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

2017-09-26 36页 doc 169KB 1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第一单元 《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听:《嘀哩嘀哩》 2.唱:《春天来了》 3. 认: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目标: 1.能跟着录音听唱《嘀哩嘀哩》,在“嘀哩”处做能体现自已“创意”的动作。 2.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春天来了》,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
第一单元 《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 1.听:《嘀哩嘀哩》 2.唱:《春天来了》 3. 认: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目标: 1.能跟着录音听唱《嘀哩嘀哩》,在“嘀哩”处做能体现自已“创意”的动作。 2.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春天来了》,并能用歌声达出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2.师:春天美吗? 3.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 (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种景色) 4.师:在美丽的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 三、新授 师: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来听一听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 1.欣赏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1)请学生简要回答春天在哪里? 师:歌里“嘀哩嘀哩”的部分是模仿什么?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上动作或打击乐器吗? (2)创造。(师生共同讨论怎样加入动作或打击乐器) (3)听唱童声齐唱《嘀哩嘀哩》,并在“嘀哩”处加入动作或打击乐器。 2.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初听歌曲,请你说一说,你在这首歌曲中都听到了什么? (2)再听歌曲,学生试着随音乐哼唱。 (3)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注意断音记号) ▼ 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5)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6)歌表演。 指导学生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春天来了》,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 四、拓展 1.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改变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不同的味道来。 2.分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春天来了》。 3.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旅行之歌》 2.集体舞:《旅行之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旅行之歌》,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并能用轻巧有弹性地声音演唱歌曲。 2.区分两段歌词表现的不同内容和情感,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声音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重点: 能用轻巧、有弹性地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要带给大家一首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 听歌曲第一段两遍) 2.师:是啊,今天天气这么好,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小朋友们多开心呀,因为他们要去旅行了。 3.师: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听着音乐去旅行,请小朋友起立,让我们跟着歌曲里的小朋友一起出发吧!请你跟着音乐的节拍迈起整齐的步伐,我们分成两个小队,一队走,一队跟音乐拍手,再来做做小评委看看哪个小朋友走的最好! 4.跟音乐踏步。 三、新授 1. 学唱《旅行之歌》第一段 师:小朋友走得真带劲,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旅行之歌》,让我们看一下歌词(显示歌谱歌词为第一段),小朋友要去旅行他们高兴的唱了起来“啦.啦啦”,你们来试一试。下面我们来合作读歌词,我有节奏的读歌词,你们来接“啦.啦啦”。 (1)朗读歌词。 (2)跟歌曲拍手。 (3)随钢琴轻声填歌词。 师: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听,老师唱的三个“啦.啦啦”中哪一个唱得比较长? (4)教师范唱。 生:第二个,因为有个小附点。 师:跟老师一起唱一唱吧。 (5)逐句学唱。 (6)完整演唱第一段,注意换气。 师:看这是什么?小小箭头告诉我,唱歌时候要换气。这是换气记号,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换气的?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2.学唱《旅行之歌》第二段 (1)教师范唱。 (2)跟琴演唱。 (3)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 1.集体有感情演唱歌曲《旅行之歌》。 2.随音乐师生合作跳集体舞,在X. X  X节奏处停下来,按节奏拍手,其他音乐出现时走队形。 3.以16人为一组跳集体舞《旅行之歌》。 4.展示评价。 5.全班集体跳集体舞《旅行之歌》。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郊外去》 教学目标: 1.听钢琴曲《郊外去》,感受乐曲充满童趣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 2.通过聆听乐曲主题旋律、猜曲名等活动,感知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区分出乐曲的各个乐段。 3.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知、理解音乐语言的特征,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与现实生活中形象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乐曲,请你猜一猜哪一首是《郊外去》?哪一首是《捉迷藏》? 为什么? 2.欣赏歌曲 生:第一首是《郊外去》,因为乐曲的旋律很流畅,听上去很快乐。 生:后面一首是《捉迷藏》,因为乐曲听上去很令人紧张…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 3.复听《捉迷藏》 师:我们先来听听乐曲《捉迷藏》可以分为几段?猜一猜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游戏? 生:分为三段。 请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模拟捉迷藏的游戏 4.复听《郊外去》 师:我们再来听听乐曲《郊外去》可以分为几段?想象一下郊外的情景。 生:三段。 请学生画一画想象到的户外情景。 5.认识钢琴 师:这两首曲子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钢琴 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钢琴呢? 学生介绍钢琴的种类、钢琴的起源、钢琴的构成。 6.认识作曲家 师:这两首好听的钢琴曲是选自我国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组曲由《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和《节日舞》五首乐曲组成,既是儿童生活情景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朝气、乐观、美好的精神面貌。这组组曲在国内外颇有声誉。 3、拓展 欣赏视频: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悄悄话》 第一课时(总第四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 听:《雨天等妈妈》 2. 唱:《小伞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表演《雨天等妈妈》,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并通过对歌曲的创造、表现与体验,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附点节奏和顿音记号的准确演唱。 2.歌曲的情感处理。 教学难点: 1.能用轻巧、富有弹性和舒展连贯的两种声音演唱歌曲。 2.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三月里的小雨》进教室,并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二、导入 1.师:瞧!三月的小雨说下就下,妈妈早晨上班没带伞,现在她怎么回家呢?说说你能为妈妈做点什么? 2.听歌曲《雨天等妈妈》 3.师:你能和同学合着音乐来演一演《雨天等妈妈》吗? 4.请学生上台表演 三、新授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说明你们很爱自己的妈妈。听!下雨啦!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想着我们撑开一把把各种各样的小雨伞,走在滴滴答答的雨中,那些撑开的伞像什么呀?是的,像一朵朵绽放的花朵,校园里,公路上满是这些流动的小伞花儿。 1.讲故事,体验雨中爱。(共听三次) (1)初步感受歌曲。 师:美不美呀?在这些小伞花儿下面还发生了件不同寻常的事呢!到底是什么事呢?睁开眼睛一起来瞧一瞧吧!(放动画课件) 师:就是这把小伞,体现了同学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是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使三个小伙伴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 (2)在这首歌曲中你感受了怎样的情绪呢?先不着急说,让我们再次听一听。(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情绪:高兴、欢乐等 ) 师:听完后,你们的心情如何呢? (3)当我们激动、高兴时你会有哪些肢体动作呢?小朋友们用能表达自己心情的动作跟着一起轻声唱唱吧! 2. 学唱歌曲 (1)师范唱,教《小伞花》。 (2)注意有附点音符及休止符的唱法。 (3)学习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歌曲唱好呢?老师发现在这首歌曲中有一些黑色的三角形宝宝,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其实呀,它们也有着自己的名字,叫顿音记号,这是我们的新朋友,小朋友们可要记住了。 (4)师: 那么加上这些顿音记号我们应该怎么唱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雨滴滴在地上时是怎样的?所以歌曲上方加上顿音记号,我们要唱得像雨滴滴在地上一样的轻巧、短促,而且要唱出跳跃的感觉。 (5)师:我们来试一试吧!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四、拓展 1.老师想请男同学和女同学来比赛,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播放伴奏音乐,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让我们跟着伴奏有感情地把歌曲唱一遍。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唱,比如拍手唱,摇晃身体,几个小朋友假装一起打伞唱都可以。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五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2.动:《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2.启发学生理解歌曲情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适当的处理强弱力度的对比。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难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沉稳的气息演唱歌曲的低音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鲁冰花》,谈一谈你听完歌曲后的感受?欣赏《鲁冰花》视频。 2.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3.师:《鲁冰花》唱出了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在这个世界上,天底下最最爱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妈妈! 4.出示sos儿童村照片(学生思考看了图片会有什么感想?) 5.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也许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温暖的家、慈祥的妈妈、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但你们知道吗?这位妈妈并不是他们的亲妈妈,这些兄弟姐妹也没有血缘关系,他们都是一群孤儿,他们住的地方叫sos儿童村,有没有谁知道sos儿童村?  6.师:sos是国际性组织,为了帮助孤儿,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sos村。孤儿在那里也能得到温暖的母爱和良好的教育。我们国家在这十几年来也建立了9个sos儿童村。虽然这些孤儿们没有了家,也许永远也找不到亲生的爸爸妈妈,但还有好多充满爱心的人帮助关心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拥有一个家。 三、新授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原名《布娃娃》,这首歌唱的就是一个布娃娃。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歌曲中布娃娃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1.初听歌曲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师:请大家再次聆听歌曲的第一部分。 2.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师:同学们,大雪纷飞的夜晚,布娃娃躺在路边,你们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回答。 师:让我们听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猜想的。(多媒体播放歌曲第二部分,出示歌词) 3.聆听歌曲第三部分 师:原来,在这样寒冷的大雪天里,布娃娃被遗弃在路边,同学们说说,这个布娃娃可不可怜?如果你是歌曲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 师:让我们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像我们班级的小朋友一样很有爱心呢?(多媒体播放歌曲的第三部分) 师:那么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三个。 4.学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深情的、感动人的) (1)跟师学唱第一部分歌谱 (2)填词唱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故事的第一部分是在向我们描绘一幅画面,夜很静,天色昏暗,飘起了雪花,布娃娃孤单地躺在路边,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演唱呢? (安静的、低沉的。) 师:请大家带着安静低沉的声音再唱一遍。 (3)跟师学唱第二部分歌谱 (4)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讲解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 (5)填词唱第二部分 (6)师:下面让我们学习歌曲的第三部分,我们来听听这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感动的、深情的。) (7)唱第三部分歌谱,学习最后一个音的时值。 (8)填词唱第三部分 (9)完整演唱歌曲,解决处理不好的地方。 (10)分角色演唱 四、拓展 师:同学们,布娃娃“有生命”吗?她真的会哭泣吗?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跟布娃娃一样遭遇的小朋友,她们从小就缺少父母的疼爱,让我们一起告诉他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聆听:《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学习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六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吉祥三宝》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3.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过程: ????????,???????????? 1.???????? ???:???????????????????,?????????????????????????????????????? 师:???????????? 2.????,?????????? 师:?????????????,?????????????????????????????????? 3.??:?????????????(??????,?????) ????????,??????????????? 1.?????,???????????? 2.????????学生???(?????) 3.????????????????????? 师:????(??),????(??),????????????????? 4.?????,?????????? 师:?????????????????????????????? 5.?????????? 6.????,????????????????? 三?拓展 ??学生?????????????,????????????? 1.?????????:?????????? 2.???????????? 3.????????????????? 4.??????? 四?课堂小结 第三单元 《金孔雀轻轻跳》 第一课时(总第七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苗岭的早晨》 2.唱、奏:《铃铛舞》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学唱《铃铛舞》,抒发苗家儿童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乐器演奏《铃铛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着《苗岭的早晨》的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音乐欣赏《苗岭的早晨》 1.认识口笛 2.介绍乐曲 《苗岭的早晨》: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美丽风光,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分乐段听口笛《苗岭的早晨》 (1)乐曲分为三段。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描述了优美的苗家山寨风光,笛子运用花舌音等演奏手法,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的鸣唱。 (2)第二段,在活跃跳动的乐队伴奏下,口笛奏出了欢快热烈的旋律;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表现了青年男女热烈欢舞的场面。 (3)第三段是短小的结尾,与第一段遥相呼应,再次重现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后陈钢将此曲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 4.欣赏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 5.听音乐辨音色。 6.吹一吹。 师: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喜欢用树叶吹出动听的声音。请你也在身边找一找能吹响的东西,试着吹一吹。 三、新授 1.师:刚才我们来到苗岭,这里风光非常优美。下面,我们到苗族村寨去逛一逛吧。(出示苗族芦笙节、人们边歌边舞画面) 2.师: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节日或欢庆丰收的时候,人们聚集在山坡上、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出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出示苗族服饰图) 3.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服装上是用什么做装饰的?她们在舞蹈的时候这些装饰品挥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4.师:我们来学一学她们跳舞时身上铃铛发出的声音好吗? 5.节奏练习: 讲解3/4  拍号:四三拍 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强弱规律:强弱弱  ● ○ ○              3/4 XX X X│XX  X X│X . X XX│X ―  ― ‖ 3/4  XX X X│XX  X о│XX X X │XX  X  о‖ (1)学生用串铃进行节奏练习。 (2)在“о”处加上“嗨”练习。 师:姑娘们身上的铃铛声真好听。听!那边又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6.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范唱,聆听歌曲范唱。 (2)随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 (4)尝试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5)用串铃或动作来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四、拓展 1.请男同学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请女同学用舞蹈表现歌曲。 3.全体同学分组练习:打击乐伴奏、唱歌、跳舞。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4.请学生相互评价。 师:大家还会那些苗族歌曲?我们也来表演表演。 5.学生自由表演。(教师提供绸带,串铃)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八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金孔雀轻轻跳》 2.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从音乐中感受小孔雀优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 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 猜谜语 1.师:同学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它是什么动物? 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象把扇,展开人人爱。 2.师: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儿吗? 3.欣赏傣族风土人情及孔雀舞蹈图片。 师:同学们,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傣族人民认为孔雀是美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民族舞蹈家杨丽萍曾将孔雀的动作编成舞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的片段。 4.欣赏视频  三、新授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 1.听赏范唱 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啊? 2.学唱歌曲(出示曲谱)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你知道小卜少和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呀?(小卜少代表的是傣族小女孩儿,小卜冒代表的是傣族小男孩儿。) 师:你们今天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冒,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 (2)请小朋友再完整地听一遍歌曲,可以随着音乐小声地哼唱或轻轻地动一动。 (3)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师教唱第一段,纠正曲中第四、第五句的音准。(范唱并用手势比较音的高低跳动) (5)完整演唱第一段,你能试试将第二段歌词填入唱一唱吗?看看哪一句有困难?(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难点,共同解决) (6)师:同学们想一想:孔雀的舞步是轻盈的还是沉重的呢? 3.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更好听呢? 师:请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用轻柔、亲切的声音再唱一遍歌曲,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比刚才唱得还要好! 四、拓展 师:可爱的小卜少、小卜冒们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与美丽吉祥的孔雀为伴,过着愉快的生活。让我们也一起加入这快乐的民族,跟着音乐边唱边跳起来吧!(播放歌曲) 1.学习傣族典型动作 师教几个傣族典型动作,生学。 2.师生在教室中间围成圆圈,一起随着音乐歌舞。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九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欣赏《阿细跳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通过教学,启发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3.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掌握跳月节奏、舞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练习 1.师: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节奏,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2.学生试读。 3.让学生边拍节奏边读。 4.根据节奏创编动作。 三、欣赏乐曲 1.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有一群小朋友也想加入我们,他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你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吗? (出示彝族小朋友的图片) 2.简介彝族。 师: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彝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3.聆听乐曲。 (1)师:今天彝族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一段乐曲,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听完后请你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乐曲,随音乐做动作,并哼唱旋律,思考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3)完整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背景知识。 师: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侗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四、拓展 师:你们听,彝族小朋友跳得多高兴啊,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跳起来吗?  (学习几个彝族舞蹈的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五、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 《拨动的琴弦》 第一课时(总第十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杜鹃》 2.听:《幽默曲》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演唱《杜鹃》并表现出杜鹃的可爱,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 2.能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幽默的音乐作品,体会诙谐、幽默的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复习《顽皮的小杜鹃》。 2.提问:什么歌曲?(生回答) 3.师:是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法国儿歌《杜鹃》,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一起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三、新授 1.初听歌曲  师:小杜鹃在为谁唱的歌?都唱了些什么?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请你边听边看歌谱把小杜鹃唱的歌用手势音阶表示出了。 2.再听歌曲,可以随音乐哼唱。 3.学唱歌曲。 (1)跟琴用LU轻声跟哼唱,弹一句哼一句。 (2)轻声随琴填词。注意三拍子强弱。 (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集体有感情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 1.轮唱演唱《杜鹃》。 (1)复习轮唱《白鸽》。 (2)讲解轮唱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一定顺序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轮唱。 (3)学生合作轮唱。 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来尝试着练习,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现歌曲。 (4)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要听到另一声部的声音。 (5)完整地演唱歌曲。 2.欣赏《幽默曲》 师:刚才我们演唱的歌曲《杜鹃》是一首法国儿歌,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 1.播放《幽默曲》,听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听一听、找一找,乐曲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欣赏乐曲全曲,在★部分做(音乐教材上P24页)声势动作。 4.欣赏乐曲全曲,当听到★部分的音乐时请画圈。你发现它共出现几次? 5.边律动边完整的体验《幽默曲》。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十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芦笛》 2.认: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正确掌握歌曲节奏,尤其是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句尾休止符。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节拍感,提高表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句尾休止符的正确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着《芦笛》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出示小鼓并提问: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乐器叫什么吗? 生:小鼓 师:那小鼓是属于哪一类的乐器呢?生:打击乐器 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 出示节奏师示范,找学生模仿: x.x  xx  ︳ xx  xx  ‖ 再听后半句:x.x  xx ︳ x -  ‖ 师表扬正确的同学并出示完整节奏。 2/4  x.x  xx  ︳ xx  xx  ︳x.x  xx ︳ x -  ‖ 师生共同练习这条节奏。 师:真不错。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两个音之间有一个小圆点,知道它叫什么吗? 师:它叫做附点八分音符。(师出示相关知识,并和学生一起读一读:附点八分音符唱四分之三拍) 生读并再次唱一唱这条节奏。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为了表扬你们,今天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先来听一听! 三、新授 1.范唱 (1)初听歌曲 师:听一听,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中出现了哪个乐器的名字?(欢快、活泼的芦笛) 师:芦笛它是一种吹管乐器,它是由竹子、木头之类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展示图片)据说,现在的竖笛就是由芦笛演变而来的。欣赏一下用芦笛吹奏的乐曲,感受一下它的音色。 师:同学们,这首好听的歌曲你能为他起个名字吗? 师揭示课题—《芦笛》 (2)复听 师:同学们可以轻声的跟着哼唱一下旋律! 师:你能说说歌曲的大意吗?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2.分析曲谱 师:这是一首波兰歌曲,他讲述了主人公安泰克被芦笛的声音所吸引而加入士兵队伍的故事。先来看一看歌曲中出现了哪个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音乐记号啊?(附点八分音符) 师:那你们找找看歌谱中哪一句的节奏和我们拍击的节奏相似呢?(第一句和第三句) 师:跟着老师按节奏把这两句歌词来读一读!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我已经发现你们喜欢上了这个小芦笛,现在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吧! 3.学唱歌曲 (1)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2)学唱歌曲。 (3)师生接龙演唱,男女生接龙演唱。 4.处理歌曲 师:这首歌曲我们应该唱的欢快些,特别要注意这个每句句尾的休止符,很多同学都喜欢把这一拍唱长,应该要短一些。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唱一唱整首歌曲! 四、拓展 师:我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四二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现在请同学们为歌曲来伴奏,可以拍手、拍肩、跺脚、拍腿等。 1.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2.学生自由表演。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十二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顽皮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2、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得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旋律。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才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 3、聆听乐曲 1.播放完整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找一找主题旋律一共出现几次?(3次) 3.师生尝试演唱歌词。 4.尝试用打击乐器随音乐伴奏。 4、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尔逊,并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五、课堂小结 第五单元 《赶花会》 第一课时(总第十三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赶花会》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的聆听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感受其风格。 2.能根据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听出《赶花会》乐曲的段落。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春季,百花盛开,人们会到处走访踏青,有一个地区每年春季都会举办花会,你知道什么是花会吗? 2.师: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春季举行的民俗风情聚会。身穿鲜艳服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赏花、购物、跳舞、唱歌。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人们走进花会,感受一下花会热闹的场面。 3、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请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再次欣赏乐曲,并为乐曲分段。 4.学生感受各乐段表现的情境,结合音乐说一说。 5.完整欣赏乐曲,找出相似乐句,并说一说乐曲开始部分主要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6.仔细聆听,当听到二胡和琵琶的声音时,做相应的演奏姿势,并能区分段落的变化。 7.和着【2】的音乐填词唱一唱。 4、拓展 学生自编自演:小小音乐剧《赶花会》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十四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北京民歌《对鲜花》 2.听:黄梅戏《对花》 3.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 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 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花争奇斗艳,老师想考考你们对花儿的了解。(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凤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节奏小练习: 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 水│里─│ 菱.    角  │开 花儿│在  水│里─│ 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 木│耳─│ 凤.    仙  │开 花儿│像  木│耳─│ 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 满│山─│ 山.    茶  │开 花儿│红  满│山─│ 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 干│刺─│ 蔷.    薇  │开 花儿│满  干│刺─│ 4.听赏歌曲: 播放视频《对鲜花》 二、新授 1.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 2.学唱歌曲 A、回忆附点四分音符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按颜色的划分接龙唱歌曲。 4.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完整地演唱歌曲) 5.进行小组pk赛,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 1.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又香?(茉莉、栀子) 2.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十五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编花篮》 2.歌表演:《编花篮》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编花篮》,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音乐游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常玩哪些游戏?需要和同学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的游戏有哪些?导出《编花篮》 (1)师生共同玩这个游戏,其余学生边拍手边读《编花篮》的儿歌。 (2)比较感受有无儿歌朗读进行游戏时情绪气氛的区别。 (3)如果有音乐伴奏,边唱边游戏的话,情绪会有什么变化? 2.放《编花篮》范唱,部分学生游戏,部分学生随音乐节拍自由点头、拍手或摇晃身体。 三、新授 师:上节课我们去赶花会看到了好多鲜花,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河南看花,你们知道河南最有名的是什么花吗?(牡丹)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可以随音乐轻声哼唱。 3.学唱歌曲 (1)讨论歌曲中最上口,并且和儿歌节拍最接近的是哪些乐句? (2)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注意装饰音的正确演唱)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加入声势动作边拍边唱。 四、拓展 1.歌词转换演唱:把游戏时的儿歌编入歌曲演唱。 2.歌表演(师生讨论、设计动作进行歌表演) 3.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我们的村庄》 第一课时(总第十六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听:《全都认识我》 2.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要求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弹性的气息支持来歌唱,歌颂今天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认识顿音和连音的唱法和区别,做到顿音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教学重点: 能用愉快、高兴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顿音记号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学生听赏《全都认识我》,让学生说说知道的乡村中的一些声音,并且能学一学。 2.学生讨论家乡的变化,跟随歌曲唱一唱,感受乡村孩子热爱家乡的自豪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随歌曲轻声哼唱。 3.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逐句学唱歌曲。 (2)认识顿音记号。“▼”音要唱得短促而有弹性。 (3)即兴角色教唱:用“哈、哈、哈、哈”表示孩子的笑声唱第一声部;用“呵、呵、呵、呵”表示 母亲的笑声唱第二声部。 (4)试着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 5.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 1.“老调新唱”(让生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听了、唱了这首母子对话的歌曲,我想同学们还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爷爷、外婆、叔叔、姑姑讲吧?那么就请同学们把它讲出来、唱出来吧!) (1)自由创编、写出歌词,老师巡回辅导。 (2)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词进行点评,并由词作者进行演唱,老师钢琴伴奏。 2.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说唱。(流行歌曲风格) (2)师生分角色表演唱。(师扮母亲,生扮孩子) (3)在歌曲中加“衬词”演唱。(在每句歌词后面加上一个衬词,增加角色问与答的语气) (4)一领众和地进行演唱。(老师领唱,学生唱二声部)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十七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八只小鹅》 2.我的编创:“八只小鹅” 3.听:《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愉快地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八只小鹅》,能够掌握简单的二声部伴唱方法,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鹅”的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 两个声部的和谐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各位旅行团的小团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音乐旅行团讲给大家一次快乐的旅行。请大家坐上自己的座位,我们的快乐大巴就要出发喽! (多媒体播放乡村风景图片,《快乐的农夫》做背景音乐) 师:大家跟着导游老师一起来看看,我们到了哪里呢? 生:乡村。 师:真聪明,乡村的景色真是太美了,看了这么久了,我们一起来歇会儿吧!不远处有个木屋,我们去看一看。(多媒体出示:木屋图片。) 三、新授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1)师:瞧,一群快乐的小鹅在欢迎我们;听,他们还嘎嘎嘎嘎地赞美我们聪明可爱呢!我们也来夸夸它们吧!(多媒体出示:《咏鹅》,师生齐读。) (2)师:小鹅游起泳来悠闲自在,走起路来不急不缓,同学们,你们能模仿鹅的一些动作吗?(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 (3)师:瞧,村庄里的八只小鹅在绿色的草地上尽情地玩耍,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模仿鹅的动作,也可以学着老师的动作跟着音乐快乐的玩一玩。(放《八只小鹅》伴奏音乐,师示范动作) (4)师:听,八只小鹅边跳着舞还边唱着歌曲呢!我们一起听听它们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第一部分范唱) 2.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有节奏的读歌词,可以配上小鹅的动作。注意:音乐有八拍前奏。 (2)轻声跟唱。 (3)解决难点,把握音准。 师:我们唱这部分时,注意:“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这两句。 找出它们的特点:第二句与第一句歌词相同,后半句旋律不同,旋律线是由高到低的。 师:我们把这部分连起来唱一唱,跟八只小鹅比一比,谁唱的更动听。 (4)学习二部合唱。 ①初步了解,发现规律。 师:快乐的歌声肯定是把小鹅给比下去了,它们不服气正在排练新的表演呢!听,它们的歌声发生了什么变化?(多媒体出示和播放后半部分范唱音乐) 师:原来它们在演唱歌曲第一句的同时加入了轻轻的“呷呷呷呷”的伴唱声。这样的变化使它们的歌声更加丰富多彩了,我们再仔细听一次,遇到小鹅伴唱的时候我们就用手学学它们唱歌的样子。(多媒体播放后半部分范唱,师示范动作) 师:你发现它们的旋律了吗?对了,凡是唱“八只小鹅”歌词的同时加入伴唱。跟着钢琴一起来唱唱小鹅们可爱的叫声,注意它们的音高是相同的。 ②跟着音乐单独唱唱小鹅的伴唱。 ③师生合作演唱。 师唱“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同学们轻轻地“呷呷呷呷”伴唱。注意音高要找准。 师:有没有发现老师最后一遍演唱的“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与前面有什么不同?(慢了,比以前的节奏拉长了一倍,演唱时要注意哦。) ④分组合唱。 先单独练一练,再跟伴奏音乐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两声部先单独练一练再合作,选出表现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四、拓展 我的创编 “节奏故事” 师:我们快乐的歌声给村庄带来了活力,八只小鹅在池塘里玩的多高兴啊!瞧,一场热闹的游泳比赛就要开始了。 (多媒体出示:河流、小鹅)想一想,这场游泳比赛会有哪些声音呢?老师把一些声音加入了歌曲当中,我们来听一听: “哗 — ︱哗 — ︱哗 — ︱哗 — ︱”  “预备 O︱开始 O︱预备 O︱开始 O︱” “嗵  嗵︱嗵  嗵︱嗵  嗵︱嗵  嗵︱”  “加  油︱加油 O︱加  油︱加油 O︱” (自己先练一两遍) 请自己选一条声音加入到歌曲中让池塘成为欢乐的海洋,注意这些伴唱声要轻轻的。(完整的演唱) 5、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十八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1.????,??????快乐???,??????????????。 2.????????????????«快乐???»????????????????????,??????????????????。 3.???????????????????????快乐,????????????快乐。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他问农夫:“你快乐吗?”“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夫答道。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农夫不禁大笑起来。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 师:故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呢?(讨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用一首钢琴曲来表现这个故事。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初步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简介:《快乐的农夫》这首钢琴曲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作品68号之10,曲谱可见《少儿钢琴曲集》,此曲是舒曼在他的大女儿玛丽十岁生日时写成的,乐曲描绘了一位勤劳朴实又有风趣的农民形象,乐曲的旋律优美,体现了农夫们劳动时愉快的心情。 2.再次聆听乐曲,并思考这首乐曲表达怎么样的情感,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乐曲可分为A、B两段,将简谱播放出来,请同学们试着随钢琴进行试唱,并且清楚乐曲的节奏及旋律。 3.再次听一遍乐曲,让学生跟着谱子一起模唱。 三、课堂小结 第七单元 《开心里个来》 第一课时(总第十九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欣赏:《剪彩波尔卡》 2.综合表演:“火车来了”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合奏《剪彩波尔卡》,感受乐曲喜悦的情绪,了解乐曲的三个主题。 2.发挥想象力,用各种途径的声响来模仿火车途中的各种声音,体验用声音表现见闻带来的快乐和美感。 教学重、难点: 歌曲旋律中,八、七、五度音程的大跳。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以《开心火车》为背景音乐,做简单开火车的动作,进教室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特点。  二、“我的创造”:坐着“开心火车”去旅游。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你想坐着火车去哪游览?  用《开心火车》为背景音乐,一边唱着歌曲来表示乘坐着火车游览,音乐停后请学生与多媒体进行人机互动,点中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多媒体出示图片,介绍美丽的景色。  2.在对风景进行描述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节奏说出来,或动作和声势表现。 3.展开想象:除了用人声、打击乐、模拟声以外,还可以用那些来表示?(用画、图片、肢体语言综合展示沿途风光美。)  4.小组合作,用各种声音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三、欣赏管弦乐合奏《剪彩波尔卡》  1.学生欣赏,和着音乐做开火车的动作,感受乐曲的速度。  2.说说这首乐曲通过速度的变化,表现怎样的情绪? 3.老师简介这首作品。  师:全曲轻松活泼,流畅欢快,是首富有趣味的短小波尔卡。这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为一条铁路通车而创作,又名《火车来了》。乐曲欢快流畅,用速度表现了通车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4.再复听乐曲, 将听到的不同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相同的乐段用相同的动作表现,用简单的动作感受到乐曲中不同的乐段及再现。 5.随着音乐的进行在图谱中标出学过的力度记号,说说音乐通过力度记号的变化怎样突出乐曲的特点。(强 弱 中强 中弱)。  6.分段欣赏,并简单分析。  师:全曲由三个主题组成,第一主题以4个小乐句组成,轻快的速度配有小提琴的演奏使乐曲富有生气。在第一主题反复两遍后,出现了第二主题。这一主题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五乐句是对第四乐句的补充,前三乐句的节奏完全一样。仿佛便捷的小火车在急驰前进又仿佛人们坐在火车上的人们愉快的哼唱着波尔卡。在一声诙谐富有情趣的鼓点声中,乐曲进入到第三主题。这一主题由八个乐句组成,前四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一样,后四乐句的第一小节也完全一样,形成了乐曲的规整性。接着乐曲又在隐隐的汽鸣声中回到第一主题。在反复两遍第一主题后进入第二主题,最后乐曲在简单明快的管弦乐常有的节奏中结束。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二十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唱:《恰利利恰利》 2.听:《打字机之歌》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印尼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2.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播放印度尼西亚风光。 师: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印度尼西亚瞧瞧,有谁能先介绍下么? 2.师:看来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今天老师就来做大家的导游,让我们一起上路吧! 3.师:大家似乎都被印尼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印度尼西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4.师:大家说的真不错。好,刚刚我们浏览了印度尼西亚的许多地方,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印度尼西亚某处的田边,让我们去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听歌曲《恰利利恰利》) 三、新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再听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并思考“恰利利恰利”是什么含义? 师:“恰利利恰利”是句印度尼西亚语,但它没有特殊的意义,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衬词,表达的是印尼人民劳动时快乐的心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入乡随俗,跟着音乐来动一动吧! 3.师先教授几个简单的印尼舞蹈动作,学生学跳之后,跟着范唱一起律动。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 6.学习合唱部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基本把歌曲学会了,老师忍不住想来唱一唱了,请大家听一听,最后老师唱的是合唱中的哪一个声部? (1)学习二声部。 (2)师生合唱。 (3)生分两个声部一起合唱,在合唱部分音的不准的难点处,师通过带生唱谱,听唱解决。 7.歌曲处理 师:大家动动脑筋,我们怎样唱可以能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呢? (1)速度加快。  (2)声音跳跃、有弹性。 (3)合唱部分第一声部唱的平稳,第二声部唱的跳跃形成对比。 8.跟着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印度尼西亚的民歌,这首歌曲讲述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愉快心情,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人们在工作时又有怎样的音乐呢? 欣赏管弦乐《打字机之歌》 1.聆听音乐,说一说乐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场景? 2.再听乐曲,随音乐动一动。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二十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唱:《开心里个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开心里个来》。 2.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创作反映家乡变化的数板歌词。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数板与歌唱部分的结合。 2.个别地方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最近你们有什么开心的事吗?谁来给大家说说?  师:你能把你开心的样子做给大家看看吗? 2.按节奏说话      (1)师:还有谁来讲讲你的开心事?  师:请你 说一说,你的开心 事。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说话有什么变化?  生:你说话带节奏了。  师:你的耳朵真灵,你会说吗?(生答)  师:说的真好,下面,我们来说一段带节奏的话。  3.数板教学  (1)学生自由读  师: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一遍。  师:觉得什么地方不好读啊? 生:买本好书……  师:我们一起来练练。  (2)读出强弱。  师:听老师来读一遍(师读第一段)  师:老师读的与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你读的每一句的第一个音都重。  师:哦,我读的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都是重的。对了,二四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读的时候要把这种韵律读出来,请大家再读一遍。(师敲双响筒)  (3)加速度  师:谁想替老师敲?其他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做拍手的动作,我们把速度提上来,注意强弱,再来一遍。(生边做动作边读)  三、新授  师:这种按照节奏朗诵歌词的形式,叫做数板,数板加入到民歌当中,音乐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请听江苏民歌《开心里个来》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好听吗?以前还在哪里听过这种形式的歌曲呢?  2.出示总谱,再次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带有数板的民歌,请大家再仔细地听一遍,可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3.跟琴哼唱旋律。  4.轻声填词学唱歌曲,纠正难点。  5.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6.情感处理。  (1)师:大家唱的真好,现在大家回答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生:《开心里个来》  (2)师:那么,怎样才能在演唱时把开心的心情、欢快的情绪更好的表现出来呢?  生:要面带笑容唱。  (3)师:很好,这点很重要,大家都要注意。好,一起来笑一笑,把你的快乐传给更多的人。  四、拓展 师:这首开心的歌,唱出了大都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小朋友知道吗?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就说我们洪泽吧,现在与过去也大不一样了  1.观看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变化图片。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3.师:你们看的真仔细,这是洪泽的变化。其实,变化无处不在,它就在小朋友的身边,我们小朋友自己的家和小朋友自己成长的过程,都在不断的变化着。下面,请大家用几句简短的话把你感受最深的变化写下来,要求模仿数板的形式,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品展示。    6.用学生创作的数板代替原来的数板,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 第一课时(总第二十二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1.听:《小星星变奏曲》 2.唱:《夏夜》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富有表现力的歌声表现歌曲。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3.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表演和音乐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感受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的萤火虫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富有表现力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能够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在晴朗的夏日夜晚,满天的星星都一闪一闪的,就像在对着我们眨眼睛,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来表现闪烁的小星呢?” 1.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1)让生谈一谈感受。 (2)介绍莫扎特。 (3)复听乐曲,并说一说每段“小星星”情绪可以用怎样的词语表达? (4)演唱《闪烁的小星》并做柯尔文手势。 三、新授 1.猜谜导入歌曲。 (1)师:夏夜,星星在天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草丛里也有一种小昆虫在闪烁发光,你们知道是谁吗? (2)你了解萤火虫吗? (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素,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发光。科学家受到萤火虫发光的启发,发明了省电的荧光灯。萤火虫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虽然它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它们却是夏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和萤火虫有关的歌曲——《夏夜》 2.聆听感悟: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夏夜》,想像一下,萤火虫闪闪烁烁满天飞舞的情景。 (1)初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再听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 (3)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并且处理歌曲情绪。 (1)师:同学们,这是一首谜语歌曲,在谜底没有揭示前,要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神秘,疑惑的表情,音量不要太高) (2)师:揭示谜底时又要用怎样的情绪,音量来演唱呢? (用肯定的语气,音量要比以前高一些) 4.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5.学唱第二声部 师:老师这还有一种演唱方式,请小朋友听听歌词红色的部分有什么变化? (1)听录音,感受二声部旋律。 师:你觉得一声部和二声部的配合像什么现象?(回声) (2)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师:二声部接唱的旋律要用奇怪的口吻,更轻的音量来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6.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 师:闪闪发亮的萤火虫总能为美丽的夏夜增添无数的诗情画意,许多词曲作家都爱歌唱萤火虫,在五年级的音乐书上也有一首《萤火虫》,今天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欣赏《萤火虫》(伊能静)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总第二十三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唱:《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美丽的黄昏》。 2.能够初步学习二部轮唱,并能通过和谐的轮唱表现歌曲优美、安谧的意境。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二部轮唱,并能有效地控制好声音。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并在下面画一座小山,让太阳在山的中间山峰处。 2.师:同学们,你觉得太阳是刚刚升起还是要下山了? 师:那么请听老师的旋律,然后再判断。(教师弹奏音阶下行,引导学生得出,太阳慢慢下山了。) 3.师:太阳下山了,美丽的黄昏来到了。黄昏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黄昏。 3、欣赏《美丽的黄昏》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给这么迷人的黄昏景色配上合适的黄昏音乐效果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吧!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2.讨论歌曲,说一说听完歌曲后有怎样的感受? 3.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旋律。 4.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独唱、齐唱) 5.学习轮唱,并能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6.随伴奏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4、拓展 师:刚才大家已经能够通过歌声很好地表现这首歌曲了,下面让我们尝试加入打击乐器来丰富这首歌曲吧!请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打击乐器:碰铃、沙锤等)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总第二十四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欣赏:《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进行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感受八六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2.了解八六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的特点。 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恬静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巩固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 1.聆听《摇篮曲》和《小白船》 2.师: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故事啊?那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3.师:是啊,听着这么柔和的音乐,大家都想甜甜的入睡了,那么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都做了些什么样的梦呢? 3、新授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听着这首优美的音乐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且他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他的梦乡....... 1.初听歌曲,说一说他都梦见了什么?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3.师: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知道吗? 交流八六拍,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4.配乐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不光旋律美,歌词也很美,让我们跟随优美的音乐用轻柔的声音读一读歌词吧。 5.学唱歌曲 6.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7.聆听二声部合唱,并能尝试演唱二声部旋律。 4、拓展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了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舞蹈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画画等) 五、课堂小结
/
本文档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最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