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2017-09-05 43页 doc 67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7638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理想类型的含义与作用 ?社会行动的含义与类型 ?理性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权威的三种类型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关系 方法论;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理性化;科层制 6学时 讲授+讨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著名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许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的称号。他对社会学的 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在社会学众多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包括:社会学方法论、社 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行动理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
?理想类型的含义与作用 ?社会行动的含义与类型 ?理性的含义、类型与作用 ?权威的三种类型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诞生的关系 方法论;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理性化;科层制 6学时 讲授+讨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著名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许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的称号。他对社会学的 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在社会学众多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包括:社会学方法论、社 会学基础理论、社会行动理论、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组组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本章将简略介绍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行动理论、理 性化理论、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a Biographical sketch)P120-122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爱尔福特市。韦伯的父亲是一 个法学博士,做过议员,是一名活跃的政治活动家。韦伯韵母亲出身在一个教育世家, 对宗教具有虔诚的信仰。韦伯是家中的长子(他有多个弟妹,其中一个弟弟后来也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虽然早熟,但体弱多病、孤僻、羞怯。他成长予有教养的资产阶级 家庭,家中的常客包括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们的高谈阔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少年韦伯对历史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14岁生日之前,他已写出两篇历史论文。1882年他进入海德堡大学,主要钻研法学,同时学习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和神学 等方面的知识。1884年在服了一年兵役后,韦伯返回父母家中,并到柏林大学就读。他 越来越能理解并认同母亲讲求禁欲的宗教价值观,而对追求享乐主义的专横父亲越来越 憎恨。1889年韦伯获得博士学位,1891年又以重要论文《罗马农业史》通过教师资格论文答辩,并于次年开始担任柏林大学的讲师,同时还兼任正式律师。这期间,他拼命 工作,著述颇丰。 1893年韦伯和他的一个堂外甥女玛丽?安妮(她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女权主义者,曾任德国妇女联合会主席)结了婚,翌年他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并搬了家, 终于从生活上摆脱了对心理上越来越厌恶的父亲的依赖。1896年韦伯又转到海德堡大学 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在勤奋地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 发表各种有关时事问题的论文和文件并赢得很大的声誉。1897年韦伯和父亲大吵一场, 激烈地谴责父亲专横、野蛮地对待母亲。一个月后,父亲去世。不久.怀有负疚感的韦 伯终于被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击垮了,精神完全衰退,身体虚弱,精疲力竭,阵歇 性焦虑和持续的失眠,„„韦伯夫人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做。不能看 1 书,不能写东西,不能谈话,不能散步,也不能好好地没有痛苦地睡觉”。以后这种病 症多次复发,以致韦伯不得不停止大学教学工作近20年。直到去世前两年,韦伯才又正式接受教职,先是于1918年到维也纳出任政治经济学的讲座教授,第二年又接替著 名哲学家布伦塔诺在慕尼黑大学的讲座教席。 韦伯虽然有近20年的时间因病不能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几乎每年外出旅游、疗养.许 多时候他每天只能工作两三个小时。但他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创造出众多影响深远 的作品,正如科瑟所言,他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中的一个”。1910年他和腾尼斯、齐美尔一起共同创建德国社会学学会,并担任学会秘书数年.投入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第一 次世界大战之前,韦伯在海德堡的家成为当时德国名气很大的思想沙龙,许多思想名流 和青年才俊都曾参加过这里的聚会。如特勒尔奇、齐美尔、米歇尔斯、桑巴特、文德尔 班、李凯尔特、雅斯贝斯等都是这里的常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韦伯出于民族主 义信仰自愿去服兵役。他以预备役军官的身份到海德堡预备役战地医院委员会做纪律训 练官工作。1920年他因患急性肺炎不幸去世,终年56岁。 韦伯的著作数量宏大,内容庞杂。涉及社会学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社会学及社会政策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等。 (methodology)P122-124 一、对实证主义批判的背景 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主张,受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和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很大,他 们都是反实证主义的。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J.G.Droysen) 就指出历史学的任务是应用理解范畴去把握历史事件内部或背后的“意义”与“本质”, 而不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说明方法,试图根据较早的事件去推导较晚的事件。其后,对社 会学方法论影响很大的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 Dilthey),他继承并发扬了其先辈施耐依马赫(F.schleiermacher)有关解释学的主要观点,坚持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称之为 精神科学,包括社会学)存在本质的不同,并指出理解才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真 谛。狄尔泰的名言是:自然需要说明,人则必须理解。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认识、 自我理解的学问,它必须回答有关生活的意义问题。因此,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的解释 说明方法并不适合社会科学,而理解艺术的运用才是社会科学独特的方法论基础。 按照德国学术界的习惯,科学向来被分作两大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或文证科 学或人类科学),而后者与前者在性质上被认为是根本不同的。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 人物李凯尔特(V.H_R1ckert)就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类,并认为两者无 论在“质料”上(研究对象上)还是在“形式”上(方法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从质料上看,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生自长”的,可以不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而一切文化 产物都必然依附着价值,都必须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从形式上看,自然科学的兴趣 在于发现对于“无价值”事物和现象都有效的普遍联系相规律,并因此必须用“普遍化 的方法”;而文化科学则必须从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方面叙述对象的一次性发展,并 因此必须使用个别化的“历史方法”。 狄尔泰曾是韦伯父亲家的常客,韦伯从小就认识,新康德主义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 李凯尔特等更是和韦伯过从甚密,频繁光顾韦伯自己的家。韦伯的思想显然受到他们的 影响,反对将自然科学的方法机械地运用到社会研究领域,但他也不赞成将说明和理解、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完全对立起来的做法。在他看来,社会科学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 独特的性质,必须运用理解的方法去把握行动者的主观动机,但同时也要对行动者的行 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可以检验的因果解释。 2 二、理解的社会学(verstehen) understanding 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历史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韦值提出了 他的理解社会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 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即解释性理解和因果说明是社会 学的两大任务,其中前者是基础。 1.理解的含义 (definition of the verstehen) 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们的社会行动,而人们的社会行动都是有主 观意向和动机的,这是与自然科学的很大不同,因此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设法理解人们的 社会行动。即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理解有两种类型。(1) 。如观察到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我们知道他发怒了;看到人 们写出2×2=4以及类似的简单数学命题时,我们也能立即明白它的基本含义。(2) 。这是一种对行动者的动机的理性理解,也是更进一步的理解。因为直观的理解往往只能知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什么”,而 解释性的理解却能弄清社会行动的“为什么”。如直观的理解告诉我们某人发怒了,而 解释性理解告诉我们他发怒的原因:有人偷走了他心爱的东西;再如当我们看到有人写 出算式:2×2=4时,直观理解让我们立即明白它的数学含义。而解释性理解则让我们 知道他为什么写出这个算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为了算账等。 2.因果说明 (causality) 与德国历史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不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并没有停留在理解行动的主 观意义之上,也没有拒斥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而是将对社会行动的理解看作 是社会学的第一项任务,主张在此基础上去说明人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如何决定其行动 的,即社会学在用解释性理解洞悉了社会现象之后,就有必要再从因果关系上说明这些 现象,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不过,韦伯所说的因果关系与实证主义者倡导的因果关系 是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不变的普遍规律。相反,韦伯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必然的,而只 是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种机遇,是一种多元的、具体的因果关系。这里有两点需辨明:其 一,不存在某物A决定另物B这样的绝对的因果关系,只存在某物A多少有助于另物 B的出现这样的因果关系;其二,影响社会或历史的因素极其繁复,我们无法找到全部 确定的因果关系。复杂的历史事件常常是许多情况和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仅能洞 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些基本倾向,但无法把握全部的细节,此外,社会学研究还要关 注人们有意识行动的非预期结果。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即将个人及其行动作为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分析层次,这和涂尔干的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 韦伯认为,只有个人才是具有目标的社会行动的承担者,才能将主观意义赋予行动并成 为社会行动的主体,任何社会现象都应视为个人社会行动的集合或结果,人们只能在个 人及其社会行动这一层次上谈论理解。在他看来,群体、整体、社会有机体等都不能作 为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他们仅仅是个人行动的某种组织方式或集合方式,而不是具 有独立意志的主体,不具有可供理解的主观意义。 三、价值中立观(value_free) 韦伯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因而必须坚持价值中立(vale —free)的原则。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科学界不少学者在研究中用基于伦理道德的价值判断 代替严肃的逻辑分析,韦伯在经验科学和价值判断之间划分了界限他指出,知识有两种 类型:一种是“即存知识”,即关于实然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属于事实判 断;另一种是规范的知识,即关于应然的知识,回答“该怎么做”的问题,属于价值判 3 断。“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任何人应该做什么——但能告诉他能够做什么——以及在 特定条件下——他想做什么”,人们并不能从事实判断逻辑辑地推出价值判断。因此社 会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应致力于事实判断,尽力排除价值判断。当然,社会学研究难 免会涉及有关价值方面的内容,研究者也不可能完全排除自己的价值观。对此韦伯强调, 研究者的价值观可以影响研究的选题和目的,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和作出结论时不应 掺入自己的价值观,而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程序,坚持逻辑分析的原则。也就是说,社 会研究中的“价值关联性”(value-relevance)不能损害“价值中立性”。 韦伯区分“实然”和“应然”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在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中驱逐 道德意图,保持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象时的“价值中立”性质。对韦伯这样一个十分看 重理解等主观性过程对解释人类社会行动的作用的学者来说,他激烈地捍卫价值中立原 则除了学术考虑之外,还有很特殊的社会背景。在韦伯生活的年代,整个德国的社会科 学被那些认为必须用讲演和著述捍卫德意志帝国事业的人把持着,他们进行研究的目的 是增加祖国的荣誉,是所谓“爱国主义”。这一事实使韦伯深感震惊,为了反对这种亵 渎科学家天职的行为,他诉诸“价值中立”这一概念,希望能够彻底地将社会科学从为 当权者服务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他说,“如果职业思想家还具有一点直接的责任感的话, 那么,面对现时盛行的各种理想,甚至那些与王位有关的理想,都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 并且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得‘逆时代之潮流’”。 四、理想类型 (ideal type) P122-124 韦伯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理想类型作为分析工具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理想 类型(idea type)是研究者选择和强调对象的某些重要的典型特性,舍弃或忽略另一些次 要的非典型特征而组合、构建的概念形式,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 验的因果关系。需要强调的是,理想类型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抽象,是研究者 的一种主观建构,它不等于现实本身,现实中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对应物。但理想类型 对于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使社会学的概念清晰明确,有利于 揭示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以凸现某些社会事物的最重要、最纯粹的特征, 通过比较实际情况和理想类型的差异,达到对现象深入认识的目的;它使社会学研究可 以超越个别、特殊的现象,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并使相关现象之间的比较有了参 照标准进而使比较分析成为可能。理想类型可看作韦伯为克服德国人文主义和历史学派 过度个体化和特殊化倾向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工具,它使社会学可能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 的经验科学,也是韦伯从历史研究过渡到社会学研究所迈出的关键一步。确实,理想类 型广泛地运用于韦伯的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学研究之中,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substantive sociology)P125 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P126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不是抽象的社会,而是人们的社会行动(又称社会 行为,social action)。可以说,社会行动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起点。根据他给出的定义, 杜会行动(包括不为或容忍)是一种指向他人行为的有意行为,它以对他人行为的期待为取向。这里的关键是,社会行动一定是行动者基于对他人行为的预期,所采取的针对他 人的、有主观动机的行为。因此,单纯指向客观物体的行为,即便是外显的,并不是社 会行为(如独自采野菜);不考虑他人的宗教内省和孤寂的祈祷等,也不是社会行为。此 外,并非任何方式的人与人的接触都具有社会的性质,都算是社会行为。只有自己的举 止在意向上以别人的举止为取向时才具有社会的性质,才算是社会行为。比如,两个骑 自行车的人相撞,纯粹是一个事件,如同一个自然界的事件一样。但是,如果他们试图 4 躲开对方,并在相撞之后谩骂、殴打或者平心静气地协商,这就是社会行为。最后,人 们的某些共同的行为、模仿的行为,也不一定是社会行为。如下雨时.大家同时打伞便 不是社会行为,因为此时所有人的行为都同样以防备雨淋的欲望为取向,而不是以任何 其他人的行为为取向;同样,某些纯粹的反应性的模仿,虽然其行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 的性质,但并不具有指向他人的意向性,所以也不是社会行为。 总之,韦伯所谓的社会行动排除了那些不涉及思想过程的单纯反应性行为,它是一 种行动者针对他人而赋予了主观意向的行为。而这里的“意向”,可能包括三个方面的 含义:(1)一个行动者在某一具体环境下主观上实际持有的意向;(2)一群行动者在特定的一系列事件中平均或近似持有的主观意向;(3)在一个思维构造的纯粹状态里,被视为典型的某个或某些行动者主观持有的意向。当然,有意向的行为和单纯反应性的、无主 观意向的行为之间界限有时是模糊的,某些行为的意向恐怕只有专家才能辨认出来。 二、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four basic types of action)P127-128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行动,韦伯按决定和影响行动的因素(行动者的意向性情况)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 1.目的理性的行动(means-ends rationality or action)(手段——目的理性行动或工具理性行动)。即以对外界事物的状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为基础,并通过将这种期待 作为“条件”或者“手段”,使行动者能够成功地理性地选择自己的目的。这类行动重 视对行动的可能结果的计算和预测,强调对行动的手段和目的以及派生的结果进行仔细 权衡治理考虑。 2.价值理性行动(value rationality or action)。行动者基于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以及其他方面的信仰而采取的行动,此时行动本身就体现了价值,故不太考虑行动的结 果是什么。如人们的一些高尚之举。 3.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所左右的行动,可能是对 某种意外的刺激的不受制约的反应。 4.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这是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行动。 在韦伯看来,上述第3和第4两种行动类型一个受感情或一时冲动支配,不能有效 地把握行动目标和取向;另一个依传统惯例行事,无须做出自主的选择和决定,他们都 缺乏思考和权衡的过程,因而都不是理性(合理性)行动。而前面第1和第2两种行动类 型的共同之处是,行动者自觉、明确地根据特定价值选择行动目标、主动将目标与行动 结合起来,都具有思考和权衡的特征,因此它们都是理性行动。其中,价值理性行动是 行动者自觉根据某种价值信仰和理想确定行动取向,体现了主体理性,但行动者并不质 疑这种价值本身,也不考虑行动的后果,故这类行动的理性成分并不是太高;而目的理 性行动不仅最终目标是经过理性选择的.而且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也进行了反复比较和权 衡,因此它是理性成分最高的社会行动。 需要指出的是,价值理性行动和目的理性行动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还是两种对立的 理性行动类型,站在其中一个的立场上看,另一种理性行动可能就是非理性的。比如, 从目的理性的立场出发,价值理性总是非理性的,而且,价值理性越是把当作行为指南 的价值提升到绝对的高度,它就越是非理性的,因为价值理性越是无条件地考虑行为的 固有价值(如纯粹的意义、美、绝对的善、绝对的义务),它就越不顾及行为的后果。 韦伯指出,上述行动类型的分类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是为了方便分析而作的理论 抽象,而且也没有详尽无遗地包括行为指向的所有类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社 会行动极少是单纯的某一类型,更可能是上述类型的不同组合。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形 态里,占主导地位的行动类型可能是不同的;在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传统 的和情感的行动类型,而在现代社会中则常常是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行动类型。人们 5 的社会行动类型由非理性转向理性正是韦伯所谓现代西方社会趋于理性化(合理化)命题 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 (rationalization)P137-148 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理性化可说是韦伯社会学最重要的主题,他的所有 理论观点都可以由理性或理性化的框架加以定位,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的当务之急 就是要去找寻并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独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寻并说明近 代西方形态的独特性”。在韦伯看来,近代欧洲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理性主义(祟尚和追 求理性)的产物:只有在理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支配下,才会产生出经过推理证 明的数学和通过理性实验的实证自然科学,才会相应地产生出理性的法律、社会行政管 理体制以及理性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资本主义。 一、核心概念的含义 理性在英语中有两个相应的词:reason 和 rationality,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基本上是一个哲学概念,并贯穿于整部西方思想史之中,主要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 过程;后者(又译为合理性)则是韦伯及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家通常使用的理性概念,主 要指在社会行动以及社会形成物当中,行动者所赋予的明确、理智而又系统一贯的主观 意向。而理性化或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这个概念则更强调相应的过程及趋向,在韦伯 眼里,理性或合理性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步步彰显的过程可称之为理性化,它实 质上就是社会逐渐讲求效率和可计算性,不断驱逐神秘性和去除人性化的过程。韦伯坚 信,西方社会近代以来,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理性化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逐步将原先被神 灵、魔鬼和超自然力量笼罩着的世界“除魅”(disenchantment),“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理性化不是一种物质过程,而是近代西方不可逃避的命 运,它以各种方式体现于西方社会的经济劳动组织、生活方式、文化甚至艺术之中。 二、理性的多维性P138\140 韦伯的理性概念具有多维性质。上节指出,韦伯从行动取向的角度,将理性的社会 行动区分为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两大类。此外,韦伯还将理性划分为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和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两大类。形式理性具有事实的性质,它是关 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可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 理性;实质理性具有价值的性质,它是关于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基本属于目 的和后果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理性。事实上,形式理性和目的理性,实质理性和价值 理性基本是同义的。在一般哲学高度论述理性时,韦伯参照康德的纯粹理性(theoretical rationality)和实践理性(practical rationality的划分,将理性分为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而 当论述这两种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时,则将其称为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 三、理性化过程(rationalization in various social settings)P141 韦伯认为,在早期传统社会里,人们的价值理性行动在人们的理性行动中占主导地 位,因而整个社会生活以实质理性为特征,注重人的情感、个性,提倡多元价值,强调 社会生活中质的方面,即关注行动与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目的理性行动逐 渐上升至主导地位,使得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了形式理性化的趋势,表现为漠视人的 实际需求、情感和个性,以统一的目标抑制多元价值取向,强调社会生活中量的方面, 这也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概言之,近代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的本质区别在 于,前者表现为目的理性与价值非理性,或形式理性与实质非理性,而所谓理性化过程 实质是目的理性化或形式理性化的过程。此外,韦伯通过对世界各个文明圈的比较表明, 6 西方基督教文明圈中的各个国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均出现明显的理性化趋势,且其 理性化程度远高于其他文明圈的国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韦伯从宗教社会学 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参见 第六节宗教社会学)。 韦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讨论了现代西方世界的理性化,其中涉及法 律、经济、宗教、政治、现代城市以及艺术等。而无论是经济运作方法的理性化,或是 社会组织管理的理性化,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运行模式的理性化.这一切都同时伴 随着科学的社会作用的提高,而科学恰恰是理性化原则最纯粹的反映科学先是渗透到生 产之中,而后渗透到管理之中,最后也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韦伯相信这是现代社会普 遍理性化的证据之一。不过,尽管韦伯企图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审视理性化的趋势, 但他最为关注的领域还是资本主义的科层制组织形式和经济制度,将它们视为理性化的 两大力量。 (political sociology)P129-137 政治社会学是韦伯非常关注并取得许多创造性研究成果的一个领域。韦伯一生一直 对政治怀有浓厚的兴趣,只要可能便积极投入各种政治活动甚至政治斗争之中,他时常 感到遗憾的是,未能实现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政治家的梦想。韦伯政治社会学的基础是通 过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区别经济的本质和政治的本质,前者把满足需要作为目的,并 以此确定行为的合理组织,后者的特点则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对其他人的统治。政治社会 学的主题就是建立在统治基础之上的政治秩序,具体地说,就是研究统治的根源、统治 关系的类型、统治的效能以及统治关系与非统治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一、统治的类型 l.几个基本概念 韦伯对政治社会学的论述是从权力和统治等概念人手的,他是这样给权力(power) 下定义的:“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自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 机会,而不管这些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在形形色色的权力关系中,有一种具体以 “命令一服从”为特征的关系,韦伯称之为“统治’’(domination,又译为支配),准确 地讲,“统治意味着特定内容的命令在可指明的人中间得到服从的机会”。按照韦伯的观 点,统治可以建立在各种基础之上,真正有效的统治需要 有自愿的成分,需要人们相信统治的合法性。那些得到群体成员一致接受和认可的统治关系,便拥有合法性。合法 的统治形式,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权威”(authority)。因为权威型统治关系奠基于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信仰之上,所以它更加稳固。一种以强力为基础的统治关系,可以通过 建立与之相应的信仰体系而转变为合法的权威。从而获得自身的巩固。事实上,所有统 治者都会设法编造他们自己进行统治的优越性和天然合理的神话,竭力使自己的统治合 法化。由于合法性可以建立在传统的、克里斯玛的(charismatic)和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 作为合法统治形式的权威也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即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和法理 权威。 2.三种合法统治类型 (1)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P133 这是一种从古代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获得合法性的权威。统治者是依 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对他们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欧洲历 史上的长老制,东西方国家都出现过的家长制和世袭制都属于这类统治权威。在这种统 治中,统治者通常可以终身享有权威,并将其传给后代。但行使传统权威不能违背传统, 如果一再违背,统治者就有丧失合法性的危险。不过,传统规范对统治者的约束是十分 7 有限的,它实际上赋予统治者许多任意专断的权力。在这种统治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之间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统治者不是“上司”而是“主子”,他的行政管理班子 的成员不是“官员”,而是“仆从”,决定行政管理班子与主子的关系不是事物上的职务 职责,而是仆从的忠诚;服从是建立在对主子的忠诚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法规之上。 传统权威基于整个社会对权力的认定、对秩序的默认、对传统的遵从、对长者的尊 敬,并形成对现存秩序和传统的合理性和神圣性的确信不疑。传统权威既依赖传统,又 维护传统,它通常抵制变革,是一种保守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革命,通常只是 所谓的“传统主义的革命”,它反抗的矛头仅仅指向蔑视传统、滥用权力的统治者个人, 而不是指向传统制度本身。这种统治形式缺乏理性精神和契约精神,不能产生基于自由 劳动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 (2)感召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P134 这是一种建立于某种特殊的人格品质基础上的权威。这种人格品质被认为是天赋 的、超人的、罕见的,如某些宗教领袖、政治家、军事统帅,以及当今的一些影视明星 等,就属于拥有感召权威的人物。他们具有极强的个人感召力,能将许多人吸引到自已 周围成为崇拜者、追随者和忠实信徒。感召权威是领袖和群众共同创造的:当人们普遍 对某一类英雄式超凡人物形成个人崇拜,受到领袖的出众才华或人格魅力吸引,从而心 甘情愿服从领袖的命令时,感召权威就产生了。感召权威依赖于领袖个人的突出品质, 因而其行使期限往往是终身的。此外,感召型权威不受任何规范的约束,具有蔑视和拒 绝传统秩序的特征,其领袖可通过人们对其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使后者的旧有价值观和 社会行为模式发生彻底的改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革命的力量和象征, 它的出现往往伴随一场破旧立新的革命运动。 正是因为感召权威具有一定革命性,它同时也就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变异性,这 是一种非常态的统治形式。感召权威的寿命一般不太长,通常随着领袖人物的去世而瓦 解。这类统治会面临严峻的常规化问题,因为社会不可能处于长期持续的动荡之中。而 一旦完成了常规化之后,感召权威也就转换为传统权威或法理权威。 (3)法理权威(legal authority)P130 这是较为现代的一种类型,它与“法律至上”的价值观相联系,建立在人们对理性 规则的共同认可和普遍支持的基础上。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非人格化,对事不对人,科层制 可看作法理权威运作的纯粹类型。法理权威的行使受到预先制定的各种规则和法律的限 制,人们所服从的是抽象法规而非具体个人,法规成为最高权威;任何人(包括法规执 行者)都不得破坏公认的法规。在这种统治形式下,虽然也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或管理 者和被管理者之分,但统治者或管理者并不具备私有的权力,他的权威来自法律条文对 其所占据的职位的责权的明确规定。由于这种类型的权威与行使权威的特定个人没有特 殊联系,而只与一定的职权地位相联系,因此权力的行使不是终身的或世袭的,一个人 只有在任期范围内处于某一职位时才拥有相应的职权,而他离职后其职权将自动撤销。 在韦伯看来,上述三种权威类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示一定的周期性。传统型和法 理型处于常态,相当稳定,打破这种常态需要感召型权威,但感召权威因不稳定又面临 常规化的问题,等到常规化完成,个人魅力的作用下降到较低水平,新的传统权威或法 理权威也就建立起来。而这种新的常态发展到一定时候,又可能因魅力型人物的出现发 生再次改变„„。不过,韦伯又指出,以往感召权威常和传统权威“相互合流”,但现 代世界所展示的理性化过程,却使杜会变迁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感召权威的常规化方向 主要指向法理权威,而且法理权威体系日益强大,以致现代世界的变革一般不再依赖魅 力型人物的出现。 二、科层制(bureaucracy)P130-132 8 伴随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法理权威日益取得统治地位。其中建立在工具理 性(目的理性)基础上的科层制(bureaucracy,又译官僚制),是法理权威最纯粹、最理性的类型。科层制是以正式规则为核心的、强调分科执掌与分层负责的管理体制或。 起初它仅仅指政府行政机构内部的文官体制,后来韦伯将其外延加以扩展,泛指一切社 会组织中设科分层的理性管理制度。凡实行科层制的社会组织又叫科层组织,科层组织 中的管理人员又叫科层人员。 1.科层制的特点(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reaucracy)P132 韦伯从理想类型的角度,对科层制的特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出的理想类型 的科层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点(现实中科层制不一定都具备这些特点)。 (1)制定严格的规则。有意制定的、抽象的正式规则是科层制中的最高权威,人们 服从统治者(管理人员),仅仅因为在由制度赋予他的、合理界限的事务管辖范围内,有 义务服从他,即人们实际上服从的是非个人的制度。 (2)职位有明确分工。根据不同的管理任务设立某种职位和科室,明确规定各自的管 理范围。与管理职位的分工相联系,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权力划分层级。在科层制中,权力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处于其中的管理人 员,既要接受上级的管束,又拥有对下级发布命令的权力。 (4)照章办事的原则。强调将公务关系和私人关系严格分开,在处理公务时不带个人 成见和好恶,完全照章办事。员工要遵守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并接受监督。 (5)按资历和业绩升迁。科层制中的各项职位要求任职者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接受 过相应的专业训练。职务的升迁根据资历或业绩,或者两者同时考虑。 (6)职位荣誉感。科层制中员工将他们的职务视为惟一的或主要的职业,他们高度评 价自身资格和能力,在同其他人比较时显示较强的优越感。 (7)文字化管理。科层制中的行政活动、决策和规则都是通过文本的形式来表述和记 载的,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档案和员工的持续工作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办公机构 的团体行为的核心。 2.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 科层制遍及现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重要标志。韦伯认为理想型 的科层制具有精确、迅捷、稳定、可靠、纪律严、强度大、效率高等许多优点,尤其是 它排除了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把各项组织活动纳入基于精确计算的合理轨道,因而从纯 技术角度看,能够达到最高效率。韦伯将科层制视为迄今为止最高效、最尽管韦伯对科 层制非常推崇,但他对科层制的弊端也很重视,并由此对现代社会的未来表示担忧。科 层制实际上体现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压制,或者说,形式理性对实质理性的压制。 在它的管理运作中,占统治地位的就是形式化的、非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精神.组织 活动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满足人的何种具体需求均无关轻重、置而不论,只关心可以 用数量加以计算的效率。可以说,科层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对人性的漠视、对个人自由 的扼杀。科层制的技术优势是以牺牲人的需要和价值为代价的,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组织 规范的绝对服从,而不是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层制越是彻底地非人格化,即在执 行任务时,越是彻底地排除各种个人因素,就越背离人的价值。韦伯认为,当现代社会 为了追求效率而将科层制推进到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时,实际上就给自己建造丁一个无 处不在而又无法逃逸的“铁笼”(iron cage),人们都成为工具理性化的牺牲品、科层制 这部机器上的可悲零件。恐怖的是,人类似乎没法摆脱这种厄运,科层制一旦充分实行, “就属于最难摧毁的社会实体,无论它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将如 此。寄希望于拥有专业知识、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也于事无补,因为专家本身就是科层 制的产物,对他们的依赖只会加重社会的理性化和科层制化。 9 ( religion sociology)P150 一、基本旨趣和基本概念 在西方学术界,宗教社会学思想虽可追溯到孔德、斯宾塞以及人类学家泰勒的宗 教观点,但涂尔干和韦伯才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 l.基本旨趣 韦伯对于宗教社会学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的全部宗教社会学的主旨在于研究 世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和过程,他尤为关注基督教新教是怎样在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逐步消减巫术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种普遍性的、更具理性色彩的社会伦理以及 这种伦理又是怎样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他比 较了犹太教、基督教、儒教、道教和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研究未及完成)教规教义 的差别与东西方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关系,分析了体现在不同宗教背后的精神对人们生 活态度的影响,进而导致东西方民族走上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层原因。 韦伯关于资本主义与宗教的学说,涵盖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泛文化历史研究。有学者 将这个研究之内的复杂的相互关系归纳如下: (1)经济力量影响基督新教; (2)经济力量也影响基督新教以外的宗教(如印度教、儒教和道教); (3)宗教的观念体系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动,特别是经济思想和行动; (4)宗教观念体系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 (5)宗教的观念体系(特别是基督教新教教义)在西方曾经具有独特的影响效果,协助将经济部门以及其他各个部门理性化; (6)非西方的宗教观念体系,遭遇了无法抵抗的结构阻碍,限制了其理性化过程。 与以往的宗教研究不同,韦伯一般不从神学和哲学的立场上谈论宗教的本质、宗教 信仰的真伪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优劣问题,他仅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把特定的宗教当作 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并从教徒的价值观念出发研究特定宗教的教会组织、教规、教义 和宗教伦理,考察它与教徒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宗教这一特殊角度认识和 研究社会。 2.类型划分 在韦伯看来,一切宗教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的问题,在这个 意义上,他把宗教视为一种“救赎论”。韦伯进而将一切的宗教划分为禁欲主义和神秘 主义两大类型。禁欲主义宗教,将行动的取向建立在信徒对自身和世界的享乐的拒绝基 础之上,它又细分为两个子类型:人世禁欲主义和出世禁欲主义,前者持介入世界的态 度,借助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实现禁欲以达到救赎;后者则持逃避世界的态度,通过隐 居独处、苦身修行以达到救赎的目的。神秘主义强调的是冥思、期待、感情和情绪等因 素,借助冥想默祷等进入某种神秘状态,将个人看作神的“容器”而不是“工具”,不 太重视积极的行动。神秘主义也可细分为两个子类:入世神秘主义和出世神秘主义,前 者并不拒绝世俗生活,后者则完全拒绝世俗生活。 在韦伯看来,西方宗教主要属于禁欲主义类型,东方宗教则属于神秘主义类型。作 为救赎方式的人世和出世两种态度,本质上分别与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密切相关,即人 世禁欲主义和出世神秘主义乃是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两个最佳典范,它们属于两个极 端,基督新教和佛教可看作这两种类型的代表。而中国的儒教则属于上述两种极端之间, 可称之为人世神秘主义。韦伯认为,禁欲主义宗教与理性主义相联系,倾向于世俗生活 和强调现实秩序的能动的理性构成,因而有助于社会的革新和动态发展;神秘主义宗教 具有受动地接受现实社会秩序的趋向,往往导致社会的静态延续和停滞不前。事实上, 10 正是新教伦理观念中的人世禁欲主义的倾向,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方首先诞生的一个 重要动因,而东方以神秘主义为特征的宗教观念则成为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阻碍因素。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主题正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基督教文明圈何以 进入了普遍理性化的轨迹,产生了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他对印度教、佛教、儒教、 道教等所作的比较研究,则旨在从反面说明其他文明圈(主要是东方)为什么不能在发生 学意义上独立进入普遍理性化的轨迹,产生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P150 l.独特的研究视角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最负盛名的宗教社会学著作。在这部篇幅不大 的力作中,他试图回答和解释“为什么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仅仅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在 其他文明中出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他的研究仍然延续以往的路径,从理性化的确立 过程人手。在韦伯看来,科学、艺术、史学、建筑、法律、政治组织等方面在西方得到 理性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物质支撑和精神动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不是 由任何单一的因素决定的,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才实现的,其中,经济因素固 然重要,但没有相应的精神因素作为重要动力,去克服传统主义的阻碍作用,现代资本 主义的产生也是不可能的。其实,单从经济方面看,东方一些国家(如中国)早就存在资 本主义的因素,商品生产也很普遍,但劳动者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自觉性和责任感, 缺乏克服“知足常乐”的传统主义心态的强大动力.因此难以发展为现代形态的理性的 资本主义。韦伯还反对“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的理论解释。 他认为对利润的追求以及对金钱的贪欲在任何形式的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并不是现代资 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自从有了人,就有了对黄金的贪欲”,所以“获利的欲望、对营利、 金钱(并且是最大可能数额的金钱)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相反,资本主义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还抑制和缓解了人们的贪欲和对财富的非理性追求.现代资本主 义的形成之初需要人们勤俭节约、反对奢侈,增加积累,同时需要理性地组织生产。中 国、印度及其他文明中追求利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但并没有出现近代意义上的理性资 本主义。 韦伯把现代资本主义主要当作一种文明来理解,它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的科学、 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发展结果,是现 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社会行动层次上,可将资本主义界定为追求利润的理性化行 动。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其一,利用交易机会以和平方式取得预 期利润;其二,出现了与正规市场相联系的、自由劳动的合理资本主义组织;其三,生 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计算性,但是,资本主义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活动中, 它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本身动 因的价值体系,表现于社会生活的诸方面。换言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具有理性特征, 它是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理性化为条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必须具备一种整个 民族普遍接受的独特精神状态或精神气质。韦伯把西方社会所独具的这种精神气质称为 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把握这种精神是理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引用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对青年商人 的大段劝言,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概括为:以惜时、守信、谦恭、勤劳、节俭等态度和 方式尽量赚钱,同时抑制本能的享受,即把理性地追求利润、增加自己的资本作为人生 目的和道义上的责任。资本主义精神与单纯的贪婪的区别在于,它强调追求利润的理性 和节制。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只是在近代的欧洲、北美等地才逐渐变为一种群众性的心 理态度,变成整个民族一致接受的精神状态,即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伦理。此前 11 有这种态度的人常遭受指责、轻视,得不到理解、支持和鼓励。资本主义精神上升为经 济伦理之后,持有这种态度的人获得了普遍理解和尊敬,当事人也认为遵循这一伦理的 行为是美德。资本主义精神作为近代欧洲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目的理性的 原则进行行动,加上其他因素的配合或巧合,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契合性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取代传统主义成为社会经济伦理,必须获得宏观文化中 某种强大的伦理精神的支持,而宗教正是一切终极价值的源泉,可提供一切世俗伦理道 德的基础。统计数字显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工商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 代企业中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 新教徒”,其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新教徒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这并不是偶然现象,韦伯指 出,欧洲宗教改革后新教的伦理道德观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一种“亲和性”(affinity), 它们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将神圣宗教世俗化,它大大削弱了教会的力量 和作用,使每个信徒直接面对上帝。新教是基督教改革教派的总称,韦伯重点考察的是 加尔文教,其次是虔信派、循道宗和浸礼宗诸派。新教和正统的基督教——天主教存在 很大的差异:天主教的教义极端鄙视世俗生活,认为只有拒绝尘世生活和肉体欲望的诱 惑,在修道院中过严酷的禁欲生活的教徒,才能向上帝证明自己灵魂的虔诚和洁净,才 是得到上帝认可的、具有宗教道德意义的。天主教强调教会是沟通上帝和教徒的重要中 介.教会中的神职人员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教徒犯了过错,可向神职人员忏悔,后 者代表上帝接受忏悔,赦免、宽恕各种罪孽。天主教的组织制度把教徒组织在宗教团体 之中,教徒内心比较安宁,对获救充满信心。显然,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和资本主义精 神大都格格不入。与天主教相比,新教的教义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和资本主义精 神产生密切的契合。韦伯着重指出以下几点。 (1)天职观(calling/beruf) 作为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圣经译成德 文。在翻译call(神召、蒙召、来自上帝的救赎)一词时,路德使用了一个德文词Beruf, 它的本意是指职业,是与宗教伦理无关的世俗活动,但路德却把它同上帝的召唤、救赎 联系起来,变成“来自上帝的安排”,赋予了宗教的神圣意义,于是其涵义就演变为“天 职”,即世俗活动是上帝安排的终身使命。“天职观”是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最重要成分, 它包含着对世俗活动的积极评价,即把完成尘世义务尊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并由此 拒斥了天主教的尘世观和道德观。天职观是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把世俗活动同灵 魂获救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扭转 了天主教出世、超然的宗教取向。不过.韦伯认为路德的天职观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主义,“他所谓的职业是指人不得不接受的、必须 是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它还带有较浓的消极成分,“这种学说具有越来越强 烈的信奉神意的色彩,把绝对地顺从上帝的意志与绝对地安于现状等同起来”。真正促 使宗教彻底变革、赋予世俗职业活动理性化的是加尔文教的预定论。 (2)预定论 所有基督徒最关心的是灵魂归宿问题。加尔文教坚持“预定论”的教义,认为只有 少数人的灵魂能够得救,幸运地成为上帝的选民,死后升人天堂,而是否得救乃是上帝 在人们出生以前便已确定的事情,任何其他的力量都不可能改变上帝的决定,如此也就 摒弃了圣礼、忏悔、教会等一切宗教仪式,排除经由这些途径获得个人救赎的可能。表 面上看,这种预定论充满消极的宿命论色彩,但它实际上却导致了加尔文教积极的人世 禁欲主义伦理。由于知道上帝的选择早已确定,并且不可更改,同时又担心自己不能成 为上帝选民,这就使加尔文教徒的内心存在极度的紧张和焦虑。而该教的教义又宣扬人 12 类是为上帝而存在的,一切造物都服务于上帝的荣耀。于是,教徒们在一种“天职”中 勤奋地劳作,通过日常事务的成功找到了摆脱被罚入地狱的恐惧的途径。虽然世俗生活 中的成功不能成为获救的手段,但却可以是获救的象征,因为它增加了上帝的荣耀,显 然更可能获得上帝的青睐或是得到上帝青睐的证明。这样,就给新教徒带来一种系统、 严格、理性的自我控制的生活方式。 (3)禁欲主义 不同于正统天主教的出世禁欲主义,新教践行的是入世禁欲主义。由于新教徒将世俗的职业当作天职,将世俗的成功、财富的积累看作上帝的荣耀,他们就把浪费时光、 挥霍财富当作最大的罪恶。在新教徒看来,人不过是上帝的工具,经济活动是一种严谨 的“服役”,劳动既是人生的目的,也是禁欲的途径,任何游手好闻、无节制的人生享 乐都是禁欲主义的仇敌。“这种禁欲主义的目的是使人可能过一种机敏、明智的生活: 最迫切的任务是摧毁自发的冲动性享乐,最重要的方法是使教徒的行为有秩序”。为了 灵魂得救这个超验的结局,新教徒在现世的生活彻底理性化了,完全受增添上帝的荣耀 这个目的的支配。“这种世俗的新教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地对抗着;它束缚 着消费,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而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 脱出来的心理效果。它不仅使获利冲动合法化,而且(在我们所讨论的意义上)把它看作 上帝的直接意愿”。“加尔文教的上帝要求他的信徒不是个别的善行,而是一辈子的善行, 并且还要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普通人的道德行为便不复是无计划的、非系统的,而 是从属于全部行为的有一致性的秩序”。正是新教人世禁欲主义的伦理,造就他们理性、 克制的行动,积极投身经济活动,热情追求世俗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 总之,新教伦理的核心是倡导一种人世禁欲主义。天职观赋予尘世职业活动以宗教意义,使职业责任上升为一种宗教伦理;预定论削弱了个人同宗教团体的联系,发展出 一种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精神。个人奋斗、追逐利润不再被视为自私、贪婪,而成为普 遍接受的美德,是信仰虔诚的表现。将禁欲主义从修道院移植到世俗领域,在一种悲壮 的幻灭情绪支配下,新教徒通过紧张工作以驱散心中疑惑,用禁欲生活强化自已的信仰, 使紧张、系统、理性的禁欲生活成为具有宗教价值的美德。韦伯指出:“强调固定职业 的禁欲意义为近代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提供了道德依据;同样,以神意来解释追逐利润也 为实业家们的行为提供了正当理由。对禁欲主义来说,贵族的穷奢极欲与新贵的大肆挥 霍同样令人厌恶。在另一方面,它对中产阶级类型的节制有度、自我奋斗却给予了极高 的道德评价”。 新教的人世禁欲主义伦理观,一方面鼓励勤奋工作,追求最大利润;另一方面强调克制消费,安于简朴生活,这二者的结合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因此,新教伦理在有关 尘世活动的重要问题上给资本主义精神以强大的伦理支持,使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活动 获得了社会合法性,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不过,韦伯又指出,资本主义精神只 是在崛起之初,必须借助新教伦理的支持以战胜强大的传统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宗教的根系慢慢枯萎,最终为功利主义的世俗精神所取代,成熟的资本主义精神 已不再需要宗教的支持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诞生并不是新教徒有意行 动的结果,他们并没有将资本主义作为其行动的目标,只能将此理解为新教徒无心插柳 的产物。 尽管韦伯生前已获得很大声誉,但死后一段时间并没有赢得更大的声望,这在他的祖国(德国)尤其明显。然而,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大力译介和宣传,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的美国掀起了一股“韦伯热”,不仅韦伯的著作被大量译成英文出版,研究韦伯 思想的著述也大量涌现,而且这股热浪反过来影响了德国和欧洲的学术界。研读韦伯成 为社会学者的必修课,甚至于达到这种地步:一段时间,如一篇学术论文未引用韦伯的 13 观点,会被认为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即使在今天,韦伯对社会学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韦伯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众多社会学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尽管他的思想也存在矛盾和 模糊之处,但却充满着睿智的思想张力,给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以巨大的启迪。韦伯夯 实了社会科学哲学基础,为社会学提供了一个一般的理论框架,他的解释社会学已成为 社会学的主流范式之一,其宗教社会学和理性化的思想也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现代社会变 迁的重要的理论源泉,而他提出的一系列术语和观点,如社会行动、理解、理想类型、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科层制、理性化等等,均已成为当今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和知识, 1.韦伯是如何看待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的? 2.韦伯关于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论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简述理想类型的特征和作用。 4.简述社会行动的代含义和基本类型。 5.韦伯将统治权威划分为哪几种理想类型? 6.韦伯认为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7.在韦伯看来,社会分层可采用哪些标准,这些标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8.简述韦伯理性化的主要思想。 9. 韦伯是如何论新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的? 10.试分析比较韦伯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14
/
本文档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