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

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

2017-10-08 50页 doc 1MB 2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 星 光 闪 烁 ——大革命时期(1919年 - 1927年) 吴亚鲁纪念室 吴亚鲁 1898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1922年初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南通籍第一个共产党党员,先后任中共徐州小组组长、徐州支部书记、南京地委宣传委员,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9年6月,于平江惨案中牺牲。2007年,如东县政府在建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时专门设立纪念室。 吴亚鲁纪念室位于如东县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内。 中共南通独立支部纪念地 1926年春,南...
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
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 星 光 闪 烁 ——大革命时期(1919年 - 1927年) 吴亚鲁纪念室 吴亚鲁 1898年出生于江苏如皋县潮桥镇(今属如东县)。1922年初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南通籍第一个共产党党员,先后任中共徐州小组组长、徐州支部书记、南京地委宣传委员,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9年6月,于平江惨案中牺牲。2007年,如东县政府在建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时专门设立纪念室。 吴亚鲁纪念室位于如东县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内。 中共南通独立支部纪念地 1926年春,南通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南通独立支部建立,书记邱会培。1991年4月,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中共南通独立支部纪念地位于南通唐闸镇大生集团内。 中共江苏第一代用师范支部旧址 1926年春夏间,南通师范学校第一个党支部正式成立,时称“中共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支部”,直属中共上海区委(即江浙区委)的领导。第一代用师范学校支部是南通地区 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为南通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分子。 中共江苏第一代用师范支部旧址位于南通市区濠河边。 启东早期革命青年活动地 1926年,启东地区旅外青年学生组成青年协会,联合有志青年,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新思想,开展唤醒民众的革命工作。曹家镇红楼为该协会主要活动场所。 启东早期革命青年活动地位于启东市曹家镇红楼。 中共如皋第一个支部遗址 1925年,中共党员陆植三从上海回如皋镇涛区十七圩小学任教,同时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先后吸收多人入党。1926年9月,中共江浙区委派张连生、杭果人到如皋指导农民运动和建党工作。10月,在鄂家埭小学正式建立如皋第一个中共支部。1990年,中共如皋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中共如皋第一个支部遗址纪念碑位于如皋市江安镇鄂家埭。 海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营溪支部诞生地 1926年冬,泰兴共产党人王庆生以塾师职业为掩护,到营溪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初春,中共营溪支部成立,王庆生任支部书记,隶属泰兴特别支部领导。营溪支部的建立,对海安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农民运动的兴起,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1年,海安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海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营溪支部诞生地位于海安县孙庄镇(原名营溪)营溪大桥西侧。 中共海门第一个支部成立纪念碑 1927年初夏,海门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三条桥支部)诞生,从此,开始了中共组织在海门的活动。1989年海门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2005年海门市和三和镇人民政府重建。 中共海门第一个支部成立纪念碑位于海门市三和镇双高村。 启东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 1927年10月,中共海门县特派员陆铁强在启东曹家镇沙家仓地区(今合作镇洋桥村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党员,建立了启东地区最早的中共支部,并任书记。1991年7月,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启东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碑位于启东市合作镇洋桥村。 烈 火 燎 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1937年) 沈惠农塑像纪念碑 沈惠农 1907年出生于江苏崇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从广州农讲所学习归来后,以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海门工作,10月担任中共海门县委第一任书记。同年11月2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次日牺牲。1989年海门县政府在其牺牲地海门电机厂内塑像立碑纪念,2001年4月塑像移入烈士陵园。 沈惠农塑像位于海门烈士陵园东侧。 王若飞指挥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旧址 1928年如泰五一农民暴动前夕,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农运委员会主任王若飞,曾多次到如皋指导农暴工作,百花亭为其休憩处。1949年后,百花亭一直为新华书店职工宿舍,2004年如皋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王若飞指挥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旧址位于如皋城百花亭。 如泰五一农民暴动首攻文武殿遗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如泰五一农民暴动是江北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如皋境内的暴动于1928年5月1日拉开帷幕,首战文武殿,并取得胜利。2000年,由地方人士出资,搬经镇党委、政府立碑纪念,戴为然同志题字。 如泰五一农民暴动首攻文武殿遗址位于如皋市搬经镇工业园区。 如泰工农红军建军遗址 1929年8月28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在如皋县江安区宝庆寺正式成立如泰工农红军,开辟以江安为中心,南至长江边,北至通扬河,西至黄桥,东至平潮以西拥有200多万人口的红军游击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建立奠定基础。2000年8月1日如皋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戴为然同志题字。 如泰工农红军建军遗址位于如皋市江安中学校园内。 中共通、如、海、启、泰、靖6县委联席会议旧址纪念碑 1928年11月,中共南通特委召集的(南)通、如(皋)、海(门)、启(东)、泰(兴)、靖(江)6县委联席会议,传达和讨论党的六大决议。1989年海门县政府在会议旧址立碑纪念。 中共通、如、海、启、泰、靖6县联席会议旧址纪念碑位于海门市海门镇城北村。 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成立纪念地 1930年2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在窑港村成立,下辖3个中队,200余人。一大队多次攻打敌人据点,威震通海。1989年7月11日,海门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成立纪念碑位于海门市货隆镇窑港村。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 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于如皋胜利乡贲家巷正式建军。为纪念这支革命武装的诞生,1990年4月,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南通军分区,中共如皋市委、市政府立碑 纪念,张爱萍同志题字。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建军纪念碑位于如皋市高明镇贲家巷。 红军井 1930年4月,红十四军召开建军大会时饮水用的水井,被群众称为红军井。 红军井位于如皋市高明镇贲家巷。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启东大队成立纪念地 1930年4月29日,中共启东县委在圩角镇西北煞正圩举行的扩大会议上,把赤卫队改编为红十四军启东大队。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启东大队成立纪念地位于启东市圩角镇。 何坤烈士塑像 何坤 1898年出生于湖南永兴。1925年入黄埔军校预科,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奉中共江苏省委之命,进入如皋西乡筹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正式建军后,被任命为军长。1930年4月16日,在率红军攻打如皋县老户庄时身先士卒,不幸中弹牺牲。为纪念先烈,1992年4月如皋市政府在烈士陵园中塑像立碑纪念。 秦超烈士墓 秦超,原名秦子铭,湖北省枣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月到通海地区工作,6月,红十四军一支队改称二师,任师长。7月在战斗中牺牲。1984年秋,中共海门县委在烈士牺牲地大高桥(今运南村)重建墓地,黄火青题写“秦超烈士墓”,并撰写秦超同志传略。 秦超烈士墓位于海门市货隆镇运南村。 中共通海特委委员张辛殉难地 张辛 原名吴锡仁,化名小方。南通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张辛原是南通大生一厂职员,早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即为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同年3月,张辛参与发动和领导大生二厂工人总罢工,并取得局部胜利。1930年11月18日被捕,21日夜被枪杀在二厂附近的马路边。1991年7月,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中共通海特委委员张辛殉难地位于启东大生二厂门口南侧。 于咸烈士纪念碑 于咸 1907年出生于如皋镇涛区福兴庄。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8月,如泰工农红军成立,担任一分队队长。1930年担任如皋县委书记。1931年8月28日,壮烈牺牲。 于咸烈士纪念碑位于如皋市九华镇。 俞铭璜、沈序故居 俞铭璜 1916年出生于如皋如城,曾首倡组织进步文艺团体“春泥社”,并任社长兼《春泥》副刊主编。解放后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南大中文系主任、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理论和学术造诣很深,有《俞铭璜文集》行世,故后追认为革命烈士。1936年至1937年期间, 俞铭璜及其妻沈序烈士在此居住生活。 俞铭璜(1916,1963)、沈序(1919,1957)故居位于如皋市林梓镇初级中学内。 怒 火 冲 霄 (上)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日军登陆南通警示碑 1938年3月17日,日军从姚港登陆,南通沦陷。为勿忘耻辱的历史,1997年3月,崇川区国际教育协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在日军登陆处建日军登陆南通警示碑。 日军登陆南通警示碑位于崇川区姚港闸东首。 启东人民首战日军纪念地 1938年4月5日,日军第二次进犯汇龙镇,驻公义和店(汇龙镇百货商场)。启东抗日义勇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向日军发起攻击。此次启东军民首战日军,打响启东抗日斗争第一枪,在启东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启东人民首战日军纪念地位于启东市汇龙镇人民桥上。 伏击日军首次胜利纪念地 1938年4月9日,由爱国志士瞿犊组织的一支十几人的抗日游击队在久隆镇北石陀港东侧的坟树园伏击了两只日军运输船,大获全胜,打破了“日本兵不能碰”的神话,影响遍及启海地区。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伏击日军首次胜利纪念地位于启东市合作镇陆元村。 血泪滩死难同胞纪念碑 1938年5月8日,108位无辜村民被日本侵略军惨杀于南通川猫儿河滩边。为牢记血泪历史,不忘国恨家仇,1985年9月,中共观音山镇委、镇政府立碑纪念。 血泪滩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崇川区观音山镇桥头村。 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 1938年8月,中共江北特委组建,机关设在金沙镇一居民家。特委负责南通、如皋、海门、启东4县共产党组织的恢复组建和抗日斗争的开辟工作。1998年8月,中共通州市委立碑纪念。 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位于通州区金沙镇实验小学校门口。 中共江北特委旧址 1940年春,中共江北特委机关从金沙镇移至四安镇,并在四安设秘密联络站。1940年9月,中共苏北区委建立,江北特委随之撤销。1994年10月,中共通州市委在特委旧址立碑纪念。 中共江北特委旧址位于通州区四安镇。 抗战时期海启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 抗战初期,中共地下党员在海门县江家镇、三阳镇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和党组织的创建、恢复工作。1940年1月,在海门三阳镇永平村建立了第一个中共支部。1989年,海门县人民政府在永平村立碑纪念。2004年,中共海门市委、市政府重建。 联合抗战座谈会会址 1940年9月中旬,在陈毅统战工作促进下,苏北著名人士黄逸峰、季方、朱履先、李俊民等及8县代在韩宅召开“停止苏北内战,团结抗日”座谈会,韩国钧主持会议。会议向苏北各方军事长官发出函电,呼吁制止内战,团结抗日。 联合抗战座谈会会址位于海安县博物馆内(即原韩国钧故居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北临时参政会会址 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江都、高邮、泰州等14县代表会议,选举韩国钧为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任命管文蔚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 苏北临时参政会会址位于海安县中大街164号,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怒 火 冲 霄(中)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崇启海常备旅成立纪念地 1940年10月,通崇海启人民抗日自卫总队在久隆镇易家宅宣布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茅 埕任旅长,李干辉任政委。1940年12月改编为苏四区游击第3旅。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崇启海常备旅成立纪念地位于启东市久隆镇。 崇启海常备旅旧址 1940年冬,崇明、启东、海门3县的抗日武装崇启海常备旅曾在海门市天补镇驻防。1989年,海门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海门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 1940年11月,新四军第3纵8团与崇启海常备旅在海门县江家镇会师后,海门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1989年7月海门县政府立碑纪念。 海门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位于海门市刘浩镇轧西村。 如东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 1940年10月底,新四军陶勇部挥师东进通、如、海、启,开辟抗日根据地。11月,在马塘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宣布成立如皋(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叶胥朝任县长。1990年11月,中共如东县委、县政府立碑纪念。2007年重建于马塘革命纪念馆前。 如东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位于如东县马塘镇。 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 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11月25日,梁灵光率部接管国民党南通县政权。12月1日,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抗战胜利后,改称南通县政府。1990年11月25日,中共南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原址立碑纪念。原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梁灵光和南通县委书记周一峰分别题写碑名、碑文。 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碑位于通州区三余镇(原北兴桥乡)镇政府内。 余东民族英烈碑 1940年12月31日,新四军第3纵队1个排在余东阻击日军,全排37名战士全部牺牲。为纪念此战斗及牺牲的战士,1986年,余东镇镇政府立碑纪念。 余东民族英烈碑位于海门市余东镇。 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 1942年2月,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的新四军第1师,根据当时苏中形势的需要,移师海复镇。6月,师部移驻通中地区。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位于启东市海复镇。 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 粟裕纪念室、粟裕纪念雕像 1942年2月,粟裕率新四军一师驻海复镇,并在通师侨校内创办抗大九分校,宣传抗日救国,促使大批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为了纪念粟裕在抗战中的光辉业绩,东南中学将当年粟裕工作过的校舍建成了粟裕纪念室,并树铜像,供人们瞻仰学习。 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粟裕纪念室、粟裕纪念雕像位于启东市东南中学(原名通师侨校)校园内。 谢家渡战斗纪念碑 1942年9月25日,新四军第3旅7团在南通警卫团配合下,重创来犯日伪军,计毙、伤、俘日军大队长以下百余人,俘伪军12人。此战创造了凭河夹击、全歼敌军的范例。为弘扬新四军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1995年中共通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战斗原址立碑纪念。 谢家渡战斗纪念碑位于通州市五甲镇。 邹韬奋演讲纪念碑 邹韬奋 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和出版家,著名的“七君子”之一。1942年10月后抵达苏中、苏北,考察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各地介绍根据地的情况,影响很大。12月,邹韬奋到苏中四分区设在四安镇原温桥小学内的南通县中侨校,为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1989年7月,上海韬奋纪念馆在当年邹韬奋演讲处——温桥小学(现为韬奋小学)校园内的银杏树下立碑纪念。 英雄烈士纪念碑 1943年2月16日,日伪军300多人分两路从刘桥据点进犯通西根据地严家园,“围剿”抗日军民。南通县警卫团和通西独立营获悉敌情,向严家园围歼敌军,遭遇敌埋伏后,在李十一店、万愿楼等地发生激战,我军伤亡200多人。1971年,原英雄乡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英雄烈士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刘桥镇万愿楼小学校园内。 汤景延团部旧址 1943年4月16日,中共苏中区委决定将通海自卫团和崇明警卫团合编为1个团,由汤景延任团长,以“投降”为名打入日伪军内部。后被改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团部设在茅镇。他们以其特殊方式为抗日根据地购买和运输军火、药物,护送抗日干部,传递情报,争取和瓦解敌伪军等。1943年9月暴动脱离日伪军,胜利完成任务。 汤景延团部旧址位于海门市市区。 怒 火 冲 霄 (下)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被难同胞纪念碑 1943年7月26日,日军在十总店屠杀中国同胞54名。为缅怀被难同胞,1965年10月,十总镇人民立碑纪念,并于1981年1月重修。1985年9月,南通县十总区区公所、十总镇人民政 府重撰碑文。 被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十总镇。 石港惨案纪念碑 1943年12月15日,日军在石港屠杀无辜居民23人,其中1人为怀孕7个月的孕妇。为不忘国耻,谴责日军罪行,1987年7月石港镇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石港惨案纪念碑位于通州区石港镇。 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胜利纪念碑 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四分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时1年零7个月,共作战26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5600余人,缴获枪支2700余支,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辉煌胜利。1995年8月,中共苴镇镇委、镇政府立碑纪念。 苏中四分区抗日反“清乡”斗争胜利纪念碑位于在如东县苴镇。 小洋口反击战烈士纪念碑 1943年深秋,新四军1师3旅7团奉命从东台返回苏中第四军分区,途经小洋口闸东首时,遭遇日军发生激战,40余名官兵壮烈捐躯。建国初,当地人民在小洋口闸东建烈士墓。1996年,在陆修根等多名老战士的和带头捐款下,烈士墓改建为烈士塔。 小洋口反击战烈士纪念碑位于如东县小洋口闸东首。 反据点斗争首战胜利纪念地 1944年5月22日,东南警卫团和苏中四分区主力分别拔除了竖河镇和通如交界的童家甸日伪据点。这两个据点的攻克,标志着反“清乡”斗争进入了主动对日伪军进行反击的新阶段。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反据点斗争首战胜利纪念地位于启东市竖河中学内。 首缴日军“九六式”机枪纪念地 1944年7月,海东区队响应陶勇司令员缴“一打”(12挺)“九六式”机枪运动的号召,于7月11日下午3时,在川流港南边的陆玉昆校附近与日军交战,缴获“九六式”机枪1挺。这是东南地区第一次缴获这种武器,受到苏中四分区司令部嘉奖。自此,东南警卫团开展缴“九六式”机枪竞赛,战果辉煌。1991年7月,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首缴日军“九六式”机枪纪念地位于启东市南阳镇。 九华烈士纪念碑 1944年6月7日,驻平潮伪军妄图打通平潮至石庄的公路,派一个中队窜踞新坝。我如西县团一部于9日星夜奔袭,予敌以重创。翌晨,平潮之敌来援,被我伏击,仓猝东逃,又遭我四分区部队狙击。共毙伤敌军百余人,新坝据点被夷平。在此次战斗中,我如西县团19名战士英勇捐躯,当地民众将烈士盛殓安葬。为褒扬先烈,1968年4月,如皋县龙舌人民公社立碑纪念。1986年12月,如皋县民政局、龙舌乡人民政府重建纪念碑。 九华烈士纪念碑位于如皋市九华镇。 五义纪念碑 1944年7月26日晚,如东县华严乡乡长纪维贤等5人,根据群众的要求,前去捕捉罪大恶极的伪乡长未果。次日凌晨遭伪军包围,5人不幸被捕牺牲。为纪念这5位烈士,当地政府将华严乡改名为五义乡。1990年4月,中共如东县委立碑纪念。 五义纪念碑位于如东县五义乡。 木行头战斗纪念地 1944年11月9日,驻守海门茅镇的日伪军一行去坝头镇进行“清乡”。下午3时,返回驻地时,遭我通海自卫队及通海区队地方武装伏击。共消灭日伪军20余人。1989年7月11日,海门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2005年,海门市人民政府重建。 木行头战斗纪念地位于海门市德胜镇李彬村。 耙齿凌烈士陵园 1944年6月22日,驻栟茶日伪军500余人下乡扫荡,与新四军第1师3旅7团在耙齿凌一带遭遇,发生激战,日伪军被歼500余人。1946年,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当地政府兴建耙齿凌烈士陵园。1994年,陵园扩建。近年,中共景安乡委、乡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集团军又联合扩建陵园,增设了革命烈士档案陈列馆、烈士纪念亭。 耙齿凌烈士陵园位于如东县景安镇烈士陵村。 王澄、鲍志椿烈士纪念碑 王澄,1914年出生于上海,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鲍志椿,1914年出生于江苏常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12月26日,东南警卫团团长王澄、政委鲍志椿在启东巴掌镇附近视察敌情时,不幸中弹牺牲。1988年,中共启东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王、鲍二位烈士,在王鲍镇建立纪念馆。 联抗烈士陵园 新四军联抗烈士纪念碑 1944年10月,紫石县政府和联抗部队为安葬抗战中牺牲的161位联抗将士建立联抗烈士墓。1980年改称联抗烈士陵园。陵园大门对联由黄逸峰题写。园内建联抗烈士纪念碑,张爱萍同志题碑名。2005年,将明理堂改建为新四军联抗纪念馆。 联抗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县城北墩头镇境内。 忠义亭 南通县沧南乡(今骑岸镇)的刘剑人曾是国民党员和旧乡长。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先后送4个儿子参加革命,长子刘永芳、次子刘永芬先后在反“清乡”斗争中牺牲。刘剑人在遭日伪悬赏,妻子、儿媳被捕的境况下,仍矢志抗日。1945年3月,苏中四分区召开反“清乡”斗争群英会,苏中行署授予他们一家“满门忠义”匾额,表彰其民族气节。1995年通州市骑岸镇政府特建亭,以彰其人其事。 忠义亭位于通州区骑岸镇。 友谊亭 1945年6月12日,美军一架B-24型轰炸机在长江口执行轰炸侵华日军后方任务时,不慎坠毁宋季港江滩。11名机组人员中8人遇难,3名幸存的美军飞行员在我军民营救下,被安全转送至美空军司令部。1984年8月22日,幸存者之一时任机长的但尼丁?雷特蒙偕夫人到海门访问,深表感激之情,并捐款在海门镇东洲公园建造友谊亭。 宋季港军民营救失事美机飞行员友谊亭位于海门镇东洲公园内。 苏中四分区烈士纪念亭 苏中四分区烈士纪念碑 为了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烈士,1945年,苏中四地委、四专署、四分区在东台三仓建烈士纪念亭,同年秋竣工,四分区司令员张震东等联合撰写碑文。 战 火 催 春 (上)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新四军烈士纪念碑 1945年9月20日,新四军攻克如皋丁堰镇。当地群众将战斗中牺牲的16位新四军烈士安葬于丁堰镇东首,并立碑纪念。1979年,丁堰镇人民政府在此建烈士陵园,重建纪念碑。后又将1946年丁(堰)林(梓)战斗中牺牲的59位烈士移葬于此。 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成立旧址 1945年10月,原苏中第三、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撤销,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在如皋城成立。 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成立旧址位于如皋市如城镇。 北平军调部淮阴执行小组调处白蒲事件办公旧址 1946年1月14日,国共双方签订的《停战协议》生效后,国民党军第71军91师以飞机、大炮猛轰白蒲,新四军为顾全大局,撤出白蒲及周围村镇10余处。白蒲事件发生后,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决定在徐州执行小组下设淮阴小组,负责到白蒲调处。淮阴小组在如城白蒲调处83天,始终未果。 北平军调部淮阴执行小组调处白蒲事件时的办公旧址位于如皋市白蒲镇。 南通三一八纪念碑 1946年3月18日,南通城里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一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事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对要求和平、民主的青年施以绑架和暗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南通惨案。惨案中牺牲的烈士有:顾迅逸、郑英年、孙日新、孙平天、季天择、戴西青、罗镇和、钱素凡。1986年3月18日,南通市人民政府立碑纪念。2006年,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在烈士陵园扩建时重建。同年,又于纪念三一八斗争,,周年之际,在南通市桃坞路重建“南通三一八斗争纪念地”,永志纪念。 南通三一八纪念碑位于南通市烈士陵园内,南通三一八斗争纪念地位于南通市桃坞路。 原桃坞路桃之华旅馆 南通三一八斗争纪念地 小海战斗烈士纪念碑 1946年4月26日,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在陶勇司令员指挥下,对小海、观音山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自卫反击,歼敌1400余人。此役是苏中七战七捷的前奏。1986年9月,原南通县小海乡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小海战斗烈士纪念碑位于南通开发区小海镇。 如皋南、丁(堰)林(梓)战斗遗址 1946年7月,粟裕将军指挥华中野战军在丁堰镇西鬼头街打响苏中七战七捷第二大战皋南战斗,8月,于丁(堰)林(梓)展开第五战,共歼灭国民党军1.3万余人。1978年省文管会审定鬼头街为皋南、丁林两战之遗址。 如皋南、丁(堰)林(梓)战斗遗址纪念碑位于如皋市丁堰镇西鬼头街十字路口。 如黄路战斗遗址 1946年8月25日,粟裕将军指挥华中野战军分别对分界和谢家甸两地之敌发动进攻,打响苏中七战七捷的最后一战,27日胜利结束,共歼敌1.7万余人。该战是七战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的一次战斗。 如黄路战斗遗址位于如皋市搬经镇谢甸村。 战火催春(中)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苏中七战七捷即苏中战役,始于1946年7月13日,止于8月31日。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军12万人大举进犯苏中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等指挥下,奋起反击,先后进行了宣(家堡)泰(兴)、如(皋)南、海安、李堡、丁(堰)林(梓)、邵伯、如(皋)黄(桥)7次战斗,连战皆捷,歼灭国民党军5.3万人。1986年10月,为纪念苏中战役胜利40周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解放军南京军区在海安始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1987年竣工。1998年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陈列馆。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七战七捷纪念馆、七战七捷陈列馆位于海安县长江中路68号。 七战七捷纪念馆 七战七捷陈列馆 崔德耀烈士纪念碑亭 崔德耀 1907年出生于山东邹平。1939年春,受中共组织派遣,参与组建南通地区盐(渔)民自卫队,任队长。后任如皋(东)警卫团副团长、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参谋长、南通县警卫团团长等职。1946年8月,于南通县陈家酒店镇战斗中光荣牺牲。当地人民为缅怀先烈,将他长期在苴镇活动的苴镇小学改为德耀小学。1959年,如东县人委在校园内建造崔德耀烈士纪念碑。1983年10月,由苴镇人民政府改建为崔德耀烈士纪念亭。 西亭烈士墓 1946年10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对华中九分区进行“扫荡”。西亭镇被国民党军四六一团一个连及土顽占驻。11月1日,华中九分区七团一部攻击西亭之敌。西亭战斗中牺牲的36位革命烈士,安葬于此。1951年3月,西亭镇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高凤英烈士之墓 高凤英 1925年生于江苏姜堰。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区游击队唯一的女队员,其英勇善战的大名使敌人闻风丧胆。1947年1月14日被捕牺牲,年仅21岁,被誉为“苏中刘胡兰”。战后其忠骨埋于牺牲地。1975年3月海安县人民政府将高凤英墓迁移至青墩村立碑纪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战 火 催 春(下)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 海复镇遇难同胞纪念地 1947年春,海复镇还乡团疯狂向翻身农民反攻倒算,一月之间,就有400多干部、群众遭杀害,就连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未能幸免。1991年7月中共启东市委、市政府立碑纪念。 海复镇遇难同胞纪念地位于启东市海复镇镇政府内。 渔民大队突围纪念地 1947年5月3日晨,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自卫队300余人包围了渔民大队(海星贸易公司警卫部队)所在地五新乡。大队长高岗和10多个战士在突围中壮烈牺牲,村民朱献明、公司副经理陆春荣也相继牺牲。1991年,中共启东市委、市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渔民大队突围纪念地位于启东海复镇滨海村。 灵甸战斗纪念地 1947年5月29日,华中九分区7团在东南警卫团配合下,攻打灵甸镇国民党军第83师55团一部,共击毙敌40余人,俘虏400余人。此役扭转了当地斗争局势。1989年,海门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 灵甸战斗纪念地位于海门市临江镇立周村。 万盛桥战斗纪念碑 1947年12月13日晨,东南警卫团三营及海中区队驻地遭到国民党省保六纵队千余人袭击。经两小时激战,击败敌人,创下华中地区县团单独歼敌众多的范例。海门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11月11日立碑纪念。 万盛桥战斗纪念碑位于海门市万年镇万盛村。 三余革命纪念馆 三余三战三捷纪念碑 三余三战三捷纪念碑碑文 三余三战三捷纪念碑(2001年建。1947年3月、7月和1948年3月,人民军队在三余三次 歼灭敌军)、三余镇革命纪念馆(2003年建)位于通州区三余镇。 石港解放纪念碑 1948年1月26日,华中九分区7团解放苏中重镇石港,全歼国民党守军1200余人。之后, 国民党反动派在南通县全面败退。为牢记华中九分区指战员的丰功伟绩,1999年石港镇政府 立碑纪念。 北兴桥革命烈士墓 1989年10月,由原南通县北兴桥乡政府修建,安葬着沈连斌、陈耀祖、沈雪昌、金云、黄建成、卞方飞、张文元、钱冠畴、蔡志豪、黄维兴、顾明惠11位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 北兴桥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州区三余镇。 浴 火 重 生(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南通革命历史纪念馆 南通市烈士陵园 南通市烈士陵园原名南通市钟秀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2007年11月更名为南通市烈士陵园。2006年扩建,实行两馆(烈士事迹陈列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合一、两园(陵园、公园)一体,实现陵园功能的多样化。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堂、三一八革命烈士纪念碑、干部墓地、干部骨灰寄存堂等。 南通市烈士纪念碑 通州市烈士陵园 通州市烈士陵园前身是1946年4月小海、观音山战斗烈士墓地,后几经扩修、改建,1959年建成死难烈士纪念碑,1970年4月,命名为“南通县烈士陵园”,1997年4月,中共通州市委、通州市人民政府重建永志。园内建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 通州市烈士陵园位于通州区金沙镇。 通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州市烈士纪念碑 启东市烈士陵园 1950年,启东市烈士陵园始建于启东县人民公园,2003年整体搬迁至汇龙镇长安路西侧。 整个陵园由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广场、甬道及叠水池组成。纪念馆展厅采用了幻 影成像、硅胶人物、烈士雕塑、沙盘场景、背投电视、影视节录和声光电相结合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图文并茂地把启东3000多名烈士生平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世人面前。 启东市烈士陵园位于启东市汇龙镇长安路。 浴 火 重 生(中)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海门烈士馆 1952年,在海门县政府主持下,全县人民筹资兴建烈士馆,1953年5月建成。1990年建烈士纪念碑。1998年,海门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一新。2008年,再次进行馆内装修陈列。烈士馆内安放着1793位烈士的英名牌、352幅烈士遗像、128件遗物和革命文物。馆名由郭沫若手书。 海门烈士馆位于海门镇海门烈士陵园内。 海安烈士陵园 海安烈士陵园1957年落成,由海安县人委修建。陵园主要建筑有表门、墓道、纪念塔、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等。墓内安葬有350余位烈士忠骨。馆内革命文物数百件,烈士名录3127人。 海安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县城宁海南路80号。 如东县烈士陵园 陵园1959年建立,由牌楼、纪念塔、纪念碑亭、烈士墓等组成。纪念塔正面是毛泽东的题字,两侧分别有朱德和陶勇的题字。烈士纪念馆建于1970年,重修于1977年,1986年又建革命史料陈列馆。纪念碑亭周围有吴亚鲁、吴亚苏、崔德耀、陈毅夫、苏云5位烈士墓。1997年7月和2001年春,如东县民政局对陵园进行了两期大规模改造工程,增设电教室,重新布置陈列全县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资料、烈士英名录、遗物、图片和44位革命烈士照片及事迹介绍。 如东县烈士陵园位于如东掘港镇。 如皋市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于1992年4月建成。陵园内瞻仰大厅陈列着210幅烈士遗像和3875位烈士英名牌,并藏有烈士档案近4000卷以及烈士遗物、革命文物320件。 如皋市烈士陵园位于如皋市如城镇东郊。 粟裕大将铜像 为纪念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2007年4月18日由海安有关人士捐赠安放。 粟裕大将铜像位于海安县烈士陵园。 粟裕同志部分骨灰安葬处 1984年4月18日,根据粟裕大将生前遗愿,由其夫人楚青等护送并将部分骨灰安葬。 粟裕同志部分骨灰安葬处位于海安县烈士陵园。 粟裕同志纪念馆 馆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题写。2002年8月从烈士纪念馆中分离后,增至主展十八章,翔实展示把毕生奉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并且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奇迹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一生的光辉业绩。 粟裕同志纪念馆位于海安县烈士陵园。 ?浴 火 重 生 (下)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如东县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 马塘镇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吴亚鲁、白桐本、吴亚苏等数百名英雄儿女在这块土地上洒尽了青春的热血。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2007年马塘人民兴建了革命纪念馆。 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如东县马塘镇。 朱理治同志故居 朱理治纪念室 朱理治(1907~1978) 通州余西人,是中共早期高级领导人、我国财经战线优秀领导者。 1989年6月10日,朱理治故居成为南通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朱理治同志故居位于通州区二甲镇。 黄逸峰同志骨灰安葬处 黄逸峰 1906年出生于江苏东台。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联抗部队司令。1998年10月,在黄逸峰逝世10周年之际,按黄老与战友长眠在一起的遗愿,由其夫人李楚衍护送,将其骨灰安葬在联抗烈士陵园烈士墓旁。 黄逸峰同志骨灰安葬处位于海安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内。 逸峰阁 2007年5月,省人大原副主任,黄逸峰生前战友、兴东泰特区委副书记戴为然牵头倡议,地方政府全力协助建成逸峰阁,以慰苏中人民对黄逸峰同志的怀念之情。 逸峰阁位于海安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内。
/
本文档为【南通革命遗址资料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