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2017-09-28 7页 doc 20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2014-02-28 21:28:39 ——2014全国“两会”图刊“图解变迁之路”之二 【导语】生活因改革而变,改革让生活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2014年是改革发力之年,公众期待改革新政为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中国网新闻中心推出大型图片深度策划——《图解变迁之路》,在变迁之中探寻改革的痕迹。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张艳玲叶洪涛)科技改变生活...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 2014-02-28 21:28:39 ——2014全国“两会”图刊“图解变迁之路”之二 【导语】生活因改革而变,改革让生活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2014年是改革发力之年,公众期待改革新政为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中国网新闻中心推出大型图片深度——《图解变迁之路》,在变迁之中探寻改革的痕迹。 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张艳玲叶洪涛)科技改变生活,通讯提升社交品质。如今,手握一部ipone5s,低头频频触屏、刷屏,是当下最时髦、最帅气的一景。苹果机刷新了BP机、大哥大、手机成为新时代晒身份的工具,也成中学生炫富攀比的替代品。从书信、电报、电话、手机,我国的通讯工具经过了怎样的发展里程,又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烙印。 中国人的通讯交流工具越变越先进。记者张艳玲 制作 曾几何时,鸿雁传书、电报传信、排队打电话的焦急等待虽让人备受煎熬,但也是美丽的等待,演绎了多少温情,造就了多少缺憾。 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越变越简单,沟通距离越来越近。记者张艳玲制作 建国初期,书信是最常用的联系方式,“鸿雁传书”是那时候文学作品中“书信时代”的文雅称呼。远在千里的人们靠洋洋洒洒几篇纸传递着嘱托、思念和亲情。通常是信发出后便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和接到回信后欢呼雀跃的欣喜交替上演。来信和回信相差个把月也是常有的事,美丽的误会和完美的缺憾也相伴而生。 鸿雁传书时代书信是主要的交流方式,保留到现在的这些信件仍留有温情、友谊和关爱。记者 张艳玲摄 当然,除了书信,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电报也是一种重要的通讯工具。“某某收电报”是收发室老大爷们常喊的话,被喊者常是怀着极度紧张甚至是害怕的心情跑来收电报。 波纹符号键盘凿孔机(克利特) 中国电信博物馆提 供 “父病危”“妻住院”“速归”等是当时电报的常用短语,电报在当时因此也成“坏事、急事”的危险信号。电报费用很贵,按字数收费。遇上万不得已和紧急情况时人们才会选择发电报这种比较快的通讯方式。写电报绝对不比写作文容易,人们绞尽脑汁地用言简意赅的词发电报,考量着缩字智慧的同时,也常因字少造成误解和缺憾。 1983年使用的汉字电传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20世纪80年代,手摇电话机、老式轮盘拨号电话机问世,也是个稀罕物,只有机关单位和有钱人家里才有。统计称,当时中国固定电话数203万户。 清末龙图案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拨几个数字,就能听见对方声音让人感到方便、新鲜。有钱人在家里打电话,普通人得去电报大楼或者邮局去打。通话质量不好,打电话像吵架,喊破了喉咙喊话是常有的事,连外面等待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因打电话吵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1950年使用的自动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而且线路繁忙,常堵塞,人们争相排着长龙端着午饭站在电话隔间前等着打电话的壮观场面绝不比春运排队买火车票逊色。因此,排队打电话也成当时让人难忘的别致一景。 中南海用过的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西门子双铃老式电话机。 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紧接着磁卡电话机、IC卡电话等各式的公用电话开始遍布北京的街头巷尾。在电话开始进入家庭之前,市民打电话用的主要用公用电话,一般胡同口两头都有。 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见到的各式电话机。图片由电信博物馆提供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少数家庭才出现家用固定电话机,简称“固话”。5000多元的初装费让电话变成普通家庭极其昂贵的奢侈品了,也成了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老师、官员等部分特殊人群可以享受初装优惠,也需要3000多元。 于是,“走后门、批条子、节衣缩食小半年”才能安装上一部固话机的神话在当时疯狂上演。 1991年使用的投币式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90年代后,固话初装费多次降价,最终在2001年政府发文才取消征收20多年的固话安装费。为装一部电话到处托门子、批条子的故事也就成了历史被封存起来。 2001年使用的汉王电脑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固话初装费降低加之刚需刺激,固话数曾直线上升。1992年达1000万户,1998年达1亿户,2000年9月破2亿户。2001年5月,达2.7亿户。固定电话的普及让电话不再是官员、政府、富豪和土豪们才享有的奢侈品了。 虽然固话初装费被免除,固定电话的数目一直在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2013年10月,全国电话用户达14.77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亿户。 世视通影像电话。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寻呼机(也称BP机)。90年代初,时髦青年的3个标志性特征是墨镜、大背头、BP机。2000多元的一部摩托罗拉双排汉显寻呼机也算是当时等级奢侈品了,还附带定时免费发送的天气预报、新闻、股票信息。寻呼机成了少数有钱人不可或缺的依赖品。寻呼机盛行的年代,腰里别个寻呼机,也是身份的象征。在街头,无论是步行的、骑车的,还是坐车的,只要BP机“滴滴”一响,便停下来就近找公用电话打过去。那刷刷投来的羡慕目光让拥有者赚足了脸面,也炫足了富。 各色电话卡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记者张艳玲摄 当然,昂贵的寻呼机也成了小偷们青睐的“猎物”。丢了寻呼机的人整晚地向自己的寻呼机上发着“召回”信息,极尽能事地向小偷表达着善意和客气,希望小偷良心发现能归还心爱的寻呼机的场景也不断上演。 我国第一步磁卡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1992年开始,被称为黑砖头的“大哥大”登场,冲击了寻呼机业务,到2005年寻呼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大哥大”的典型机型是摩托罗拉3200,由于这一机型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江湖大佬的标志物件,于是摩托罗拉3200就有了“大哥大”的别称。 拨盘录音电话(国产),系中国70年代第一批录音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那时候,一部“大哥大”卖3万元,比现在的iPhone5贵六七倍。拿着“大哥大”打电话,看着风光,但那可是个体力活儿,手机加上电池有一斤半重,端着边走边打,挺累的。最初的“大哥大”号码是6位数,使用模拟网络。因网络不稳定,常常是电话打着打着就掉线,好多地方干脆没信号。于是,端着大哥大,满街找公用电话也成了当时街头尴尬的一景。 现在留存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公用电话亭。随着手机的普及,这些电话亭除了留给人们曾排长龙打电话的美好记忆外,已然成了摆设。记者张艳玲摄 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手机也从身份的象征变成了人们随身携带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的必需品。而随着手机的普及,街头的IC卡电话、磁卡电话也都成了摆设。 1993年使用的录音电话机。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1996年,数字手机开始流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成最受青睐的品牌。1.5万元一部的诺基亚手机因信号好,特别是比砖头一样的“大哥大”身材小了三分之二,很多人毫不犹豫换了手机。也许是大哥大的负重效应让人们更青睐小巧的手机。那时,腰间跨个小巧手机成了最受追捧的时尚潮流。到了1999年左右,被称为“掌中宝”的摩托罗拉328、v998等机型风靡一时。 早期国产寻呼机 图片由中国电信博物馆提供 2005年,小灵通闪亮登场后又快速离场。手机资费高昂时代,小灵通因单向收费而受民众喜欢,被称为“移动的固话”。一夜之间上亿用户使用小灵通。不少人带着两个手机出门,一个是手机一个是小灵通,拥有两个手机在当时也成了身份的象征。 目前很多单位的固定电话还正常使用。部分家庭为了上网而保留固定电话。记者 张艳玲摄 但随着手机资费下调,小灵通的优势渐消失,小灵通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小灵通用户转为手机用户。2009年2月,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小灵通所占的1900-1920MHz频段在2011年完成清频退网工作。这也意味着,最迟到2011年底,小灵通将彻底退出中国通讯历史舞台。 俗称“小黄帽”的公用电话亭仍“立”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成特色街景。记者 张艳玲摄 2006年以后,手机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更换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快,附加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像蓝牙、收音机、录音机、照相功能等是手机必备的常用功能。 2007年,随着3G网络的出现,智能手机开始登场。官方统计,截止2013年12月底, 3G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乡镇,4G商用化全面启动。 1992年出现的蜂窝状移动通信手持机,被称“大哥大”。图片由电信博物馆提供 智能手机不仅仅是通讯交流的工具,还是消费、理财娱乐的全能终端:照相、摄像、听MP3、看电视、看电影、看电子书、上网聊天、玩游戏、网上购物、微信拜年、甚至消费、理财都能轻松完成。拥有一部手机,等于把世界装进了口袋。手机一下子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伴侣”。 有人戏称“在今天,钱包可以丢,钥匙可以丢,但手机不能丢。手机一丢,你的生活就会被彻底改变。” 诺基亚手机因话音质量好、耐用而备受用户喜爱。记者张艳玲摄 越来越多的人为手机疯狂,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大街上、公交车、地铁里甚至私家车上都有低头触摸屏的人,被称为“低头族”。 三星、苹果等品牌的智能机备受用户喜爱,也成新一代晒富工具。记者张艳玲摄 常有边走路边专心刷屏的“低头族”撞墙、撞上城市护栏的极端见诸报端。也有春节家庭聚餐,爷爷因孙子、孙女们都低头刷屏而不交流而掀翻桌椅的极端个例。 2013年11月23日,北京一家餐厅里的三位同行女孩,各自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中国网 云默 摄 比电视还贵的一部5000多元的iPhone手机取代BP机、大哥大、掌中宝成为新时代“炫富”、“晒身份”的象征。苹果、三星高端智能手机取代了阿迪、耐克鞋也成了中学生们晒富、攀比的工具。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
本文档为【沟通的距离:中国人通讯交流方式变迁(组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