种Poinsett的抗性是由一个隐性单基因 dm控制的,并且认为这个基因与黄瓜抗白粉病基因连 锁【.同时,Fanouralds也发现抗霜霉病基因是由1个单 隐性基因控制一261.Horejsi等找到了5个与dm基因连锁 的RAPD标记,分别为c148oo,X15ll叩,AS58oo,BC519ll00, EC526l000J,其中,只有BC519ll00与dm的连锁最为紧密,遗 传距离仅为9.9em.这为该性状在今后的分子标记辅助育 种提供了可能. Chert等对野生种酸黄瓜(Cucum/shystr/x)进行抗病鉴定, 结果表明该物种高抗蔓枯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一29J.曹 清河等将普通栽培黄瓜(Cucum/ssativus)和酸黄瓜杂交,合成 了人工异源双二倍体新种,并以此为桥梁种与普通黄瓜回 交,自交,选育出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r一01l3.进一 步对该异源易位系进行了研究,以高代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 CT—O1R和感病突变系CT—OIS为抗感对照材料,在抗病材 料中获得了与抗霜霉病相关基因序列cpc—l_32J.另外,上海 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院植物科学系以华北类型黄瓜自交系 s94(抗病品种)和欧洲温室型自交系S06(感病品种)为亲本 得到性状稳定的永久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 的霜霉病抗性性状呈现出数量性状的特征.因此,通过该永 久群体构建的黄瓜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最终对抗霜霉病性状 进行了QI"L定位., 5结语 由于受环境因素以及黄瓜抗性材料等的影响,各国专家 学者对抗霜霉病有着不同的结论,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 尚无定论.因此,黄瓜抗霜霉病的遗传规律不明确,仍需要 进,步的研究.另外,分子标记研究与育种程序相脱节,大 多数的研究者只把工作目标确定在鉴定,定位抗病的基因 上.在研究时,选材往往只考虑基因定位的便利而 不考虑育种的需要.因此,在完成目标基因的定位后,并不 能直接应用于育种.如果选用的试验材料是目前推广的优 良品系或品种,那么目标基因定位的结果就可以直接指导育 种实践.目前,利用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克隆抗病基因是普遍 认同克隆基因的方法,还可以使用图位克隆方法分离出与抗 病基因紧密连锁的r~CA(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探针,并且用于 基因组文库筛选.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更多,连锁更紧密 的分子标记将会被开发出来,在标记辅助选择研究领域中发 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加快植物抗病育种进程更加可行和实用 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LEBEDAA.Screening0fwildcueun/ssl~esagainstdownymildew(Pseu- doperonasporacubens/s)isolatesrr蛔s[J].Phytoparasitica,1992,20 (3):2(13—210. [2]石延霞,李保聚,刘学敏.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 报,2OO2,33(4):391—395. [3]THOMASCE.Downyandmildewresistantrrmlm~elonbreeding lineMR—l[j].H毗Science,1986,21:329. [4]SHETIXNV,WEHNERTC,THOMASCE.Evidencehdownyrnildewraces inCHCUlq~testedinAsia,EuropeandNorthAn~ca[J].ScientaHorticul— turae.2OO2.舛:231—239. [5]傅俊范,付淑云.黄瓜霜霉菌生理分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 1986.17(3):22—32. [6]PARKASHV,SOKttISS.Detachedleafmethodf?ain2terlsn~e0fcul— lures0f却?P?cubens/s[J].IndianPhytopaThology,1989,42(4): 575—576. [7]SHIYx,LIBJ,LIUxM.Severalinfectionfactors0fPseudoperonospora cuber~/s(inClainese)lJJ.OlineseJournal0fApp~eaEcolq~,,2O05,16(2):257 — 261. [8]张艳菊,秦智伟,周秀艳,等.黄瓜霜霉病菌保存方法[J].植物病理学 报,2OO7,37(4):438—441. [9]许启新,陆世钧.黄瓜霜霉病苗期抗隍与成株抗性相关性的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1994(1):25. [1O]云兴福,杨文秀.不同黄瓜品种对霜霉病免疫性能的鉴定[J].内蒙古 农业科技,]994(6):25—28. [11]翁祖信,冯东昕,李宝栋.黄瓜霜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初报 [J].中国蔬菜,1991(4):7—9. [12]JENKINSJM.Studiesoiltheinheritance0fdownymildewresistanceand0f charactersincucumb~[J].JHexed,1946,37:267—271. [13]云兴福.黄瓜组织中氨基酸,糖和叶绿素含量与其对霜霉病抗性的关 系[J].华北农,1993,8(4):52—58. [14]刘庆元,张穗,李久禄.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机理[J].华北农学 报,1993,8(1):7o一75. [15]丁九敏,高洪斌,刘玉石.黄瓜霜霉病抗性与叶片中生理生化物质含 i:'-A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oo5(1):l1—13. [16]李靖,利容千,袁文静.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J].植物病艮,1991,21(4):279—283. [17]潘汝谦,黄旭明,古希昕.活性氧清除酶类在黄瓜感染霜霉病过程中 的衙陛变化.植物帝里,1998(29):287—288. [18]云兴福,崔世茂,霍秀文.黄瓜组织中几种酶活性与其对霜霉病抗性 的关系[J].华北农,1995,10(1):92—98. [19]KORTEKAMPA.Expressionanalysis0fdefence-rdatedgenesin尊apevine leavesafterinoculationwithahostnnd8n0n.1ustpaIhoJ].PlantPb01. qandBioeher~istry,2OO6,44:58—67. [20]COCHRANFD.Breedingcua】forresistancetodownyal1]dew[J].Proc AmerSoeHcrtSci,1938,35:541—543, [21]吕淑珍,陈正武,黄瓜抗病性遗传研究初报[J].天津农林科技,1990 (2):22—24. [22]DORUCHOOWSKIRw,LAKOWSKA-RYKE.Inheritance0fresistanceto downyrr~ldew(Pseudoperonospoacubens/s)incucIl8s出,,us[M].Wszsaw: Proc.5thEUCAPRPIACucurbitaceaeSymp,1992:60—69. (下转第2827页) 36卷7期王鸿斌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研究2827 播种一出苗Sowing-Seedlingemergence 出苗一拔节Seedlingemergence-Jointing 拔节一抽穗Jolnting-Heading 抽穗一乳熟Heading-Milky 乳熟一成熟Milky.Mature 全生育期Wholeg~wthperiod l1 28 24 5l 2l l35 l8 59 72 24l 48 438 24 65 54 246 42 43l 24 66 59 254 46 449 6 6 一 l8 5 — 6 — 7 6 7 一 l3 l3 — 2 ll vs"% 图4不同剖面构型黑土耕层的三相组成 Fig.4~tionofthreepI1勰esinblacksoilwithdifferentplo同e mDl州0画caIdla瑚_d硝 玉米带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墒 情不足.因此,衡量一种耕作是否合理,首要的衡量标 准就是看其能否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对于耕作土壤来说,耕层的厚度及性质既是衡量土壤质 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又反映出人们对土壤的管理水平.也正 是因为平面型剖面构型的耕层深厚,有效土壤量多,土壤向 作物供应的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强,土壤接纳大气降水的能力 强,春季墒情好,苗齐苗壮,夏季肥力平稳,土壤和作物的抗 逆性强,秋季后劲强,作物的产量相对较高.而波浪型剖面 构型的有效土壤量少,土壤向作物供应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有 — 卜"—-卜—-卜"—卜"—卜"+??+"+"+ (上接第2815页) l23JVan??rGJA,加WD.Ir~tance0fresistancetoPseudoper- onosporacukms/sRostandincucumber(Cucur~sat/vusL.)lJJ.Euphytica, 1974.23:251—255. 124]Van??GJA,METSINGWD.Relatiollint}leir~erltance0fresistance to尸,如_册?p0阳6emRoetandSphae?lecandi西IlaPou.Incuc~ti'lt- her(0砬WL.)【JJ.Euphytica,l977,26:793—796. 125JFANOURAK/SNE,S/MONPW.Analysis0frclinkageinthecucumber 【JJ.JHered,1987,78:238—242. 126JPIERCELW,WEHNERTC.Review0fgenesandlinkagega~ups0fCUG3IFfl- bet[J].H毗~ence,1990,25(6):605—615 [27]HOREJSIT,STAUBJ,THOMASC.unka0f~idotllan~lifiedpaym~- DIlicDNAmork~"todownymildewresistanceincucumber(Cocum/ssotivus L.)[JJ.Eup}ca,2000,ll5:105一l13. 限,加之犁底层坚硬,作物根系下扎受阻,并且根系在下扎的 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同时土壤接纳大 气降水的能力弱,容易形成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消耗 水量较大导致出现春季土壤易干旱;夏季作物生长易脱水, 脱肥等肥力退化现象.因此,平面型剖面构型与波浪型剖面 构型比较,更有利于玉米的抗逆生长,对不良自然环境的抵 抗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因此,研究认为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 的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耕作制是不合理的,应以增强 土壤保水性能为主要目标,创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新型 耕作制.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吉林土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l998:145 一 l60. [2]刘孝义,依艳丽,土壤物理学基础及其研究法[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 社,1998:l,lt4. [3]姚贤良,程云生.土壤物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20—46, [4]华孟,王坚.土壤物理学附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 [5]孟凯,张兴义.农田黑土水分调节能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 2001,9(1):46—48. [6]孔学夫,晋小军.旱地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应用[J]甘肃农 业科技,2001(1):l8一加. [7]刘会青.吉林玉米带黑土土壤理化环境特征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 大学,20O3:11—25. [8]熊毅,徐琪,姚贤良,等.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 1980.17(2):lol一119. [28]CHENJF,ZHANGS.1hexisliuangbanna舭,atraditionalcultivatedplant 0ftheH鲫people,Xishuangbanna,Yunnan,ChinitlJJ.CucurbitGenet CoopROt.1994.17:l8一加. f291CHENJF,MORIARI~G,JAHNM.Somedise日seresistancetestsinCu- shysmxanditspID姻frominterspecifichy~,lizaticuwit}lcucumber, Proceedings0fCu~eae[C]//EUCARPIA.1he8t}lEI『CARHAMeeting 讲lCucmbitGeneticsandBreeding.O1oinouc:PalackyUniversity,2O04:189 — 196. [3o]cHENJF,sIJBJE,NC.Reproductionandcytogeneticcha- tacterizaticu0finterspedfichybridsderivedfix~nCucumishystrixChakr.×C sativusL[J].TheorApplGcmet,2OO3,1~:688—695. [31]曹清河,陈劲枫,钱春桃CT一201的筛选与 鉴定[J].园艺,20O5,32(6):lO98—1101. [32]曹清河.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选育,相关基础研究及育种应用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83—99.
/
本文档为【黄瓜霜霉病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