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017-09-23 4页 doc 17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知道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呈现带电状态,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路。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物体带两种电荷的平衡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电荷转移,呈现带电状态。 2、能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知道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呈现带电状态,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认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路。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物体带两种电荷的平衡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电荷转移,呈现带电状态。 2、能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 1、在探究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过程发展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难点:认识什么是电荷、不同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将学生六人分为一组,为每组准备 材料袋(1)碎纸屑、塑料梳子、吹塑纸, 材料袋(2)吹塑纸、支架、、绸布、实验单。 材料袋(3)塑料纸、吹塑纸。 2、吹塑纸卡通人、自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揭题。 1 1、游戏。(出示梳子、纸屑) ?、师:你们能使梳子吸引纸屑吗,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做的。 2、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交流后汇报。 3、教师谈话:这就是静电现象,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巧的物体。梳子是怎么产生静电的呢, 4、提问:让梳子产生静电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是什么呢,(摩擦)师谈话、板:摩擦 产生静电 5、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补充:冬天脱下毛线帽头发竖起来;科技馆女孩头发竖起来;雷电) 二、探究奥密。 1、谈话: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但是既然都存在你们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吗,为什么通常感受不到呢, 2、教师: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用“+”来表示,负电荷用“-”表示。当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时,物体不显示带电。那物体带电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3、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摩擦,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就显示带电。 4、教师:既然物体会因为摩擦而带上不同种电荷,那么正负电荷之间会有什么秘密吗, 5、接下来出示幻灯片:带正电的玻璃棒吸引带负电的塑料棒,带负电的塑料棒排斥带负电的塑料棒。 2 6、教师: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这就正负电荷之间的秘密。和我们的磁铁有相同的现象。 7、陈老师将两个充气的气球系在一米长的尺子上,让它们紧紧挨在一起挂着,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观察到什么现象, 8、这就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秘密。 三、让电荷流动 1、气球能够相互吸引和排斥,可是他们的时间都很短,说明我们的静电物体的电荷能不能持久存在, 2、要使电荷持久存在有什么办法呢,打开课本第四页,阅读思考。 3、我们的电荷也像水滴,电源就像水源在源源不断的供水,电荷开始流动就像水流在流动一样,而电荷通过的通过就像河流一样。 四、汇报小结。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过得真愉快,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说说你在第一节新课上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摩擦 产生静电 正电荷 负电荷 3
/
本文档为【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