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

2017-09-28 10页 doc 28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附 成分及剂量)打印版 同仁堂产品名称 益母草 200g 党参 50g 白术(炒) 50g 茯苓 50g 八珍益母丸 甘草 25g 当归 100g 白芍(酒炒) 50g 川芎 50g 熟 地黄 100g 党参80g 白术(炒)80g 茯苓80g 炙甘草40g 当十全大补丸 归120g 川芎40g 白芍(酒炒)80g 熟地黄120g 炙黄芪80g 肉桂20g 补肾强身片 淫羊藿、 菟丝子、金樱子、女贞子、狗脊(烫)。 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 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附 成分及剂量)打印版 同仁堂产品名称 益母草 200g 党参 50g 白术(炒) 50g 茯苓 50g 八珍益母丸 甘草 25g 当归 100g 白芍(酒炒) 50g 川芎 50g 熟 地黄 100g 党参80g 白术(炒)80g 茯苓80g 炙甘草40g 当十全大补丸 归120g 川芎40g 白芍(酒炒)80g 熟地黄120g 炙黄芪80g 肉桂20g 补肾强身片 淫羊藿、 菟丝子、金樱子、女贞子、狗脊(烫)。 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感冒软胶囊 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 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桂附地黄丸 山药、茯苓、泽泻 当归 40g 白芍(酒炒)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 归芍地黄丸 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黄连10g,栀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 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黄连上清丸 薄荷40g,大黄(酒炙)320g,黄柏(酒炒)40g,桔梗80g, 川芎40g,石膏10g,旋覆花20g,甘草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六位地黄胶囊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六位地黄丸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浓缩丸)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六位地黄丸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大蜜丸)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杞菊地黄丸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 (浓缩丸) 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杞菊地黄丸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 (大蜜丸) 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人参 45g 罂粟壳 120g 五味子 (醋炙) 30g川贝母 人参保肺丸 60g 陈皮 60g 砂仁 30g枳实 60g 麻黄 30g 苦杏仁 (去皮 炒) 60g石膏 30g 甘草 60g 玄参 60g 白术1两半,炙耆1两半,白芍1两半,远志(甘草水煮)1两半,人参养荣丸 当归2两,山药2两,熟地黄2两,五味2两,人参2两,白茯苓2 两,山萸肉5钱,生地黄5钱,陈皮(洗)8钱 枸杞子、菟丝子(酒蒸,捣饼)各240克 北五味子(研五子衔宗丸 碎)60克 覆盆子(酒洗,去目)120克 车前子(扬净)60克 当归 45g 鸡血藤 75g 油松节 ? 45g 赤芍 75g 续断 75g 桑寄生 75g 铁丝威灵仙(酒炙)45g 伸筋草 养血荣筋丸 75g 透骨草 45g 何首乌(黑豆酒炙)45g 补骨脂(盐 炒)60g 党参 75g 白术(麸炒) 60g 陈皮 ?5g 木香 45g 知母 40g 黄柏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 (制)80g 知柏地黄丸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狗脊、黑老虎、千斤拔、桑寄生(蒸)、女贞子(蒸)、壮腰健肾丸 鸡血藤、金樱子、牛大力、菟丝子(盐水制)。 当归90g 熟地黄90g 何首乌(黑豆、酒炙)150g 女贞滋补肝肾丸 子(酒炙)150g 墨旱莲150g 五味子(醋炙) 90g 北沙参120g 麦冬120g 续断150g 陈皮90g 浮大麦150g 制川乌30g,制草乌30g,细辛30g,白芷30g,当归 骨骨刺丸(国家 刺丸 医保品种 甲类) 30g,萆薢60g,红花60g。 骨刺丸 制川乌30g,制草乌30g,细辛30g,白芷30g,当归 骨 刺丸 30g,萆薢60g,红花60g。 苍耳子(炒) 187.5g 辛荑 62.5g 白芷 125g 鹅鼻通丸 不食草 62.5g 薄荷 187.5g 黄芩 187.5 甘草 62.5g 苏合香 50g 冰片 105g 乳香 (制) 105g 檀香 210g 冠心苏合丸 青木香210g 罗布麻叶、泽泻、白术、薏苡仁、芒硝、防已、海藻、当归、轻身消胖丸 川芎、荷叶、大黄、麻黄、玫瑰花、茯苓、滑石、山楂、黄芪、荷 梗、木香 人参 90g 白术(麸炒) 15g 当归 15g 川芎 90g 苍术 240g 何首乌(黑豆酒炙)15g 荆芥穗 90g 防风 90g 麻黄 90g 川乌(银花产灵丸 甘草炙) 90g 草乌(银花甘草炙)90g 白芷 90g 细辛 15g 八角茴香 90g 木香 15g 两头尖 15g 桔梗 90g 血竭 15g 甘草(蜜炙) 60g 白果仁、麻黄、青果、桑白皮、款冬花、半夏、杏仁、止咳青果丸 川贝母、马兜铃、黄芩、甘草、石膏、百合。 藁本 75g 防风 75g 白芷 75g苍耳子(去刺炒)75g 蓼小儿鼻炎片 大青叶 75g 蒲公英 75g 升麻 50g 甘草 50g 柴胡300g,当归300g,白芍300g,白术(麸炒)300g,加味逍遥丸 茯苓300g,甘草240g,牡丹皮450g,栀子(姜炙)450g, 薄荷60g。 二妙丸 苍术(炒) 500g 黄柏(炒) 500g 艾叶(炭) 120g 香附(醋制) 240g 吴茱萸(制) 80g 肉艾附暖宫丸 桂 20g 当归 120g 川芎 80g 白芍(酒炒) 80g 地黄 40g 黄芪(蜜炙) 80g 续断 60g 舒肝和胃丸 香附 (醋制)45g 白芍 45g 佛手 150g木香 45g 郁金 45g 白术 (炒) 60g陈皮 75g 柴胡 15g 广藿 香 30g甘草 (蜜炙)15g 莱菔子 45g 槟榔 (炒焦) 45g 乌药 45g 磁石(煅)2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耳聋左慈丸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竹叶柴胡20g 清眩丸 川芎200g 白芷200g 薄荷100g 荆芥穗100g 石膏100g 清眩丸 川芎200g 白芷200g 薄荷100g 荆芥穗100g 石膏100g 参芍丸 本品为白芍、人参茎叶皂甙经加工制成的片 川芎 120g 丹参 90g 黄芪 180g 泽泻 60g 三七 60g 消栓通络片 槐花 30g 桂枝 60g 郁金 60g 木香 30g 冰片 2.4g 山楂 60g 首乌藤 150g 鸡血藤 150g 熟地黄 150g 地黄 养血安神丸 150g 合欢皮 150g 墨旱莲 150g 仙鹤草 250g 三七片 三七粉 山楂 1000g 六神曲(麸炒) 150g 麦芽(炒) 大山楂丸 150g 附子(制) 100g 党参 200g 白术(炒) 150g 干姜100g 附子里中丸 甘草 100g 当归苦参丸 当归、苦参 火麻仁 120g 苦杏仁(去皮炒)60g 大黄 120g 木香 麻仁润肠丸 60g 陈皮 120g 白芍 60g 木香 60g 砂仁 120g 陈皮 480g厚朴(姜炙) 240g 香附(醋炙) 240g 枳壳(麸炒) 240g广藿香 香砂和胃丸 240g 山楂 240g 六神曲(麸炒) 240g麦芽(炒) 240g 莱服子(炒) 120g 苍术 240g白术(麸炒) 360g 茯苓 240g 半夏曲(麸炒) 120g甘草 60g 党参 120g 苍术(米泪浸三宿,炒)30克 抚芎(酒洗)30克 神曲 (炒)30克 香附(童便浸,炒)30克 栀子(炒)15克 陈皮30越菊保和丸 克 半夏(炮)30克 白茯苓30克 连翘15克 莱菔子(炒)15 克 枳实(麸炒)30克 白术90克 黄连(酒炒)30克 山楂(去 核)60克 木香15克 当归(酒洗)30克 白术150克 陈皮(洗)90克 半夏(泡)90克 茯苓90克 神曲90克(炒) 山楂肉90克 连翘60克 香附(醋炒)60克 加味保和丸 厚朴(姜炒)60克 萝卜子60克 枳实(炒)30克 麦芽(炒)30 克 黄连(姜炒)30克 黄芩(酒炒)60克 木香 210g 砂仁 210g 白术 300g 陈皮 300g 茯 苓 300g 半夏(制) 300g 香附(醋制) 210g 枳实(炒) 香砂养胃颗粒 210g 豆蔻(去壳) 210g 厚朴(姜制) 210g 广藿香 210g 甘草 90g 沉香15克,木香9克,当归30克(酒浸) ,白茯苓30 克,山药30克,郁李仁60克,槟榔60克,菟丝子30克(酒木香顺气丸 制) ,牛膝60克(酒浸) ,枳壳30克 (麸炒) ,独活30克, 防风30克,火麻仁60克,大黄(酒蒸)15克。 平胃丸 苍术(炒)、厚朴(制)、陈皮、炙甘草 谷芽、稻芽、荷叶、香椽、佛手、白芍、甘草、使君子、醒脾开胃颗粒 冬瓜子(炒)。 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黄芩、柴胡、木香、加味左金丸 香附(醋制)、郁金、白芍、青皮(醋制)、枳壳(去瓤麸 炒)、陈皮、延胡索(醋制)、当归、甘草。 良附丸 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500g 柴胡、当归、白芍、赤芍、白术、薄荷、甘草、生姜、舒肝止痛丸 香附、郁金、延胡素、川楝子、木香、陈皮、半夏、黄芩、 川芎、萝卜子 炙黄芪 200g 党参 60g 炙甘草 100g 白术(炒) 60g 补中益气丸 当归 60g 升麻 60g 柴胡 60g 陈皮 60g 人参 100g 茯苓 100g 白术(麸炒) 100g 山药 参苓白术丸 100g 白扁豆(炒) 75g 莲子 50g 薏苡仁(炒)50g 砂 仁 50g 桔梗 50g 甘草 100g 砂仁、小茴香、肉桂、红曲、大黄、滑石粉、薄荷脑、活胃散 碳酸氢钠、酒石酸、碳酸镁 人参、白术(麸炒)、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人参健脾丸 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 苡仁、当归、枳壳。 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人参归脾丸 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 五味子、首乌藤、合欢花、黄精、当归、丹参、酸枣仁、养心安神丸 远志、知母、磁石 石淋通颗粒 广金钱草 10000g 可溶性淀粉 533g 制成 1000g 人参 60g 肉桂 60g 附子(制) 120g 干姜 240g 参桂理中丸 白术(炒) 40g 甘草 60g 复方丹参片 丹参 450g ,三七 141g ,冰片 8g 愈风宁心片 葛根经加工制成的浸膏片 丹七片 丹参 150g 三七 150g 丹七片 姜黄 160g 大黄 160g 黄柏 160g 苍术 64g 厚朴 64g 如意黄金散 陈皮 64g 甘草 64g 生天南星 64g 白芷 160g 天花粉 320g 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大黄,黄芩,地榆槐角丸 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枳壳(麸炒)。 通便灵颗粒 番泻叶、当归、肉苁蓉 补骨脂(盐水制)20g 木香 40g 肉豆蔻(面粉煨) 80g 肉蔻四神丸 罂粟壳 160g 诃子肉 80g 白芍 160g 干姜 40g 白术 (麸炒)320g 吴茱萸(甘草水制)10g 木香 黄连(去须,炒) 甘草(炙,锉) 肉豆蔻(去壳) 加味香连丸 香连丸 加莲肉粉1半 槟榔、牵牛子(炒)、陈皮、木香、厚朴(姜制)、三开胸顺气丸 棱(醋制)、莪术(醋制)、猪牙皂。 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金匮肾气丸 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金匮肾气丸 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丹参 25g 当归 50g 石菖蒲 25g 党参 25g 茯苓 25g 五味子 50g 麦冬 50g 天冬 50g 地黄 200g 天王补心丸 玄参 25g 远志(制)25g 酸枣仁(炒)50g 柏子仁 50g 桔梗 25g 甘草 25g 朱砂 10g 天麻 60g 羌活 100g 独活 50g 杜仲(盐炒)70g 天麻丸 牛膝 60g 粉萆{解} 60g 附子(制) 10g 当归 100g 地 黄 160g 玄参 60g 柏子仁 25g 党参 25g 炙黄芪 100g 川芎 100g 当归 100g 茯苓 200g 远志 (制) 25g 酸枣仁 25g 肉柏子养心丸 桂 25g 五味子 (蒸) 25g 半夏曲 100g 炙甘草 10g 朱砂 30g 六神曲(炒焦)100g 山楂(炒焦)100g 麦芽(炒焦)小儿化食丸 100g 槟榔(炒焦)100g 莪术(醋制)50g 三棱(制)50g 牵 牛子(炒焦)200g 大黄100g 黄芩 15g 黄连 9g 胆南星(酒炙) 12g 天竺黄 9g 前 胡 15g 浙贝母 12g 桔梗 15g 苦杏仁(炒) 5g 陈皮 15g 保童化痰丸 化橘红 15g 法半夏 15g 茯苓 15g 甘草 12g 紫苏叶 15g 木香 12g 葛根 15g 枳壳(麸炒) 15g 冰片 2.4g 党参 12g 朱砂 12g 羌活 12g 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启脾丸 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 80g 麦芽(炒)50g 泽泻50g 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陈皮、法小儿健脾丸 半夏、白扁豆(去皮)、山药、莲子(去心)、南山楂、桔 梗、砂仁、六神曲(麸炒)、麦芽(炒)、玉竹。 黄芩140g 栀子80g 知母60g 浙贝母90g 黄柏40g 苦小儿清肺丸 参60g 桔梗80g 前胡40g 天花粉80g 大黄120g 二陈丸 陈皮 250g 半夏(制) 250g 茯苓 150g 甘草 75g 桔梗100g,寒水石100g,薄荷100g,诃子肉100g,清音丸 甘草100g,乌梅肉100g,青黛20g,硼砂(煅)20g,冰片 20g。 川贝母、知母、石膏、栀子(炒)、黄芩、桑白皮(蜜二母咳嗽丸 炙)、瓜蒌子(炒)、茯苓、陈皮、枳实(麸炒)、五味子 (蒸)、甘草(蜜炙) 化橘红396g 、陈皮264g、 法半夏198g、茯苓264g 、 甘草132g、紫苏子(炒)198g 、苦杏仁(去皮炒)264g 、止咳橘红丸 紫菀198g 、款冬花132g 、麦冬264g 、瓜蒌皮264g、 知 母132g、 桔梗198g、 地黄264g 、石膏264g。 紫苏叶4.32千克 黄芩2.88千克 枳壳(炒)2.88千克 通宣理肺丸 杏仁(去皮,炒)2.88千克 甘草2.16千克 橘皮2.88千克 桔 梗2.88千克 茯苓2.88千克 前胡2.88千克 麻黄2.88千 克 法半夏(炙)2.16千克 扶阳大法及姜枣汤、理中丸宜忌 姜味辛散,与甘相和则化为阳气。甘味主守,干姜守之以甘草,生姜守之以大枣。 辛多于甘一倍,则辛甘化为阳气外发而不内守,有散寒之功,桂枝甘草汤之意,桂枝法之本也; 甘多于辛一倍,则辛甘化为阳气内收而不外散,有补阳之效,干姜甘草汤之意,四逆法之本也。 此二法一对外,一对内,进可攻,退可守。伤寒论常云:温里宜四逆汤,攻宜桂枝汤。扶阳之秘,尽在于此。 同时比例之外还有个虚实的承受力问,实人可多,虚人宜少。分寸火候,进退动止,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为运用关键。 只要是偏于阳虚,姜枣汤四季咸宜,要在辛甘之比例变化耳。 寒湿凝滞则太阴不开,阴邪中阻令阳气上逆或下陷,理中丸皆为对治之方,有是证而用是方,又不必拘于时也。 然当注意,姜枣汤、理中丸为扶阳之方,都有如是禁忌:阳盛者不宜,阴虚者禁用。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不惑于此理者,庶可与论医道矣。 应加上一句,伤于风寒者除外~有感风寒邪,太阳寒水之气受之,邪之不去,则不能行封藏之令~冬月养生以“无扰乎阳”。
/
本文档为【同仁堂常用中成药药品名单、成分及剂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