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17-09-29 14页 doc 31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项社会保障行政法规的陆续出台,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猛,信息量急剧增加。到2002年底,我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已达40万人,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5亿元,基金支出4.7亿元;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已经达到27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43万元,支出423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当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5...
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项社会保障行政法规的陆续出台,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猛,信息量急剧增加。到2002年底,我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已达40万人,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5亿元,基金支出4.7亿元;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已经达到27万人,当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43万元,支出423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6万人,当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507万元,支出1362万元;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也在急剧增长,200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量达10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量和信息量,仅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的单机管理已经难以为继。无论是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跨地区转移,还是养老金异地领取和社会化发放,以及对参保人员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支撑,这些工作根本无法完成。特别是养老保险资金财政补贴逐年上升,传统的管理手段和常规统计制度已不能满足需要测算对数据的需要,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亟待提高。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社会保险信息化工作。2000年,朱镕基同志在辽宁视察时曾指示:“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各地社会保障资 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都要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吴邦国同志2002年初在贵州省视察劳动保障工作时指示:“采用国家推广的统一的标准化软件,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这样可以在今后实行全国联网、统一管理时,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2003年国务院的工作重点,特别提出要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黄菊同志也专门指示,金保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有利于人的流动。 为贯彻国务院领导指示和落实国务院42号文件提出的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险信息服务网络,“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建设要全国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做到软件统一、硬件设备要求统一、网络之间接口标准统一、数据传递方式统一,力争在2003年底前全国社会保障计算机系统全面投入运行”的要求,劳动保障部在2000年底提出《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并于 2001年9月通过了专家评审。2002年,中办17号文件出台后,电子政务社会保障工程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分工程(金保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二金工程”之一。2003年8月,电子政务社会保障工程信息系统分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文发改高技〔2003〕1030号),全国金保工程正式整体立项。 一、现状与差距 社会保险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 的探索,在制定规划标准、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我省其他地市相比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但也存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和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起步较早,但缺乏投入,基础较差,建设滞后,现已成为制约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与部、省的要求相差较远。近几年,为满足工作急需,对养老、医疗、失业、劳动力市场等内部业务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建设。但整个系统基础较差,许多设备急需更新换代。由于原有的这些系统的资金来源不同、建立的时间不同、委托开发的公司也不同,各系统的编码、标准都不相同,因此,目前这些系统是相互分离的,数据不能共享。如在劳动保障部门,对于信息联网形成统一体系、数据汇集整合、挖掘分析、发挥整体协同效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邵阳市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总体状况 1(制定了规划标准。 系统建设规划标准先行。劳动保障部先后制定下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纲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等规划性文件,及《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业务部分》、《社会保障(个人)卡》等标准性文件。全国标准的制定为全国联网奠定了基础,明 确了系统建设的大方向,又为满足各地实际需要留下了空间。本市在进行社保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划标准执行。 2(应用软件使用状况 2001年企业养老保险采用了长信开发的软件,运行良好。创智为医疗保险开发的应用软件,正在调试阶段。劳动力市场由远景公司建设,应用软件劳动99运行状况。 4(信息技术培训状况。 劳动保障部多次组织全国地市级以上计算机人员的短期技术培训和业务人员统一应用软件的操作培训,对提高劳动保障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1年劳动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体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5(机房设施建设。 地面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吊顶,2台5匹空调,UPS不间断电源供电,面积40平方米不能满足建设要求。 (二)邵阳市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现状 1、社保业务开展情况 邵阳市全市现有人口760万,劳动力资源总数XX万人,其中城 镇为XX万人,农村为XX万人。养老保险属地原则管理时最大 口径的应参保人数80万、在职67万和离退休人数13万;养老 保险非属地原则管理时最大口径的应参保人数XX万、在职48 万和离退休人数XX万。医保最大口径的应参保人数45万、在 职12万和离退休人数33万。失业保险最大口径的应参保人数 20万。生育保险最大口径的应参保人数10万。工伤保险最大口 径的应参保人数40万。 2软、硬件配置情况 现有硬件设备如下: 序设备型号、重要模块、接口数量 数量 关备注(用途号 品牌 键等) 技 术 指 标 小型机 1 SUN 1 SUN E450 企业社保 PC服务器 1 IBM 2 医疗保险 (IBMX235/1*2.0G/400MHz-/1024M 内存/2*36G硬盘/100M—1000M网卡 /15‘显示器)+磁盘柜(IBM EXP300/4*36G/2*100网卡/2*双通道 阵列/2*SCSI连接线) 2 联想 1 机关事业养联想万全2100 P3/1.3G/硬盘20G 老保险 路由器 1 1 Cisco Cisco3660 省厅配备 2 Cisco Cisco2610模块化路由/8PORT 医保联网 modem模块 交换机 1 1 养老保险区Cisco Cisco 2950-24 县联网 1 3com 3com superstack3 4400-24 3COM 4 楼层交换机 3com superstack3 4400-24 防火墙 磁盘柜 4、网络建设情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内办公网已成规模,劳动力市场办公楼在每间办公室都设立了信息接入点;已实现与省厅的联网,各区县暂时没连通,有部分街道、社区实现了连通;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已实现连接,并实现了刷卡消费。 5、各区县社保信息化建设情况 企业养老保险已全市联网;其他部分县市实现计算机管理;多数手工操作 (三)社会保险信息化存在的差距 我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各地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发展很不平衡,规划、标准不统一,资金不足、水平落后,分散建设,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要求,还有一些的差距。 1(社会保险业务种类多,服务对象数量多,现有条件和工作方式无法保证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部分区县的社会保障部门目前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和低水平的单机来进行参保人员和社保基金的管理,在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跨地区转移、养老金异地领取和社会化发 放,以及对参保人员全过程管理与服务将成为新的趋势,对系统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要求还将进一步提高。 2(宏观决策需求不明确,业务流程不规范且稳定性很差,缺乏数据收集和统计的能力,无法对省、市的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社会保障工作关系重大、政策性强。近年来,各级财政用于对养老保险资金的补贴不断上升,对于测算数据的收集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上报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有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保制度、基金监管、宏观分析决策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缺乏准确及时的信息统计上报及必要的量化分析,很难作出准确的决策。 3(缺少快速畅通的网络系统。市域网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市,区县间尚未联接成完整的网络,缺少信息快速传递通道和共享平台,信息传递、加工的时效性差,不能快速得到宏观决策所需要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共享,所获取的信息量小,缺乏系统性,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客观情况。 4(统一软件的本地化工作需要加强,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中标准规范不统一,影响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随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和劳动保障业务日益统一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加快建立全市统一信息系统的步伐。为使应用软件既能满足劳动部、省厅统一要求,又能适应地方特殊需要,需要对统一软件进行本地化工作,加强软件在全市的统一性。 5(系统的安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保险关乎国运,情系民生,数据敏感程度高,对数据传输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市域网的普遍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这是在建设之初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6(应用软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计算机设备濒临淘汰。 7(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足。 8(对信息技术人员培训的投入远远不够。人才市场的竞争,形成了信息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局面。为适应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劳动保障系统需要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工作的技术骨干队伍,和一大批熟知政策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但人员的培训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保证,缺少专项资金的投入,培训的质量很难保证,不利于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总之,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传统的管理服务手段和常规统计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适度规模的信息系统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发展趋势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几年改革,其框架已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有所提高,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企业事业单位仍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保障事务,社会保险基金 缺乏有力保障,管理和服务不够规范。从发展趋势看: (一)社会保险统筹范围向非公经济扩大,参保人数增加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非公经济正在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要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制度,必将随着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向为全体城镇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转变。社会保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越来越多。我市已开展个体、非公有制企业社保业务,目前全市共有10万多个体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二)参保人员流增动多,筹统层次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进行,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异地就医、异地养老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异地养老计算,全市跨统筹地区领取养老金人员约150多人,其中跨省的有50多人。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逐步深入,统筹层次也在变化,养老保险要取消县级统筹,在市统筹省调剂的基础上,逐步做到省级统筹。特别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要求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帐户资金全部上解到省一级。由此看来,社会保障将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变化。 (三)参保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社会保险工作需要精细管理 近几年,随着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险的各项政策深入人 心。广大职工的参保意识逐渐增强,不但要求参保,而且要清楚单位是否按月给自己缴费,个人帐户余额是多少,退休人员要求知道自己的养老金是如何计算,怎样构成,原先的社会保障工作粗放管理已不能满足要求,加强管理,做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让参保人员明明白白参保和清清楚楚享受待遇是社会保险工作发展的具体要求。 (五)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保障事业是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工作的趋势和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保险业务日益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域也不断扩大,这使得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其各项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险业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运作模式。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随着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有所提高,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企业事业单位仍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保障事务,资金缺乏有力保障,管理和服务不够规范,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对于改进社会保障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提高社会保障工作和管理效率、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加强基金的有效监管、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国家计委编制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信息化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电子政务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推进社会保障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增强社会保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另外,还有利于推动本市信息产业发展,带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二)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提高宏观决策水平的需要 目前,劳动保障领域的宏观决策,主要依靠常规统计、调查、调研得到数据和信息,在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方面尚有待提高。数据不准,反馈渠道不畅,已成为影响宏观决策的主要问题。建立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通过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网,集中管理社保信息,为实现“网络扫描”方式的信息采集打好基础,有利于科学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业务的进展情况,客观地反映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登记、稽核以及社会保险缴费和发放过程的实际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提供政策参数,为科学地进行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三)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加强基金监督的需要 近年来,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骗取或违反规定支付社会保险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已严重侵害了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合法权益,降低了基金的支付能力,影响到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为基金监管提供技术上的保证,减少业务经办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提高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防范企业通过瞒报、漏报工资收入而少缴欠缴社会保险 费和地方机构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现象,有效地堵塞漏洞,节约支出;有利于核查生存状态,防范企业和个人冒领死亡者和其他人的养老金;有利于核查就业状态,防范个人在已重新就业状态下仍然领取失业金;可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部门对基金运转的透明度和知情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安全,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四)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改进和重构社会保险业务处理方式和手段的需要 现阶段,我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也在急剧增长。面对庞大的人群和巨额的资金信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将社会保险的登记、申报、审核、收缴、发放、稽核以及帐户、基金管理等诸环节纳入统一的体系当中,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对于提高社会保险业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参保人员个人帐户的管理、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更无法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同时,我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有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政策规定,因此,必须利用电子政务对传统的社会保险业务进行改造、优化和重构,包括五险统一征缴、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经办流程、统一服务内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等。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改革和重构社会保险的业务流程,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部门间职能的交叉重叠和条块分割,从而使社会保险工作得以高质高效的开展。 (五)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适应人员流动需求和统筹层次变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异地就医、异地养老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建立统一、标准一致、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立数据交换区通过省级网络接入全国集中式的异地领取养老金人员数据库和异地关系转移数据交换区,可以支持人员跨地区流动、跨地区养老、跨地区就医时的业务处理,使得这些在手工条件下难以完成的业务得以开展,使社会保险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满足人员流动的需求。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逐步深入,统筹层次也会有所变化,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可以适应统筹层次变化的需要,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 (六)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实现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的需要 通过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网络,搭建街道(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将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向基层延伸,紧紧依托街道(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方便参保人员办理社会保险业务,为参保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政策咨询、申领登记等服务,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提供技术支持,为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提供环境和手段,从而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可以说没有社会保险信息化,就很难有管理服务的社会化。 (七)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是建立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力配置和就业向市场化转变,社会保险关系向社会化转变,社会保险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越来越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特征,即在工作中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由“企业人”变为“社会人”。建立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系统,通过骨干网络和统一平台,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地向社会和全体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的各种公共服务,使管理和服务时时处处得以体现。 (八)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可以大量节约建设资金 全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的采购成本,充分发挥应用软件开发及维护的规模效应,降低管理成本,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九)我市跟上全国建设步伐,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要求 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加快落实本市金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本市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既是促进本市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提高、各项业务管理水平提高、对参保人员服务水平提高,从而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迫切要求。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社会保险信息化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务院领导对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有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指示。2000年,朱镕基同志在辽宁视察时曾指示:“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各地社会保障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都要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吴邦国同志2002年初在贵州省视察劳动保障工作时指示:“采用国家推广的统一的标准化软件,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这样可以在今后实行全国联网、统一管理时,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2002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将社会保障业务系统工程列为12个国家重点业务系统工程之一,要求加快建设。2003年国务院的工作重点,特别提出要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黄菊同志也专门指示,金保工程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有利于人的流动。国家领导对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有关部委的支持配合,使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有了可靠保障。 “金关”、“金税”、“金桥”、“金卡”等国家重大网络工程建设应用的成功经验,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特别是政务统一网络平台的实施,将为社会保险信息化等政府信息网络工程提供网络互联、资源共享的基础。 (二)日益成熟、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险政策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险制度框架日臻成熟,《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社会保险基础性法规先后出台,国务院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基本政策,使我国社会保险事业走上了正轨, 进一步为社会保险的法制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根据国家政策,本市也制定了各项相关的细化和实施文件。经过十几年改革探索,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已趋于成熟。政策相对稳定,为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信息化工作机构的建立健全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面对当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充分意识到,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已突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很有必要。社会保险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 (四)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积累了大型系统建设经验 劳动保障部于1997年开发劳动力市场统一软件向地方免费提供,并于1999年开展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即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全面铺开了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 本市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也发展很快。这些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规模系统建设经验。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硬件设备和通信设施配置不断提高,数据库、软件技术日趋成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为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软硬件和环境条件,使系统建设可供选择的余地逐渐加大。
/
本文档为【2、社保系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