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

2019-09-20 7页 doc 21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 如果列位以为,本兔这是在进行一场列举双方治疗效果的对比,那就错了。面对方肘子抱起的反中医恶浪,必须要有着眼于根本的,强力的回击才能应对。 我今天在这里的对比,其实是在其他论坛的一些发言的撷取。 首先,如果本兔在这里说,西医与中医一样,都没有脱离巫医依靠经验的状态,大家会奇怪吗? 列位正常的想法是,绝对不相信西医还没有脱离巫医的状态,但是本兔在这里敢这样说,肯定也不是脑子坏了。于是疑惑地看我讲下去。 反中医思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质问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是什么物质。比如,问阴是什么物质,阳是...
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
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 如果列位以为,本兔这是在进行一场列举双方治疗效果的对比,那就错了。面对方肘子抱起的反中医恶浪,必须要有着眼于根本的,强力的回击才能应对。 我今天在这里的对比,其实是在其他论坛的一些发言的撷取。 首先,如果本兔在这里说,西医与中医一样,都没有脱离巫医依靠经验的状态,大家会奇怪吗? 列位正常的想法是,绝对不相信西医还没有脱离巫医的状态,但是本兔在这里敢这样说,肯定也不是脑子坏了。于是疑惑地看我讲下去。 反中医思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质问中医理论中的一些概念是什么物质。比如,问阴是什么物质,阳是什么物质,化学成分是什么,扶正祛邪的化学反应是什么…… 8错,这些问中医是回答不了的。但是这些问题回答不了,是否意味着中医就不科学呢?打个比方,在核物理反应中,要求他们回答氢气具备氧化性还是还原性,是否很可笑呢?核物理的理论中回答了不了这个问题,是否证明核物理是不科学的呢? 而且,按照这种思路,西医回答不了的问题也是一抓一大把。比如,本兔曾问一个反中医人士,人不喝水,为什么会感到口渴,希望他从西医的角度来解答。他回答,不喝水,会造成体内水分减少,于是口渴。本兔又问,为什么体内水分减少就会让人口渴呢?他答,因为水分减少,会造成体内盐浓度上升,于是导致口渴。本兔又问,为什么盐浓度上升,就会导致口渴呢?他答,因为盐浓度上升,会刺激垂体分泌APH,于是刺激中枢神经导致口渴。 于是终极问题出现了——为什么盐浓度上升,就会刺激垂体分泌APH呢?为什么APH作用于中枢神经,就会让人口渴呢? 他回答不了,于是就说,中医伪科学只能在唯物主义尚未探知的地带活动。 可问题是,为什么还未能探知,就敢于确定西医是科学的体系之下呢? 看到了吧,西医是一种微观医学,他必然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一切问题。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窘境。 而中医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很简单,因为体内津液主要由水构成,不喝水会造成津液亏虚,津液亏虚了,就会造成唾液的亏少,由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决定了口渴的出现。 在这里要说明,唯物主义哲学是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如果存在一个唾液亏少的身体,必然会带来口渴的感受。 这就是中医的特点,中医是宏观医学,不需要从微观的每一个细节去分析问题。就如同哲学所提供的不是每一个具体方法,而是方法论一样。 当前阶段,其实生命科学发展的水平还很低,有些人被西医眼花缭乱的仪器吓住了,以为那就是科学的代表。西医的仪器之眼花缭乱是因为他们的微观医学本质要求必须如此,否则无法看病。 从逻辑上讲,要想彻底地解决一个问题,就必须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把根源给挖掉,这样自然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中医里有“治标”与“治本”的概念呢?就是说明中医认识到了解决问题需从根源入手。 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炎症,在西医理论下,既然是炎症,肯定是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导致的,杀菌就是了。但是列位请注意,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什么细菌都有,而且人体在生活中接触的病原体也是极多的,甚至人体内本身都有大量细菌,可为什么某些人就会被此类病原体感染,其他人就不会呢? 而且众所周知,在西医中最令人头痛的是慢性炎症,用药之后好一些,过一阵子又复发。如果说,这些疾病根源真是仅仅细菌等病原体的话,那么为什么采用“杀菌消炎”的手段消灭 了根源,却久治不愈呢? 有人说了,某些人抵抗力较差,所以比其他人容易受感染,而反复发炎是因为又发生了新的细菌感染。说的对,但是请大家看,电路不通,那么电灯永远不亮,要想让电灯不亮,就要保持电路不通,这说明,电灯亮的根源在于电路的通畅,因此想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源下手,把电路切断,就可以达到电灯不亮的目的。此外,无论你是换导线还是在电路上附加什么,只要电路是通畅的,那么电灯永远会亮。这就说明,“电路不通”与“电灯不亮”两件事物互为因果关系。 疾病同样是一个因果关系,病人无论有什么样的病痛,必然都有一个导致这种病痛的根源,也就是“因”,而病痛本身则是“果”,治病必须把“因”消除了,“果”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仅仅针对“果”下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治标不治本”,导致病情反复。就像船漏了,你不去堵洞,就知道往外舀水,那么是永远也舀不完的。 而在慢性炎症中,无论西医如何杀菌消炎,都改变不了炎症的持续,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细菌与慢性炎症之间并非是因果关系。细菌的繁殖与慢性炎症都是某个原因导致的“果”,这种情况下针对细菌下功夫,等于就是“治标不治本”。 其实列位可以从很多西医定义的疾病中看到这一点。比如糖尿病,众所周知,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降糖,主要用药是胰岛素。列位,请仔细想一想,胰岛素真的是治疗糖尿病的吗?血糖高,与糖尿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如果说,血糖高是糖尿病的原因的话,那么用降糖的手段倒是可以治疗。可问题是,胰岛素一旦开始注射,就是终生的。降了又来,降了又来。那么既然不是果,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来“治疗”糖尿病呢? 有人回答了,说因为血糖太高会影响肌体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要降糖。 说的对,但是也恰恰说明了,胰岛素的作用根本不是治疗糖尿病,而是收拾糖尿病背景下的一副烂摊子。烂摊子由糖尿病造成,而且这个烂摊子可能会要了人的命。因此,西医极力地收拾这个烂摊子,使之不会让人送命。而对于真正的糖尿病,有什么治疗手段吗?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高血压,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手段是什么? 答对了,降压药! 为什么要用降压药呢? 因为血压太高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微血管破裂,造成脑溢血等严重问题。大家看,与糖尿病和慢性炎症又是一样的,都是在收拾疾病所造成的烂摊子,却根本没有手段去解决高血压的原因。 大家不要惊讶,西医到目前为止,压根没有任何“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炎症的手段。都是收拾由某个原因所导致的烂摊子。对于原因的根本解决,是没有办法的。 从这里大家是否能够看出,西医其实比起中医来,更像是依赖于经验治病的巫医? 有一个学西医的朋友说,学西医的本质,其实就是记忆,某种症状与某种指标的数值意味着某种病,需要用某种药物或某种手段来治疗。把这些对应关系记熟了,自然就会治病了。所谓的什么对人体的理解,只不过是方便这种记忆的手段。 毛主席说过,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我并不否认,西医在手段上运用了最新的科学成果,但是大家想一想,以前兴盛一时的“电脑算命”不也是在算命手段上运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吗?一门学科本身在方法论上的倾向,才是该学科科学性的根本依据。如果本身的方法论就有问题(类似于“电脑算命”)那么其具体的手段无论多么先进,多么科学,这个学科本身的科学性也存在疑问。 我们再来看中医。中医也有“治标”与“治本”之谓。但是这不像西医在针对上述问题一样,对“治本”束手无策。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说法,就是说,当一个病,他 的症状令人相当痛苦,不缓解一下人可能就不行了。那么就先“治标”。而如果一个病人的症状虽然痛苦,但是尚可忍耐,那么就可以放心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且有些问题,因为历史上中医的手段缺乏,导致无法治本,只能治标。 比如大失血,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大失血不但是血的损失,更是气的耗散。而当时没有“峻补阴血”的手段,于是医家出了“有形之阴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急固”的经验,认为治疗大失血,要用独参汤补气。 而现代医疗中,已经发明了输血这个手段,也就是说,中医当年想做而不得的“峻补阴血”,完全可以做到了。那么中医为什么还要死守以前的“独参汤”这个迫不得已的手段呢? 不知各位有没有感到奇怪,输血明明是西医的手段,为什么中医又能插上一杠子呢? 那么本兔要反问一句,谁规定科技手段只能让西医用,中医不许用的呢?谁把输血等手段打上了“西医”的标签呢? 在这里希望各位清楚,中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新技术的历史,上古的一些文献中,对草药的运用往往少不了一个步骤,就是“咀”,意即用嘴嚼烂以后下锅煎。而当金属工具出现以后,就改为用刀切,再当陶瓷技术成熟以后,就开始用陶做人俑,供学生练习针灸。而且在中药中,有很多原本并不产自中土的药材,比如肉桂、芜花,这些药材最初是作为香料传入中土的,但是经过中医的研究,发现了其中的药用价值。不要小看了这些今天觉得简单的技术和手段革新,这与计算机发明以后用其计算炮弹弹道是相同性质的事件。 而中医的僵化发生在晚清,由于当时的中医业者对外界变化的排斥,抱残守缺,导致中医没有能够及时地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以致于今天人们一提到中医,就想到,一个挂着太极图的阴暗屋子里,一个戴圆酒瓶底眼镜的白胡子糟老头给人诊脉,诊完了以后驼着背,蹒跚到药柜子旁边,抓把草药搁到砂锅里熬…… 事实上,历代的医家都是年轻有为,而现代人所认为的中医越老越值钱纯粹是胡扯。给大家随便举几个例子,黄元御三十岁成名;叶天士二十岁成名;张锡纯二十五岁成名;张景岳四十岁以前成名……中医史上,这种现象举不胜举。而所谓的“中医越老越值钱”,其实正是在中医僵化以后,许多年轻人学无所成的表现。 中医的历史是一个青年才俊辈出的历史,同样也是一个积极运用新技术的历史。在民国时期,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就记载了利用西药阿司匹林会致人过敏的性质给患者透发疹子的。 我记得曾经见过文献记载,一个香港的中医,在给病人攻逐水饮的时候,大胆地用大戟、芫花去攻下。而历代医案记载,这两味药药性峻猛,易伤津液,不可轻易地用。但是此位医生说,我怕什么呢?病人躺在这里,上面吊瓶挂着,随时补充水液,我还怕什么“伤津”呢?列位看,医案并没有说错,那两味药确实容易导致伤津,但是现代医疗技术把当年的手段缺乏给补上了。这才是真正的现代中医,这才是中医理论与科技成果的相得益彰。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中医与现代科技根本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交融的。中药,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分析成分(不过这种手段在现在看来效果交不好,因为化学手段分析以后,根本不知道哪种成分是治疗何种疾病的东西),西药,也可以通过中医理论分析四气五味和归经。对于同一个患病的个体,同时进行中西医的分析,然后进行对照研究,这就是一种发展中医,传承中医的手段。 通过以上对比,希望众兔们不要再始终认为,西医就必然是科学,中医必然是落后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未来中医院的场景,比如某处送来一个患者。中医经过望闻问切,判断此人病属“湿热”,再通过血检等手段,得知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借以更精确地判断“湿 热”的病热程度,然后确定使用清热燥湿之药。然而,由于治疗湿热,须用寒凉药材,用量过度则伤脾胃。治疗一段时间以后,病人症状显著减轻,为了确定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再次进行血检,如果中性料细胞水平正常,则不须再用药。 这是本兔预言的中医未来发展趋势,即,理论依然是中医理论,但是对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理分析,确定每种现代科学手段在中医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且在医疗过程中大量运用这些看似是“西医”的技术手段。比如,抗生素用来清热解毒;激素用来温补。区分中西医的标准也很简单,如果拿抗生素治疗高热病人的所用思路,是消炎杀菌,那么他就是西医,如果思路是清热解毒,那么他就是中医。
/
本文档为【中医与西医的一些对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