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2018-03-16 7页 doc 20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7316

暂无简介

举报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在中国,企业几乎都要经历一两次死去活来的折磨后才能修成 何况更香正果,凭什么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就能一马平川,兵不血刃?诞生之时,渠道、资金、资源堪称一穷二白,而且当时市场已列强环伺„„ “更香为什么”的秘密,显然掌握在“当家掌门人”俞学文手中。 走进更香茶楼,一杯香气宜人的有机茶是向客人道的第一声问候。2001年,在北京的中国名优茶拍卖会上,100克更香有机茶王,一锤下去拍出2.7万元的惊天价。拍卖会后,面对一个个带着困惑眼神的记者,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不慌不忙地...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 在中国,企业几乎都要经历一两次死去活来的折磨后才能修成 何况更香正果,凭什么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就能一马平川,兵不血刃?诞生之时,渠道、资金、资源堪称一穷二白,而且当时市场已列强环伺„„ “更香为什么”的秘密,显然掌握在“当家掌门人”俞学文手中。 走进更香茶楼,一杯香气宜人的有机茶是向客人道的第一声问候。2001年,在北京的中国名优茶拍卖会上,100克更香有机茶王,一锤下去拍出2.7万元的惊天价。拍卖会后,面对一个个带着困惑眼神的记者,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不慌不忙地介绍说:“一斤有机茶王有约6.5万个芽头,需要几十人采摘,芽尖一点儿不能弄破,几千亩茶园的几十万斤茶叶中,只能炒制出100多斤。”听完俞学文董事长的娓娓叙述,好奇的采访者们方知惊天高价的深层缘由。 生存之痛 俞学文清楚的记得,高中毕业那一年也正是他艰难面对生活的开始。他养过鱼、养过鸭、种过水果,在办起养猪场的第一年冬天,十几只小猪生病了,他就跳进猪圈里搂着冻得发抖的小猪睡觉。 也就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铸就了今天俞学文坚毅的性格和强大的精神品质。奋斗到25岁,一切可能的生意都做过的俞学文,成了谁也算不过的“人精”,也终于拥有了2000元“巨资”和一个养鱼场。此时他一有空就找书看,无论古今中外,人眼皆可读,读来皆入心。结合生活对照自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聪明的俞学文渐渐成了一个 更聪明的是,俞学文结合传统儒家思想为自己出了一套“成功5字真经”:仁、义、礼、智、勇。仁是仁慈善良,是健康包容的 心态;义,是道义责任,是敢于承受勇于担当的胸襟气度;礼,是礼仪,做人的分寸和对事应有的尊重;智,是智慧、眼界和看事情要有穿透力的前瞻性;勇,是敢于挑战未来,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 从此,这简单的5个字,成了俞学文一生的座右铭。 1995年,俞学文离开浙江武义奔向千里之外的北京,俞学文觉得自己很有勇气,而且他在此后发现,所谓勇气就好比肌肉一样,越练越发达。 怀揣2000元的俞学文初到北京,在马连道接手了一家不到30平米的茶叶店一一赣香茶庄。那时,俞学文每天很早起来,打点好小店的门面后,就骑上自行车出发了。他跑商场,走超市,在销售茶叶的柜台前,边看边琢磨。他终于发现,北京人爱喝茶却不注意包装,不管什么样的茶都是用包装纸打成四方包,这样即不方便储藏,又不利作为礼品馈赠。俞学文对这一发现如获至宝,他看准开发茶叶包装必将是那把开启市场的金钥匙。于是,俞学文立即做了两件事。第一,3万元卖掉老家鱼塘;第二,拿着这全部的3万元到杭州选购了一批款式新颖的茶叶包装盒,连夜用卡车运抵北京。一年下来,连俞学文自己也没有想到,销售茶叶包装盒让他赚到进京创业的“第一桶金”,80多万元收入囊中。 1997年,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的销售占茶叶销售的97,。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但是口感好、香气足、价格合理的花茶很难见到。俞学文决定不计成本地追求产品品质,把花茶做到没有最香、只有更香。于是,他把卖包装赚的钱、朋友借的钱全部投入到提高花茶品质的研究中。半年内,市场用销量、利润回报了俞学文。40多吨优质茉莉花茶让他挣到一百多万元。就在那一年,俞学文注册资金50万元,成立了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俞学文靠吃苦耐劳跑遍京城,靠智慧礼仪与人交往,3年内将马连道的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不经意的、历史性的一步 有了“根据地”,俞学文开始将目光投向全国,凭着在“社会大 学”中打拼锤炼出的洞察力,他清楚地看到社会改革的洪流,正朝着自己_探索的方向澎湃而来„„ 当时,全国茶叶市场供大于求,产品质量低,出口市场严重受挫。在大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时,1998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俞学文参加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发展中心举办的有机茶培训班。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刻让俞学文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 有机茶专家的介绍让俞学文兴奋不已。“有机茶”纯天然茶叶生产方式,种植管理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从加工、运输直到销售杜绝各种污染,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迫切的要求,更符合茶叶通行国际市场的标准规则。 俞学文眼前似乎已经展现了一个火爆的市场。他做梦都在琢磨:“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现代都市人,深受环境污染之害,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消费心理非常强烈,开发绿色、健康的有机茶应该是时候了。” 俞学文毫不犹豫地开始行动了。他直奔老家,承包了武义海拔800多米的小和尚山上一块已经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并投资建造厂房、购置生产设备创建了更香公司第一块有机茶生产基地。1999年3月初投产,第一批由更香公司基地生产的有机茶月底即抵达北京。 当他兴致勃勃把第一车有机茶从武义基地拉到北京时,等待他的结局却是始料未及的一一销不出去! 在一次次推销碰壁之后,俞学文还是坚信自己的决策没有错,有机茶毕竟是一种新产品,老百姓不认不等于就没有市场。“街头小店没有眼光,我去找茶叶销售大公司。”通过选择,他看中了一家经营规模很大的茶叶老字号。俞学文托了一位朋友带着有机茶证书、有机茶宣传资料、有机茶样品三上其门,可几个月过去了却杳无音信。 俞学文决定亲自登门拜访。没想到,人家只安排了一位采购员来应付。任凭俞学文怎样强调有机茶的特点,来人只是用冷漠的眼光斜了一眼样品,就拖着长音丢下了一句话:“你这个茶叶外观看看没有什么特别,这样的新产品不会有人认的!” 碰了一鼻子灰的俞学文还是不肯罢休,他执著的精神似乎已让人 家有些无可奈何。营销经理说:“你来吧。”俞学文放下电话就准备好六、七个样品上路了。经理一个样品、一个样品地品味,俞学文也一个样品、一个样品地做介绍。 “有机茶在北京市场好像很少听说过吧?你说这种茶叶不打农药无污染,顾客会相信吗?北京市场绿茶卖的都很少,你认为这种名字怪怪的茶叶会比绿茶好卖吗?”品完茶的经理向俞学文发出了一串疑问后,就下“逐客令”了:“把样品放这,你先回去,等我的电话。” 这一等又是三个月,又一次石沉大海。 5次的茶叶推销受挫却大大激励了俞学文。他暗自发誓:我要做自己的品牌,胜者为王,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们! 又是一个惊人的决策:俞学文拿出一大笔资金,把有机茶通过电视广告的形式走进大众荧屏。当时在国内,茶商出钱做广告的并不多见,且料,发了狠心的俞学文以每天足足三分钟的时间,介绍有机茶的种植、采摘及研发的全过程。 此后的几年,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直营店以每年10多家的开业速度递增;全公司的年销售额以30,攀升;茶叶品种以上百个数量增 添,企业员工以每年200多人“添丁”;有机茶基地逐渐扩大到6万多亩,占全国有机茶总面积的8,。 俞学文已记不清创业初期经历了多少次失败考验,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他告诉员工们:“只要找对了路,我们就不怕远。” 今天看来,俞学文迈出的这一“小步”,8年以后被是关乎整个企业发展的一“大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有俞学文在不停地唠叨:“茶为国饮,但中国人何时能够形成‘为国饮茶’的理念„„” 俞学文是一个性格倔强而精神强悍的人,他胸中有一种不服输的“气”,他就是靠非凡的意志力达成了所有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只有高中文化,对社会经济的理解比所有人认识他的人都深;身为一介农民,却成为中国有机茶第一人。消费文化的制高点 俞学文从来都不怀疑自己睥眸天下的能力和有机茶健康的品牌理念。同时,80多家直营店,年茶叶销售量达900多吨,年销售额 可达2.7亿元等骄人业绩,让他更加自信。 俞学文相信“经济是影子,文化才是太阳”。 “我们与国际品牌比拼技术、人才、资源、设计都没有任何优势,而巨大的中国元素背后的文化力量则是别人不具备的。1992年,立即进入中国,一年有40亿的销售额,产品大部分在一线城市卖,更香就是要在占据一线的一定市场份额后,挥师进军二、三线市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中国茶文化在中国市场的价值回归。” 发挥错位竞争优势的同时,更体现了俞学文对文化一词的深刻领悟。 行业做大,企业才能做强。从文化人手振兴整个茶行业正是俞学文对更香发展的着眼点。更香每年在茶文化层面的广告宣传投入五六百万元,更香茶报、茶文化书籍定期出版,更香网站也做到了业内顶尖水准。俞学文心中的目标是,在茶文化悠久的历史中,“更香”老字号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008起跑 全国青联委员、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首届“百姓金口碑”功勋新闻人物、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等各级政府授予俞学文的荣誉接踵而来。此时,俞学文可以告慰浙江武义的父老乡亲――他成功了。 但俞学文始终牢记着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初衷。“我不过是一名普通农民。更香公司好比是一棵树,枝叶伸展在城市,而根却扎在农村。根扎的深,枝叶才能茂盛。希望有一天,农业不是弱势产业,农民不是弱势群体,农村不是落后地区,是对我的事业最好的回报。” 随着更香有机茶开发销售规模的不断壮大,俞学文打造了一条“市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济循环链,让更多的农民依托“绿色产业”致富,带动家乡的经济建设。 在基地发展的过程中,俞学文确定了“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利益”的合作原则。更香公司在承包合作条款方面的优惠,以及将政府鼓励有机茶开发给予的补助全部贴给承包人的做法为农民吃了“定心 丸”。 有机茶开发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为了帮助承包有机茶园的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更香公司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有机茶管理培训,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和认证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为农民授课,普及有机茶生产知识。几年来,有1300人次的农民走进更香公司开设的“有机茶课堂”。有位承包更香基地的农民刻苦钻研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在对茶园茶树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土茶”品种,味道是沁人心脾的兰花香,起名“六杯香”。 俞学文欣喜地看到茶叶产业在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的同时推进了茶叶科研。 农民为“有机茶绿色产业链”的运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更香茶场采摘工日工资从1999年的20元增加到现在的60元,具备专业茶叶加工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达十余万元。 俞学文欣慰地看到,更香引领10多万茶农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 2008年,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俞学文,肩负起一份人民赋予的责任。经过考察、研究、汇总,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目标,俞学文将在人大会议中提出关于如何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建议。 品茶如品味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一个行业的狭窄与宽广,在不同天分者的脚下竟是如此的相对。当一些人从宽广大道出发最后却走投无路时,一些从羊肠小径上路的人,却曲曲折折走到财富之颠。 俞学文心中有一辆战车。这辆驰骋的战车让他在任何时候,都充满旺盛的精力和斗志,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人生。
/
本文档为【俞学文找对路就不怕路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