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急救技能培训

2017-10-07 11页 doc 27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救技能培训急救技能培训 急救技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 心肺复苏术(2010版) , 气管插管术 , 心脏电除颤 心肺复苏术(2010版)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脏骤停的表现 轻轻拍打或轻轻摇动病人的双肩,分别凑近病人的两侧耳边呼喊: “你怎么样,” 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判定意识 呼救 呼救 若确定无意识,立即呼救~ 注意: ?告知 — 6W/6何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at ...
急救技能培训
急救技能培训 急救技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 心肺复苏术(2010版) , 气管插管术 , 心脏电除颤 心肺复苏术(2010版)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心脏骤停的表现 轻轻拍打或轻轻摇动病人的双肩,分别凑近病人的两侧耳边呼喊: “你怎么样,” 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判定意识 呼救 呼救 若确定无意识,立即呼救~ 注意: ?告知 — 6W/6何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at 何事 Why 何因 How 如何 ? 让对方先挂电话 体位要求 ,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 , 身体平直,无扭曲。 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C 胸外心脏按压 C 胸外心脏按压 1、判断有无脉搏(<10秒) 触摸颈动脉搏动 ?食指与中指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在喉节),再旁开2,3cm的 软组织深处 ?单侧触摸、力度适中。 2、若确定无脉搏,立即胸外按压 判断有无脉搏(<10秒) 判断有无脉搏(<10秒) 触摸颈动脉搏动 C :Compressions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定位 ,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把一只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下段 按压姿势 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频率 , 胸外按压的频率至少100次/分 , 按压、松弛的时间比一般为1:1 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术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2)按压姿势:伸直上肢、肩手正对,身体重力,垂直下压。 (3)按压幅度:至少5 cm,搏动有效 (应可触及颈or股动脉)。 (4)按压频率:100次,min;压/通比例 = 30?2。 (5)按压周期:在 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移动。 (6)按压间隔:压松相等,间隔比例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7)按压连贯:按压中尽量减少中断;每2min 更换按压者。 (8)按压平面:硬质平面(如平板or地面) A:Airway(开放气道)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口对鼻人工呼吸 徒手心肺复苏(CPR) , 判断:有无意识,有无正常呼吸;立即启动急救系统 , 体位:平卧、硬地板 , C--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公 分,每按压心脏30次、吹气两次。 , A--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 B--人工呼吸:立即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 再判断: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吹气30:2反复共5个循环后, 再作判断。 , 判断循环征象: , 恢复(复原)体位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是指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气管插管,目的和意义 1.建立通畅稳定的气道以便通气。 2.而建立和确保通畅的气道是所有急救措施的首要步骤。 3.气管插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急诊科、各种,,,、麻 醉科、各种病房以及院外的各种急救现场。 4.因此每位医生和护士都应当掌握这项技术。 气管插管适应证 1.各种先天性及后天性上呼吸道梗阻须立即建立可控制的人工气道1.各种先天性及后天性上呼吸道梗阻须立即建立可控制的人工气道者。如气道异物,咽、喉、气管急性炎症感染肿胀,颈部肿块块压迫者。如气道异物,咽、喉、气管急性炎症感染肿胀,颈部肿块块压迫气管,以及咽、喉气管内新生物等。 气管,以及咽、喉气管内新生物等。 2.各种原因造成下呼吸道分泌物潴溜需要抽吸引流者,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昏迷、各种药物、毒物、呼吸肌麻痹需人工辅助通气等。 3.各种原因所致心跳呼吸骤停,需要进行人工复苏抢救者。 4.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功能衰竭需要进行人工辅助通气者。 5.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呼吸困难。 6.外科手术需要气管内麻醉。 气管插管的禁忌证 1.有喉头水肿,急性咽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咽喉部脓肿。 1.有喉头水肿,急性咽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咽喉部脓肿。 2.颈椎骨折。 3.胸主动脉瘤压迫或侵犯气管壁 。 4.严重出血素质者。 插管用具及准备 器具的准备 :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衔接管,导管管器具的准备 :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衔接管,导管管芯,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呼吸机或呼吸芯,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呼吸机或呼吸器及氧气。 器及氧气。 第二节 气管内插管 气管内插管 1.根据插管途径:经口腔插管法 经鼻腔插管法 经气管造口插管法 2. 根据插管前的麻醉方法: 诱导插管法 清醒插管法 3. 根据插管前是否显露声门:明视插管法(喉镜、纤支镜) 盲探插管法(手指、逆行) 经口明视插管法 面罩通气 气管插管之前用面罩给予病人进行纯氧通气2~3分钟,供氧排氮,即“预充氧”,可以延长缺氧耐受时间。 1.备用物推至床头,操作者站床头 。 1.备用物推至床头,操作者站床头 。 2.病人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约10cm,用右手推病人前额,2.病人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约10cm,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使口咽喉在一直线上。 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使口咽喉在一直线上。 3.检查口腔 (口述 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后坠) 3.检查口腔 (口述 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后坠) 4.打开无菌盘,戴手套 。 4.打开无菌盘,戴手套 。 5.试呼吸气囊是否漏气,插入导管芯,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及5.试呼吸气囊是否漏气,插入导管芯,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及 喉镜末端。喉镜末端。 6.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住门齿,避免喉镜置入时6.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住门齿,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下唇被卷入挤伤。 7.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到口腔中间,显露悬雍垂。 8. 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会厌。 8. 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会厌。9.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如果用的是直型,则把它9.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如果用的是直型,则把它放到会厌后方。向上提起镜片, (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以牙作支点放到会厌后方。向上提起镜片, (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以牙作支点 上撬,以免损伤牙齿)即可显露声门 。上撬,以免损伤牙齿)即可显露声门 。 10.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10.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11.右手持气管导管沿喉镜片压舌板凹槽放入,到声门时轻旋导管进入气管内,拔出管芯。 12.把气管导管轻轻送进距声门成人4~6cm,小儿2~3cm,插入所需深12.把气管导管轻轻送进距声门成人4~6cm,小儿2~3cm,插入所需深度到门齿成人男性22,24cm、女性20 ,22cm,安置牙垫,拔出喉镜。 度到门齿成人男性22,24cm、女性20 ,22cm,安置牙垫,拔出喉镜。气管导管的深度 ,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 ,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4cm。 , 男性:门齿22,24cm ; , 女性:门齿 20 ,22cm 。 , 儿童:双唇12cm + (年龄/2)。 13.判断 13.判断 看 ——导管是否有气体随呼吸进出;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听 ——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检测——PetCO2 有正常的CO2呼吸波形。 导管插入气管间接征象 ----双肺呼吸音 ----胃内无呼吸音 ----胃无充气膨胀 ----胸廓起伏 ----吸气时肋间隙饱满 ----自主呼出较多气体 ----呼气时导管管壁出现雾气,吸气时雾气消失 ----按压胸廓时能从气管导管听到气流排出 ----自主呼吸时呼吸囊有相应的起伏 ----脉搏氧饱和度良好 导管插入气管直接征象 ----明视导管在声带之间 ----纤维气管镜可见气管环和隆突 ----二氧化碳呼吸波 14.气管导管固定 一旦可以证实气管插管在合适位置,随即用牙垫和导管并在一起,用胶布固定在双侧面颊上(双8字),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镇定药的使用和手的固定也可以用来防止患者不慎拔出插管。 15.最后导管接呼吸机或呼吸器。 注意事项 , 1、插管前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时增加病人缺氧时间。 , 2、插管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全。 , 3、选择适当的导管。 , 4、插管时动作迅速,轻柔,以免损伤组织。 , 5、插入长度 , 6、插入后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 7、吸痰时,每次不应超过15秒。 , 8、吸入气体应湿化,以防分泌物粘稠。 , 9、插管时间不宜过长,超过72小时病情无改善应气管切开。 , 10、气囊内的气体量一般为3-5ml。 [经口气管插管评分标准] [经口气管插管评分标准] 一 准备 10分 一 准备 1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5分 2. 备齐物品 4分,一项不附和扣一分,少一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无菌盘内备:气管导管、导管芯、5ml注射器、喉镜一套、治疗碗内盛石蜡油纱布两块、牙垫一个。 另备:听诊器、手套、压舌板、呼吸囊、备用气管导管、弯盘(内放无菌纱布2块)、胶布、小枕 口述:1分(少一项扣0.2分)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无菌吸痰 管2根、咽喉喷雾器内盛1-2%的卡因。 二 操作 80分 二 操作 80分 1.举手示意开始 2.备用物推至床头,操作者站床头 2分(操作者位置不当扣分) 3.病人仰卧,肩背部垫一小枕(抬高约10cm)头后仰,使口咽喉在一直线上。 5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4.检查口腔 (口述 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后坠) 3分 (一项不符合扣1分) 5.打开无菌盘,戴手套 7分(一项不符合口3分) 6.试呼吸气囊是否漏气,插入导管芯,用石蜡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及喉镜末端 8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 7.右手拇、食、中指分开上下唇,左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用镜片侧翼将舌体左推,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然后左臂用力上提暴漏咽腔(不能以牙作支点上撬,以免损伤牙齿) 15分(插管一次不成功扣分,插入喉镜动作重扣3分,未上提喉镜暴漏声门 扣3分 二 操作 80分 二 操作 80分 8.看到咽腔后镜片继续向前,可见到小舌样会厌,用镜片前段挑起会厌,暴露声门,右手持气管导管沿喉镜插入气管。 15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 9.在气管导管的气囊过声门后,将导管芯拔出,继续插入所需深度(成年女性插管深度距门齿约22cm,成年男性约24cm) 10分(一项不符合2分) 10.放入牙垫,退出喉镜,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插管(由助手协助积压气囊;14-18次/分),听诊双肺,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5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11.固定导管及牙垫,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气约4-5ml,密闭气道。 5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12.口述拔管要点( 清除口腔、咽腔、及导管内分泌物;放气囊;边吸边拔管) 5分(一向未口述扣1分) 13.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 5分 (多或少一个程序各扣一分,顺序颠倒扣0.5分) 三 终末 三 终末 1. 操作动作轻柔,准确,以防损伤组织 3分(手法重不得分) 2. 关心体贴患者 3分(做不到一次扣1分) 3. 反复插管时,避免时间过长,中间要注意给病人供氧 2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4(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2分(一项不符合扣1分) 5(规定时间2分半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每超过一秒扣0.1分) 心脏电除颤 双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为0到200J,比单向波形除颤仪更加安全有效,故现在临床多已使用双向波形除颤仪。 二、 电除颤操作程序 , 1.备齐用物:除颤器、导电膏或盐水纱,酒精棉球。 , 2.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及除颤事宜、征得家属同意 。 , 3.将病人去枕平卧于木板床上,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质,松 解衣扣,暴露胸部。 ,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心脏除颤治疗系统自动进入非同步除颤状 态。 , 5.联接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牢固以减少信号噪声和干扰。 , 6.选择电极部位: , 1)左右位: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锁骨中线第4 —5肋间(剑突水平)。另一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线 第2—3肋间。 , 2)前后位:两电击分别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水平及左肩胛下区。 , 7.快速用酒精棉球将电击部位皮肤去脂擦红,范围同电极板大小, 避开监护导联线及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干。 , 8.将导电糊均匀涂抹于电极板上。 , 9.能量选择:按要求确定合适的除颤能量。 , 10.充电:按下除颤手柄上的充电键,仪器将有一声持续的蜂鸣音 和OK信号指示灯亮起,表示充电完全 除颤电极安放的位置 指南在电除颤方面主要问题及更改的 , 1 次电击与 3 次电击程序治疗心室颤动的对比 , 2010 版(未更改 2005 版本的内容):支持进行单次电击、之后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的建议。 指南在电除颤方面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双相波和单相波的波形 , 2010版(未更改 2005 版本的内容): , 使用200 J 或更低能量的双相波电击,则终止心室颤动的成功率 相当或更高。 , 第一次双相波形电击除颤的最佳能量,不确定 , 如果没有双相波除颤器,可以使用单相波除颤器。 指南在电除颤方面主要问题及更改的总结 , 儿童除颤剂量 , 2010版(已修改原建议值): , 可考虑使用 的首剂量2 J/kg 。 , 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 能量级别。 , 但不超过 10 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三、操作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1.正确判断同步、非同步电复律指征。 , 2.同步电复律的术前准备。 , 3.术中病人正确安置、麻醉、能量选择、操作注意点(如放电除 颤时两电极板紧压病人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能有空 隙;电击时,严禁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 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 4.复律后继续心电、血压、呼吸监护,正确处理并发症。 , 5.两电极板间距不得少于10CM。 , 6.除颤完毕不要立即将除颤电极移开。
/
本文档为【急救技能培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