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2017-11-26 8页 doc 22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曹丽华 (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江苏滨海22452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 象性思维为主,那么通过何种方式才能使他们能轻松地掌握 数学规律呢?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 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设计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 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 曹丽华 (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江苏滨海22452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 象性思维为主,那么通过何种方式才能使他们能轻松地掌握 数学规律呢?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如果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在数学教学 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设计有助于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 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一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其学习的 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但探究需要问题 的"参与"."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 究的动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故缺乏兴趣.教 师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 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主动探究.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获得正确的认知.这样学生的创 造能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也能充分地展现. 实践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脑科学研究 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右脑形象感知, 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功能占优势. 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 支配,而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 作.使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能够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 二,实践操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地过 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得知识过程 的主动参与者."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种自主探究,自主思考, 自主创造和自我展现的机会,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 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 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就能使他们在获取新知 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 实践操作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操作,主动思考,主 动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 知,这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会印 象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 的机会,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亲身体验探讨问题和寻求 结论的过程. 三,实践操作是学生思维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 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 "凑十法"来计算的.教师要进行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 的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学生 在操作9JJ114的进位加法活动中,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 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4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 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4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提 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 个)那么1个从哪里来?操作:把盒子外面的4个分成1个和3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到盒内(学生说:9+1=10),老 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lO个与盒外3个合并(学生说:lO+3=13). 这样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边操作,边 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操作活动前,要精心 金三角形,向远处无限延伸的抛物线,美丽的正弦曲线等又折 射出数学的符号美;利用'.'.'.书写的几何证明过程,则又体现 了数学严谨推理的逻辑美. 3.利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愿听你的课,完 成你布置的作业.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造诣,而且 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相当的书法水平.业务水平高,能 把问题讲清讲透,是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的课堂语言要 讲艺术.不要太刻板,生硬,要讲策略,善于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要有幽默感,充满睿智与机敏.板书应,讲究字体问架 结构.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总之,业务,语言,书法要三管齐下, 让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才会欣赏你的人,热爱 你教的学科. 4.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 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出一些相应档次的问题,要注重个体差异. 可以出El答题,板演题.可以出三言两语的简答题,也可以出 分层次回答的复杂题,抓住任一知识点就可出一道题.总之, 应因人而异.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要多给中下等学生尤 其后进生提供机会,对他们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闪光,都要 大加赞扬,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鼓舞斗志,增强信心.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现代信息网 络,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和展示各种资料,例如,声音,文 字,图像等,具有动感,美感,惟妙惟肖等特点,可以把复杂难 懂的内容演示得清楚,明朗.运用不仅省时省力,而 且对学生的感官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能激起其好奇心与求知 欲,对培养兴趣大有裨益. 三,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情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人对接触到的客观 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数学教师要设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 情感.可以用数学之美去熏陶学生的情感,可以用成功激励学 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学生的向师性吸引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关 注每个学生.爱护每个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 他们乐学,爱学.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坏习惯能毁掉一个人.而好习惯能造就一个人,使学生终 身受益,教师应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应养 成晨练的好习惯,为一天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保证充足的精神 和清爽的大脑.一日三餐不可偏颇,切勿养成不食早餐的习 惯有了好身体,才能为学习提供保证. 2.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上课前一定要将要讲的内容浏览 一 遍,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难易处,关键点,这样才能做到听课 时从容,临课不乱,提高效率. 3.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于知识点,好题型,解题技巧,经 典理论等要随时记下,课后整理,常翻常看,加强记忆. 4.养成自主学习,善于合作的习惯.学习要有定力,要 耐得住寂寞,应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通过观察,实验,猜 测,验证,推理等手段,努力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要知难而 上,善于与别人交流合作,要有团结协作的意识.要善于倾 听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想法,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和创新意识. :.圈 应用题教学公开课例析 权松爱 (宁安市东京城镇小学,黑龙江宁安157421) 摘要:应用题对不少小学生是一个难点,考试败就败 在不会解决应用题上,所以许多老师不愿意选择应用题作为 公开课的题目.作者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做到了巧思妙解, 为应用题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创新教学思维能力 面向二十一世纪.应用题课堂教学应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的人才?我们正在努力探索, 实践.下面就以某次观摩课的例题:"牡丹江公园原有20条船, 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收入多 少元?"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 一 ,导入要注意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育心理学表明,积极的情感可以触动学生的神经中枢, 促进大脑细胞活动.热情是学习的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 思维的前提,没有情感的保障,最佳的学习不可能产生,创新 更无从谈起.应用题的导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从生活实际导人,可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陌生感.我们 生活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畔,每年的旅游季节我们都会去牡丹 江玩.我用大屏幕把学生带到了大家所熟悉的游客如织,游船 如梭的牡丹江公园.我将教材的内容和生活现实有机结合,创 设了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应用题源于生活既激 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又激活了其学习的热情. 2.从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导人,可缩短新旧知识的距离,增 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上面讲到的在创设情境后,让学生解答 :牡丹江公园原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 算,现在有35条船,每天收入多少元?然后,我将复习题中的 "现在有35条船"改为"现在增加了15条船",导人新课.例题是 一 道三步归一应用题,它是在已学过的简单归一应用题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简单归一应用题引路,找准了新旧知识的 衔接点,从而缩短了新旧知识问的距离.既可促进知识的迁 移,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新授要注重提高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论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 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 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才会发展,才会创造.所以在应用研 究题的新授阶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培养学生学会 学习.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应用题时 是这样展开新课让学生学习的. 1.独立尝试.出示例题后,我紧紧抓住例题与复习题之间 的联系.精心设问:(1)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2)现在增 加了15条船意味着什么?(3)要求现在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应怎样解答?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有了复习题的铺垫,同学 们比较容易得出第一种解法:360+20~(20+l5). 2.合作学习.独立尝试后,组织学生按小组展开讨论:想 一 想.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在合作后,同学们找到了第二 种解法:36O?2()×15+360. 3.比较提高.得出两种解法后,组织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 比较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动态闪光的线段图, 清晰地展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以更好地帮助不同层次的 学生加深理解. 三,要重视培养创新的思维 数学素有"思维体"之称,应用题是训练思维的好教材,而 应用题的巩固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时机,实践证 明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最有效的手段之 一 .因此,在应用题的巩固阶段,教师应根据应用题的特点,创 设"应用"的契机.巧设有思考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消化知识 的同时,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如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形式 的练习. 题目:五年级学生从学校到西湖游玩,10分钟走了500米.照 这样计算,又走了20分钟到达目的地,问:学校离西湖有多远?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判断下列算式哪些正确 (1)500+10~20 (2)500+l0~20+500 (3)500+10~(10+20) (4)500+10~(20—10) 当学生判断出正确算式是(2),(3)后,教学并没有终止, 而是继续提出要求,分别改变题中的条件或问题,使算式(1), (4)成立.至此,这个题目似乎已圆满解决,我又提出新问题: 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请大家讨论.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最 后在合作探索中又得到了多种解法 一 题多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 力;一题巧练,练出了学生的解题浓度,练出了智慧.课堂教学 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 析,比较,而且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如 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锥的 体积计算,也没有动手做实验给他们看.而是引导他们想 象圆锥的体积应该与我们学过的圆柱体积有一定关系.让他 们回家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先把圆锥盛满水. 倒入圆柱中,看看要倒几次圆柱才可以盛满.学生通过这样的 操作,发现倒3次就可以倒满圆柱.于是就很轻松地得出了圆 锥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关系.再"逼"着学生思考. 得出结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圆柱体 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操作, 并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实践操作是学生勇于创新的支撑 一 个人的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 们既要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具有应用知识 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 学会创造.如在教学"认识厘米和米"时,由于"认识厘米和米"和 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 察周围的事物.又如教学完"圆柱表面积计算"一课后.可以出这 样的几道题:求有底有面的油桶的表面积,求有底无面的水桶的 表面积,求无底无面的烟囱的表面积.这样,由浅人深.逐步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可发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要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 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让他们在教师和自己设计的学习情 境中,自主地"学"和"做".让学生动手操作,强化感知.在头脑 中形成表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 学生接受;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有助于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 地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57
/
本文档为【跳动在学生手指尖上的智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