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2017-09-21 18页 doc 41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 ——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第32卷第5期 Vo1.32No.5 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2010年lO月 Oct.,2O1O 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 —— 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卜朝晖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期的日本遣唐留学生...
[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 ——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第32卷第5期 Vo1.32No.5 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2010年lO月 Oct.,2O1O 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 —— 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卜朝晖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期的日本遣唐留学生,是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特殊人物;王 维是中国唐代的着名诗人与官僚.从有关的诗文可以考察到其两人交往的史实与友谊.阿倍仲麻 吕与王维的交往是其与唐代文人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和证明,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国文化向外输出 的多种形式及其意义. [关键词]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唐代诗人;王维;交往;文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82(2010)05—0093—04 一 ,研究背景介绍 阿倍仲麻吕,698,770年(另说701,770年), 其日本姓名又写作”阿倍仲磨”,”阿部仲满”等,中国 姓名为朝衡,又写作晁衡或胡衡.阿倍仲麻吕出身 于日本奈良时代的一个中层官僚贵族家庭,716年 被日本朝廷选派为遣唐留学生,717年赴唐,此后一 直到终老都在唐朝为官和生活,没有回到日本.其 间753年56岁高龄时曾一度尝试回国,可是遭遇了 风暴,曾漂泊到了安南(今越南),最后又重返长安. 他老年还担任过唐朝廷设在安南的官府安南都护府 的都护官职.以今天的地理国界来看,可以说阿倍 仲麻吕是一个足迹涉及东亚和东南亚两个区域,横 跨日本,中国和越南三个国家的国际人.阿倍仲麻 吕人唐五十四年,历侍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官至正 三品(死后获追赠从二品).《旧唐书》中有关于阿倍 仲麻吕的如下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其偏 使朝臣仲满,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 仕历左补阙仪王友.衡留京师五十年,好书籍,放归 乡,逗留不去……上元中,提拔擢左散骑常侍,镇南 都护.”(详细见《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上?列传 第一百四十九上?东夷)L1]《新唐书》中有关于阿倍 仲麻吕的如下记录:”……开元初,粟田复入朝,请从 诸儒授经,召四门助教赵玄默即鸿胪寺为师,献大幅 布为贽,悉赏物贸书以归.其副使朝臣仲满幕华不 肯去,易姓名日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多所该识, 久乃还.……天宝十二载,朝复入朝,上元中,提拔 擢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详细见《新唐书》?卷 一 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东夷),【2日本史 书《统日本纪》中,有”我朝学生播名唐国者,唯大臣 吉侑真借及朝衡二人而已.”这样的评价.关于阿倍 仲麻吕的生平,《阿倍仲麻吕仨研究》[3]中有比较详 细的考察和论述.阿倍仲麻吕在唐的长期的生活过 程中,和唐代的许多文人官僚,例如着名诗人李白, 王维,储光义,赵骅,包佶等都有密切交往,并留下了 有关他们交往的不少诗文.关于阿倍仲麻吕和唐朝 的诗人们的交往,一些论着中都有提及,例如《阿倍 仲麻吕仨研究》[3],《奈良文化唐文化》l4],《中日文 化交流大系》[5],《日本文化交流小史》[6等.但这些 文献中对于他们交往的状况,有关的事实背景,以及 相关的诗文等没有进行专门的考察和分析,所以也 就没有对阿倍仲麻吕和唐代诗人的交往进行一个比 较专门和详细的研究探讨.国内关于此方面的论着 也还颇少见.因此,笔者拟以研究阿倍仲麻吕和当 时的文人官僚李白,王维,储光仪,赵华,包估等的交 往事实为中心,收集能反映他们交往的有关诗文,并 以此为线索展开有关考察和分析,展示阿倍仲麻吕 收稿日期:2010—07—26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071144) 作者简介:卜朝晖(1969一),女(壮族),广西钦州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 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日语 语言文化,日中翻译(含机器翻译). , 93— 和唐代诗人们交往的一个比较详细和全面的概况. 以此反映围绕着阿倍仲麻吕这一特殊人物的唐代日 中交流中的各种交流事实,进而揭示唐朝中日文化 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多种形式和意义,而 同时以不同形式吸收外来文化的事实和意义. 阿倍仲麻吕在唐的时代从中国文学史上看相当 于盛唐时期,是李白,杜甫,王维等有名的诗人辈出 的时代.当时的长安可以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诗 城.玄宗皇帝喜好诗文,身边时常汇集了为数众多 的有名的文人墨客.当时很多官吏既是官僚又是诗 人,或者是玄宗的御用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就 属于这一类. 阿倍仲麻吕”幼聪敏,好读书”,原来在日本时就 擅长于和歌,入唐后又精通汉诗,并进行汉诗的创 作.供职于唐的朝廷,为他与众多的官僚诗人相识 提供了机会.日本的《大日本史》1l6卷有关于阿倍 仲麻吕的传,提及有李白,王维,储光仪,赵骅,包估 等曾向其赠诗.[7中国的史书上虽然没有有关他和 唐代诗人们交往的正式记载,但在以上中国诗人的 诗集中可以看见赠送与阿倍仲麻吕的诗作.作为异 邦人的阿倍仲麻吕,在唐朝的文坛中有如此广泛的 交友,并如此被看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 的. 阿倍仲麻吕是如何与这些唐朝诗人交往的?赠 送与他的诗作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笔 者拟以与其有关的诗作为线索进行一个比较有针对 性的考察和探讨. 本研究分成两部分”(一)阿倍仲麻吕和李白 等”,”(二)阿倍仲麻吕和王维”进行考察分析.本论 文就第二部分进行论述. 二,阿倍仲麻吕和王维 (一)王维赠与阿倍仲麻吕的诗文 王维,字摩诘(699—761年)?,王维和阿倍仲麻 吕,李白几乎是同龄人,也是和李白,杜甫齐名的盛 唐诗人之一,可以认为他是一名宫廷诗人和山水田 园派诗人. 阿倍仲麻吕和王维交往的一个清晰的证据就是 王维送给朝衡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一诗及其 序.这首诗及其序是唐朝诗人赠送给阿倍仲麻吕的 诗作中最长的一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阿倍仲麻吕 在唐的学习,生活及当时的唐朝和日本交流的一些 情况.可以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具有 一 定的历史价值.这首诗收录在《全唐诗》卷一二七 中,[.也收录在《王右丞集》卷十二中.[.从此诗及其 序中,可以深切感觉到两人的深厚友情. 以下是”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及其序的全 文.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 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动 干戚之舞,兴斧钺之诛.乃贡九牧之金,始颁五瑞之 玉.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大道之行, 先天布化;乾元广运,涵育无垠.若垂为东道之标, 戴胜为西门之候,岂甘心于邛杖,非征贡于苞茅.亦 由呼韩来朝,舍于蒲陶之馆;卑弥遣使,报以蛟龙之 锦.牺牲玉帛,以将厚意;服食器用,不宝远物.百 神受职,五老告期.况乎戴发含齿,得不稽颡屈膝. 海东国日本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 乎夏时,衣裳同乎汉制.历岁方达,继旧好于行人; 滔天无涯,贡方物于天子.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 先;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彼以好来,废关弛禁;上敷文教,虚至实归.故人民 杂居,往来如市.晁司马结发游圣,负笈辞亲,问礼 于老耽,学诗于子夏.鲁借车马,孔子遂适于宗周; 郑献缟衣,季札始通于上国.名成太学,官至客卿. 必齐之姜,不归娶于高国;在楚犹晋,亦何独于由余. 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 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于是驰首北阙, 裹足东辕.箧命赐之衣,怀敬问之诏.金简玉字,传 道经于绝域之人;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琅 邪台上,回望龙门;竭石馆前,詹然鸟逝.鲸鱼喷浪, 则万里倒回;鹚首乘云,则八风却走.扶桑若齐,郁 岛如萍.沃白日而簸三山,浮苍天而吞九域.黄雀 之风动地,黑唇之气成云,淼不知其所之,何相思之 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褐本朝之君臣.咏七子 之诗,佩两国之印.恢我王度,谕彼蕃臣.三寸犹 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 子其行乎,余赠言者.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鳖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以下对此诗及其序的进行一些解读. ?关于王维的出生年月,还有700,701年等学说.本暂从699年出 生之说. ?关于此诗的题目,《唐诗品汇》中为”送秘书晁监还El本”,《极元 集》中为”送秘书晁监归日本”,《文苑英华》和《唐诗正音》中 为”送秘书晁监归日本国”. -—-—— 94-—— 诗序中的”舜觐群后”至”得不稽颡屈膝”为止描 写了唐朝当时的昌盛的国际交流的情况,歌颂了玄 宗的英明的对外政策.从”海东国日本为大”至”往 来如市”介绍了当时日本在唐朝朝廷和唐人眼中的 印象和地位,以及当时的中日交流的状况.而从”晁 司马结发游圣”至诗序的最后是有关阿倍仲麻吕的 描述.其中”晁司马结发游圣,负笈辞亲,问礼于老 耽,学诗于子夏.”记述了阿倍仲麻吕早期离开日本 来唐,热心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情景.”名成太学, 官至客卿.必齐之姜,不归娶于高国”等语句告知了 其在唐朝学有所成,被提拔为官员,并与唐朝女子结 婚的生活情况?.”游宦三年”至”关羽报恩而终去” 达了阿倍仲麻吕虽然身在唐朝为官,一帆风顺,可 是还是惦记着自己的祖国日本,有强烈的归国报国 的愿望.”于是驰首北阙”至”致分器于异姓之国”描 述了阿倍仲麻吕回国航海前的情景及其肩负的重 任.”鲸鱼喷浪”至”何相思之可寄”描述了阿倍仲麻 吕一行此次航海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情景,表达了 王维对其回国路途的担忧及对其的思念之情.”嘻! 去帝乡之故旧”至”信陵归魏而逾尊”表达了王维相 信阿倍仲麻吕即使是年老归国也仍然能大有作为, 期待其为唐朝和日本的交流事业继续做贡献的心 情. 序之后的五言古诗描写的是王维想象中的阿倍 仲麻归途中的各种情景,表达了王维对阿倍仲麻的 担心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及其序写于什么时候 和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呢?根据诗的内容以及阿倍仲 麻吕的生涯,可以推测它可能写于阿倍仲麻吕曾经 有的唯一一次归国之前,即唐天宝十二载(753年) 的十月或十一月左右.那时候阿倍仲麻吕得到玄宗 的许可,和清河大使一行一起将要回国?.唐朝的 中国友人们为了送别他,在当今的苏州一带举办了 送别宴会.此诗有可能作于此宴会期间.朝衡自己 也作了一首题为”衔命还国作”?的汉诗赠给中国的 友人们.此诗收录在《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二中oE83 又收录在日本人编撰的日本古代汉诗集之一的《日 本诗纪》中.Elo3诗曰: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腓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长.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倍仲麻吕的这首诗述说了他回国前的心境及 对在唐友人的不舍之情.在唐朝的友人除了王维以 外,与其有交情的诗人赵骅,包估等也作诗赠与他. 赵骅所写的一首是”送晁补阙归日本”(详细见《全唐 诗》一百二十九卷).包佶写的是”送日本国聘贺使 晁臣卿东归”.(详细见《全唐诗》二百零五卷).徐 凝写的是”送日本使还”(详细见《全唐诗》卷四七 四).E8J 我们可以推测朝衡诗中的”平生一宝剑,留赠结 交人”的结交人一定包括王维在内.而且,从王维给 他的这首诗作的序来看,王维应该是朝衡在唐朝结 交的友人中关系最亲密的一个. 另外,据《土佐日记》中的记载,阿倍仲麻吕所作 的有名的和歌,一”天原,1)墨c于兄扎f,春日 为,三笠山}:出L月加屯”@也是在苏州的海 边跟唐朝的友人分别时所作?.阿倍仲麻吕在海边 望着月亮,在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 表达了自己与唐朝的友人们即将离别的怅然之情. ?关于阿倍仲麻吕在唐朝结婚与否在学者之间还有争议.比如《阿倍仲麻吕亿研究》和《阿倍仲麻吕国隙结婚;:0,》 (帝蟓山学院大学人肺文化学部,《研究年赧》创刊号,1999.12)的分析就有差异.笔者赞同王勇在《阿倍仲麻吕国隙结 婚》中的观点,认为此诗句可理解为阿氏在唐与唐朝女子成婚. ?根据有关史实和文献记载,阿倍仲麻吕人唐五十四年,只有一次离开过唐土.天宝十二年(753),第十次遣唐大使藤原清 河回日本时,阿倍仲麻吕不顾56岁的高龄也向唐玄宗请求一起返回久别的故土日本,并得到了唐玄宗的许可.同年十一 月中旬左右阿倍仲麻吕(包括着名的鉴真和尚)一行从扬州一带离开唐土踏上归国之途十二月初的时候清河及阿倍仲 麻吕所乘坐的第一船在海上遭遭遇风暴,最后漂泊到了安南(今越南).在安南还遭到了当地土人的袭击,船员大多遇害, 清河和仲麻吕两人好不容易才得以逃生.阿倍仲麻吕安南漂流后在天宝十四年(755)的六月左右再次回到长安,此后不 再离开过唐土. ?《唐诗品汇》中该诗题目为”衔命使本国”. ?严绍汤,中西进主编的《中日文化交流大系(6>文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把此首和歌的中文翻译为:”翘首 望天边,月光如洗照九天,三笠山月圆”. ?r土佐日J中的”十九日”的记录中,有如下的相关的日文记载:r…抒加L,阿倍仲磨匕0,c于为人c未,唐I:扣tc『),埽 I)来c于弓匕墨,船}:秉为墨所}:,加国人,钱L,别扎惜L,加L二溪祷<『jLc于为…J.详细内容见 纪贯之作,铃木知太郎校注的《土佐日》(日本:岩波耆店,1979的34—35页). 一 95— (二)阿倍仲麻吕和王维交往的缘起 那么,阿倍仲麻吕和王维又是如何认识和开始 交往的呢?以下,把王维和阿倍仲麻吕的友情的缘 起与他们二人的生平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首先,因为阿倍仲麻吕入唐后除了短暂的安南 漂流和老年时期担任过安南都护以外几乎一生都在 长安度过,所以他们二人都曾经在长安呆过是他们 相识的前提.另外,如上所述王维赠给朝衡的以上 诗及序应作于朝衡回国之前的天宝十二年(753),因 此他们的交往也应早于此之前.这一点是明确的. 我们再来看看王维的情况.王维从年轻的时候 起就作为诗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李白,杜甫更早 扬名.《王右丞诗集》中记载有王维从十五岁到二十 一 岁之问所作的十四首诗,这在唐朝的诗人中也是 非常罕见的.开元七年(719),王维在他十九岁的时 候,去了长安,参加京兆府考试并取得了第一名的成 绩.开元九年(721),二十一岁的时候进士及第,被 任命为大乐丞.他的诗才使他得到了玄宗皇帝的弟 弟岐王,薛王,宁王的宠爱,成为当时王族豪门的骄 子.从《旧唐书》中有关王维的记载一”维以诗名,盛 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官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 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 “(详细见《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可以看出,他当时在上流社会中拥有很高的 声望. 根据《阿倍仲麻吕仨研究》等关于朝衡的生平的 记述,朝衡是在开元五年(717)约十八九岁时入唐来 到长安的.其时,王维十七岁,有时在长安,有时往 来于洛阳.开元七年一九年(719—721)这一时期, 朝衡是大学三,四年级的留学生时期或者是刚当上 校书官的为官初期.其时,王维也在长安,并于开元 七年赴京兆府试.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为大乐 丞.因此开元七年一九年(719—721)这一时期王维 和朝衡两人都在长安,都在朝廷学习或任职,热心学 习汉文学的朝衡想与以诗作出名的王维结识也在情 理之中.另外,也可能是通过其他诗友的介绍结识 了王维. 开元十年(722),王维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受 到牵连被逐出长安,被贬为济州的司仓参军. 从这些情况来看,朝衡和王维的友情开始的一 个可能时期是开元七年(719)一开元九年(721年) 之间(在此把这个时期作为A时期). 之后,王维在济州约呆了四年,又在淇上(今河 南)住了两年.开元十七年(729)又重赴长安,在长 安又闲居了几年.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因为得到 张九龄的推荐,又为朝官.官拜右拾遗,其后又为监 , 96一 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等职,一直在长安为官. 直到天宝九年(749)一天宝十一年(752),因为其母 亲去世要守丧,又离开长安三年. 前面我们已经推断过,王维和朝衡的交往应该 早于朝衡回国之前的天宝十二年(753)之前,再结合 以上王维在长安的时间,我们可以推测朝衡和王维 结识的另一个可能时期是开元二十三年(735)王维 经张九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至天宝九年(749)被 任命为库部郎中期间(以此作为B时期). 这个时期,王维历任了右拾遗,监察御史,右补 阙,左补阙,库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官职.朝衡历 任了左补阙,仪王友,卫尉卿,秘书监等官职.共同 效命于玄宗的两人,可能在这个时期由于工作关系, 在朝廷或者皇帝,王族的诗宴上认识,然后不断加深 友情. 比较A时期和B时期,觉得B时期的可能性较 大一些.因为B时期的时间比较长,两人都是朝廷 正式官员,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而A时期仅仅是 三年时间,那段时间的三分之二朝衡还是留学生,交 际范围和结交的人比B时期有限一些. 最后,关于这两个人的友情的开始到底是在A 时期还是在B时期,没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只推测 出这两个时期都有可能为两人交往缘起的时间.尽 管这一点略有遗憾,但是从上文中提到的王维赠给 朝衡的诗和序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他们 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 从这些诗中可以得知,朝衡在唐朝结交了许多 的官员诗人,并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朝 衡也得到了当时诗人们的高度推崇.可以说,和唐 朝文人的这些交往,对朝衡熟悉汉文学文化,广泛深 刻地了解唐代的政治,社会状况等起到了很大的作 用.同时,这些交往也给朝衡在唐朝的生活增添了 艳丽的色彩.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交往同时也对唐 朝的上述文人了解日本和日本民族,文化产生了具 体和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本论文以有关诗文为线索,探讨了日本遣唐留 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朝文人官僚王维交往的史实. 通过对王维赠与阿倍仲麻吕的诗文的写作背景及相 关史实的考察分析,展示了阿倍仲麻吕和唐代诗人 交往的一个比较详细的状况.尽管有些分析和结论 还停留在一个推测的程度,但我们从此文中已经可 以窥见围绕着阿倍仲麻吕这一特殊人物的唐代中日 交流中的一些真实情况,可以反映出唐朝时期中日 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多种形式和意 义,以及以不同形式吸收外来文化的事实和意义. 第32卷 VoI.32 第5期 NO.5 广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1osophyandSocialScience) 2O1O年l0月 Oct.,2O10 论白先勇小说的”叠置时空”叙事 许燕转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从对人心理困境的思索出发,白先勇的小说在时间和空间的 关系的艺术表现上,人物由 于具有不同地理时空的多重生存境遇,在冲突碰撞中形成心理上一 种或交错或并置的新时空形 态——”叠置时空”.在此中,人物既是自己的影子,在无边,重叠的空 间下的循环,也在异质交融的 困境中分裂;叙事结构主要以”发散的刺球”模式建构. [关键词]白先勇;心理困境;叠置时空;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卜 8182(2010)05—0097—04 欧阳子曾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生死之谜”来 探讨白先勇小说世界的主题,认为《台北人》根源于 白先勇青春不长葆的人生观,小说几乎只有”过去” 和”现在”两个主角,并将过去与现在对应成两组具 有二元对立意义的词组.这种分析历来为人所认 同,不过,她过于强调人物对过去和现在的清晰界 限,容易混淆思维能够认知的客观事物(实体上的时 间)和作为主观事实的思想本身之间的区别,忽略人 物处在不断累加的时间意识流上的感情冲突.事实 上,”思维流”,”意识流”等概念说明思维的”不中 断”,意识中一定存在着感觉的对象物之间的各种关 系,也一定存在着能够觉察这些关系的感觉.这使 得人类心理中时空的关系复杂化,除了线性顺序外, 还可能有”叠置”的时空.而这一点在白先勇小说中 表现得非常明显.台湾文艺批评家颜元叔认为白先 勇是一位时空观念极强的作家[1],但不及展开.事 实上,对小说中空间的重视,关涉到一种认识论的范 式转向,它是对哲学社科领域里的空间转向的回应, 是对传统时空观的发展,以及探索新的凸显空间重 要性的文学再现方式的努力.本文通过对白先勇小 说”叠置时空”叙事的时空,人物,结构模式分析,以 图将白先勇放在文学史新的历史坐标上,分析其对 人类困境的深层,超前阐释. 一 ,”叠置时空”叙事的时空分析 对叠置时空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地理学意义 上的空间讨论.白先勇在谈到童年的上海时有一段 话值得注意:”这些(关于上海空间的创作)恐怕并非 偶然,而是我的’上海童年’逐渐酝酿发酵,那些存在 参考文献 [1]刘煦,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3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75. [3]杉本直治郎.阿倍仲麻吕伍研究[M].日本:育芳社, l940. [43王金林.奈良文化匕唐文化[M].日本:六典出版, l988. [5]严绍汤,中西进.中日文化交流大系(6):文学卷[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63上垣外宪一.El本文化交流小史[M].王宣琦,译.武 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德川光囫.大日本史[M].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明治 四十四年(19l1),排印本. [8]全唐诗[c].北京:中华书局,1960. [93王维,盂浩然.王右丞集,盂浩然集[M].钱钟联,前言, 喻岳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0. [1O]市河宽齑编.El本祷纪[M].日本:吉川弘文馆, 2003. (责任编辑:韦家朝) 收稿日期:2OlO一04—29 作者简介:许燕转(1982一),女,广东汕头人,暨南大学文艺学200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人诗 学.
/
本文档为【[word doc]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和唐代的诗人们——阿倍仲麻吕和王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