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2018-02-01 31页 doc 63KB 1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MASTER DEGREE论文题目: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英文): A Study on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s in Hetao Area 作 者: 丁利娜 指导教师: 魏 坚 2008 年 05 月 25 日论文题目:(中文)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外文) A Study on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THESIS OF MASTER DEGREE论文题目: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英文): A Study on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s in Hetao Area 作 者: 丁利娜 指导教师: 魏 坚 2008 年 05 月 25 日论文题目:(中文)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外文) A Study on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s in Hetao Area 所在院、系、所 : 历史学院、历史系专专业、名、称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指专导专教专师姓专名、职专称 : 魏 坚教授论文主题词: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 学专习专期专限 : 2006 年 9 月至 2008 年 6 月论文提交时间:2008 年 5 月 22 日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丁利娜 日期: 2008 年 5 月 22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签名: 丁利娜 导师签名: 魏 坚 日期: 2008 年 5 月 22 日摘要 河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古便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 互发生、冲击碰撞的地区,成为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该 地区在中国北方文化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汉代是一个陶明器快速发展、极度发达的时期,其在关中、中原地区的使用 可谓达到极致。缘于汉王朝大规模的移民屯垦等活动,河套地区这一时期更多表 现出的是文化传播的客体,陶明器的使用已经边缘化,从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本文的主要内容,正是以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明器为载体,首先通过 陶明器(主要指仓、灶、井)的类型学分析以及分期、分区研究,归纳河套 地区各时期、各地域流行的陶明器类型,将其分为萌芽、发展、鼎盛、衰退、回 升等五个阶段,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的墓葬特征,侧面反映当时汉王朝对边塞 地区开发所经历的过程,即拓展?收缩?恢复。这与当时的历史史实相吻合。之 后,通过与其东、西部以及关中、中原地区的陶明器比较,在印证陶明器演变具 有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将河套地区与之相比,认为该地区在明器的使用上具有明 显的滞后性,这应是文化传播所造成的。同时,文章还对河套地区的地域特殊性进行了一定分析。除了在陶明器中 表现出独特的长方形仓和独有的多边形灶外,还表现在墓葬中出现的匈奴文化因 素上。两者都反映出当时的河套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面貌,这与当时汉人北上、 匈奴内附等历史史实密切相关。另外,通过陶明器的装饰及其在墓葬中的摆放位 置等问题,文章还对汉代的思想和生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地理范围和研究对象;第二章,河套 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的类型学研究;第三章,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与周边地 区的比较研究;第四章,相关问题研究,只要论及汉匈关系、汉代思想和生活 等 方面;第五章,结论部分。 关键词:河套地区;陶明器;地域特色;历史背景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conditions, Hetao area was always the location that agricultural and nomadic peoples communicated and campaigned. And it was an area that the dynasts of Central Plain and the northern minorities scrabbled for. In a word, Hetao area has a very important station in the northern cultural zon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funerary potteries have a fast development and an extreme upgrowth, it arrived at a cli in the Guanzhong and Central Plain areas. As a result of several great migrations from Guanzhong and Central Plain areas, Hetao area relatively behaves as an absorber of culture. And the use of the funerary potteries became a fringe, so that it has much specialities of itself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thesis, is just based on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s in the Hetao area. By the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se funerary potteries and studies of stages and subarea, this thesis firstly summarizes the popular funerary pottery type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and subareas. And it also pa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nerary pottery into five phases, that is, appearance, development, cli, decline and later mounts up again. Following, rel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s,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 the course that Han dynasts exploited the Hetao area goes through three phases, namely enlargement, shrinkage, and comeback. Then, this thesis compares Hetao area with it’s western and eastern areas. On the one hand, it approves the five phases above, and on the other hand, we think that Hetao area obviously has a time lag in the aspect of funerary potteries-use, which is due to cultural diffusenes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nalyses it’s speciality of the Hetao area. Besides the apperence of the particular oblong funerary pottery storehouse and the polygonal funerary pottery oven in the Hetao area, there is much complication in the Han Dynasty tombs. Especially is the Hun cultural ingredient. Both above aspects reflect the syncretism of peoples in the Hetao area and peoples from different areas, especially the Hun people. That is related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s emigration to the north and the Hun people’s immigration to the Hetao area. Oterwise, by the ornament of the funerary potteries and the relative locations among the funerary pottery storehouse, the funerary pottery oven and the funerary pottery well in tombs, this thesis refers to the ideas and the living of the Han Dynasty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define the geographical area 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typological study of the funerary potteries of the Han Dynasty tombs in the Hetao area;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compare the Hetao area with it’s western and eastern area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studies of related questions, especial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Hun people, the ideas and the living of the Han Dynasty,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Key words: Hetao area; Han Dynasty tombs; funerary potteries; section speciality; historical background目 录 第1 章 绪 论..1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 1.1.1地理范围及其重要性. 1 1.1.2陶明器的含义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2 1.2 拟选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3 1.3 本文创新点及试图解决的问题. 6 第2 章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的类型学及分期、分区研究..8 2.1 陶明器的类型学分析 9 2.1.1陶灶的类型学分析 9 2.1.2陶仓的类型学分析14 2.1.3陶井的类型学分析17 2.1.4其他陶明器的初步分析. 19 2.2 分期与年代. 23 2.3 陶明器的分区研究. 27 2.3.1 陶明器27 2.3.2墓葬形制. 34 2.3.3陶器组合. 35 2.4 小结. 36 第3 章 与周边汉代墓葬陶明器的比较39 3.1与甘肃、宁夏地区汉代墓葬出土陶明器的比较. 39 3.1.1陶灶39 3.1.2陶仓40 3.1.3陶井40 3.2与冀北、晋北汉代墓葬出土陶明器的比较42 3.2.1陶灶42 3.2.2陶仓44 3.2.3陶井45 3.3与关中、河南地区的比较. 46 3.3.1关中地区. 46 3.3.1.1陶仓4713.3.1.2陶灶48 3.3.1.3陶井50 3.3.2河南地区. 51 3.3.2.1陶仓51 3.3.2.2陶灶53 3.3.2.3陶井54 3.3.2.4猪圈厕 55 3.4小 结55 3.4.1陶明器的比较 55 3.4.2背景分析. 58 第4 章 相关问题的研究..64 4.1陶明器反映的汉代思想与生活 64 4.1.1仓、灶、井的功能与寓意64 4.1.2仓、灶、井的摆放位置. 65 4.1.3陶明器的装饰 66 4.2河套地区汉代墓葬所见匈奴文化因素 67 4.3河套地区屯垦戍边的人员构成 70 第5 章 结 语.71 参考文献.73 附表..93 后 记120 2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地理范围及其重要性 本文所言之河套地区,主要是指内蒙古中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区,北 起阴山南麓,南抵晋陕,东至乌兰察布草原,西迄阿拉善荒漠。行政区划主要 包括内蒙古阴山以南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海 市。河套地区在汉代属朔方刺史部的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州刺史部的云中郡和 定襄郡以及西河郡的部分地区。 河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古便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1 交互发生、冲击碰撞的地区,成为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 , 该地区在中国北方文化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商周时期,土方、鬼方、 猃狁等北方民族活跃于此;时至战国,匈奴崛起于大漠,不断南逾阴山,侵扰 中原,形成“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的对峙局面。随后,赵武灵王“胡 2 服骑射”,并“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以御匈奴。秦时, “使 3 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徙?戍以充之” 。但泰祚短暂,而后 十余年“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 4 稍渡河南” 。汉初,发生平城“白登之围”,汉王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于元朔二年(前 127 年),“卫青复出云中以 5 西至陇西,„„遂取河南地,筑朔方” 。此后,于元狩二年(前 121 年)和 元狩四年(前 119 年)汉对匈奴又发动两次决定性的打击,匈奴大败,只得往 西北迁徙。宣帝时期,汉王朝对南匈奴采取怀柔政策,从此“边城晏闭,牛马 1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前 言。 2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五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885页。 3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五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886页。 4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五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887页。 5 《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第五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909页。 1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1 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于干戈之役” 。 2 新莽时期,民族关系紧张,匈奴重新占领河套,“于是边民流入内郡” , 北方的稳定局面被打破。东汉初年,刘秀采取收缩政策,西、北边郡多被放弃。 卢芳割据政权控制着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内蒙古中南部尽在 其控制之中。直到建武十六年(40 年),这一地区才回归汉王朝。建武二十四 年(48 年),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附汉,东汉重新开始对河套的经营,于 3 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 。建 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汉助南单于建庭于五原郡西部塞八十里处,迁居云 4 中,又入居西河郡美稷县” 。从此,河套地区出现汉族与南匈奴杂居错处的局 面。为彻底解决北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东汉王朝于和帝永元元年(89 年), 开始了征伐北匈奴的战争。经过连续三年的出击,北匈奴政权彻底瓦解,匈奴 从此退出漠北地区,鲜卑代之逐渐成为大漠南北最为活跃的民族。到东汉末年, 5 缘边郡县内徙,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尽为鲜卑及融入鲜卑的匈奴余部所居 。 王子今先生曾总结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概括其为“军事争夺的焦点”、 “经 6 济开发的新区”、 “汉军远征的基地”、 “民族交往的走廊”。三四百年抵御匈奴、 屯垦戍边期间,汉王朝在阴山以南广大地区置郡县、修障塞等,留下了诸多古 城和墓葬遗存。当时涉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边郡有朔方、五原、云中、西河、 定襄和雁门诸郡,在这些郡县及所辖的各县周围,都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墓葬。 对这些墓葬的研究,是探讨河套地区历史文化地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再现 当时历史史实的重要方法之一。 1.1.2陶明器的含义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明器,又称“冥器”或“盟器”,是中国古代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明器一词,周代已经使用, 《礼记?檀弓》中有: “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常是 模仿各种礼器或日用器皿、工具、兵器的形状,还有人、家畜及鸟兽的形象, 1 《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第六十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3833页。 2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4138页。 3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页。 4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 2945页。 5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前 言。 6 王子今:《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历史文化地位》,《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 2期。2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以及车船、家具、建筑物等模型。质料以陶、瓷、木、石最常见,也有用金属 1 制造的 。 2 有学者将汉代以前的明器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新石器时代是明器的萌 芽阶段,几乎是日常生活器具的模型;夏商周时期,日用器具明器仍然存在, 但主要地位被礼乐类明器取代;秦汉阶段,礼乐类明器逐渐衰落以至消失,出 现了秦时期随葬的大量的兵马俑,汉代中期以后出现大量的仓、灶、井、屋、 楼阁、田地等模型明器。 明器随葬在两汉时期达到高峰,是有其深刻根源的。首先,在“万物有灵” 思想支配下,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忠孝礼制丧葬观念浓重;其次,汉 代盛行厚葬之风,随葬明器的多少是墓主人生前财富或者身份地位的象征,而 不再像是新石器时代那样,明器因其制作简单而常出现于小型墓葬中;再次, 汉代尤其是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庄园经济的发展,明器作为墓主人生前私有 财 产的象征,大量地出现于大型墓葬中,并且时代越晚,种类和数量越多,最初 是仓和灶,以后诸如井、猪圈厕、楼阁、水田等,以及猪、狗、鸡、鸭等家禽 家畜陆续出现。 3 胡亚毅等将汉代模型明器分为六个组别 ,即 A 组??仓、灶、井类,B 组??动物俑类,C组??建筑明器类(屋、楼、城堡等) ,D组??加工工具 及相关设施(磨、臼、碓),E组??田地池塘类,F组??交通工具类(船、 车)。本文根据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陶明器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 A 组、B 组和 E组。 1.2 拟选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陶明器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对明器的总体把握和研究,探讨明器的起源以及不同历史时期随 4 葬明器的特点、演变关系。《明器起源及相关问题探讨》 一文将新石器时代至 两汉时期的明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三个时期随葬明器的特点及演变,并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 335页。 2 张勇:《明器起源及相关问题探讨》,《华夏考古》2002年第 3期。 3 胡亚毅:《汉代模型明器研究》,《中国文物报》2005年 9月 2日第 7版。 4 张勇:《明器起源及相关问题探讨》,《华夏考古》2002年第 3期。3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1 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明器略述》 论述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墓葬随葬 明器的特点及演变,并着重探讨了两汉时期明器的特征。 《论汉代陶塑明器的演 2 变》一文分两部分着重探讨了汉代陶明器的特点和演变,认为随葬的陶明器反 3 映了汉代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汉代建筑明器探源》 一文,分析了汉代建 筑明器的几大特点,着重从社会根源和思想上解释这一现象。 《汉代模型明器研 4 究》一文将汉代模型明器的分布分为十二个地区,据功能将明器分为六种组合, 通过数据统计,建立起各个地区模型明器主体组合发展变化的时空框架,再通 过各个地区模型明器组合之间的对比研究,凸现出汉代模型明器的发生、发展 和演变过程。该文所关注的,是模型明器器物组合的传播与发展,试图展现整 套器物群在各个区域的出现、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模型明器在各个区域间的流传 历程,没有花笔墨对模型明器进行详细的类型学分析。 《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 5 综述了河南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建筑明器,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同时对建筑明 器的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还有《从汉代明器探究当时庄园经济特 6 点》 等,通过明器研究来探讨当时的社会问题。 第二类,关于某一种陶明器的研究。 《河南汉墓出土陶仓楼的考古学探索》 7 一文,对河南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仓楼进行了类型学分析,探讨分析其演变过程, 并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从而总结河南汉墓出土陶仓楼的地域特征。 《两汉时期 8 陶?的类型学分析》一文对两汉时期的陶?进行类型学研究,并作了地域性分 9 析。相关的研究还有《试论汉代的仓?明器与储粮技术》 ,该文不仅对汉代陶 10 仓、?进行类型学分析,还探讨了汉代的储粮技术。《汉代粮仓初探》 一文, 对汉代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粮仓的种类以及陶仓建造结构所反映的汉代储粮 技术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将北方和南方地区墓葬所出的陶仓按照文献中 记载的名称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类似的文章还有:《东周两汉明器用灶研究》 1 郭灿江:《明器略述》,《寻根》1998年 3 期。 2 朱翔:《论汉代陶塑明器的演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2月。 3 周学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中原文物》2003年第 3期。 4 胡亚毅:《汉代模型明器研究》,《中国文物报》2005年 9月 2日第 7版。 5 张勇:《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中原文物》1999年第 2期。 6 罗惠珍:《从汉代明器探究当时庄园经济特点》,《南方文物》2005年第 1期。 7 武玮:《河南汉墓出土陶仓楼的考古学探索》,郑州大学 2006年硕士论文。 8 张建锋:《两汉时期陶?的类型学分析》,《江汉考古》1995年第 4期。 9 李桂阁:《试论汉代的仓?明器与储粮技术》,《华夏考古》2005年第 2期。 10 张锴生:《汉代粮仓初探》,《中原文物》1986年第 l期。4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1 一文,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东周两汉时期的明器用灶,对其进行类型学以及分期、 2 分区研究。《论秦汉时代的陶灶》 一文选取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江汉地区、陕 县地区、洛阳地区、临沂地区陶灶标本,初步探讨了陶灶的发展演变序列。 《汉 3 代陶灶》 一文根据收集的 10 多件明器用灶,大致描述了陶灶的演变规律。 《河 4 南出土的汉代陶灶》 一文收集了两汉时期河南洛阳地区、南阳地区、新乡地区 等地的陶灶标本,并对陶灶的构造进行了探讨。 《南阳地区汉代陶井及相关问题》 5 一文对南阳地区的陶井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探讨随葬陶井的用途和功能。 《东 6 汉陶井》 一文大致探讨了西汉中晚期到东汉中晚期的水井的演变等。另外,也 7 有关于陶猪圈厕、陶塑家禽家畜的研究。《试析汉陶家禽家畜模型》 一文列表 统计了汉代陶家禽家畜,揭示了在农业区内猪、狗、鸡等得到普遍饲养,并指 8 出随葬陶牛羊是边郡半农半牧区的特点。《话说汉代陶狗》 一文着重分析了随 9 葬陶狗明器的原因和功能。 《汉代的陶厕》大致将汉代的陶厕分为四种类 型。 《汉 10 代陶厕猪圈》 一文介绍了两种陶猪厕圈形式。 《小议贵州出土的水塘稻田模型》 11 认为陶水塘稻田模型出现于四川的特殊地理环境下,之后传播、延续下来。 第三类,将陶明器作为汉墓随葬品的一种,进行类型学的排比和研究。 《包 12 头汉墓的分期》 一文将包头地区汉墓出土的陶灶分为船头型、长方形、椭圆 形三型,将陶井分为方形和圆形两型,进行简要的类型学和分期研究。 《京津冀 13 地区汉代墓葬研究》 在随葬品的研究部分,对京津冀地区出土的陶井、陶灶 14 进行了详细的型、式划分。 《关中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研究》 也对关中地区出 1 常怀颖:《东周两汉明器用灶研究》,《首届全国高校学生考古论坛》会议提交论文,2004年。 2 梁云:《论秦汉时代的陶灶》,《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 1 期。 3 贾文忠:《汉代陶灶》,《古今农业》1996年第 1期。 4 郭灿江:《河南出土的汉代陶灶》,《中原文物》1998年第 3期。 5 李桂阁:《南阳地区汉代陶井及相关问题》,《农业考古》2003年第 1期。 6 贾文忠:《东汉陶井》,《古今农业》1996年第 2期。 7 朱天舒:《试析汉陶家禽家畜模型》,《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 1期。 8 曹建强:《话说汉代陶狗》,《农业考古》,2001年第 3期。 9 曹建强:《汉代的陶厕》,《古今农业》1999年第 4期。 10 贾文忠:《汉代陶厕猪圈》,《古今农业》1996年第 4期。 11 叶茂林:《小议贵州出土的水塘稻田模型》,《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 4 期。 12 张海斌:《包头汉墓的分期》,《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 社,2004年。 13 姜佰国:《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研究》,吉林大学 2007年硕士论文。 14 盛之翰:《关中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研究》,吉林大学 2004年硕士论文。5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1 土的陶仓、陶灶进行了型、式划分。《河南中小型汉墓分析》 将河南地区分成 五区,分别对豫西区、豫北区、豫西南区、豫中区、豫东区出土的陶明器进行 2 了较为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另外,如《山东汉墓初步研究》 、《重庆地区汉代 3 4 墓葬的初步研究》 《川西平原两汉墓葬研究》 等都对墓葬中出土的相关的陶 明器进行了相应的类型学及分期研究。 1.3 本文创新点及试图解决的问题 以往学界对明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明器的起源和演变;某个 时期、某种特定明器的类型学研究。而对于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大量的陶 明器,尚未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详细介绍了五个地区的墓葬材料,在介 绍各个墓地的随葬品时,对出土的陶明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介绍,并初步 进行了型、式划分。这些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更多的是介绍性的文字,并 且是对每个墓地出土的明器单独进行型式分析,而缺乏对河套地区陶明器的整 体把握。 《汉代模型明器研究》一文高屋建瓴,将汉代模型区域的分布划分为十 二个区域,把北方长城沿线地区作为单独一个区域,对该区汉代陶明器进行研 究,这与本文的研究范围有相当的重合,但作者侧重展现的是,整套器物群在 这个区域出现、发展变化的过程,而没有将类型学的分析作为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不是其研究的目的所在。 《东周两汉明器用灶研究》一文,进行了东周两 汉时期全国范围内明器用灶的分类、分期和分区研究。其中采用的标本涉及到 了本文研究的纳林套海和沙金套海的材料。但文章只是将其纳入陶灶的类型学 分析中,认为多边形陶灶仅见于河套地区。 本文立足于对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明器全面、细致的类型学分析, 不仅仅着眼于整体把握,还进行分区等更为细化的研究,使考古材料尽可能多 的反映当时的历史史实。文章除了对学界论及较多的陶仓、灶、井进行研究外, 还尽可能的对墓葬出土的猪圈厕、池塘、家禽家畜以及人物俑等加以分析,力 1 张翔宇:《河南中小型汉墓分析》,郑州大学 2002硕士论文。 2 胡赵建:《山东汉墓初步研究》,郑州大学 2005年硕士论文。 3 艾露露:《重庆地区汉代墓葬的初步研究》,吉林大学 2007年硕士论文。 4 燕妮:《川西平原两汉墓葬研究》,吉林大学 2006年硕士论文。6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求全面展示两汉时期河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以及这一“农牧交错带” 特殊的区域性文化特征。 文章首先分别对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仓、灶、井进行细致的类型学 分析,继而对其他陶明器如猪厕圈、池塘、家禽家畜、以及人物俑等进行简要 分析。结合墓葬共出的典型器物,试图从整体上对河套地区汉代墓葬的陶明器 进行分期研究和流行年代的判断。之后,通过对河套地区陶明器特征、墓葬形 制以及陶器组合三个方面的分析,对河套地区进行分区研究。文章第三部分, 把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明器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该地区出土 陶明器与周邻地区墓葬明器的关系。首先与河套地区西部相邻的甘肃、宁夏地 区以及东部相邻的冀北、晋北地区相比较,总结各个时期流行陶明器的异同; 继而与关中、中原地区进行比较,揭示文化(陶明器使用)面貌的异同以及时 间上的略微滞后性。最后,文章对河套地区汉代墓葬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主 要是对陶明器所反映的汉代思想与生活、河套地区汉代墓葬中的匈奴文化因素 以及墓葬的葬式、墓向等进行初步总结归纳,力图展现河套地区的地域特色。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第一,对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明器进行类型 学分析,整体把握其发展、演变序列及流行年代;第二,通过与周边汉代墓葬 陶明器的比较研究,考察河套地区的地域特色及其在两汉时期的历史史实;第 三,通过相关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展现河套地区“农牧交错带”的文化融合性, 并初步论及汉代的思想和生活。 7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第 2章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的类型学及分期、 分区研究 本文探讨的对象为四个地区经发掘和报道的汉代墓葬材料,主要包括以下 385座墓葬(图一),其中: 巴彦淖尔地区:共计 149 座,包括纳林套海 45 座、包尔陶勒盖 25 座、沙 1 2 金套海 39座、补隆淖 23座 ,乌拉特前旗公庙子 1座 ,临河县黄羊木头 13座 3 4 5 ,磴口县陶生井附近 2座 ,麻弥图庙 1座 。 鄂尔多斯地区(包括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共计 90座,包括三段地 28座、 6 7 凤凰山 13 座、鲁家坡 1 座、新地 12 座 ,准格尔旗瓦尔吐沟 8 座 ,秦汉广衍 8 9 10 故城 6座 ,杭锦旗乌兰陶勒盖 14座 ,以及东胜乡潮淖梁 8座 。 包头地区:共计 92 座,包括召湾 40 座、召潭 3 座、张龙圪旦 1 座、观音 11 庙和西壕口 3 座、下窝尔吐壕 6 座、上窝尔吐壕 2 座 ,麻池、召湾、东西壕 12 13 14 15 16 口等地 11座 ,古城湾 1座 ,孟家梁 10座 ,窝尔吐壕 4座 ,边墙壕 3座 , 17 18 麻池三队 3座 ,张龙圪旦第二次发掘 5座 。 1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清理古墓一座》,《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 4期。 3 张郁:《临河县黄羊木头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4 郑隆:《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 7 期。 5 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际》,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84年。 6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7 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4期。 8 崔睿:《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文物》1977年第 5期。 9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10 李君平:《伊盟发现杜四圪旦墓地》,《中国文物报》1997年1 月12 日,第1版。 11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2 《包头市郊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13 陆思贤:《包头市古城湾村的古城与古墓》,《包头文物资料》(第一辑)。 14 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 8期。 15 李逸友:《包头市窝尔吐壕汉墓清理简况》,《文物》1960年第 2期。 16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召湾和边墙壕清理的四座汉墓》,《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 1期。 17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包头市麻池三队遗址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 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包头市张龙圪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内蒙古 文物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8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呼和浩特地区:共计 21座,包括八拜 3座、和林格尔托克托古城村 1座、 1 2 土城子 2 座、和林格尔城麻沟 1 座 ,托克托古城乡 2 座 ,呼和浩特美岱古城 3 4 5 内 2 座 ,和林格尔土城子 2 座 ,和林格尔新店子汉代壁画墓 1 座 ,呼和浩特 6 7 8 八拜格尔图 1座 ,清水河县城嘴子古城址发现 4座 ,托克托黑水泉 2座 。 2.1 陶明器的类型学分析 2.1.1陶灶的类型学分析 明器用灶在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数量较多,型式 复杂,分布地域较广,在河套地区的四个区域均有发现。按照灶面的形状,大 致可将其分为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船头形、多边形、长方形、梯形、 心 形、抹角方形等九类。分析如下: 圆形灶 灶面圆形,灶底较灶面稍大,三火眼呈品字形排列,灶尾有烟囱,前壁有 长方形灶门。该型灶数量较少,主要发现于瞪口县,形制相差不大,可分为两 式: ?式,灶前壁开竖方形灶门,灶尾圆形烟囱插孔。上配有小釜、甑等炊具。 沙金套海 M28:13,面径 26,底径 28,高 9.5厘米(图二,1)。 ?式,长方形灶门,圆柱穿轮状烟囱。灶门两侧及所对处各有一盔形人面。 上配有甑、小盆等炊具。纳林套海 M12:2,面径 30.4,高 16.8厘米(图 二,2)。 圆形陶灶形制演变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灶门两侧出现盔形人面装饰的变 化。 1 魏坚编著:《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2 李逸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匈奴和汉代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 第 4期。 3 张郁:《1959年呼和浩特美岱古城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第 9期。 4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文物》1961 年第 9期。 5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 6 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格尔图汉墓》,《文物》1997年第 4期。 7张文平、陈永志:《城嘴子古城遗址发掘获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9年 3 月 31 日,第 1版。 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托克托县黑水泉汉代墓葬清理简报》,《内蒙古文物 考古文集》(三),科学出版社,2004年。9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半椭圆形灶灶面呈半椭圆形,灶前端较圆。发现数量较多,除补隆淖尔 M18:3 一件 为两眼灶外,余均为三眼灶,分三式: ?式,灶面平,三釜眼,素面,一烟道孔,扁长方形灶口,灶面山置釜。 包尔陶勒盖 M15:12,长 20.4,宽 18.5,高 8.8 厘米(图二,3)。同属该式的 还有新地 M5:3、M3:5等。 ?式,灶面平,三釜眼,一烟道孔,长方形灶门,灶面山置釜。灶面出现 炊具及餐饮器具等浮雕图案,灶前侧壁出现烧火者的形象。包尔陶勒盖 M19: 12,灶面浮雕刀、瓢、盘、叉、钩、勺、几等用具。灶门两侧各刻一人作烧火 状。长 21.2,宽 20.8,残高 14.5厘米(图二,4) 。同属该式的还有凤凰山 M10: 2,纳林套海 M23:2,沙金套海 M20:1、M12:13等。 ?式,灶面平,三釜眼,长方形灶门,接地。三釜眼各置一釜,与灶面连 为一体。灶面图案更加复杂,出现浮雕食物图案,并且灶面边缘出现网格纹装 饰。三段地 M10:10,灶前壁两侧、上沿,以及灶面边缘装饰有一周菱形浅浮 雕图案,灶门左右两侧各有一跪姿炊者形象,左侧为女性,右侧似为男性。灶 面沿弧线一端装饰一周锯齿纹条带,灶面浮雕有盘、杯、壶、瓢、钩及摆放于 盘中的鱼等图案。灶长 20,宽 19.6,高 7厘米(图二,5)。 半椭圆形陶灶的形制演变,主要表现在灶面和灶前壁的装饰上,从素面到 出现浮雕炊具、餐饮器具及炊者形象,再到出现食物、网格纹等图案。 椭圆形灶 灶面近椭圆形,灶面有两个或三个灶眼。发现数量不多,主要发现于磴口 县和包头地区,分两式: ?式,灶面平,两釜眼,龙头烟囱,灶前壁较直,中部有长方形灶门。上 配有小盆、甑、勺等炊具。补隆淖尔 M18:11,灶宽 21.2,通高 20.4 厘米。纳 林套海 M3:1,底宽 21.9,高 24.2厘米(图二,6)。 ?式,灶面平,三釜眼,矮圆柱状烟囱,长方形灶门,接地,门两侧各有 一道突棱。上配有三个大小不等的陶釜,釜与灶面连为一体。召湾 M98:9, 长 32.5,宽 29.5,高 9厘米(图二,7)。 椭圆形陶灶的形制演变,主要表现在灶眼数量的增加和烟囱形制的简化 上。10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船头形灶 该型灶发现较多,按照灶面火眼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五眼和三眼两型。 A型:灶面五釜眼,灶门两侧均有挡板,分为四式: ?式,灶面较低,呈斜平状,长方形灶门,柱状喇叭式或塔式烟囱。召湾 M86:19,五釜眼以近烟囱端者最大,中间的两个次之,靠灶门处的两个最小, 釜眼上各置一釜,烟囱与灶身相连,呈塔形。长方形灶门,两侧有风挡。灶长 36,通高 23.2 厘米(图二,8)。同属的还有下窝尔吐壕 M6:1,召潭 M2:11 等。 ?式,灶面微鼓,稍高,长方形灶门,椭圆形烟囱眼。下窝尔吐壕 M1:1, 灶门两侧各有风挡,灶门边及灶边有细绳纹。另配有小甑。灶宽 17.6,高 12.2 厘米(图二,9)。 ?式,灶台较高,灶面隆起,弧度更大,长方形灶门,筒状烟囱。召湾 M77:2,黄釉陶,筒状烟囱,中部有隆起,长方形灶门两侧有挡板。长 25.6, 高 20.8厘米(图二,10)。同属的还有召湾 M59:17、M3:1等。 ?式,器形变得简单,挡板简化,灶面微鼓。召湾 M93:1,灶门长方形, 两侧有较短风挡,长 22.8,宽 16,高 12.4厘米(图二,11)。 B型:灶面三釜眼,根据有无挡板,可将其分为两个亚型。 Ba 型:有挡板,分三式: ?式,灶面较平,灶壁向下斜收,长方形灶门,矮柱状烟囱。土城子 M7: 1,三火眼,前端较宽,有扁长方形灶门。柱状较矮烟囱,长 20.4,最宽 18.5, 通高 15.2厘米(图二,12)。同属的还有土城子 M6:10等。 ?式,灶面略鼓,灶前缘较尖,长方形灶门,筒状烟囱。召湾 M65:4, 圆形烟囱眼,束腰形筒状烟囱。长 23.4,通高 20.8 厘米(图二,13)。同属的 还有召湾 M85:4、M71:4等。 ?式,灶面较?式更加隆起,灶头前伸,长方形灶门,圆形烟囱孔。下窝 尔吐壕 M3:1,宽 17.6,高 12.2厘米(图二,14)。 Bb型:无挡板。召湾 M40:18,三灶眼,灶面较平,左右两壁略带外弧, 方形灶门接地,灶长 39,最宽 35,高 11.5厘米(图二,15)。 船头形陶灶的形制演变,首先是灶面由低而平逐渐变得高而鼓,到东汉晚 期,灶出现简化趋势,挡板几近消失。11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另外,还发现有铜灶和釉陶灶。铜灶,如沙金套海 M17:14,灶面中央三 火眼呈品字形排列,其上各置一釜。斜直壁,平底,面大底小,中空。灶尾有 圆形烟囱插嘴,上套接圆筒形兽首烟囱。灶身两侧下缘附接蹄形足两对,长方 形灶门。灶长 22.8,宽 16,高 14 厘米(图六,1)。又如纳林套海 M5:8,三 釜眼,龙首烟囱,扁梯形灶门,四蹄足,长23.6,宽12.8,高7厘米(图六, 2)。 釉陶灶,如纳林套海 M33:7 和沙金套海 M27:6,两件釉陶灶,灶面形状 如出一辙,介于陶质半椭圆形灶和船头形灶之间,灶面前缘较圆。两者均为绿 釉陶器,品字形三釜眼,圆形烟囱插孔,扁长方形灶门。其中纳林套海M33:7, 灶身底部接有三个方形足,灶台宽16,高6厘米(图六,3) 。沙金套海M27:6, 平底无足,灶长18.5,宽13.5,高5.6厘米(图六,4)。 多边形灶 该型灶发现不多,集中于巴彦淖尔盟磴口县的大型砖墓葬中。根据灶面釜 眼多少,可将其分为两型。 A型:三釜眼,分两式: ?式,三釜眼,灶面无其他装饰,灶前壁模印有烧火者形象。纳林套海 M31:3,灶面六边形,灶门所在边最宽。灶门长方形,灶门边宽 18.4,高 11.4 厘米(图二 ,16)。同属的还有纳林套海 M7:2等。 ?式,三釜眼,灶面边缘出现刀、叉等炊具。沙金套海 M23:2,前壁平 直,中间横开长方形灶门,两侧模印有庖厨杂役形象,手持火叉,跪姿烧火状。 灶面模印有叉、瓢等用具。长 22.4,宽 20,高 9.6厘米(图二 ,17)。 B型:五釜眼,灶面装饰图案复杂,不分式。如纳林套海 M20:8,灶呈八 边形,五釜眼,灶门所在边最宽。灶面平,模印有刀、叉、钩、几、瓢、盖等 图案,覆斗状烟囱,长方形灶门。最宽 28,通高 8厘米(图二 ,18)。 多边形陶灶基本发现于第三期,形制演变也主要表现在灶面装饰上。 长方形灶 灶面呈长方形,均为三眼灶。发现数量较少,根据灶前侧壁有无檐,及有 无挡墙等,将其分为三型。 A型:灶前壁无檐,灶面无装饰,均为接地灶门,分为两式: ?式,灶面平,三釜眼,长方形灶门接地。新地 M11:8,灶面竖长方形, 12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 素面,长 32.2,宽 22.5,高 11.1厘米(图二 ,19)。同属的还有新地 M2:7, 横长方形。 ?式,灶面平,三灶眼,梯形灶门接地。上窝尔吐壕 M2:1,灶面竖长方 形,素面,平台状。长 33.2,宽 24.8,高 10.8厘米(图二 ,20)。 B型
/
本文档为【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