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2017-11-11 22页 doc 60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附 件 (测算方法讲义及量水技术) 附件1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测算方法及要求讲义 编写:郑世宗、赵晓波、卞祖铭 目 录 1 测算技术路线及样点灌区 ........................................... 1 1.1 测算技术路线 ................................................. 1 1.2 样点灌区 ............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附 件 (测算方法讲义及量水技术) 附件1 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测算方法及要求讲义 编写:郑世宗、赵晓波、卞祖铭 目 录 1 测算技术路线及样点灌区 ........................................... 1 1.1 测算技术路线 ................................................. 1 1.2 样点灌区 ..................................................... 2 2 测算方法 ......................................................... 3 2.1 自流灌区 ..................................................... 3 2.2 提水灌区 ..................................................... 5 3 典型末级渠道及样点田块选择 ....................................... 6 3.1 典型末级渠道选择要求 ......................................... 6 3.2 样点田块选择要求 ............................................. 7 4 实用量水技术 ..................................................... 8 5 样点灌区主要工作内容 ............................................. 9 附表1-11 1 本次“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技术路线,主要是按照《全国灌溉用 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下称《技术指南》)进行。根据《技术指南》, 省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工作,主要是在对各省灌区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与 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 灌区作为测算样本点,并依据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灌溉试验与观测资料和 灌溉实践经验等,补充必要的典型观测,通过观测调查、计算分析,采用统一的首尾 测算分析法(见后),对样点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 在样点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 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按不同分类灌区灌 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出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1.1所示。 省大/ 点面点面省灌确定样点灌中/小省灌 转化 转化 区基省典区灌溉型灌区溉用本情型代用水有灌溉用水有况调表样效利用水有效效利 点灌系数测利用系用系查 数平均区 算分析 数 值 图1.1省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技术路线 测算主要过程如下: (1)对全省灌区情况开展整体调查,统计分析大、中、小型灌区的数量、分布、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灌溉取水量等,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代表不同灌区规模、不同 水源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开展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系数测算分析的样点灌区。 (2)利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跟踪开展对“十一五”不同年份样点灌区农业灌溉 1 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根据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和大、中、 小型灌区状况分析,以样点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推算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农业灌溉 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平均值。 (3)根据不同规模灌区的毛灌溉用水量和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权农 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平均值。 由以上技术路线可知,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通过样点灌区的计算结 果来推求的,因此确定样点灌区是项目开展的首要任务。 样点灌区应按不同的灌溉规模(大、中、小)、灌溉水源(提水、自流引水)、工 程设施状况与管理水平(好、中、差)等因素选择。要求样点灌区应具有一定的观测、 灌溉试验、灌溉用水管理等资料,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 (1)根据水利部的工作要求,所有大型灌区均纳入样点灌区测算分析范围,即 大型灌区的总个数即为样点灌区个数。 (2)按有效灌溉面积(A中型)大小分为3个档次,即1? A中型<5、5 ? A 中型<15、15 ? A中型<30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个数不应少于本省(区、市) 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5%。同时,样点灌区中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两种水源类型, 样点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总和应不少于本省(区、市)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0%。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中型灌区不少于18个。 (3)小型灌区样点个数应选择小型灌区总数的0.5%左右,同时满足提水、自流引水每个类型应不少于3个以上的样点。考虑到我省小型灌区数目众多,且均由乡 镇或村一级政府管理,基础资料缺乏,测算工作不易开展,本次测算采用“以大带小” 原则,均在大中型样点灌区内进行。即每一个大、中型灌区都在灌区自身范围内选择 一个局部区域作为“小型”样点灌区,其面积控制在1万亩以下,所有测算工作由大中型样点灌区承担。 对于自流灌区,所选的“小型”灌区灌溉水源尽可能单一,取水口便于安装量水 设施和管理,最好选择支渠口已安装量水设施的区域;区内种植结构不一定要求与大 灌区一致。 对于提水灌区,因测算方法不同于自流灌区,不按灌区总进水量测算,主要统计 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因此只要根据灌区种植结构选择3-4处具有一定典型性,同时又符合“小型”灌区面积要求的区域即可。 2 2 自流灌区骨干灌溉水源一般都能确定,灌区渠首一般都有量水设施,即使没有也 容易安装,因此毛灌溉水量可以较方便地统计出来。灌区实际净灌溉用水量可通过典 型末级渠道的实测进行统计。具体技术方法如下: (1)计算 按照《技术指南》,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样点灌区灌 溉水利用率,其如下(2.2-1)(2.2-2)。 wji,,() (2.2-1) wiwai ,wi式中:——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w3ji ——各灌区的净灌溉用水总量(m); w3ai ——各灌区的毛灌溉用水总量(m)。 各灌区的净灌溉用水总量根据公式3.2-2计算。 wMA,, (2.2-2) jiii 3w式中: ——各灌区的净灌溉用水总量(m); ji 3M ——各灌区的亩均综合实际净灌溉定额(m/亩); i A——各灌区的实灌面积(亩); i 考虑到各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差异性,建立如下公式(2.2-3) 求出全省各类型灌区的平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求出全省 平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nn ,,,,()ww/ (2.2-3) wiaiaiw,,省ii,,11 ,w省式中: ——全省各类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3 ,wi ——各类型样点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3w ——各类型样点灌区的毛灌溉用水总量(m); ai n——各类型样点灌区的个数。 (2)样点灌区毛灌溉水量的确定 对水源比较单一的灌区,其毛灌溉用水总量为灌区水源地实际取水测量统计值; 对多水源灌区,即塘堰坝与骨干灌溉水库联合引水的灌区,其毛灌溉水量等于骨干灌 溉水库灌溉取水量加上塘堰坝拦蓄降雨径流增加的灌溉供水量或其它水源灌溉供水 量。 (3)全省大、中、小三类灌区的总毛灌溉用水量 对无量水设施的灌区,主要是通过对大型灌区、中型灌区按好、中、差三个档次 以及灌溉定额区域分类;小灌区由于数量多、难以统计,全部按一般灌区处理,只按 灌溉定额区域分类。然后利用类似的“小型”样点灌区亩均毛灌溉用水量计算该灌区 毛灌溉用水量。对有量水设施的灌区,则直接采用其现有的统计资料。 根据上述方法,统计出全省灌区的总毛灌溉用水量。 (4)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的确定 净灌溉水量等于灌区该年实际灌溉面积乘以该年的亩均综合实际灌溉定额。因 此,在计算各个样点灌区的净用水量时,必须摸清该灌区该年实际灌溉面积和亩均综 合实际灌溉定额。亩均综合实际净灌溉定额可以采用在灌区选择几处典型的末级渠道 安装量水设施,通过观测得到田间的实际灌溉水量,利用公式(2.2-4)来确定灌区 亩均综合实际灌溉定额。 MWW,,,()/A, (2.2-4) iiii田i毛渠损 3M式中: ——样点灌区亩均综合实际灌溉定额(m/亩); i 3W ——样点灌区第i条典型末级渠道实际灌溉用水量(m); i毛 Wi渠损——样点灌区第i条典型末级渠道量水处至田间进水口段渠道损失水量 3(m);若量水设施靠近田间进水口,此段渠道输水损失量可忽略; A——样点灌区第i条典型末级渠道实际灌溉面积(亩); i ,——样点灌区第i条典型末级渠道对应的田间灌溉水利用系数。 田i 4 平原河网提水灌区,灌溉水源为河网。灌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微型灌区,杭嘉 湖地区称圩区,面积一般在千亩以下,农业灌溉用水相对独立,其灌溉水量、灌溉面 积便于统计,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也比较好测算。但对于整个灌区而言,如果 灌区内微型灌区较多,则灌区的总灌溉水量势必难以准确统计,计算农业灌溉用水有 效利用系数就比较困难,因此,计算河网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不宜采用 自流灌区的方法。 河网提水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宜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在灌 区中选择3-4个典型的微型灌区作为灌区的测算样点,通过对这些样点的测算,再利 用每个样点的毛灌溉水量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全灌区的灌溉用水 有效利用系数。全省提水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则在提水样点灌区的基 础上,参照自流灌区的方法计算。 (1)样点灌区毛灌溉水量的确定 河网提水灌区灌溉设施多为提水泵站,通过监测泵站的运行,分析泵站的流量与 耗电量之间的关系,可分析得到样点灌区的毛灌溉水量。 (2)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的确定 河网样点灌区净灌溉水量的确定如自流灌区,也是通过在田间典型末级渠道安 装量水设施、观测亩均综合实际灌溉定额并结合灌区实际灌溉面积调查分析得到。 5 3 由上述可知,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必须按实际灌溉定额测算,而实际灌溉定额 则需通过现场测试取得。为此,每一个灌区都必须选择3个以上由不同末级渠道控制的样点田块,观测本灌区的亩均综合实际灌溉定额。 首先要选择典型末级渠道和样点田块,末级渠道是为了计量灌溉水量,样点田块 是提供农作物种植场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选择时要二者兼顾,尽可能 选择都比较适合的位臵,以便准确、方便地获取观测成果。 (1)灌溉水源要有保证 由于项目观测要持续数年,因此灌溉水源一定要有保证,不能因为旱情或远离主 渠道等原因而无水灌溉。 (2)便于设臵量水设施及控制闸 末级渠道都处于平坦地带,渠底比降甚缓,水头极其宝贵,而量水设施都要引起 一部分水头损失(详见本文第6节)。因此最好选择有跌水的渠道,充分利用跌水的 落差,以免增加水头损失。而且,为避免弃水现象发生,还需在量水设施前几十米渠 道处安装简易控制闸门,位臵如图1所示。 6 (3)量水设施距样点田块要近 如果量水设施距样点田块距离较远,则其间还存在渠道输水损失,会给分析工作 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量水设施尽可能靠近样点田块。 (4)便于观测和管理 由于实际观测时可能要连续测读,因此从生活、通行、照明及量水设施管理等方 面考虑,末级渠道应选择离观测者住地较近的地方。 (1)样点田块面积要求 样点田块不能太小,但也不能太大,面积介入五十亩~一百五十亩之间为宜。为 了保证灌溉面积准确,样点田块应便于丈量,其田块最好为规则形状。 (2)种植结构要求 样点田块是灌区的一个缩影。通过样点田块观测的实际灌溉定额应该是多种作物 的综合定额,因此要求样点田块的种植结构尽可能接近全灌区。 (3)进水口单一 样点田块的灌溉水量必须通过典型末级渠道的量水设施,不允许有其它进水口。 另外,样点田块不能作为其它田块的灌溉通道,以保证水量准确计量。 (4)作物种类相对固定 样点田块的作物种类不宜改变太大,以利观测资料的逐年对比,否则应另选样点 田块。 7 4 本项目的开展,关键工作之一是灌区灌溉用水量的现场量测。由于现状我省安装 量水设施的灌区较少,即使有也仅在渠首或主干渠重要分水口设臵量水设备,末级渠 道几乎没有设臵任何量水设施,因此,量水设备的设臵至关重要。 为此,项目组基于我省已有的量水实践,并搜集了国内外大量较为成熟的灌区量 水资料,编写了灌区实用量水技术讲义,详见附件1-《浙江省灌区实用量水技术讲义》。 8 5 样点灌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按照“以大带小”测算原则,每一个大、中型自流灌区都需在灌区自身范围内选 择一个局部区域作为“小型”样点灌区,同时,确定3块样块田。提水灌区需在灌区自身范围内选择3~4个微型灌区,确定3块样块田。 许多自流灌区除主灌溉水源外,往往有其它多个灌溉水源,如溪滩引水、山塘放 水等。其灌溉水量累加后相当大,测算中不可忽略,所以首先要将其调查清楚,以免 今后出现错误。灌区次要水源可能很多,流量甚小的可以舍去;但流量难以统一 规定,因为各灌区面积大小不一,次要水源数量不等。以舍去流量之和不大于灌区主 水源流量的5%为宜。 有些自流灌区的骨干渠道除灌溉输水外还担负其他输水任务,如向水厂、工厂企 业集中供水,同样,其水量累加后也相当大,灌溉期间,其供水量必须扣除,否则都 成为灌溉水量。因此,对灌区内供水量较大的供水口事先同样要调查清楚。同样,流 量较小的供水口也可以舍去,以舍去流量之和不大于灌区主水源流量的5%为宜。 (1)灌区灌溉面积调查和统计有多种途径和办法,如通过当地统计部门、农业 部门和乡镇等调查取得。不管采用哪种办法,应力求统计数据准确。 (2)小型灌区(微型灌区)灌溉面积可与大灌区同时调查统计,但需分表格填 报。 (3)样点田块的灌溉面积调查必须准确,应以重新丈量为妥,精确到0.1亩。 (1)渠首已建量水设施的,应检测和复核量水设施的完好情况,如有故障,抓 紧修复;流量测试已发现不准确的,要重新率定。 (2)其他水源进口流量一般较小,如水尺量水法不便使用,则可参考小型渠道 量水法,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 (3)“小型”灌区进水口或其他供水口(如工业、村镇供水等)如已由用水单位 设臵量水设施的,如电磁流量计、量水堰等,可利用原有量水设施;否则参考小型渠 道量水法,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 9 (4)末级渠道量水设施可直接套用教材中推荐尺寸,需要注意复核淹没度和对 上游渠道的影响,而且,在量水设施前几十米处需安装简易的控制水闸,要求水闸安 装在上一个分水口之后,量水设施之前。 具体测试方法详见实用量水技术讲义,此处仅就几个注意问题介绍于下: (1)落实观测人员。 流量测试本身并不复杂,关键是人员要落实。除自动测试的渠首外,每一个测试 点都要落实观测人员。因为观测的数据直接影响着灌溉水利用率测算结果及精度,所 以要求观测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要有责任心。每个灌水季节都要观测, 每次灌水要观测几天,而且要坚持数年;因此观测者必须认真负责,工作细心。 (2)检查测试结果 作为灌区项目负责者,要及时检查量水结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汇集测试资料 每个灌水季节结束,及时汇集测试资料,防止资料遗失。 (1)灌区灌溉工程分布图,图中需标注主水源、次水源、供水口、渠系、“小型” 灌区和典型末级渠道、样点田块等位臵。 (2)灌区灌溉工程情况,叙述灌区灌溉工程当年改造情况,如渠道衬砌情况、水 源增减情况,以及各个水源工程状况,如水库总库容和兴利库容、山塘总库容、水库 和山塘集雨面积、堰坝(无量水设施)的取水流量、提水泵站装机情况及设计灌溉流 量、引水闸设计引水流量。(文本)。 (3)灌区基础资料统计表(附表1、2、3、4、5)。 (4)灌区毛灌溉用水量汇总表(附表6、7)。 (5)灌区逐月降雨统计表(附表8),如灌区内有气象站,直接采用气象站观测资 料,跨县界的灌区应多采用几个气象站观测资料;灌区内无气象站,则引用附近气象 站的观测资料。 (6)灌区渠首、支渠口、典型末级渠道量水记录表(附表9、10、11)。 年终,提水灌区需要提交附表1、5、6、8、9、10、11及微型灌区、样块田、量水设施位臵图(CAD)等内容;自流灌区需要提交附表2、3、4、5、7、8、9、10、11 及小微型灌区、样块田、量水设施位臵图(CAD)等内容 10 注明:1、本次选择调查微型灌区要求符合区内灌溉水源仅为一座水泵口径在250mm以上泵站提供,面积在200亩以上, 而且,区内作物种植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条件。 2、位置栏?应填写微型灌区所在地的地名;面积?指灌区内耕地面积,包括水田和旱地面积。 3、水泵型号?栏填写灌溉水泵的型号,可从水泵铭牌查到,如灌溉水泵有两种型号,请在?栏中分别填写。 4、水泵数量?仅指灌溉时,开机数量,不含排水水泵数量。 5、水泵实际流量及扬程?仅指灌溉期间,水泵实际流量和扬程。实际扬程为必须填写项,实际流量为可填写项。 6、泵站实际用电量?指全年本站用于提水灌溉所用电量,不包含排水用电量以及其他用电量; 同理,实际开机时间?也仅指泵站用于灌溉的水泵开机运行时间。 7、灌区内主要作物种植情况???栏请分别填写微型灌区内主要耗水作物的名称及种植面积。 11 注明:1、本次水库调查对象仅限于灌区内有农业灌溉功能的所有水库。 2、位置栏应填写水库大坝所在的行政村村名;总库容指水库校核水位所对应的库容;正常库容指水库正常水位(兴利水位)所对应的库容。 3、 集雨面积一栏,来水主要靠灌区主水库水补充的水库,集雨面积不用填写,但请在备注栏中说明来水水库名称;否则填写水库集雨面积。 4、 复蓄系数指水库每年放水量与正常库容(有效库容)的比值。大型水库不用填写,小型水库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或相关设计、 调查资料,填写水库的复蓄系数;如果难以确定该值,可不填写。 5、水库主要功能指:农业灌溉、生活供水、工业供水等。对仅有灌溉功能的水库,其2007年度灌溉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栏为100%;对具有 多种功能的水库,请估算2007年度该水库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占该水库总供水量的比值。 6、目前各县、市都已开展了水域调查和山塘普查等工作,表格中部分信息可以通过当地水利局查证,无法查证的信息请实地调查后填写。 12 3注明:1、本次山塘调查对象仅限于灌区内有农业灌溉功能的库容在0.1~10万m的山塘。 2、位置栏应填写山塘大坝所在的行政村村名;总库容指山塘校核水位所对应的库容;正常库容指山塘正常水位所对应的库容。 3、 集雨面积一栏,来水主要靠灌区水库水补充的山塘,集雨面积不用填写,但请在备注栏中说明来水水库名称;否则应填写山塘集雨面积。 4、 复蓄系数指山塘每年放水量与正常库容的比值。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或相关设计、调查资料,填写山塘的复蓄系数;如果难以 确定该值,可不填写。 5、山塘主要功能指:农业灌溉、生活供水、工业供水等。对仅有灌溉功能的山塘,其2007年度灌溉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栏为100%;对具有 多种功能的山塘,请估算2007年度该山塘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占该山塘总供水量的比值。 6、目前各县、市都已开展了水域调查和山塘普查等工作,表格中部分信息可以通过当地水利局查证,无法查证的信息请实地调查后填写。 13 3注明:1、本次堰坝调查对象仅限于灌区内有农业灌溉功能、引水流量大于0.1 m/s或灌区认为来水量比较大的堰坝。 2、位置栏应填写堰坝所在地的行政村村名;引水流量?指堰坝设计引水流量或者正常引水流量。 3、上游来水类别栏?填写水库或山塘放水,或河道、溪流来水。堰坝上游来水为水库或山塘放水的,备注中请注明放水水库或山塘名称。 4、表格中部分信息可以通过当地水利局查证,无法查证的信息请实地调查后填写。 14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备注 可参照有关规划设计资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料填写。 填写本年度灌区主要作灌区主要种植结构 物种类及粮经种植比。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按灌区设计工况填写。 (亩) 通过本年度实际调查灌灌区实际灌溉面积 (亩) 区的灌溉面积。 针对“以大带小”的灌小型灌区实灌面积 区,填入小型灌区的实(亩) 际灌溉面积。 1号样点田块 种类 作物种植情况 面积 作物种植结构:样点田 实际灌溉面积 块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其 (亩) 种植面积,可通过实际2号样点田块 调查取得。 种类 实际灌溉面积:指典作物种植情况 型末级渠道控制的样点面积 田块面积,应通过实际实际灌溉面积 (亩) 丈量而得,精确到0.13号样点田块 亩。 另请在备注栏中说明样种类 作物种植情况 点田块中哪些作物是需面积 要灌溉的,哪些作物是实际灌溉面积 不需要灌溉的。 (亩) 4号样点田块 种类 作物种植情况 面积 实际灌溉面积 (亩) 注明: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可以通过国土部门或农业部门收集,要求真实、可靠,反映灌区实际情况。 15 3微型灌区名称 灌溉时期 灌溉用水量(m) 3样点田块名称农业灌溉水量(m) 弃水现象 ……… 注明: 1、本表水量仅指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不含工业、生活以及其他供水量。 2、灌溉时期指每次灌溉开始~结束持续的日期。 3、弃水现象主要指灌溉过程中有无弃水,并大致估算弃水量占总灌溉水量的比例。 16 3) 灌区农业灌溉毛用水量(m 渠 首 灌溉时期 提水 水库 山塘 堰坝 引水闸 泵站 ……… 小计 合计 备注 灌区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灌区毛用水量-非农业灌溉用水量 3小型灌区农业灌溉毛用水量(m) 渠 首 灌溉时期 提水 水库 山塘 堰坝 引水闸 泵站 ……… 小计 合计 备注 小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小型灌区毛用水量-非农业灌溉用水量 3样块田名称农业灌溉水量(m) 弃水现象 ……… 注明: 1、本表水量仅指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不含工业、生活以及其他供水量。 2、灌溉时期指每次灌溉开始~结束持续的日期。 3、弃水现象主要指灌溉过程中有无弃水,并大致估算弃水量占总灌溉水量的比例。 17 降雨量 月份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18 量水设施: 渠道名称: 渠首位置: 流量计算式: 上游 每次灌溉观测 下游水流 量 时 段 水位 水 量(W) 起止时间 时间 位(h) (Q) (t) 日期 (H) 33 (时.分) (时.分) (cm) (cm) (m/s) (分) m 注明: 1、本表水量仅指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不含工业、生活以及其他供水量。 2、每次灌溉放水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观测时间?、水位是必填项。 3、如量水设施是量水槛,?栏填写,?栏不需要填写;如是量水堰,??栏都要填写。 4、注:表中水量(W) ?=流量(Q) ?×时段(t) ?×60。 5、上述流量公式可以从量水设施培训教材查找,如果灌区无法确定,请及时与省水利河 口研究院联系。 19 量水设施: 渠道名称: 量水槛(堰)高度(cm): 量水槛(堰)宽度(cm): 流量计算式: 上游 下游 每次灌溉观测 流 量 时 段 水位 水位 水 量(W) 起止时间 时间 (Q) (t) 日期 (H) (h) 33 (时.分) (时.分) (cm) (cm) (m/s) (分) m 注明: 1、本表水量仅指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不含工业、生活以及其他供水量。 2、每次灌溉放水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观测时间?、水位是必填项。 3、如量水设施是量水槛,?栏填写,?栏不需要填写;如是量水堰,??栏都要填写。 4、注:表中水量(W) ?=流量(Q) ?×时段(t) ?×60。 5、上述流量公式可以从量水设施培训教材查找,如果灌区无法确定,请及时与省水利河 口研究院联系。 20 量水设施: 样点田块名称: 量水槛(堰)高度(cm): 量水槛(堰)宽度(cm): 流量计算式: 上游 下游 每次灌溉观测 流 量 时 段 水位 水位 水 量(W) 日起止时间 时间 (Q) (t) (H) (h) 期 33 (时.分) (时.分) (cm) (cm) (m/s) (分) m 注明: 1、每次灌溉放水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以及观测时间?、水位是必填项。 2、如量水设施是量水槛,?栏填写,?栏不需要填写;如是量水堰,??栏都要填写。 3、注:表中水量(W) ?=流量(Q) ?×时段(t) ?×60。 4、上述流量公式可以从量水设施培训教材查找,如果灌区无法确定,请及时与省水利河 口研究院联系。 21
/
本文档为【浙江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