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

2017-12-19 50页 doc 164KB 1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 专职监护、监火人员 培训材料 风标的基本知识 一、安装风向标的意义 1、公司安装风向标主要是在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让现场员工了解风的方向,使人们能够根据风的方向及时向上风向疏散,减少人身伤害。 2、风向标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备的,也是企业内重大危险源场所必须安装的应急设施。 二、风向标的组成 1、总调度室风向标的组成:a:风葫芦,b:风向标,c:指南针,d:风速、风向显示仪等四部分组成。 2、合成车间氨库以及精醇库区的风向标只有:a:风葫芦,b:风向标,c:指南针等三部分组成。 三、风的定...
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
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 专职监护、监火人员 培训材料 风标的基本知识 一、安装风向标的意义 1、公司安装风向标主要是在危险化学品泄漏时,让现场员工了解风的方向,使人们能够根据风的方向及时向上风向疏散,减少人身伤害。 2、风向标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备的,也是企业内重大危险源场所必须安装的应急设施。 二、风向标的组成 1、总调度室风向标的组成:a:风葫芦,b:风向标,c:指南针,d:风速、风向显示仪等四部分组成。 2、合成车间氨库以及精醇库区的风向标只有:a:风葫芦,b:风向标,c:指南针等三部分组成。 三、风的定义: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四、如何辨别风向: 风向是指缝的来向―――就是风标指的方向。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进行确定。 风向的缩写表 风向 缩写 风向 缩写 风向 缩写 风向 缩写 北东北 NNE 东南 SE 西西南 WSW 北 N 东北 NE 南东南 SSE 西 W 净风 C 东东北 ENE 南 S 西西北 WNW 东 E 南西南 SSW 西北 NW 东东南 ESE 西南 SW 北西北 NNW 五、风速是指空气所经过的距离对经过的距离时间的比值。风速单位用米/秒表示。 风力等级表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0.3,1.5 1.6,3.3 3.4,5.4 5.5,7.9 8.0,10.7 10.8,13.8 7级 8级 9级 10级 11级 12级 13.9,17.1 17.2,20.7 20.8,24.4 24.5,28.4 28.5,32.6 32.7? 六、风标目前安装的位置 1、心连心公司一分厂总调度室的房顶上。该风标可以随时观看风的风向和风的大小,当班总调度员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仪表上显示的风向和级别准确、及时地传到生产现场的各个岗位。 2、合成车间精醇库区西侧的循环水岗位的房顶上。 3、合成车间氨库东侧(路东)复合肥的房顶上 。 七、一旦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人们应如何快速撤离危险区。 首先要知道:风标所指的方向是顺风向。毒气泄漏时,是随顺风向快速扩散的;因此,当出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现场人员要及时观察风向,并向所指风向的反方向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撤离毒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监护监火人员职责及注意事项 1、动火作业注意事项 A、监火、监护人的上岗标准 ? 监火人的上岗标准 ?监火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 ?本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监火人须经专业安全培训(车间安全员负责),验证合格后方可上岗; ?了解动火区域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 ?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监火人必须了解焊工违章行为; ?监火人应熟悉应急预案,能处理异常情况; ?监火人必须知道如何回报事故。 ? 监护人的上岗标准 ?有较强责任心, ?有经验、对工段工艺、设备熟悉,能处理突发事件; ?掌握消防、急救知识; ?熟悉突发事故的汇报程序。 B、动火作业相关人员职责 ? 动火负责人 ?工段长以上管理人员担任,对作业点安全负全面责任; ?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介质、与明火的危险性及周围作业环境,负责安全措施的制定、实 施,确保其有效性。 ? 动火作业人 ?须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作业 ?核实作业介质、安全措施是否属实,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合理用火,控制火花范围在批准范围以内。 ? 监火人 ?须对动火点易燃物情况进行检查并消除; ?负责现场消防设施到位情况,必须有两种以上灭火方法:灭火器、消防带或消防蒸汽。 ?在动火期间发现有异常情况时,有权提出暂停动火作业。 ?必须配戴红色的监火人袖标。 ?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离开动火作业现场; ?动火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检查火花熄灭后方可离开。 ?监火人对动火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权制止。 ? 取样人职责: ?由车间主任或工段长负责提出取样点,指派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介质及危险特性的人员 取样,对所取样气的代表性准确性负责 ?具备告知中心化验室应分析的气体成份,熟悉应分析气体成份的合格标准 ?取样、分析、办证、审批与开始动火时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切忌)。 ? 分析人的职责 ?中心化验室气体分析人员须持证上岗,对样气的分析手段、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以及分析数据 的准确性负责; ?要求取样人到后3---5分钟完成数据分析和票证填写;如未按时间完成的,中心化验室应采取 增加分析器具的办法按时完成; ?分析前要询问取样人应分析的气体成份和合格标准。 ? 安全措施审批人 ?工段长负责安全措施的制定审核及现场指导,对安全措施的准确性负责,批准后组织实施; ?告知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及火花控制范围(必要时用安全带圈围或采取隔离措施); ?跨车间区域动火时双方车间主任同时审批。 ? 最终审批人 车间主任或工段长审批,负责作业票证的最后把关,对动火作业票填写的全面性和安全性负责,有权验证安全措施,提出修改意见或增加补充措施,符合要求后作最终审批。 ? 安全员的职责 ?检查票证分析数据和填写是否符合标准 ?安全措施批行是否合格 ?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并考核 ? 特殊动火相关人员职责: ?除以上相关职责外,动火审批须由车间主任签字,工段长现场监护,安全员做好现场安全措施的审核、监督和指导。 ?动火前,通知相邻岗位、工段及调度,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安全科负责对特殊动火作业安全措施、压力(50—100毫米水柱)的过程控制以及监护人监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C、动火作业的分级和审批 ? 一级动火作业:凡属易燃易爆等危险程度较大的车间岗位、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的动火作业均列为一级动火。具体包括如下车间的相关岗位: ?合成车间:压缩、精醇、烃化、合成、甲醇、冷冻、氨库和变压吸附等。 ?变换车间:一脱、新变脱、老变脱、氨水槽等。 ?供气车间:新、老造气,气柜、洗气塔。 ?热电车间:吹风气。 ?尿素车间:主厂房、新、老脱碳,氨冷、一吸塔、碳铵液槽等。 ?同时伴有多种作业形式的作业应列为一级动火作业。 ? 二级动火作业 除固定动火、一级动火作业区以外的区域和临时性(含防腐除锈作业)动火作业均为 二级动火作业; ? 三级动火作业 含醇类设备容器、带压不置换条件下的动火作业均列为三级动火作业。 D、动火证的审批程序 ? 一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两份,由车间工段长负责填写,车间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终审批准。 ? 二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两份,由工段长负责填写,车间副主任或工段长负责终审批准。 ? 三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三份,由工段长负责填写,指派符合工作标准的监火人,安全员监督审核安全措施并签字,车间主任再度审核批准,安全主管部门监督措施的过程控制并签字,有主管生产的厂长或总工程师进行终审批准。 2、登高作业注意事项 1、高处作业指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登高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2、防腐除锈、土建施工由设备所在单位办理登高作业证并做好监护工作。 3、公司内维修、仪表、电工高处作业由作业单位办理作业票。 4、一般登高作业票证的审批由车间工段长负责审批。 5、特殊高处20米以上作业由工段长或安全员负责现场监护,主要负责人审批,安全科确认后方可作业。作业单位、设备所在单位、安全科分别存查一份。 3、入塔入罐作业注意事项 A、入塔入罐作业注意事项 ?检修塔罐必须卸压,隔离并清洗置换合格,分析氧含量18%-21% ,有毒害气体符合国家卫生 标准。 ?进容器人员必须具备防火、防毒知识,必须有二人监护,并扎好安全带,配备防火防毒器材,采取可靠救护措施。 ?加盲板要签字挂牌。 ?容器内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 ?照明电压使用12伏安全电压,电气工具绝缘良好。 ?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 ?作业时悬挂“罐内有人作业”警示牌,作业完毕时,仔细检查,将工具杂物清出罐外。 B、入塔入罐作业票证的办理 ?设备内作业包括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进行的作业。 ?设备所在单位工段长负责具备进入设备内作业的相关条件,编制安全措施,安全员监督审核,按进入容器八个必须要求办理设备内作业票,设专人监护,采取应急救护措施,坚守岗位;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做好终审批准。 ?如果在设备内进行高处作业或动火作业,应同时办理登高、动火入塔入罐安全作业票;做好取样、分析、票证办理审批工作。 ?设备内作业票应经工段长、作业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如作业人员属外来施工单位,有责任单位车间副主任以上人员或车间专兼职安全员做好全程监督和监护。 ?因作业面宽、出现多处重复作业时,由车间主任或副主任指派一名具有一定安全技能的人员负责监护工作,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管理人员对指派人员的工作负全面责任。 4、动土作业注意事项 1、由工程主管单位负责具备动土条件,办理动土安全作业票。 2、动土作业票须经动土作业点所在单位、电管站、供水车间、工艺科现场检查签字确认,安全科批准后,方可实施工作。 3、动土作业深度在0.5~0.8米时,由动土点责任单位兼职安全员检查相关人员参加并签字确认,安区那院批准后方可实施,做好作业期间的监护工作。 4、动土深度在0.8米以上的(不含0.8米)由安全科检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现场确认,安全科批准后方可实施。 5、安全检修作业注意事项 1、该票证由分厂安全科统一制作并下发各单位实施。 2、不论检修项目大小,凡设备、阀门、系统检修均应办理安全检修作业票。 3、安全检修工作票由车间工段长负责结合维修主任办理,维修主任负责检修安全措施的制定,安全员负责措施的审核,车间主任负责终审批准。 6、抽加盲板注意事项 1、盲板必须是有效的,高压盲板应经探伤合格,盲板处必须挂牌,并便于辩识和抽堵。 2、工段内由工段长批准、登记,跨工段由施工单位车间主任批准,跨车间由分厂管理层批准;要求填清堵、抽的时间、地点、批准人、抽堵人,具体位置在所绘简易流程中标注。 3、作业时应工段长负责设专人监护,结束前不得离开现场。 7、特殊动火注意事项 A、施焊前准备 ? 带压不置换动火,必须严格执行“特殊动火”规定,严格动火审批程序,保证安全动火的可靠性。 ? 动火施工前,要弄清焊接部位的情况,根据裂缝,穿孔的位置、形状、大小、材质和生产情况,制定动火焊补安全措施,并逐级审批。 ? 施焊焊工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经验丰富,持焊工资质证书。 ? 在焊接现场,灭火器材,防毒面具等消防、安全设施应备齐。 ? 单位工段长及工艺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挥,并对安全措施确认,安全员做好监护。难度较大或危险性较大的动火项目,安全科亲临现场监督工作指导。 B、合格动火标准 ? 可燃气系统内氧含量?0.5%,系统外具备一般动火条件。 ? 必须保证系统内压力?50 mmHO(可以根据焊接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50—100mmHO),22系统保持压力稳定,如压力低于50 mmHO,立即停止动火,查明原因稳定压力后再进行,不允许2 在负压下施焊。 C、施焊规定 ? 焊接设备管道时,必须装上U型管压力计,指定专人(不得无人监视)监视系统压力变化,确保压力在指标范围内。 ? 施焊现场必须通风良好,保证泄露的气体及时排走并分析动火点周围的气体浓度,确保具备动火条件。如泄漏气(液)量大,可采用强制通风措施(如排风扇、轴流风机等)。 ? 施焊部位如腐蚀严重、强度差等其它情况,根据工艺条件要求使用直流焊机或气焊,焊条材质应和设备材质相符。 ? 施工前报告总调度室并经同意,统一指挥,责任到人,紧密配合,做好可能影响生产的一切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 ? 当生产不稳定、裂缝孔洞过大,焊补部位腐蚀严重、过薄,不能控制压力等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可采用粘结贴补等不动火方法为宜。 D、施焊程序 ? 落实施焊安全措施,具备焊接条件。 ? 预计具备合格标准时,取样分析设备管道内氧含量和系统外可燃气体含量。 ? 办理经过批准的特殊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三份,安全部门、动火点所在车间、动火执行人各一份。 ? 准备工作就绪后,施工人员根据泄漏情况配戴好防毒面具,从上风侧进入焊接地点,进行焊接。需要加强补焊时,先焊接漏点,再进行补焊。 ? 在焊接过程中如焊口扩大,无法焊接时,应局部或系统停车处理。如火焰增大,无法施焊或需要灭火时,可用湿棉被或其他物品捂盖,火灭后,查明原因后方可再施焊。 ? 焊补结束后,应彻底熄灭现场火点,认真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经设备所在车间验收后可按正常情况试开车。 ? 结束后整理材料,做好记录备查。 E、动火作业证的审批 ? 特殊动火作业证的审批参照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办理。做好现场监护。 ? 动火作业证批准人应亲临现场审批,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具备动火条件,方可签字批准。 8、相关考核规定 1、考核办法未按要求取样审批办理作业票的考核100~200元; 2、未按要求保存作业票的考核30~50元。 3、相关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的每次考核50元,管理人员考核100元,造成事故的安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4、监护人、监火人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的,考核安全员50元,造成事故的安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5、未按要求佩戴安全袖标、或消防措施不到位的,工作结束后消防器材不能定置存放的考核30元。 6、其他未列入考核的违章情节,根据情节轻重考核50~100元,情节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讲:车间及分厂对专职监护监火人员的各项管理考核制度 分厂相关考核规定 1、考核办法未按要求取样审批办理作业票的考核100~200元; 2、未按要求保存作业票的考核30~50元。 3、相关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的每次考核50元,管理人员考核100元,造成事故的安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4、监护人、监火人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的,考核安全员50元,造成事故的安事故管理规定考核。 5、未按要求佩戴安全袖标、或消防措施不到位的,工作结束后消防器材不能定置存放的考核30元。 6、其他未列入考核的违章情节,根据情节轻重考核50~100元,情节严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讲 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消防 系统简介及分工内容 1、4kg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先拔出安全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用力下压,干粉即可喷出。 注意事项: a、使用前,应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 b、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由近及远,不留残火。 c、扑救油类等易燃液体火灾时,应避免冲击液面,以防液体溅出,引起火灾蔓延。 d、室外使用时,应站在上风头。 有效喷射时间:MF4?9秒 MF8?12秒 有效喷射距离:MF4?4米 MF8?5米 2、35kg推车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后部向着火源(室外应置于上风向)先取下喷枪,展开粉管(切不可有拧折现象),提起进气压杆,这时两手持喷枪,枪口对准火焰边沿要部,将干粉喷出由近及远将火扑灭。 注意事项: a、扑救油类等易燃液体火灾时,应避免冲击液面,以防液体溅出,引起火灾蔓延。 b、灭火后,须将管内、枪内余粉认真清扫,以防堵塞胶管。 c、平时经常检查车架转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 有效喷射时间:17—20秒 有效喷射距离:10—13米。 消防系统简介及责任分工 一、目的 为了满足生产系统正常及应急状态下的消防用水需求,降低出现问题时的财产损失,减少事故危害;公司要求建立了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 二、消防供水系统基本情况: 1、水源为热电车间两个凉水塔的蓄水池。 2、在用消防泵设备的规格型号:Y280-S-180。即:泵的扬程60米,流量180m3/h,电机为75KW。 3、消防系统的主干管线管道为Φ108*4的无缝钢管,分管线为Φ76*4的无缝钢管,在主管线上设有排气阀Φ32的排水气阀有五个。 三、消防泵导淋的分布情况如下 ?、尿素车间新脱碳真空泵西侧台下。 ?、尿素车间CO2压缩岗位1,机北侧房后西头的管架处。 ?、变换车间一脱岗位南侧中心路的过路桥架南侧的支架处。 ?、变换车间一脱岗位Φ800凉水塔北侧的楼梯处。 ?、Φ800甲醇岗位水冷东侧的管架处。 四、消防系统室外消防栓的分布情况 该系统现有室外消防栓计23个。具体分布如下: ?、造气南路上有三个消防栓。其分布在老造气楼前的东段、老变换岗位的东侧、分厂大仓库的东南角处。 ?、中心路上有四个消防栓。其分布在Φ800甲醇水冷的东侧、一脱7,静电除焦塔的北侧、Φ1200烃化的提氢岗位的北侧、新变换蒸汽包的北侧。 ?、尿素北路上有三个消防栓。其分布在尿素车间CO压缩岗位脱硫槽的西头南侧、新脱碳岗位2 南侧的路边处、合成车间精醇岗位西南侧的15米处、精醇小罐区东侧。 ?、尿素路上有一个消防栓。分布在Φ1600合成水冷池的西侧。 ?、尿素西路上有两个消防栓。分布在尿素泵房西侧的15米处、合成车间氨库东头北侧防护堤的东北角处。 ?、精醇大罐区西侧有两个消防栓。 ?、造气北路有两个消防栓,在北造气楼后东西两头。 另:不属于消防系统的消防栓有:老脱碳凉水塔东南角处消防栓用老四格循环水;尿素碳铵液槽处消防栓进口接尿素循环水。 五、适用范围 一分厂范围内的各单位以及相邻的单位。 四、相关人员的维护职责 1、消防泵电器的维护由电管站维修工段长负责。应急情况下的协调有电管站安全员负责;维修工作实施有电四班负责实施,保证使用时的正常运行。 2、消防泵的设备维护由热电车间维修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负责在应急状态下的内部协调,保证使用时的快速、高效。 3、分厂生产调度室负责指挥正常(应急)情况下消防泵的开、停工作;要及时通知精醇岗位(电话:2418)、充装岗位(电话:2434)、热电汽机岗位(电话:2185 2252);当接到总调度室的开、停电话时,以上各岗位班长应及时开启消防泵向系统供水或停泵。 五、消防栓、导淋管理职责的划分 ?、供水车间:负责分厂大仓库东南角处的消防栓的管理、维护、维修。负责大仓库北头消防栓的排水工作。 ?、合成车间:负责Φ800甲醇水冷的东侧、Φ1200烃化的提氢岗位的北侧、精醇岗位西南侧的15米处、精醇小罐区东侧、Φ1600合成水冷池的西侧、氨库东头北侧防护堤的东北角处、精醇大罐区西侧有两个消防栓的维护;负责Φ800甲醇水冷东侧消防管道上导淋的排放工作,不得出现冻管、堵管现象。 ?、变换车间:负责老变换岗位东侧、一脱7,静电除焦塔北侧、新变换蒸汽包北侧等消防栓的维护;负责一脱岗位南侧中心路过路桥架南侧支架处和一脱岗位Φ800凉水塔北侧楼梯处导淋的排放工作,不得出现冻管、堵管现象。 ?、尿素车间:负责尿素车间CO压缩岗位脱硫槽的西头南侧、新脱碳岗位南侧的路边处、尿素2 泵房西侧的15米处等三个消防栓维护;负责新脱碳真空泵西侧台下和CO2压缩岗位1,机北侧房后西头管架处导淋的排放工作,不得出现冻管、堵管、阀门损坏现象。 ?、供气车间:负责造气南路西段花池处、造气北路北造气楼前共3个消防栓的维护。 六、各车间安全员每天做好消防栓、导淋的维护、检查工作。安全科做好日常的抽查、问题通报、整改及验证工作。 七、消防泵的日常维护及开泵程序 1、热电车间汽机班长联系电工测电机绝缘,数值良好,钳工盘动转子轻且灵活。 2、检查电源开关。 3、开启消防泵的进口阀。 4、开启泵的盘根水。 5、当压力升高至0.6MPa时,开启消防泵出口管道上的电动阀阀,方可供水(冬季可将电动阀关闭,防止向系统内漏水造成结冰;夏季开泵可直接按开关启动供水)。 6、开启泵供水后,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出口阀的开度,保证消防水系统压力在0.6MPa为正常。 7、如需停泵,可直接联系总调度室(电话:2114, 2115, 2233。外线:5598577),由总调度员联系方可停泵。停泵者做好善后工作。 八、安全注意事项 1、热电、电管站必须保证消防泵的使用正常(包括双回路电源)。 2、各车间保证消防栓的使用正常(冬季做好防冻工作)。 3、消防系统的排放阀冬季(12月1日至来年3月1日)保持常开;其它时间应关闭阀门。 4、热电车间必须保证水源的充足。 5、调度室保证在应急状态下用水的协调,保证水源充足。 6、应急情况下的开停泵,可直接开北侧泵房南门口东侧的按钮即可。 7、原消防泵不再使用,要求车间安全员结合维修主任将其隔离,不得将其它水系统的水泻入消防系统,造成冻管事故。 九、考核 1、分厂消防系统的管道、阀门、导淋、消防栓、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排放、防冻的,按照分厂安全管理规定加倍考核。 2、造成系统冻裂、堵塞、影响正常运行的按照事故进行处理。 防雷防静电的具体内容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i,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的闪电雷鸣。 雷电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其危害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有架空线引导的侵入雷击。如各种照明、电讯等设施使用的架空线都可能把雷击引入室内,所以应严加防范。 雷击易发生的部位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 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天线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防雷、防静电 A、防雷 ?雷的危害: ?电压危害 ?电流危害 ?磁场危害 ?防雷措施: 防直击雷: ?变电所、建筑物、烟囱等,采用避雷针。 ?高楼层楼房采用避雷带。 ?高压架空线采用架空地线,架空地线相当于无限多支避雷针排成一行,它能保护全线路。 防感应雷: ?高大建筑物金属部分多处接地。 ?高压架空线两端安装避雷器。 ?人身防雷: ?雷雨天不在至高点(屋顶、山峰、岗顶)停留。 ?雷雨天不在堤坝上行走,特别是举着带金属尖的雨伞,危险性更大。 ?雷雨天不在孤树下避雨。 ?雷雨天远离防雷接地引下线。 ?雷雨天不在电杆上作业。 ?雷雨大作,窗门紧闭,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架空的电话线,广播线停用。 ?装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收音机,要安装避雷器。 ?对防雷装置的要求: ?避雷针按所需长度和材料种类,按标准图制作、安装。 2 ?防雷引下线用钢绞线截面不得小于25mm;用元钢直径不得小于6mm,不得用铝线。 接地引下线地面2米一段,地下0.2米一段应加塑料管保护,禁止用角钢、钢管保护,因落雷时入地电流很大,角钢、钢管带电,易危及人畜。并且钢管感抗很大,对入地电流起堵塞作用。 ?接地装置距离建筑物出入口、人行道距离不得小于3米。目的是为了防止落雷时产生跨步电压伤人。 ?防雷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接地极埋设按标准图施工。 2?避雷带、避雷网用元钢,直径不得小于8mm,用扁钢厚度不得4mm,截面积不得小于48mm。 ?避雷带、避雷针、避雷网、接地引下线、接地体等所用钢材必须是镀锌的。 ?接地引下线越短,越直越好,禁止盘圈或绕弯。 B、防静电 ?静电的危害: ?静电由于电压易产生火花放电,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人畜接触静电也能产生电击。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静电的吸附作用能使粉尘类附着在设备或管道中,影响生产甚至堵塞。 ?防止静电产生和消除静电的方法: ?易燃易爆场所,特别是易爆场所,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禁止穿化纤衣服、橡胶类鞋;禁戴尼龙类帽子;禁围尼龙类、皮毛类围脖、围巾。 ?易爆场所要用木质、金属椅子,禁用带有人造皮革坐垫、靠垫的椅子。 ?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管道,一律良好可靠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同时成本也低。 ?采用泄露法随时逸泄放静电电荷,如增湿法或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 ?采用静电中和法,静电中和法它是静电荷密集地方设法产生极性相反的电荷,或者产生带电离子,将该处静电荷中和掉,感应中和器就是一例。 ?运载石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槽车,由于橡胶轮胎与地摩擦极易产生静电,故其车体金属部分用金属链与其连接然后再拖落在地面上,这样能随时消除静电。 一分厂防雷、防静电设施程序 为确保公司高大建筑物、构筑物、塔、容器的正常运行,保证在雷雨季节受雷电侵害后,不得造成严重事故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一、职责分工 1、公司高大建筑物、构筑物、塔、容器的年度检测由安全科负责联系上级防雷中心完成。 2、公司一般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检测由一分厂安全科结合电管站共同完成。 3、各单位的防静电检测由单位安全主管负责联系电管站安全员进行检测并完成。 4、各单位每年四月份联系安全科落实防雷、防静电检测数据,作好记录。 二、引用标准 1、GB12158―90 (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2、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 三、具体要求 1、在存在静电引爆的危险场所,静电导体必须接地,金属物体应于大地作导通性连接。 2、法兰及螺栓连接的配管系统,一般不用设跨接线,室外架空配管系统,应按照国家防雷规程执行。 23、静电连接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线,应采用6m以上的裸绞线或编织线。 4、静电导体与大地之间的静电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100?。 5、 工艺过程中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 6、装有阻火装置的甲、乙类可燃液体的地上固定罐,当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7、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 28、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mm软铜成作电气连接。 9、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 10、可燃液体储罐的 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取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11、独立设置的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 ?。 三、检验周期 1、厂区内高大建筑物、构筑物、塔、器,由新乡市防雷中心每年度进行检测,安全科做好配合并记录。 2、厂区内一般建筑物的避雷针检测由安全科负责组织,电管站配合并完成,安全科做好记录。 3、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推迟的必须书面请示主管领导后方可推迟,但4月30日前必须完成全面检测。 4、各单位的防静电检测有由单位安全主管负责联系电管站安全员进行检测并完成,做好记录。 5、各单位在4月30日前结合安全科落实本单位的检测数据,并做好记录台帐。 四、考核 1、防雷、防静电设施未及时检测的考核50,100元。 2、相关单位未作好配合或未落实数据建立台帐的考核30元。 3、如因特殊原因需推迟检测的又未书面请示考核100,200元。 事故案例 一起油罐雷电着火事故分析 姜仁杰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大连分院 一、事故经过 2005年7月28日4时30分,某石化公司轻质油车间量油操作弓付某去二罐区巡检,当时天气 # # 不号,频繁打雷、闪电,并下雨。大约5时左右走到210罐时,班长包某听见210罐有异常声 # 音,抬头看罐顶,,从灌顶的呼吸窗口处看见有暗红色亮光,包某初步判断为210罐着火。量油 # # # 工付某认为210罐不可能着火,自己迅速跑到210罐顶查看。上到210罐顶时,感觉到脚底发热,急速到量油口处,打开量油口用电筒一照,并没有发现异常。然后到透光孔,打开透光孔, # 打开透光孔感觉到一股热流扑面,罐内雾蒙蒙一片,再靠近210罐的一侧,看到有红色亮光, # 确认为火焰。于是从罐上往下跑,并用对讲机通知罐下的班长包某,210罐确实着火,包某、付某迅速报火警。消防车感到后,往罐内打泡沫,同时打开消防水炮给油罐降温,将罐内火扑灭。 二、事故原因分析 # 1. 210罐简介 (1)该罐为内浮顶油罐。 (2)容积:3000?,量油高度:1690?,安全高度:1500?,油罐直径:1703.3?,拱顶高度:180?. (3)灌顶有3根避雷针,避雷针高度为6,。 (4)罐顶中心处有一通气孔,通气孔上部有一孔帽,通气孔整体高度为42?,直径50?。 2(现场检查情况 (1)油罐有3个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分别为0.22Ω、0.23Ω、0.31Ω,符合要求。 (2)油罐上的码带表液位计,单法兰压差式液位计、高液位重锤式报警器、浮筒液位控制器等一次、二次表均没有损坏。 (3)油罐顶部的通气孔内部金属网用手摸后,有黑灰。固定通气孔上帽法兰有6个螺栓连接,其中一个螺栓有黑迹。 # (4)靠近211罐一侧的浮盘密封橡胶圈烧损。 (5)浮盘上的两根接地连接良好。 (6)通气孔内通气网与油罐间电阻值15Ω ;通气孔内通气网上2条铁丝与油罐间电阻6MΩ、4.3 MΩ。所以通气网、铁丝属孤立导体。 3.直击雷危害分析 油罐上有2条6?长的避雷针,图是3条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AB,OB,说明呼吸孔在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内,即油罐着火不是直击雷击到上部通气孔造成的。 2 2 按下式计算AB:(AC+AB)=r–OB式中OB=7.37m,AC=r-r=11.33 m,计算结果:AB=5.09 m 0220x 4.感应雷危害 (1)感应雷侵入油罐仪器仪表造成放电的可能性 由于油罐上的码带表液位计、单法兰压差式液位计、高液位重锤式报警器、浮筒液位控制器等一次、二次表均没有被损坏,所以感应雷侵入油罐仪器仪表造成放电引起油罐着火的可能性很小。 (2)内浮顶由于雷电静电感应而发生放电的可能性 钢制罐顶的内浮顶储罐本身因法拉第屏蔽效应可以防止闪电感应火花引起内部着火。(引自:《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防护措施》API RP2003-1998年9月第6版第5.4.2.3条内浮顶储罐)。另外,由现场检查与测试得出,内浮顶2根接地连线运行状态良好,接点的接触电阻小于0.03Ω。所以排除油罐着火是由于浮顶感应带电而放电引起的可能性。 (3) 通气口处发生放电的可能性 在检查通气孔时发现,通气网有一处高能量放电的放电痕迹,由此可以判定该处发生放电现象。另外,从通气网火燃的传播方向看,着火电是再通气网上。 雷雨天气里,再带电雷雨云的感应作用下,通气帽感应带电,通气网也随通气帽带电而感应带点,图 是通气帽、通气网感应带电示意图。当空中雷雨云发生闪电放电后,接地良好的通气帽上的电荷失去约束,进入大地。而绝缘的通气网上电荷,在失去约束的条件下, # 对接地良好的通气帽放电,由于210罐处于进油状态,浮盘密封橡胶圈密封不严,有油气泄露,所以出现着火事故。 现场测量通气帽与通气网间的电容约139PF,通过计算可得出:当通气网带电电压达到6.0kV时, 起放电能量为0.25mJ,足以点燃汽油挥发气。 综上所述,本次内浮顶油罐着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通孔的通气帽、通气网、固定铁丝没有进行等点位连接,而造成雷电感应放电引燃可燃气体。 三、油罐防雷措施 1.内浮顶油罐防雷措施 内浮顶油罐所装介质一般为汽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溶剂油、芳烃、烷基化油、重整原料、苯、二甲苯、甲醇、甲苯等,所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防雷措施: (1) 油罐接地电阻要符合要求; (2) 内浮顶罐重点做好感应雷防护; (3) 浮顶两接地连线要符合要求; (4) 油罐顶部通气孔金属网采用螺栓连接,实现了等电位连接,油罐顶部呼吸阀应安装阻火 器; (5) 进入油罐的仪表应做好等电位连接,通气孔金属网等金属体要做好等电位连接; (6) 要避免雷暴时油罐进出油品。 2.外浮顶油罐防雷措施 外浮顶油罐所装介质一般为原油、汽油、柴油、石脑油等所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防雷措施: 重点做好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直击雷防护:防止直击雷直接击到浮盘上引起着火,应做好浮盘的密封工作,避免浮盘上部空间存在可燃气体;感应雷防护:进入油罐的仪器仪表应做好等电位连接,浮盘上部的两根接地连线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1)罐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2)浮顶两接地连线应符合要求; (3)要避免雷暴时油罐进出油品。 3.拱顶油罐 拱顶油罐所装介质一般为汽油、催化剂、重油、润滑油、抽出油、杂油、油浆、甲乙酮、柴油、精制油、污油等,所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防雷措施: (1) 重点做好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直击雷防护:为了防止直击雷直接击到顶部呼吸阀 上引起着火,呼吸阀必须安装阻火器,要定期检查阻火器是否保持良好的阻火状态;感 应雷防护:进入油罐的仪器仪表应做好等点位连接; (2) 油罐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 (3) 油罐顶部呼吸阀安装阻火器; (4) 要避免雷暴时油罐进出油品。 第四讲 安全票证的正确填写及各级人员的审批程序要求 安全措施审批人 ?工段长负责安全措施的制定审核及现场指导,对安全措施的准确性负责,批准后组织实施; ?告知动火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及火花控制范围(必要时用安全带圈围或采取隔离措施); ?跨车间区域动火时双方车间主任同时审批。 ? 最终审批人 车间主任或工段长审批,负责作业票证的最后把关,对动火作业票填写的全面性和安全性负责,有权验证安全措施,提出修改意见或增加补充措施,符合要求后作最终审批。 ? 安全员的职责 ?检查票证分析数据和填写是否符合标准 ?安全措施批行是否合格 ?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并考核 ? 特殊动火相关人员职责: ?除以上相关职责外,动火审批须由车间主任签字,工段长现场监护,安全员做好现场安全措施的审核、监督和指导。 ?动火前,通知相邻岗位、工段及调度,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安全科负责对特殊动火作业安全措施、压力(50—100毫米水柱)的过程控制以及监护人监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C、动火作业的分级和审批 ? 一级动火作业:凡属易燃易爆等危险程度较大的车间岗位、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的动火作业均列为一级动火。具体包括如下车间的相关岗位: ?合成车间:压缩、精醇、烃化、合成、甲醇、冷冻、氨库和变压吸附等。 ?变换车间:一脱、新变脱、老变脱、氨水槽等。 ?供气车间:新、老造气,气柜、洗气塔。 ?热电车间:吹风气。 ?尿素车间:主厂房、新、老脱碳,氨冷、一吸塔、碳铵液槽 等。 ?同时伴有多种作业形式的作业应列为一级动火作业。 ? 二级动火作业 除固定动火、一级动火作业区以外的区域和临时性(含防腐除锈作业)动火作业均为 二级动火作业; ? 三级动火作业 含醇类设备容器、带压不置换条件下的动火作业均列为三级动火作业。 D、动火证的审批程序 ? 一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两份,由车间工段长负责填写,车间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终审批准。 ? 二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两份,由工段长负责填写,车间副主任或工段长负责终审批准。 ? 三级动火作业票办理时,一式三份,由工段长负责填写,指派符合工作标准的监火人,安全员监督审核安全措施并签字,车间主任再度审核批准,安全主管部门监督措施的过程控制并签字,有主管生产的厂长或总工程师进行终审批准。 2、登高作业注意事项 1、高处作业指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登高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2、防腐除锈、土建施工由设备所在单位办理登高作业证并做好监护工作。 3、公司内维修、仪表、电工高处作业由作业单位办理作业票。 4、一般登高作业票证的审批由车间工段长负责审批。 5、特殊高处20米以上作业由工段长或安全员负责现场监护,主要负责人审批,安全科确认后方可作业。作业单位、设备所在单位、安全科分别存查一份。 3、入塔入罐作业注意事项 A、入塔入罐作业注意事项 ?检修塔罐必须卸压,隔离并清洗置换合格,分析氧含量18%-21% ,有毒害气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进容器人员必须具备防火、防毒知识,必须有二人监护,并扎好安全带,配备防火防毒器材,采取可靠救护措施。 ?加盲板要签字挂牌。 ?容器内保持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 ?照明电压使用12伏安全电压,电气工具绝缘良好。 ?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 ?作业时悬挂“罐内有人作业”警示牌,作业完毕时,仔细检查,将工具杂物清出罐外。 B、入塔入罐作业票证的办理 ?设备内作业包括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进行的作业。 ?设备所在单位工段长负责具备进入设备内作业的相关条件,编制安全措施,安全员监督审核,按进入容器八个必须要求办理设备内作业票,设专人监护,采取应急救护措施,坚守岗位;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做好终审批准。 ?如果在设备内进行高处作业或动火作业,应同时办理登高、动火入塔入罐安全作业票;做好取样、分析、票证办理审批工作。 ?设备内作业票应经工段长、作业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如作业人员属外来施工单位,有责任单位车间副主任以上人员或车间专兼职安全员做好全程监督和监护。 ?因作业面宽、出现多处重复作业时,由车间主任或副主任指派一名具有一定安全技能的人员负责监护工作,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管理人员对指派人员的工作负全面责任。 4、动土作业注意事项 1、由工程主管单位负责具备动土条件,办理动土安全作业票。 2、动土作业票须经动土作业点所在单位、电管站、供水车间、工艺科现场检查签字确认,安全科批准后,方可实施工作。 3、动土作业深度在0.5~0.8米时,由动土点责任单位兼职安全员检查相关人员参加并签字确认,安区那院批准后方可实施,做好作业期间的监护工作。 4、动土深度在0.8米以上的(不含0.8米)由安全科检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现场确认,安全科批准后方可实施。 5、安全检修作业注意事项 1、该票证由分厂安全科统一制作并下发各单位实施。 2、不论检修项目大小,凡设备、阀门、系统检修均应办理安全检修作业票。 3、安全检修工作票由车间工段长负责结合维修主任办理,维修主任负责检修安全措施的制定,安全员负责措施的审核,车间主任负责终审批准。 6、抽加盲板注意事项 1、盲板必须是有效的,高压盲板应经探伤合格,盲板处必须挂牌,并便于辩识和抽堵。 2、工段内由工段长批准、登记,跨工段由施工单位车间主任批准,跨车间由分厂管理层批准;要求填清堵、抽的时间、地点、批准人、抽堵人,具体位置在所绘简易流程中标注。 3、作业时应工段长负责设专人监护,结束前不得离开现场。 7、特殊动火注意事项 A、施焊前准备 ? 带压不置换动火,必须严格执行“特殊动火”规定,严格动火审批程序,保证安全动火的可靠性。 ? 动火施工前,要弄清焊接部位的情况,根据裂缝,穿孔的位置、形状、大小、材质和生产情况,制定动火焊补安全措施,并逐级审批。 ? 施焊焊工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经验丰富,持焊工资质证书。 ? 在焊接现场,灭火器材,防毒面具等消防、安全设施应备齐。 ? 单位工段长及工艺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挥,并对安全措施确认,安全员做好监护。难度较大或危险性较大的动火项目,安全科亲临现场监督工作指导。 B、合格动火标准 ? 可燃气系统内氧含量?0.5%,系统外具备一般动火条件。 ? 必须保证系统内压力?50 mmHO(可以根据焊接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50—100mmHO),22系统保持压力稳定,如压力低于50 mmHO,立即停止动火,查明原因稳定压力后再进行,不允许2 在负压下施焊。 C、施焊规定 ? 焊接设备管道时,必须装上U型管压力计,指定专人(不得无人监视)监视系统压力变化,确保压力在指标范围内。 ? 施焊现场必须通风良好,保证泄露的气体及时排走并分析动火点周围的气体浓度,确保具备动火条件。如泄漏气(液)量大,可采用强制通风措施(如排风扇、轴流风机等)。 ? 施焊部位如腐蚀严重、强度差等其它情况,根据工艺条件要求使用直流焊机或气焊,焊条材质应和设备材质相符。 ? 施工前报告总调度室并经同意,统一指挥,责任到人,紧密配合,做好可能影响生产的一切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 ? 当生产不稳定、裂缝孔洞过大,焊补部位腐蚀严重、过薄,不能控制压力等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可采用粘结贴补等不动火方法为宜。 D、施焊程序 ? 落实施焊安全措施,具备焊接条件。 ? 预计具备合格标准时,取样分析设备管道内氧含量和系统外可燃气体含量。 ? 办理经过批准的特殊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三份,安全部门、动火点所在车间、动火执行人各一份。 ? 准备工作就绪后,施工人员根据泄漏情况配戴好防毒面具,从上风侧进入焊接地点,进行焊接。需要加强补焊时,先焊接漏点,再进行补焊。 ? 在焊接过程中如焊口扩大,无法焊接时,应局部或系统停车处理。如火焰增大,无法施焊或需要灭火时,可用湿棉被或其他物品捂盖,火灭后,查明原因后方可再施焊。 ? 焊补结束后,应彻底熄灭现场火点,认真检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并经设备所在车间验收后可按正常情况试开车。 ? 结束后整理材料,做好记录备查。 E、动火作业证的审批 ? 特殊动火作业证的审批参照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办理。做好现场监护。 ? 动火作业证批准人应亲临现场审批,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具备动火条件,方可签字批准。 事故案例 关于烃化油分动火发生爆响的事故报告 一、发生时间:2007年5月20日 二、发生地点: 烃化新鲜气油分 三、事故经过: 5月18日系统停车,按停车,烃化新鲜气油分进口加盲板与前系统隔绝,进行蒸汽热洗。对新鲜气油分至循环气油分间管道进行热洗,受蒸汽紧张的原因,循环气油分以后管道用水进行了清洗置换。 5月20日检查新鲜气油分,在吊出新鲜气油分内件约2米高时,北侧吊环断裂。上午11:20合成操作工赵伟在油分中上部取样分析CO+H为零,维修工用石棉板对内件上部进行遮盖封2 闭,11:45分联系维修焊工,因无焊机未进行动火作业。13:45分,合成工段长张心通知焊工郭改革焊烃化油分吊环。14:00左右,郭改革携带焊把、焊条、面罩等工具,迅速赶到烃化油分平台,借用省安装公司焊机准备焊接,焊工问是否办理安全动火作业证,张心说合格;随后,在向南走距油分约10米多处时,意识到安全动火作业证分析间隔较长,违反了分厂安全管理规定所要求的间隔时间(间隔不超30分钟),于是,通知在附近现场工作的合成岗位班长王更昌重新进行取样并作安全动火分析。此时,维修车间焊工郭改革在烃化平台上点火试焊了一下,确定 通电后,准备对烃化新鲜气油分内件的吊环进行焊接,时间大约过了半分钟后,焊工开始点焊第一个吊环,合成车间钳工陈平利手扶吊环配合焊工进行点焊,第一个吊环点好后,陈平利侧身确认吊环焊接位置是否合适,并示意维修焊工开始正式焊接。在焊工准备焊接的同时,随着一声爆响,烃化油分内件整体冲出,造成钳工陈平利头部碰伤,腿部被火烧伤,焊工郭改革小臂被碰骨折。 四、事故原因分析 1、从甲醇岗位来的气体中含有气态甲醇,沉积在烃化新鲜气油分底部,由于新鲜气油分内甲醇水溶液置换不彻底,环境温度升高使底部甲醇挥发,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焊工焊接内件吊环时,焊渣落入油分内,引发爆炸。 2、对于CO、H、NH等介质如何安全动火,生产操作人员都比较了解其常识及安全注意事项,23 能够严格执行动火规程。但从干部到职工,普遍存在对甲醇的理化特性认识不够,只知道甲醇易燃易中毒,对甲醇气动火发生爆炸的认识十分模糊。在检修过程中,认为只要CO、H、NH分析23合格(动火分析标准:CO+H?0.5%、NH?0.17%、),就具备安全动火条件,而忽视了甲醇气的安23 全动火条件。 3、没有配置色谱分析仪,甲醇气动火安全含量不能测定。只凭经验对油分设备的外管道进行加盲板隔绝,用蒸汽置换,但未用水对设备内部进行彻底置换,取样气CO+H?0.5%作动火分2析。 4、动火程序执行不严格。安全规定,两次动火时间间隔超30分钟需重新办理动火证,但实际动火分析时间间隔两个多小时,没有重新办理动火证。 5、存在违章指挥行为。工段长意识到动火证间隔时间过长,重新安排取样分析,却未及时阻止焊工停止动火。 、焊工收到动火证没有认真审查就实施动火等,属违章作业。 6 7、各级人员缺少甲醇动火的科学性认识,对甲醇气安全动火知识十分欠缺,这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五、事故性质 对甲醇化学性质认识不够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 六、责任认定 1、合成工段长对本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2、合成车间主任对本次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 3、分厂厂长对本次事故负全面管理责任。 4、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对本次事故负连带管理责任。 七、 处理意见 1、公司主管生产安全的副总和一分厂厂长对中修的过程控制管理不到位,分别应负有管理连带责任和全面管理责任,对其分别考核1000元。 2、一分厂副厂长对中修检修现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对其分别考核500元。 3、合成车间主任对检修前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教育不到位,对检修中的过程控制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管理原因,违反了分厂的安全管理规定和中修安全检修规定,对事故应负主要管理责任,对其考核1000元。 4、合成车间维修主任对维修工检修前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教育不到位,也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违反了分厂的安全管理规定和中修安全检修规定,对事故应负管理责任,对其考核500元。 5、一分厂安全科对中修现场动火作业的检查、监督不到位,对中修现场主要部位的动火作业关注不够,应负监督管理责任,对其考核500元。 6、合成工段长在本次检修作业中,由于自身业务技能偏低,存在着违章指挥,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撤消工段长职务并考核1500元。 7、维修车间在中修前组织全体人员召开了动员会,对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作业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要求和提醒,但作业人员未能严格执行,车间主任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对其考核300元。 8、车间安全员在组织单位员工安全培训时,对甲醇的理化特性和甲醇动火时的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不到位,对其考核300元。 9、维修车间焊工安全意识低,在未对动火证进行认真检查和确认就开始试火作业,属违章作业行为;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对其考核200元。 10、合成车间维修工在检修中,安全防范意识低,对检修中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鉴于本人伤害较重,经研究决定免予考核。 八、防范措施 1、充分分析这次爆炸事故发生的机理,维修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必须得到培训。 2、完善检修安全规程及三级文件。 2.1、检修含醇的设备、管道时必须进行盲板隔绝,用水、蒸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 2.2、取样分析与取样试爆双项把关验证。 2.3、不能进行水蒸气置换时,要用惰性氮气进行保正压稀释。 2.4、对分离含醇的油分、醇分等设备,动火前除用蒸汽热洗外,还必须用大量清水冲洗,将甲醇溶解后由排放排出。装有多空滤芯的聚结型分离设备,必须用水浸泡,避免滤芯中吸附可燃性醇类物质。使用蒸汽热洗,底部溶液中甲醇挥发变成甲醇蒸汽,但由于甲醇比重比空气重,在设备中不易逸出,单用蒸汽置换,难于合格。 2.5、工作票制度建立,钳工、焊工工作票制度类似电工作业工作票,知道每个环节中相关人员应该做的,并醒目明示。 2.6、重新明确特殊动火程序及监火人的上岗标准,把生产现场的甲醇动火作业列为特殊动火项目,层层把关落实,强化现场监护和各级审批程序,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3、沟通制度明确: 对技改项目、生产或产生的新物质实行安全评价和风险辨识,让相关人员参与安全评价和辨识,所有改动项目必须报告沟通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安全论证。 4、各单位对特殊介质设备建立档案,明确流程、设备内介质特性,修订完善安全置换、检修、动火作业规程,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5、公司购买甲醇气分析气相色谱仪,对甲醇动火,除热洗、清洗外,作甲醇含量分析,若甲醇和其他含有H2、CO、CH4气体,另作H2、CO、CH4的 动火分析。 6、组织各车间专兼职安全员,对甲醇物理化学性质学习(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恰似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地方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与火源引着回燃。若与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无光焰),让分厂各单位的全体员工深入细致地了解甲醇特性,熟练掌握甲醇动火安全规范和程序; 进一步学习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从每个细节入手,制定取样人、监火人、监护人、动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审批人等等应具备的技能和工作标准,把安全工作的每个细节、环节真正做到位。 7、让全体员工深刻了解甲醇理化性质、爆炸原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甲醇分子量为32,空气分子量为29,甲醇比重比空气重,在设备中不易逸出,设备开口后,空气中的氧(分子量为32)极易下沉与甲醇蒸汽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而发生爆炸)。分厂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该事故报告,从中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6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分厂安全科备查。 中修安全管理规定中相关内容 合成车间中修管理规定 为保证中修工作安全、有序、顺利进行,根据公司规定,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如下中修管理规定: 一、安全方面: 1.中修期间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论事故大小,只要发生扣除当事人当月岗位工资的50,,并由当事人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 2.重大责任事故,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3.监护人与监火人时刻不得离开现场,特殊情况须向领导请示批准,有人顶替方可离开,私自离开者一经发现扣除当月岗位工资的50,,造成事故者追究其责任。 4.各工段派专人负责动火分析,车间考勤前具备分析书面结果。 5、中修进度、质量与安全并重。中修期间严格执行票证办理制度,否则,按照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加倍考核。 6、各工段施工日志记录由专人负责,确保记录清晰、完整,否则对记录人按工作失职处置。 7、施工日志记录人员必须抱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不间断巡检查看检修现场,随时掌握本工段各岗位工作进度、检修质量以及安全检修情况;同时依据工段中修项目安排表内容和安全检修管理规定,对检修过程是否按安全措施执行进行监督和考核,对监火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火和施工具有监督权和考核权,负有直接监督责任。 8、施工日志记录人员对本工段区域内所有外协单位施工人员,负有安全监督和上报情况的责任。 9、中修期间车间板报每天通报上天违章违纪考核情况,均按规定加倍考核。 二、劳动纪律方面: 1.中修期间维修工、操作工一律执行点名考勤,地点: 时间:上午 7:00,下午1:45开始考勤,一次点名未到者视为迟到或旷工,点名公布上天早退人员名单及加班时间。 2.中修期间不准休班和请假,因特殊情况无法上班者,必须书面形式写清原因经车间同意签字后报经理批准,并到生产部备案,每天扣100分,不参加中修取消年终奖资格。 3.中修期间违纪加倍考核。 4.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现场,不在现场,领导查问无人知道去向者,按脱岗论处,离岗上厕所不得超过15分,否则按脱岗论处。 5.下班时未经领导批准,不得离开现场等待下班,否则按脱岗论处。 6.所有管理人员,维修工值班者次日正常上班。 7.现场规范化,避免杂物遍地,杂乱无序,做到人走场地清。 8.分配任务完不成又无特殊原因,视情节轻重考核50-100分。 9.中修期间必须服从领导指挥,任何情况下不得与领导顶撞,否则交车间另行分配工作,车间分配工作期间,一天考核100分。 10.中修期间各岗位一切物品均由看场人负责看管,检修人离开时应将所有物品交付看场人员看管,如有丢失,看场人员照价赔偿。 11.看场人员吃饭时相互顶替,轮流打饭仍执行离岗台帐制度,看场人员负责所看区域及马路卫生,必须班班打扫,早班7:00前结束。 12.非加班人员,不得在生产区食堂就餐。 13.下午(或晚上)下班离厂须办理离厂手续,注明姓名离厂时间、原因,正常下班同样履行离厂手续,操作工、钳工经工段长签字后,交政办员后方可离厂,车间依据加班时间进行日清嘉奖,每小时10分,不办理手续离厂一律按早退处理。 14、中修期间杜绝一切客观理由和借口,应立足本职,不打折扣地做好每一个工作细节,凡出现推脱责任现象均按不服从指挥处置。 15、中修离厂手续必须如实填写,凡填写不属实均不给予奖分。各岗位建立加班时间登记台帐,中班看场人员负责登记,加班情况在本岗位公布(维修班加班情况由合成岗位中班看场人员负责登记)。 三、其他方面: 1.凡到车间借用的一切物品,均由本人打借条,用过后随时交回并抽回借条,否则照价赔偿。凡用后不随时返还的,一次考核借用人10元。 2.中修期间人员由车间统一安排,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调换,车间一概不予变动。 3、凡中修后开车出现漏点,对项目责任人(含钳工和操作工)同时给予考核50元/项;凡中修后开车出现其它质量问题,视其情节轻重对项目责任人给予考核。 四、检修质量 1、 管道设备及阀门检测由车间专人负责,并建立台帐,拆检情况记录清晰。 2、 车间负责组织阀门检修检查小组对检修情况进行系统检查,每一阀门均责任落实到人,任何人不得以 任何借口推脱责任,凡查出不合格问题一律按规定考核。 3、 凡中修后开车(6个月内)出现漏点,对项目责任人(含钳工和操作工)同时给予考核50元/人;凡 中修后开车出现其它质量问题,将视其情节轻重对项目责任人给予考核。 第五讲 电器类的操作、维修、接地及防护 防止触电方法 第一节 触电和触电方式 一、触电 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或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由于距离近电压高产生闪击放电,或电弧烧伤人体表面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都叫触电。 触电分电击、电伤两种。 所谓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的伤害。 所谓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化学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如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最危险的触电是电击,绝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 二、触电方式 1、直接触电 (1)单相触电 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称为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其中两相时,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闪击放电,电流通过人体从某一相流入另一相,此种触电称为两相触电。 2、间接触电 所谓间接触电是指由于事故使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致使人体触电叫间接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或电力线路断落接地时,电流经大地流走,这时,接地中心附近的地面存在不同的电位。此时人若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人两脚间(按正常人0.8米跨距考虑)的电位差叫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与流过人体电流大小有关。 1、感知电流 电流流过人体,能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叫感知电流。 2、摆脱电流 人手握住带电体时,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叫摆脱电流。 3、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能危及人生命的最小电流叫致命电流。 二、与电流流过人体时间长短有关 电流流过人体时间越长,对内脏器官破坏的可能性越大;另外,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下降,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后果更严重。 三、与电流流过人体途径有关 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心脏、呼吸系统、中枢神经三个部位,危险程度最大。 四、与触电电压高低有关 当然在相同的条件下,触电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 五、与人体电阻大小有关 人体电阻是变化的,与通电时间成反比,与外加电压成反比。 六、与电流频率有关 常用的50-60赫兹交流电对人体伤害程度最严重,随着频率的减少或增加,其危害程度也随之减小,尤其直流电,在相同条件下,触电危险程度最小。 七、与人体健康状况有关 人体健康状况越好,在相同条件下,触电危险程度就轻。 第三节 触电事故发生规律 一、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 夏秋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人体电阻降低,易出事故。 二、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体接触机会多;设备简陋,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群众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三、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器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四、中青年触电事故多 五、单相触电多 六、事故点多发生在电气联结部位 七、事故的发生多数有两个以上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 八、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 第四节 触电急救 一、迅速脱离电流 二、现场急救 1、伤害并不严重,神志还清醒,只是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使之就地安静的休息1至2个小时,但要注意观察。 2、如果伤害情况严重,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还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跳动,则采用人工体外心脏挤压法。 3、如果伤害程度很严重,心跳、呼吸都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人工体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 三、外伤处理 四、送往医院 在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抢救时,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迅速断开电源时,一定要采取快速、应急措施,靠打电话与有关部门联系再停电是要误事的。 2、严重触电者须做人工呼吸,在送往医院途中,人工呼吸不得中断。 3、严重触电者,整个人工呼吸时间不低于6小时。 4、严禁采用水浇、土埋、木压所谓“解电”法进行现场抢救,那样实得其反。 5、如系高压直接触电,抢救者要特别注意自身安全。 6、严禁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第五节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绝缘 1、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实现带电体相互之间、带电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电气隔离,使电气设备及线路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2、绝缘性能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 3、绝缘电阻的要求:新安装或大修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可降低为每伏1千欧,移动电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兆欧;配电盘二次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兆欧。 二、屏护 1、屏护是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2、屏护装置有永久性的、临时性的两种。 3、屏护装置应与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 (1)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以外带电,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2)屏护装置本身应有足够的尺寸,它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3)被屏护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 (4)遮拦、删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根绝被屏护对象挂上警告牌。 (5)配合采用信号装置和联锁装置,即用灯光或仪表指示有电,当人体越过屏护装置时,被屏护的带电体能自动断电。 三、安全标志 1、安全标志分、警告、指令、提示四种类型。 2、安全色规定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红色标志禁止、停止和放火;蓝色标志是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标志警告、注意;绿色标志提示、安全状态和通行。 四、安全间距 五、安全电压 1、国家标准GB2805—83《安全电压》规定42V、36V、24V、12V、6V为安全电压,这是为防止触电而采用的供电电压系列。 2、采用安全电压必须注意,安全电压应由原副线圈分绕的双圈变压器或独立的电源提供,禁止用电阻分压器或自耦变压器提供。 六、电气隔离 七、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1、保护接地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主要是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紧密的连接起来,以此来降低故障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同时使系统接地短路保护装置动作。 2、保护接零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源零线连接起来,当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零线回路阻抗值特别小,能使线路相线路短路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过流继电器、自动空气开关等)迅速可靠动作切断电源。一般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都采用保护接零。 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安全技术要求 (1)必须保证电气设备至接地体之间或电气设备至变压器中性点之间导电的连续性,不得有脱节现象; (2)保证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可靠; (3)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保证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和热稳定性; (5)接地线或接零线应尽量安装在人不易接触到的地方,以防机械损伤; (6)防腐蚀; (7)底下安装距离保持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米;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 (8)接地支线不得串联; (9)保证适当的埋没深度。 八、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目前按劳动部门的规定,下列生产场所或设备应当安装漏电保护器。 (1)触电、防火要求较高的场所和新、改、扩建工程中的各类低压用电设备及插座 (2)新制造的低压赔垫柜(箱、屏)、动力柜、开关箱、操作台、试验台以及机场、起重设备机械、各种传动机械等急电设备的动力配电箱。 (3)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线路的用电设备。 (4)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触电危险性大的设备 (5)潮湿、高温、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场所及其它导电良好场所的电气设备。 第五讲 车间内的事故预案内容及事故案例分析 【A】 关于净氨高压冷交放氨阀阀芯冲出造成 液氨泄漏的事故报告 一、时间:2008年9月4日5:45分 二、地点:合成岗位 三、事故经过: 2008年9月4日早班,接班31机生产,系统压力25.8Mpa,放氨压力2.377 Mpa,循环量 333190915Nm/h,补气流量68376Nm/h,冷激气流量78388Nm/h,循环氢59.3%,循环气甲烷13.7%。 0:42系统加至32机生产,系统压力升至26.1Mpa。4:12放氨压力2.447Mpa,4:16系统压力呈上升趋势,由26.39Mpa升至26.51Mpa且合成塔炉温呈下降趋势。合成主操怀疑合成塔轻微带液,便将现场冷交放氨截止阀开大1/16圈,4:50放氨压力升至2.492Mpa,立刻通知氨库 33开大驰放气阀门,提氢进口流量由1700Nm/h升至2000Nm/h,放氨压力出现下降趋势,但仍然 3偏高。5:04再次联系氨库开大驰放气阀门,提氢进口流量升至2200Nm/h,因为净氨高压冷交根部放氨阀内漏,为了降低放氨总管压力,同时将净氨高压冷交进合成放氨总管阀门关闭,5:17分净氨高压冷交放氨管道上的压力表(4.0MPa)打坏引起氨气泄漏,班长李磊立即戴胶皮手套将压力表下的截止阀关闭并联系仪表工更换压力表。5:28分,合成炉温恢复正常,其它工艺条件均无变化。5:40分净氨高压冷交放氨进合成放氨总管阀门阀芯冲出引起液氨大量泄漏,5:45全系统停车。 四、原因分析: 1、净氨高压冷交内压力25Mpa,放氨根部阀压力等级是32.0Mpa,进放氨总管阀门压力等级是2.5Mpa,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属于高压串低压管道。由于高压冷交放氨根部阀内漏(双道阀均内漏),正常生产中高压冷交放氨进放氨总管阀门应常开,避免管道超压。而合成岗位主操作尚兵兵为了降低合成放氨总管压力,关闭了高压冷交放氨进放氨总管的阀门(未告知本岗位其他员工),使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压力上升于5:17分将管道上的压力表打坏(该压力表为4.0MPa);压力表打坏后,作为主操作未能意识到(当事人自述)是自己关闭和放氨总管连接的第三道阀(公称压力2.5MPa)所致,由于第一、二道阀门(公称压力32MPa)内漏,管道内的压力持续上升严重超压,5:40分第三道阀爆裂,阀头、阀芯打出落到循环机西侧的地沟内。 2、当班班长李磊在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压力表(量程为4.0Mpa)打坏时误以为压力表故障,关闭了表阀;由于对表坏的原因没有加以分析,错过了处理时机。 3、在2006年5月份新上净氨岗位时直接将高压冷交放氨管道配到了合成放氨总管的预留口上,没有进行综合论证,放氨管道没有可靠的防超压安全措施。 4、合成岗位没有高压串低压的单元操作作业指导书,平时只是“师带徒”时由师傅传授操作经验,培训不到位。 五、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六、事故损失:事故影响台时182个 ,综合损失约22万元。 七、处理意见: 1、合成主操尚兵兵在高压冷交第一、二道阀内漏的情况下关闭了第三道进放氨总管阀门(公称压力2.5MPa),使净氨高压冷交放氨管道超压后将进放氨总管阀门阀芯打出,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事后有故意隐瞒行为,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对其给予留厂查看一年的处罚; 2、合成一班岗位班长李磊对净氨高压冷交放氨压力表打坏判断失误,延误了处理时机,但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处理事故,安全停车并有效防止了事故扩大及人员伤害,综合考虑对其免予考核; 3、合成车间工段长吕标凯对所辖范围内员工培训缺乏系统策划,单元操作培训效果极差,四项基础管理只是浮于表面并未起到对生产问题的预防与控制作用,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考核1500元; 4、合成车间主任陈高峰对本部门员工的培训与选拔重视不够,验证标准低,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考核2000元; 、当班调度梁千起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考核500元; 5 6、一分厂主管生产副厂长黄会永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考核1000元。 7、一分厂工艺科科长张永对合成车间生产工艺培训的策划、实施、验证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督管理责任,考核300元; 8、一分厂企管科科长张秀蕊对分厂整体培训的策划、实施、验证负有管理责任,考核200元; 七、防范措施: 1、针对本次事故,分厂责成合成车间合成工段编制净氨高压冷交放氨单元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培训,第三道放氨阀挂防止超压禁止关闭警示牌; 2、工艺科组织各单位对高压串低压阀门、工艺管道进行排查,检查结果上报分厂工艺科备案,由工艺科组织召开工艺安全隐患专题论证会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需对现行工艺、设备进行改造的车间制定具体的工艺改造方案,逐级审批; 3、要求分厂其它车间的各个工段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分别确定5到10个重要的单元操作编写作业指导书,制作成为本工段岗位技术与培训资料,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实践操作技能; 4、安全科组织分厂专职安全员对分厂防护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排查,10月15日前完成; 5、由安全科组织对分厂各工段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对防护器材使用的专业培训。10月20日前完成; 6、分厂各单位针对本次事故组织全员进行学习(内容:事故报告,案例分析,通报表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发生。 【B】 合成高压静氨排放管道超压 造成氨泄漏的反思 一、事件描述: 2008年9月4日早班,接班31机生产,系统压力25.8Mpa,放氨压力2.377 Mpa,循环量 333190915Nm/h,补气流量68376Nm/h,冷激气流量78388Nm/h,循环氢59.3%,循环气甲烷13.7%。 0:42系统加至32机生产,系统压力升至26.1Mpa。4:12放氨压力2.447Mpa,4:16系统压力呈上升趋势,由26.39Mpa升至26.51Mpa且合成塔炉温呈下降趋势。合成主操怀疑合成塔轻微带液,便将现场冷交放氨截止阀开大1/16圈,4:50放氨压力升至2.492Mpa,立刻通知氨库 33开大驰放气阀门,提氢进口流量由1700Nm/h升至2000Nm/h,放氨压力出现下降趋势,但仍然 3偏高。5:04再次联系氨库开大驰放气阀门,提氢进口流量升至2200Nm/h,因为净氨高压冷交根部放氨阀内漏,为了降低放氨总管压力,同时将净氨高压冷交进合成放氨总管阀门关闭,5:17分净氨高压冷交放氨管道上的压力表(4.0MPa)打坏引起氨气泄漏,班长李磊立即戴胶皮手套将压力表下的截止阀关闭并联系仪表工更换压力表。5:28分,合成炉温恢复正常,其它工艺条件均无变化。5:40分净氨高压冷交放氨进合成放氨总管阀门阀芯冲出引起液氨大量泄漏,5:45全系统停车。 二、事故过程要因分析: 1、净氨高压冷交内压力25Mpa,放氨根部阀压力等级是32.0Mpa,进放氨总管阀门压力等级是2.5Mpa,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属于高压串低压管道。由于高压冷交放氨根部阀内漏(双道阀均内漏),正常生产中高压冷交放氨进放氨总管阀门应常开,避免管道超压。而合成岗位主操×××作为了降低合成放氨总管压力,关闭了高压冷交放氨进放氨总管的阀门(未告知本岗位其他员工),使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压力上升于5:17分将管道上的压力表打坏(该压力表为4.0MPa);压力表打坏后,作为主操作未能意识到(当事人自述)是自己关闭和放氨总管连接的第三道阀(公称压力2.5MPa)所致,由于第一、二道阀门(公称压力32MPa)内漏,管道内的压力持续上升严重超压,5:40分第三道阀爆裂,阀头、阀芯打出落到循环机西侧的地沟内。 2、当班班长李磊在高压冷交放氨管道压力表(量程为4.0Mpa)打坏时误以为压力表故障,关闭了表阀;由于对表坏的原因没有加以分析,错过了处理时机。 3、在2006年5月份新上净氨岗位时直接将高压冷交放氨管道配到了合成放氨总管的预留口上,没有进行综合论证,放氨管道没有可靠的防超压安全措施。 4、合成岗位没有高压串低压的单元操作作业指导书,平时只是“师带徒”时由师傅传授操作经验,培训不到位。 三、问题反思; 作为操作人员,你的技能符合岗位要求吗,当你们在操作中每调整一个阀门的阀位、调整一个液位,特别是本岗位关键部位的阀门,你们是否想到该阀门的调整会形成什么样的后果,最严重的后果你会想象出几种来,会是什么程度,当你在工作中因阀门调整失误,你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操作压力、数据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吗,事实上如果主操能够想到高压串低压的阀门关闭带来的严重后果,或者在压力表打坏后能正确处理打开第三道阀,如果班长能够根据压力表的损坏程度判断出是超压所为,如果大量漏氨后主操能及时说明原因确定故障范围,事故就可能被及时控制。 一旦发生问题或事故作为当事人应该怎样面对,这次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所表现出种种想法和做法确实令人不可原谅,同时也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首先是关错阀门,造成压力表打坏,同事们都在现场冒险处置,此时×××在干什么,在想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如果干了两年的操作人员连这个问题都想不到,岂不是我们天天讲培训的悲哀~如果想到了,想到可能因管道的继续超压会形成更大的事故,会使现场的同事工友受到伤害,而由于害怕承担关错阀门的责任,害怕自己到现场会出现危险伤及自身,这岂不是更可悲的行为~然而事故后,×××并没有一次将事故过程交待清楚,总想隐瞒一些重要环节,推脱自己的责任,只是多次表示自己怎么怎么害怕,自己怎么怎么担心,都是从自己角度着想,为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处理事故的同事领导想了吗,为公司的利益想了吗,这些行为的确不能让人原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其真正发生的原因,绝不是隐瞒不说就能推脱的。再说化工生产本身的操作过程就存在危险,操作人员有时会出现失误,如果及时纠正并不是每一次失误都会造成事故;只有我们发现错误并立即通告相关人员共同处理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所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事后也是可以让我们的同事、工友、领导理解甚至原谅的,也可以理解为开始的失误是不对的,是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但失误后立即把事情说清楚,结事和领导先把事故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不怕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做法是值得尊敬的,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一种职业道德。 问题的关键,管理人员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果车间能够对重要单元操作的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行有效培训的话,如果能够把交接班管理落实到实处,对岗位上存在的设备工艺问题认真交接并配以相应应对措施的话,两道高压阀全部内漏的情况认真交接,并考虑由其引起的不利影响的话,事故可能根本不会发生。但最终事故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仅仅是偶然吗, 作为负有管理责任的干部,安全工作天天讲,业务理论培训从不间断,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到底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我们的员工培训成一个合格的岗位操作工,车间主任、安全员、工段长、学员师傅等,在培训中都应担负什么样的不同责任,有没有一套系统的涵盖全面的(应该包括岗位生产工艺原理、流程设置、本岗位的传动设备,压力容器,阀门等 的构造材质参数及其设计依据、岗位必须的电器仪表知识、岗位开停车规程、事故预案、单元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岗位技术资料,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应该对应怎样的培训方法,测试怎么组织与进行,如果我们管理人员不能回答以上问题,不知培训工作如何策划,恐怕出现问题甚至事故就不是偶然,究其原因也就不仅仅是我们员工个人原因了。 四、整改措施: 1、针对本次事故,分厂责成合成车间合成工段编制净氨高压冷交放氨单元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培训,第三道放氨阀挂防止超压禁止关闭警示牌; 2、工艺科组织各单位对高压串低压阀门、工艺管道进行排查,检查结果上报分厂工艺科备案,由工艺科组织召开工艺安全隐患专题论证会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需对现行工艺、设备进行改造的车间制定具体的工艺改造方案,逐级审批; 3、要求分厂其它车间的各个工段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分别确定5到10个重要的单元操作编写作业指导书,制作成为本工段岗位技术与培训资料,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实践操作技能; 4、要求分厂各单位认真学习此案例,真正体会这起事故中反映的种种问题,依据分厂管理思路,做好员工培训与思想教育工作。不但要设法提高员工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作业技能,更要培养员工执事敬业负责的工作作风; 五、案语 如何更好履行各级的培训职责,工作方法是否得当与行之有效,如何提高操作人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生产系统某一环节的主管,把握好生产组织、设备维护的关键,做到让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人、设备、生产工艺处于受控状态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所在~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员工的根本利益,所有干部职工必须拿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工作精神,主动和公司、分厂一道,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 编制:吕明伟 审核:赵祖安 批准:郭正 2006年5月 精醇残液不达标排放应急预案 为防止残液污染土壤,特制定本预案 (一)形成条件: 1、填料热洗或碱洗。 2、残液不能向终端排放。 3、终端处理岗位故障,不能处理残液。 (二)、预防措施: 1、本岗位的废水如不能向终端排放应及时联系调度、压缩岗位向压缩油池送水; 2、假如因事故造成甲醇等高COD污水外泄应及时通知调度和污水处理,及时进行拦截和加 水稀释。 3、地沟处可将挡板插入,将废油、蜡等杂物舀出。 4、本岗位出现故障甲醇等污水外漏时,及时通知工艺科、调度、供水车间、压缩岗位启动 去煤场的排放阀及时排放,杜绝富裕水汽入地沟内。 5、假如因操作或联系不到位造成污水外泄的应及时联系调度、供水岗位注意,同时使用合 格循环水或一次水进行稀释,以保证污水处理正常。 6、有必要时精醇可临时停车处理。 三、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编织袋20条;存放位置:公司仓库。 2、铁钎2把;存放位置:精醇岗位。 3、消防带2根;存放位置:精醇岗位。 (二)、人员配备:新压缩岗位:10人;合成岗位:5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合成现场2242、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 四、预案启动: 1、当中修碱洗时或热洗时,启动预案。 2、当生产出现事故废水外泄时,启动预案。 3、当污水终端岗位出现故障,残液不能处理时,启动预案。 废油池漫水事故预案 一、形成条件: 1、热电使用废油水加湿煤灰富余用不完。 2、水泵故障,且有备泵造成无法外送。 3、下连雨,煤场、下灰场、运灰路无法撒水。 二、预防措施: 1、在废油水富余用不完时,当班压缩操作工负责开启原料煤场废油水阀向原料煤加废油水, 避免造成污染。 2、废油池水泵故障,且无备泵,操作工联系、变脱、PSA—脱碳岗位控制水量,减少排入废 油池的废水量,通知维修工迅速到现场检修水泵。 3、雨天,水量富余,根据情况,可考虑用蓬布遮盖油池。 三、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备用泵1台;存放地点:新压缩楼下; 2、消防带2根;存放地点:新压缩消防柜内; 3、铁钎2把;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4、编织袋20条;存放地点:公司仓库; 5、帆布篷10M×10M1块;存放地点:公司运输处。 (二)、人员配备: 新压缩岗位10人,精醇岗位2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合成现场2242、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 (四)、预案启动: 在废油水富余,联系精醇、变脱、PSA—脱碳岗位、调度、原料车间启动预案。 氨库泄漏事故预案 为防止氨库液氨泄漏,造成大气污染,对花草树木及人体造成伤害或死亡,制定应急预案。 一、 形成条件 1、压力超标造成管道、法兰泄漏。 2、贮槽阀门法兰螺栓腐蚀严重断裂。 3、管道断裂。 4、安全阀防空阀锈蚀失灵。 5、液位计失灵。 二、预防措施 1、储槽压力超标时,联系合成减小放氨,开大施放气降低储槽压力,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紧固法兰、管道打夹处理。 2、法兰螺栓、管道断裂系统停车,开大施放气泄压。 3、安全阀、放空阀失灵,关头道阀更换,如头道阀损坏停车泄压更换。 4、联系维修、仪表组织更换。 5、重大泄漏,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 (1)通知总调,系统紧急停车,根据现场风向,按逆风方向,疏散现场人员。 三、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消防带2根、枪头1个;存放地点:氨库操作室; 2、4#防氨滤毒罐5套;存放地点:氨库操作室; 3、正压式氧气呼吸器2台;存放地点:氨库操作室; 4、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氨库操作室; (二)、人员配备: 氨库岗位1人;冷冻岗位2人;维修岗位20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合成现场2242、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尿素总控2221 四、预案启动 当本岗位出现泄漏时,按泄漏程度,启动本预案相关程序。 甲醇库泄漏事故预案 为防止甲醇库泄漏,对土壤及大气造成污染,制定本预案。 一、 形成条件 1、 闪蒸槽安全阀失灵,压力超标,法兰、管道泄漏。 2、 储槽腐蚀严重。 二、预防措施 1、闪蒸槽安全伐失灵时,卸压更换安全阀,紧固法兰,管道打夹。 2、法兰、管道泄漏时,佩戴防护用品。 3、贮槽腐蚀严重泄漏,可降低液位或倒槽,泄漏部位粘结堵漏。 4、轻微泄漏时,泄漏甲醇可用土掩埋,如大量泄漏时,利用隔离墙储存,阻止甲醇外泄,将泄 漏甲醇回收至地槽利用。 三、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铁钎2把;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2、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3、消防带2根、枪头1个;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4、正压式氧气呼吸器1台;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5、3#防醇滤毒罐3套;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6、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精醇岗位 ‘7、活扳手12、15活扳各一把;撬杠1根;存放地点:维修室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合成现场2242、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甲醇岗位2403、充装室2434 预案启动 当库区管道,法兰等出现泄漏时,启动本预案。 甲醇库着火应急预案 为防止甲醇库着火,对大气及土壤造成污染,制定本预案。 一、 形成条件 1、 管道、罐体、法兰泄漏。 2、 静电、防雷装置损坏,接地电阻大于10Ω。 3、 雷击、外来火源。 4、 动火置换不彻底,盲板与系统未彻底隔离。 二、 预防措施 1、 加强巡检和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发现管道、罐体、法兰泄漏,及时灭火堵漏。 2、 定期检查防静电、防雷装置,如发现防静电、防雷装置损坏,及时维修处理。 3、 严格执行动火规定。 4、 管道、罐体、法兰轻微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沙土、消防蒸汽灭火。 5、 严重着火,立即切断甲醇输入管道。同时疏散无关人员,组织人员灭火立即启动消防 水泵,用水龙带稀释灭火。同时拨打2066、119电话求援。 6、 如果着火引起爆炸,立即撤离现场所有人员至安全区域,配合消防人员进行处理。 三、 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4kg干粉灭火器4具;存放地点:精醇现场、充装现场 2、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3、消防带2根、枪头1个;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4、正压式氧气呼吸器1台;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5、3#防醇滤毒罐3套;存放地点:精醇现场;充装现场 6、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7、35kg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台;存放地点:精醇现场、充装现场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合成岗位8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合成现场2242、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甲醇岗位2403、充装室2434、精醇2418 四、 预案启动 当甲醇库区着火时,启动本预案。 甲醇蒸汽不达标排放预案 为避免甲醇闪蒸气不达标排放,对大气造成污染,制定本预案。 一、 形成条件 1、 管道、法兰腐蚀泄漏。 2、 压缩系统紧急停车,无法向一入排放。 二、 预防措施 1、 正常操作,送系统一入进行回收。 2、 管道、法兰垫泄漏,关闭与压缩岗位一入相连接阀门,管道打夹,法兰换垫或紧固。 3、 压缩系统紧急停车,无法向一入回收时,立即通知甲醇、合成岗位停止甲醇排放, 联系压缩查找问题,及时启动压缩机,恢复向一入排放。 三、 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DN50金属缠绕垫4个;存放地点:维修室 梅花扳手两套,12″活扳2个,撬杠一个,存放地点:维修室 2、17″19″ 3、3#防醇滤毒罐3套;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4、正压式氧气呼吸器1台;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5、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精醇现场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合成岗位8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甲醇岗位2403、精醇2418 四、 预案启动 当管道、法兰泄漏或压缩机全停时启动本预案 。 合成爆炸紧急预案 为避免岗位爆炸造成损失,污染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形成条件; 1、 法兰、阀门、设备或内件质量差,耐压不强,发生物理性爆炸。 2、 系统超压,安全阀失灵,出现泄漏,在大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造成爆炸。 3、 合成系统停车置换时,气体不合格,造成爆炸。 二、预防措施 1、 开停车严格按操作规程,避免多起不合格。 2、 严格进厂物质质量保证设备及其管件质量优良。 3、 定期校验安全阀。 4、 出现爆炸,首先疏散人群,避免人员伤亡。 5、 切断进出管线,利用消防器材灭火,避免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同时联系保卫科2066, 总经办2122火警119争取外援。 三、 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4#防氨滤毒罐5套;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2、正压式氧气呼吸器2台;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3、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4、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5、35kg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台;存放地点:甲醇、新压缩现场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合成岗位8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老压缩2129 预案启动 四、 当出现爆炸时,启动本预案。 合成漏气、着火紧急预案 为避免岗位漏气、着火,造成损失,污染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 形成条件; 1、 系统超压,安全阀失灵,出现泄漏,气体流速快,产生静电引发着火。 2、 合成塔漏气,气体被电炉丝引燃。 3、 合成塔底部由于大减机减量,炉温波动大或冷气倒入合成塔二出,热胀冷缩,管 道法兰发生形变,导致泄漏着火。 4、 铁器敲打法兰/螺栓产生火花,引发着火。 二、 预防措施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超压,减少波动。 2、 定期校验安全阀。 3、 加强设备维护,避免泄漏;维修时不准用铁器敲击法兰螺栓。 4、 出现泄漏,马上组织现场人员通知钳工用铜棒进行敲振处理。 5、 出现着火,利用消防蒸汽、灭火器灭火。必要时启动启动消防泵。 6、 塔顶漏气时,先停电炉。 7、 火势较大时利用压缩六段放空泄压,减弱火势灭火。同时联系保卫科2066,总 经办2122火警119争取外援。 三、 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4#防氨滤毒罐5套;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2、正压式氧气呼吸器2台;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3、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4、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5、4Kg干粉灭火器3具;35kg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台;存放地点:甲醇、新压缩现场 6、DN200高压法兰2个;5T倒链2挂;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合成岗位8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老压缩2129 四、 预案启动 当出现漏气、着火时,启动本预案。 氨库爆炸应急预案 为防止氨库管道、罐体发生爆炸,造成大气,严重污染,对在花草树木及人体造成重大危害 或死亡,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形成条件: 1、合成放氨漏气、高压窜低压、管道设备超压爆炸。 2、氨库管道、设备腐蚀泄漏,遇明火着火爆炸。 3、氨库管道、设备泄漏,遇雷击、静电摩擦等火源着火爆炸。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放氨压力,避免高压气体窜入低压设备。 2、加强巡检,及时对泄漏部位进行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3、每年对避雷,防静电装置进行保养,检测,发现接地电阻超标,及时整改。 4、如果超压或着火引起爆炸,立即通知总调系统紧急停车,组织人员疏散现场所有人员, 相邻村庄群众至安全区,切断液氨输入管道。 5、拨打119、120电话求救,待事态稳定后配合消防人员用水灭火。 三、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1、4#防氨滤毒罐5套;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2、正压式氧气呼吸器2台;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3、防化眼睛5副;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4、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合成现场 5、4Kg干粉灭火器3具;35kg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台;存放地点:甲醇、新压缩现场 6、DN200高压法兰2个;5T倒链2挂; (二)、人员配备 1、甲醇岗位2人、新压缩岗位10人、维修岗位20人、合成岗位8人 (三)、联系方式 新压缩2238、车间办2118、总调室2114、2115 维修2406、老压缩2129 四、预案启动: 当超压或着火爆炸时,启动预案 合成车间应急救援预案指挥体系 陈高峰 吕明伟 张五军张泽良冯彩萍吕标凯 一、目的:为防止发生泄漏、着火、爆炸等环境污染事故,减小事故对环境污染。特制定预 案小组职责及人员分工。 二、职责: 1、预案小组职责 (1)负责本车间“预案的制订,修改工作”。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作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小组职责 (1) 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 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行动,保证灾情发生后,当班人员可以自我保护,迅速准确到位,熟练操作,及时阻止灾情的漫延和扩大。 (3) 向上级回报并组织事故调查,总结预案中的经验 和教训,组织恢复生产。 3、人员分工: 指挥长:组织车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指挥:协调指挥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共分四个救援小组: (1) 担负现场治安、警戒、设置警戒线,指导人员安全疏散。 (2) 负责执行补救措施,洗消和抢救伤员,执行消防任务。 (3) 担负抢险抢修:设两个小分队,每队7人共14人,负责人由维修主任担任。职责:担负抢险抢修及指挥协调工作。 (4) 物资供应小分队共12人。政办员 负责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修物资的供应 合成车间 二〇〇八年元月十八日 第七讲 氧气、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1、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a、将呼吸器佩戴好后,首先打开氧气瓶,然后观察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值; b、按手动补给使气囊内原积有的气体排出; c、将面具戴好后,进行几次深呼吸,观察呼吸器内部机件是否良好,最后各部正常后方可进入灾区工作。 2、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A、准备 ?连接固定背带; ?安装气瓶:将气瓶通过接口与减压阀连接,调节带扣所需长度,固定好气瓶 ,拉起杠杆,提起安全锁盖,在适当位置锁好杠杆,按下安全锁盖。 ?连接供气阀:将中压供气阀和中压供气管插在一起,按下防漏气按扭,以防漏气,中压供气管与减压阀连接。 ?压力表和供气阀气管应通过压力扣钉固定在左肩带上,中压管从左臂下通过,然后固定在腰带上。 ?检查气瓶压力:按下供气按扭,以防漏气。打开气瓶阀检查气瓶压力。 ?检查高压气密性:关闭供气阀,压力表读数的降低速度不得超过2Mpa/分钟。 ?检查报警系统:打开瓶阀,增压;关闭瓶阀;推橡胶底,打开供气阀的按扭;用手掌堵住供气阀的出口,慢慢放出空气,当压力为5 Mpa—6 Mpa时,快速释放空气,供气阀此时发出持续的报警声直到空气完全释放出来;重新锁上按扭。 B、使用 ?调节肩带,直到调节到舒适位置。 ?戴好面罩,检查气密性;打开手动气瓶阀,至少旋转两圈;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第一次吸气 时,供气阀上的按扭自动弹开,向面罩内供气,保持内部为正压环境。 ?经常检查压力表数值,根据气瓶剩余气体量安排工作进度,当发出报警声时,应离开毒区。报 警后可持续供气10分钟。 C、使用后 ?关闭手动气瓶阀; ?将面罩内的剩余气体放掉; ?按下按扭,锁住供气阀上; ?解开腰带,将空气呼吸器放在清洁的地方。 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具体内容 一、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理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二、操作工六严格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三、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四、进入容器的八个必须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五、机动车七大禁令 1、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严禁酒后开车; 2 3、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挡溜车; 4、严禁带病行车; 、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5 6、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7、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 六、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没有办理高空作业工作票,严禁进行高空作业(包括检修石棉瓦、塑料瓦、铁皮瓦等屋面作 业); 2、没有办理入罐工作票和设备监护人,严禁进入塔容器、油罐、反应斧、下水井、电缆沟、煤 气柜水封矿山的死巷、废巷等有毒、缺氧场所作业; 3、没有办理电器工作票,严禁进行电器作业; 4、没有办理动土工作票,严禁破土施工; 5、检修易燃、可爆的设备、管理时、,没有办理动火工作票,未确认切断正确、置换合格,严禁 进行动火作业;在仿火区以内严禁吸烟; 6、机器设备的安全附近、防护装置不齐全、完好,严禁使用; 7、没有定穿戴劳动用品,严禁进入生产岗位; 8、女工辫子过肩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 9、未经技术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位操作;严禁临时工、副业工、民工顶岗、严 禁在生产过程中搞小轮班; 10、在用机器设备的运转部分和危险部位,严禁擦洗;发生填料或其他故障,严禁不停车处理故 障。 第八讲 与车间相关的毒物周知内容 毒物周知卡 1、常见毒物种类及特性 氨 3 分子式:NH 分子量:17.03 CAS号:664-41-7 UN编号:1005 危险货物编号:23003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2、主要用途:用做制冷剂及制取氨盐和氮肥。 3、熔点:-77.7?。 4、沸点:-33.5?(升华)。 5、相对密度:(水:1)0.82/-79?。 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爆炸特性: 1、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发 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爆炸的可能。 2、闪点:,-50?。 3、自燃温度:651?。 4、爆炸极限:15.7?27.4(V,)。 5、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份、强氧化剂。 6、灭火方法:切断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毒性及健康危害: 1、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 32、毒性:低毒性,最高允许浓度30mg/m。 3、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4、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5、侵入途径:吸入。 防护与急救: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防护:佩带防毒面具,戴化学防护眼睛、防护手套。 4、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与饮水。 5、贮运:易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酸类等分开存放,罐贮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配备相应数量的消口器。 6、泄漏处理:人员撤离上风处,并隔离气体、切断火源,用会有盐酸的雾状中和稀释、溶解。 一氧化碳 分子式:CO 分子量:28.01 CAS号:630-08-0 UN编号:1016 危险货物编号:21005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无色无嗅气体。 2、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化学合成。 3、熔点:-199.1?。 4、沸点:-191.4?。 5、闪点:,-50?。 6、自燃温度:610?。 7、相对密度:(水:1)0.79 。 8、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爆炸特性: 1、爆炸极限:12.5?74.2(V,)。 2、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禁忌物:碱类、强氧化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1、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 32、最高允许浓度:20mg/m。 3、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毒。 4、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出现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深度中毒,可致死亡。 5、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坏。 6、侵入途径:吸入。 防护与急救: 1、急救: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可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就医。 2、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应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3、工程防护:加强密闭,严防泄漏,加强通风稀释浓度。 4、眼睛防护:一般不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式其它高浓度区时必须有人监护。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二氧化碳 分子式:CO 分子量:44.01 CAS号:124-38-9 2 UN编号:1013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无色无嗅气体。 2、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3、熔点:-56?/527Kpa。 4、沸点:-78.5? (升华)。 5、相对密度:(水:1)1.56 。 6、溶解性:微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爆炸特性: 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容器内压增高,有爆炸的危险。 毒性及健康危害: 1、危险性类别:不燃气体。 2、健康危害: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和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3、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低温烧伤。 防护与急救: 1、高浓度环境中,要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2、进入罐式其它高浓度区时必须有人监护。 3、皮肤接触:若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在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就医。 4、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或盐水冲洗,就医。 5、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可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侵入途径:吸入。 五氧化二钒 分子式:VO 分子量:182 CAS号:1314-62-1 25 UN编号:2862 危险货物编号:61028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橙黄色或红棕钯结晶粉沫; 2、主要用途:主要用有机合成及硫酸工业中,也用作玻璃搪瓷着色剂,磁性材料; 3、熔点:690? 4、沸点:分解1750? 5、相对密度:(水:1)3.35 6、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酸、碱 爆炸特性: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助燃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的物:可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 31、危险性类别:毒害品,属高毒类;最高允许浓度0.1mg/m; 2、健康危害: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损害作用。急性中毒,可引起鼻、咽、肺部刺激症状, 多数工人有咽痒、干咳、胸闷,全身不适,倦怠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引起肾炎、肺炎。慢 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肾损害,视力障碍等; 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防护与急救: 皮肤和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带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的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 贮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太阳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于碱类、酸类、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注意个人防护。 硫化氢 分子式:HS 分子量:34.08 CAS号:7783-06-4 2 UN编号:10153 危险货物编号:21006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无色有恶嗅的气体; 2、主要用途: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3、熔点:-85.5? 4、沸点:-60.4? 5、相对密度:(水:1)1.19 6、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进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物爆炸的可能;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雾状水、泡沫; 毒性及健康危害: 31、险性类别:易燃有毒气体;最高允许浓度10mg/m; 2、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 3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当浓度为70150mg/m时,可引起眼结膜炎、鼻炎、咽炎、~33气管炎;浓度为700mg/m时,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浓度为1000mg/m以上时,可引起 呼吸麻痹,迅速窒息死亡。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引起神衰症侯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 状; 3、侵入途径:吸入 防护与急救: 皮肤和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带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的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饮水,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贮运:远离火种,防止太阳直射。严防泄漏 二硫化碳 分子式:CS 分子量:76。14 CAS号:75-15-0 2 UN编号:1131 危险货物编号:31050 理化特性: 1、外观与形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2、主要用途: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时剂、也用作溶剂; 3、熔点:-110.8? 4、沸点:-46.5? 5、相对密度:(水:1)1.29 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容器内压增大,有物爆炸的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爆炸;爆炸极限:1-60(V%)自燃点:90? 闪点-30? 禁忌物:强化剂;碱金属、胺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 31、危险性类别:低闪点易燃液体;最高允许浓度10mg/m; 2、健康危害:本品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对周围神经系 统有损害作用,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血管病变; 3、急性中毒:轻者有酒醉样表现,并有感觉异常;重症者先呈强烈的兴奋状态,而后出现 健忘,意识丧失,昏迷等.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经衰弱综合症, 有的伴有神经障碍和周围神经损害。 4、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致性功能障碍,男工常 风精子减少,女工有月经紊乱、流产等 5、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防护与急救: 皮肤和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洗胃;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带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的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 贮运: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 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存放处采用防爆电器,温度不易超过30?, 灌装时,流速小于3m/s,且要有接地 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滤毒罐的使用方法 a、根据空气中所含有毒介质不同,选择适当类型的滤毒罐; b、检查滤毒罐是否失效,检查所使用的防毒面罩是否完好能用,合格后,打开滤毒罐的上盖, 与防毒面罩连接好没,并拧紧以防漏气; c、打开滤毒罐的下盖,戴好面具,此时,滤毒罐处于滤毒状态; d、当过滤后的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8%,有毒物质处于高浓度状态,则滤毒罐实效。 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A、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很多生产环节和操作岗位可能接触到毒物。毒物进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 ?呼吸道 这是最主要、最危险的侵入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凡呈气体、蒸气、烟、雾、粉尘等形态的生产性毒物,均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而且还有于整个呼吸系统,从气管到肺泡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以肥泡的吸收功能最强。肺泡壁极薄且总面积大,并有丰富的微血管,毒物可由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毒作用大,进展快。95%的职业中毒是经呼吸道引起的。 ?皮肤 皮肤吸收毒物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表皮屏障经过毛囊,极少数通过汗腺导管。目前知道能经皮肤进入人体的毒物有能溶于脂肪及类质的毒物,如氨的硝基化合物、有机磷农药、苯、甲苯等;能与皮肤的脂酸根结合的物质,如贡及盐、砷的氧化物及其盐类;有腐蚀皮肤作用的物质,如强酸、酚类及黄磷等。 ?消化道 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而致职业中毒的事例很少。但不可忽视的是进入呼吸道的气溶胶被清除时,可经咽部进入消化道。进入消化道毒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有的毒物如氰化钾在口腔内即可经粘膜吸收。 B、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毒物作用于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下列危害: ?局部刺激和腐蚀主要发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和粘膜。 ?中毒,使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受毒物干扰而发生混乱。 ?致秃、致畸、致癌。 ?有些化学物质可以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病变。 ?在所有危害中,职业中毒最为普遍,后果也最为严重。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三种。大量毒物在最短时间内作用与人体,所发生的突然中毒为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长时间内小量毒素不断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逐渐引起的病变为慢性中毒,绝大部分的中毒属于这一类,如慢性铅中毒、慢性汞中毒等。亚急性中毒是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中毒,如二硫化碳中毒、亚急性汞中毒。 ?职业中毒表现为毒物对全身各器官、各组织的综合毒作用。临床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中毒性神经炎、中毒性肺水肿、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肝炎、坏死性肾炎、中毒性血液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职业性肿瘤等。 C、影响生产性毒物对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物的理化特性是多方面的,但影响毒物作用的有溶解度,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毒物的分散度越大,不仅其化学性增大,而且易进入到呼吸道深部,而增加毒作用;挥发性,毒物挥发性大,释放在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就高,进入人体的机率增高,危害性增加,一般来说,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 ?毒物剂量及接触时间。化学毒物的毒物的毒性再高,进入人体的毒物剂量不足也不会引起中毒。只有足够的剂量和接触时间才能引起中毒发生。 ?毒物的联合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毒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毒物共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进入人体后,大多表现为联合作用。例如在二氧化硫存在的情况下,氰化物的毒性可增大许多倍。 ?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也能影响毒物的作用。高温可促进毒物的挥发,也可增加人体吸收毒物的速度;湿度可以足使氯化氢的毒性增大;高气压环境可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劳动强度增大时,机体对毒物更为敏感。 ?个体素质。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所表现的反应可迥然不同。引起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生理变动期(经期、哺乳期)、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都可产生影响。末成年、处于经期、孕期的妇女,对某些毒物敏感性很高,故不应参加有毒作业。 第九讲 安全生产法的主要条款 《安全生产法》赋予主要负责人的6项职责: ?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 落实问责”,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责任的落实。 有的企业制定了“安全隐患责任追究”、“事故苗头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安全责任的落实。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问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奖惩分明。 “严之又严、吹毛求疵、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 5.1.2 方针目标 5.1.2.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与企业的其他方针和目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5)公众易于获得。 5.1.2.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 5.1.3 机构设置 5.1.3.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5.1.3.2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5.1.3.3 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5.2.4 隐患治理 5.2.4.1 企业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5.2.4.2 企业应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 5.2.4.3 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5.2.4.4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概念】 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我国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概念】 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 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要求】 •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 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安全生产法》第三 十三条) 7)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8)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9)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10)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 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5.4.1.1 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5.4.1.2 企业应组织培训教育,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 5.4.1.3 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 5.4.1.4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 5.4.1.5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5.4.1.6 企业应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5.4.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5.4.2.2 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 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必须 持有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第二章专门对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 培训实施要进行效果评价。 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5.4.3.1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 5.4.3.2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5.4.3.3 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5.4.3.4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4.4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5.4.4.1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4.4.2 企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 5.4.5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5.4.5.1 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4.5.2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 5.4.5.3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5.4.6 日常安全教育 5.4.6.1 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 5.4.6.2 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企业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5.4.6 日常安全教育 5.4.6.3 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 5.4.6.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1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签字。 5.4.6.5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管理部门、班组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 案例:南化公司煤气化装置煤浆管线爆炸事故(企外事故) 2月13日8时55分,南化公司合成氨部煤气化装置煤浆泵出口至气化炉段管线发生爆炸。事故中1人死亡,3人重伤,3人轻伤。事故造成煤浆泵B泵出口到气化炉B炉的煤浆管线炸碎,附近电缆桥架及电缆损坏,灰水罐、滤液罐、火炬放空线等不同程度损坏。 事故发生前,B系列运行。因锁渣阀泄漏准备切换至A系统。13日8时30分,班长和操作工黄X到现场做切换前的准备工作。本来应打开处于备用状态的A台煤浆泵的出口导淋阀,2人却错误地来到正在运行的B台煤浆泵出口导淋阀前,未经检查确认就贸然开阀。在阀门憋压、很难打开的情况下也没有检查,而是擅自喊来2名非岗位的民工帮忙。阀门打开后、高压煤浆喷出,导致进入气化炉的氧气,以及炉膛内的高温、高压工艺气倒串至煤浆管线,达到了混合 气体的爆炸极限及着火温度而发生爆燃。火焰在管道内传播加速后引起爆轰,长达124米、直径为219、壁厚为23的整条管线被炸成碎片。 案例: 事故直接原因:员工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错开阀门。事故也反映出企业对重大危害识别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事故中重要的停车联锁没有发挥作用。事故也暴露出企业对重大操作变更、重要阀门操作不重视,对劳务用工管理存在漏洞。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班长和1名操作工到现场做切换煤浆泵的准备工作。本来是要打开备用煤浆泵的排凝阀,检查是否积水、堵塞,结果2人糊里糊涂,直接去开运转泵的排凝阀。由于压差太大、打不开就喊来2名民工帮忙。由于排凝阀打开,煤浆外泄,气化炉内高压、高温的合成气、氧气倒串进入煤浆管线产生爆炸。124米直径为219、壁厚为23的管线几乎全部炸碎,碎片最远抛到了200米以外的其他装置。现场人员1死7伤。教训十分惨痛。在化工操作中,切换泵、开关阀门都是家常便饭了。班长带领操作人员竟然开错了阀门,实在是不可思议。开阀时感觉非常吃力,就没有想一想是不是运转的泵,是不是憋压了,责任心到哪里去了,) 5.6.3.4 企业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监护作业,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5.6.3.5 企业应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5.6.3.6 企业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承包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应组织并监督承包商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案例: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13名事故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事故经过: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 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制动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点,,分。参与抢险搜救的干部、群众和公安、消防干警500多名,车辆32部,共解救、疏散群众2000余人。 事故原因分析:(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 ) 1.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米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置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米,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米,远远低于规范要求。因此,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4.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1)企业在采购液相连接导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关不严,致使所购产品为无证厂家生产的产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 重隐患。( 2)企业制定的《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液氨车辆来厂后,由当班调度负责检查《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驾驶证》、《押运证》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格,不合格者拒绝充装。”而该液氨罐车仅有《驾驶证》、《押运证》、《操作证》、《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未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手续不全;规定还要求,“来厂车辆必须保证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紧急切断阀、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排污阀的完备、好用,由调度带领氨库操作工进行检查。符合规定由调度填写充装安全许可证并签字,否则不许充装。”而企业提供不出该车的充装安全许可证。以上看出,企业虽然有《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不落实,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城建规划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督促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致使辖区行业内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冬季四防知识的学习相关内容 冬季“四防”包括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随着冬季的到来,对于化工企业特别是我们处于 气候寒冷地区的化工企业来说,地上的 积水、管道或设备的泄漏等在别的企业可能看似无所谓的小问题,到了冬季一旦整治和防范不及时,就很有可能酿成大事故。 防冻方面,各生产车间应该严查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和保温设施,对一些重要设备要安排专人不定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滑方面,要及时处理地面上的积水,工作人员巡检中要注意地面和梯道上是否有结冰现象,防止滑倒摔伤;防火方面,对一些重要的危险着火源要重点监控,防火器材必须完好备用,在进行动火作业时严格遵守'六大'禁令;防中毒方面,对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进行处理或开停车时,要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处理,排查隐患,杜绝违章。 防浓雾危害 在接近地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视野模糊不清,当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见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浓雾; 第十讲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主要条款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的规范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 1、本办法适用于分厂内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 2、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 3、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二、特种作业包括: ?电工作业;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登高架设作业; ?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压力容器操作; ?制冷作业;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 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年龄满18周岁 ?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四、培训、考核和发证 (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具有资质单位的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特殊工种作业证。 (3)参加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资格考核的人员,应当填写考核申请表,由安全科向当地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的单位提出申请。 (4)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安全科在有效期内提出申请,由当地的考核、发证单位负责审验。 五、监督管理 1、安全科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主管部门,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2、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档案,进行日常的检查工作。 3、特种作业人员工作调动的,责任单位应在人员调动后10日内到安全科登记备案。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证由各用人单位保管。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科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 ?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 ?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经确认健康状况已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的。 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 六、考核 1、未建立登记台帐、未按照标准进行办理的、人员调动后不能及时反馈的每项次考核30—50元。 2、用人单位未将证书保存好造成丢失的每本证书考核50元。 3、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借用的每人次考核100-300元。 4、管理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一旦查出,按照《安全管理规定》中的最后一款执行考核。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第四条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条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 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特种设备生产、使 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 第六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 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二十二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又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二) 有与气瓶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 施和一定的气体储存能力,并能够向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 (三) 有健全的充装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紧急处理措施。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对 气瓶使用者安全使用气瓶进行指导,提供服务。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 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想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三十二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本条例取得俺去许可证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第五十七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时,应当有两名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人员证件。 第九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十一讲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主要条例 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6、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 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 定。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烧液体、易 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 等。 第五条 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对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实施监督 管理的有关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二(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 责审查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 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三(质检部门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负责对危险化学品包装 物、容器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四(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处置的监督管理,负责调查重大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 生态破坏事件,负责有毒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和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登记, 并负责前述事项的检查。 五(铁路、民航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航空运输和危险化学品铁路、民航运输单位及其 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 六(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和危险化学化学品事故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护工 作。 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批准、许可文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 运输单位营业执照,并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 八(邮政部门负责邮寄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 (二) 工厂、仓库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三) 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四)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五)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开工生产。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第二十条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第二十四条 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二) 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三)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四条 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准守下列规定: (一) 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 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 (二) 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凭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注明品名、数量、用 途)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 (三) 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第三十八条 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 第五十二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指挥、领导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一)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人员; (二) 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三)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第五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公布。 第六十九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立即组织救援,或者不立即向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失职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
本文档为【监火监护人培训教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