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2017-09-29 4页 doc 15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环境法医学作为打击环保犯罪、维护相关法人合法权益与执行环境污染监察工作的重要利器,但在我国大学里尚未设立相关专业,人们对这一学科的认知度也很低。” 正在青岛参加“2008国际环境法医学学术研讨会”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王志远今天通过电话对记者说。 国家海洋局近年发布的海洋灾害统计公报显示,每年发生在我国近海的溢油事件都在翻倍地增长。有专家认为,我国海域可能是未来溢油事故的多发区和重灾区。“海洋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急...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 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 “环境法医学作为打击环保犯罪、维护相关法人合法权益与执行环境污染监察工作的重要利器,但在我国大学里尚未设立相关专业,人们对这一学科的认知度也很低。” 正在青岛参加“2008国际环境法医学学术研讨会”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王志远今天通过电话对记者说。 国家海洋局近年发布的海洋灾害统计公报显示,每年发生在我国近海的溢油事件都在翻倍地增长。有专家认为,我国海域可能是未来溢油事故的多发区和重灾区。“海洋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急需加快我国环境法医学发展步伐,以确保污染事件及其引发的各种法律问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王志远急切地呼吁。 国际涉足环境法医学已二十年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高振会告诉记者,“环境法医学”概念是在1990年提出来的,它的产生源于对环境和法律两方面问题的考虑。1990年前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热切的程度。对于各种频发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和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环境学家们肩上的重任。尤其当环境保护被纳入法律的范畴,就急需一套系统、的程序,为环境方面的法律诉讼提供科学证据。1989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海峡发生的“EXXON VALDEZ”油轮溢油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泄漏原油超过1100万加仑,对海洋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这次溢油事故直接促成了“环境法医学”的产生。而且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法医学都是以溢油鉴定和溯源研究为主。 环境法医学及相关技术在环境污染事件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上面提到的“EXXON VALDEZ”号溢油事故发生后,美国海岸警备队在阿拉斯加部署了流动,鉴别环境中的油是否与该次事故有关,为随后的溢油影响评价提供了大量依据,这是环境法医学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国际上此类的环境污染案例很多,在这些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中,环境法医学充分显示了其强大功能。 溢油鉴定在海洋行政执法中不可或缺 “油指纹鉴别在海洋、海事行政执法中作用显著。”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加拿大环境部应急科学技术中心溢油部主任王镇棣博士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海上共发生溢油量超过5千吨的大型溢油事故175起,其中灾难性事故64起。从分类统计结果看,溢油事故主要来源于船舶运输和海上石油开采。他举例说,近年来较大的船舶溢油事故是“Erika”轮和“Prestige”轮溢油。1999年12月13日马耳他籍油轮“Erika”在法国西南海域遇暴风袭击而断裂成两截,导致船上约1万吨原油泄入大海。2002年11月14日,悬挂巴哈马国旗的“Prestige”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面上搁浅,11月19日断裂后沉没,近2万吨燃油外泄。历史上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所带来的溢油事故是墨西哥湾IXTOC井喷事故,从 1979年6月3日起,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共流失原油45.36万吨。 就溢油鉴定技术在溢油污染事故处理中的作用,王镇棣博士表示,油指纹鉴别在海洋、海事行政执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事故调查处理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支持,可以弥补其他现场调查的不足,此外,对污染事故调查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开展油指纹鉴别,确定溢油来源和种类,可以缩小嫌疑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提高调查效率,缩短调查周期。 中国溢油鉴定已默默展开 “中国开展溢油鉴别技术研究的时间相对国外较晚一些,但鉴于溢油鉴别在溢油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也一直致力于对溢油鉴别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不断地对其修订完善。”王镇棣博士十分肯定地说。 据悉,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溢油事件不断呈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1976年至2000 年间我国沿海海域仅船舶油污事故发生2353起,其中溢油量在50 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油污事故54起,总溢油量约3万吨。仅2006年全国沿海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124起,总溢油量1216吨,其中50吨以上的石油和化学品污染事故5起。 “海洋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急需加快我国环境法医学发展步伐,以确保污染事件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王志远表示。 据最早在国内率先研究环境法医学的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高振会介绍,1986年,我国就完成了一整套海面溢油鉴别系统的研究,1997年《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予以颁布实施。其中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针对渤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溢油事故发生状况,积极开展油指纹鉴别的研究工作,还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油指纹鉴别体系,并有效应用到实际污染事件处理中。如2002年,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为“塔斯曼海”轮海洋生态污染损害索赔案提供技术支持,为我国首例海洋溢油生态索赔案的胜诉提供了有力证据。此外,先后承担了2006年和2007年的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鉴定、埕岛海域油污染鉴定、“塔斯曼海”轮溢油鉴定、威海“恒冠36”轮溢油事件鉴定等几十起溢油事故鉴定。 同时,还建立起了一套先进的溢油鉴别和损害评估技术体系,为提高溢油鉴定能力,为海洋行政执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国家应开设环境法学专业 “由于我国环境法医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各种相关技术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如中国尚未开设环境法医学专业。目前许多国家的大学已经开设了环境法医学课程,有些还设立了独立的环境法医学专业,而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措施。”王志远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 在今天举行的2008国际环境法医学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建议,在中国相关大学中应尽早开设环境法医学课程,让更多的人从基础上了解环境法医学;另外,建议国家设立专门的环境法医学研究基地和应急处理机构,并加大投入力度,同时积极联系和参与相关环境事故和灾害的处理研究,加强理论和实践及研究成果的结合,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环境法医学的专业知识队伍,并加强与国际环境法医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专家还建议,国家需建立统一的溢油鉴定机构,使溢油鉴定如同刑事案件侦查中的指纹鉴定一样,成为污染事故调查中重要的科技手段之一,以此提高行政执法的科技含量和执法水平。同时,组织编写油污染事故调查油样品采样、鉴定等程序规范,建立、健全适合行政执法的溢油鉴定、监测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7修改) 【刊载日期:2008-5-29】【来源:法制日报】
/
本文档为【我国海洋污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长,环境法医学鲜为人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