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耳鼻喉总结

耳鼻喉总结

2017-10-20 7页 doc 19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耳鼻喉总结耳鼻喉总结 名解 1. 传导性聋:因声波传导径路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称传导性聋。 2.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 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3. 梨状孔: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梨状孔。 4. 空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传入内耳的途径。其过程:声波?外耳 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淋巴?毛细胞 5. 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三种传导方式:位移式骨导...
耳鼻喉总结
耳鼻喉 名解 1. 传导性聋:因声波传导径路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称传导性聋。 2.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 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3. 梨状孔: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梨状孔。 4. 空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传入内耳的途径。其过程:声波?外耳 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淋巴?毛细胞 5. 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 三种传导方式:位移式骨导、压缩式骨导和颅骨-鼓室传入学说。 6.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 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 7. 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 分支汇聚成血管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8. 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 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9. 咽淋巴环: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 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 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称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 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10. 耳硬化症:又称耳硬化,是骨迷路发生反复的局灶性吸收并被富含血管和细胞的海绵状 新骨所替代,继而血管减少,骨质沉着,形成骨质硬化病灶而产生的疾病。 填空 1. 咽鼓管是鼓室和鼻咽的通道,长约35mm。 2.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的组成包括鼓室、咽鼓管、鼓 窦、乳突。内耳分骨迷路与膜迷路。骨迷路:前庭、半规管和耳蜗。膜迷路:由膜管和 膜囊组成。可分为卵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 3. 喉阻塞的症状: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嘶和发绀。 4. 鼻窦是鼻腔周围颜面和头颅骨中的一些含气的空腔,共四对,左右对称排列,为上颌窦、 额窦、筛窦、蝶窦。前组鼻窦有 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 ,开口位置在 中鼻道 ,后 组鼻窦有 后组筛窦,蝶窦 ,开口位置在 上鼻道,蝶筛隐窝 。 5. 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有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 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脓肿 和 硬脑膜外脓肿 。 6. 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有 眩晕 、 耳鸣 、 耳聋 和 头脑胀满感 。 7. 气管异物的三大典型体征为 拍击音 、 哮鸣音 和 撞击感 。 8. 食管异物的严重并发症有 食管穿孔 、 颈胸部感染 和 出血 。 9. 喉的分区:喉腔是由喉支架围成的管状腔,上与喉咽腔相通,下与气管相连。以声带为 界,将喉腔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10. 右主支气管不仅粗,而且短,因而,异物更易坠入右主支气管中。 11. 器质性聋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 1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有 经咽鼓管 、鼓膜外伤、穿刺及置管感染 和 血行感 染 。 13. 食管有四个生理狭窄,第一狭窄在食管入口处;第二狭窄在主动脉弓;第三狭窄在左主 支气管;第四狭窄在食管与膈肌裂孔处。 14. 半规管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感受正负角加速度的刺激。 15. 乳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 16. 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均有 鼻塞 、 多脓涕 和 头痛 。 17. 鼻咽癌的治疗通常以 放疗 为主,手术适应症为 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 、 放疗不敏感 的腺癌 和 放疗后淋巴瘤转移残留病灶 。 18. 鼻咽癌的病因线索有 遗传因素 、 EB病毒因素 和 环境因素 。 19. 咽峡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 狭窄部分。 20.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较短、近成人的一半,且内径较宽,, 故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选择和判断 1. 人的听觉感受器:螺旋器,即Corti器 2. 慢性中耳炎的分类: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3. 分泌性中耳炎的特点: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听力下降,积液可分为浆液性分泌液、漏 出液、渗出液,亦可为黏液。 4. 鼻腔肿瘤的治疗原则: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加放疗和化疗。 5. 鼻分为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由内、外、 顶、底四壁组成。外侧壁:是鼻解剖结构中最为复杂的区域,也和鼻窦炎的发病有密切 关系,分别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 6. 急性扁桃体炎治疗:抗生素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首选抗生素为青霉素。手术治疗-如 多次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已有并发症者,应在急性炎症消退二周后施行扁桃 体切除术。 7. 鼓室六壁:有外、内、前、后、顶、底6个壁 8.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下壁)、硬脑膜外脓肿(上)、硬脑膜下脓肿(上)、 耳源性脑膜炎(上)。耳源性颅外并发症可分为颞骨内和颞骨外并发症,颞骨内并发症 多见为迷路炎、岩锥炎及耳源性周围性面瘫。颞骨外并发症多见为耳后骨膜下脓肿和瘘 管、颈部脓肿等。 简答 1. 耳聋分类: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以500Hz、1000Hz和2000Hz的平均 听阈为准,听力损失26~40dB为轻度聋,41~55dB、56~70dB、71~90dB和91dB依次为 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和极重度聋。 2. 耳聋 初次眩晕发作即可伴有单侧或双侧耳聋,发作间歇期听力常能部分或完全恢复, 听力波动现象是本病的一个特征,随发作次数增多,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并可转化为不 可逆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聋。 3. 喉阻塞引起的吸气期呼吸困难分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有轻 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期喉喘鸣及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二度:安静时也 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鸣和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 影响睡眠和进食,亦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三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 喉喘鸣声较响,胸廓周围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显著。并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不易入睡, 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症状。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增多, 病人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脉搏细 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昏迷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4. 喉阻塞的症状: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嘶和发绀。 5. 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 症状与体征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塞 间歇性,两侧交替性 持续性 鼻涕 略多,粘液性 多,粘液或粘脓性,不易擤出 嗅觉减退 不明显 可有 闭塞性鼻音 无 有 头痛头昏 可有 常有 咽干咽痛 可有 常有 耳鸣耳闭塞感 无 可有 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下鼻甲形态 粘膜肿胀,暗红色,表面光滑 结节状桑椹样,鼻甲骨大 下鼻甲弹性 柔软,有弹性 硬实,无弹性 对麻黄素反应 粘膜收缩明显,下鼻甲变小 粘膜不收缩或轻微收缩 治疗 非手术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 6. 急性鼻炎:临床表现1.潜伏期:1~3天,病程:7~10天。2.初期表现鼻内干燥,灼热痒 感和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涕、嗅觉减退和鼻塞性鼻音。3.激发细菌感染后,鼻涕 变为粘液性、粘脓性或脓性。4.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小儿较重。并发症1.急性鼻窦炎: 经鼻窦开口2.急性中耳炎:经咽鼓管3.急性咽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4.鼻前庭炎5. 其他 经鼻泪管,引起眼部并发症。治疗:原则: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预防并发症。 全身治疗:初期可用发汗疗法、中药治疗、抗生素。局部治疗:滴鼻剂、针灸。 7. 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碍、耳鸣和耳胀 满感为典型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临床表现:1.眩晕 多为无先兆性突发旋转性眩晕, 不伴头痛,无意识障碍。2.耳鸣 间歇性或持续性,多与眩同时出现3.耳聋 初次眩晕发 作即可伴有单侧或双侧耳聋,发作间歇期听力常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听力波动现象是本 病的一个特征,随发作次数增多,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并可转化为不可逆的永久性感音 神经性聋。4.其他症状:发作时患耳闷胀感或压迫感较多见,或有头胀满感或有头重脚 轻。有的患者可鉴有复听。鉴别:(1)突发性聋?前庭神经元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亨特综合征?迷路瘘管或迷路炎?耳硬化?听神经瘤?药物性前庭耳蜗损害?其 他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脑干缺血可伴民眩晕。
/
本文档为【耳鼻喉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